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
3.揭示课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种摆法。
(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
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主题,为大家展示一份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7页至第69页的“1120各数的认识”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1120各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难点: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棒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数一数、写一写的方式,让学生复习110各数的读写方法。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要数11到20的数,应该怎么数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实践(15分钟)讲解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例如:“十一”、“十二”、“十三”等。
然后,通过实践,让学生读写1120各数,纠正读写错误。
讲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用小棒代表1120的数,按顺序排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举例说明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应用。
如:“小华有12个苹果,小明有15个苹果,谁的多?”让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随后,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120各数。
答案: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2 > 11,因为12在11的后面;15 > 14,因为15在14的后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掌握较好,但在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11到20的整数,学生会数数,理解数位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11到20的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数位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11到20的整数,理解数位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感受数的意义,提高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11到20的整数,理解数位的概念。
2.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感受数的意义;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卡片、小礼物等。
2.学具:学生准备11到20的数字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水果店、动物园等,让学生找出11到20的数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11到20的数字,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数字。
同时,教师讲解数位的概念,如个位、十位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猜谜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老师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大的数,你们猜猜是什么数呢?二、探究(1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11-20的数的规律。
2. 学生尝试读出11-20的数,并讨论如何写这些数。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实践(15分钟)1. 老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11-20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 老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巩固(15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 老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3. 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生活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通过运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和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67页,主要包括11到20各数的认识。
学生将学习这些数字的写法和读法,并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11到20的数字。
2. 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出11到20的数字。
3. 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11到20各数之间的顺序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11到20的数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10以内的数字,复习已学的知识。
2. 讲解11到20的数字写法:用数字卡片展示11到20的数字,边展示边讲解每个数字的写法。
3. 讲解11到20的数字读法:用数字卡片展示11到20的数字,边展示边讲解每个数字的读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字进行书写和读法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1 十二 13 十四 15 十五 16 十六 17 十七 18 十八 19 十九20 二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铅笔和练习本,按照正确的写法,书写11到20的数字。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1到20的数字的写法和读法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理解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继续讲解21到30的数字,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更多的数字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二、讲解11到20的数字写法在讲解11到20的数字写法时,我使用了数字卡片来展示每个数字。
这样的直观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每个数字的形状和结构。
同时,我还边展示边讲解每个数字的写法,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书写这些数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数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建立1个十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②会数19、20。
2.难点:确立学生起点,采用多种形式,从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投影、13根小棒、黑板贴的3捆和3根小棒、11-20数字卡片、乒乓球若干。
2.学具:11-20数字卡片、20根小棒、2根橡皮筋、1个盘子。
教学过程:一、了解起点,揭示课题师:你们认识它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是啊,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那么比10大的数你知道吗?(抽生说)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比10大的数,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逐一出示数字卡片: 14、19、11、18、20、13、15、17、16、12)学生说。
师:真聪明,比10大的数都会读了,其实在这些数中还藏有许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
(板书课题:认识11-20)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1.数小棒,体现数物对应思想师:11-20的数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抽2生说。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说呀,这样吧,你喜欢几就从桌面的小棒中数出几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师:谁愿意到上面来数一数?抽2生。
师:把你的小棒带上来。
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几?数出了几根小棒?生1:我最喜欢17。
数出了17根小棒。
师:让我们和他一起数。
生1在投影仪上1根1根地摆小棒,全体学生跟着一齐数。
师:你喜欢的数是17,数出了17根小棒。
(移动卡片“17”)师:你喜欢的又是几呢?数出了几根小棒?生2:我喜欢的是15,数出了15根小棒。
师:数给大家看看吧。
生2在投影以上数。
师:数得真不错!你喜欢的是15。
(移动卡片“15”)2.扎小棒,建立 1个十的概念师: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几吗?生:想。
(投影展示:一堆小棒,有13)师:我数出的小棒有这么多,你知道有几根吗?抽2生猜,根据学生回答说“多了或少了”。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码11-20的认知和写法。
2.能准确读出数码11-20并识别其大小关系。
3.能用数码11-20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4.练习观察、比较、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数码11-20的认知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
11-20数码大小关系的识别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
数码卡片、白板、彩笔、听力测试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用数字卡片问学生,这些数字代表什么?询问学生对数字11-20的认知。
2.引入新知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11-20的数字卡片,比较10以内和10以外数码的差别,然后分别写出这些数的学名和学写方法。
3.巩固练习
学生试着将11-20的数字卡片按大小顺序排列,或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4.听力测试
播放相关录音,测试学生的听力和对数字11-20的认知能力。
5.拓展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数码排序游戏或简单的口算题目进行巩固和拓展。
六、教学体会
本节课教学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入数码11-20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规律,加深对数码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听力测试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并提供拓展练习增强教学效果。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的数字,理解它们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11~20的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11~20的数字读写2. 11~20的数字意义3. 11~20的数字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的数字读写、意义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意义,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2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用具:计数器、算盘、计算器等。
3. 课件:数字11~20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数字都是两位数,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2. 学习11~20的数字读写(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写数字。
(2)教师示范读写数字,并要求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练习读写数字,教师巡回指导。
3. 理解11~20的数字意义(1)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
(2)教师示范操作计数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意义。
(3)学生分组操作计数器,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11~20的数字计算(1)教师出示算盘,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2)教师示范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学习。
(3)学生分组练习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数字读写、意义理解和计算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6. 总结延伸(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11~20的数字读写、意义和计算。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到的数字读写、意义和计算方法。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算盘等教学用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了11~20的数字读写、意义和计算。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67页,主要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相邻的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以及能够正确进行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数的认识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难点:理解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能够正确进行数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场景,如购物、停车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其中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1120各数的存在。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习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尝试进行数的比较。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例题,如12比11多几,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解答等形式,如“13比11多几?”、“15在14和16之间吗?”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20各数的认识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练习本,按照正确的格式,写出一个1120的数列。
答案: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13比11多几?答案:13 11 = 2(2)15在14和16之间吗?答案: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并能理解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11至20各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运用11至20各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含例题、练习题等)•练习册•生活实例或问题卡片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11至20各数的认识和数序,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解决问题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识记与解决问题相关的生字和术语。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运用11至20各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例题展示,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教学活动•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利用生活实例或问题卡片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探究: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运用11至20各数的知识自主解决。
六、板书设计标题:《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步骤:1. 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
2. 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3. 列式计算,得出结果。
4. 检验答案,确认正确性。
例题展示:- 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列式:15 + 8 = 23总结:- 运用11至20各数的知识,轻松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数字11至20,能够正确书写和念读这些数字。
2.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11至20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3.引导学生了解11至20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比较大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11至20这些数字的书写和念读。
2.帮助学生理解11至20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包括数字11至20的卡片。
2.知识点总结表:供学生复习查看。
3.游戏道具:用于数字卡片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1至20,并进行念读。
引导学生参与快速认识游戏。
2. 学习活动1.让学生分组,每组派代表上台背诵11至20的数字顺序。
其他学生可以帮助纠正。
2.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巩固11至20数字的书写和念读。
3. 拓展活动1.让学生两两合作,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关系,尝试用语言描述大小关系。
2.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11至20数字的掌握情况。
4. 结束活动进行小结,教师强调11至20数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五、课堂练习1.请同学写出数字17的念读。
2.请同学比较数字15和数字19的大小关系。
3.请同学用手势表示数字13。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11至20数字的练习题。
2.复习11至20数字的书写和念读,做到熟练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数字11至20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地运用这些数字。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答案:
(1)15 + 5 = 20
(2)17 - 3 = 14
(3)18 + 2 = 20
(4)11 + 9 = 20
(5)19 - 7 = 12
4.题型四: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答案:
(1)购物时,商品价格是15元,顾客给了20元,需要找回5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具体来说,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需要能够熟练地读出和写出11~20各数,这是后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11~20各数的比较和排序。学生需要能够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并能够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序。
3. 11~20各数的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11~20各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11~20各数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11~20各数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11~20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11~20各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11~20各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是《11-20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数的认识。
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 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 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较好地掌握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材料来辅助。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老师出示一堆糖果,问学生:“如果这里有10颗糖果,我再加1颗,是多少颗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并引出今天的课题《11-20的认识》。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摆小棒- 指导学生先摆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
- 再让学生尝试摆出11根小棒,提问:“这11根小棒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引导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剩下的1根单独放。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 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
2. 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 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
4. 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书写,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计数器、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 播放有关海鸥飞翔的录像。
师:这是美丽的大海,为了让海鸥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为了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人们开展了挽留海鸥的行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迎接海鸥,你们高兴吗?2. 出示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观看录像,感受优美的环境。
学生根据图片可能提出的问题有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数出沙滩上海鸥的只数。
(1)同学们的问题可真多,让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吧!海鸥多可爱啊,快来数数吧!(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一听。
2. 教学11的认识及数位的认识。
(1)如果用一根小棒(小方块)代表一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用多少根小棒(小方块)表示呢?赶快动手摆一摆。
(2)用投影仪出示摆成一堆的11个小棒(小方块),引导:你能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小棒(小方块)的个数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小棒(小方块)的个数呢?请做对的同学到投影仪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样摆的?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11。
(3)一个塑料槽中有10个小方块,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十。
你能说一说吗?(4)看着自己摆的11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5)把方块图出示在投影仪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方块表示什么?这一个表示什么?(6)这一组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1、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3、重点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生小丽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数一数11 12 13 14画一画画一画的方法4、回顾新知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1、玩滑梯2、坐车四、拓展练习看书问题思考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数字卡片、小板书、数字棋盘等。
3.教学环境:教室黑板、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1.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让学生回顾数字1-10的名称和大小关系。
2.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即数字11-20的认识。
第二步: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1-20,让学生认识数字11-20的名称。
2.利用小板书或数字棋盘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纵数字,感受数字11-20的大小关系。
第三步:课堂练习(20分钟)1.让学生在黑板上依次写出数字11-20,加深记忆。
2.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或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11-20的理解。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0分钟)1.让学生互相询问数字11-20的顺序,巩固记忆。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数字的实际意义。
四、板书设计•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练习,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字11-20的名称及大小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巩固对数字11-20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设计,相信学生们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字11-20的认识,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趣和积极性。
6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7
教学方法
01
02
03
激活学生的经验
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的数数 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 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 铺垫。
动手操作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 掌握数的概念。
25
拓展延伸内容
数的拓展
了解比1120更大的数, 如千位数、万位数等, 并理解它们的概念和表 示方法。
数学文化
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 文化、历史和名人故事,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和热爱。
数学应用
探讨数学在日常生活、 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应 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 重要性和实用性。
26
课外阅读推荐
《数学之美》 一本介绍数学之美的经典著作,适合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阅读。
12
探究新知
认识11-20各数
01
通过数数、读数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理解它们
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理解数位概念
02
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概念,以及它们
在数字中的意义。
学习数的组成
03
通过分解数字、组合数字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11-20各数的组
成,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学生活动与互动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3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2023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数数、认数活动中初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和位置制,体验位置制的作用。
2.借助小棒,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摆小棒表示数、拨计数器等活动,正确读写11~20各数,形成一定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体会十进制。
教学难点:认识位置制,体验位置制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皮筋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孩子们,前面我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数?是的,我们已经认识了0-10这11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
我们今天的学习从数小棒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数,唤醒学生认识数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数数,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唤醒经验。
①数一数。
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小棒,摆在桌面上。
②整理小棒。
师:你能想个办法,把这些小棒整理一下,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这是十根吗?③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师:有几个孩子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可以吗?你们是怎么想的呢?生自由发言。
师:其实,这是数学上的一个约定,十根小棒我们就把它捆成一捆。
④捆一捆。
师:那你们也能把刚才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2)深度理解。
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先数出了10根小棒,1根小棒表示1个一,现在我们一起数一数,1个一、2个一、.......10个一,接着,我们把10个一捆成1捆就变成了1个十,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3)丰富认识。
师:在生活中,为了方便计数,我们经常把10个物品看成1个整体,比如10支铅笔捆成一捆,10本书装成一包,10个乒乓球装成一盒,这里的一捆、一包、一盒,都可以看成是1个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11到20的数字,掌握它们的读写方法,以及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多停留在10以内。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形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数字。
同时,学生对于数的顺序、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11到2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读写。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11到20的数字,掌握它们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图片、实物、游戏等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1到20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对应的数字和图片。
2.准备一些实物,如小球、小棒等,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字。
3.准备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数数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如小球、小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11到20的数字。
2.呈现(10分钟)出示11到2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让他们尝试读出这些数字。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1和12相邻,12和13相邻等。
3.操练(10分钟)通过“数字接龙”游戏,让学生实际操作,增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教学内容
课程类型
新授课 11~20 各数的认识 课时安排 1 班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 1 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培养初步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
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
具:ppt ,小棒
教学进程:
一、主题图引入:
谈话引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1)引导观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里有什么,(苹果、香蕉这些呢都是水果卡片),现在大
家试着数数看这些小棒、水果卡片、正方体和珠子分别有多少。
师:图中这些学具的数量有些超过了 10,是哪一种呢?它们都是多少个?(若结果 不同,可一起数一遍)
(2)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 10 多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数。
(板书课
题:11~20 各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 11~20 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 11
师:刚才 xx 说水果卡片有 xx 张,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1)
师:现在请大家用小棒摆出水果卡片的数量。
想想看,怎么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
指导数出 10 根小棒,放成一堆或捆成一捆。
师:10 根小棒捆成 1 捆,原来的 10 根小棒就表示 10 个“一” 板书:10 个“一”, 现在变成一捆了,也就是变成了 1 个“十” 板书:1 个“十”)。
剩下的 1 根小棒就是 1 个“一”,1 个“十”和 1 个“一”合起来就是 11,读作“十一”。
(板书:11)
(2)教学 12,15, 20
a.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 11 根小棒了,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12)你是怎么
知道的?
师:1 个“十”和 2 个“一”,是 12,读作“十二”。
板书:1 个“十”,2 个“一”, 12)
b. 师:那 15 根小棒又该怎么摆呢?自己动手摆一下。
(展示并说组成,板书:15)
c.(投影显示1捆+10根小棒)
师:谁知道这是几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师:把右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变成了2个“十”,所以是20。
(板书:20)
(3)认识其余各数
a.(直尺图)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11,12,15,20,其他的数娃娃都跑到哪了呢?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看,这后面藏着的都是数字几?
b.读0~20各数,你能闭上眼睛倒着把它们数一遍吗?
c.师:这些数中,你最喜欢哪个数?用小棒摆给同学看,并说一说它是由几个“十”
个几个“一”组成的。
d.师:老师也喜欢两个数,想知道吗?第一个数啊,在19的后面(20,因为这个
数是最大的,老大);这个数在8和10之间(9)。
三、巩固练习
1.师: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玩个游戏,什么游戏呢?猜谜语。
数娃娃们都藏在了这些卡片的后面,只要你靠近这个小动物,就会看到一条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的找到这个数娃娃。
2.师:哪个小朋友也想来说一说,让大家猜一猜。
四、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谈这节课所得。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1”
1个“10”+1个“1”15
ppt
112个“10”:20
1个“10”+2个“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