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Word版)
高中地理 高考知识点总结 大气(二)气压带和风带
14、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1)三圈环流形成的前提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①低纬环流:赤道附近,空气上升,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北进。
从赤道源源不断流来的空气在这里不断地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东北信风。
因此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环流圈。
②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极地附近,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向南流出逐渐向右偏转为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形成中纬与高纬环流。
(3)全球气压带形成的原因①热力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或高气压。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
②动力原因:气流运动造成空气在一定区城内辐合或辐散,从而导致气压发生变化。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4)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呈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①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②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③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3.2 气压带和风带(教师版)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目标导航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知识精讲(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②风带(北半球)风带分布风向【微】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微】(1)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范围。
(2)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判定季节,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季节判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位置。
【即学即练1】下图为不同节气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甲节气时,重庆市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秋高气爽【答案】1.B 2.B【解析】1.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南北两极。
读图可知,①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自然地理(选讲)第三讲 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上课用件)资料
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地球的自转,大气在运动过程中受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即形成三圈环流。如下 图:
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以北半球为例,如图)
气压带 和风带是大 气三圈环流 近地面的气 压分布和气 流运行状况 的表现。
练习:9、下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D
A.甲为夏威夷高压 B.乙为印度低压 C.丙为亚洲高压 D.丁为阿留申低压
(2)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 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风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
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
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组成了全球性大 气环流。三圈环流的近地面形成了地球上的七个气压 带、六个风带。
练习:1、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季节,M处的风向是东__南_风_,其 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海_陆__热_力__差_异_。
(2)结合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年降水量554mm 耶路撒冷(32°N, 35°E)
年降水量230mm 德黑兰(36°N, 51°E)
年降水量312mm 喀布尔(35°N, 69°E)
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控 制作用,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 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 热分布,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 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类 型不同。
的风带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和大陆西岸气候形成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0 气 温 ℃ 15
60 气 温 ℃5 0
03 01
0降 水 5量 mm
0
4000
600 气
3降0
温水
5 0℃0 1量5
mm
400 0
6
0
0 气 温
降3 水
0
5 0 0℃ 量1 5
mm
400 0
6
00 气
3降0
温水
5 ℃0 0 1量5
mm
400 0
600 降 水
500 量 mm
400
-15
3 0-01 5
带热 带 雨 林
热 带 草原 气 候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 气 候
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带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控制。
1 0-04 5
100
-60
1
4
7
10
0 -60 月份
高中地理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优秀课件
右(南半球向左)偏转
西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 北半球东北
0°~30° 气压带的气流,北半球向右 风;南半球
(南半球向左)偏转
东南风
热力 性质 冷干
温湿
干热
跟踪训练
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答复1~2题。
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跟踪训练
2.以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 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 C.甲——②,乙——④ D.甲——①,乙——③
偏成东北风
0°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被 迫 下 沉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气压带、风带会跟随太阳
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
40˚ 30˚
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
夏半年偏北
冬半年偏南 30˚
40˚ 纬度30°到40°
冬季:盛行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上下纬的热量差异。 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地 面热量状况发生变化,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 之变化。
解析 从图中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应为北半球冬至日, 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 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2021版地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文档:必修1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凹凸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中纬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把握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都受中纬西风带把握 终年温存潮湿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把握终年酷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 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冬季受西风带把握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把握,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把握,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把握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深度思考1.分析下面图示,总结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答案 (1)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即2个气压带之间为1个风带;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也是相间分布的。
(2)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2.有同学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简洁记忆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对不对?为什么?答案 不完全对。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假如就南半球而言则相反。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课件
东风带
在副极地低压带和副热带 高压带之间,由于气压差 形成东风带。
02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与特点
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 亚、非洲中部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
特点
具有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季 节性降水差异大等特征。
形成原因
0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运动密切相关。
04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与特点
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南北纬10°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 原和亚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等地最为典型。
气候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较少,干、湿季分明,其中干季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小, 风力较大;湿季则相反,气温较低,湿度较大,风力较小。
形成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季 多雨,夏季少雨。
形成原因
01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 沉,气候炎热干燥;
02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干燥和收割;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有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不利影响
高气压带
由于地面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高压带。
低气压带
由于地面受热,空气上升形成 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由于极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由于赤道受热,空气上升形成 低压带。
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01
02
03
信风带
在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 由于受热上升的空气向两 极流动,形成信风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ppt课件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大 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气 环
特性
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流 成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 地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 环流呢? 活动: 1、绘制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
2、单圈环流
北极
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
赤道
南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 的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 运动的呢?
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极锋 ③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②
副极地低压带
60°N
①
副热带高压带
30°N
0°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一2.2《三圈环流》
ppt课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 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课件
情景三:
假设 地表均一
(考虑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因素)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着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而移动, 夏 季位置偏北, 北半球而言, 冬季位置偏南。
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因素)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因素) 极地东风
1.大气环流( C ) A.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
C.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D.它很难调节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B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赤道低气 压带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分布 赤道附近
30°附近
成因
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
气流运动
上升气流 下沉气流
对气候的 影响
高温多雨 高温干燥
副极地低 气压带
极地高气 压带
60°附近
90°附近
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
上升气流
下沉气流
湿润
寒冷干燥
风带
低纬信风带
分布
北半球
0°~30° 东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又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
季风?环流
①地球不停地自转
加考虑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球表面不均匀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谢谢!
巩固练习
.
风带分布:低纬信风带;中纬 盛行西风 带,高纬 极地东风带
请同学们讨论完成导学案【规律总结】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1、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 律?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何差异?
知识补充: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变化 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高空
近地面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赤道低气压带 0°
气压对降水的影响?
低气压:气流上升,阴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晴朗
信
风
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风的方向很少变, 一向很守“信用”,常年都是吹着一个方向。因 此,海员们称之为“信风”。在这一带海岛上的 树,被定向风吹得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 风向标。
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 逐渐掌握了这个规律。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往 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 因此这种信风又有“贸易风”之称。
3、风带的风向如何判断?
1、气压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南北对称)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 因有何差异?
知识补充: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 引起气压变化 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 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所以!
三圈环流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各个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三圈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环流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环流区域,分
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这三个环流区域在
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风系统。
首先,赤道低压带形成于赤道地区,这里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对流,使得这一地区的气压较低。
由于
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作用,赤道附近的空气被向东偏转,形成东风,这就是赤道地区的东风带。
其次,副热带高压带形成于赤道以北和以南的30°纬度附近。
这一地区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地表温度相对较低,空气下沉
形成高压,这就是副热带高压带。
在这一区域,空气向地表辐散,
形成西风带。
最后,极地低压带形成于极地地区,这里因为受到较少的太阳
辐射,地表温度较低,空气密度大,形成低压。
在这一区域,空气
向地表辐散,形成偏北风和偏南风,这就是极地地区的风带。
总的来说,三圈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共同
作用,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气压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这些环流系统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大气环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带来好处:
1.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鱼米之 乡”,主要是受惠于湿热的夏季风。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 季高温多雨,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都十分有利。
道分布,风向东西相同,南北相反。
假设条件:
① 地表均匀、平坦
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
大气环流的意义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
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 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同时
低压影响 ——多雨 高压影响 ——少雨 西风影响 ——多雨 信风和极地东风影响 ——少雨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 ——降水特征单一
2.当北半球某地,在某季节内近地面大气 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据此回答:
①判断风向:风从 _______吹向_______。 ②判断季节:这种 风一般在____季出现。 ③此时,北太平洋 上是____________(气压中心) 强盛的季节,亚欧 大陆上是 __________(气压中心) 强盛的季节。 ④若该陆地为亚欧大陆的东部,这时沿海 吹_______风。
1.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 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A气
压中心的名称: 亚洲高压 。 _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 原因: 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 是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 风,D点盛行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为 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30º N附近
三圈环流的形成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副热带高气压带 A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 的C气远直射赤道 引起因素: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原因)
冷90N
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 60N
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
30N
赤 道 低气 压 带(热力原因)
0
热
地 球 自 转 使 其 偏
课本P34
3.(近地面)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气候 特征
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则湿润
温度升高,水汽不凝结,则干燥 气候的冷、温、热主要与纬度相关
若风经过海洋,则水汽较多,若 遇地形抬升,则降水多
冷、干 暖、湿 热、干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3.读图,若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
系统, 则正确的叙述为 ( A )
A.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B. ①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C.常年受①控制的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
D.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赤 道 低 气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注意:高、低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的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引
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
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 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
课件3:2.5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1)假设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单圈闭合环流是 在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2)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 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自转使其偏”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季节移动 (1)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 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气压带宽为10个纬度,风带宽为20个纬度。
(2)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 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
“公转使其移”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约为10个纬度。
夏至日:赤道低压带、副高、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移动到 0°、 30°、 60 °北侧。 二分日:0 ° 、 30 ° 、 60 °位于赤道低压带、副高、 副极地低气压带中间。 冬至日:赤道低压带、副高、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别移动到 0 ° 、 30 ° 、 60 °南侧。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候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 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 年可分干、湿 两季
热带季风 气候
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 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 时受因气压带、风带北移而 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判读。读图乙可知,M地 垂直方向气压差高于N地,说明M地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 (垂直方向,近地面气压永远高于高空;下沉气流使近地面 气压更高,高空气压更低),N地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由 此推断①地气压高于②地,①地气温低于②地,故A、C错 误;读图乙比较可知,气压差②③接近0百帕,小于①④差 值120百帕,故B正确。
高中地理-2.1.4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④③ ② ⑦
⑥
⑤
①
⑤ 东北信风带 ⑥ 盛行西风带 ⑦ 极地东风带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实际 上,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次年春分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问:“马纬度”是怎么形成的?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地表各地在各气压带风带的控制下,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性质。一是风带中气流 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的垂直运动,性质如下:
名称 赤低 副高 副极低 极高 信风
西风
东风
方向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高纬-低纬 低纬—高纬 高纬—低纬
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北半球
① 赤道低气压带 ② 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 极地高气压带
2.1-4 大气环流 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二、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三、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海陆间、山谷间,城郊的热力环流
局地环流
二、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假设情景一:
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 ①假设地表均一 ②假设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干湿状况
高一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文档资料
高一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高一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期中复习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看完后如果还意犹未尽,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资料: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