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作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什么是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论(一)目标结构理论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 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

多伊奇将这些方式分为三种: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

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多伊奇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指的是,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若团体中有一个人达不到目标,其他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条件下,团体成员之间必定会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又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

竞争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

在团体中,只有当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个个体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

如果其他人成功了,则削弱了某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对抗、消极的。

每个个体都只按一种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活动,但对于其他个体来说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以增加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个体化目标结构指的是,个体是否达到目标与其他同伴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因此,个体寻求一种对自我有益的结果,而并不在意其他个体是否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个体之间形成的联系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如何开展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如何开展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如何开展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引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持1. 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原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

其核心原理是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个体和集体的学习目标。

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是社会构建主义理论。

社会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个体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

合作学习还借鉴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协作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互动。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动力。

2. 角色分工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入角色分工,比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

每个角色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促使学生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 项目合作学习以项目为单位,由学生自主组织、安排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跨年级合作学习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年级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帮助。

高年级学生可以担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提供帮助和指导,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开展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策略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展合作学习前,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向学生传达这个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了目标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

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

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教育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理论。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概念、原则、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合作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探索和共享知识的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扮演角色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原则1. 相互依赖原则: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们需要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2. 个体责任原则: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并为团队的目标和成果负责。

3. 合作交流原则: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互相问答、彼此解释等方式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4. 相互教授原则: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可以通过相互教授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教授他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5. 组织管理原则: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组织和管理的作用。

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实施方法1. 小组合作: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共同合作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2. 角色扮演: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演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们可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讨论、辩论或表演,从而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

3. 互助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和指导。

学生可以成对或小组间进行互帮互助,通过共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提高学习效果。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自主建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

自主建构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需求和能力,通过参与实际的学习活动来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的理念来源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对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由教师来安排和决定。

学生们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学习过程缺乏个性化和灵活性。

而近年来出现的自主建构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主动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认为通过互相交流和协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的实施可以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来构建知识,而不是仅仅进行被动的接受和死记硬背。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合作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发散性。

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评价、自评互评等,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自主建构的特点。

自主建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出比赛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自主建构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尝试、探索和学习。

在实践中,自主建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和配合。

教师需要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改进。

合作学习理论与实

合作学习理论与实

• 教师主导观的理念。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体的 参与与发展,需要教师的外在激励和培养。因此, 合作学习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极其重 视教师的作用,但教师的作用只能用在“导”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其 关键在于激励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为学生 的参与创设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愉悦和思维智 慧的教学环境,从而产生师生合作参与、和谐共 振的激励场面,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
• 科学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产生应有 的教学效益,教师必须掌握合作学习观、 学生主体观、面向全体观、创新教学观、 教师主导观、新型师生观、信息同步观、 思维同步观的合作学习的运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和协 作,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合作学习倡导者 们的最初出发点,也是我们现在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目标。 国内外多年的合作学习实践已经证实,合作学习能激发学 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问在学习上的互相 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问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 人际关系;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使学习成绩的提 高效果显著。合作学习能有以上诸多功效,原因是多方面 的,一是小组学习中相互经常交流,拉进了他们的感情距 离;二是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使每 个人都提高较快;三是小组学习中学生经常在一起自南、 自主地交流、讨论,创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 氛同,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 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 这就要求教师在合作学习运作中,不能只 是通过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帮助,完 成作业和其它学习任务,而应从学生主体 观的角度,全盘考虑运作过程。要设计选 择有利于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过程和教学 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过 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真正成 为教学的主体。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 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认的关系为基点,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 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势,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 大家比较公认的理论当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俩提出的五因素论:1. 积极互赖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 学生们有两个责任:一是学会所布置的材料;二是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学会所布置的材料。

这两项责任的技术术语就称积极互赖。

(1)积极的目标互赖教师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小组目标, 如“学会布置的材料并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也学会这些材料。

”(2)积极的奖励互赖当小组达成了它的目标时, 所有的成员都能得到同样的奖励。

……研究认为, 对小组努力和成功的常规鼓励和庆祝活动能够提高合作的质量。

(3)积极的角色互赖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 以使小组责任具体化。

如:总结人: ……记录员: ……检查者: ……精确性裁判: 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联络员: 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观察员: ……上述这些角色对于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来讲十分重要。

(4)积极的资料互赖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 最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

2.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意义(效果):(1)一些重要的认知活动和人际动力只有在学生们彼此解释他们是如何得出问题的结论时才会产生。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能产生多种社会影响与规范。

(3)其他小组成员语言与非语言的反应可以对学生彼此的学习表现提供重要的反馈。

(4)为同伴敦促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促进知识的构建和学习的有效性。

本文将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简析,以期深入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背后原理。

合作学习的概念源于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行为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观察而获得的。

因此,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团队环境中相互协作、互相交流和共享信息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理解,增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社会交互理论。

社会交互理论认为,学习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讨论观点和分享想法,从而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指导,还能够从中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

另一个支撑合作学习的理论是认知冲突理论。

认知冲突理论认为,当学生面临认知冲突时,他们会被激发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因为与他人合作而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这可能会引发认知冲突。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能够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社会认知理论也对合作学习提供了支持。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活动,个体的学习过程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与他人合作、共同建构知识的机会,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学习,还能够通过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知识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互理论、认知冲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了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同伴的帮助和观点的交流来提高个体的学习效果,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互理论、认知冲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每组约2至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它是基于在莫顿﹒道奇的目标结构理论、约翰逊兄弟的社会互赖理论、认识发展理论、动机理论和阿尔波特的接触理论等教育理论上的一种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虽然在其具体形式上和称谓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称“合作学习”、“合作授课”,在前苏联等国家称“合作的教育学”,在我国称“合作教学”等,但它们却有着许多共同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彼此鲜明的对照。

综合观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互动观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是其互动观。

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概念及区别1、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主要通过小组学习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实现个体及合作伙伴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协作学习的概念:协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意味着知识不是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主动的对话、交流而形成的。

协作学习是达成小组成员间的意义共享,作为学习基础的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

3、两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1、都是一种小组学习的形式。

2、两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

不同点:1、小组成员组成的不同。

“合作学习”是一个班中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协作学习”是不同领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构成。

2、小组目标不同。

协作组的目的是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目标,成员之间互相教学;合作组的目标是建构新知识、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解决的过程不同。

合作学习中存在着协作关系,协作学习是通过合作实现的。

4、评价方面的不同。

两者无论从目标到学习组织的策略均十分的相近;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是相互交融的,并不独立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一、合作学习的实质和意义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起源于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学生集体动力作用的研究。

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兴起,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

这一策略目前已广泛的用于5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课堂。

各个国家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相对结构化的方案,着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结构性的讨论或小组设计,着眼于社会化、高水平的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技能。

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没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合作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能力及社交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意义、实践、基本理论方面进行剖析。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与意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协同学习任务,整合各自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更加侧重于学生主动参与、尊重他人、多产生合作和团队精神,且在学术上获取更多性质上的答案。

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术层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领导力和人际关系。

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习惯于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而这种相互援助的精神和相互依赖的意识也不断地巩固和加强人际关系。

因此,合作学习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交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也有深远的意义。

二、实践与调查在实践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倡导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模式,借助网络和新型技术,更加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信息分享,演示和互动等,使得合作学习的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

针对合作学习的实践需要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一些开放式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兴趣选择搭配成立一个小组,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尤其是在文化程度、口音、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合作学习更能帮助他们彼此协作相互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1. 社会交往理论:合作学习主张合作和互动,多样化和活跃的人际交互,以及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社会交往理论就是通过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协作活动,来培养团队意识和人际关系技能,提高学生学术和综合素质的方法。

2. 明示学习假设:明示学习假设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证据/范例方法,引导学生明示吸取知识的过程,并为学生营造一种更自然的、真实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案中的合作学习与小组活动设计

教案中的合作学习与小组活动设计

教案中的合作学习与小组活动设计教案中的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设计是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充分发挥个体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小组活动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与原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一起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分享知识、解决问题和共同构建新知。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设计合作学习教案时,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并将学生分成小组。

小组成员应具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相互促进和补充。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指导,如共同制定学习策略、分工合作、互相倾听和提供反馈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二、小组活动设计与应用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思考和合作,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动力。

小组活动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明确任务和目标:教师应该清楚地告知学生小组活动的任务和目标,确保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责任和要求。

2.合理分组:学生分组时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兴趣、能力和互补性。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有机会参与和贡献。

3.有效沟通: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沟通技巧和规则,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例如,轮流发言、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等。

4.清晰指导: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但同时也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组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和不同阶段的教学中应用。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数学课上,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活动的优势与挑战小组活动在教学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

关于合作学习理论1.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的内涵(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对此,我们试将合作学习表述为: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目前,实践中所运用的合作学习方法或策略种类繁多。

约翰逊兄弟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有5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是:(1)积极互赖。

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小组成员之间是沉浮与共、休戚相关的关系。

(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

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组内学生相互促进被此学习,以达成功。

(3)个人责任。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4)社交技能。

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社会交往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

(5)小组自评。

要求小组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检讨小组活动情况和功能发挥程度,以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2.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社会互赖理论。

该理论认为,积极互赖(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消极互赖(竞争)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不鼓励学业上的努力,而且会相互阻碍;在缺乏互赖的情况下,个人之间彼此便不会有互动.个人都是独立工作而不受干扰。

从社会互赖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表述:当所有的人实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

(2)选择理沦。

此理论创立者哥拉斯认为,青少年学生有4种情况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内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 点
1、情境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的,学习者应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该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问题解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该围 绕着问题解决进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 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荷兰的数学教育在全欧洲享有盛誉。在荷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不会直 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和讨论,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荷兰的数学教育还非常注重交流合作, 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 的数学成绩,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望在在线 教育、虚拟现实和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实践。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情 境创设、问题解决和交流合作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 资源和机会。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值得我 operative Teaching)是一种广为应用的教学 策略。它强调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和 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社会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和交互 式教学等理论。本次演示将对这些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如何为合作教学提 供支持。
三、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合作教学的核心理论基础。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小组活动,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技 巧,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理论鼓 励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资源,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 力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精品文档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精品文档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或collaborative learning ),又称协作学习,对于它的定义,国内外不同学者各不相同。

综合国内外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它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根据共同目标,进行合作互助,以完成共同的任务。

从现有的关于合作学习研究的理论文献来看,总的来说,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和建构主义。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有群体动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精制理论及课堂教学工学理论等。

一、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他创设了磁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群体动力学的理论来看,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人员为一个共同目标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小组合作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互相依靠和相互团结。

相互依靠为每个小组成员提供了动力,使成员之间互相勉励,尽力做好分配的任务,以促使整个小组最终能成功达成小组的目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主动地建构知识,他们要么是自己,要么是求助他人或其他信息源的帮助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同伴、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

Gunawardena 等人(1997)的模型就反映了建构环境下的认知互动过程。

Van Offenbeek (2001)则进一步提出,这种合作型的知识建构将导致群体的潜在行为的变化(Van Offenbeek ,2001 )。

合作学习_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

合作学习_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

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导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本文将着重探讨合作学习的定义、基本原则以及其在教室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1. 合作平等原则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平等原则,即小组成员在学习和交流中应该是平等的。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被其他成员忽视或压制。

2. 互相依赖原则合作学习的另一个原则是互相依赖原则。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意识到他们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只有通过互相合作和互相支持,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共同责任原则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学习和成果负有共同责任。

每个成员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依赖其他成员完成任务。

4. 个体与群体协同原则合作学习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同作用。

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小组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和促进,以达到共同目标。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一个讨论话题,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借鉴和启发,提高学习效果。

2. 互助学习互助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互助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学会合作和分享。

3.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思维和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协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协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源于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和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批评和互助互学,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共同建构和共同分享,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具体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应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方法包括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竞赛等。

1.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指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比如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设计一个数学模型等。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和解决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小组展示小组展示是指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解决方法。

通过小组展示,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已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增强,能够更好地主动参与学习。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结语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造力。

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在教学领域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各中小学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简述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现今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实践,并对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总结性建议。

构建主义合作学习的核心是构建主义理论,合作学习强度学习过程的相互合作与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而学生则为教学创设相应的环境,配合教师的教学。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通过同伴的相互作用与交往逐渐形成的知识,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开展的学习。

马洛斯的“需求论”学习合作就是不同的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开展的合作。

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就是指来自集团内部的一种能源。

合作学习群体中具有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与发展。

国内外研究近些年,对于合作学习研究的学者比较多,如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比较广泛。

学生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多理论奠定基础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认知精致理论以及接触理论等八大理论,奠定了合作学习的发展。

总结性建议本文对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总结性建议。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的历史溯源
1.思想溯源
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

《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
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私塾都
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行“切磋”之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

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

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营造一种
合作式的宽松的学校气氛,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潜能的
发挥。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
获益,他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
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
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
学生获取知识。

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
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

2.实践溯源
除了在个别教学中小范围实践合作学习的理念之外,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
小组;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

教育家
帕克和杜威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帕克认为学校是最适宜于实现民主
并让儿童共同学习和共同生活的地方,他的“昆西教育改革”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杜威则把合作学习作为“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组成
部分。

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国外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的国家,合作学习的研究角度、实践方式、学习模式、甚至表述称谓都相差甚远。

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孙伟《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定界:“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
方法的总称。

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
本特征。

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

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
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
研究进行学习。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
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等等。

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

当然,还存在以师生互动、教师间互动及完全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同时,对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来说,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嘎斯基著,王坦译:《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


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
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
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
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以上述特征和要素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甚至被认为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埃利
斯和福茨《教育改革研究》),与其有众多的理论支持是分不开的。

能支撑合作学习的理论主要有(张晓玲《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社会互赖论。

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
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有其差异性。

(2)选择理论。

是一种需要
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
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

(3)发展理论。

来源于维果茨基本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
精致理论。

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是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
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
重组或精致。

精致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

(5)接触理论。

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

(6)人本主义学
习理论。

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7)自
控理论。

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

学生有3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

(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
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

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理论的共通之处在于,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关系的存在。

不管是否真正关心集体的利益,群体
总会产生互赖的关系。

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建
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


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被关注、被认同,能够自我实现。

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1.国外合作学习模式介绍
合作学习在西方国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据资料显示,仅在美国,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目前就不下百种,这其中还不包括每
一种方法的变式”(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

但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约翰逊等著,刘春红等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

①正式的合作学习
正式的合作学习有固定的小组成员,而且组员之间的关系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小组任务明确。

通常来说,其组织方式主要有:斯
莱文提出的小组分层计分法(STAD)和小组活动比赛法(TGT)、小组促
进法(TAI)、合作性读写一体化法(CIRC)、阿伦森提出的吉格索法(JigsawMethod)、沙兰提出的团体调查法(GI)、约翰逊提出的共同
学习法(LT)和小组教学法(Small-GroupTeaching)、FIC模式、结构
方法模式等等。

这些模式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试图将学习小组置于某
种合作程序中,使学生在积极的相互交往中增进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但它们采取了不同的途径和手段以确保学生协同活动顺利进行,从而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②非正式的合作学习
这种合作学习也许只持续几分钟已完成简短讨论。

如:密友(同伴)阅读法、对话记录法、读书会、思考(同伴)交流法等等。

它们中
的许多“没有得到充足的研究”(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但也有资料表明这些模式同样是“经过检验证实
是靠得住的”(HareyDaniels等著,余艳译《最佳课堂教学案例》)。

③合作性基层团体
合作性基层团体是指合作基层小组。

小组由不同性质的成员的组成,代表学校里不同性别、能力、文化背景甚至种族的群体,他们
之间的关系持续时间更长一些。

约翰逊等人的研究一般针对大学教育。

2.国内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创造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有:①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以分层教学、
分层评价为操作基础,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先进性分层指导,并相互
协作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②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以学习
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互动,促进学生的
学习;③建构-合作学习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小
组协作为组织形式,以学生合作为主要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为目的;④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它是将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
探索的特征与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互动的优点相结合的一种合作性
学习方式;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
方式。

3.合作学习的潜在弱势
西方研究者指出,尽管小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它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
缺点和局限性。

如:历史局限性、理论观点与教育实践存在不一致、日常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远低于实验室效果、合作学习的使用条
件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合作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等等。

在我国的实践中,也有许多问题。

如:教师缺乏合作学习必须的技能、没有深厚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与教师、教师与家
长等方面缺乏合作等等。

尽管如此,合作学习在我国还是有着光明
的发展前景(郑金洲主编《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