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配重混凝土的设计
2019年度《港工技术与管理》要目索引
2019年度《港工技术与管理》要目索引•专题论述•隧道锚杆支护作用效果分析…张立军王路(5)•施工技术•PHC桩碗形端头优化和应用……林东王丽莉(1)无背索斜拉桥曲形线斜塔施工关键技术.......... ...........................张光亮林东(1)双曲面小半径钢箱梁制作与安装线形控制........ ..................孙建赵维志李秋风(1) PC装配式底模替代少支架基础施工............ ...........................范独立王海峰(1)斜向溜筒抛石法在深水桩基冲刷防护工程中的应用...........................宋永华郭逸然(1)海上风电高桩承台防撞靠船构件灌浆连接施工…..................许卫士汪冬冬王大鹏(1)基于硬切割法咬合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张治国缪建忠王丽莉(1)建筑垃圾再生料在S7公路路基填筑中的应用……....................................孙建树(1)浮式稳桩平台在海上风电深水导管架桩基施工中的应用...............................孙海飞(2)小半径曲线上的小箱梁预制和安装……叶秋林(2)玄武岩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应用.................. ...........................贺海涛刘琼(2)基于位移控制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张治国汪洋(2)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 ...........................姜灵程彭龙(2)高压喷射注浆法在马来西亚MMHE船坞工程上的应用................尚晓何晓杰江波清(2)护潭西路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施工........ ....................................刘辉(2)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施工关键技术…张香月(3)大型取水头沉箱安装及定位控制................ ..................孙飞王敏华俞仲明(3)松散堆积体隧道围岩超前注浆技术.............. ..............李龙喜白鹏鹏叶新田等(3)大管棚支护在盾构下穿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吕克葛建强(3)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刀具磨损分析……周晓鹏(3)钢横梁高空提升技术........汪来发曹巍(3)中央隔离墩自动化模板台车技术应用............ ...........................王海峰郑博文(3)高墩大跨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在阿蓬江特大桥的应用..............赵锦团吴培良(3)桥梁配重混凝土的设计..............刘越(3) 88mPHC桩沉桩施工关键技术................ ...........................蔡微灿林东(4)直排式真空预压法与常规真空预压法在黄骅港地区的对比试验.........................曹中兴(4)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张广杰(4)富水砂卵石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空洞控制措施……....................................雒伟勃(4)隧道中富水细砂层的辅助施工........彭龙(4)湖底隧道清水混凝土外观精细化质量控制........ ...........................余春涛卞桂荣(4)移动式稳桩平台在外海风电单桩基础沉桩中的应用...........................杜志强张跃辉(5)海上风电混凝土承台连接板现场焊接施工........ ...........................刘继成肖时骏(5)昭华大桥莲花形塔柱施工优化.................. ...........................狄东全黄攀文(5)浅水湖区水气辅助拔送桩杆方案的设计与应用……...........................徐学士桂成农(5)浅埋偏压无中隔墙连拱隧道进洞顺序优化........ ..................李龙喜蒋建荣王树英(5)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进洞施工技术……刘义(5)绳锯机切割与架桥机逆作法的T梁拆除........ ..................孙宇张坤璞刘炳树(5)智能喷淋养护在水运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嵇静戴志培(5)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赵丛飞陆超张庆伟(5)水下挤密砂桩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中的应用...... ...................................张苏(6)海上风电钢结构防腐施工............李开朋(6)复打空心桩施作盾构刀盘检修井技术............ ...........................吕克张恒(6)钢一STC轻型组合桥面超高韧性混凝土层铺装施工.........................狄东全姜荣华(6)-59-泡沫混凝土在南京丰子河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陆超杨佳树(6)•测量技术•CRTS in型板施工布板及精调测量......刘俊锋(3) MARINESTAR技术在远海测量定位中的应用……....................................龚权华(6)多波束在福姜沙水道整治工程抛石检测中的应用…....................................朱海(6) EDM跨河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论证与实践..............李中华高松林莫杨洋(6)铅垂面构件安装的测量控制及精度分析.......... ....................................金廷文(6)•信息技术•BIM技术在大型高架桥项目施工应用的探索..... ..................周菁菁郑维尧薛冬永(1)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水工隧道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査系统............杨安韬李辉张文一(3)太湖隧道基坑自动化监测物联平台设计.......... ...........................徐天洋黄瑞华(4) BIM技术Revit族在太仓四期高桩码头工程中的细节研究.....................穆琦韦奋祥(5) BIM+VR技术在太仓四期码头工程的运用........ ...........................韦奋祥鲁枝虎(6)•工程设计•中英规范中船舶系缆力计算的对比.............. ...........................宗嬪慧张ff(l)Midas Civil在武深高速嘉鱼段临时工程计算中的应用..................................于淼(2)石油化工码头DCS控制系统设计................ ...........................邢旻雯章峥(3)钢结构码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朱俊裕陈果(4)•工程管理•海上风电场高桩承台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范士刚王汝月(1)海上风电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练越(2)探讨聚能水压爆破对隧道成本的影响............ ...........................祝鸣程剑春(2)加强搅拌站管理,降低混凝土监控系统计量超标…....................................程镇生(2)城市间高架快速路交通组织措施......赵维志(2)城市轨道交通WBS与分包工序标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程祖华(3)以江苏响水风电钢管桩变更为例浅谈工程量索赔…....................................练越(4)海上风电高桩承台基础钢管桩制作精细化管理……....................................李开朋(4)提高水上沉桩的正位率..............宋海广(5) CRTS in型板式无祚轨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丁佐鑫姚华滨宋顺(5)房建项目隧道模施工应用探讨.........高清(5)大明路上跨沪蓉高速转体桥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王海盛强曹志邓王国龙(6)-60-港工技术与管理2019年第6期。
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摘要:采用两种不同密度等级骨料进行配制4300kg/m3密度等级的混凝土,宜采用体积砂率,并按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配合比与实际配合比有很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重混凝土;配合比;体积砂率1概述工程中常见的水泥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为2400~2500kg/m3的普通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是指利用重骨料且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由于其高密度性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中的原子能工业等防护领域,同时也作为结构配重使用。
本文根据某CENTER工程AX厂房提供的混凝土工程技术规格书,结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表观密度要求不小于4300kg/m3的重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
在重混凝土中,重骨料密度与水泥胶结材料密度相差很大,一般可达到1.5倍以上,因此,所配制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更易出现离析现象,如何控制所配制的混凝土,既满足“重混”的要求,又满足混凝土均匀性的要求,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环节。
2配合比设计2.1重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规格书要求2.2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1)重混凝土配制必须以达到设计密度为首要目标,所以要充分利用重骨料的大密度,提高在混凝土中的占比,以单方混凝土中最大能掺入量为准则,确保达到“重混”目标。
2)水泥的密度小于配制混凝土密度,在满足施工性能及配制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风险。
3)水的密度小,尽量选用较低用水量来降低水对配制混凝土密度的影响。
2.3重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试验外加剂与水泥和细骨料相容性试验。
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不仅与水泥特征有关,还与混凝土的其他原材料如矿物掺和料、细骨料质量等以及配合比有关。
本次试验中采用的减水剂实为工程中期配置密度为3600kg/m3重混凝土的减水剂,该中期配合比使用骨料均为赤铁矿,该减水剂针对赤铁矿砂有较好的适应性。
由于AX厂房需要重新配置表观密度要求不小于4300kg/m3的重混凝土,理论计算采用原赤铁矿砂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市场调查、理论计算及部分试验拟采用密度等级更大的铁砂作为细骨料。
混凝土配重 -回复
混凝土配重 -回复
混凝土配重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用于增加建筑物或设备的重量,以增加稳定性和抵抗风力、地震等自然力的能力。
下面是一份关于混凝土配重的制作过程:
材料:
1. 水泥:混凝土配重的主要成分,用于固化和硬化。
2. 砂子: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稠度。
3. 碎石: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水:用于混合和固化混凝土的液体。
5. 铁筋: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制作过程:
1. 准备工作:收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区域干燥、平整。
2. 混合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水泥、砂子和碎石。
通常,水泥、砂子和碎石的比例为1:2:3。
3. 混合水:在混合材料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至材料均匀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4. 加入铁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筋放入混合材料中,确保其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
5. 搅拌:使用搅拌机或手动搅拌工具将材料充分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混凝土。
6. 浇灌:将混凝土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或容器中,确保混凝土充满整个空间并且没有气泡。
7. 养护:混凝土需要充分养护,确保其能够逐渐硬化和达到预期的强度。
通常,养护时间为28天左右。
以上是一份关于混凝土配重的制作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连续梁悬臂浇筑合龙段中施工配重的原理及方法谭冬梅
浅谈连续梁悬臂浇筑合龙段中施工配重的原理及方法谭冬梅发布时间:2021-11-06T02:41:24.15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谭冬梅[导读] 悬臂浇筑施工桥梁合龙的配重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文中以怀邵衡项目连续梁为例,阐述合龙段施工时施加配重的原理及方法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悬臂浇筑施工桥梁合龙的配重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文中以怀邵衡项目连续梁为例,阐述合龙段施工时施加配重的原理及方法。
关键词:桥梁悬臂浇筑合龙连续梁配重引言新建怀化至衡阳至邵阳铁路 HSHZQ-5 标一分部管段内连续梁有三座:分别为朱家冲特大桥(40+64+40)m 连续梁、辰水特大桥(60+100+60) m 连续梁、西洋江特大桥(48+80+48)m 连续梁,均为三跨连续,其固定端支座均设置在路线方向 2#主墩,施工工序为先合龙边跨再合龙中跨。
但凡节段施工的桥梁竣工合龙,标志着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即将结束;同时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桥梁控制中的关键环节。
桥梁无论是对于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还是节段拼装的拱桥,合龙质量往往是桥梁建设的成败关键。
当然,配重问题几乎是所有悬臂施工桥梁合龙过程中都会遇见的,也是其关键的步骤之一。
一、配重作用配重按其作用可划分为基本配重和附加配重。
基本配重是指等量代换合龙段混凝土质量的配重;基本配重之外的即为附加配重,它适用于适当调节梁体变形、线形及应力等因数造成合龙端两节段之间限差超限问题。
设置配重的重要作用: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保持合龙段两端不发生相对位移。
在合龙段所浇筑混凝土质量的作用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会产生使悬臂端一定的下挠和偏转,这终将导致合龙段下缘几何尺寸加大,可能会使以往浇筑的节段混凝土底板局部开裂或松散,从而影响合龙段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如果预先施加与合龙段混凝土等质量的配重,并在浇筑混凝土时等量同步释放该配重,那么合龙段两端就不会因为浇筑混凝土而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配重混凝土施工方案
配重混凝土施工方案1. 引言该文档旨在详细描述配重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内容。
配重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吊装设备、塔吊、桥梁、发电设备等需要增加基础稳定性的场所。
本施工方案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2. 施工准备在进行配重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2.2 设备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机在施工前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
2.砼输送泵:检查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泵能正常输送混凝土。
3.砼输送管道:检查管道的连接和密封性,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输送。
2.3 配重混凝土设计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配重混凝土的设计。
设计可能涉及到混凝土配比、强度等要求,需与相关工程师充分沟通,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要求。
3. 施工步骤3.1 基础处理在进行配重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相关处理,包括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灰尘等,确保基础表面干净。
3.2 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工程要求,制作配重混凝土的模板。
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浇筑并保持所需的形状。
3.3 配重混凝土浇筑按照混凝土设计方案中的要求,进行配重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子、骨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输送与浇筑:使用砼输送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到配重区域,并进行均匀浇筑。
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逐层压实的方式。
3.充分震实:在浇筑完成后,使用震动器对混凝土进行充分震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4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过早干燥。
2.补水养护:根据养护期要求,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补水养护,保持水分充足。
配重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耐久性能试验
配重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耐久性能试验
程波;张绍原
【期刊名称】《浙江建筑》
【年(卷),期】2016(033)004
【摘要】结合重混凝土在电梯配重中的应用,对重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选择,然后对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并参考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开展配重用重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分析及相关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可满足电梯配重的长期使用要求.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程波;张绍原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
【相关文献】
1.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探讨 [J], 方卉;王军
2.全钢渣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试验分析 [J], 翁云翔
3.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在城市桥梁中的应用 [J], 邓长军;唐英;何跃军;胡安庆
4.钢箱梁两端配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J], 李长坤;张爱想
5.钢箱梁两端配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J], 高明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土强度及配重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及配重计算公式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和配重计算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混凝土强度和配重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强度及配重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能力,通常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来表示。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水泥类型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者经验公式来计算。
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为:f_c = k1 f_c1 + k2 f_c2。
其中,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k1和k2为系数,f_c1和f_c2为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抗压强度。
根据具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特性,可以确定k1和k2的数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混凝土中含有多种材料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另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还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试验会采用标准试件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但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设备。
混凝土配重计算公式。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配重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混凝土的配重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配重计算可以通过公式来进行。
混凝土的配重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W = γ V。
其中,W为混凝土的配重,γ为混凝土的单位重量,V为混凝土的体积。
混凝土的单位重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特性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为2400kg/m³。
混凝土的体积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为建筑物的体积减去其他材料的体积。
混凝土的配重计算公式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情况。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结构和荷载会对混凝土的配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刚构连续梁梁端配重铁砂混凝土应用
/
3 . 0 6
1 . O
1 . 0
/
1 . O 5
1 . 3 各 组 分 材 料 组 成 理 论 配置
根据实 际情况最 后可调 整水 灰 比。查 表初 步选择 水灰 比为
W/C =0 . 45, ∞ =0. 4 5 m∞
根 据 设 计 要求 配 重 混 凝 土 对 于 强 度 要 求 相 对 较 低 , 一 般 在 C 2 5以下 ( 这里可 先定 义为 C 2 5混 凝 土 ) , 因 此 配 合 比 选 择 主要 依 据 是 混 凝 土 的 密 度 。
掺和料( 减水剂 )
松 散 堆 积 密 度 ( L / m )
表观密度 ( m。 ) 粒径范围( m m)
4 . 1 O
6 . 4 9 5 5~ 3 1 . 5
2 . 3 4
3 . 8 9 9 5~ 2 O
2 . 6 7
3 . 6 6 6 O~ 5
德 工 技 术 毒 i I i I l i ・
刚构连续梁 梁端配重铁砂 混凝 土应用
王 小 岐
( 中铁 十 二局集 团第 四工程 有 限公 司 , 重庆 4 0 0 0 2 6 )
【 摘 要】 文章通过对铁砂混凝 土的试 配和研 究 , 以多组分 混凝 土强度理论作为设计计算依 据 , 结合 实
( 2 ) 粗 骨 料 金 属 块 的最 大 粒 径 为 3 1 . 5 n l i n , 配重混凝土坍
落度 1 6 0~ 2 0 0 l n r f l , 查表 选择所 需用 水数 量在 1 6 5~1 8 5 k g 。 为充分利用重集料 的较大表 观密度 , 根 据集料表 观密度和混
l 配 重铁 砂混 凝土 配合 比确 定
浅谈配重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凝 士 单方 用 水量 相 应增 加 , 从 而 使 混凝 土 内砂 浆 含水 量大 、 容重 低 而 导致 出机 混凝 土容 重 降低 。随着 水 分被 集 料 吸 收 , 混 凝 土体 积 减小 , 相 应 的 容重 增 加并 达 到 了 设 计要 求 。 现 场搅 拌 施工 的时 间 控制 在一 小 时之 内 , 因此 我们 配 制 的重 混 凝 土完 全 可 以满 足 使 用 的 要求 。在 原材 料 准 备 过 程 中 ,对 吸 水 性较 大 的 2 # 集 料 进 行 预先 吸 水 ,可 以 避 免 上 述 问题 在施 工 过 程 中 出 现 。由 于配重 混凝 土具 有 密实 的 内部结 构 和 1 # 铁 砂 较 高 的硬 度 ,因此 具 有 较 高 的 强 度 。( 5 ) 由于 1 # 配 比 中精铁 粉 的成 本偏 高, 从经济性考虑 , 密 度 不 用 精 铁 粉 也 可 以大 于 3 t / m , 所 以不考 虑使 用 1 # 配合 比 。
分析 : 由于 2 #铁 砂 吸水 是 一 个缓 慢 过 程 , 在 混凝 土 出盘后 仍在 吸水 , 致 使 刚 出盘 混
3设 计 思路 ( 1 ) 为 了充分 利 用 重集 料 的 较 大表 观 密度 , 根 据集 料 表观 密 度 和混 凝 土 的容 重 要求 , 以单方 混 凝 土 中最 多 能掺 人 量 为原
2 Q 1
Q : Q 垒 ( 王)
Chi n a Ne w T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r o d u c t s
高 新 技 术
浅谈配重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
崔 嵩 岭 ( 中铁 大桥 局 一公 司试 验 检 测 中 心 , 河 南 郑州 4 5 0 0 5 3 )
配重铁砂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配重铁砂不仅仅是用于一些桥梁建筑,在很多的实际生活中均有比较大的用途,那么使用这种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适合比例的混凝土铁砂,大家自然会关注这样的配合比是多少。
配重铁砂混凝土配合比目前没有任何计算公式,配重铁砂和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这就要求施工工人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可以依据如下原则来确定:1、配制铁砂混凝土必须以达到设计容重为主要目标,同时要还要考虑到混凝土和易性。
为充分利用铁砂骨料的较大表观密度,根据铁砂自身密度和配重混凝土的密度要求,应以单方混凝土中较大能掺入重铁砂骨料的数量为准则进行配置。
2、配重铁砂原材料选取,桥梁混凝土的容重受混凝土中集料的表观密度影响较大,对于本桥梁的配重设计容重为4.0~4.5t/m3的混凝土,需要较重的集料来实现,要求混凝土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都比较大。
3、铁砂混凝土容重不能低于40kN/m3.桥梁箱梁所施加铁砂混凝土重量为275.1t.1,配重铁砂混凝土配合比确定1.1设计要求。
重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多用于结构配重和防护。
桥梁中使用配重铁砂,可以提高桥梁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铁砂混凝土配合比是如何确定的?1、材料选定:铁矿石:理论表观容重3.815t/m3,堆积密度:2.28 t/m3(计算确定)。
铁砂:理论表观容重3.900t/m3,堆积密度:2.34 t/m3(计算确定)。
水泥:P.O42.5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外掺料:矿粉2、配合比拟定:水泥:铁砂:铁矿石:矿粉:外加剂:水=450:1237:1533:49:6.986:155,拟定配合比中达到的理论容重3.43t/ m3。
3、试配情况分析此次按照拟定配合比共做了三个15cm×15cm×15cm的标准试件,现场坍落度为8cm。
其干重量分别为10.520kg、10.620kg、10.858kg,以上重量均为电子秤计量,将其换算为干容重分别为3.12t/m3、3.15t/m3、3.22t/m3,取平均值为3.16t/m3。
桥梁结构配重混凝土的配制与工程应用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1-2]。
工程上最常用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其密度一般在2300kg/m 3左右,而重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一般在2500kg/m 3以上,需要掺入表观密度较大的重骨料才能配制成功。
重混凝土因其自身结构配重、抗浮、防辐射的特点,在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配重、地下工程抗浮混凝土、海底管道配重混凝土、耐磨地坪以及水工抗冲磨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土木工程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3-4]。
重混凝土配制与普通混凝土明显不同。
在配合比设计上,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的密度一般差别不是很大,采用假定密度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关注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以及耐久性。
而对于重混凝土而言,根据配制的重混凝土表观密度指标,合理选用不同表观密度级别的骨料,采用体积法设计配合比,试验首先关注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在此基础上追求普通混凝土应有的技术指标。
在工作性能上,配制重混凝土常选用表观密度较大的骨料,配制的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易离析、坍落度损失大,导致施工性能差。
1工程概况安徽省六安市东部新城前进路淠河总干渠桥是东西方向主干道前进路跨越淠河总干渠的控制节点工程。
淠河总干渠为独塔双索面斜拉大桥,桥梁全长457.88m ,全宽为35.5m ,主桥跨度布置为(90+120)m ,东、西两侧引桥分别为2×30m 、2×(3×30)m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组合小箱梁。
设计时,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截面采用π型双主梁截面。
主桥主梁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边孔配重段采用满堂支架分段施工,配重段断面为闭合箱梁形式,通过主梁标准段断面加设厚0.5m 底板形成,箱梁内腔预留为配重空间,配重物的表观密度控制在2900~4200kg/m 3。
本文针对六安斜拉桥工程开展重混凝土配制与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2重混凝土配制试验2.1试验原材料(1)水泥。
采用怀宁海螺P ·O42.5水泥。
桥梁现浇梁配重计算
桥梁现浇梁配重计算桥梁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现浇梁是桥梁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构件。
现浇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梁的配重计算。
本文将对桥梁现浇梁配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
一、梁的配重计算原理桥梁现浇梁的配重计算是为了确保梁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梁的配重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配重应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以保证梁的正常浇筑。
2. 配重应考虑梁的自重和施工过程中所受的荷载,以保证梁的稳定性。
3. 配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梁的自重计算梁的自重是指梁本身所产生的重力。
自重计算是梁配重计算的重要部分。
一般而言,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密度可以得出梁的自重。
在计算自重时,需要考虑梁的截面形状、长度、宽度和材料的密度。
通过计算这些几何参数并结合密度值,可以得出梁的自重。
三、梁受荷载计算除了自重外,梁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荷载的作用。
这些荷载包括施工用设备、模板、浇筑材料等。
在计算施工时的荷载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如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设备的类型和规模、浇筑材料的重量等。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确定梁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荷载,并将其考虑在梁配重计算中。
四、配重调整与优化在得出初步配重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有所出入。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配重调整时,可以考虑增加或减少配重的数量或位置,以保证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
在优化配重时,可以考虑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对外部配重的需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桥梁现浇梁配重计算方法,下面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分析。
某桥梁梁跨为25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
设梁截面为矩形,长20米,宽2米,混凝土的密度为2400kg/m³。
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梁的自重为:自重 = 长 ×宽 ×高 ×密度 = 20m × 2m × 1m × 2400kg/m³ = 96000kg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假设设备、模板和浇筑材料的总重量为40000kg。
钢箱梁配重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钢箱梁配重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钢箱梁配重混凝土施工工程,施工地点位于XX市XX区XX 路XX桥,主要任务为在钢箱梁底部进行配重混凝土浇筑,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工程准备1.施工图纸校对: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方案及材料进行详细校对,确保施工准确无误;2.材料准备:按照施工需求,准备好配重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子、骨料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达到施工要求;3.设备准备:准备好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站、运输车辆等必要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4.人员组织: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工作安全可靠。
三、施工步骤1.现场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积水等;(2)布置施工场地: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场地的布置,确保施工平稳进行;(3)搭建施工临时设施:根据施工需要,搭建临时工棚、安全警示标志牌等设施。
2.配重混凝土浇筑(1)进行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按照工艺步骤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平整、牢固;(2)搅拌混凝土:将水泥、砂子、骨料等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得到稠度适中的配重混凝土;(3)进行浇筑:待混凝土搅拌均匀后,进行浇筑,可采用手工或泵送方式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4)进行密实:在混凝土侧面采用振捣器对其进行密实,确保混凝土密度均匀稳定;(5)表面处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可采用喷水、遮阳等方式进行防止裂缝和温度变化。
3.混凝土养护(1)施工完毕后,对配重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避免由于湿度、温度等因素造成混凝土开裂;(2)封闭养护:在浇筑混凝土后,对其进行封闭养护,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方式,保持混凝土湿润;(3)定期浇水:对养护梁体进行定期浇水,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混凝土干裂;(4)养护期限: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及材料特性,合理确定养护期限。
四、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记录: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全程记录,记录施工时间、搅拌时间、搅拌比例、施工人员等重要信息;2.混凝土试块:在施工过程中,抽取混凝土样品进行试块制作,并送实验室进行强度测试,确保达到设计强度要求;3.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模板安装是否牢固、搅拌比例是否准确、浇筑是否均匀等;4.施工记录和整理:对施工记录进行整理并建档,包括混凝土试块、质量检查结果、施工过程记录等。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配重设计初探
因素和设计方法 。选取某三跨连续 自锚式悬索桥 , 过调整边主跨 比、 通 垂跨 比、 边跨 压重及调整 锚 固端配重分 布 ,
对自 锚式悬索 桥减小或消除支座上拔 力的方法进行 了探讨 。经对 比分析 , 主跨 比的合理设 置 、 大锚固端配重 边 增 对减小锚 固端支座上拔力作用显著 ; 附加压重 荷载应 尽量靠 近支座处 布置 ; 主缆张力 , 当增加 加劲梁 的分 调整 适
在配重设计 分 析过 程 中 , 证 主跨 跨 径、 劲 梁 保 加
截面不变 , 在此基础 上 , 改变边 主跨 比、 垂跨 比∥ 调 、 整附加压重范围、 主缆张力 、 大锚 固跨 , 增 考察 成桥 时 锚 固端支座反力 F , 1 桥塔塔梁 支座反力 , 桥塔 处加
劲梁轴力 Ⅳ 及弯矩 M1 主跨跨 中处加劲梁的轴力 舵 1 ,
程 中, 应尽量 消除或减小支 座上拔力 。当主跨 跨径不
变 时 , 然可 以通 过优 化 主跨加劲 梁截 面 , 小主跨 虽 减 恒载 , 来减 小上 拔 力 , 这种方 法不 能保证 完全 消 除 但
主缆竖 向拉 力 带来 的上 拔力 。配 重设 计就 是 通过 沿
混凝土加劲 梁轴向合理 配置恒载质 量 , 以及 采用适 宜
理条件 限制。 ( ) 垂 跨 比影 响 : 跨 比影 响 主 缆 的线 形 并考察加 劲梁上下缘应 力水平 , 进
行配重设计。 2 2 边主跨 比的影响 . 边 主跨 比即边跨与 主跨跨 度之 比, 为考察 边 主跨
比影响 , 分别取边 主跨 比为 12 12 3 12 6和 1 3 / 、/ . 、/ . /, 计算得 到成桥 阶段 支座反力 和加 劲梁 内力 , 结果 见表
截 面 , 设锚 固跨等 ; 增 附加 压重是 通过 配置 结构 自重 以外 的质 量 来 平衡 上拔 力 的方法 。如箱型 截 面 的边
钢箱梁配重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目录 (1)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3)三、合用范围 (4)四、重要工程量 (4)五、施工准备 (4)5.1组织机构 (4)5.2 施工场地布置 (5)5.2.1施工场地布置规定 (5)5.2.2施工现场场地布置 (6)5.3现场交通布置 (6)5.4施工用水与施工用电 (7)5.4.1施工用水 (7)5.4.2施工用电 (7)六、配重混凝土施工 (8)6.1铁砂混凝土的施工 (8)6.2施工顺序 (10)6.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2)6.4压重混凝土灌注 (12)七、施工资源配置 (14)7.1劳动力需求计划 (14)7.2机、器、具配置 (15)八、质量控制措施 (16)九、安全保障措施 (17)9.1安全保证措施 (18)9.1.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8)9.1.2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措施 (18)9.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9)9.1.4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措施 (20)9.2.夜间施工 (17)9.2.1夜间施工措施 (20)9.2.2夜间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21)十、文明施工 (22)钢箱梁配重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郑州市北三环路快速化工程BT项目第二项目经理部第五处钢箱梁制作安装工程位于郑州市北三环第二标段N线、S线主线桥及J匝道上, 共设计三联钢箱梁分别为N32联主线桥长4*29m, S32联主线桥长3*30m;高度为2米, 宽度约13米。
J3联匝道长32.2+37.8+29m;高度为2米, 宽度约10米。
N线N32钢箱梁起终点桩号: N103~N107;S线S32钢箱梁起终点桩号: S104~S107;J3匝道钢箱梁起终点桩号: J7~J10。
连续梁配重交底
连续梁合拢段施工配重技术交底一、设计配重施工要求1、在完成两现浇段及6#块后,前移两个“T”构的边跨挂篮(在此之前边跨现浇段砼已浇筑完成并养生至设计强度,6#块张拉、压浆完毕);2、在两个“T”构悬臂端加配重(合拢段两侧采用水箱配重相当于合拢段所浇混凝土重量);3、浇筑边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注过程中,按混凝土浇筑进度卸去配重。
4、浇筑中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筑完毕时,中跨现浇段上的配重全部卸去。
二、边跨合拢段配重施工方法1、概况边跨合拢段全长2.0m,该处箱梁设计高度为2.83m,底板宽度为6.0m,顶板宽度为8.9m,腹板厚为0.5m,底板厚度为0.452m,顶板厚度为0.435m,边跨合拢段砼总方量为17.356m3。
2、边跨合拢段配重施工准备1)清除箱梁顶面及内箱的材料设备,对于不需要的材料设备要全部清理到桥下,必须要使用的材料设备应堆放到箱梁0#块横隔板顶上,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箱梁悬臂端标高的影响。
2)在“T”构两悬臂端预备水箱等材料。
3、边跨合拢段两端平衡重的设置施工以弯矩平衡为原则,配重重量以(边跨合拢段砼重量/2)为标准即配重=17.356×26.5/2=22.997t,确保每个单“T”构的平衡。
配重又分固定荷载与非固定荷载两部份,固定荷载指中跨、边跨吊架的重量,其值为合拢段挂篮及模板重量。
非固定荷载即是指边跨合拢段砼重量。
本桥直接采用水箱配重,以箱梁轴线对称均匀布设,水箱加载时由测量队放出水箱堆放的中线,现场技术人员标示出水箱的堆放位置,加载前对水箱进行标高测量,保证水箱重量的均匀性。
4、边跨合拢段砼浇筑配重砼浇筑前必须对模板加固情况及总体安全性、预埋件位置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间段并且在两小时之内浇筑完成,即应在当天晚上3:00左右结束。
合拢段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浇筑合拢段砼时,边浇砼边同步等效卸载。
浅谈桥梁T构转体称配重的方案
浅谈桥梁T构转体称配重的方案摘要:桥梁连续体施工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转动体进行称配重。
本文重点对墩顶转体称配重进行分析,确保桥梁顺利转体提供依据,对同类型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墩顶;转体;称重;配重一、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在K217+757.682 处与京广高铁交叉,位于京广高铁马鞍山特大桥广州侧的115#和116#墩之间,公路与铁路斜交角度为 78.24°,上跨桥梁采用2×90m 分幅 T 构悬浇施工,悬浇施工完成后双幅同步转体实现跨越京广高铁,单幅转体重量达13500吨。
图1 (2×90)m T 构梁转体后与线路的关系1左幅 L39#墩称重试验和配重方案1.1 称重试验解除施工砂箱、钢支撑及撑脚处楔形块约束后,撑脚未与滑道钢板接触,说明转动体的平衡处于球铰摩阻力矩大于其不平衡力矩的状态。
图 2 为 L39#墩称重试验千斤顶和百分表布置图,经多次测试后,测试结果一致性良好。
图2 左幅 L39#墩称重试验千斤顶布置图通过对千斤顶逐级加载和观测百分表,得出的试验数据见表1。
表1 L39#墩称重试验过程数据结果根据试验数据,整理得出荷载与位移的关系曲线,详见图 3 和图 4。
由测试得知:在 L39#墩小里程端千斤顶 1 和千斤顶 2 处同步均匀加载,当总荷载 P1逐级加载到 5200kN 时,使转动体克服最大静摩擦绕水平轴转动力矩;在大里程端千斤顶 3 和千斤顶 4 处同步均匀加载,当总荷载 P2逐级加载到 7400 kN 时,使转动体克服最大静摩擦绕水平轴转动反向力矩。
通过分析:不平衡力矩:转动体摩力矩:转动体偏心距:,偏向于大里程侧依据经验公式,球铰静摩阴系数:1.2配重方案根据实测结果可知,L39#墩梁体系原偏心距为 3.22cm,偏向大里程侧。
采用平衡转体,即新的重心偏移量满足0≤e≤5cm,且偏向远离京广高铁侧(即 L 39#墩偏向小里程侧,偏安全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浇筑方面 混凝土密实、流动性差,气泡不容易上浮, 需通过加强控制振捣排出气泡。构件边角不 容易填充密实。箱体空间小,操作空间不足, 对现场施工也带来一定难度。
(3)重混凝土中重骨料与普通砂石密度
相差过大,无法按常规配合比推算砂石用 量。所选原材料中芜湖铁矿石相对配合比要 求密度不高,难达到设计要求为4 200 kg/m3 的混凝土容重,而掺配山东铁砂又成本太高。
桥梁配重混凝土的设计
三航交建分公司 刘 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以体积计算法作为设计依据,介绍了釆用铁砂、芜湖铁矿石作为重集料进行配制 桥梁用配重混凝土,配制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配重混凝土 解决了桥梁配重混凝土技术难题。
[关键词]重混凝土 配合比 铁砂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前进路湧河总干渠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
斜拉桥,桥梁全长为457.88 m,全宽为35.5m。 由于涝河总干渠桥主梁采用两跨(90+
120)m不等跨设置,为平衡两侧斜拉索拉力, 采用铁砂压重混凝土进行配重。全桥铁砂压重
总量为2 2321,设计原要求容重为4.5 t/m3o但
在保证配重总重量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容重。
配重设置在边孔支架现浇节段WL11节段内, 如图1所示。根据图纸给定的配重方量,在 箱室内用墨线弹出铁砂压重的浇筑高度。
的混凝土,多用于结构配重和防护。本工程
所需混凝土容重为2 900-4 200 kg/m% (2) 本工程设置9个箱体,每个箱体分1
个中跨2个边跨,各箱体要求配重不同,由于 重混凝土所需容重越高材料成本越高,设计
多个配合比搭配使用,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 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3) 着重考虑满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拌 和站距离施工现场运距7 km,需考虑运输及 现场施工,严格把控混凝土坍落度重混凝土骨料与平常所用骨料密度 相差较大,无法按常规质量法设计配合比,本 工程选用绝对体积法推算配合比。
(5) 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为
原则。水的表观密度较小,在满足施工性能 的前提下,尽量选小的用水量来降低水对密 度的影响。
(6) 铁砂经测得细度模数偏低,可相应 地减少砂率,根据水胶比0.40、石料最大粒径 40 mm、坍落度要求80-120 mm,依据《普通
图1铁砂配重混凝土示意图
单位:cm
-35 ~
运输、浇筑均与普通混凝土有较大区别,施工 难度大,混凝土性能要求高。
① 拌制方面 铁矿石密度高,水泥浆体难以带动粗骨 料流动,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较差,过多水泥浆 体又会导致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甚至出现 流浆、离析现象。混凝土容重大,一次搅拌方 量多,搅拌机容易出现过载,而方量过少容易 搅拌不均匀。 ② 运输方面 重骨料难以放入混凝土罐车中,拌和站
2原材料选择 2.1水泥
本工程所使用重混凝土主要作为填充配 重使用,对混凝土强度无设计要求,参照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了 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收缩率,须对 水泥的用量加以限制,计算配合比胶凝材料 用量按360 kg/m3使用。
重混凝土中骨料密度较大,为防止拌合 后混凝土出现骨料下沉情况,应适当增加混凝
土的黏聚性,故水泥用量不得低于300 kg/m3o
本工程在设计重混凝土的配合比时,使
用的水泥是怀宁海螺P.O.42.5水泥,密度为 3 050 kg/m3o
2.2粉料
-36 -
在重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掺合材料 可提高其和易性、黏聚性、密实性,最大限度 的增加密度。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粉 和铁粉等。粉料掺量较低,对混凝土容重影 响较小,但能更好的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强 其工作性能,方便施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查表,暂定砂率为
32%。 (7) 砂率对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保
水性影响很大,合理的砂率能保证混凝土的 和易性。因本次设计使用不同砂子,每种砂 的细度模数不同,且砂石密度与常规砂石相 差较大,配合比砂率按计算法计算相对更为 准确。经试验测得石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孔隙率及各种砂的堆积密度,按计算法修正
暂定砂率:河砂与芜湖铁矿石搭配时砂率为
40%;芜湖铁矿砂与芜湖铁矿石搭配时砂率 为25%;山东铁砂与芜湖铁矿石搭配时砂率 为 30%。
(8) 若拌合混凝土的和易性达不到施工
要求,根据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黏聚 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将水泥浆最省时的最 优砂率作为最终砂率进行调整。
(9) 按每方单位体积扣除含气量后,减 去水泥、粉煤灰、水及外加剂所占体积为砂石 所用体积,按砂率通过密度换算求得砂、石质 量。
本工程选用的粉煤灰是淮南平坏F( D ) 级粉煤灰,密度为2 200 kg/m%
2.3骨料 重混凝土主要靠重骨料增强其容重,由 于本工程所需混凝土最大容重为4 200 kg/m3, 仅使用普通铁砂也不容易满足要求,所以选 择2种铁砂及芜湖铁矿石进行搭配使用。本 工程采用表1所示骨料进行拌制。
表1
骨料密度表
材料名称
表观密度/(kg/m")
河砂
2 630
芜湖铁砂
4 410
山东铁砂
6 600
芜湖铁矿石
4 500
2.4外加剂及水
重混凝土在保证其和易性的前提下,尽 可能减少水及外加剂用量,增强黏聚性、密实 性,并通过调整外加剂减少混凝土含气量以 提高混凝土容重。
3配制 (1) 重混凝土为表观密度大于2 800 kg/m3
1.2工程难点 (1) 六安项目斜拉桥采用的重混凝土,表 观密度设计要求为2 900-4 200 kg/m"。市场使 用少,可借鉴经验很少,无现成可套用公式。
(2) 容重高,对原材选材有很高要求,普 通铁砂密度达不到所需容重要求。且拌制、
ISO
」50.
端
横 梁
92
50 225~~15n0--22-5- 15n0.--22-5 - 15(Qt 225 5r
(a)立面图
180 . 175 50 225 50. 225 50 225 50 225 50 225 .50 225 5Q 225
225 50 256
端 横 梁
Tf
IRr 卜
gseM Z/ozz gg 00 IM2/008z
09Z
I「s1 纵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