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境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石油词典97′至42°31′,东经102°49′至105°43′之间,总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阿拉善左旗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风力较大。
境内以沙漠、戈壁、草原等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牧民生活和草原风情的代表地区之一。
阿拉善左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光,包括大漠风情、高山草原、湖泊、沙丘、森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阿拉善大漠,它被誉为“南大漠、北塞外”,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
这里的大漠风光绵延无垠,沙丘起伏连绵不绝,被誉为“中国的撒哈拉”。
除了大漠,阿拉善左旗还有壮观的苏尼特右旗扎木河国家级大草原、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库布齐沙漠等著名景点,它们以广袤的绿色草原和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
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野生动物黑麂、鹿、鹤等。
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完整,是座自然生态博物馆。
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有着悠久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是阿拉善左旗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白月亮节等都是当地重要的庆典和文化盛会。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的国际交流和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资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阿拉善左旗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规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关于阿拉善文化的探源

黄丽娜阿拉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早在魏晋南北朝就有狄、匈奴、鲜卑、回纥、柔然、党项、突厥、蒙古等族聚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繁荣的游牧文化,如北朝民歌《敕勒川》就是说的游牧文化。
在地理位置上,阿拉善位于黄河以西贺兰山阴至额济纳的广袤地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孕育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和上演了许多的英雄故事,有汉代的李广、霍去病、卫青破匈奴,也有近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不仅如此,阿拉善地区还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如西夏党项族的首领元昊便在这个地区建国。
总之,要探讨阿拉善地区的文化源头,就要从这些方面加以分析。
1.阿拉善地区的历史文化流变1.1阿拉善文明史概述早在魏晋时期,狄、匈奴、柔然、鲜卑、党项、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在此定居和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明遗迹,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
但这不是最早的,阿拉善地区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在旧石器时代,阿拉善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从当代考古的遗迹来看,这一地区遗存诸多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印证着阿拉善地区历史上的文明,多处彩陶遗址的发现,更加巩固了阿拉善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
以曼德拉山岩画为代表岩画的发现,使阿拉善文化又多了一份艺术的气息,它不仅是阿拉善地区原始先民生活情景的有力证据,还是当时艺术水平的代表。
到了封建社会,阿拉善地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以马背为生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善文化。
魏晋以后,阿拉善地区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进程加快,唐、明、清都有在阿拉善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阿拉善地区的管理,促进了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1.2阿拉善地区历史行政变更从地理境域来看,现今的阿拉善盟包括原阿拉善地区和额济纳地区。
在历史上,阿拉善地区属陕西雍州之域;在春秋时期隶属秦国;到了秦汉两代,分别在阿拉善地区设置了北地、武威、张掖三郡;到了晋朝,阿拉善地区为前凉、后凉和北凉所管理;隋唐则在阿拉善地区设置了甘州、肃州进行管理;到宋代,阿拉善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国,与宋约为兄弟之国;直到明末,阿拉善地区开始由额鲁特蒙古族居住。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
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
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地处中亚蒙古地槽与华北地台的结合部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区内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阿拉善盟的北山成矿带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金属找矿地区之一,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重点找矿靶区,也是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投放地区之一。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集中、配套程度高,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非金属矿产丰富且有特色,共、伴生矿产多、潜力大等特点。
截止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小型以上矿床266处(大型19处,中型30处,小型217处)。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7种,进入全区资源储量表的由28种,其中6个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区前十位。
已查明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湖盐、芒硝、铁、金、钼、铜、石墨、石膏、萤石、饰面花岗岩、膨润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这些矿产为全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阿拉善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了全盟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化工、煤化工、铁矿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开采及选冶为主的工业体系,依托湖盐、煤炭、芒硝、铁、金等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高纯钠、靛蓝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湖盐生产基地、无烟煤生产基地。
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勘查现状截止目前,完成了覆盖全盟的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和1∶100万布格重力调查以及部分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重力测量3.06万km2,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18.89km2,1∶5万化探普查1561 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0.98km2,1∶5矿产调查1.86万km2(正在实施的1∶5矿产调查4万km2)。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地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内陆区东缘。
现代地貌类型在第三纪全部形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800~1 500米之间,全旗最高点是东南部贺兰山区的马蹄坡,海拔3 556米,最低点在北部银根苏木境内,海拔742米。
境内山脉高耸、沙漠绵亘、丘陵起伏、戈壁无坡、交错分布,构成一幅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按其特征大体可分为贺兰山山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和中央戈壁区。
第一节贺兰山区贺兰山区位于旗境东部和东南部,以贺兰山山脉为主体,包括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前沿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
分布在宗别立、木仁高勒、巴彦浩特、布古图、巴润别立、厢根达来和嘉尔嘎勒赛汉等苏木(镇)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高度 2 000米。
贺兰山地理座标北纬38°07′~39°30′,东经105°20′~106°40′之间。
贺兰山东靠银川平原西侧,地形险要,呈南北走向。
其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对峙,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岭相望,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 700米,相对高度700米,主峰达郎浩饶(汉名马蹄坡),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 556米,贺兰山在旗境内长达86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境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境内三关处;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0.96 %。
中生界以来,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和冲断,贺兰山亦属此类。
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冬春季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流,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中国内外流区域及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重要分水岭、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
贺兰山属旱山区,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受内外引力作用久经风化剥蚀,山体多由风化石和黑青石构成。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措施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荒漠区东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程度高,存在气候干旱、沙尘暴频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水资源短缺、植被严重衰退、草地面积缩小、绿洲萎缩、沙漠化土地扩大、生态难民增多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给予了充分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用于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治理与恢复。
生态环境关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及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阿拉善盟处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2′),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
境内东西长800km 、南北宽400km ,总面积约27万km 2,平均海拔为1000~1400m 。
阿拉善盟东北与巴彦淖尔盟、乌海市相接壤,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隔贺兰山相望,西南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达734.71km 。
1.2地貌条件阿拉善盟地域十分辽阔,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走势,由南向北逐渐平缓。
全境由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贯穿,形成了总面积约为8万km 2的阿拉善沙漠。
北部为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由贺兰山、合黎山、首乌山及马鬓山封闭环绕形成了阿拉善内陆高原盆地。
自南向北由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斜插,将高原分割为沙漠、戈壁、山地、湖盆、平滩等不同地貌类型。
1.3气候条件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内陆腹地,远离海洋。
海洋湿润气流被周围的群山阻隔,无法进入,进而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该气候区的特点为降雨稀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异常干旱。
全盟年平均气温为6.0~8.5℃;年平均降雨量为40~200mm ,由于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多集中于7—9月,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平均蒸发量为2866.9mm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高达3300~4700h/a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15.32~690.67kJ/cm 3;境内风大沙多,风向多为西北且集中在冬、春季,风期长达5~6个月,平均风速为2.9~5.0m/s ,沙尘暴日数为9~12d 。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沙漠,是人们传统意义上对干旱、贫瘠、植被稀少的地区的称呼。
而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便是阿拉善沙漠。
阿拉善沙漠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处,北起中蒙边界,南至黄河,东至阴山,西抵腰石山,总面积约为亩700万。
一、地理特征阿拉善沙漠地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但整体上呈倾斜与倾斜的横向地貌特征。
大部分地势较高,西南逐渐降低。
同时,沙丘和连绵不断的沙地也是阿拉善沙漠的典型地貌特征。
阿拉善沙漠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晚间则可能降至摄氏零度以下。
此外,由于缺水和少雨,阿拉善沙漠的降雨量也较为稀少。
然而,尽管这里的气候条件恶劣,但阿拉善沙漠却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阿拉善沙漠虽然地处边远偏僻之地,但仍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植物方面,云杉、胡杨、碱蓬和蒿藜等幸存的植被种类属于此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在动物方面,狐狸、野兔、沙狐狸、鹿、羊等常见动物则是阿拉善沙漠的代表性物种。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阿拉善沙漠还有广泛的独特生态现象。
例如,某些植物采取了极端节约用水的策略,如蓬莱的荒漠柳化柳,它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生长。
此外,在沙丘上,常常能够见到风蚀杆、沙秆和干河床等特殊的地质景观。
三、人文历史遗迹阿拉善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阿拉善沙漠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蒙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阿拉善沙漠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
例如,莫高窟就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内壁镶嵌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的重要依据。
此外,阿拉善沙漠中还有着众多的古代遗址,如扎金花遗址、柏林哈拉太阳神山遗址等。
这些古代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这片沙漠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阿拉善沙漠的生态保护也愈发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致力于保护沙漠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
阿拉善盟白城简介介绍

地方文化活动与节日庆典
传统节日庆典
白城的传统节日庆典非常丰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春节等。这些庆典活 动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地方文化活动
白城还举办了各种地方文化活动,如文化周、民俗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为当 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平台。
THANKS
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白城文化的一大亮点。
03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包括蒙古族的传统婚礼、宗教仪式等。这
些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白城文
化的一大特色。
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阿拉善盟白城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健身房等设 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阿拉善盟白城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中畜牧业 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农牧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第二产业
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其中能源、化工、制造 等产业较为发达。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 增长,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
的绝佳去处。
戈壁与绿洲
白城地区的戈壁与绿洲景观也十 分独特,可以领略到干旱与湿润
地区的自然过渡。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遗址
白城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址,如居延汉简、黑城遗址等, 这些地方见证了白城的历史变迁
和文化积淀。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包括 蒙古族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这 些文化资源为白城的旅游增添了特 色和魅力。
05
教育科技
教育体系
苍天般的阿拉善

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传统美味之一,也是最大的一道菜肴。 它最初是清朝康熙年间,阿拉善旗第一代扎萨克王和罗理率部从新 疆移居阿拉善时带入的。后来,第三代旗王罗布藏多尔济因战功卓 著而被赐封为朝廷驸马亲王,并建王府于北京。他又在原工艺基础 上吸收了北京烤鸭烹饪的特点,形成了现今阿拉善烤全羊的独特地 方风味,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奇石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小城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左旗旗政府所在地)。漫步在 这个初具现代化气息的小城,无论是在 居民家里,还是在商业店铺,你总会看 到一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这 些石头以自己美丽的外表向世人讲述着 这个城市的另外一面。阿拉善人喜欢石 头,石头也在某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
----“美味佳肴” 石头菜
阿左旗
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浩特镇
• 巴彦浩特镇城市规划分为新、旧两区,中
间地带为生态园景观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镇区内楼群林立,绿草如茵,风格独特, 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绿地、街道整洁优 雅,现代化气息日渐浓郁。现已形成“三 纵四横”的交通网络
• 镇区园林绿化总面积64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 盖率达35%,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57平 方米;截止目前有路灯1839盏,主干道路亮灯率 达99%
在我国发现它的 化石,考证至今 约有6500万年了。 有人说“三干年 胡杨”永垂不朽。 能活一干年,死 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
请 大 家 保 护 环 境
哭 泣 的 胡 杨
饮 食 文
化
阿拉善的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 了自己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主 要有阿拉善烤全羊、烤羊背、烤羊羔、黄焖羊 背、阿拉善手抓肉、干羊肉等羊肉系列;驼奶、 奶酒、酥油、酪蛋子等奶制品系列;沙葱、沙 芥、沙米等沙生野菜系列,是很有地方特色的 绿色食品;炒米、糌粑、米茶以及被誉为中国 四大名菜之一的“驼掌”,这些风味食品充分 体现了阿拉善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阿拉善盟仓储用地参照工业用地评估

阿拉善盟仓储用地参照工业用地评估阿拉善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大草原的核心地区。
由于该地区地理条件特殊,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受限,因此仓储业成为该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对阿拉善盟的仓储用地进行参照工业用地评估,以了解该地仓储用地的潜力和价值,为决策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阿拉善盟地处沙漠地区,资源短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并将仓储业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阿拉善盟的仓储用地相对较少,需要对现有仓储用地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潜力和价值。
二、仓储用地评估方法参照工业用地评估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对仓储用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产出、土地市场价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仓储用地的价值。
具体方法如下:1.土地利用状况评估首先,需要了解仓储用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的面积、地势、地质条件、土壤肥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确定仓储用地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潜力,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2.土地产出评估仓储用地的土地产出是评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调查和研究仓储用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收益等,以及养殖业、林业等相关的产出情况,并结合市场价格,对仓储用地的土地产出进行估算,从而评估其潜在价值。
3.土地市场价值评估土地市场价值是评估仓储用地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调查和研究阿拉善盟的土地市场,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交易价格等,可以确定仓储用地的市场价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对土地价值的影响,综合分析这些因素,确定仓储用地的市场价值。
4.风险评估在进行仓储用地评估时,还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由于阿拉善盟地处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气候干燥,灌溉条件差,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和仓储业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需要在评估中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估,以确定仓储用地的风险。
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对外传播的研究

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对外传播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阿拉善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境内居住着大量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民间故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对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这些民间故事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对外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这些民间故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为其在当下社会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对这些故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蒙古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外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研究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对外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式,是获取研究数据和结论的途径。
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网络资料等文献,对阿拉善盟蒙古族民间故事进行梳理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阿拉善盟,深入了解当地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传承情况、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3. 访谈法:通过与当地蒙古族民间故事传承者、研究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看法和传承方式,探讨民间故事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阿拉善盟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居 点大 量 闲置 与分 散 , 过农 居点 改造 及其 内部用 地 结构 的调整 、 通 农 村 闲置土地 的充分 利用 、 村并 点等 , 迁 促进 农居 点用地 的集约化 、 标 准化 , 从而补 充 耕地 、 充部 分农 用地和 建 设用地 。 补 ( 严 格 耕地 保护 执法 , 范政 府供 地行 为 二) 规 目前 , 地 保护 方面 的政 策和 措施 主要有 基本 农 田保护 制度 、 耕 耕 地总 量动 态平 衡 制度 和土 地用 途 管制制 度等 。 些政 策和 措施 这 就 其本 身 而言 具有 很强 的合 理性 ,实 施 以来也 在很 大程 度上 起到 了保护 耕地 的作 用 。但 由于 执行 不严 格 , 使得 ” 度弱 化” 常 常起 制 , 不 到应 有 的作用 。因此 ,必须 严 格执 行这 些土地 保护 的政 策 和措 施, 以确 保耕 地 在新 的经 济发 展 形势下 能得 到 切实 、 效的保 护 。 有 ( ) 善基 本 农 田保护制 度 三 完 要进 一 步完 善基 本 农 田保护制 度 。严格 控制 基本 农 田的 建设 占用 和规 划 调整 的基 础上 , 实基 本农 田保 护责 任 。凡涉 及基 本 落 农 田的规 划修 改 或调 整均 需按 规划 批 准权 限报批 , 农建 设 占用 非 基 本 农 田必 须依 法报 国务 院批 准 。经法 定程 序通 过调 整规 划 占用 基 本 农 田的 ,建 设 占用时 必须 按照 基本 农 田的有 关费 用标 准计 算 征地 补偿 费和 耕地 开 垦 费 。 将耕 地 和基本 农 田保 护工 作纳 入政 府 领 导 任期 目标 考核 的 内容 , 订责 任书 , 签 明确 由地 方各 级政府 对 土 地 利 用总 体规 划确 定 的耕 地保 有量 、基本 农 田保护 面积 和质 量 负 责 , 期进 行 目标 考核 并兑 现 奖惩 措施 。完善 基本 农 田保护 制度 , 定 政 策 向基 本农 田保 护 重点 地区倾 斜 。 基本 农 田保护 是基 于社 会 可持 续发展 而 形成 的人 类行 为 ,目 的是保 护人 类赖 以生存 的农地 资源 , 维护 公众 健康 与 生态平衡 , 保 障 整个 社 会的 粮食 安全 和 子孙后 代 的生存 之本 。因此 ,应加 大财 政 转移 支付 力度 , 予一 定的优 惠政 策 , 基 本农 田保护 给予 经济 给 对 鼓 励 。建立 稳 定的基 本 农 田保护 和建 设 资金投 入制 度 ,落实 基本 农 田保护 工 作经 费 , 好 各类 农业和 水利 建设 资金 , 用 与农 业综 合开 发、 中低 产 田改造 、 地开 发整 理 、 地质 量建 设相 结合 , 中向基 土 耕 集 本 农 田保护 区投 入 , 切实 保护 和提 高基 本 农 田生产 能力 。 ( 推进 农 业技 术进 步 , 四) 建立 耕地 动态 监测 机制 农业 增长 与 粮 食增产 可 以依 赖生产 要 素的规 模扩 张 ,也可 以 依赖 于生 产率 的提 高 , 而通 过科技 进 步提 高生产 率 , 现集 约化 的 实 农产 品增 加才 是 高质 量 、高效 率 的增 长 方式 。要 大力推 广节 本增 效栽 培技 术 、 优质 高效 无 公害 生产 技术 、 机械 化作 业技 术 、 土 配 测 方经 济施 肥技 术 , 以及 农业 产业 化 、 生产. 售功口 销 工一体 化经 营模 式, 改变传 统 的种 植 习惯和 种植 模 式, 化生产 过程 与 环节 , 简 降低 生产 成本 , 高种 植业 经济 效益 , 提 实现 农业 增 效、 民增 收 农 同时 , 强 耕地 保护 的科 学研 究和技 术创 新 , 应 重点 开发保 护性 耕 作 、 力培 肥 、 地 中低产 田改 良、 化耕 地修 复 等技术 , 退 研究 、 建立 耕 地保 护 的预 警 、 报 、 估技术 体 系, 高耕地 保 护的 中长 期规 预 评 提 划 水平 和科 学 决策 能力 。 结 语 阿 拉善 盟农 用地 利用 中应严 格控 制耕地 总量 , 固树 立 以生 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阿拉善沙漠攻略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阿拉善沙漠攻略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便是阿拉善沙漠,这片巨大的沙漠以其壮丽的沙丘、丰富多样的生态和迷人的风光而闻名。
如果你计划在赤峰旅游,阿拉善沙漠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在此,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阿拉善沙漠的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享受这里的美景。
一、了解阿拉善沙漠阿拉善沙漠位于赤峰市东南的阿拉善盟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沙漠。
它不仅拥有壮丽的沙丘,还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传统的蒙古文化。
阿拉善沙漠的沙丘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形成了壮观的沙岭和沙洼,给人一种沙漠中漫步的奇妙感觉。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植被和野生动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二、最佳旅游季节阿拉善沙漠的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大,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在春季和秋季。
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风景绚丽,是欣赏沙漠景色的最佳时机。
夏季由于高温,旅游较为不便,冬季则比较寒冷,很难适应。
因此,春季和秋季是您到访阿拉善沙漠的最佳时间。
三、交通方式赤峰到阿拉善沙漠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如果您来自其他城市,您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或长途汽车前往赤峰市。
赤峰市有机场和火车站,交通便利。
从赤峰市到阿拉善沙漠,您可以选择包车或乘坐旅游巴士。
包车的好处是您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自由安排行程,而旅游巴士则更为经济实惠。
四、住宿选择在阿拉善沙漠旅游期间,您可以选择在沙漠附近的度假村或者沙漠露营,来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和各种设施,适合那些喜欢享受便利的旅行者。
而对于那些喜欢冒险和亲近大自然的人来说,沙漠露营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您可以在落日之前搭建帐篷,然后在夜晚欣赏到美丽的星空。
五、沙漠探险活动阿拉善沙漠提供了多种探险活动,让您能够充分享受沙漠的魅力。
沙漠骑骆驼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您可以骑在骆驼上,穿越沙漠的沙丘和草原,体验蒙古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冲沙是另一项广受欢迎的活动,您可以坐着越野车冲上沙丘,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刺激。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阿拉善盟地处阴山西段,地层区划分属属华北地层区阿拉善分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北缘内蒙华力西褶皱带,东接内蒙地轴,东南为桌子山、贺兰山台陷带,南段与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毗连。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发育,具多期次间歇性活动的特点。
阿拉善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形成了类型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着地球演化发展留下的地壳运动形迹、数十亿年的岩石地层、古生物进化轨迹,以及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峡谷地貌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珍稀岩石、矿物等,阿拉善盟是我区西部一座得天独厚的地质科学天然博物馆。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丰富,主要类型为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珍稀的岩石、矿物及矿泉、湖泊、瀑布水体景观等。
1.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地层剖面是指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面和构造形迹。
阿拉善盟在地层分区上横跨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地层区:北部为天山—兴安地层区;中部为华北地层区;南部少数地区为祁迦地层区。
阿拉善盟最古老的地质记录为太古界阿拉善群,零星分布于阿左旗庆格勒图、阿右旗因格井、雅布赖山一带,与内蒙古中部太古界集宁群共同组成了内蒙台隆的骨架。
中寒武统月牙山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南部的月牙山,灰岩中含三叶虫、腹足类化石。
上寒武统恩格尔乌苏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在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杭乌拉,以结晶灰岩为主,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其上与下奥陶统杭乌拉组为整合接触。
中奥陶统杭乌拉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乌力吉苏木西北杭乌拉山东北麓。
该岩组以硅质岩、板岩、结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
中奥陶统咸水湖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乌兰布拉格东南约30km处,岩性为火山岩夹碎屑岩、硅质和灰岩、灰岩中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板岩中含笔石化石。
阿拉善有哪些旅游景点

阿拉善有哪些旅游景点
阿拉善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是一个风景优美、自然环境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阿拉善的一些旅游景点:
1. 月牙泉:位于鄂尔多斯市附近,是一座著名的沙漠湖泊,形状如弯月,被誉为“中国沙漠之首”。
2. 合兴沙漠:是阿拉善最大的沙漠,拥有丰富的沙丘、沙漠植物和动物。
3. 阿拉善草原:是内蒙古著名的草原之一,草原茂盛,草风景壮丽。
4. 鄂尔多斯蒙古族自治旗:这是一个具有浓厚蒙古族风情的地区,可以体验蒙古族的生活和文化。
5.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最后一片未开垦的沙漠之一,拥有辽阔的沙丘和宏伟的沙漠景观。
6. 天鹅湖:是阿拉善盟最大的湖泊,是迁徙的东方天鹅的栖息地,也是观鸟者的天堂。
7. 柳沟:是一个独特的地质地貌景区,拥有奇特的石林、峡谷和高原湖泊。
8. 云南梯田:位于阿拉善盟边境的云南梯田,是中国著名的水稻种植区,以其壮观的梯田景色而闻名。
9. 志丹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拥有众多古老的寺庙和文化遗址。
10. 隆德:是一个传统的牧区县城,可以体验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
以上是阿拉善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阿拉善地区处于内蒙西部,与新疆、甘肃和宁夏接壤,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干旱缺水,自然环境脆弱,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加剧了生态退化程度,已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抵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
虽然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以生态扶贫转移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保障居民享受基本均等的社会服务,需要在国家层面将阿拉善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继续加强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从而实现阿拉善地区生态与国防建设环境的良性发展。
1 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阿拉善盟地域辽阔(27万平方公里),人口稀少(21.73万人),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东端,与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毗邻或接近,该地区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
极端干旱和缺水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阿拉善地区自然环境极为脆弱,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区域生态退化严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沙尘(暴)现象不但影响毗邻地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
1.1 阿拉善地区极端干旱和缺水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
该区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潜在蒸发量高达655—1 459毫米。
由于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用水增加,额济纳绿洲可用地表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2亿立方米/年锐减降为1992年的1.83亿立方米/年;尽管由于实施黑河分水工程,目前可用水量也不足5亿立方米/年。
水资源不足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东部的贺兰山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但水量仅有3亿立方米左右,该区域维持着整个阿拉善地区3/4(15万)的人口,并且已呈现水资源短缺的态势。
阿拉善右旗甚至没有地表径流。
因而,整个地区地表水资源量仅8亿立方米/年。
黄河灌区可用水只有5 000万立方米/年,虽然有几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储量,但补给量小,容易过度开采,引起水位下降,进而导致绿洲荒漠化。
阿拉善右旗

生物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分属62科,216属,482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 4属、8种;被子植物55科、208属、470种。林木植物有梭梭、青海云杉等十几种,饲用植物有绵蓬、芦苇等80多 种,药用植物有肉苁蓉、麻黄、甘草、锁阳等120多种。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有家禽品种20多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境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天鹅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盘羊、岩羊等。
气候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陆高原,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平均气温 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8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 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风78天。
土壤
阿拉善右旗土壤具有荒漠土特征,土壤划分为10个土类、17个亚类、27个土属。
体育事业
阿拉善右旗地图2015年,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那达慕及社区太极拳、健身秧歌、健步行等健身活动。举办了 首届公路自行车比赛、乒乓球邀请赛、排球赛、搏克比赛、七人制足球赛、台球比赛、搏克月季争霸赛。组队参 加西部盟市县旗及鄂尔多斯搏克协作赛、兰州市“迎春杯”老年门球比赛、青海“华德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全 区“益寿杯”、阿盟及周边城市老年运动会门球;参加全盟“工运杯”、全区“劳动杯”职工足球比赛。应邀参 加了呼伦贝尔市“沙力搏尔搏克”交流学习和研讨活动。
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4个苏木,旗政府驻巴丹吉林镇。总人口人(2010年),有蒙古族、汉族、 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2020年,阿拉善右旗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4亿元,年均增长5.2%6。
阿拉善盟最佳旅游时间

阿拉善盟:最佳旅游时间阿拉善盟:最佳旅游时间:阿拉善气候特征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能资源极为丰富,在国内仅次于青藏高原和新疆南部。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有时会有沙尘天气,出行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多做准备。
每年的秋季是到阿拉善旅游的最好时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跟随骆驼队走进沙漠,可以欣赏到沙漠绿洲、神奇喷泉,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神秘的海市蜃楼,完全的领略大漠的瑰丽奇美。
每到秋季,一望无际的胡杨林海浪般起伏波动,金红色的树叶火一样燃烧天地,辉煌壮观。
阿拉善春季多发沙尘暴,冬季过于寒冷,不适宜旅游。
到达离开(长途客运)额济纳旗至酒泉火车站410公里;巴彦浩特镇至银川火车站110公里,乌海西火车站130公里;阿右旗至金昌火车站125公里;到阿拉善旅游可乘火车到酒泉转汽车,酒泉每日7:30有开往额济纳旗的班车,约6小时到额旗;也可乘火车到银川转汽车去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每日7:00有开往额济纳旗的班车,约10小时到额旗。
在银川火车站可以包越野车到阿拉善,参考价位2000元/辆(往返)。
各旗、府至主要旅游景区(点)公里数:巴彦浩特镇至南寺30公里,北寺25公里,月亮湖69公里,通湖草原旅游区195公里,天鹅湖40公里,吉兰泰盐湖113公里;额肯呼都格镇至马由井大沙漠度假村3.51公里,曼德拉山岩画200公里,红墩子峡谷60公里,海森楚鲁怪石林220公里,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区44公里,巴丹湖93公里。
达来库布镇至黑城25公里,怪树林15公里,东风基地150公里,王爷庙2公里,胡杨林1公里,神树20公里,绿城45公里,策克口岸63公里,红城15公里;巴彦浩特镇至达来库布镇640公里,额肯呼都格镇510公里;额肯呼都格镇至达来库布镇480公里。
提示:如果自驾车进入额济纳旗,除了检查汽车各种状况外,要准备新的轮胎,路面大部分为沙石路,爆胎事故时有发生。
最好请有经验的司机驾车。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阿拉善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全盟辖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起伏坦地等,在湖盆和低洼地区分布有沼泽。
横贯全境的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之总称)占全盟总面积的29%,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四季分明,风大沙多。
全盟年平均气温8.3°C,最低气温-26.7°C,最高气温可达41.7°C,年平均无霜期165天。
阿拉善盟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
汉代,阿拉善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
阿拉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阿拉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阿拉善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地处中国的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多风、降水少,气温变化较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拉善盟的气温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对阿拉善盟气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
一、阿拉善盟气温的变化特点1.气温年际变化阿拉善盟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阿拉善盟的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冬季气温,年际变化明显,冬季气温普遍较往年偏高。
这种气温上升趋势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极端气温事件近年来,阿拉善盟频繁发生极端气温事件,包括持续高温、持续低温、强对流天气等。
这些极端气温事件给当地的农牧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高温天气下,作物生长不良,牲畜易受炎热天气影响;而在低温天气下,农牧业生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1.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阿拉善盟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温上升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也带来了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对地方气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阿拉善盟气温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工业排放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地的气温。
尤其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也会对周边地区的气温造成一定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气候变化对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温干旱天气容易引发草原火灾,破坏当地的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而气温上升也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2.农牧业生产影响气候变化对阿拉善盟的农牧业生产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极端气温事件对作物生长和牲畜饲养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气候概况
阿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
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
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
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地形地貌
阿拉善的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
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3.7%。
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
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
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