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方法肖亮,毛志强,刘卫,陈兆明,张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E-mail:nmrlogging@摘要:由于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水层接近,导致对这种油层的识别有很大的困难,往往被误认成水层。
本文详细的叙述了低阻油层的概念、形成原因、测井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力求能够对利用测井资料识别低阻油层有所帮助。
关键词:低阻油层,识别,测井1. 前言低阻油层是指电阻率小于或接近于周围围岩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相当,含油饱和度一般小于50%的油层。
由于该种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水层差别不大,往往会被误认为是水层。
特别是在同层段中高阻油层与低阻油层并存时,更容易被“遗忘”。
2. 低租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周围围岩,与水层接近。
深、浅感应测井为负差异,声波时差为高值,密度测井值低,微电极正差异,自然电位幅度大,与纯水层幅度相当。
3. 低阻油层的形成原因分析根据导致油层电阻率减小因素的不同,结合国内外油田低阻油层的实际情况,将低阻油层的成因归结为如下几种:(1)低含油饱和度引起的低阻油层[1]由于储层的岩石骨架的细粒组分与粉砂较多,粘土矿物充填富集,导致储层微孔隙显剧增加,微孔隙与渗流孔隙并存,以微孔隙发育为主,导致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加,电阻率较低。
(2)地层水矿化度引起的低阻油层泥质砂岩储层由粒间孔隙、微孔隙、泥质和砂岩骨架(石英) 等组成,而地层水主要储存在粒间孔隙中,当油层粒间孔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高矿化度(低电阻率) 地层水时,油层电阻率必然减小,并随高矿化度水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3)粘土的附加导电性引起的低阻油层[2]通常粘土颗粒表面均带负电荷,而岩石中的水分子是一种电荷不完全平衡的极性分子,对外可显正、负两个极性,使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可直接吸附极性分子中的阳离子(如Na+),这些被吸附的极性水分子称为吸附水。
被吸附的阳离子又可与极性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离子,这些与阳离子结合的极性水分子称为结合水。
高升油田雷11块低阻油层综合解释技术研究及应用
由于 钻 井取 心 过程 中受 钻 时 、 速 、 心 收 获 钻 岩 率等 因 素影 响 , 井 取 深 度 与测 井 深 度可 能存Fra bibliotek在 钻 t 7
一
定偏 差 , 且不 同取一 层段 是 有 差别 的 , 以 , 而 t 7 所 有
必要 对 岩心 数据 进 行归 位 。 位方 法 主要有 2 : 归 种 地 面 自然伽 马深 度 归 位 指 对 岩心 在 地 面进 行 自然 伽 马 测 量 . 井 下 自然伽 马 曲线 进 行 比照 , 据 其 最 与 根 大相 似 程度 进行 岩 归 位 :利 用 岩 心分 析孔 隙度 , t 7 与孔 隙度测 井 曲线 进行 对 比 , 同时考 虑 岩性 与 测 井
中图 分 类 号 :El 2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9 0( 0 ) 3 0 7 — 4 1 7 —1 8 2 1 0 — 0 0 0 1
1 储 层 参 数 解 释模 型 的 建 立
测井综 合解 释的基 础参数 主要 包括 储层 的物性
12 孔 隙度计 算 . 孔 隙度 是储层 物性 的一 个重要 参数 ,也是 区块
合 高升油 田雷 l 块 的解释 。本文 将在 测井 资料标 准 1
化 的基础 上 .以高升 油 田雷 l块 莲花 油层 的岩心 分 l
析 数据 为基础 , 采用 “ 岩心 刻度测 井 ” 术 , 技 建立孔 隙 度、 渗透 率 、 质含量 等参 数组成 的计 算模 型及符 合 泥
该 块 含 油 饱 和 度 方 程 的 地 区经 验 公 式 。
油 层 由高 到 低 呈规 律 的 油水 分 布 ; 三 段 仍 具 有 一 定 的 开 发 潜 力 ; 四 段 高 阻 时 差 储 层 裂 缝 发 育 , 获 得 较 高 的产 沙 沙 可
苏丹某油气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Re e r h o o g n n e p ea i n a d Ev l a in M e h d i w ss i i la d Ga s r o r s a c fL g i g I tr r t to n a u t t o n Lo Re itv t Oi n s Re e v i o y
苏丹某油气 田低 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边环玲 ,韩桂 琴 ,倪 国辉 ,关 雎 ,蔡红 芽
( 国石 油集 团测 井 有 限 公 司 , 北 京 10 0 ) 中 0 1 1
摘要 :苏丹某油气 田测 井评价中存在可产纯油气 的低 电阻率油气层漏 失的问题 。通 过岩心 及毛细管 压力分析 , 认 为该地 区低 电阻率 油气层 成因主要是微观上 毛细管 的非 均质性 造成 的 毛细管束 缚水 含量 高。利用 常规测井 资料
中的声波 电阻率叠合技术和核磁资料相结合识 别低 电阻率储层 , 采用可变 m、 n法的广义阿尔其公 式有效评 价含油
气饱 和度 。采用 集油藏模型 、 小层对 比、 岩石物理 实验 、 试油成 果 、 测井 解释模 型及 解释参 数 的选择 于一体 的综合 检验 图, 验证 了对于该地 区低 电阻率 成因认识的正 确性 和解 释 手段 的适用性 。用该方 法新增 油层 4 个层 / 2 . i油水 同层 2 5 17 6r, f 3个层/ 3 13m。并在该 油气 田的试油 中取得 了很好 的效果 , 单层 最低估 计新增储量 2 60 9 0 。 1. 8 ×i t 关键词 : 测井解释 ; 电阻率 油气层 ;毛细管束缚水 ; 波电阻率叠合技 术 ; 隙结构 ; 低 声 孔 可变 m、 法
5-低阻油层
¾ ¬ À ¹
0.4
0.2 10.38% 0 Ð É Ö ° (Ò Ô É Ï ) · ° Ï É (» « Ï · É °) Û É ² ° Ã ´ 11.63% 6.43%
HD402井东河砂岩储层电阻率与平均 毛管半径对比图
10
1
µ ã Ø ² µ ç ³ è Á Ê £ ¨ohhm) ¼ ½ Å ù « Â ¸ Ü è °½ ¶ £ ¨um)
粘土矿物成分对电阻率的影响
红88井X衍射粘土矿物相对量分析结果表
样号 深 度 (m) 岩 性 粘土矿物组分相对含量(%)
蒙皂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伊/蒙混层
2
5 7 8
2342.30
2342.70 2343.00 2343.15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粉砂岩
93
94 96 94
7
6 4 6
11
ý ò Ê ã Ò Ø ² µ
10
10 0.01
1 0.01
0.1
1
¬ Ë ¹ ® ± ¥ ¹ Í ¶ È
两岩电参数计算结果对比(HD402)
1 0.8 0.6 0.4 0.2 0 5080 5085 ® é ½ É £ ¬ m 5090
ý ¡ Ê ¬ Ð È £ Í ¶ ¥ ¹ Í ± ¬ Ó ¹
25 20 15 10 5 0 粘土 细粉砂 粗粉砂
极细砂 中砂
粒度分析砂岩各组分含量平均值直方图 (红75-9-1、红90和红152 )
泥质含量(粘土+细粉砂+粗粉砂),%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00 0.05 0.10 0.15 0.20 粒度中值,mm 0.25 0.30
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
低阻油层成因及测井识别方法发布时间:2023-02-13T07:51:40.89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易寒婷[导读] 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井技术,对于进入到高含水期的油田而言较为适用易寒婷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摘要: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井技术,对于进入到高含水期的油田而言较为适用。
目前,由于我国部分油田的开发时间相对较长,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到了开发中后期阶段,地层中的含水率在不断增加,为了全面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对地层中的剩余油分布进行合理的研究,低阻储层的岩石物理成因类型多样,测井响应关系复杂,故低阻储层与常规储层相比,其测井识别评价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低阻储层识别与评价认识上带来一系列问题。
胜利某地区是东营三角洲自东向西推进衰亡期形成的中带西滑塌浊积砂体的一部分,储集物性具有低孔隙、低渗透的特点。
评价低阻油气层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计算地层的含水饱和度。
本文简单探讨了多种含水饱和度测井与评价解释方法,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阻油层;成因分析;饱和度方法评价;测井解释胜利某地区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段,是东营三角洲自东向西推进衰亡期形成的中带西滑塌浊积砂体的一部分。
构造上属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西段,向西倾没于利津洼陷,是一个向东北抬起,向西南倾没的大型鼻状构造。
受三角洲沉积的前积特征控制,使该层系砂体自东向西呈迭瓦状分布。
该地区的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中1、沙三中2,其次是沙三中3,地层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灰质泥岩,储层岩性为粉砂岩和细砂岩。
分选中偏差到差,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石英含量为32%~46%,长石含量为31%~39%,岩屑含量为17%~35%。
胶结物含量以泥质为主,粘土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
储集类型为孔隙性,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16%~22%,渗透率分布范围为1-200×10-3μm2,平均值为13.3×10-3μm2。
WN油田低阻油层的测井评价
本 文 针 对 w N油 田低 阻油层 的特 征 , 分析 了低 电 阻率 油层 的形 成机 理 和特 点 , 点介 绍 了低 重
电阻率油层 的测 井解释 方 法。
关键词 : 阻油层 ; 低 电阻率 ; 隙度 孔
O 引 言
在 WN油 田, 低阻油层呈现总体零散、 局部集中 的分布态势 。作为非常规油层的一类 , 低阻油层的 测井 资料识别与评价有着较大的困难 。在 目的层 段, 地层水高矿化度致使常规油层的电阻率不高( 多 在 3 5 m , 阻 油 层 的 电 阻率 就 更 低 , 在 — ) 低 Q. 多
:
为 是 不 导 电 的 。那 么储 层 的导 电程度 取 决 于地 层
0 0l
{
:
}
0
匙 ≮ = ̄ F - t S
水 。纯 水是 不 导 电 的 , 在 于岩 石孔 隙 中的地 层水 存 能 够导 电是 因为 它溶 解 了盐 类 。盐 类在 水 中电离成 正 、 离子 , 电场作 用 下 , 负 在 带有 电荷 的离子 在 溶液 中定 向移 动形 成 电流 。地层 水矿 化 度越 高 , 地层 则 中导 电离 子越 多 , 电能力 越强 , 层呈 现 出的 电阻 导 储 率 就会越低 。 根 据 多 口井 的水 分 析 资 料表 明 : WN油 田地 层 水 的水 型 为 C C: , 矿 化度 的变 化 范 围为 2 a1 总 型 0x 1‘g13 0m / 2×14g , 于 高 矿 化 度 型 地 层 水 。例 ~ 0m f 属 l 如, WN1 北块 的沙三 中存 在低 阻 油层 , 分析 资料 3 水
披孔 曝 腹
图 2 沙 三 段解 释 图版
即图2 所示 , 将上 述 几 层综 合 测井 解 释 为低 阻 油 层 ( 图 3 。 完井 后 , 该 井 的 9 1 见 ) 对 —6层射 开 投 产 , 油 92 d含水 1%。说 明解释 图版发 挥 了作用 。 ./, t 4
姬塬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油饱和度小于 5%,甚至低到 3%, 0 0 仍然可以产纯油。 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 , 在本井区可以直接应用阿尔奇 因此 , 准确求 取束缚水 饱和度和 含水饱 和度 , 进一步 求 方程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 。 出含水率 ,是 定量解释 低 电阻率 油层 的关键 。 含水饱和 度的计算 模型为 :
姬塬地 区低 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陈 娣 高楚桥
(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 与石 油资源 学院 ,湖北省 荆州市 4 4 2 ; 1 3 0 3 2油气资源与勘探技 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江大学) ,湖北省荆州市 44 2 ) 3 0 3
摘 要 :综合应用地质 、测井、岩心分析及 毛管压力实验等资料 ,结合姬塬地 区长 2 段低 阻油层特 征,建立相关地
储 层 ,已成为测 井工作者 攻关 的重要课题 之一 。
很难把上部低阻部分确定为油气层 , 若不加精细分析,
本文针对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西部的姬 往往 容易漏掉 。 塬地 区的部分 低 阻油层开 展 了研 究 。该含油 层 系主要 根 据本 区长2 岩样的 薄片鉴定 资料 , 段 可见 储层细 为三叠 系砂泥岩地 层 , 目的层长 2 储层表 现 出明显的 砂 岩和粉 细砂岩 的含量达 到 了8%, 段 0 粒度 中值较小 , 组 低阻特征 , 单层产量可达几立方米到几十立方米 , 孔隙 成 地层骨 架的岩石 颗粒平 均粒径普 遍较小 , 颗粒细 。 压 度为 1%~2%, 透率为 0 1 0 2 2 渗 .~1mD, 含水 饱和 度为 汞 曲线 上显示 较大 的排驱 压 力 ,束缚 水饱和 度普遍 较 5 %~6 %,与水层 电阻率 、含水饱和 度差异 小 , 井 高。 0 3 测 这类储层电阻率的降低通常是 由两类因素造成的: 识 别和评价难 度很大 。 是 岩石 颗粒细 、泥 质含量高 ; 二是孔 隙结构复 杂 、 微 本文根 据岩 心 与测井数 据 ,分析 了其 物性 与测 井 孔 隙发育 。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
气层电阻率可低到1.2-1.7ΩM(泥岩电阻率11.7ΩM)
低阻气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岩性细,粘土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 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
地层孔隙度高。
岩石中束缚水含量高,使地层电阻率低
东方1-1气田高、低电阻率气层粒度分析数据比较
(%)
100
90
80
76.8
70
60
1365
GR
RT
DEP
1370
1375
1380 60
80 100 120 140 GR
RT 0.00 0.40 0.80 1.20 1.60 2.00 920
925 GR RT
930
DEP
935
940 60
80 100 120 140 GR
RT 0.00 0.40 0.80 1.20 1.60 2.00 920
50
40
34.2
30
20
10
0
(黏土+粉砂)含量
58.5 23.8
粉砂含量
低阻气层 高阻气层
18.3 10.4
黏土含量
乐东22-1气田高、低电阻率气层粒度分析数据比较
(%)
100
97.1
90
80
70
60
57.1
50
40
30
20
10
0
(黏土+粉砂)含量
75.7 44.6
粉砂含量
21.4 12.5
黏土含量
地层水电阻率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10
POR=0.20
SO=70
Rt
SO=60 1
SO=50
井楼油田低阻、薄层稠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为 1 2 ~6 6 。 . 5 . 7
3 )储层 厚度 油层 厚 度 大部 分 在 2 0 以 .m 下 ,1 5 厚 度 以下 地 层 占全 部 层 数 5 ,差 .m O 油层 2 0 以下 厚 度 地 层 占全 部 层 数 8 ,说 .m 6 明油层厚 度 以 薄 层 为 主 ;干 层 厚 度 范 围 较 大 ,
别不 明显 ,同一性 质不 同深度 的地层 则 电性表 现差别 较大 。
经过 多年 的注水 、注 气开采 ,单 井 中厚 度大 、电性 明显 的含 油储 层 已接 近 开发 极 限 ,一些 电性 低 、 厚度小 、物性 偏差 的含油 储层成 为稠 油 区今 后挖 潜 的方 向。过去 由于认识 水平 的 限制 ,此 类储层 一直未 得到充分 利用 ,随 着稠油 开采技 术 的提高 和对该类 储层 的投 产见效 ,使 用测井 资料认 识该 类储层 成为 可 能L 。开展 储层 的 电性 分析及 识别 标准研 究r ] 1 ] 2 ,对整 个 区域 “ 放”低 电阻 、薄差 层 十分 必要 。 。 解
1 储 层 基 本特 征
1 )岩性 与物性 特征
2 )储层 的 非均质性
该 区储 集层 岩性 为砾 岩 、含 砾砂 岩 、细 砂 岩 、粉 砂岩 。油层 胶 结 疏松 ,物 性
井楼 油 田储层厚 度横 向变 化 大 ,百米 之 内储 层 尖灭 、变 薄 现象 十 分 明显 ,夹
鄂尔多斯盆地低阻油藏的成因及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盆地 中生界具 有 有 利 的石 油成 藏 地 质 条件 : 有 具 两套烃 源岩 , 即上 三 叠 系 延 长 组 和下 侏 罗 系延 安 组 , 中延安 组为 主要 烃源 岩 , 源充 足 。 其 油 鄂尔 多斯盆地 低 阻油 藏主要 分 布在 宁夏的盐
水 层 在 物 性 上 和 油 层 段 大 致 相 当 , 电 阻 率 值 为 当 水 层 电 阻 率 值 的 15倍 以 上 时 , 以 解 释 为 油 水 . 可 同层 或者 油层 。
络 法对 低 阻 油 藏 的 测 井解 释进 行 了分 析 研 究 , 得 了 较 好 的 解 释 结 果 。 取 关 键 词 : 阻油 藏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高 地 层 水 矿 化 度 邻 水 法 邻 井对 比法 可 动 水 法 核 磁共 振 测 低 井 神 经 网络 法
收 稿 日期 : 0 7 1 — 1 2 O— 2 7
第 一 作者 简 介 : 牛林 林 , , 程 师 ,0 2年 7月 毕 业 于 西南 石 油学 院测 井 专 业 , 在 中 油 测井 长 庆事 业 部从 事 数据 采 集 工 作 。 男 工 20 现
*参 加本 文编 写 工作 的还 有 赵 海 华 、 宏平 、 亚 洲 、 兴 、 红 发 。 汤 张 赵 王
相 接 ; 地 本 部 在 地 史 过 程 中位 于 华 北 地 台 西 部 , 盆 分 布 。 在 纵 向 上 主 要 分 布 在 长 2和 长 3 岩 石 颗 。
粒小 , L 常 发育 , 于 0 1 m 的 孑 隙一 般 占 微孑 非 小 ., u L 总空 隙 的 2 ~ 4 , L 结 构 复 杂 , L O/ 9 6 5/ 孑 隙 9 6 孑 喉半 径
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技术
.583541 .444218 .661537 .298074 .793305 .841442 .013384 .255954
表中共计18层,4号测井相代表油气层,解释处理结果17层为4号测井相,符合 率为94.6%。优化概率值的大小意味着把某层判为某类测井相的可靠程度。
含油气饱和度模型研究
经典阿尔奇公式法; 经典阿尔奇公式法; 变化的N指数法; 变化的N指数法; 双孔隙水模型法; 双孔隙水模型法; 模型法; S-B模型法; PAUL模型法 模型法; PAUL模型法; 毛管压力与油藏高度经验关系法; 毛管压力与油藏高度经验关系法; 束缚水饱和度法; 束缚水饱和度法; 核磁可动流体饱和度法; 核磁可动流体饱和度法; C/O比法; 比法; 比法
低阻油气层成因研究
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1)岩性细、泥质含量高的情况 岩性细、 这类油气层受沉积旋回和沉积环境的控制,表现为岩石细粒成 份(粉砂)增多和(或)粘土矿物充填与富集,导致地层中微孔隙发 育,微孔隙和渗流孔隙并存。这类微孔隙发育的地层,束缚水含 量明显增加,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下,造成电阻率极低。如文 留油田经扫描电镜、X射线及压汞资料等证实属这类地层。 (2)淡地层水背景下富含泥质砂岩储层的情况 这类地层由于地层水淡,泥质附加导电性上升为造成低阻的主 要因素,其电阻率降低的幅度随着地层水矿化度的减小而增加。 当泥质含量足够多且构成产状连续分布时,它会向第一类低电阻 率油气层转化,形成复合成因的低阻油气层。其电阻率下降的数 值取决于粘土含量、分布和阳离子交换能力。这方面已发展了 Waxman-Smiths模型和双水模型等来评价这类储层。
低阻油气层的定性识别方法研究
方法的提出 对于测井相分析而言,测井相是指一组特定的测井参数组合。 应用测井相划分岩性的基本原则是地层中某类岩性具有一组特定 的测井参数(包括测井提取参数),反过来,一组特定的测井参 数对应着某类岩性的概率是很大的。逆命题之所以不完全成立, 是因为测井信息本身的多解性。进一步把这一概念推广,即任一 地质事件与一组特定的测井参数组合(测井相)的对应关系是大 概率事件。 为此,把低阻油气层、水层、油水同层看成是独立的地质事件, 即根据试油试水资料把油层、水层、油水同层划分为三大类测井 相,然后应用测井相分析的方法进行划相研究,从而把低阻油气 层的定性识别问题转化为划相研究问题。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技术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技术摘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电阻率油气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集层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重要。
本文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概念,特征,及其成因,重点介绍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地质录井参数解释评价低阻油气藏。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分析,评价解释方法1 低阻油气层的定义我国目前很多探区已经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勘探对象陆续由原来的构造油气藏转向岩性与地层等隐蔽油气藏。
其中低阻油气藏作为一种隐蔽油气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内曾文冲先生(1991)在《油气藏储集测井评价技术》一书中较早的对低阻油气藏进行了定义和成因分类。
由于在地下无法获得油气层100%含水时的电阻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难以用电阻率指数定义与判别低阻油气层。
另一方面,部分低阻油气层,在地面进行岩电实验测量时,其电阻率指数并不小于2,而是油层和水层的电阻率比值小于2;孙建孟(1996、1998)通过与渤海油田协作,在《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石油学报》等文献中给出了低阻油气层的定义:油气层电阻率相对于邻近水层而言,电阻率值偏低并引起油水层解释困难的一类油气层;欧阳建(1994、2000)也在其两部著作中给出了相似的定义;国外Paul Worthington(1997)在论文中这样定义低阻油气层:Lack of Positive Contrast Between Oil and Water Leg in Measured Resistivity.可见,研究者普遍以油水层电阻率的反差作为定义的依据。
2 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分类根据形成低阻油气层的原因将低阻油气层大致分为三类:(1)内因导致的低阻油气层。
此类油层的电阻率原本就低,是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形成的,与储层的特点有关;(2)外因导致的低阻油气层。
该类油层的电阻率原本较高,而钻孔后测得的油层电阻率值却较低,这是受外在因素,如泥浆侵入、层厚、上下围岩及测井系列等因素影响所致;(3)复合成因低阻油气层。
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油田进入了成熟期或者老化期。
在这些油田中,常常出现低电阻油气层,传统的测井解释技术往往难以准确评价这些油气层的储量和产能。
因此,研究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效率、优化油气开采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北油田是我国最早开采的大型油田之一,其中不乏存在低电阻油气层的井位。
对于这些低电阻油气层的准确评价,可以为油田的优化开采和增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并以实测数据作为研究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低电阻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针对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测井响应特点,对其测井曲线响应模式进行分析,确定低电阻油气层的解释标志。
2. 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模型构建:根据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的地质特征,利用数据建模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3. 低电阻油气层储量测算和产能预测:基于低电阻油气层的测井评价模型,结合油库、产量等数据,进行低电阻油气层储量测算和产能预测,为油田优化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法、建模方法、神经网络技术等。
三、研究目标和成果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构建适用于华北油田的低电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最后对低电阻油气层的储量进行测算和产能进行预测。
在研究完成后,预期可获得以下成果:1. 构建适用于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的测井评价模型,成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2. 探索了华北油田低电阻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对低电阻油气层测井数据的解释具有参考意义。
3. 对华北油田的低电阻油气层储量和产能进行了评价,为油田优化开采提供科学参考。
胜利史深油田低阻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水体 深 度基 本不 变 的情况 下 沉 积 的一 组 砂 岩储 层 。
贡献 可 以忽略 。
史 深 1 0地 区 构 造 上 位 于 东 营 凹 陷 中 央 隆 起 带 0 的 西 段 , 东 营 三 角 洲 自 东 向 西来自推 进 衰 亡 期 形 成 的 是
中带 西 滑 塌 浊 积 砂 体 的 一 部 分 。构 造 上 属 于 济 阳 坳
陷 东 营 凹 陷 中 央 隆 起 带 的 西 段 , 南 鼻 状 构 造 与 郝 史 家 鼻 状 构 造 之 间 , 西 倾 没 于 利 津 洼 陷 , 一 个 向 东 向 是
北抬起 , 西南 倾没 的大 型鼻 状构造 。 三角洲 沉积 向 受
2 储 层 饱 和 度 的 测 井 解 释 方 法
评 价 低 阻 油 气 层 的 重 点 和 关 键 在 于 计 算 地 层 的 含水饱 和度 。 此 参考 国 内外近 年来 研 究成果 , 讨 为 探 了 以 下 五 种 方 法 评 价 含 水 饱 和 度 , 们 是 经 典 阿 尔 它
16 4
内 蒙 古石 油 4 r L- -
2 1 年第 1 期 00 1
胜 利 史 深 油 田低阻 储 层 测 井 解 释 方 法 研 究
周 爱 明
( 利 油 田测 井 公 司 , 东 东 营 胜 山 摘 2 70 ) 5 00
要 : 深 1 0地 区 构 造 上 位 于 东 营 凹 陷 中 央 隆 起 带 的 西 段 , 东 营 三 角 洲 自 东 向 西 推 进 衰 亡 期 史 0 是
形 成 的 中 带 西 滑 塌 浊 积 砂 体 的 一 部 分 , 集 物 性 具 有 低 孔 隙 、 渗 透 的 特 点 。 评 价 低 阻 油 气 层 的 重 点 和 储 低 关 键 在 于 计 算 地 层 的 含 水 饱 和 度 。 此 参 考 国 内 外 近 年 来 研 究 成 果 , 讨 了 以 下 五 种 方 法 评 价 含 水 饱 和 为 探 度 , 们 是 经 典 阿 尔 奇 公 式 法 、 化 的 n指 数 法 、 孔 隙 水 模 型 法 、 ~ B 模 型 法 、 a l模 型 法 。 通 过 实 例 它 变 双 S Pu
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技术及成因分析
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技术及成因分析Ξ陈东亮1,王 杰2(11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 124010;21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从矿化度、构造特征、束缚水等9个方面讨论了低阻油层的成因,并提出测井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同时提倡测井与地质、录井、油藏工程相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低阻油层的识别率。
关键词:低阻;油层;测井;识别 低阻油层(或称低电阻率油层)是指相对于临近水层而言电阻率偏低的一类油层。
由于各个油田的地层水电阻率差异很大,而且同一油田存在多套油水系统,不同油水系统的水层电阻率存在差异,因此,通常用电阻增大率来定义低阻油层。
电阻增大率也称电阻率指数,即指油层和临近纯水层电阻率之比I,通常把I<3的油层定义为低电阻率油层。
1 低阻油层的成因1.1 原油性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油水共存体系中,密度较小的轻质油粘度较小,流动性好,容易被钻井液驱替,造成侵入带范围大,地层视电阻率的测井值受侵入带影响较大,造成视电阻率比地层真电阻率小,解释为低电阻地层,可能漏掉轻质油层的解释。
1.2 导电矿物的影响黄铁矿或磁铁矿等导电矿物的存在,会造成电阻率的降低,且:①对于高频感应测井,影响增大;②层状导电矿物比分散状导电矿物对感应测井有更大影响。
1.3 盐水钻井液侵入、井径扩大的影响当钻井液性能差(特别指失水量大),或采用盐水钻井液,或测井进钻井液浸泡油层时间太长,都可以使测井视电阻率成倍下降。
1.4 高自然伽马引起的低阻油层储层泥质含量高,吸附水含量高,阳离子交换多,使储层电阻率降低;或者是储层孔隙喉道变细变小,使束缚水含量增加,导致电阻率降低。
1.5 地层水矿化度高地层水的矿化度主要由沉积环境和沉积后的物理化学环境所决定。
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加,油层电阻率减小,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的比值减小。
1.6 构造幅度低低构造幅度是造成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低的原因之一,构造幅度低,则油气运移到圈闭的过程中动力小,造成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电阻率降低。
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开题报告1.1论文的选题意义低阻油气层(低电阻率油气层)是指油气层电阻率相对于近邻水层电阻率而言,电阻率值偏低并引起油水层解释困难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的油气层。
近几年来,随着勘探开发的目标日益复杂,测井研究的主体也由原来的简单的大幅度构造油气藏变为“三低二高一复杂”油气藏[1],即①“三低”:低电阻率,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气藏。
②“二高”:开发区高含水,开发区高采出程度的剩余油气藏。
③“一复杂”:复杂性/复杂储集空间油气藏。
因此,低阻油气藏是目前测井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的储量压力越来越大其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而开展低阻油气层评价,开展老区挖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相对简单和整装的油气藏越来越少,非常规储集层(如低电阻率油气藏,泥岩裂缝油气藏及与火成岩、变质岩、砾岩有关的油气藏)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低阻油气层在我国各油气田均广有分布,如渤海湾、准噶尔、松辽、冀东、大港、华北、青海、玉门,塔里木和吐哈等盆地[1],均发现了大量的低阻油气层,对于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意义十分重大。
1999~2002年,辽河油区低阻油气层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16×104t[2]。
在2000,2001,2002年度作为渤海湾低阻油气层识别与评价课题有辽河、华北、大港、冀东油田参加,作为西部特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参加。
其中作为渤海湾低阻油气层识别与评价,增储上产作用明显。
渤海湾盆地的低电阻油层评价项目历经5年,覆盖了辽河、华北、大港、冀东四大油田,新增油层数达到了3080个,新增井数达到了778口。
准噶尔盆地仅在三个泉地区的陆9井区就探明了7000×104t的石油地质储量[1]。
中原油田应用先进的测井解释技术,在10个油田7个层位的复查中发现了1000万吨的低阻隐蔽油气藏地质储量,新增油(气)层3120.8米/1212层、油(气)水同层2022米/640层,已投产的74口油井累计增油近2万吨[3]。
低阻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31 储层 含 水饱 和度 的定量 评价 . 根据 储 层成 因不 同 ,需 采用 不 同的模 型定 量评 价低 电阻率 油层 的含水 饱 和度 ,阿尔 奇公式 揭 示 了 地层 电导 性 与地层 岩性 、孔 隙性 和流 体饱 和特性 的
f1 1 当储 集层 的 S l w=S i ,w =0, wr S m r 无可 动 水
时 , K w=0 而 K o- 1 则地 层 只 产油 不 m 水, 则 r , r- , - * 属
于 油层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用 , 而 使得 岩石 电阻率 降低 。这 种作 用越 强 , 从 降
低 的值越 多 。
从现今 已发现的低阻油层来看 ,其岩性特征主
作者 简介: 白利 , 南石油大学石 油工程学院在读研 究生。 西
2 1年第 4期 00
白利 , : 等 低阻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 1’
饱和 度高 , 地层 电阻率 降低 , 测井 曲线 上显示 为低 在
可 动水 分析法 是 以流体 在微 观孑 隙 中的渗 流理 L
1 地 层水 矿化 度的影 响 . 4
() S 2 当 w>S i , w >0 有 可 动 水 时 , 0< wr S m r , 则
K o<1 0<K w<1 则地 层 既 产油 、 m水 . r , r , 又 故属 油 水 同层 。
岩石孔 隙 中地层 水性 质 、 量 、 石性 质 以及地 含 岩
求 含水饱 和度方程 阿尔奇公 式 :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1
泥浆侵入油气层的机理十分复杂,
侵入深度不仅与泥浆性能、泥浆柱与地
层的压差、储层含油饱和度、浸泡时间
等因素有关,还与储层岩性、储层的孔
隙结构有关。泥浆电阻率越低,浸泡时
间越长,储层电阻率测量值越低,甚至
可能使油气层呈现水层特征。
精选ppt
12
产层中含有高矿化度地层水,并形成以高含盐束缚水 为介质的导电网络,是引起油层电阻率(Rt)相对较低的主 要原因之一。
务48
8
4
12
文119
10
文122
8
6
4
2
0
0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阳离子交换量CEC(毫克当量/100克)
Rt
阳离子交换容量与泥质含量关系图
阳离子交换量与电阻率关系图
从图中可知:a、泥质含量越高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b、阳离子交换容 量增大电阻率呈下降趋势;泥质含量相当时,蒙皂石和伊利石粘土矿物所占 比例越大,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精选ppt
16
✓ 侵入模拟与校正方法 分别根据双侧向和双感应
测井的测量原理,模拟不同泥 浆性能在不同储层条件下两种 电阻率测井的侵入特征。
基于均匀介质的双侧向和 双感应测井的侵入数值模拟分 析,较好地理解了泥浆侵入所 引起的双侧向/双感应电阻率 的变化特征。
泥浆侵入油层7、13天感应 测井数值模拟结果
9
某岩样毛管压力曲线及孔喉直方图
低阻油层与高阻油层在孔隙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低阻油
层具有双孔隙峰分布特征。油气进入这类储层后,一方面呈现
低阻特征,另一方面仍存在部分大孔隙,因此仍具有较高的油
气产能。
精选ppt
10
泥质含量(%) CEC(毫克当量/100克)
20
文122
16
文121
文119
安66
12
精选ppt
17
✓ 纵横向对比识别油层方法
为将本井与同一断块同层位试油出油的邻井,在岩性、物 性、电性、油气显示级别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然后与 本井相同层位已试油层或相邻的水层进行纵向对比。根 据其测井曲线特征与已试油层的相似性,以及与本井相 邻水层的差别,结合该层所在层系沉积环境、油藏特征 ,定性地进行油、气、水层综合评价。在没有特定有效 方法时,这种方法常大量采用。
存在的问题
➢ 低阻油层定性识别的系统性及理论性 ➢ 低阻油层定量解释参数的规范性、方法的有效性、效果的确
定性 ➢ 资料的准确性、综合性 ➢ 评价系统的适用性、实用性、完善性
精选ppt
7
提纲
一、前言 二、低阻油层评价概况 三、目前常用的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四、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五、结论
精选ppt
2003年-2005年
完善、扩展
对已有成果进行总结、不断完 善、研究范围向西部盆地扩展
2005年-现在
总结、归纳、推广各油田研究 总结、推广 成果与经验
精选ppt
6
主要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油藏饱和度—电阻率分布研究 ➢ 粘土附加导电性—粘土电化学束缚水岩石物理实验及研究 ➢ 钻井液侵入不同饱和度油层的测井响应分析 ➢ 建立在岩石物理研究基础上的低阻油层识别与定量解释方法
精选ppt
15
三、目前常用的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低阻油气藏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近几年 取得较大的进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电阻率时间推移识别方法
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气、水层是利用油气层和 水层在不同浸泡时间具有不同的电阻率侵入特征而达到识 别低阻油气层的目的,即利用泥浆浸泡地层的不同时间, 以同一探测深度电测井的不同时间测井来识别油气层与水 层。
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深度(米)
馆陶组 东营组 沙河街组
层位 馆陶组 东营组 沙河街组
地层水矿化度(ppm)
3000-3800
7657-22220
23000-38000
精选ppt
14
提纲
一、前言 二、低阻油层评价概况 三、目前常用的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四、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五、结论
✓ 与油藏构造幅度有关
油藏中油层距自由水平面越高,则毛管压力越大,相应的
含油饱和度越高。圈闭内的储层要产无水油,必须具备一定的
闭合高度,使含油饱和度达到产无水油界限以上;如果圈闭幅
度达不到产无水油的最小闭合高度,则该圈闭只能油水同产或
只产水,偏高的含水饱和度,是形成油气储层电阻率低的原因
之一。
精选ppt
测井新技术、新方法研讨
低阻油层测井解释 方法研究
精选ppt
1
提纲
一、前言 二、低阻油层评价概况 三、目前常用的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 四、低阻油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五、结论
精选ppt
2
一、前 言
低阻油层系同一油水系统内油层与纯水层的电阻 率之比小于2 ,甚至接近1 。
低阻油层从电性特征上表现为两种类型: ✓ 油层电阻率绝对值低,有时甚至比水层电阻率还
低。 ✓ 油层电阻率的绝对值并不很低,甚至较高,此类
低阻油层的识别难度更大。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国外状况
国外在测井仪器方面水平较高,在低阻油层评价技术方面做 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区性的局限性, 没有形成宜于推广的成果。
➢ 国内状况
低阻油层评价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系统开展研究始 于九十年代中期。
8
低阻油层宏观控制因素分析
✓ 与沉积环境有关
在大的区域沉积背景及油源较充足的条件下,岩石颗粒 相对较细、离油源较远的河流三角洲末端,或局部构造上的 深湖相区,低电阻油层相对发育。
✓ 与沉积旋回有关
正旋回沉积上部及反旋回沉积底部,由于岩性相对变细、 泥质含量相对较重或储层变薄,极容易形成低阻油气层。
全国各油田普遍开展了低阻油层评价研究工作,研究水平各 有千秋。
目前,在双组孔隙结构解释模式、核磁共振、阵列感应测 井方法评价低阻油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精选ppt
5
1997年-2000年
探索、研究
开展渤海湾盆地低阻油气层测 井识别与评价技术的联合攻关
2000年-2003年
深化、积累
深化理论研究,形成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和评价方法研究体系
Rt(Ω · m)
15 14 12 11 9 8 6 5 3 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w(1万ppm)
精选ppt
电阻率 随地层 水矿化 度的增 加呈下 降趋势
13
地层水矿化度纵向变化大,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小 文安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随深度变化图
地层水矿化度(ppm)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