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单元有三课是《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装片,叶子表皮切片,观察洋葱细胞、叶子的气孔、叶绿体以及水中的微生物。

在观察过程中盖玻片被损坏了许多。

我当时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经过我的努力,解决的很好。

我很激动,在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我按教材要求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实验器材。

讲课之前,我在每个班都进行了爱护公务和安全教育。

特别强调损坏东西要赔,责任到人。

组长负责,课代表检查验收。

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进行实验观察。

“哇,真神奇呀”“我看见了,象砖墙”“老师来看,我们成功了”同学们一个个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我忙碌着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学生进行交流,也沉浸在快乐之中。

下课的铃声响了,组长清点器材,“老师,盖玻片碎了”“老师,盖玻片找不见了”经过清点11个组就有2个组损坏。

,这怎么行?我先记下名字,课后处理。

上课的铃声又响了,我给第二个班的学生配齐器材,再一次强调爱护公物。

下课的铃声响了,课代表检查验收,出乎意料,又有一个组的盖玻片被损坏了!我气坏了,把损坏仪器的同学留下,准备很很批评他们。

同学们着急地解释,“老师不小心碎了”“用手一按就碎了”“用水一冲就碎了”…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开始反思,“看来这个问题不光是学生的问题了”,我冷静下心来找原因:(1)玻璃片太薄了,(2)注意事项没有讲到。

(3)对盖玻片不熟悉。

下午第三个班和第四个班,我总结经验教训,强调注意事项,及玻璃片太薄了,让同学们小心使用,这样情况好多了。

回到家,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桌上的一个礼品盒塑料包装使我受到启发,能不能代替玻璃片呢?我拿到学校在显微镜下对照观察,进行试验,效果几乎一样,我高兴地告诉同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吗?一个头疼的问题解决了。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没有进行,于是我召集损坏仪器的同学开会,给他们讲:1、我们遵守的规则是损坏东西要赔; 2、昨天你们损坏的玻璃片本应赔偿,但老师经过调查研究,知道同学们都是无意的,玻璃片比较薄,易碎。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例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例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例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五课。

教材分析:教材在前面用自制的显微镜初次尝试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材首先介绍了罗伯特·胡克发现软木细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观察活动分为三个步骤: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了解准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①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6'SCI'3.3.2.2.3.1.4)②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6'SCI'3.1.1.5.1.4)③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实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3-6'SCI'3.1.1.5.1.2)明确了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对细胞等实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

(3-6'SCI'3.1.1.5.2.2)需要培养学生的主要水平: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实行探究。

(3-6'SCI'2.2.1.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洋葱的内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

利用显微镜我们能够观察到洋葱的内表皮细胞。

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学习准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分别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洋葱的内表皮,并且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意识到利用不同的观察工具我们会有不同的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到细致观察,即时记录是很重要的,同时能够懂得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对人类理解自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内表皮细胞,难点是如何准确得使用显微镜。

学情分析:到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是以前面的四课内容为基础的,所以课前与学生实行了一定的交流,发现同学在很喜欢显微镜这样的观察工具,而且对于显微镜也有一定的理解和了解。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3.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贝克兰6.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B. 洋葱根C. 洋葱表皮D. 任意部位7.看图回答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质8.()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二、填空题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0.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______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11.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2.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过程,请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填空。

盖玻片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第一步: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第二步: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第三步: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中间表皮。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细胞的结构。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细胞的结构了解不够详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认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增强关爱生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

2.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细胞结构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细胞结构的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过程。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细胞结构的功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样本、显微镜操作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报告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植物和动物细胞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初步了解细胞的结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细胞结构的功能,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光线
载物台
白亮的视野
反光镜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 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 动_______________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 左 眼在目镜中观察, 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用_______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 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 像为止。
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 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 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 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6.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
7.什么是低倍镜,什么是高倍镜,如何使用?
先用低倍物镜后用高倍物镜
8.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
认识显微镜
一台显微镜由哪几部分组成?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1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11
9
10
2
镜筒
3
4 5 6 7 8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13
12
14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 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略偏左, 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 落。安放目镜。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交流、展示大家画的洋葱表皮的细胞,我们还能发现什么?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典型的植物细胞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练习
一、填空。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 )。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 # )字,用 ( 镊子 )取下洋葱表皮。 3、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注意 要平展开。 4、再把( 盖玻片 )倾斜地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 不要在玻片间产生( 气泡 )。 5、最后用(滴管 )取几滴(碘酒 ),用(吸水纸) 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 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
我们也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 观察到细胞。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 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 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 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材料和工具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
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
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 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 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练习
判断
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 精细结构。(× )
2、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X、16X”;那么图像 将被放大160倍(√ ) 3、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 ×)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 的方向是一致的(× ) 5、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 的亮度。( √ )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教学反思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教学反思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教学反思1、《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教学反思今天给六年级上科学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这节课的重点活动是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其中观察前的准备包括制作洋葱表皮标本和学习使用显微镜,可以说课堂容量是比较大的,一课时完不成教学任务。

所以,我利用了两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和学习使用显微镜,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我把他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台显微镜和相关的标本。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显微镜,农村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比较少,当他们在显微镜下清晰的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后,一张张小脸上抑制不住的惊喜与兴奋。

一个学生还不住的问我:“老师,哪儿可以买到显微镜?”看来,他是真的喜欢那个看到的神奇的世界。

而我,也由衷的'感到高兴,因为我可以通过我的课堂,让他们接触那个神秘的世界,给他们打开一扇神奇的窗。

“同学们,下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希望我们自己制作的标本能够成功。

你们期待吗?”留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悬念和一个期待!为了第二节课的质量,我把制作玻片标本的步骤顺了一遍,还制作了幻灯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学们,想不想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一上课,就激起孩子们的欲望,让他们跃跃欲试,急不可待。

“为了保证成功,请同学们一定按照要求操作。

最先完成的小组优先在显微镜下观察。

”我先示范了一次,然后分发器材,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操作。

会不会成功?我不得而知。

第一个小组的拿上来了,呵呵,做的还挺快的呢。

放到显微镜下,在忐忑中,调节显微镜,终于看到了——那一个个小房子似的洋葱表皮细胞,非常清晰。

成功了!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我面不改色的说:“每个人都看看,看看能看到什么。

”看我的脸色,组长怀疑的凑到显微镜前,“看到了!我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洋葱表皮细胞!”听他惊喜的声音,其他同学顿时急了。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 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 构。
• 材料和工具
实验所需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一、洋葱表皮标本的制作过程。
切洋葱取表皮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在一边待用。 滴水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升)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大) (升)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幅度大小怎样? (小)
你会计算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如:目镜10倍 物镜10倍,这个显微镜就能放大100倍。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七)慢慢移动载玻片,
整个标本全看遍。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 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安放)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 亮的光圈; (对光)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 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上片) 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 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 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 本;(调焦)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 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观察)

教科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科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科科学六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显微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生命世界。

在教科书《科学·六下》中,有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实验,我将在以下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这个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显微镜和一些样本。

样本可以是植物的细胞,也可以是动物的细胞。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花朵或者树叶上取样,或者使用洋葱中的细胞作为样本。

这些都是常见的植物细胞。

如果想观察动物细胞,可以尝试使用青蛙的血液或者蚯蚓的筋膜作为样本。

当然,选择样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验的目的来进行。

准备好样本后,我们需要将样本放在显微镜的玻片上。

在放置之前,可以用蒂尼匀浆将样本涂抹在玻片上,然后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夹中。

载玻片夹是一种可以固定样本并保护显微镜镜片的装置。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这些样本。

首先,确认显微镜的物镜已经调整到最佳放大倍数。

然后,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镜片下方,并轻轻调整焦距,直到可以清楚观察到样本细胞的细节。

观察细胞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放大倍数,以获得更详细的细胞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旋转镜片的转盘或者调节显微镜的焦距来实现这一点。

同时,我们可以调节显微镜的光源,以改变样本的亮度和对比度。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细胞的各种形态和结构。

植物细胞通常具有细胞壁、质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

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而具有细胞膜和细胞核等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结构,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除了观察细胞的结构,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例如浮游生物和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显微镜放大并观察到。

观察它们的形态、运动方式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

这些微小的细节揭示了生命的神秘和多样性。

了解这些细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态系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含教学反思(两套)

科学《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含教学反思(两套)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一、教材简析:在前一课中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解答对微小世界的疑问。

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并认识显微镜和正确使用显微镜。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办法;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显微镜观察研究什么样的物体;学会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

二、教学背景: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各种各样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自从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软木是由细胞构成的以后,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实,血和低等动物等,发现它们都含有胡克所描述的细胞结构。

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德国学者施莱登对于植物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另一个德国学者施旺,对于动物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指出,细胞结构是一切动物共有的结构特征。

他还指出了动物和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即不论动物和植物,其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细胞学说是建立在大量研究事实的基础上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恩格斯誉为17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

本课和下面一课的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继续认识生物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3.让学生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核心价值观:观察生物细胞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教 具 学 具 说明与提醒课件、显微镜、电子目镜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小灯泡、放大镜1.小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时要注意安全;2.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显微镜,可以用小灯泡来补光。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引言:昆虫是我们周围常见的生物之一,但我们通常只能看到它们的外表。

然而,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微观结构,其中之一就是昆虫的触角。

触角对昆虫十分重要,它们用于感知、定位和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本实验将带你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微观世界。

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了解昆虫感知和交流的机制。

2.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鼓励学生对昆虫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材料:1.显微镜2.昆虫标本(如蚂蚁、蜜蜂等)3.酒精棉球4.玻片和盖玻片5.显微镜准备液6.鉴定图谱或昆虫解剖图谱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并调节至适合观察的高度。

保持显微镜平稳,并确保目镜和物镜表面清洁。

2.准备昆虫标本:使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昆虫标本,以去除表面的灰尘或污垢。

注意避免弄湿标本。

3.制作昆虫标本准备片:将一两滴显微镜准备液滴在玻片上,然后将清洁的昆虫标本放在液滴中。

轻轻放置一个盖玻片在标本上方,并确保盖玻片不会挤压标本。

4.观察昆虫标本:将制作好的昆虫标本准备片放在显微镜物镜下。

首先使用最低放大倍数的物镜进行初步观察和调整焦距。

然后逐渐增加放大倍数,直到你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昆虫触角的微观结构。

5.观察并记录:仔细观察昆虫触角的形状、长度、毛鳞等细节。

绘制昆虫触角的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的结构。

你也可以使用鉴定图谱或昆虫解剖图谱进行比对,以深入了解每个结构的功能。

6.清理和存储:使用纸巾轻轻涂抹玻片周围的显微镜准备液,然后将制作好的昆虫标本准备片小心地存放在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清理显微镜的表面,确保它干净整洁。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将能清晰地看到昆虫触角的微观结构。

触角结构的形状、长度和毛鳞的密度可能因昆虫的种类而异。

触角上的细微纹理和结构有助于昆虫感知外界环境、探测食物和进行交流。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3.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贝克兰6.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B. 洋葱根C. 洋葱表皮D. 任意部位7.看图回答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质8.()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 放大镜B. 望远镜C. 显微镜二、填空题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0.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______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11.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2.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过程,请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填空。

盖玻片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第一步: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第二步: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第三步: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中间表皮。

科学《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说课稿(两套)

科学《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说课稿(两套)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下午好!《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五课。

学习目标是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增强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学习重点是能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习难点是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设计理念:放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

快乐着师生的快乐,放心着学生的能力,追逐着共同的追逐。

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有机地转换师生角色,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了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做到教师指引方向,学生乘风破浪。

整体思路:以猜测观察结果为起点,以验证猜测结果为主线,以得出最终结果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两个阶段的三次观察并记录,突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这一重点过程,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环节设计:课前交流:以“聪”字启迪,课堂需要耳、眼、口、心、手并用,以猜词提醒。

目的是放松心情,亲近关系,营造氛围,激发动机。

一、猜图揭题激趣启悬以剪纸作品揭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以猜测观察结果激起学习悬念,让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真相的迫切愿望,从而主动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和操作过程中去,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实现目标(一)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在学生了解行动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体验,亲身感受,正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行动有方向,探究有目的,效果自然不错。

(二)制作玻片标本不是盲从,而是让学生知其然又知所以然。

在懂得玻片标本制作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对洋葱表皮的观察与描述后,让学生掌握要领,合作体验,有滋有味又有效。

(小学自然教案)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案1

(小学自然教案)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案1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案1 小学自然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故事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

“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____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

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

____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常见的生物,从而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生物结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简单的生物结构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观察生物结构时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物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结构,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究精神,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结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生物结构的照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身边的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并提出观察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观察生物样本。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生物结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具有这样的结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拓展对生物结构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思考、表达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完毕,取下标本,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送回原处摆放好。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把你看到的画在 记录单中。比较三次观察到的图像,说说有什么不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描述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 的多边形紧密排列组成。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 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③用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不要有气泡; ④从盖玻片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怎么用?观察ຫໍສະໝຸດ 葱表皮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4.调节并观察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
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
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5.结束整理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细胞的发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的发现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 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 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 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细胞的发现
胡克观察到的橡树树皮已经死亡的细胞
细胞的发现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你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 我们也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观察到细胞。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
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 平坦的桌面上。
2.对光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
境筒下;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
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光圈。
3.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
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 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 光孔中央。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
必需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 的精细结构。 材料和工具
洋葱、小刀、镊子、滴管、碘酒、清水、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制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放在一边待用; ②取一片洋葱,在内侧用小刀轻轻划“#”,用镊子小心把“#”区域内表皮取下放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