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学硕最全经验指导致18学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指导】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学硕最全经验指导致18学子
作为全国复试最早的学校,等结果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差不多有四周。
直到复试名单出来的那一刻,这一年多的考研才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近有很多联系我的学弟学妹,而且好像都知道我的一些情况(很好奇都是怎么了解到的)。
和学弟学妹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了去年准备考研却充满迷茫的自己,好在有那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和资料分享,让我能找到明晰的方向。
回过头去看,这一年多其实自己走了不少弯路,也有过一些捷径,最后能有幸被录取,觉得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考研经历和心得给后继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先简单介绍下个人情况。
楼主是某211财经的应届生学长本科专业是财务管理,报考的是企业管理学硕,虽然都属管理学范畴,但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算半跨吧。
初试分数是政治69,英一79,数三143,838管综102,总分393。
下面进入正题:
1.专业选择+信息搜集“磨刀不误砍柴工”,和高考不同,考研只能报考一所大学的某个专业,除了像法学、mpacc这些统考的专业外,一般而言,选择好了一个专业就很难再更改,尤其是中后期重选专业课成本太高。
所以,选好专业特别关键,这不仅影响到你的考研结果,还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发展。
人大商学院里学硕有管科、商业经济学
等专业,而我报考的专业课代码为838,包括了企业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学,这四个专业的初试完全一样,区别在于复试所以大家也可以。
最近几年学硕一直在缩招,根据16、17年的情况来看,这几个专业的录取线在365——370,四个专业的录取人数在15人左右,具体的录取信息大家可以去人大官网、考研论坛上(考研录取名单/ruc/luqu/)去找,我也在文末留了自己整理的一些录取信息,大家可以对比看看,尤其是被录取学长学姐的初试各科分数,从而逐渐定出自己的目标分数,这些信息的搜集是很关键而且必要的。
就学硕来说,数学和专业课绝对是拉分的大头,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数学,当然前提是政治英语要过线。
像人大838,是要求政治、英语过60,数学、专业课过90。
这里大家不要小看专业课的90,因为据不可靠消息说,每年专业课能过线的比例不到30%(这个不保证真实性)。
人大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有战略和组织两个方向,是硕博连读项目,按考研帮上给出的排名来看是排在第一的,欢迎大家报考。
信息搜集的问题相信很多学长学姐都提到这方面了。
信息的来源五花八门,如何从中省时又高效地甄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很重要,因为考研期间你将遇到各种信息轰炸,各种考研机构的宣传,各种资料习题的轰炸。
考研帮就是个不错的信息站,大家可以充分利用。
这位学长帖子(/t7865861p1)末的QQ群也不错,里面有不少考上的学长学姐可以答疑,也有一起考研的伙伴们可以交流讨论。
另外有些公众号也是不错的,在这里推荐几个:人民日报(时事、出题材料来源处之一,培养党性)、环球
数据sharing、老蒋政治蒋中挺、取经号JTW(有经济学人的推送)、小白考研、肖秀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 2.考研辅导班自己因为自觉性不强,前期的复习没有头绪,所以报了学校附近的一个考研机构的全套,价格不低,事后看来,考研班适合自制力不强(但要实在是不想学,报什么好像都很难考上)、没有合适研友、复习找不到方向而且经济基础还行的同学。
考研班终究也只是一个外因,不要对其抱有太高期望,其实很多考上的同学都是自己看视频、刷题过来的。
3.政治资料:教材+肖系列+机构讲义;选择题:肖、米、蒋+高教版模拟+机构模拟;大题:肖四+肖背诵手册+时政热点+机构讲义(机构请的米鹏,但一起的研友反馈一般,去年还是肖爷爷独霸全场,命中4道半)其实自己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不少,但最后成绩并不好,其中有些教训供大家参考。
我的政治是从暑假开始的,因为报了班,所以都是跟着机构节奏走,大概进度是暑假结束时过完教材一遍,开始做肖1000选择题(一般是先选择后大题,一方面是因为做选择不会那么枯燥,另一方面是因为后期主攻大题,没有太多时间练选择题),十月份开始背大题+做真题+做模拟,一直背到考试前一晚,教材做辅助,用来查漏补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教材“博大精深”,各种细枝末节都可以用来出题,你还无言以对。
政治的拿分关键是选择题,毕竟客观分数是靠自己发挥的,不受主观阅卷老师的影响,一般要拿高分的话,尽量要在40分以上,我今年对答案客观应该只有37。
据传北京地区一向政治压分,所以大家的主观题相差不会太大—都比较低,那么决胜关键就在于选择题。
肖1000最好做两遍,尤其是错题
要多看多背(做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错的还是第一遍错的。
)。
大题的话不好说,去年虽然背了肖四,但主观分数不理想,说明这背题只是让自己有话可说,可以拿个中上分,当然,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够了(学霸请自行忽略此条)。
有学长学姐建议最后一两个月看政治,这个我不是很认同,虽然政治拉不了太多分,但人大要求必须60+,要是稍微马虎点没过线就太可惜了,而且谁都不会嫌分低,所以建议暑假后就可以着手准备,一天安排2-3小时。
4.英语我英语基础不太好,6级只有480多,但考研和四六级、雅思托福是两码事,考研英语是个技巧性很强的学科。
在这里我就简单说说自己的复习情况,因为分数说服力也不大。
资料:机构发的星火单词书和词汇、长难句、阅读、作文讲义+陈正康长难句+真题黄皮书(号称考研学子必选)+张剑作文160篇+黄皮书作文寒假—暑假前:单词书过三遍,长难句和阅读基础结束(机构发了94—04年的真题阅读作为基础讲义来讲,但04改革之前的阅读和我们现在做的出题套路和难度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这个看个人,不一定做,而且做了也不要对自己错几个去纠结)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
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
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
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
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比如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这些老套的和互联网、马云等等一些比较新颖的例子。
5.数学条条道路通罗马,不管是报班还是看视频,不管是看谁的,我觉得都行。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报的考研机构给的几本基础讲义还可以。
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
暑假强化后(老师再讲一遍,自己刷完第一遍全书)我记得机构测评我考了132,其他同学80——110居多。
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
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
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我的资料主要是机构的讲义和测评题+李永乐的全书(机构发的李正元,但我只是用来查漏补缺)+李永乐的真题解析+李永乐的模拟题(好像有6套)+李正元的3+2模拟+张宇的8套4套,另外还有几个公众号上的补充题目。
做数学得注意速度和计算正确性,这个就依赖个人的基础和大量题目的练习了。
考研数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得多做题,尤其是后期的模拟题。
我大概说下我做这些题的感受和顺序,觉得还是有用的。
九月份开始做最近十几年真题,分数从120—140不等,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真题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因为真题早就出现在你的全书、讲义里了,好多资料都把真题当典型例题讲评了,所以你要是觉得真题都很难的话,那这个阶段要加倍努力了。
后面的模拟题,大概有20来套,我是先做李永乐,再做李正元,最后做张宇,这个顺序刚好也是难度递增的顺序,李永乐老师的资料整理得很清晰完整,知识点归纳得很具体,但是模拟题比较简单,用来应付以前的数三还可以,但两年数三的趋势都是变难变活,贴近张宇的风格。
我当时做李永乐老师模拟题的时候,刚好陷入一个瓶颈期,就是计算。
我的解题思路感觉都对,但就是要算错,具体是算矩阵和高数的一些运算,幸好我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挑了同种类型的题目来反复做,结果发现有些题目并非是单纯的计算错误,实际上是我知识点掌握不牢,尤其是线代部分求解方程组的几种运算,是有限制条件的。
“二李”老师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我得分并不高,110—130居多,这也一度让
我感到失望,所以我再这个时候又挑了下以前的错题和一些典型题目来做,并查漏补缺,于是在机构组织的几次测评中,基本回到了130—145的水平,还有一次考了146,错了一道填空题(不过,九月份有一次测评只考了80多,那一次警醒了我)。
其实写了那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身边很多同学用了他的视频、十八讲这些),但是仍不妨碍做题。
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
17年的题说实话,我一做选择我就感到了满满的套路,挖了很多坑,但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
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
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16、17除外,题量略大),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做完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
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但别的东西真的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那些跟着视频网课来的,单打独斗的,都是可以的。
另外,数学我还做了数一数二的真题,这个我推荐环球数据sharing公共号,它在最后几个月就有真题推送,包
含了数一数二三,除了标注了数三不做的题目外,都可以做。
6.专业课838参考书目:/t6994136p1基本的科目就是管理学40分(一般2道简答+1道论述),人力资源10分(1道简答),财务管理50分(一般1道简答+1道计算+1道简答),市场营销50分(一般3道简答+1道论述),会计的话如果专业不考会计而且准备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战略性放弃(要准备的话,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书的话,除了2本管理学(我是以王为主,罗为辅,因为我觉得王老师的内容更适合应试,罗宾斯的适合理解,不过好像考试重点还是在罗那里)+郭国庆老师的市场营销通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要买学习指导,上面有很多计算和论述需要做),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前三章+希特的战略管理(但今年论述出了波特的菱形理论,让我们都很无奈)。
专业课的资料我都是买一位学姐的,后期也是有跟着“上课”。
说实话,学姐对我的帮助挺大的,因为学姐本科是学市场营销的,我是学财务管理,我学营销就很困难,所以这方面学姐对我帮助比较大,此外学姐讲的一些答题技巧和套路很有借鉴意义,有些延伸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
人大的838难度不小,因为它的跨度大,范围广,近几年出题灵活,特别是今年,超纲的题目不少,又主要是主观题,所以考上的学长学姐们专业课一般是在90—110,去年稍高,有过120的,但一般能上100就算毕竟高了,大家接触真题以后就可以体会到。
838的经验贴还有很多,这个大家可以多看看其他学长学姐写的。
总结起来就是,知识点要有框架,学科之间要能沟通
联系,答题也要有套路,一般是先解释几个重点名词,然后援引书上知识,最后归纳升华,不管题目怎么灵活,一定要有结合书本知识,多思考,一定不能脱离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发散和新颖。
老师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所以平时在看书的时候也要多往这方面思考。
很多方面其他学长学姐都有提到,那我就不多加赘述了,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可以留意当年商学院夏令营的题目(这个信息来源会比较难找,可能学长学姐都不一定可以了解到)。
这还是我偶然看到去年一位保研同学的夏令营回忆发现的,这个会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词。
下面附题目:简答:
1.目标管理的定义
2.复杂人假设,及其局限性
3.平衡积分卡应用于绩效评估
4.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的异同.
论述题(四选三):
1.一带一路政策,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
2.法约尔思想对现代管理的价值
3.用激励思想解释目标和文化的作用
4.控制性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系统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局限性。
7.时间规划+心态所谓的timetable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我的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但是大家还是要有个大体的计划安排,比如
几天刷完肖1000,至少到了12月你得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这个时候拿的公共课,尤其是数学,已经会有估分的感觉了。
时间规划这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我们往往都是经历了才知道。
我在九月份后是早上8点到图书馆,晚上10点闭馆回寝室(到了11月份,往往还要到12点多),冲刺阶段大概是每天先半小时英语单词,然后复习政治2—3小时或者做一套数学模拟并查漏补缺,然后下午做英语真题或者精读,晚上背专业课(我是晚上背书效果好,但大家还是按自己的情况来,尽量按考试时的时间来安排这四门的复习顺序)心态的好,得靠自己调节了,我是心态很差的人,复习到了后期我都差点崩溃,尤其是专业课背了就忘,忘了还得背,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堪回首”,不过我庆幸当初的自己坚持下来了。
当大家初试考完了,可以试着找组织,我就是在上面找到了好几位小伙伴然后建了复试交流群,当然了,不要轻信考研帮上的排名。
印象最深的是估分的时候公共课有很多估290的,出分以后,很多报分380+,上400的就有几个,当时把我吓得不轻。
还好学姐给我说,上面的分很多不可信,让我不要担心,好好准备复试。
PS小贴士:
1.练字。
中英文都需要,如果像我一样,底子太差,也不要弃疗,休息时练练字还可以调节放松。
2.研友。
这个相当关键,有个现象是,一起准备考研的,要么都考不上,要么都考上(单打独斗的朋友请绕行)。
研友是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吃饭,能学科互补,又能分享心情的人(而且建议是公共课一样,
考不同专业的朋友)
3.心态。
这一块上面已经提到了,很重要。
4.学硕。
考人大838,英语政治至少保证过线,英语尽量70+,数学是绝对的大头,专业课是难点,而且占据很多复习时间。
5.暑假。
绝对的黄金时期,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打好基础。
6.多做笔记一定不是坏事。
而且可以做在一些小本上方便携带,吃饭走路或者休息的时候可以翻来看看,偶尔灵光一现又可以记录下,虽然去年我因为在吃饭、走路的时候看书被人嘲笑过“假正经”。
但其实能对考上有帮助的话,别人的看法就不应该左右你的选择。
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写了6000多字了,我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什么逻辑结构啊啊啊。
上面都是一家之言,类似的经验贴很多,大家需要结合自己情况细细甄别,附上几个经验贴,有很多帖子都是去年自己看了又看的,大家也可以多加利用论坛的搜索功能去找,并记得点收藏+回复,因为下资料需要金币,可以通过回复获得。
考研是折磨更是考验,愿诸君在这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待明年金榜留名,再面临考证、实习的煎熬(一口毒鸡汤送给大家,考研只是一个阶段,无论成功与否,下一段路仍会有新的起点,新的期待,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