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叶2
![第五章 叶2](https://img.taocdn.com/s3/m/7f8cba0d964bcf84b9d57bd3.png)
碳3植物叶的侧脉
小麦
2层维管束鞘, 外层薄壁的, 内层厚壁鞘状 的。
垂穗草
C4 植物特点:
禾谷类植物中的四碳植物( C4植物)如玉米、高 梁和甘蔗等,其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只有一层, 体积较大,内含丰富的细胞器和较大的叶绿体, 虽然其基粒片层不发达,但积累淀粉的能力超过 一般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长细胞
刺毛;
栓细胞 硅细胞
气孔
泡状细胞
(2)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
上表皮中,分布有数列具有薄垂周壁的大 型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称为泡状细 胞。 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
泡状细胞
(3)气孔器:
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副卫细胞近 似菱形。 (4)表皮毛
有各种形状。许多植物叶表皮中的硅细胞 向外突出成为刚毛。使表皮坚硬,增强抗 倒伏能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角质膜
复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夹竹桃叶横切面的一部分
叶脉
栅栏组织
气孔
气孔窝
夹竹桃叶横切面的一部分
表皮毛
二、水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水生植物可以直接从周围获得水分和溶解 于水中的物质,但却不易得到充足的光照 和良好的通气。因此,在长期适应水生环 境的过程中,水生植物的体内形成了特珠 的结构,其叶片形态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
Hale Waihona Puke 旱生植物的栅栏组织发达,层次多,甚至上下两 面均有分布,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从而增 加了光合组织的比例,有利于在叶面积缩小的情 况下来提高光合效能。此外,旱生植物的叶脉较 密集,输导组织发达,以适应在干旱的大气中得 到较充足的水分,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 贮藏水分是叶片旱生结构的另一特征。有些旱生 植物的叶肥厚多汁,叶中有贮藏水分和粘液的组 织,如剑麻、龙舌兰和芦荟。有的旱生植物的叶, 为了更好地贮藏水分,叶片中有大型的贮水细胞, 如花生。
《植物学》课件 第5章 叶2
![《植物学》课件 第5章 叶2](https://img.taocdn.com/s3/m/c57c89144a7302768e9939a1.png)
外层为薄壁细胞,体积较大,叶绿体较叶肉 细胞中小而少,其它细胞器也很少;内层为 厚壁细胞,体积较小,不含细胞器和叶绿体, 同时也没有“花环”结构出现。此类植物的 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因而光合 能力较低,也称为低光效植物。
3碳植物叶的侧脉
小麦
2层维管束鞘, 外层薄壁的, 内层厚壁鞘状 的。
二、叶的脱落 (1)离区:使植物器官(如叶、花和果等) 脱离母株的组织称为离区;在这个区域中一般 具离层和保护层。 (2)离层:由于离区中细胞解体或分离,从 而使有关器官(例如叶、枝、花和果等)脱离 的那一层组织。 (3)保护层:植物器官如叶、枝和果等脱落 后,在离区中有几层起保护作用的细胞,称为 保护层;这些细胞往往栓质化,以防止病菌的 侵入和水分的丧失。
平行脉。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以及 外面包围的维管束鞘组成 维管束鞘:指部分或全部包围在维管束 周围的单层至多层薄壁或厚壁细胞。 维管束鞘的层数和解剖结构因不同植物 (C3或C4植物)而异。维管束鞘的超微 结构以及维管束鞘和周围叶肉细胞的排 列状态与光合作用有关。
C3 植物特点: 禾谷类植物中的三碳植物( C3 植物)如小麦、 大麦和水稻等,其叶片的维管束鞘通常有二 层细胞。
叶的离层和落叶树
秋天: 离区出现, 胞间层溶解和黏液化, 断裂处细胞栓化,离层形成。
思考题
1.整理本节的笔记内容; 2.比较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 3.比较双子叶植物叶与禾本科植物叶的结 构特点; 4.比较C3植物与C4植物维管束鞘结构特 点;
旱生植物的栅栏组织发达,层次多,甚至上下两 面均有分布,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从而增 加了光合组织的比例,有利于在叶面积缩小的情 况下来提高光合效能。此外,旱生植物的叶脉较 密集,输导组织发达,以适应在干旱的大气中得 到较充足的水分,维持光合作用的进行。 贮藏水分是叶片旱生结构的另一特征。有些旱生 植物的叶肥厚多汁,叶中有贮藏水分和粘液的组 织,如剑麻、龙舌兰和芦荟。有的旱生植物的叶, 为了更好地贮藏水分,叶片中有大型的贮水细胞, 如花生。
实验四植物茎、叶形态与结构-PPT课件
![实验四植物茎、叶形态与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85a744b84ae45c3b358cb8.png)
4.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玉米茎横切片)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茎中没有形 成层,因此茎不能增粗,只有初生结 构,构造比较简单。与双子叶植物茎 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维管束成散生 状态,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常见两种 类型,以禾本科植物的茎为例,观察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取玉米茎的横切装片进行观察, 可见茎的中央没有髓腔,主要有表皮、 基本组织、维管束三部分组成。
4.1 表皮: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为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横切面呈扁方形,外壁增厚,具有保护作用。表
皮上有气孔器,横切面上可见其保卫细胞很小,两侧的副卫细胞稍大,中间的孔为气孔。 4.2 基本组织: 外部靠表皮有1—3层形状较小、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他们排列成一个保护环,每隔 一定的距离为气孔所隔断,称外皮层,属基本组织的一部分,有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内 部为薄壁细胞,是基本组织的主要部分,细胞较大,排列疏松。其中许多维管束散生其中。 4.3 维管束: 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外方多而小,分布比较密集。靠近中央则大而少,分布比较稀疏。
单子叶植物叶结构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叶芽的结构:
低倍镜下观察丁香芽切片,可 见芽中心部分为扁平状突起的生长
锥。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可见
生长锥表面1-3层细胞排列比较整 齐,此为原套;原套里面的细胞排 列不够整齐的为原体,在其下方的 小突起为叶原基、幼叶及幼叶腋部
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一个维管束,可见每个维管束的外面有一至数层厚壁细胞构成的维管束
鞘包裹着。里面只有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形成层,为有限维管束。其中韧皮部在外方,包 括在最外方的原生韧皮部,多被挤坏,和里面的后生韧皮部,是韧皮部的有效部分,只有筛 管和伴胞两种成分,排列较整齐。木质部通常含有3—4个显著的、被染成红色的导管,在横
植物学 实验九 叶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学 实验九 叶的形态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7357b1cbd64783e09122bc9.png)
5、不同生境下叶的结构特点
•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永久制片(教材p165-166)
• 注意其与旱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观察水生植物睡莲叶横切制片
• 注意其与水生环境的适应(教材p165-166) • 注意:维管组织不发达;异面叶;气腔
四、实验报告
• 绘制迎春叶横切面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小麦叶横切、玉米叶横切、松叶横切、夹竹桃叶、睡莲 叶横切
三、方法与步骤
• 1、叶的形态 • (1)双子叶植物叶: • 注意完全叶和不完全
叶的识别p42 • (2)单子叶植物叶:
注意叶片、叶鞘、叶 舌、叶耳等形态学术 语识别
• (3)叶脉、叶序等形 态学术语(p110-112)
2、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构造
实验九 叶的形态与结构
•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植物叶的组成及基本形态学类型 • 2、掌握双子叶、单子叶和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 • 3、了解植物叶的结构、生理功能及与环境的适应特点 • 二、材料与用品 • 新鲜植物叶、各种植物叶形态标本 • 芹菜叶柄横切、蚕豆叶表皮、小麦叶表皮、迎春叶横切、
?表皮?叶肉?叶脉的结构特点叶脉的结构特点3禾本科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观察小麦和玉米叶的结构注意c3与c4植物叶的区别观察小麦和玉米叶的结构注意c3与c4植物叶的区别p4445上表皮泡状细胞运动细胞表皮长细胞短细胞硅细胞栓细胞下表皮叶肉下表皮叶肉细胞壁内突生长形成多环状细胞具峰谷腰环结构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细胞壁内突生长形成多环状细胞具峰谷腰环结构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cc3植物低光效叶脉维管束cc4植物高光效4裸子植物叶的构造?观察松叶横切p45?注意
表皮
上表皮 下表皮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 长细胞、短细胞(硅细胞、栓细胞)
禾本科植物叶片
![禾本科植物叶片](https://img.taocdn.com/s3/m/39fe8d5cbd64783e09122bd4.png)
毛状体Trichome 表皮毛和腺毛
毛状体发达的叶 反射强光,分泌粘性物质,限制叶表的空气流动, 使干热风不致直入气孔,减缓蒸腾作用。
扫描电镜下的表皮毛
腺 毛
叶横切面上的腺毛
扫描电镜下的腺毛
番茄叶表面的腺毛
2.叶肉(mesophyll) 同化的薄壁组织
叶结构模式图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上表皮(近轴面)
叶结构模式图
表皮:表皮细胞、毛状体、气孔器 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主脉、各级侧脉、脉梢
(传递细胞)
上表皮
木质部
叶肉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气
孔
下表皮
器
(厚角组织) 薄壁组织
主脉 韧皮部
光镜下叶片过主脉的横切
(三)禾本科植物叶片(blade)的结构
玉米叶横切面
•叶片 等面叶 表皮 叶肉 叶脉(平行脉)
叶的发育
顶 端边 生缘 长生
长
居间生长
烟草烟叶草发叶生的、发育 生长模式图
完全叶形成过程图解
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居间生长组织分化成熟
顶端生长
叶原基
幼叶
居间生长
成熟叶
初 生 结
边缘生长
构
原分生组织
芽 部 位 横 切
原表皮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叶肉(同化的薄壁组织)
原形成层
叶肉细胞
早熟禾叶片横切面
谷 总 高 度
总宽度
小麦一个叶肉细胞的形态
叶
脉
维管束鞘
延伸区
平行脉
木质部 韧皮部
早熟禾叶片横切面
维管束鞘
水稻叶片的结构
通气组织
第二章第三节叶
![第二章第三节叶](https://img.taocdn.com/s3/m/fc87c9d02cc58bd63086bd01.png)
1、叶片的形状
⑴针形:叶细长,先端尖锐.马尾松
⑵线形:叶片狭长,全部的宽度约
略相等,两侧叶缘近平行
⑶披针形:叶片较线形为宽,由下部
至先端渐次狭尖
⑷椭圆形:叶片中部宽而两端较窄,
两侧叶缘成弧形
⑸卵形:叶片下部圆阔,上部稍狭 ⑹菱形:叶片成等边斜方形 ⑺心形:与卵形相似,但叶片下部更为广
阔,基部凹入成尖形
3.叶脉
由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 及其周围的有关组织组成,起 支持和输导作用。 在叶中央的一条粗大叶脉 称主脉(或中脉),其分支称 侧脉,侧脉的分支称细脉,细 脉的末梢称脉梢。叶脉愈细, 其结构愈简单。主脉通常由木 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束鞘组成, 木质部近叶的上表皮,韧皮部 近下表皮。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第二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一)叶的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和光合 细菌摄取太阳光, 使二氧化碳固定成 为有机物并释放氧 气.光合作用是一切 生命得以生存的基 础.
2、蒸腾作用 : 植物体以水 蒸汽状态向外界 大气蒸散水分的 过程。
3、繁殖作用: 像秋海堂这样, 在适宜的条件下,向 地面形成不定根,背 地面形成不定芽,并 由此发育成一棵完整 的植株
栅栏组织:为一列或几列长筒形有棱的薄壁细胞,其 长轴与上表皮垂直相交作栅栏状排列。栅栏组织细 胞内叶绿体的分布常决定于外界条件,特别是光照 条件,强光下,叶绿体移动而贴近细胞的侧壁,减 少受光面积,避免过度发热;弱光下,它们分散在 细胞质内,充分利用散射的光能。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 组织与下表皮之间, 其细胞形态、大小常 不规则,并有短臂突 出而互相连接如网, 胞间隙很大,在气孔 内方,形成较大的气 孔下室。
《叶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叶的结构和功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4051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a.png)
叶的脱落
衰老的叶子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脱落。 这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3
脱落机制
叶子脱落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引起的。脱 落酸刺激离层细胞分解,导致叶片与树干分离, 最终脱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叶的发育和生长
叶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叶原基的形成
在芽轴上,通过细胞分裂 和分化,形成叶原基,这 是叶的起始阶段。
叶片的发育
叶原基进一步发育,形成 叶片。在这一过程中,细 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完整 的叶片结构。
叶脉的形成
随着叶片的发育,叶脉逐 渐形成并分支,为叶片提 供水分和养分。
叶的生长过程
贮藏作用
贮藏作用的定义
贮藏作用是指植物将多余的营养物质贮藏在叶片等器官中,以备 不时之需。
贮藏作用的机制
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植物会将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 形式,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贮藏作用的场所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叶脉等结构可以贮藏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等。
04
叶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质地
叶子的质地可以从柔软细腻到粗糙硬 实。叶子的质地影响其光合作用和水 分保持能力,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
叶的排列和分支
排列
叶子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互生、对生、轮生等。叶子 的排列有助于植物获取最佳的光照和通风效果。
分支
叶子上的分支称为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叶脉的 类型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反映了植物的进化适应和生理 需求。
托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 而异,有些植物的托叶非常细 小,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03
叶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
衰老的叶子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脱落。 这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3
脱落机制
叶子脱落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引起的。脱 落酸刺激离层细胞分解,导致叶片与树干分离, 最终脱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叶的发育和生长
叶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叶原基的形成
在芽轴上,通过细胞分裂 和分化,形成叶原基,这 是叶的起始阶段。
叶片的发育
叶原基进一步发育,形成 叶片。在这一过程中,细 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完整 的叶片结构。
叶脉的形成
随着叶片的发育,叶脉逐 渐形成并分支,为叶片提 供水分和养分。
叶的生长过程
贮藏作用
贮藏作用的定义
贮藏作用是指植物将多余的营养物质贮藏在叶片等器官中,以备 不时之需。
贮藏作用的机制
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植物会将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 形式,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贮藏作用的场所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叶脉等结构可以贮藏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等。
04
叶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质地
叶子的质地可以从柔软细腻到粗糙硬 实。叶子的质地影响其光合作用和水 分保持能力,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
叶的排列和分支
排列
叶子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互生、对生、轮生等。叶子 的排列有助于植物获取最佳的光照和通风效果。
分支
叶子上的分支称为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叶脉的 类型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反映了植物的进化适应和生理 需求。
托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 而异,有些植物的托叶非常细 小,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03
叶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
植物形态解剖学-叶的结构
![植物形态解剖学-叶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f375dd233d4b14e852468ba.png)
–有些植物的叶上下面都同样具有栅栏组织,中间夹着海绵 组织,也称等面叶。
–多见于单子叶植物
–不论异面叶还是等面叶,就叶片而言,都是由表皮、叶肉 和叶脉组成。
叶片的结构(表皮、皮层和叶脉)—— ⑴ 表皮
–位置:位于叶片上(近轴面)下(远轴面)两面的外表,即 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少数植物具复 表皮,如夹竹桃。
➢ 不等型:三个大小 不同的副卫细胞围 绕着保卫细胞,其 中一个显著小于其 他二个。常见于十 字花科和景天属
➢ 平列型:一至几个 副卫细胞,其长轴 与气孔长轴平行。 如豇豆属
➢ 横列型:二个副卫 细胞围绕着气孔器, 副卫细胞的共同壁 与气孔的长轴形成 直角。如石竹属
茎内维管束木质部(内) 茎内维管束韧皮部(外) 皮层 表皮 叶柄(叶脉)表皮
–气孔器类型:注意两点,其一、划分气孔器类型主要依据与 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细胞数目、形态、大小及排列关系;其 二、如果保卫细胞外面的细胞与周围其他表皮细胞有明显区 别,称副卫细胞。 –无规则型 –不等型 –平列型 –横列型 一般来说,上表皮气孔少于下表皮。
➢ 无规则型:与气孔器 直接相连的细胞与表 皮细胞相同,排列不 规则。如西瓜属
下皮
叶的生态类型
(一)、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二)、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植物根据它们与适生的水条件的关系分 为旱生、中生、湿生和水生植物,根据 与适生的光照条件的关系分为阳地植物 和阴地植物。各种植物的叶有各种不同 的形态特征与生态条件相适应。
➢ 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朝着降低蒸腾和贮藏水分两 个方向发展。降低蒸腾作用表现在:减少叶的蒸腾面积, 表皮高度角化,有很厚的角质层,表皮毛和蜡被比较发 达。有些旱生植物,
叶柄(叶脉)基本组织 叶柄(叶脉)木质部(上) 叶柄(叶脉)韧皮部(下)
–多见于单子叶植物
–不论异面叶还是等面叶,就叶片而言,都是由表皮、叶肉 和叶脉组成。
叶片的结构(表皮、皮层和叶脉)—— ⑴ 表皮
–位置:位于叶片上(近轴面)下(远轴面)两面的外表,即 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少数植物具复 表皮,如夹竹桃。
➢ 不等型:三个大小 不同的副卫细胞围 绕着保卫细胞,其 中一个显著小于其 他二个。常见于十 字花科和景天属
➢ 平列型:一至几个 副卫细胞,其长轴 与气孔长轴平行。 如豇豆属
➢ 横列型:二个副卫 细胞围绕着气孔器, 副卫细胞的共同壁 与气孔的长轴形成 直角。如石竹属
茎内维管束木质部(内) 茎内维管束韧皮部(外) 皮层 表皮 叶柄(叶脉)表皮
–气孔器类型:注意两点,其一、划分气孔器类型主要依据与 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细胞数目、形态、大小及排列关系;其 二、如果保卫细胞外面的细胞与周围其他表皮细胞有明显区 别,称副卫细胞。 –无规则型 –不等型 –平列型 –横列型 一般来说,上表皮气孔少于下表皮。
➢ 无规则型:与气孔器 直接相连的细胞与表 皮细胞相同,排列不 规则。如西瓜属
下皮
叶的生态类型
(一)、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 (二)、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植物根据它们与适生的水条件的关系分 为旱生、中生、湿生和水生植物,根据 与适生的光照条件的关系分为阳地植物 和阴地植物。各种植物的叶有各种不同 的形态特征与生态条件相适应。
➢ 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朝着降低蒸腾和贮藏水分两 个方向发展。降低蒸腾作用表现在:减少叶的蒸腾面积, 表皮高度角化,有很厚的角质层,表皮毛和蜡被比较发 达。有些旱生植物,
叶柄(叶脉)基本组织 叶柄(叶脉)木质部(上) 叶柄(叶脉)韧皮部(下)
普通生物学-3.3 植物的形态结构-叶
![普通生物学-3.3 植物的形态结构-叶](https://img.taocdn.com/s3/m/49bdfffbaf1ffc4fff47ac13.png)
第三节 叶
• 一、叶的功能 • 二、叶的形态(了解) • 三、叶的发生 • 四、叶的解剖结构 • 五、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 六、叶的衰老与脱落 • 七、叶的变态
一、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 1、光合作用 CO2+H2O 光能 [CH2O]+O2
叶绿体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 2、蒸腾作用
1。表皮 泡状细胞: 细胞大型,垂周壁薄,液泡大, 常分布于 叶 脉之间的
上表皮中
气 孔 器:2个保卫细胞(长哑铃形)、2 个近似菱形的 副卫细胞
水 稻 叶 上 表 皮 顶 面 观
2。叶肉
特点: 为等面叶细胞壁向腔内形成褶叠,出现峰、谷、
腰、环状
3。叶脉
平行叶脉,维管束被纤 维细胞(维管束鞘)包 围
2、叶片的形态
• 叶形要从叶的整体形状、叶缘、叶裂、叶尖、叶基及叶脉 等方面进行区别
2、叶片的形态 -全形
• 长宽比例 • 最宽处在叶片上的位置
2、叶片的形态 -全形
• 叶基本形状前可加 “长、广、倒”。如: 长椭圆形、广椭圆形、 倒椭圆形。
• 圆形叶、扇形叶、三 角形叶、剑形叶
• 盾形叶
2 叶的形态 —叶尖的形态
➢ C4植物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较强,对CO2的亲和力很大,加之C4 二羧酸是由叶肉进入维管束鞘,这种酶就起一个“二氧化碳泵”的作用,把 外界CO2“压”进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去,增加维管束鞘薄壁细胞的CO2/O2 比率,改变Rubisco的作用方向。因为该酶在不同的CO2或O2浓度中,产生不 同的反应,具双重性。在CO2浓度高的环境中,这种酶主要使核酮糖二磷酸进 行羧化反应,起羧化酶作用,形成磷酸甘油酸,所以乙醇酸积累就少;在O2 浓度高的环境中,这种酶主要使核酮糖二磷酸进行氧化反应,起加氧酶作用, 形成磷酸乙醇酸和磷酸甘油酸,产生较多的乙醇酸。由于C4植物具有“二氧 化碳泵”的特点,因此,C4植物在光照下只产生少量的乙醇酸,光呼吸速率 非常之低。所以由于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当外界干旱气孔关闭时, C4植物就能利用细胞间隙里的含量低的CO2,继续生长
• 一、叶的功能 • 二、叶的形态(了解) • 三、叶的发生 • 四、叶的解剖结构 • 五、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 六、叶的衰老与脱落 • 七、叶的变态
一、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 1、光合作用 CO2+H2O 光能 [CH2O]+O2
叶绿体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 2、蒸腾作用
1。表皮 泡状细胞: 细胞大型,垂周壁薄,液泡大, 常分布于 叶 脉之间的
上表皮中
气 孔 器:2个保卫细胞(长哑铃形)、2 个近似菱形的 副卫细胞
水 稻 叶 上 表 皮 顶 面 观
2。叶肉
特点: 为等面叶细胞壁向腔内形成褶叠,出现峰、谷、
腰、环状
3。叶脉
平行叶脉,维管束被纤 维细胞(维管束鞘)包 围
2、叶片的形态
• 叶形要从叶的整体形状、叶缘、叶裂、叶尖、叶基及叶脉 等方面进行区别
2、叶片的形态 -全形
• 长宽比例 • 最宽处在叶片上的位置
2、叶片的形态 -全形
• 叶基本形状前可加 “长、广、倒”。如: 长椭圆形、广椭圆形、 倒椭圆形。
• 圆形叶、扇形叶、三 角形叶、剑形叶
• 盾形叶
2 叶的形态 —叶尖的形态
➢ C4植物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较强,对CO2的亲和力很大,加之C4 二羧酸是由叶肉进入维管束鞘,这种酶就起一个“二氧化碳泵”的作用,把 外界CO2“压”进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去,增加维管束鞘薄壁细胞的CO2/O2 比率,改变Rubisco的作用方向。因为该酶在不同的CO2或O2浓度中,产生不 同的反应,具双重性。在CO2浓度高的环境中,这种酶主要使核酮糖二磷酸进 行羧化反应,起羧化酶作用,形成磷酸甘油酸,所以乙醇酸积累就少;在O2 浓度高的环境中,这种酶主要使核酮糖二磷酸进行氧化反应,起加氧酶作用, 形成磷酸乙醇酸和磷酸甘油酸,产生较多的乙醇酸。由于C4植物具有“二氧 化碳泵”的特点,因此,C4植物在光照下只产生少量的乙醇酸,光呼吸速率 非常之低。所以由于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当外界干旱气孔关闭时, C4植物就能利用细胞间隙里的含量低的CO2,继续生长
《植物叶的解剖构造》课件
![《植物叶的解剖构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e363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c.png)
叶片的发育过程
叶原基经过细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叶 片的基本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叶脉 和表皮也在发育。
叶的发育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赤霉素在叶的发 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叶的大 小、形状和结构。
环境对叶发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水分等也会 影响叶的发育,可能导致不同的形态 和结构特征。
托叶
托叶是生长在叶柄下方的附属物,通常 呈细长形或三角形。
托叶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幼叶和芽,防止 昆虫和病菌的侵害。有些植物的托叶还
具有感觉功能,能够感知环境变化。
托叶的形状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有 些植物的托叶较大,有些则较小。托叶 的颜色也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绿色、红
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02
植物叶的形态与类型
叶形
椭圆形
叶片呈椭圆形,长轴和短轴比 例不同,如竹叶、茶树等。
心形
叶片上部凹入,形似心形,如 紫荆、酢浆草等。
圆形
叶片呈圆形或近圆形,如樟树 、桂花等。
披针形
叶片狭长,先端尖,如柳树、 杉树等。
羽状裂叶
叶片深裂成多个细长裂片,如 蕨类、凤尾兰等。
叶序
对生
同一节上两片叶子相对 而生,如丁香、茉莉等
详细描述
植物叶中的叶绿体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储藏在叶片中。这些储藏的营养物质可以在植 物生长季节中提供养分,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此外,一些植物的叶子还可以储藏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以 备不时之需。
04
植物叶的发育与变态
叶的发育
叶原基的形成
在芽轴上,植物的叶原基最初由顶端 分生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 们逐渐发育成成熟的叶片。
《植物叶的解剖构造》ppt课 件
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共10张PPT)
![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65ddb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3.png)
取蚕豆茎横切片观察,与向日葵茎有何异同? 2、皮层:由多层细胞所组成,紧接表皮的娄层细胞为厚角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向日葵茎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向日葵幼茎横切示初生结构
双
子
韧皮纤维
叶
植
物 向日葵茎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向日葵幼茎横切示初生结构
——杨树茎
向 每一维管束是由木质部、韧皮部,以及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所组成。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筛管 伴胞
日 这些维管束分立排成轮状。
放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维管束在茎中分布的情形,注意这些维管束有大有小。 表皮:即最外一层细胞,并有很厚的角质层,在切片上被染成红色,有些地方已脱落。
葵 取蚕豆茎横切片观察,与向日葵茎有何异同?
3、维管柱包括以下各部:
维管形成层
通过对向日葵茎及杨树茎的观察,了 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 显微镜、刀片。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 取向日葵幼苗,通过茎作横切片。放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 倍镜观察维管束在茎中分布的情形,注意这些维管束有大有 。
茎 ——向日葵茎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后生木质部
以髓射线相隔,在茎中央占茎很大部位的那些薄壁细胞即是髓,然后用高倍镜,从外向内将茎的各种组织观察清楚。
的 ——杨树茎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一 ——杨树茎
原生木质部
个
维
管
束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 取杨树茎横切面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出周皮、皮层、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年轮、髓、髓射线、维管射线(次生 射线)等部分,然后再在高倍镜下详细观察各部的细胞。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向日葵茎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向日葵幼茎横切示初生结构
双
子
韧皮纤维
叶
植
物 向日葵茎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向日葵幼茎横切示初生结构
——杨树茎
向 每一维管束是由木质部、韧皮部,以及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所组成。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筛管 伴胞
日 这些维管束分立排成轮状。
放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维管束在茎中分布的情形,注意这些维管束有大有小。 表皮:即最外一层细胞,并有很厚的角质层,在切片上被染成红色,有些地方已脱落。
葵 取蚕豆茎横切片观察,与向日葵茎有何异同?
3、维管柱包括以下各部:
维管形成层
通过对向日葵茎及杨树茎的观察,了 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 显微镜、刀片。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 取向日葵幼苗,通过茎作横切片。放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 倍镜观察维管束在茎中分布的情形,注意这些维管束有大有 。
茎 ——向日葵茎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后生木质部
以髓射线相隔,在茎中央占茎很大部位的那些薄壁细胞即是髓,然后用高倍镜,从外向内将茎的各种组织观察清楚。
的 ——杨树茎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一 ——杨树茎
原生木质部
个
维
管
束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 取杨树茎横切面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出周皮、皮层、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年轮、髓、髓射线、维管射线(次生 射线)等部分,然后再在高倍镜下详细观察各部的细胞。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080b54e53a580216fcfeee.png)
精品课件
8
A.玉米叶维管束
B.小麦叶维管束
精品课件
9
3.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松针叶横切面
1.表皮 2.气孔 3.皮下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转输组织 8.树脂道 9.叶肉细胞
精品课件
10
表皮及皮下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并强烈木质 化,外壁具很厚的角质层。表皮上气孔下陷。皮下层 是一至数层纤维状的硬化薄壁细胞。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特化, 每个细胞的壁均向内折陷,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皱褶。 细胞内有多数的粒状叶绿体。还有树脂道。
内皮层:叶肉细胞最里层的一层细胞,细胞壁较厚,并 具有栓质化加厚,明显地具有凯氏带。
精品课件
11
转输组织:内皮层之内,由三种类型的细胞构成:
①管胞状细胞:无内含物的死细胞,壁稍厚并轻微木质 化,壁上有具缘纹孔。
叶肉:明显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注意两种组 织细胞特点及排列方式的区别。
叶脉:主脉(中脉)具有较大的维管束,木质部在近轴面, 韧皮部在远轴面。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具有厚角组织 和机械组织,其中维管束下方的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较 发达,这是棉叶中脉下面向外突出的原因。在叶脉的薄 壁细胞中,有溶生型腺体。
精品课件
18
实验六 叶的解剖结构
叶是植物的重要光合器官。叶片是叶的主体,由表 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的保护组织,具 气孔和表皮毛的分化。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是光合 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的形态和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最为 明显,如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阳地和阴地植物的 叶,在形态结构上各自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适应特征。
②活的薄壁细胞:在生活后期常见充满鞣质。
《根、茎、叶》PPT课件
![《根、茎、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654b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5.png)
拓展
记录手册。
水 分 ——如何验证?
活动三:根和茎的作用
实验指南
➢ 将植物的根去掉,将茎浸入有颜色的 水中,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
➢ 一段时间后,观察植物茎和叶的颜色 变化;
➢ 对植物的茎进行简单解剖,观察茎内 部的颜色变化,并完成记录手册。
水 分 ——如何验证?
活动三:根和茎的作用
根和茎还有其他功能吗?
根、茎、叶
分享:凤仙花,发生了哪些变Fra bibliotek?活动一:观察根茎叶
叶 茎
根
如何观察?
活动一:观察根茎叶
➢ 对根、茎、叶进行观察; ➢ 可以使用卷尺、放大镜等工具; ➢ 完善记录手册。
活动二:比较凤仙花和其他植物
活动三:根和茎的作用
实验指南
➢ 将植物的根浸入水中,倒入少许油将 水面密封;
➢ 记录此时的水面位置; ➢ 一段时间后,观察水位的变化并完成
实验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
![实验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af0baaac77da26925c5b048.png)
离层 保护层
叶柄
茎
闭合
打开
打开
蚕豆叶片下表皮上气孔开度的观察
1 保卫 细胞母 细胞
3 气孔 形成
2保卫细 胞形成
油菜叶片撕片——示气孔器发育过程
油菜叶片撕片——示气孔器发育过程
分泌组织
桔果皮中的分泌腔
番茄——腺毛
松针叶横切示树脂道(管)
烟草叶片上的腺毛
桂花叶横切示石细胞
印度橡皮树叶片中的钟乳体
阴生叶片横切
玉簪
旱生植物
贮水组织
维管组织
芦 荟 叶 结 构
同化组织
复表皮
气孔窝
气孔
气孔窝
夹竹桃(旱生植物)叶片的横切面
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保卫细胞 孔下室
表 皮 下皮层
气孔器
叶 肉 内皮层 转输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树脂道
裸子植物松针叶横切面
叶绿体
水生植物叶
石细胞
睡莲
眼 子 菜
离区、离层和保护层
实验三预习自测题
1.完全叶由 , , 组成。缺少一至两部分的为 。 一个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为 。一个叶柄上有多枚小叶片的 为 。 2. 叶片结构分为 、 、 , 根据叶片内部叶肉细胞的分 化不同可将叶分为 、 两类。 4.双子叶植物异面叶片叶肉常分化 为 和 组织。 5.禾本科植物叶片 表皮细胞常可区分 、短细胞 两类,后者 可有 、 之分;气孔器保卫细胞常 型;上 表皮常可见 细胞,失水可使叶片内卷。叶脉 处表皮内侧 常可见 结构。 6.裸子植物叶特征 。 7. 叶柄基部初期产生 ,后形成 、 ,叶柄在此脱 落。
3 试剂:透明指甲油
三、实验内容: 1、叶形态观察,识别叶片、托叶、叶柄,识别单叶、 复叶、完全叶、不完全叶,叶卷须。 2、 叶片基本结构观察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ppt课件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0f2337ddccda38376baf86.png)
所有薄壁细胞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裂解形成气腔,或细胞 壁木化增厚成为厚壁的类型。
热带兰科和一些附生的天南星科植物的气生根中,表皮为多层,形成所谓
的根被。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茎的节与节间明显,节间有中 空和实心两种类型。其节间解剖结构有 两大特点:
一是维管束星散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 界限,整个结构由表皮、机械组织、基 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壁细胞组成。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 子叶植物,没有 维管形成层和木 栓形成层发生, 不产生次生结构, 其基本结构与双 子叶植物根的初 生结构相似,也 分为表皮、皮层、 中柱三部分。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1)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多层细胞组成。 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替代表皮起保护和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构成 长细胞:角质化 充满硅质 长方柱形 短细胞: 栓质细胞:壁栓质化,常含有机物 硅质细胞:硅质体
气孔由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泡状细胞是一些大型含水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 条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其功能与叶片的内卷和 展开有关。
注意:运动细胞的结构(含水、较大液泡、无叶绿素、
外壁较厚)、分布、功能 下表皮没有泡状细胞
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
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过 多失水时,泡状细胞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 蒸腾。天气湿润,水分充足时,它们吸水膨胀,叶片平 展,故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化,由同形的细 胞组成,属于等面叶。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 细胞壁向内皱褶,形成“峰、谷、腰、环”的 多环结构。
热带兰科和一些附生的天南星科植物的气生根中,表皮为多层,形成所谓
的根被。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茎的节与节间明显,节间有中 空和实心两种类型。其节间解剖结构有 两大特点:
一是维管束星散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 界限,整个结构由表皮、机械组织、基 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壁细胞组成。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 子叶植物,没有 维管形成层和木 栓形成层发生, 不产生次生结构, 其基本结构与双 子叶植物根的初 生结构相似,也 分为表皮、皮层、 中柱三部分。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1)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多层细胞组成。 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替代表皮起保护和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构成 长细胞:角质化 充满硅质 长方柱形 短细胞: 栓质细胞:壁栓质化,常含有机物 硅质细胞:硅质体
气孔由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泡状细胞是一些大型含水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 条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其功能与叶片的内卷和 展开有关。
注意:运动细胞的结构(含水、较大液泡、无叶绿素、
外壁较厚)、分布、功能 下表皮没有泡状细胞
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
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过 多失水时,泡状细胞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 蒸腾。天气湿润,水分充足时,它们吸水膨胀,叶片平 展,故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化,由同形的细 胞组成,属于等面叶。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 细胞壁向内皱褶,形成“峰、谷、腰、环”的 多环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5
不完全叶(incomplete leaf):不完全 叶是指仅有叶片或仅有叶片和叶柄的叶。如 小麦、烟叶、小旋花、菠菜等。
蓼
菠菜
精选ppt
6
(二)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叶片是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横切叶片,叶片含有 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三个部分。
精选ppt
7
1、表皮 表皮是叶的保护组织。 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 表皮细胞一般不具叶绿体。
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对叶起保 护作用。
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 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在进行蒸腾作用时, 叶中的水就是以气体状态(水蒸气)从气孔 中散发出来的。 思考:气孔是三种气体进出的门户,问是哪 三种气体?
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无机盐的运输:
水分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蒸腾作用增强
蒸腾作用的存在
事实上,根吸收的水分,经 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约有99% 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蒸腾作用的意义: (1)可以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叶 片温度. (?)
水变水蒸气:带走热量。
(2)同时也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 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细胞液浓度:叶>茎>根。
(3)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 的运输。
光合作用的产物供植物体自生生命活动; 人类粮食的来源;工业原料。
精选ppt
21
光
CO2+H2O
(CH2O)+O2
光合细胞
基本公式: 光
6CO2+6H2O 光合细胞
(C6H12O6)+O2
精选ppt
22
胡萝卜素
捕 类胡萝
获 卜素 叶黄素 光 (占1/4) 能
的
叶绿素a
色 叶绿素
素 (占3/4) 叶绿素b
叶的结构与功能
精选ppt
1
一、 叶的生理功能 1. 光合作用 2. 蒸腾作用 3. 叶的繁殖作用 如秋海棠。
精选ppt
2
二、 叶的形态 (一)叶的形态组成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它们都由叶 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二)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完全叶(complete leaf ) : 完 全 叶 是 指含有叶片(blade)、 叶 柄 (petiole) 、 托 叶 (stipule) 三 部 分 结构的叶,如棉、 桃、荭草叶等。
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呢?
活动: 1.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2.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下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 解剖针展平,加盖盖玻片。 3、低倍镜下,表皮细胞呈什么形状?不规则 4、高倍镜下,半月形细胞里面有没有叶绿体?有
叶片的结构 气孔周围的细胞壁较厚.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5.另外再取一片叶子,浸在热水中,叶片两 面的气泡数目哪一面多?为什么?
精选ppt
17
1. 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朝着 降低蒸腾和增加贮藏水分两个方面发展。
2. 水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叶肉细胞层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
化,通气组织发达。
精选ppt
18
3. 阳生叶与阴生叶
许多植物的光合作用适应于在强光 下进行,而不能忍受隐蔽,这类植物称为 阳地(生)植物。有些植物的光合作用适 应于在较弱的光照下进行,这类植物称为 阴地(生)植物。
精选ppt
8
气孔器
精选ppt
9
2、叶肉(mesophyll)
叶肉细胞间有明显的胞间隙。
背腹型叶的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 织的分化,一般上部为栅栏组织,下部为海绵 组织。
等面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如 单子叶)。
精选ppt
10
(1)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 近上表皮一侧的叶肉细胞呈长柱状,
精选ppt
19
阳叶和阴叶的结构特点
阳生叶:叶片厚,小,角质膜厚,栅栏组织 和机械组织发达,叶肉细胞间隙小。
阴生叶:叶片薄,大,角质膜薄,机械组织 不发达,无栅栏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间隙大。
精选ppt
20
四、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 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同化为有机物,并释 放O2的过程。
并与上表皮垂直相交,类似栅栏状,细 胞内叶绿体相对小而多。
栅栏组织的作用:既可充分利用强 光照,又可减少强光伤害。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2)海绵组织(sponge tissue)
在背腹型叶中,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 表皮之间,其细胞形态、大小不相同,细胞内叶 绿体相对较少而大,细胞间隙大,通气能力强。
精选ppt
23
五、蒸腾作用
(一)概念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水分从植物地 上部分以水蒸汽状态向外散失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与蒸发不同,它是一个生理过程,受 植物体结构和气孔行为的调节。
精选ppt
24Leabharlann 活动: 1、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浇水,阳光照 射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蒸腾作用 2、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一般,下表皮的气孔多。
睡莲
水浮莲生活于水中,是一种浮水植物,水 分和空气主要是从叶的上表皮上的气孔进 出的,因而叶的上表皮气孔数目多。
菖蒲
菖蒲的叶是直立生长的,叶的两面照到的 阳光一样多,因而叶片两面原气孔数目一 样多。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天竺葵
天竺葵是一种陆生植物,叶的上表皮照到的 阳光多,蒸腾作用快;下表皮照到的阳光少, 蒸腾作用慢。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而 叶的上表皮气孔分布少,而下表皮气孔分布 多。
水分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减弱
叶肉细胞
叶片 叶脉
表皮细胞
叶
上下表皮 保卫细胞
叶柄
气孔
7. 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 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 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14.在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3、叶脉(vein) 叶脉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成。来
自叶柄中的维管组织等直接发育成主脉。
叶脉分布在叶肉组织中,呈网状,起支 持和输导作用。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四)叶的形态结构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将植物分为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分是( B )
A.上、下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