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宏观上不均匀;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宏观上均匀。

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将元素按照周期性和族性进行分类。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常见物质与反应1. 常见气体氧气(O2):支持燃烧,可供呼吸。

氢气(H2):可燃,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形成碳酸。

2. 酸碱盐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具有酸性。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具有碱性。

盐: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通常为酸根离子)组成。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4.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元素与化合物反应,取代其中的一种元素,形成新的化合物和元素。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熟悉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等,并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取用药品、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处理,以及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

-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铁(Fe)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氯化钠(NaCl)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铜(CuO)、水(H_2O)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2H_2 +O_2{longrightarrow}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二、化学基本理论。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分层排布,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和试剂的基本使用方法;2.整理、清洗和保存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常见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4.化学实验常用的计量方法和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5.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观察现象。

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2.元素的种类及其周期表的基本结构;3.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组成;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常见的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4.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温度、浓度、物理状态、催化剂等;5.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四、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的测定1.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2.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3.水的制备、性质和纯净化方法;4.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制备方法;5.常见盐类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检验。

五、常见物质的鉴别和分析1.高锰酸钾溶液的鉴别和氧化性实验;2.硫酸铜溶液和种子的实验鉴别过程和结果;3.碳酸氢铵的鉴别和氨气实验;4.氯离子和溴离子的鉴别实验;5.盐酸、硫酸、硝酸和乙酸的鉴别实验。

六、常见物质的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在食品加工和饮食中的应用;3.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其保护;4.燃烧反应和化学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化学肥料和化学药品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七、环境保护和化学能源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及其原因和危害;2.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3.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4.常见的清洁能源和化学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法;5.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比较。

化学的公式知识点总结

化学的公式知识点总结

化学的公式知识点总结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符号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所组成的物质,在化学公式中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符号是元素名称的缩写,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氢元素的符号是H,碳元素的符号是C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化学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它的符号是由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组成的。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的全过程,它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符号,可以通过方程式推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结合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质子数、电荷数和物质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它们的排列顺序及结合的方式会发生变化。

3. 化学计量系数化学计量系数是用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它是化学方程式的一部分。

化学计量系数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化学计量系数的选择应该使得方程式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原子数保持守恒,同时还要满足实际化学反应的物质摩尔比例。

4. 化学键的表示化学键是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一种化学键。

化学键可以用一条实线、虚线或双箭头表示,它们分别表示共价键、离子键和均相化学键。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它通常用一条实线表示。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它通常用一条虚线表示。

均相化学键是通过原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它通常用一条双箭头表示。

5.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构成的缩写符号,它由元素符号和化学计量系数构成。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包括:元素符号的书写要将首字母大写,如果是两个字母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式的书写中元素符号的顺序要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来确定;如果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个数大于1,则需要在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加上表示个数的小标。

6. 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化学物质的命名规则是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质来进行命名的,包括无机化学物质和有机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分子与化合物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国际化学命名规则,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

四、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4.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八、酸碱与盐1. 酸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4. 盐的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版)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 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模型:质子、中子、电子
- 原子序数、质量数、同位素
- 周期表
2. 分子的结构
- 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瓦尔斯力- 分子性质:极性、非极性
- 水分子的分子构型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1. 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
- 摩尔质量、化学计量单位
- 分子式、化合价、化合物
- 题型:配平方程式
2. 化学平衡
- 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
- 判定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移动原理- 题型:计算反应物质量和浓度
三、物质的能量与热
1. 反应热学
- 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 热化学方程式、热平衡常数、焦耳定律- 题型:计算反应热
2. 化学动力学
-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题型:反应速率的计算
四、酸碱盐和氧化还原
1. 酸碱和盐
- 酸碱的定义、判别与性质
- 盐的定义、类别、应用
- 题型:中和反应计算
2. 氧化还原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态、还原态
-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据
- 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以上为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如果要深入了解更多具体知识点,还需查阅化学相关教材,进一步学习。

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总结1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1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1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1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1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1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个电子,B原子只有3个电子。

1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16、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

17、主族元素的正价一般等于族序数,但F、O例外。

18、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19、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2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一定减弱,非金属性一定增强?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变化规律?2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1.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汽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木头的燃烧等。

1.5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试管、锥形瓶、烧杯、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的发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的发现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如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等。

2.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核运动。

2.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起来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排列在周期表的横行中,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2.4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下侧,非金属元素则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侧。

第三章:化学键和离子3.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3.2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力。

3.3 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世界。

2、物质的基本分类物质有元素和化合物两种基本分类。

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最简单的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成分。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它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一般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涉及到原子之间的重组、分子的断裂和生成等变化。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写方法。

它包括反应式、生成物和反应物等元素。

同时,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也要保持平衡。

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改变物质的外在性质,如形状、颜色、状态等,而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形成,这是一种微观世界的变化。

6、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是用物质的质量表示的,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而化学计量是在实验中通过实际计量计算出来的化学量。

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摩尔数以及化学量的匹配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7、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云层方式围绕着原子核。

同时,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化学性质。

8、离子和化合物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它们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之分。

而化合物则是由离子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特点是具有电中性和不稳定性。

9、原子结合和分子原子通过化学键形成原子结合,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系而形成的。

10、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物质会发生相变,如气体变成液体(液化)、液体变成气体(汽化)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p24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p25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化学知识点总结doc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化学知识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应用非常广泛。

化学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化学物质的分类等方面。

下面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1.1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颜色、硬度、电导率、熔点、沸点等。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判断物质的纯度、获得物质的一些重要信息。

1.2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化学性质决定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特性。

通过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了解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

1.3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其所有的性质和行为。

分子和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不同的分子和原子组合产生了多样的物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世界。

通过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规律。

二、化学键2.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化学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捐赠电子或者接受电子来共享或转移电荷,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

不同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2.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维持相互间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的分子。

共价键的强度一般比较大,在化学反应中不容易断裂。

共价键是有机化合物、无机分子化合物以及大多数固体的重要化学键。

2.3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通常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通常接受电子,成为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了离子晶体,是离子化合物的重要化学键。

2.4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洋”形成的化学键。

在金属键中,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金属离子。

化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化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化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指由一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化学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其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不固定。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可再分解为其他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

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与物质的结构和形态有关的性质。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描述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如燃烧、氧化、酸碱性等。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条件。

2. 物质的消耗和生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被消耗,生成物被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3. 离子反应包括酸碱中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五、常见的化学实验1.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观察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探究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2.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实验通过观察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情况,探究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六、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周期表,包括周期和族两大分类。

2. 常见元素属性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等。

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1.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即物质的质量除以其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2. 摩尔比和物质的量比摩尔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物质的量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

综上所述,化学常识知识点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常见的化学实验、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等内容。

初中化学全部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全部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全部的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6.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悬浮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

- 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液体小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

2.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

- 单质: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产生新物质。

2.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4.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5.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四、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字母。

-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数量的化学式。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

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环绕其周围的电子云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电子云:由电子组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

- 族:表中垂直排列的列。

六、化学键1.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2.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七、酸碱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11.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单质:氢气:H 2 氦气:He 氧气:O 2 氮气:N 2 碳(石墨、金刚石):C 氖气:Ne 钠:Na 硅:Si 铝:Al 镁:Mg 硫:S 氯气:Cl 2 钾:K 红磷、白磷:P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钡:Ba 钙:Ca 碘:I 2 臭氧:O 3(2)化合物:(氧化物):水:H 2O 过氧化氢:H 2O 2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 2 氧化镁:MgO 氧化铝:Al 2O 3 二氧化硅:Si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二氧化硫:SO 2 氧化钙:CaO 二氧化锰:MnO 2 氧化亚铁:FeO 氧化铁:Fe 2O 3 四氧化三铁:Fe 3O 4 氧化铜:CuO(酸):硝酸:HNO 3 盐酸:HCl 硫酸:H 2SO 4 碳酸:H 2CO 3(碱):氨水:NH 3·H 2O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钡:Ba(OH)2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铁:Fe(OH)3(盐):硝酸钾:KNO 3 硝酸钠:NaNO 3 硝酸铵:NH 4NO 3 氯化钾:KCl 氯化钠:NaCl 氯化钡:BaCl 2 氯化钙:CaCl 2 氯化镁:MgCl 2 氯化铝:AlCl 3 氯化锌:ZnCl 2 氯化亚铁:FeCl 2 氯化铜: CuCl 2 氯化银: AgCl 硫酸钠: Na 2SO 4 硫酸钡: BaSO 4 硫酸铝: Al 2(SO 4)3 硫酸锌: ZnSO 4 硫酸亚铁: FeSO 4 碳酸钠: Na 2CO 3 碳酸钡: BaCO 3 碳酸钙: CaCO 3 高锰酸钾: KMnO 4 碳酸氢钠: NaHCO 3 氯酸钾: KClO 3(有机物):甲烷:CH 4 乙醇(酒精):C 2H 5OH(其他):氨气:NH 32.方程式(1)化合反应镁与氧气反应:2Mg +O 2=====点燃2MgO 铝与氧气反应4Al +3O 2===2Al 2O 3 硫与氧气反应S +O 2=====点燃SO 2铁与氧气反应(氧气中)3Fe +2O 2=====点燃Fe 3O 4 磷与氧气反应:4P +5O 2=====点燃2P 2O 5 氢气的燃烧:2H 2+O 2=====点燃2H 2O碳的燃烧: C +O 2=====点燃CO 2 铜与氧气的反应:2Cu +O 2=====△2CuO 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2CO +O 2=====点燃2CO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 2+H 2O===H 2CO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aO +H 2O===Ca(OH)2(2)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 2O 2=====MnO 22H 2O +O 2↑ 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 3=====MnO 2△2KCl +3O 2↑ 电解水:2H 2O=====通电2H 2↑+O 2↑ 碳酸分解: H 2CO 3===H 2O +CO 2↑ (3)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CuO +H 2=====△Cu +H 2O 碳还原氧化铜:2CuO +C=====高温2Cu +CO 2↑ 碳还原氧化铁:2Fe 2O 3+3C=====高温4Fe +3C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Zn +2HCl===ZnCl 2+H 2↑ 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H 2SO 4===ZnSO 4+H 2↑镁与稀盐酸反应:Mg +2HCl===MgCl 2+H 2↑ 镁与稀硫酸反应:Mg +H 2SO 4===MgSO 4+H 2↑铁与稀盐酸反应:Fe +2HCl===FeCl 2+H 2↑ 铁与稀硫酸反应:Fe +H 2SO 4===FeSO 4+H 2↑铝与稀盐酸反应:Al +6HCl===2AlCl 3+3H 2↑ 铝与稀硫酸反应:2Al +3H 2SO 4===Al 2(SO 4)3+3H 2↑铝与硫酸铜反应:2Al +3CuSO 4===3Cu +Al 2(SO 4) 铁与硫酸铜反应:Fe +CuSO 4===Cu +FeSO 4(4)复分解反应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6HCl +Fe 2O 3===2FeCl 3+3H 2O 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3H 2SO 4+Fe 2O 3===Fe 2(SO 4)3+3H 2O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2HCl +CuO===CuCl 2+H 2O 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H 2SO 4+CuO===CuSO 4+H 2O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NaCl +H 2O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检验氯离子):AgNO 3+HCl===AgCl↓+HNO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碳酸氢钠与徐盐酸反应:NaHCO 3+HCl===NaCl +H 2O +CO 2↑硫酸铜与氢氧化铜反应:CuSO 4+2NaOH===Na 2SO 4+Cu(OH)2↓ 碳酸钠与氢氧化铜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AgNO 3+NaCl===AgCl↓+NaNO 3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5)其他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 2===CaCO 3↓+H 2O 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2NaOH +CO 2===Na 2CO 3+H 2O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uO +CO=====△Cu +CO 2第一部分:关于物质一.空气和水1. 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 2 0.0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原理:4P + 5O 2点燃2P 2O 5。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 周期表分为s、p、d、f区,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6. 化学计量-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6.022×10^23个粒子。

7.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mol/L、g/L等。

8. 酸碱与盐-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9.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无机化学1.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硫、磷等。

-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包括水、氨、硫酸、硝酸等。

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钠、钾、钙、镁、铝、铁、铜等。

- 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卤化物等。

3. 配位化合物- 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常见的配体有水、氨、乙二胺等。

4.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电离产生H+的物质,碱是电离产生OH-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给予者,碱是质子接受者。

5. 沉淀反应- 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心运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共价键是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电子云的相互作用,氢键是氢原子与非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元素按周期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等。

化合物按化学式表示,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

4.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按反应类型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物分解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置换反应是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相互交换位置,化合物分解反应是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

二、化学反应1.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能量并产生发光或火焰。

燃烧产生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水、氮氧化物等。

燃烧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如木材燃烧、煤气燃烧等。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常伴随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生成水。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酸碱中和溶液的调节、酸性土壤的改良等。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为氧化,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它涉及到能量转化和电子传递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腐蚀、还原剂的应用等。

4. 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它包括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等。

气体的生成与收集实验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气体泄漏和爆炸等事故。

初中化学小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小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小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氢、氧等。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H2O)。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如空气。

5.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负电荷粒子。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变化: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如固体融化成液体,不产生新物质。

3.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式子,如2H2 + O2 → 2H2O。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元素在周期中的电子排布相同。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具有不完全填充的d 轨道。

5.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于该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能力。

4.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电子转移的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

5.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通常用水作为溶剂。

五、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准确进行,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试剂。

2. 实验室安全:了解化学品的性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规则。

化学考证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考证知识点总结大全

化学考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氢原子的结构及能级图原子核结构2. 分子结构共价分子结构极性分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4.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杂化与价电子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双替平衡态方程式2. 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测定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 反应热和热力学热力学基础反应热和热量变化4.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三、化学物质1. 气体状态方程摩尔体积和摩尔体积比气体的混合与溶解2. 溶液溶液的浓度计算溶解度和饱和度晶体的形成和结构3. 酸碱酸碱的定义pH 和 pOH 的计算酸碱中的中和反应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的定义电子转移的实践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应用四、物质性质1. 某些常见物质的性质水的性质硫酸的性质碳酸的性质碱的性质2. 热力学性质热容和比热容焓和焓变化热力学方程和热力学循环3. 光电性质光谱学基础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光电化学原理五、化学实验1. 基本实验操作热操作冷操作滤液干燥和结晶酸碱和沉淀反应2. 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室的危险特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化学品的安全储存3. 实验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判定六、化学知识的应用1. 化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化工原料与制品保健品与日用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2. 化学在工业生产的应用化学原料与产品的制造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七、化学前沿领域1.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光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生物成像和催化领域的应用3. 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技术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八、化学领域的新成果1. 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和催化剂新型分子筛和离子交换树脂2. 环保化学和资源化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清洁技术固废资源化和能源利用技术3. 化学教育和传播化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化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形式以上是化学考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理解化学的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和化学式。

2.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化学式。

3.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 酸: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5. 碱: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

2.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4.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5.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 实验室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处理化学品。

3.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量取、混合等。

4. 实验记录:学会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 物质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状态变化,如颜色变化、气泡产生、沉淀形成等。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包括周期和族。

2. 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和常见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a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木柴燃烧、铁的生锈、食物腐烂
b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
c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反之,不成立
1.2
a科学探究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b蜡烛燃烧:
火焰分三层(检验: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
产物:二氧化碳CO2(检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和水H2O(检验: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或者放一个干燥的玻璃片)
1.3
a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3不得尝
4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按最少量取药品:固体只需盖满试管
底部;液体1~2ml
5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b固体(保存:广口瓶,取:镊子/药匙)
液体(保存:细口瓶,取:倾倒/胶头滴管、量筒)
c天平:左物右码;先码后物(只能增加或减少药品)
注意:天平放反的问题
量筒: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问题
d酒精灯:燃着时不能加酒精;不能相互引燃;用完不能吹,要用灯帽盖灭;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要用湿抹布盖灭
e给液体加热:1试管里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试管夹由底向上夹
3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f连接装置:用水润湿管口
g洗涤仪器干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1
a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1原理: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瓶内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小,产生倒吸现象,通过测量倒吸部分水的体积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大致体积含量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是混合物;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注意:结论偏大/偏小的问题
b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c物质分类:
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粗盐、溶液、合金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铁、水、氯酸钾、高锰酸钾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氢气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氯酸钾、高锰酸钾
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空气污染物:(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注意:二氧化碳不算空气污染物
2.2
a氧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液态:淡蓝色;固态:淡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
1助燃性(检验: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2氧化性:分别与木炭、硫、铁丝、红磷的反应(4个文字/符号表达式)
现象:(C)3种: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S)2种: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Fe)3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P)2种: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注意:此类反应集气瓶中是否留水以及水的作用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
2.3
a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3个文字/符号表达式
2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注意:1制取(制备并收集,即包括发生装置又包括收集装置)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引起堵塞);
3收集时间:
开始:气泡均匀地连续地冒出时
结束:瓶口有大气泡(排水法验满的方法)
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注意:查: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反应结束,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
5催化剂:要素(一变两不变):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慢)
b工业制法: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
c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第3单元
3.1
a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特点: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不断运动着
3有间隔
d化学变化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3.2
a原子由原子核(正电)和核外电子(负电)构成,原子核由质子(正电)和中子(不带点)构成;
b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核外电子排布:1分层排布;2由里向外排;
3每层电子数为2n2;4最外层不超过8个(一层:不超过2个)
d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e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3.3
a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地壳中元素分布:氧>硅>铝>铁
c元素符号的意义:以H为例
(宏观)表示氢元素
(微观)表示1个氢原子
注意: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H表示2个氢原子,不能说2个氢元素
d元素分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e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周期);18个纵行(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f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g分子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态单质、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元素化合物、铵态化合物
第4单元
4.1
a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
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b水华(淡水)和赤潮(海水):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磷元素P含量超标)
4.2
a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倾倒液体时,烧杯要靠着玻璃棒
2玻璃棒末端要轻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颈应紧靠接收液体的容器内壁
b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肥皂水)(煮沸、蒸馏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水的净化:
1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沉淀、过滤;
2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吸附(明矾、活性炭)、蒸馏
3除去水中细菌:一般用氯气杀毒(游泳池);生活中用煮沸消毒
4.3
a(宏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微观)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电解水(1个文字/符号表达式):
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且“正氧负氢”
c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可燃性(火焰呈淡蓝色,混有空气或氧气会爆炸)、还原性
3验纯:1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若声音较
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4.4
a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b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1表示水这种物质
(宏观)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3表示1个水分子
(微观)4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注意:当化学式前面有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H2表示2个氢分子
c化合价:(常见元素口诀、原子团口诀)课本P85;
1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化合价;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也可显不同化合价3单质化合价为0
4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