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文本挖掘的广西科技金融政策分析

基于文本挖掘的广西科技金融政策分析谭梦卓; 谭宓; 陈建宁【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9(021)009【总页数】4页(P109-111,35)【关键词】文本挖掘; 广西; 科技金融政策【作者】谭梦卓; 谭宓; 陈建宁【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澳门 999078;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 引言科技创新是我国加速产业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在创新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持续的资金需求和多重风险的阻碍,科技金融的发展就成为破解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
科技金融的灵魂是政策,有效的科技金融政策能有利于科技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技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颁布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地区也积极开展对科技金融的探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自 2012年以来科技金融相关文件发布的数量明显增加,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发展,重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问题,科技金融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较于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地区,广西科技金融的发展比较落后,针对颁布政策的落实状况,以及如何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等有待深入探究。
因此,对广西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学者对于科技金融政策的研究早期大多数为定性分析,随着计量学的发展,后期大多对科技金融政策研究也加入了量化分析。
Guellec和Potterie[1]对世界经合组织17个国家的政策性科技金融投资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带动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科技金融投资对企业研发投资有积极作用。
唐五湘等[2]对北京市的科技金融政策采取量化分析方法,并对政策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武志伟、陈琳等[3]将江苏省的科技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检验了科技企业绩效和科技金融政策两者之间的关系。
苑泽明等[4]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科技金融政策的动态执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政策的理论研究。
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严艳荣刘成群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9期摘要: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综述了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广西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最后作了SWOT分析,并提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广西;评价研究;对策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048-021现代服务业概述现代服务业不仅以其高科技含量与技术密集型区别于传统服务业,而且具有服务业的基本特性,所以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
伴随着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会不断深化和更新。
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不仅包含生产性服务业而且也包含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发展和延伸,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概念。
它具有知识密集性、动态性、现代性、高新技术性、生产性等特性。
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主要涵盖了七个领域:即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贸服务;金融;文化、体育教;育娱乐;知识、创意产业、技术咨询业。
为了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推动的需求,或者是现代理念升级的、附加值较高的或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服务业。
2现代服务业现状近年来,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逐年提高,从2006年的644.52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1236.94亿元。
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增加值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的39.0%增加到2009年的42.4%。
2.1广西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2006-2009年,广西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最高的行业为房地产业,最低的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2广西按三次产业划分的GDP结构的变化1978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为19.0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增加值逐渐加大,1989年第一次冲破百亿大关,2002年第一次冲破千亿大关,2007年冲破两千亿大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桂政发[2009]105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桂政发〔2009〕10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但是,我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生产总值偏低,工业化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我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发展时机;有利于工业经济总量和速度同步增长、品牌和效益同步提升、质量和结构同步优化,促进我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以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千亿元支柱产业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水平;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有我区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原则。
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重点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加快广西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政协第201700761号提案)的答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加快广西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政协第201700761号提案)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公布日期】2017.07.01•【字号】•【施行日期】2017.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加快广西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政协第201700761号提案)的答复一、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近年来,广西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规模显著扩大,2015年广西服务贸易总额突破60亿美元,达60.08亿美元,完成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2016年总额68亿美元(使用新统计口径总金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2016年6月,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开放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的决定》,提出把服务贸易发展成广西外贸新的增长点。
2016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广西服务贸易“十三五”的发展目标:一是到2020年,广西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0亿美元,较2015年实现翻番;二是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实施方案》把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培育市场主体,拓展开放领域,推动对外投资等五大方面列为主要任务,把旅游、运输、建筑与工程、服务外包、文化、教育、医疗、金融、跨境电商、会展等十大服务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一)旅游业快速发展。
广西全区接待游客4.09亿人次,同比增长19.9%;实现旅游总消费4191.36亿元,同比增长28.8%。
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目前,东盟十国均已在南宁开通空中航线。
加上每年中国-东盟拉力赛的深入自驾行程、东盟包机每年推出特殊的深度游线路等,广西已经成为中国—东盟旅游枢纽。
南宁市场还存在独有的旅游项目,如缅甸摄影主题游、柬埔寨吴哥窟探秘游、新加坡现代都市亲子游、马来西亚海滨度假游、泰国古城美食游、老挝跨国自驾游、文莱高尔夫游等。
产业发展视域下广西推进“东融”战略探析

产业发展视域下广西推进“东融”战略探析“东融”战略是指广西在产业发展方面推动自身与周边省份的经济融合。
这一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深化产业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地理壁垒,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背景分析广西作为中国的边陲省份,与云南、贵州、广东等周边地区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广西的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沿海经济带和陆地经济带连接的枢纽地区,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门户。
推进“东融”战略对于广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周边省份的产业合作,广西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交流、提高产业链完整度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二、产业合作模式在推进“东融”战略过程中,广西可以采取多种产业合作模式。
一种是建立联合开发区,实现产业链共同发展。
广西与贵州合作建设乌江经济开发区,通过共同打造汽车制造、新能源、宝石等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附加值,吸引各类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推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可以与云南、贵州等地区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跨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促进市场交流,实现区域一体化。
广西可以与周边省份加强市场交流,推动互联互通,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资金流动和人员往来,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四是加强创新合作,实现协同创新。
通过与周边省份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享科研成果和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问题与挑战在推进“东融”战略的过程中,广西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广西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合作中存在的不平衡性需要解决。
产业合作需要依赖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
目前,广西与周边省份间缺乏统一的产业政策,以及配套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
跨省合作需要解决行政手续繁琐、流程复杂等问题。
广西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要点二
物流与数字经济融合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广西的服务业可以通过引入现代 科技和管理模式实现升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通过构建智能物流系统和数字经济平台,可以实现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流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
绿色产业发展
广西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 源,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等,实现经济与生态
转型升级路径
通过引导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和文化旅游等领域,推动广西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附加值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建设,提升广西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产学研结合
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推 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为广西产业发展提供持
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状描述
广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质量。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成为 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趋势
广西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推动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完善环保法规,提高违法成 本,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
工业4.0技术引入
广西的制造业在未来可以引入工业4.0的 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制造、绿色 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VS
产业链升级
通过引入新技术,可以实现传统产业链的 升级和转型,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
服务业与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的融合机会
要点一
服务业升级
Hale Waihona Puke 广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经济地位
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

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广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然而,广西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
目前,广西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小。
其中,农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占据了广西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
其次是工业,主要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为主。
但是,广西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为了优化广西的产业结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广西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旅游业等方式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同时,可以加强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推动工业升级广西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行升级。
可以通过引进高技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等方式来提高工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可以加强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发展现代农业广西的农业是支柱产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等。
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来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四、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
同时,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之,优化广西的产业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等方式,才能实现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需通过规划引导 、 策扶持 、 政 资金投入等方式 , 推动高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育 提 高整 个 行业 人 才 队伍 的专 业水 平 和整 体素 质 。
区位条 件 大力 发展 交 通 运 输业 ,提 高 中 国与东 盟 的 贸易 往 来 , 强广 西 与东 盟 各 国 的高 端 生产 性 服 务业 的 交 流 , 加 并 重视 吸 收东 盟 的 资本 投 资 ,提 高 承接 国际 产业 转 移 的 层 次 。改善 广西 地 区 的生产 性服 务业 发 展环境 , 步 改 进一
【 基金项 目】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 目《 广西 广西服务行业发展与工资增长研究》 项 目编号 :0 10 0 0 0 M 3 。 ( 2 1 16 2 2 2 2 )
3 0
吴 寿 平 , 红艳 : 进 广 西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发 展 的路 径 与对 策 分 析 戚 推
互 动性 。通 过 引导 和 推 动企 业 进行 管 理 创新 和业 务 流程 再 造 ,将一 些 非核 心 的生 产 性 服 务环 节 转变 为外 部化 的 专业 服 务 , 以核 心竞 争优 势 整 合 企业 的服 务供 给 能 力 , 实 行专 业 化经 营 , 发展 产 业链 上 的专业 化 分工 体 系 。 深化 依
第2 4卷 第 1 期
V0 .4 【 2
N0. 1
湖北财经高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 un l f b i ia ca n o o cColg o r a e n n il dEc n mi o Hu F a , l e e
21 0 2年 2月 2 5日
F b2 2 2 e .5. 01
( ) 一 立足 第二产 业 , 高生产性服 务业水平 。 提 生产
广西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广西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摘要】广西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息息相关,本文从广西金融体系现状分析、金融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金融扶贫项目、金融教育和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现有数据显示,广西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金融扶贫项目和金融教育的推动下,农民收入有所提升。
未来,广西金融发展仍将继续对农民收入增长发挥积极影响,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普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将会更大。
加强金融发展,促进金融扶贫和教育,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将是广西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关键词】广西、金融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金融体系、金融政策、金融扶贫、金融教育、金融科技、积极影响、展望。
1. 引言1.1 广西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广西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较低。
随着广西金融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
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广西金融体系现状分析与农民收入情况显示,金融业在广西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类金融机构日益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些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获得收入的途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广西金融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政府出台的针对性金融政策,在农村地区推广金融服务,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金融扶贫项目也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拓宽了农民的经济来源。
金融教育和金融科技的不断普及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金融教育,农民了解和学习如何有效管理资金和投资,提高了其财务管理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加了收入来源。
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金融服务,如手机支付、网络贷款等,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 正文2.1 广西金融体系现状分析与农民收入情况广西是中国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完善的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
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
广西高校研发经 费现状分析
研 发 经费 , 即研究 与 试 验 发展 经 费 , 是 评 判 一 个
国家及地区的科技活动投入 , 科技创新强度和规模的 重要指标 。广西及广西高校研发经费的投人及来源 现状 , 直 接 反应 了广西 科技 创新 金 融体 系建 设 的
现状 。
其他基础平台资源 , 促进学科交叉 、 形成学科优势 , 实 现《 广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五个五年规划 纲 要》 , 更好的为区域经济 的发展服务。 但是 , 我们也要清醒 的认识到 , 广西 的科技创新 在全 国仍属于较低水平 , 根据科技部{ 2 0 1 0 全 国科技
2 6
3 0
3 0
2 8
2 8
经费来源单一 , 主要靠政府资金投人 , 政策性发展银 行、 国有 商业银行 等金 融机构均未参与科技创新投 入, 政府政策性 引导不足; 国内外风险投资鲜有投入 , 更谈不上在资本市场融资 。 二是基础研究投人较少。研发活动主要由基础 研究 、 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三类活动组成 。广西 科技创新 目前处于企业主导的地位 , 短期 内看不到经 济效益 , 但是对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基础 研究投入较少 。企业对广西高校科技创 新的投人主 要偏向工科 院校 , 对经济类和人文科学 , 基础应用研 究为主的高校合作较少 。 三是未能进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经 费整合 。目 前广西高校研发经费投人均以各高校为投人对象 , 各
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梁 华
(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 3 0 0 0 3 )
摘 要 :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瓶颈 问题就是 融资问题 , 建立、 完善金融支持体 系对推动平 台的建设至 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广西及广 西高校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的基础上, 发现现有金融体系的问题, 并根据广西的实 际情况, 提 出了构建 多层次的平 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 研发经费; 金融支持体 系 中图分 类 号 :F 8 3 0 文献标 识 码 :A
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结 合 的需 要 ,适 应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新 与金 融 资 本 的 关 系 上 。
石 油 、 车 和 大 规 模 生 产 , 国及 欧 在 科 技 和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形 势 推 动 汽 美
南 4) 9 科 技 创 新 并 不 是 一 个 严 格 的 概 洲 ;第 五 次 : 息 和远 程 通讯 , 国 , 下 成 长 发 展 起 来 的 ” ( 宁 1 9 。 信 美 念 ,科 学 重 在 发 现 ,技 术 重 在 发 明 , 扩 散 到 欧 洲 和 亚 洲 第 六 次 :新 能 源 最 近 , 国 内 学 者 给 科 技 金 融 做 了一 只 有 科 学 知 识 和 技 术 发 明被 企 业 家 或 者 生 物 技 术 )也 都 印 证 了 这 种 技 个 非 常 宽 泛 的 定 义 :科 技 金 融 是 促 转 化 为 商 业 活 动 时 , 才称 之 为 创 新 术 一 经 济 范 式 的 存 在 一 一 每 次 技 术 进 科 技 开 发 成 果 转 化 和 高 新 技 术 ( 瑟 夫 ・ 彼 特 :《 济 发 展 理 论 》 革 命 的 成 功 财 富 化 ,都 必 然 有 金 融 产 业 发 展 的 一 系列 金 融 工 具 、金 融 约 熊 经 中译 本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创新的伴生 。 2 0 ) 因之 ,后 来 的 一 些 研 究 者 更 07 。 制 度 金 融 政 策 与 金 融 服 务 的 系 统
第 四届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 京) 北 高峰论 坛
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 关键 问题
■ 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 i主任 b ̄ J 房汉廷
随着 科技 金融 在 科技 创 新 中作 用 投 资 于 新 技 术 领 域 ,继 而 产 生 金 融 通 过 后 成 立 了 中 国科 技 金 融 促 进 会 的 加强 , 关科 技 金 融 深 化 的 一 系列 资 本 与 技 术 创 新 的高 度 耦 合 ,从 而 ( 昌 文等 :《 技 金 融 》.科 学 出版 有 赵 科 关键 问题 也 日益 突 出。 0 9。 出 现 技 术 创 新 的 繁 荣 和 金 融 资 产 的 社 2 0 ) 实 际 上 ,有 关真 正 意 义 几 何 级 数 增长 。事 实 上 , 界 经 济 的 上 的 科 技 金 融 概 念 真 正 被 使 用 是 世
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试析广西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试析广西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碳资源储量和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广西发展碳金融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广西碳金融的发展,本文将对广西碳金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广西碳金融面临的问题是碳市场不够成熟。
目前,广西碳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小,流动性不足,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这主要是因为碳市场的市场主体少,缺乏市场竞争,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流动性不足又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健全碳市场的机制,增加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的流动性,稳定市场的价格,提升碳市场的成熟度。
广西碳金融面临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广西在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完备,监管不够到位,导致碳金融市场存在一些乱象和不规范行为,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碳金融的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广西碳金融面临的问题是政府政策不够支持。
碳金融是一项新兴的金融业务,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但目前,广西在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尚不够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导致碳金融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碳金融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加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更多的资金和市场主体参与碳金融业务。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可以加强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成熟度。
可以适当放开市场准入,增加市场主体,增加市场的竞争性,提升市场的流动性,稳定市场的价格,提高市场的成熟度。
可以加强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可以加强对碳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市场的不良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稳定。
可以加大政府对碳金融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加有利于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
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补贴和财政扶持等方式,激励更多的资金和市场主体参与到碳金融业务中,推动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广西科技投入现状与对策建议

(. %) 04 0 、食 品产业 (. %) 和建材产业 (. %) 08 2 02 2 ;其他产 业的 R &D经 费投 入强度 均低 于 02 .%,尤其 是造 纸产业 仅为
金融产品和金 融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 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
市场融资,加强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的筛选 、培育 ,支持企业上 市 、发行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改进 对科 技型企业 的信贷服务 , 根据企业 的不 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大力发展 中小 企业 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 ,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 用担保体 系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信贷投入 ,解决科技型 中
其他 1 2个市均未达到法定 比例。
表1 “ 十一五”广西各级财政安排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 占本级财 政一般预算支出的I  ̄ 情况表 ; l ; I
年度 ( 年)
20 06
2 0 0 7 2 0 0 8
21 0 0年在全 国排第 1 8位 ,远远低 于全 国 21%的平均水 平 。 .5
导 、鼓励 、推动企业增 加科技投人 ,特别要落实 国家和 自治区
正 、公平 、高效 ,切实 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 。科学 技术经 费分 配 、使用应当加强监督 和审计 ,保证专款专用 。
研究 开发费用 的加计扣 除等有 关鼓励 企业加 强创新 的优惠 政
策 ,激励和引导企 业增加科技投入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
以上。鼓励 和支持 大中型企业建立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开展 科学 研究 和技术创新活动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
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作者:吴翔卢志平陆成裕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位于价值链的高端,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和较高的技术关联性,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是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本文对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动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是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一个经济概念,具有“高知识性,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价值”的特征[1],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1.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分析。
近年来,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实现了稳步增长。
2007年——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总值由425.87亿元增加到1468.2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9.35%。
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大致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相较2007年上升了6.2个百分点(见图1)。
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7.2%上升到2014的9.74%,增长幅度较小。
这说明广西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值在不断增长,但是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的贡献非常小,与我国发达省份和地区的差距更明显。
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足。
2.广西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分行业分析。
2007年——2014年,广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的增加值由173.87亿元增加到207.97亿元(见表1),年均增长2.59%,发展速度缓慢,发展动力不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桂政发[2015]4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5.01.26【实施日期】2015.01.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5〕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精神,加快发展我区现代保险服务业,推动保险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服务好经济社会全局,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有利于帮助企业和群众对冲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安全感、激发社会创造创业活力;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近年来,我区保险业发展快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保险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还存在覆盖面不够宽、区域特色不明显、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当前我区正处于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险的功能作用和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意义,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认真扎实做好工作,推动保险业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一)推动保险支持扩大投资。
加快建立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与保险资金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搭建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库和项目推介服务平台,完善财政贴息和奖励政策,围绕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引进保险资金的力度。
促进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促进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探析1. 内容概括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如何促进广西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档首先概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在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档分析了当前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融资难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
文档还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产业链合作机制、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协同创新来进一步提升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文档还强调了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文档总结了促进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
通过本文档的分析和建议,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共同推动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发展潜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有限等。
深入研究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对于促进广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制约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

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广西是我国的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其产业结构也相对单一且不够完善。
为了推动广西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广西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其中,农业占据了广西经济的重要位置,农产品以稻米、糖料、木材等为主。
工业方面,广西以煤炭、石油、铝业和化工为支柱产业。
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业和金融业。
二、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广西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出低下。
2.工业结构不合理。
广西的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3.服务业发展不足。
广西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1.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广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2.工业结构的优化。
广西应加大对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
同时,应加强工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服务业发展的优化。
广西应加大对旅游业和金融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四、广西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优化产业结构对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广西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最后,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广西人民的生活水平。
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发展,广西可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广西创新型企业培育现状及对策建议

府应鼓励企业树立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运用信息技术做好基
管理 规
创新与技术创新 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43 加 强对创 新型 企 业的 金融 支持 .
目的是最大 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 没有管理创新作为基 础 ,技术创新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政
创新 资源推动企业 创新 。同时 ,应继续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工 作 ,积极探 索对企业科技人员 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在企 业 、高等院校 、科研 院所 之间有序流动 的机制 ,鼓励高校和企
3
力 度 ,建立 投融资风 险担保贴息制度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 入政府鼓励 项 目和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的行业和领域。探索建立
[ 王林 宪,魏亚龙.政 府在创 新型企业培 育 中的作 用[] 安徽科 2 ] J.
技 ,2 0 ( ) 0 8 8.
[ 责任编辑 :韦青松]
企业专利 、专有技术 、人才 团队等无 形资产抵押贷 款的机制 ,
一
步整合千亿元产业 研发 中心 、自治区级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
鼓励 金融机构 创新金 融产品 ,加 大对企 业创新 活动的信 贷支
持 ,增 强 企 业 发 展 后 劲 。
企 业技 术中心等研发平 台,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另一
方面 ,加强产业 技术 创新 战略联盟建设 ,探索 以企业为主体的
提高企业 的技术 创新 能力 ,单纯 由政府推动而缺乏民间力
参
学,20 (o . 071)
考
文
献
[ 1 ]叶厚元 ,李青. 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及其雏护 系统[] J .江西社 会科
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经济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经济发展的分析及建议引言:”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中央政府当前大力提倡的经济发展战略,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此政策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预计如果该战略顺利实施的话,将会给中国带来二十年以上的政策红利。
广西省作为毗邻东南亚的边境省份,历来就有对外贸易的传统,又是我国唯一一个即在“一带”又在“一路”上的省份,其究竟有着那些优势和劣势,又面临那些机遇与挑战呢?广西省该如何利用自身特点,乘国家政策之东风发展经济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战略意涵“一带一路”战略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为两条: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前者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进入中亚、中东以及欧洲,后者从四川、云南出境,经缅甸、泰国进入印度、中东等地。
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覆盖我国所有沿海省市,经一些港口出发后抵达亚澳非欧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旺盛,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三成,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倡议内涵丰富,涉及贸易、资金、基建、人文、对外政策等方面,同时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意义及其重大,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广西自身条件分析(一)优势1.区位优势:对外,毗邻东南亚使其能够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平台实现与东盟国家的良好合作,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中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广西还构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这三大平台,并承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进一步深化了与东盟的合作。
对内,广西处于东、中、西部交汇区,是连接华南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向东可以承接来至粤港澳的资金、技术,向西可以引接云贵川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政策优势:广西本来就是国家开发政策密集区,既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又有沿边地区开放政策,既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试点政策,又有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政策,现在再加上“一带一路”战略,已成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密集区,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政策优势能为广西的发展提供梦寐以求的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被摆到了突出位置。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也都离不开做大做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条主线。
金融是经济的基础,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关注科技金融的发展,促进科技金融平衡充分发展,最终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1广西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专门对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提出了要求,主要从发挥广西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资金作用、建立孵化器孵化资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信贷、大力推动各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建立多元化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模式、推动建立科技贷款保证保险风险共担机制六大方面对科技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
根据规划要求,自治区政府和各地市纷纷行动起来。
在自治区政府层面,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及财政厅联合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每年从自治区本级财政拨款2000万元,尝试实施对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进行贴息贷款补偿。
规定的主要贴息对象为在广西区内注册的科技中小企业,科技贷款项目贴息金额单笔不超过100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在各地市也充分发挥各自企业优势及经济特点,开展及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2017年,南宁市政府出台实施《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项目贴息和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贴息最高可获得30万元,成为区内首个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激励政策的城市。
桂林市通过桂林科技企业发展中心建立了孵化资金平台,该平台利用桂林高新区财政累计拨款2400万元作为资金池,可向企业提供基于信用的,最高额度为100万元的贷款。
该平台建立以来,已先后为近70家企业提供了140多笔合计4143万元的信用借款,资金总回收率达96%。
北海市为满足城镇化资金支持的需求,强化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关系,率先融资获得6.5亿元的贷款支持,所获得资金全部投入电子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发展。
“招商贷”金融产品的全面上线,对当地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增加,促进当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升级。
对于创业型小微企业,北海市还抽调部分投资资金,成立专项科技孵化器种子资金,额度为1000万元人民币。
种子资金旨在援助创业阶段的小微型在孵科技型公司的前期发展,实践证明,专项科技孵化器种子资金能有效地缓解小微型在孵科技型公司的研发经费紧张的现状,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强助力。
除了自治区政府和各地市政府行动起来外,区内的银行也纷纷开展科技金融探索。
2012年3月5日,广西银监局出台了《广西银监局推进2012年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意见》,首次对行政区满足发展实际的科技支行持鼓励态度,强调对创新小微型科技公司、民营科技公司及中小型创新型科技公司的金融帮扶策略,推行试点专业支行、科技支行等新型专项金融服务性商业银行。
并打破了规划的既有格局,允许试点银行以“1+1”形式增添同城支行数量。
2013年9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巧工作办公室发布《在广西设立科技银行(支行)框架方案》(草稿),该方案明确了科技支行的性质、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提出了科技支行的设立要按照“政府推动、部口协作、银行为主、各方参与”的原则,并说明了科技支行的设立主体和地域选择问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吕溉之,闭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被摆到了突出位置。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也都离不开做大做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条主线。
金融是经济的基础,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文章分析了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现状,针对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广西;模式【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1-0006-03【作者简介】吕溉之,男,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程师,从事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闭合,男,广西南宁人,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从事科技情报研究及高企认定工作。
6qiyekejiyufazhan题,拟先由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分别在南宁高新区、柳州高新区、桂林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待条件成熟时再申请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
2广西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科技创新超越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创新力度不足。
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发展需要克服前期众多不确定风险的干扰,对企业发展的金融依附性较强。
因此,银行的金融发展应该配合其可能的风险场景,设计出创新性的金融服务产品。
在企业的创业初期、创业成长期等予以较多援助性的金融支援。
同时,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及扩张期时,则可以考虑与之匹配的新的金融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的金融创新思路是对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的时代要求。
但是,当前广西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较多的缺陷,对金融创新的方式、方法及创新策略实施的效果均未能全方位满足科技型公司发展的金融需求。
(2)金融市场建设待健全,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单一。
广西科技金融的主流融资渠道为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发展模式。
与之相关的基金、债券、股票、地方产权等的发展并未纳入现行的融资模式中。
以风投企业为例,其更倾向于对成熟期、扩张期的中小企业进行资本投入,而并不青睐发展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些金融市场的表象,加重了政府宏观主导的金融引导难度,使得当下广西的科技金融工作陷入“财政资金补贴”与“银行借贷”的单一发展模式。
整体看来,金融市场建设待健全,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扩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3)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融资担保建设缺失。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的发展的金融需求大,风险高,与此同时,银行的风险承担力度也较弱。
所以,为了平衡自身收益,银行在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放贷时,大多采用上浮利率及抵押贷款的形式。
这对发展期的科技型企业极其不利,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
当下,广西的科技融资体系中的担保功能较弱,整体看来,并没有在金融机构内部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担保抵押服务。
广西的科技型创新公司的融资担保建设缺失,影响了科技型企业创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契合度。
(4)科技型企业的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质押效果不佳。
当下,科技型企业大多为轻资产运营模式,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知识产权。
但传统的金融质押品大多以企业的实体资产为抵押物,对知识产权的抵押融资开发力度落后。
广西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尚未建设完善,金融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严重偏离实际价值的情形。
科技企业内部与金融机构就专利、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存在分歧,使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价值量评估难以实现,且专利权的质押融资在操作层面矛盾重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阻碍。
3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广西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应该采用政府主导、银行参与的服务模式,保障小微型企业在创业早期的融资需求,给予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金融服务。
规范处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制定。
3.1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机制,力促达成多方共赢局面增加政企联合下的金融机构多方合作力度,共同探讨金融科技支持体系建设。
从本质上看,可持续的合作机制,旨在互惠共赢,实现多方合作下的金融功能最大化。
对金融资本的银行供给方而言,其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对自身资本风险的掌控,并持续优化存贷差水平,稳定银行收益,实现其金融功能。
而对企业来说,融资的目的在于控制成本,以较优的利率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
对第三方中介机构而言,其对金融行为的重点需要关注对自身管理费与经费的控制,同时需要考量投资方的激励效果。
政府则需考虑建立健全信用体制和金融服务的外部监督机制,保障行政意图在金融活动各方间的流转和实现。
互惠共赢的重点是将收益与融资行为的风险进行等效匹配。
为此,政府、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及商业银行等需要采取融合创新的长效发展方式。
创新试点和发展新型激励方式,例如债权、股权、期权、管理经费、服务费用等,努力建立可持续合作,力促达成多方共赢局面。
3.2改进科技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放形式财政经费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援,因此财政经费的管理应该逐步以转变发展策略为重点,减少粗放式的直接投放形式。
财政资金应该投放在间接引导性的带动领域,以“小流汇大江”,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中小型科技企业。
考虑到企业在接受财政资金的直接注入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财政资金可以通过第三方中介及金融辅助机构来发挥更大的持续性效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施政的影响范围,增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引导作用和效果。
3.3扶持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面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单一的政府或者金融结构的力量均不能充分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是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有力补充,通过扶持科技金7qiyekejiyufazhan可能会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尽管监管影响程度要远低于财务限制。
这一点印证了Mohnen&Rosa(2015)Baldwin&Lin (2016)关于创新强度与障碍感知之间的虚假相关性的潜在偏见来源的结论。
5基于创新驱动(ID)迁移因素的外贸路径建议5.1创新制度指标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通过采购行为作为推动力。
广东省的外贸创新,特别是“珠三角”一直是开放改革政策的先行试验地,有很强的正向迁移政策ID优惠吸力。
“珠三角”的外贸创新驱动建议通过宏观政策获得正向迁移政策ID发展竞争优势,发挥创新制度(IM)指标这一正向迁移驱动因素,挖掘创新源。
5.2创新主体指标当前,学术界有关区域创新主体的说法以“三元说”在国外认可度最高。
埃茨科维茨继承了萨巴托的思想,明确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定位为区域创新活动的主体。
推动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的外贸转型和升级,是获取国贸竞争新优势的把手,需高校、科研R&D机构与有关外贸企业形成创新主体共同合力驱动,构建综合资本的创新储备。
5.3创新财务资源指标外贸创新资源的一个关键就是对传统外贸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创新转型和升级,企业的创新财务状况重点是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财务限制,并可能反映近期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所以,通过本文的SEM模型发现,创新障碍对创新活动转化为实际创新产出具有负迁移的影响,外贸创新资源必须区分“遏制”和“揭露”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