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之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引言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停用或报废。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规范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三、特种设备停用的规定(一)停用的情形1、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
2、特种设备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技术性能下降,无法保证安全运行。
3、生产工艺改变或生产任务调整,导致特种设备长期闲置不用。
(二)停用的申请1、当特种设备需要停用时,使用部门应填写《特种设备停用申请表》,注明停用原因、预计停用时间等信息。
2、将申请表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经审核同意后,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三)停用后的处理1、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等能源供应,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设备受损和人员误操作。
2、对停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封存,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停用”标识。
四、特种设备报废的规定(一)报废的情形1、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
2、特种设备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技术性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3、特种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法恢复正常使用。
(二)报废的申请1、当特种设备需要报废时,使用部门应填写《特种设备报废申请表》,详细说明报废原因和相关情况。
2、将申请表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鉴定。
(三)报废的鉴定1、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申请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出具鉴定报告。
2、鉴定报告应包括设备的基本情况、报废原因、技术评估等内容。
(四)报废的审批1、鉴定报告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安全管理部门和单位领导审批。
2、审批通过后,将报废设备的相关信息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五、报废特种设备的处理(一)拆除1、对于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及时进行拆除。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流程,确保设备安全、合规地退出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册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二、停用与报废条件1.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通过维修或改造消除的。
2. 特种设备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
3. 特种设备因技术进步或功能淘汰,不再适应生产或使用需求的。
4. 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规定应当停用或报废的其他情形。
三、停用与报废程序1. 停用申请: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提出停用申请,并提供设备安全状况、使用年限等相关证明材料。
2. 安全评估: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符合停用条件。
3. 审批流程:停用申请经安全评估后,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停用操作。
4. 停用操作:对设备进行断电、断水、断气等操作,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5. 报废申请:对于需要报废的设备,使用单位应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报废申请,并附安全评估报告。
6. 报废审批:报废申请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
7. 报废处理:按照环保和资源回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拆解、回收或销毁。
四、停用与报废记录1. 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停用和报废档案,详细记录停用和报废的原因、时间、处理方式等。
2. 所有停用和报废的文件、记录应至少保存五年。
五、监督管理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特种设备停用和报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相抵触,按新规定执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特种设备是指具有爆炸、压力、气体、水、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等危险性的设备。
由于特种设备的操作涉及到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因此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制度至关重要。
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特种设备停用制度特种设备的停用指设备在一定周期内暂时不使用的情况,包括定期停用和临时停用。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制度应明确以下几点:1. 停用申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停用计划并书面向所在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停用,包括停用的起止时间、停用的原因、停用的范围等。
2. 停用审核: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停用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停用计划的合理性、停用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3. 停用通知: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应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出停用通知,明确停用的起止时间和停用的范围,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相关的停用安全事项。
4. 停用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停用期间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立明显的停用标志、关闭相关设备的电源、采取防护措施等,以确保设备在停用期间不会对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二、特种设备报废制度特种设备的报废指设备达到一定使用年限或发生严重事故后,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报废制度应明确以下几点:1. 报废标准: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明确的特种设备报废标准,包括设备的使用年限、技术状况、安全事故等方面的考虑,以确定哪些设备需要报废。
2. 报废程序: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达到报废标准后,应及时向所在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报废,包括报废的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
3. 报废审核: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设备是否达到报废标准、是否存在其他处理方式等。
4. 报废处理: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应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出报废通知,并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报废处理,如拆除、封存、销毁等。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本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保障特种设备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
二、停用管理1. 停用的定义停用是指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临时性或长期性的停止使用,包括计划性停用和非计划性停用。
2. 停用的程序和要求(1)计划性停用:① 经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停用申请,并向相关部门递交申请报告,包括停用的原因、停用时间、停用期限等。
② 相关部门综合评估申请报告,如符合停用条件,则批准停用,并制定停用方案。
③ 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执行停用方案,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停用操作,并将停用事项通知相关部门。
④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期间,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非计划性停用:① 发生特种设备设备运行异常、事故等非计划事件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情况。
② 设备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停用评估,并制定停用方案。
③ 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执行停用方案,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停用操作,并将停用事项通知相关部门。
三、报废管理1. 报废的定义报废是指特种设备设备因达到使用寿命、无法修复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原因,不再适用于生产、使用或需要进行维修费用过高的设备进行退出使用。
2. 报废的程序和要求(1)设备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和维护,一旦发现特种设备设备存在无法修复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2)相关部门经过综合评估,如确认特种设备设备无法修复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及时编制报废方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报废方案,如符合报废条件,则批准报废,并确定报废时间和方式。
(4)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执行报废方案,对特种设备设备进行停用、封存和报废手续。
(5)报废的特种设备设备应进行财务注销,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如出售、拍卖或报废处理。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模版(4篇)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管理,确保特种设备设备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报废管理。
第三条停用是指特种设备设备因维修、改造、保养等原因而暂时停止使用的情况。
报废是指特种设备设备因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修复而不再使用的情况。
第四条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报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特种设备设备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五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应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并报单位领导审批。
第二章停用管理第六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前,应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相关人员之间协商,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停用原因、时间和处理措施等信息。
第七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期间,责任人应将设备进行标识、封存,并确保停用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停用期间,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停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停用期间的安全可靠性。
第九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期间,禁止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停用设备。
第十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解除前,应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检查确认设备已恢复正常使用的条件。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设备停用解除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并将停用记录进行归档。
第三章报废管理第十二条特种设备设备报废应经设备所属单位提出申请,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批。
第十三条报废申请审批通过后,设备所属单位应制定报废处理方案,并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报废处理方案应包括设备的具体报废原因、处理方式和报废证明等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设备报废后,应按照报废处理方案进行处理,绝对禁止私自出售、转让或随意处置报废设备。
第十六条报废设备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尽量选择合法的废品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设备报废处理完成后,设备所属单位应及时通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并将报废记录进行归档。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八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使用范围较窄、使用环境较特殊的设备。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磨损、技术更新或其他原因,会出现设备停用、报废的情况。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停用和报废的定义停用是指特种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维修、改造、检测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情况。
报废是指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
三、停用和报废的流程1. 停用流程(1)设备故障或维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设备。
之后,设备维修人员将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直到故障排除。
(2)设备改造或检测:在设备改造或定期检测期间,设备需要停用。
操作人员应提前安排工作,确保停用期间不会给生产造成影响。
(3)其他原因:如特殊情况需要停用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按要求执行停用程序。
2. 报废流程(1)达到报废标准:设备在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后,或者出现一些严重故障,无法修复或达到安全使用标准时,需要报废。
(2)申请报废: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向上级主管提出报废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和报废理由。
(3)审核和批准:上级主管需要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报废程序合法合规。
(4)报废处理:一旦报废申请获批准,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将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如拆解、报废登记等。
四、停用和报废的责任和义务1. 设备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1)及时报告: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其他停用原因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确保停用程序可以及时启动。
(2)配合检修和维护:在设备维修期间,设备使用单位需要与维修人员密切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3)保证报废程序的顺利进行:在设备报废申请期间,设备使用单位需要主动配合报废程序的进行,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 设备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1)制定停用和报废制度:设备管理部门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停用和报废制度,确保停用和报废程序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4篇)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流程,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属的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停用指设备因维修、大修、检修、迁移等原因暂时无法正常工作,需暂停使用一段时间。
特种设备的报废指设备达到安全使用寿命,无法继续使用,需要进行安全报废处理。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
第二章停用程序与要求第五条特种设备停用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编制停用计划,包括停用的原因、停用的时间、停用期间的安全措施等内容,并报请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批准。
第六条特种设备停用期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停用设备进行封存,并设置明显的禁用标识;2. 停用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3. 停用设备在停用期间,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恢复使用后能够正常运行;4. 停用设备的重要部件应当进行防护和保养,防止腐蚀和损坏。
第七条特种设备停用结束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 移除停用标识,并进行相应的解封操作;2. 针对停用期间进行的检查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3. 对于特殊停用情况,如长时间停用、重要设备的停用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重新进行安全检验和评估,确保设备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方可恢复使用。
第三章报废程序与要求第八条特种设备达到安全使用寿命或者发生其他无法修复的故障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编制报废计划,并报请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批准。
第九条特种设备报废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编制报废计划,包括报废的原因、报废时间、报废的处理方式等内容,并报请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批准;2. 在报废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3. 进行特种设备的相关数据备份,包括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检验记录等;4. 进行设备报废操作,包括停用设备电源,封存设备等;5. 对设备进行拆解、销毁或变卖等报废处理,确保设备不会再次被误用。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停用和报废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管理。
1.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安全、合规。
第二章停用管理2.1 特种设备因故需要停用时,使用单位应立即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停用操作。
2.2 停用前,使用单位应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3 停用期间,使用单位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设备损坏或发生安全事故。
2.4 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期限的设备,应按照报废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章报废管理3.1 特种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3.2 报废申请应包括设备基本情况、报废原因、预计报废时间等内容。
3.3 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废申请后,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3.4 经评估确认需要报废的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评估报告的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第四章报废程序4.1 使用单位应根据评估报告,制定详细的报废方案,包括设备拆除、运输、销毁等环节。
4.2 报废方案应报管理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4.3 报废过程中,使用单位应确保作业安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4.4 报废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向管理部门提交报废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报废过程的详细记录和相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监督管理5.1 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管理部门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5.3 使用单位应配合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隐瞒或阻碍。
第六章附则6.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6.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6.3 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本制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与报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
三、定义1. 特种设备:指由国家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安全监察管理的,基本上处于加压状态下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设备。
2. 停用:指设备暂时不再使用,但暂时保存于原址的状态。
3. 报废:指设备达到报废标准,不能再继续使用且不再可修复的状态。
四、停用程序1. 停用申请设备使用单位需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出停用申请,并填写停用申请表。
申请内容应包括停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原因等。
2. 安全评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停用设备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安全状况、停用的风险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3. 停用审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停用申请的审批。
经批准后,向设备使用单位发放停用通知书,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停用设备的具体信息。
4. 停用措施设备使用单位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停用设备的安全。
包括加装防尘罩、施加警示标志、切断相关电源等。
5. 停用期限设备的停用期限应以具体停用原因为依据,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批准后确定。
在停用期限到期前,如需继续停用,应重新申请,并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批准。
6. 停用解除设备使用单位需在停用期限到期前,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出停用解除申请。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解除申请进行审批,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停用解除的具体信息。
五、报废程序1. 报废申请设备使用单位需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并填写报废申请表。
申请内容应包括报废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原因等。
2. 安全评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报废设备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安全状况、报废的风险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停用的定义和要求停用是指特种设备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使用或需要进行修理、维护等情况而暂时停止使用的状态。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停用制度,并要求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特种设备停用制度的要求包括:1. 停用前必须进行维修、检验等必要的准备工作。
2. 停用期间必须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特种设备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停用期间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持设备在停用期间的完好状态。
4. 停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超过期限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并重新进行安全检查。
5. 停用解除后需要经过检测、试运行等环节才能正常使用。
二、报废的定义和要求报废是指特种设备因设备老化、功能失效、无法修复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状态。
报废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处理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特种设备报废制度的要求包括:1. 报废设备必须经过专业机构鉴定,并出具报废证明。
2. 报废设备必须进行拆解、切割等处理,防止再次被使用。
3. 报废设备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报废设备的相关档案资料必须保存至少五年,以备相关部门审查。
三、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特种设备的停用、报废,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1. 建立特种设备停用、报废申请和审批制度,确保所有停用、报废都经过合法程序。
2. 设立专门的停用、报废台账,记录设备的停用、报废情况,包括时间、原因、处理方式等。
3. 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设备管理人员了解停用、报废制度的要求,并能够按照制度执行。
4. 定期进行停用、报废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停用、报废期间的安全和完好。
5. 加强对停用、报废设备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设备被私自使用或处理。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特种设备的停用、报废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2024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样本(二篇)

2024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样本特此通知,以下为特种设备停用及报废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一、设备停用管理1. 凡特种设备预计停用超过____年者,必须对设备进行封存,并在封存完毕后____日内向相应登记机关提交停用报告,同时将《使用登记证》交还至该登记机关妥善保存。
2. 在设备停用期间,使用单位应负责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性能不受影响。
二、设备报废处理特种设备到达报废条件后,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破坏性处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该设备丧失使用功能,不得再次作为特种设备进行转让或使用。
使用单位需向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设备注销手续。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相关文件,以及设备的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 设备的定期检验记录和单位自检记录。
3. 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 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 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记录。
请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2024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样本(二)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以下为相关规范要求的正式表述:一、设备停用规定若特种设备计划停用超过____年,须对设备进行封存,并在封存后____日内向相关登记机关提交报停申请,同时将《使用登记证》交还至该机关妥善保存。
设备重新启用时,必须依照定期检验的规定执行检验程序。
检验结果若判定设备符合或基本符合要求,使用单位应向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并领取更新后的《使用登记证》。
在设备停用期间,使用单位应负责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二、设备报废规定特种设备报废后,应遵循相关法规进行破坏性处理,确保该设备的使用功能被彻底消除,不得再次作为特种设备进行转让或使用。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2023年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特种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梯、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然而,由于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2023年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特种设备停用制度1. 停用定义特种设备停用是指特种设备暂时停止使用的行为。
停用可能是由于设备出现故障、未通过检测、需要进行维修等原因。
2. 停用流程(1)停用申请:设备使用单位在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需要进行维修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停用申请。
(2)停用决策:有关部门收到停用申请后,将组织相关专家对设备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作出停用决策。
(3)停用通知:有关部门将停用决策通知设备使用单位,并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4)停用措施: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在停用期间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3. 停用后处理(1)维修或更新: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停用原因进行维修或更新操作,确保设备在重新投入使用前能够正常运行。
(2)检验合格后恢复使用:经过维修或更新后,设备需要进行检验,确保设备重新投入使用后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三、特种设备报废制度1. 报废定义特种设备报废是指特种设备因寿命到期、严重损坏或技术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使用的行为。
2. 报废判定标准(1)设备寿命:特种设备在制造过程中通常规定了其使用寿命,在达到该寿命后应予报废。
(2)严重损坏:设备出现严重损坏,不能通过维修或更新恢复正常使用。
(3)技术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设备的技术性能已无法满足当前使用要求,无法正常运行。
3. 报废程序(1)报废申请:设备使用单位在发现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条件时,应向有关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报废审核:有关部门将组织相关专家对设备进行评估,确保设备符合报废条件,并作出报废审核结果。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行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停用、报废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具有爆炸、压力、压力容器、气瓶、起重、电梯、吊装等危险性的设备。
第四条停用是指特种设备因事故、设备老化、维修维护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但未被报废的状态。
第五条报废是指特种设备因达到报废标准、无法修复或经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永久停止使用。
第二章停用管理第六条特种设备停用的责任主体为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停用前应报告所属部门,经所属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停用。
第七条特种设备停用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特种设备的危险性超过了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二)特种设备发生故障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无法正常使用;(三)特种设备需要进行维护、维修或改造等工作。
第八条特种设备停用前,设备使用单位应编制停用计划,在停用计划中应明确停用的原因、时间、范围,并报告所属部门备案。
第九条特种设备停用期间,设备使用单位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严禁私自开启特种设备。
第十条特种设备停用期间,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的维护维修规定进行必要的维修、更换等工作。
第三章报废管理第十一条特种设备报废的责任主体为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报废前应报告所属部门,经所属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废。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报废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技术性能指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二)特种设备经检验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修复;(三)特种设备因故障或事故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报废前,设备使用单位应进行定期巡检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报废时,设备使用单位应编制报废报告和清查台账,并报告所属部门备案。
第四章处理方式第十五条特种设备停用后,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维修、更换、改造等。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保障特种设备设备的安全运行并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部使用的特种设备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工作。
三、设备停用程序1. 设备使用部门提出停用申请,明确停用原因和时间。
2. 设备管理员审核停用申请,确认停用原因合法合理。
3. 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停用设备情况,做好工作交接。
4. 确认设备停用后,设备管理员填写停用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备案。
5. 设备管理员定期检查停用设备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四、设备报废程序1. 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明确报废原因和时间。
2. 设备管理员审核报废申请,确认报废原因合法合理。
3. 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报废设备情况,做好工作交接。
4. 设备管理员联系报废单位进行设备报废处理。
5. 报废单位出具报废证明,并报备相关部门备案。
6. 设备管理员填写报废记录,并做好设备报废后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设备停用、报废的注意事项1. 在设备停用和报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流程合规。
2. 停用、报废设备需做好相关安全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3. 设备停用、报废后产生的废弃物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做到环保健康。
4. 设备停用、报废后要做好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有关资料完整准确,方便后续查阅。
六、设备停用、报废的管理责任1.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停用、报废的申请与合理性审查工作。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停用、报废的审核、执行和记录工作。
3. 相关部门负责对设备停用、报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 管理人员要对设备停用、报废的具体工作负责,并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同意后修订。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3.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相关部门所有。
安全管理制度之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xx年xx月xx日•制度概述•停用报废规定•实施细则目录•监督与考核•附录01制度概述定义和范围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设施。
停用报废制度对特种设备的停用、报废进行规定和管理的制度。
目的确保特种设备的停用、报废过程符合法规要求,保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目的和依据原则和方法方法对需要停用或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
对停用或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状态良好。
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管理,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按需报废。
建立停用报废制度,明确停用报废标准、程序和责任人。
对停用或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标识、封存或拆除,防止误操作或事故发生。
01020304050602停用报废规定特种设备达到报废年限或出现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予以停用报废。
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履行相关程序。
提出停用报废申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责任人,提出停用报废申请,填写《特种设备停用报废申请表》。
审批评审通过后,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核准停用或报废。
办理交接手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将停用或报废的特种设备移交给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单位进行处置。
鉴定评审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评审,对申请停用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是否达到报废条件。
县级以上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审批工作。
中央企业总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所属企业申请的特种设备停用报废进行技术鉴定评审和审批工作。
停用报废审批权限03实施细则停用报废前准备工作明确责任人确定负责停用报废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及相关职责。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停用与报废程序,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适用范围涵盖了本单位的所有特种设备。
二、定义1.特种设备:指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条规定,由国家或者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安全进行特殊监督管理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2.停用:指特种设备暂停使用,但尚未报废;3.报废:指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不能继续使用。
三、停用程序1.停用申请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提出停用申请。
停用申请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使用地点、停用原因等信息,并由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2.停用审批停用申请提交给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申请进行评估,确保停用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审批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
3.停用通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将停用决定书发给特种设备管理者和使用单位,通知其停止特种设备的使用,并要求将设备标识为停用状态。
4.设备停用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应按照停用通知的要求,将特种设备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封存和封堵,确保特种设备无法再次启动。
五、报废程序1.报废申请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认为特种设备已达到报废标准时,应提交报废申请。
报废申请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使用地点、使用年限等信息,并由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2.报废审批报废申请提交给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组织专业人员对特种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报废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审批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
3.报废通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将报废决定书发给特种设备管理者和使用单位,通知其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并要求设备标识为报废状态。
4.设备报废特种设备管理者或使用单位应按照报废通知的要求,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四篇)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一、停用制度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设备,由于其安全性、复杂性等方面的特殊性质,使用过程中的停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特种设备停用制度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措施。
1. 停用的定义和条件:(1)停用是指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暂时中断。
(2)停用的条件包括: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修或大修;设备运行环境发生变化,不符合特种设备的使用要求等。
2. 停用的程序和责任:(1)设备停用前,必须由设备管理人员提出停用申请,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2)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在设备上明显位置张贴停用通知,并进行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他人误用。
(3)设备停用期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停用状态。
(4)设备停用期间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5)设备停用期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查明设备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 停用的解除:(1)设备停用期满或修复完毕后,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提交解除停用申请。
(2)解除停用申请必须由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3)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设备在解除停用后经过合理检验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二、报废制度特种设备的报废是指设备由于老化、损坏等原因不能继续使用,需要进行报废处理的一种措施。
特种设备报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并解决特种设备的废弃问题。
1. 报废的条件和程序:(1)特种设备经过鉴定,出现严重的老化、腐蚀、损坏等不能维修的情况。
(2)特种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期限。
(3)特种设备运行环境发生变化,不能满足特种设备的使用要求。
(4)特种设备使用性能不能满足当地的安全要求。
(5)设备管理部门在定期检查中发现设备有安全隐患,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1. 引言特种设备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特殊性质,对人身安全、环境或者公共利益有较大影响的设备。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防止因老旧设备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特种设备的停用和报废制度,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
2. 停用制度特种设备的停用是指设备在一定期限内不再使用,一般是因为设备老化、维护成本过高或不再适用等原因。
停用设备对应的程序和要求包括:2.1 停用程序停用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提出停用申请:设备管理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停用申请,说明停用的原因和计划。
2.评估和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对停用申请进行评估,并根据情况进行审批。
3.停用通知:停用申请获得批准后,设备管理人员向相关人员发布停用通知。
4.停用设备:按照停用通知的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停用操作,包括断电、封存、标识等。
2.2 停用要求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停用过程安全可靠,停用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停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在停用设备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停用设备应进行标识,确保他人能够明确设备处于停用状态。
•停用设备的相关文件、记录等应进行妥善保存。
3. 报废制度特种设备的报废是指设备已经不能继续使用,需要进行淘汰处理的情况。
报废设备对应的程序和要求包括:3.1 报废程序报废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报废申请:设备管理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报废申请,说明报废的原因和计划。
2.评估和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废申请进行评估,并根据情况进行审批。
3.报废通知:报废申请获得批准后,设备管理人员向相关人员发布报废通知。
4.报废设备处理:按照报废通知的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处理,如拆解、破坏、销毁等。
3.2 报废要求为确保特种设备报废过程的安全环保,报废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报废设备的处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设备停用、报废制度
设备停用
1、特种设备拟停用1年以上的,应封存设备,并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停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重新启用时,应参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要求的,适用单位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2、在设备停用期间应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报废
在特种设备报废后,按相关的规定进行破坏性处理,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不得再作为特种设备转让和使用,并到原注册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有: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