国学讲座-—国学经典入门(讲稿)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e130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0.png)
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十篇国学经典国旗下讲话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国学经典讲课稿
![国学经典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b71f64910ef12d2af9e7d5.png)
国学经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坦荡荡,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问不搞小动作,小人之间却是该表达时不表达,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
要想做个公正的人,就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像君子那样,即使互相之间有异议,也能不存私心地表达出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质,小人表面上的“同”并不能代表“和”,“和”应该是更高意义上的、更本质的一种美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要求。
“和谐社会”应该正是基于这种“和”的要求,而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度的统一。
我们现在所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而不是表面的和谐,是长久的和谐而不是一时的和谐。
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
如果我们都能以君子的做法,和而不同,那么,我们的家庭、单位就既可以一团和气,又可以不断发展。
如果从个体到团体都能做到和而不同,一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孝悌乃为人之本为什么说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子解释说因为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
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的。
当时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这样。
整个社会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的政治结构,都建立在这种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
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同时也是父子、兄弟的关系,因此说遵从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
从这一点上看,孝悌在当时是为维护宗法制度服务的;反映在孝悌的具体内容上,就有家长制,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这是孝悌的时代内容。
但孝悌又有另一层更根本的意义。
孝的基础和本质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样本(二篇)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样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92d45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9.png)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样本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来到仰慕已久的--大学出席“中华诵?--经典诵读进校园--大学篇”晚会,我感到十分高兴。
有着____年传统历史的--大学景色优美,是中国现代学制最重要发祥地之一,又是一所在国内外都享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大学。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在--大学成功举办这次晚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华诵”活动进校园,是教育部党组决定和倡导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诗词歌赋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闪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光辉,展现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高尚情怀。
这些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启迪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丰富我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
用雅言也就是普通话诵读经典,体味、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砥砺心志,受到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是中国传统的治学、修身途径。
今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在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通过诵读亲近、熟悉经典,理解、热爱经典,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文字和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进而把握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有利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公民语言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应该大力提倡,积极推进。
--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两年来,全国范围的诵读比赛、以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诵读晚会等活动,吸引了社会广泛参与、电视及网络等媒体的积极传播,“中华诵”活动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表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湖南长沙刚刚闭幕的第____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已被列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议题之一。
国学-讲话稿
![国学-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f3e127b90d6c85ec3ac6fc.png)
各位朋友:大家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先贤故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今天我就来讲一下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何为国学? 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什么是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国学,是“中国之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是方山的于成龙作为“天下第一廉吏”,二十年如一日,箪食瓢饮,淡泊自甘,却又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是汾州的狄青情存义烈、辅圣推忠,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而依然脸上刻着宋代军士低贱的标记——制字,谦虚谨慎、忠孝仁义;是汾阳的郭子仪,一生戎马,功盖天下,封王拜将,但却因功高震主、谗言相扰而三起三落,可是他始终有一颗绝对忠诚的中国心。
国学是什么?国学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过往所发生的先贤故事,是我们先人们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记忆,是一批又一批往圣先贤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
是文水的武则天留下的那春秋功过、任人评说的“无字碑”;是介休绵山上介子推危难时刻“割股奉君”的情与义,是“寒食节”背后的淡泊名利、辞官不言禄、宁死不屈、坚守自我操行的执着;是那太原狄仁杰断案如神,剿匪除恶,惩治腐败,两任宰相却自始自终忘不了终身清廉,为民请命。
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通用12篇)
![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1f6bb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通用12篇〕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通用12篇〕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争当有志青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岁月,积淀了深沉的文化底蕴。
漫长的历史,凝成了经久不蓑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演练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每当我们徜徉其中,感受国学的博大与精深,品味中华文化的优美时,我们都禁不住深深的陶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有岳飞的《满江红》,有曹操的《观沧海》,还有照的《夏日绝句》。
瞧,那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仍然唱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看哪,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还有那乱世漂泊的照,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了遥远的绝响!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老师,我肩负着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启迪祖国将来的重任。
工作中,我要把国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的一局部,每天早晨来到教室,面对天真的孩子们,我带着他们背一段三字经,演一段千字文,或者讲一段历史故事,让自己和孩子们伴随着清新的晨风在古书的海洋里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让国学经典拉近我们与古人的间隔,启迪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思想。
老师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拂去历史的尘埃,共同翻开一本国学经典,用心去细细品味那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不生疏、高雅却不脱俗的国学经典吧!国学经典三分钟演讲稿篇2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弟子规》《三字经》《史记》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而这其中,其实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便是——《论语》。
让我们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导、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仁礼之风。
国学讲座即席发言稿范文
![国学讲座即席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050b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9.png)
国学讲座即席发言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临时起立发言,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国学的重要性。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不仅是一种学问,更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
国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涵盖了诗、书、礼、乐等各个方面,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学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象征。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而国学正是这一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
只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魅力。
其次,国学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竞争也是国家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
我们身为中华儿女,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这是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化竞争力。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也能在文化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国学对于个人的修养与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学的研习需要我们对自身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体验和精神熏陶。
习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同时,国学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道德伦理的指引,引领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因此,我呼吁大家更加重视国学的学习和传承。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该保持对国学的热爱和关注,积极参与其中,争取将国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聆听。
谢谢大家!。
讲国学经典的演讲稿5篇
![讲国学经典的演讲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9a36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b.png)
讲国学经典的演讲稿5篇在任何时候,我们写演讲稿都是要围绕自己的演讲主题思考的,众所周知,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稿可以激起更多的人响应,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讲国学经典的演讲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讲国学经典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正是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文化基因,在我们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3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26d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4.png)
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3篇)国学经典演讲稿(通用13篇)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国学经典演讲稿吧,希望你喜欢!国学经典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照进心灵的一缕阳光》。
走进我们xx小学,你抬头看一看,就会看到十七根柱子上镌刻着鎏金的大字,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我们的校园变得熠熠生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道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如一缕缕阳光把我们稚嫩的童心照亮。
侧耳听一听,你会听到每班琅琅的诵读国学经典的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三字经》,让我们学会了用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够;“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读《弟子规》,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孝”文化对人性深处的撞击与激发;“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增广贤文》,让我们学会了取舍得当,人格光亮。
正如我们可敬的朱校长在国学经典这套校本课程里所写的那样:“国学经典让我们热爱春花秋月,热爱人间喜悦,能唤醒我们生活中的优美与飞扬,享受人生中的快乐与柔软!”这一席话,如一缕阳光让我们孩童的心变得温暖无比。
踏进五年级后我们每周都要诵读《增广贤文》,它就像我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又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沐浴在经典的芬芳中。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千经万典,孝弟为先”让我牢记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亲。
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为了让我健康幸福地成长,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我也要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要懂得感恩,记住他们的生日;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些不都是《增广贤文》带给我的启示吗?它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记得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七点半,我们照例举行升旗仪式。
我看到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云,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着,我听到了校领导说:“今天我们要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颁奖仪式,请获奖的同学上来领奖……”“我会获奖吗?那次诵读,我背得应该是100分吧,为了能够诵读好,我一回家就拿出《增广贤文》这本书,开始给妈妈读,给弟弟读。
讲义:国学经典课程第三课(大全)
![讲义:国学经典课程第三课(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c1df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b.png)
讲义:国学经典课程第三课(大全)第一篇:讲义:国学经典课程第三课(大全)弘文學堂國學系列教材(初级、教师卷)國學經典《三字經》課程第三課一、教學目的: 1.加強繁體字識記2.講解三字經(一而十至山之名)二、教學重點:1.複習繁體字(上節課三字經中出現的24個、基礎識字中的42個)2.三字經中的重點文意講解夫妻親君臣義三、教學過程溫故(一)在黑板上識記三字經中的12個繁體字竇義揚養過嚴師學為義時親禮執歲讓長聞數識(二)識記小學生繁體字表44個1、裏2、鳥3、發報紙燈電視4、響課體課文1、遠聽無聲還驚2、對說圓3、兩樹4、門們5、爺給開傘熱6、靜舉鄉7、彎閃藍8、陽長進誰儀齡溫當弘文學堂國學系列教材(初级、教师卷)9、後著10、鴨提問師:上節課我們學了什麼?生:五子登科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的故事。
要講求孝弟之道知新1.師生共讀,師領,生跟讀。
(一而十至山之名)2.講解以下知識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四瀆、五行、五嶽3.認讀繁體字綱運窮東應數幹癸躔當權溫極華燠濟紀嶽4.让学生抄寫一遍5.師生背誦(師一句生一句;師兩句生兩句;師一句生三句;全部生背)3.作業三字經第四講:朗讀5遍,默讀5遍,最後背誦,生字(禮綱運窮東應數幹癸躔當權溫極華燠濟紀嶽)抄寫三遍本节所学繁体字,聽寫。
提問家人:什麼是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四瀆、五行、五嶽第二篇:国学讲义(第一课)国学第一课讲义一、导语: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有这样一幅非常醒目的巨大标语——“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是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中的一句话。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讲座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103891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4.png)
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讲座(正文)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讲座。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国学经典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著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一部分:国学经典的历史背景中国国学经典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智慧和思想。
《论语》、《大学》、《孟子》等,都是我们熟知的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代中国人了解自己历史文化根源的重要窗口。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部分:国学经典的精神内涵国学经典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包括儒家思想的主张、佛家的慈悲心理、道家的自然观念等等。
这些内涵不仅表达了古代智者的思想,也指引着我们当代人的价值取向。
例如《论语》中有诸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迹,它们具有更深层次的当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受到了物质丰富带来的精神困境,而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则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
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
同时,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好地坚守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部分:弘扬国学经典的途径与方法弘扬和传承国学经典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将国学经典纳入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些经典著作。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积极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国学经典。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将国学经典推广给更广大的人群,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其中的智慧和启发。
国学基础知识讲座
![国学基础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c428b8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f.png)
国学的发展历程
01 起源
国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02 繁荣
在明清时期,国学达到了鼎盛,出现了许多著名 的学者和著作。
03 衰落
在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进程 的加速,国学逐渐衰落。
国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文化传承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传承和弘扬国学有助 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 自信。
05
国学经典著作介绍
《论语》及其思想内涵
著作概述:《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著作,共20篇,包含了伦理、 道德、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理念:孔子重视教育,提倡“有教 无类”,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 分贵贱贫富。
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认为礼 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 石。
思想内涵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论述了从个人到国家的治理路径。
其他经典著作介绍
《易经》
儒家经典之一,主要探讨 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包 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 智慧。
《孟子》
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论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人性 论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庸》
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中庸 之道,即处理事情要恰到 好处,不过度偏颇。
仁爱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即人与人之间的 关爱与尊重。
忠孝思想
儒家提倡忠孝,即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与 孝顺。
礼制思想
儒家强调礼制,即以礼仪、规范来维护社 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中庸思想
儒家主张中庸之道,即处理事情要恰到好 处,不过分偏颇。
儒家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01
历史影响
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大全
![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bf34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6.png)
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大全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是人类应该不断保护和传承的文化珍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1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的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
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
《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
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
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
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照进心灵的一缕阳光》。
走进我们--小学,你抬头看一看,就会看到十七根柱子上镌刻着鎏金的大字,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我们惠小的校园变得熠熠生辉。
(完整版)国学经典入门(讲稿)
![(完整版)国学经典入门(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f0295910a6f524ccbf8559.png)
「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祖先.不是 某某一个人,是中华远古历史的传承。
以后,他记忆也很好,英语也学得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 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 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 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 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 懂。所以糊里胡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 他凭什么当教授?他凭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 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 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 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它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 功之后,反而建议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从此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
莱布尼兹认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
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1955--1956年对当时公认的 “奇偶不灭定律”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而获得1957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并明确指 出:灵感来源于《易经》学说,既有阴阳的道理,即同时也 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易 经·第二十四卦),否极泰来(易经第十卦)的道理。
5、而且越小越能静下心来感悟,青少年时期,可以有时间去读,培养其兴 趣,现在而成年人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压力太大,反而难以安心去感悟。
国学经典演讲稿
![国学经典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e1f329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d.png)
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0篇)一、国学的基本概念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详细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炙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复原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假如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
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二、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0篇)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在充溢活力,日益开放的今日,演讲稿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演讲稿(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国学经典演讲稿1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日我有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共享国学经典,感到无上荣耀!大家知道,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精神食粮,我们应当珍爱它,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而不应当抛弃它,让它趋于消亡。
这里,我给大家共享的是《弟子规》里面的“泛爱众”篇。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句话是说,人,不分凹凸贵贱贫富,不论是何身份,也不论贡献大小,都须要他人关爱,也都应当去关爱他人。
国学经典演讲稿(共5篇)
![国学经典演讲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c36b9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4.png)
国学经典演讲稿〔共5篇〕第1篇:【品国学经典演讲稿】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品国学经典演讲稿】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以下是精心的品国学经典演讲稿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六年级一班的。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祖国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敏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泉。
其意蕴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
经典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学习之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准那么以及“无为而不为”的聪明智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经典的诵读活动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为此我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一、热爱文学,亲近经典。
阅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给自己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局部,与同学、教师和家长分享交流的快乐与心得。
三、培养文明行为。
从自己开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理念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国学的经典,华美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兴盛。
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诵读美文,用我们的言行去守候这片热土,使民族精神万古长青!“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这是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第108那么的内容,读到这里,我的心中泛起了涟漪,也想到了许多。
小羊有跪下承受母乳的感恩行为,小乌鸦有衔食反哺母鸦报答养育之恩的情意,这些小动物都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之所以能安康,无忧无虑的成长,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是谁一次次为我们换尿布喂奶,不辞辛劳?当我们开场牙牙学语时,是谁一次次纠正我们的发音,不厌其烦?当我们摇摇摆摆学走路时,是谁一次次鼓励我们从跌倒中爬起,寸步不离?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谁一次次给我们信心,加油鼓劲?是我们可亲、可敬的父母。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宣讲稿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宣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89c85da8956bec0975e395.png)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宣讲稿一、何为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一般来说,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国家的文学或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也有学者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经典一般是指记载国学的经典著作,如儒家十三经、诸子百家著作、蒙学读物等。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
《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三国演义》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
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
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如果说国学是片汪洋,那么我们就只是一滴牛毛细雨罢了;如果说国学是一片森林,那么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片叶子而已;如果说国学是浩瀚无垠的宇宙,那么我们只不过是一只渺小的蚂蚁而已。
其实我们对于国学还是了解甚少,我们所接触的只不过是它的冰山一角罢了。
二、我的国学之路第一次看国学经典的书,是那本百看不厌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八岁,处于拥有极强好奇心的年龄段,我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仍然被誉为名著,所以打算“一探究竟”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内容烦琐,毫无趣味,可是我看着看着,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爱不释手:吃饭拿着,上学带着,连走路都想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末,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 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 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 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学”的根本目 的,就是要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
~1~
·亚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亚洲已有28国70所孔子学院。 ·欧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欧洲欧洲29国94所。 ·美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美洲11国87所。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非洲15国21所。 ·大洋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大洋洲2国10所。
莱布尼兹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的伏羲先天 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按此图予以数列比较,坤卦 相当于000000、乾卦相当于111111、此两卦简约为0和1的二 进位约数,他惊奇地发现易经图象中从63到0的二进位数字。
他在钦佩之余说道:“我发现二进数是20年前。到今天 我才发现,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经了解到0与1的二元数论”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经,存道千古,以传万世。
《论语》10篇20章498条12000字 学而第一 雍也第六 先进第十一 季氏第十六 为政第二 述而第七 颜渊第十二 阳货第十七 八佾第三 泰伯第八 子路第十三 微子第十八 里仁第四 子罕第九 宪问第十四 子张第十九 公冶长第五 乡党第十 卫灵公第十五 尧曰第二十
•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化的火热复兴,也如
雨后春笋,风行全国各地,乃至散播全球四方。从中央到地方,上至国
家领导,下至民间百姓,纷纷身体力行,大都相继对包括国学在内的各
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
(1)国家推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
2004年,经胡锦涛主席批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 称为“汉办” ),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一系列的“孔子学院”。国家汉 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指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 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一、国学复兴大潮
•
2000年12月,北京大学哲学系逄飞硕士,放弃去德国读博士的机会,
在一些大学张贴“招贤榜”,为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的“一耽学堂”,招募义务教师。
•
2001年1月“一耽学堂”成立,北大、清华等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
院的30多位硕士生成为第一批义工。他们在北京为小学生作国学启蒙教
「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祖先.不是 某某一个人,是中华远古历史的传承。
春 秋 孔 子 所 传
西 周 文 王 所 演
上 古 伏 羲 所 创
1703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首次发现二进制时, 十分怀疑,后来从传教士白晋的信中获得有关《易经》和伏 羲八卦的资料,从而正式发表关于二进制的论文。题目是 “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附题是“关于只用0与1兼用其用 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
【
【尚书】
易
【易经】 【论语】
经
】
易经是谁人所作?谁人所传?
「易经」是一部刻图记事的史书,是从有 文字,有史官起就一代代记录的史书。
「易经」从人类的来源于洪荒潜龙起,一 直记录到大禹治水成功后家天下的人类发 展过程。其中分为蛮荒年代,法律形成年 代,工农业,科技医药,黄帝战蚩尤,尧 舜,洪水,夏王朝的治理,特别强调的是 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荒远古之世趋吉避凶 的道理。
育,为中学生讲传统文化知识,给大学生开设国学专题讲座。
•
近年来,学界与民间都突然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从中国人民大
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国学院,到各地国学班、国学讲座的盛行;从央视
《百家讲坛》的热播,到大量文史读物的畅销;从各地祭孔等传统礼俗
的兴起,从孔子学院的风靡全球,到蒙学经典在小学课堂的风行,国学
正以各种姿态,活跃于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
自2004年中国创办孔子学院以来,平均不到7天,全球即新增加一所 孔子学院。另外,2008年开始运行的网络孔子学院,受众已达149个国家 1000余万人次。
截至2009年10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共 计523所,分布在87个国家(地区)。
(1)孔子学院(大学校园)设在84国共282所,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 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志愿者。
莱布尼兹认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
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1955--1956年对当时公认的 “奇偶不灭定律”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而获得1957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并明确指 出:灵感来源于《易经》学说,既有阴阳的道理,即同时也 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易 经·第二十四卦),否极泰来(易经第十卦)的道理。
李政道197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博士时提到:从哲 学上讲“测不准定律”(现代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和 《易经》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意义颇有符合之处。 所以与近代物理学很有一致的看法,同中国太极、阴阳二元 的学说很有相似的地方。
1988年7月1日,75位世界诺贝尔奖
获得者聚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
温家宝总理在 美国哈佛大学 演讲时曾引用 此四句,借以 表达自己的情 怀和我中华民 族以文御武, 和平崛起的坚 强决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国学经典入门”
一 、国学复兴大潮 二 、什么是“国学”? 三 、为何读“经典”? 四 、“国学经典”的诵读方法 五 、“国学经典”的诵读次序 六 、国学传承展望
【弘扬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高县中学启明大讲堂
国学经典入门
(开堂第一讲)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你知道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
一本国学经典著作,是哪一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