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
家禽养殖中的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
家禽养殖中的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在家禽养殖中,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人工孵化,我们可以提高孵化率,控制育雏环境,确保家禽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深入探讨家禽养殖中的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相关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人工孵化技术1.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人工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种类的禽类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孵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
通常情况下,禽类的孵化温度在37-39摄氏度之间,湿度大约在50-60%左右。
通过科学准确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孵化率。
2. 孵化箱的选择与调节孵化箱的选择是人工孵化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孵化箱的尺寸、通风系统以及应用的技术设备都会影响到孵化效果。
合理选择孵化箱,并进行适当的调节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孵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能够实现精确的调控,箱体通风要良好,以保证禽类胚胎在孵化过程中能得到足够的氧气。
3. 孵化鸡蛋的处理与翻转鸡蛋的处理与翻转是成功孵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孵化前,需要对鸡蛋进行筛选,将有破损或异常的鸡蛋剔除。
同时,在孵化过程中,定时进行鸡蛋的翻转,以保证胚胎的均匀发育和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4. 孵化期监控在孵化过程中,持续的监控非常重要。
通过温度、湿度和氧气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对孵化箱内的环境进行调整,比如通风、加湿等,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二、育雏技术1. 环境调控育雏阶段的环境调控对于幼禽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都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育雏温度在30-32摄氏度之间,湿度大约在50-60%左右。
此外,育雏场所的卫生和通风也需要保持良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 饲养管理在育雏期间,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的时间、方式都需要科学合理。
针对不同阶段的幼禽,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
第七章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种蛋的选择、消毒、保存方法和孵化的五个条件;掌握种蛋孵化的适宜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了解适当的通风换气、翻蛋和卫生对孵化率的影响;掌握照蛋技术、移盘时间;学会统计孵化结果的各项指标,掌握雏鸡自别雌雄的方法。
第一节种禽的管理并不是所有种鸡所产的鸡蛋都可以作为种蛋进行孵化,种蛋收集后需要进行筛选,经过消毒后才能进行孵化,有时还要进行短期的贮存和运输,因此从种蛋产出到入孵到孵化器这一期间,对种蛋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以确保种蛋的质量。
种蛋的质量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雏鸡的质量。
一、种禽质量种禽要求生产性能高,无经卵传播的疾病,饲养营养全面,管理良好,种蛋受精率高。
二、种蛋的选择(一)清洁度(二)蛋的大小种蛋大小一般要求52~68 克,不同的品种要求有所差异,肉种鸡要求较宽,黄羽肉鸡和地方鸡种要求的蛋重较小。
(三)蛋形接近卵圆形的种蛋孵化效果最好,蛋形指数要求在 1.3~1.4 之间。
蛋形指数是禽蛋短轴与长轴的比值。
(四)蛋壳颜色必须要求种蛋符合本品种特征。
(五)蛋壳厚度蛋壳厚度应在0.35mm 左右,不仅破损率低,而且能有效地减少细菌的穿透数量,孵化效果好。
(六)内部质量(七)种蛋选择的次数和场所一般情况下,种蛋在禽舍内经过初选,剔除破蛋、脏蛋和明显畸形的蛋,在入库保存前或进行孵化厅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选择,剔除不适合孵化用的禽蛋。
三、种蛋的消毒(一)消毒时间为了减少细菌待蛋壳的数量,种蛋产下后应马上进行第一次消毒。
夏天一般要求至少收集 4 次种蛋,冬天 3 次,收集后马上进行消毒。
种蛋入孵后应在孵化器内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
种蛋移盘后在出雏器进行第三次熏蒸消毒。
(二)消毒方法1、甲醛熏蒸。
第一次种蛋消毒通常用的浓度为每立方米42ml 福尔马林加21g高锰酸钾,20min可杀死95%〜98.5%的病原体;第二次在孵化器内消毒,用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加14g高锰酸钾;雏鸡熏蒸浓度再减半。
鸡的人工孵化的技术要点
鸡的人工孵化的技术要
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孵鸡:3月3日
(1) 温度:这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时温度控制要平稳,防止忽高忽低。
孵化适宜的温度范围可掌握在37~39.5℃,变温孵化:1~5天孵化温度38.5℃,6~18天保持在38.3℃~37.8℃, 19~21天保持在37.2℃左右。
(2) 湿度:孵化期间的相对湿度,前期应稍高(利于囊膜形成),中期稍低(利于水份蒸发),后期较高(避免蛋壳膜与雏鸡粘连)。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1~7天60%;8~16天50~55%;18天以后65~70%。
(3) 翻蛋:其目的是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增加胚胎运动。
机器孵化时, 2小时1次;传统孵化采用人工翻蛋时,每昼夜应不少于4~6次,动作要快、轻、稳,每次角度要求达到90度以上。
胚蛋移到出雏机后停止翻蛋。
(4)通风换气:鸡胚胎发育需不断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应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不能使冷风直接吹到蛋面上,应先使室内通风,然后结合凉蛋再进行蛋面通风。
(5)凉蛋:鸡蛋10胚龄前一般不需专门凉蛋,结合翻蛋即可。
12胚龄后,随着物质代谢增加,蛋内温度升高,每天可凉蛋1次,每次20~30分钟。
孵化16~20天,每天2次。
(6)照蛋: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看胎施温,并剔除无精蛋、散黄蛋和死精蛋等。
鸡蛋入孵第5天开始头照,看胚胎是否有明显的“单珠”;第10~11天二照,看胚胎尿囊两侧血管是否“合拢”;第17天三照,看胚胎是否“封门”。
如胚胎发育迟缓或过快,要随时调整温度。
2。
人工孵鸡的方法
人工孵鸡的方法
人工孵鸡是一种创新的养殖方式,能够提高孵化率、减少资源浪费、节省人力。
以下
是关于人工孵鸡的10条方法以及详细描述。
1. 确定孵化基地位置:选择离市场近、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确保孵化基地调运便利、鸡苗运输快捷。
2. 搭建孵化室:建造专业孵化室,合理设计温度、湿度、氧气等环境参数,保证孵
化成功率。
3. 合理配备孵化设备:使用先进的孵化设备,如智能化控制、自动换气、持久加热
等设备,确保孵化环境的质量。
4. 制定孵化计划:制定科学的孵化计划,确定好孵化周期、孵化时刻、孵化温度、
孵化湿度等参数。
5. 采购高质量的卵:选购外壳完好无损、大小匀称的高质量鸡蛋,具有较高对比度
的蛋壳,具有一定的内膜厚度和弹性。
6. 卵检测:采用传统或现代方法进行卵的检测,如卵光伏、卵量测定仪、卵壳硬度
检测仪等,保证它们没有损伤、感染和死胚。
7. 卵消毒:将卵先进行消毒,如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高温消毒等,杀死有害微
生物,保证卵内无菌。
8. 确定不同孵化期栏位:根据卵的孵化时间和种类的特殊需求,设置不同的孵化期
栏位,确保孵化期间的小鸡健康成长。
9. 如何控制孵化温度:根据鸡卵的发育特点,合理控制孵化温度,一般保持在37.5℃左右,确保卵内胚胎健康发育。
10. 小鸡出壳:观察出壳情况,并及时进行清理,确保小鸡身体无损且到达饮水和饲
料新孵带时间,以防止鸡苗出现虚弱等问题。
人工孵鸡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的心力,同时需要了解许多相关知识和技术。
只有仔细合
理的进行孵化,才能保证孵化效率和质量,为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养鸡场人工孵化技术
孵化鸡苗技术.网络禽医梅长苏执业兽医医师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
母鸡孵蛋称作自然孵化,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鸡蛋孵化。
人工孵化既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又能节约成本,提升孵化率,适合大批量生产需要。
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效益。
小鸡孵化技术鸡孵化期21天落盘18天照蛋7天技术分类: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应注意的问题1、在孵化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选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2)在孵化之前要消毒。
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二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
2、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要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3、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4、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5、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
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6、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根据人工操作管理条件下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要抓好,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就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①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和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人工孵小鸡,也被称为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来模拟鸟类孵卵过程,使用特殊设备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孵化鸟蛋,使小鸡成功孵化出来。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能够帮助饲养者提高小鸡存活率,并能够有效控制孵化过程中的变量,提高孵化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工孵小鸡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孵化设备和材料。
常见的孵化设备包括孵化箱、孵化器、电热片、加热灯、灯泡等。
孵化箱和孵化器是核心设备,用于控制温湿度。
此外,还需要准备良好的孵化箱环境,如保持室内整洁、消毒,确保孵蛋成功。
然后,选择适宜的蛋。
选取健康、无缺陷的蛋,最好是刚产下来的新鲜蛋。
同时,注意选择来自健康的种鸡,并确保其免疫接种情况良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接下来,进行预孵化处理,即将蛋放入孵化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养工作。
首先,将蛋在28的温度下存放12到24小时。
此过程旨在让蛋温度逐渐平衡,增加蛋胚的活力。
其次,将蛋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蛋壳表面清洁。
最后,进行蛋壳上的标记,以便于日后的管理和观察。
然后,将蛋放入孵化箱或孵化器中,开始人工孵化的过程。
首先,将温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
一般来说,鸡蛋的孵化温度为37.5-38.5(99.5-101.3F),不同品种的蛋可能有所差别。
我们可以通过孵化箱或孵化器上的温度控制器来调整温度。
同时,要保持温湿度的稳定,以确保胚胎能够正常发育。
然后,控制相对湿度。
孵化过程中的湿度对于胚胎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鸡蛋在孵化初期需要较高的湿度,约为60-65%左右,进入后期则需要逐渐降低湿度,约在40-45%左右。
我们可以通过在孵化箱或孵化器内放置水源(如湿润的海绵或湿棉花等)来控制湿度,并定期检查和补充水分。
接下来,注意孵化环境的通风和氧气供应。
孵化过程中,胚胎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孔,可确保孵化环境的空气流通。
然而,要注意通风的大小和频率,以免影响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此外,定期翻转蛋的位置。
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以保持均匀的温度和湿度分布。
乌骨鸡的人工孵化技术
通风设备
为了保持孵化器的空气流通,应配备通风 设备。
湿度控制
孵化器应有湿度调节装置,以保持适宜的 湿度水平。
孵化箱
01
02
03
保温性能
孵化箱应具备良好的保温 性能,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环境。
内饰材料
孵化箱的内饰材料应无毒 、无味,且易于清洁。
通风孔
孵化箱应设置适当的通风 孔,以保证空气流通。
温度计
03
孵化操作流程
设定孵化温度
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胚胎发育产生负 面影响。 适宜的孵化温度通常为37.5℃左右,但具体温度应根据季节和鸡种进行调整。
在孵化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孵化温度,确保其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设定孵化湿度
湿度也是孵化过程中非常重要 的因素之一,适宜的湿度有利
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适宜的孵化湿度通常为50%60%左右,但具体湿度应根据 鸡种和孵化器类型进行调整。
在孵化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孵 化湿度,确保其稳定在适宜的
范围内。
翻蛋管理
翻蛋是人工孵化过 程中必不可少的操 作之一,有助于胚 胎的正常发育。
翻蛋时应注意轻拿 轻放,避免破损或 震动对胚胎造成不 良影响。
温度控制
湿度调节
该孵化场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使孵化 室的温度保持稳定,避免温度波动对种蛋孵 化造成影响。
该孵化场根据乌骨鸡的孵化需求,合理调节 孵化室的湿度,以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通风换气
翻蛋管理
该孵化场注重孵化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 新鲜,减少疾病的发生。
该孵化场采用自动翻蛋设备,定时翻动种蛋 ,保证胚胎均匀受热,提高孵化效果。
使用5%~10%的来苏儿 溶液或0.2%~0.5%的过 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
浅谈家禽人工孵化
孵 化 过 程 中温 度 采 取 前 高后 低 ,前 期 由
于 机 凉 、蛋 凉 ,孵 化 1 6天 ,温 度 调 到 -
3 . 3 ℃之 间 后 期 孵 化 7 1 85 9 ~ ~ 8天 ,温
度 应 调 到 3 ~ 75 ,孵化 l 7 3 .℃ 8天 后 ,温
度控 制在 3c 7C。孵 蛋 落 盘 , 放 到 孵 化
机 底 部 的 出雏 盘 内 ,等 待 雏 。 孵 化过 程 要 严 格 的 控 制好 温 度 ,
准 确 的 给 温 ,不 能 有 “ 低 勿 高 ” 的 宁
化 机孵 化 为 9 。 即在 垂 直 位 置 中心 前 0,
倾 4 。 转 到 后倾 4 。 。 5处 5处
资源 育繁
浅 谈家禽 人 工孵 化
毛 生 平 肖明军 严 佩 卿 ( 湖南省 永顺 县 畜牧水 产局 4 6 0 ) 17 0
度 过 大 , 蛋 的 水 分 不 易 蒸 发 ,特 别 是 后 期 ,有 碍 胚 胎 发 育 , 形 成 大 肚 雏 , 湿 度 偏 低 ,蛋 内 水 分 蒸 发 过 程 快 , 出 雏 时 易 发 生 粘 连 现 象 ,都 会 给 孵 化 带
打 开 覆 盖 物 翻 蛋 , 因 而 散 热 多 ,所 给
的 温 度 应 高一 些 ,在 蛋 的顶 端 水 平 处 ,
随 着 胚 龄 的 增 大 ,逐 渐 开 大 孵 化 机 上 的 通 气 孔 .到 孵 化 后期 通 气 孔 应 全 部
打开。
14 翻 蛋 .
Hale Waihona Puke 温 度 宜 保 持 在 3 ~ 95C 9 3 . 。② 小 型 电热 q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
以人工孵化小鸡,首先需要一个适合的孵化器。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孵化小鸡的方法:
1. 准备一个孵化器:可以购买一个专业的孵化器,确保具备适当的温湿度控制功能。
孵化器应该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通常应在37.5°C至38.5°C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5%至50%之间。
2. 温暖孵化器:在启动孵化器之前,先将其预热至所需的温度范围,在一个暖和的房间放置孵化器,并确保其处于稳定的环境中。
3. 收集鸡蛋:收集新鲜的鸡蛋,最好是来自健康的、有良好育种记录的鸡。
4. 放置鸡蛋:将鸡蛋平放在孵化器的孵化托盘上,确保鸡蛋排列整齐,不互相压迫。
5. 监控温湿度:确保孵化器内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您可以使用温湿度计来监测,根据需要调整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
6. 翻转鸡蛋:鸡蛋应每日翻转一次,以确保胚胎均匀发育。
如果使用自动孵化器,可以设置自动翻转功能。
7. 孵化期:家禽类的孵化期一般为21天。
在整个孵化期间,
确保温湿度处于适当的范围内,并定期检查鸡蛋的发育情况。
8. 孵化出小鸡:在孵化期结束后,小鸡会开始破壳而出。
当小鸡开始出现时,应停止翻转鸡蛋,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
9. 移出小鸡:当小鸡全部孵化出来后,将它们小心地转移到一个准备好的育雏箱中。
确保育雏箱内有足够的饮水和合适的饲料供应。
请注意,人工孵化小鸡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和存活率。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考虑向养殖专家寻求帮助或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
浅析鸡蛋人工孵化技术要点
浅析鸡蛋人工孵化技术要点【摘要】鸡蛋人工孵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孵化的背景,探讨了鸡蛋人工孵化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了温度控制、湿度调控、通风和氧气供应、营养和水分管理、孵化后期的关注点等关键要点。
最后指出了人工孵化技术不断发展,并对农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
未来,人工孵化技术有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好处。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鸡蛋人工孵化技术的要点,认识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人工孵化、鸡蛋、温度控制、湿度调控、通风、氧气供应、营养管理、水分管理、孵化后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展望。
1. 引言1.1 介绍人工孵化的背景人工孵化是指利用先进的孵化设备和技术,将动物(如鸡、鸭、鹅等)的卵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卵的孵化率和幼禽的存活率。
人工孵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温度、湿度等因素来孵化鸡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工孵化技术已经变得更加精密和高效。
人工孵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的需求。
在传统的孵化方式中,很难控制孵化环境的稳定性,孵化率和存活率较低,从而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而引入人工孵化技术后,可以对孵化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提高了孵化率和存活率,加速了农业生产的进程。
人工孵化技术的出现,不仅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也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2 探讨鸡蛋人工孵化的重要性鸡蛋人工孵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人工孵化,可以控制孵化环境的各种因素,提高孵化成功率,增加家禽的繁殖效率。
鸡蛋在自然环境下孵化的成功率并不高,而通过人工孵化,可以大大提高孵化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
人工孵化技术也可以帮助农民规避一些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探讨鸡蛋人工孵化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养禽学 第八章 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
养禽学第八章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孵化是家禽特殊的繁殖方式。
孵化:家禽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受到一定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作用,发育成雏禽的过程。
自然孵化:也叫抱窝。
人工孵化:通过机器或其他设备模拟自然孵化过程,人为创造适宜的孵化环境,对家禽的种蛋进行孵化,从而大大提高家禽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率。
·是仿生学的一大成就。
·人工孵化已成为现代家禽生产的一项基本技术。
第一节胚胎发育完整的胚胎发育= 蛋形成期的发育+ 孵化期发育产蛋前: 受精、细胞的分化与生长、细胞已经完成分化到特定组织入孵蛋标记一、孵化期各种家禽的孵化期家禽种类孵化期(天)家禽种类孵化期(天)鸡鸭鹅瘤头鸭212830~3333~35火鸡珍珠鸡鸽鹌鹑27~28261816~18鸡胚孵化二、胚胎的发育生理1、胎膜(1)卵黄囊:胚胎的营养器官、造血器官和呼吸器官(2)羊膜和绒毛膜:保护胚胎(3)尿囊:胚胎呼吸器官、排泄器官和营养器官鸡胚孵化过程2、重要发育阶段第一天4小时-心脏和血管开始发育18小时- 消化道开始形成20小时- 脊柱开始形成21小时- 神经系统形成22小时- 头开始形成24小时- 眼睛开始形成第二天25小时-心脏发育35小时-耳朵42小时-心脏跳动第五天:生殖器官开始分化,出现了两性的区别,心脏完全形成,面部和鼻部也开始有了雏形。
眼的黑色素大量沉积,照蛋时可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俗称“单珠”或“黑眼”。
第六天:尿囊达到蛋壳膜内表面,卵黄囊分布在蛋黄表面的1/2以上,由于羊膜壁上的平滑肌的收缩,胚胎有规律的运动、蛋黄由于蛋白水分的渗入而达到最大的重量,由原来的约占蛋重的30%增至65%。
喙和“卵翅”开始形成,躯干部增长,翅和脚已可区分。
照蛋时可见头部和增大的躯干部两个小圆点,俗称“双珠”。
第八天-羽毛第十天-喙开始变硬第十三天-子出现第十四天-破壳理想位置第十六天-爪子、喙坚硬角质第十七天:肺血管形成,但尚无血液循环,亦未开始肺呼吸。
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
第七章家禽的人工孵化技术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种蛋的选择、消毒、保存方法和孵化的五个条件;掌握种蛋孵化的适宜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了解适当的通风换气、翻蛋和卫生对孵化率的影响;掌握照蛋技术、移盘时间;学会统计孵化结果的各项指标,掌握雏鸡自别雌雄的方法。
第一节种禽的管理并不是所有种鸡所产的鸡蛋都可以作为种蛋进行孵化,种蛋收集后需要进行筛选,经过消毒后才能进行孵化,有时还要进行短期的贮存和运输,因此从种蛋产出到入孵到孵化器这一期间,对种蛋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以确保种蛋的质量。
种蛋的质量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雏鸡的质量。
一、种禽质量种禽要求生产性能高,无经卵传播的疾病,饲养营养全面,管理良好,种蛋受精率高。
二、种蛋的选择(一)清洁度(二)蛋的大小种蛋大小一般要求52~68克,不同的品种要求有所差异,肉种鸡要求较宽,黄羽肉鸡和地方鸡种要求的蛋重较小。
(三)蛋形接近卵圆形的种蛋孵化效果最好,蛋形指数要求在1.3~1.4之间。
蛋形指数是禽蛋短轴与长轴的比值。
(四)蛋壳颜色必须要求种蛋符合本品种特征。
(五)蛋壳厚度蛋壳厚度应在0.35mm左右,不仅破损率低,而且能有效地减少细菌的穿透数量,孵化效果好。
(六)内部质量(七)种蛋选择的次数和场所一般情况下,种蛋在禽舍内经过初选,剔除破蛋、脏蛋和明显畸形的蛋,在入库保存前或进行孵化厅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选择,剔除不适合孵化用的禽蛋。
三、种蛋的消毒(一)消毒时间为了减少细菌待蛋壳的数量,种蛋产下后应马上进行第一次消毒。
夏天一般要求至少收集4次种蛋,冬天3次,收集后马上进行消毒。
种蛋入孵后应在孵化器内进行第二次熏蒸消毒。
种蛋移盘后在出雏器进行第三次熏蒸消毒。
(二)消毒方法1、甲醛熏蒸。
第一次种蛋消毒通常用的浓度为每立方米42ml福尔马林加21g高锰酸钾,20min可杀死95%~98.5%的病原体;第二次在孵化器内消毒,用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加14g高锰酸钾;雏鸡熏蒸浓度再减半。
家禽饲养中的孵化技术与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孵化技术与管理在家禽饲养中,孵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家禽的健康生长和繁殖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家禽饲养中的孵化技术与管理,包括孵化环境、孵化设备、孵化操作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饲养者提高孵化效果,提升家禽饲养的经济效益。
一、孵化环境的调控在家禽饲养中,孵化环境的调控是确保孵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孵化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排除房内异味和湿气。
其次,孵化房的温度要适宜,一般是在37-38.5摄氏度之间,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调节温度,以确保孵化的顺利进行。
此外,湿度的控制也很重要,一般应保持在55%-60%之间,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孵化环境不适宜,影响孵化的成功率。
二、孵化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在家禽饲养中,选择合适的孵化设备对于孵化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孵化设备主要包括孵化箱、孵化灯和孵化器等。
孵化箱是用于孵化的主要设备,其大小要根据孵化的家禽种类和数量来确定。
孵化箱的材质应该是耐热的,而且易于清洗和消毒。
孵化灯的选择应该保持光线柔和而均匀,光照时间也要合理控制,避免对孵化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孵化器是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孵化的成功率,但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定期维护和清洁。
三、孵化操作的要点孵化操作的规范性和细致性对于孵化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优质的孵化卵是孵化成功的关键步骤。
饲养者应该选择形状完整、色泽均匀、无损伤和污染的孵化卵,严格按照孵化卵的保存要求进行处理和存放。
其次,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与消毒工作。
对于孵化箱和孵化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再次,孵化过程中的翻面和转移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孵化卵造成损伤。
此外,孵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孵化情况,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孵化的成功率和家禽的健康。
四、孵化中的管理措施在家禽饲养中,孵化中的管理措施是保证孵化效果的重要环节。
首先,饲养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孵化计划,根据家禽种类和数量来确定孵化时间和批次,避免出现过多或者过少的孵化数量。
家禽的人工孵化
三、 孵化过程中的胚胎发育 (一)胚胎的发育生理
1.胚膜的形成及其功能
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囊、羊 膜、浆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 功能。
(1)卵黄囊
发育:第2天~第9天形成。 作用 :营养、造血、呼吸
(三)次数:每2h一次
•重要性:1wk> 2wk > 3wk,3wk效果不明显. •出雏期不需要转蛋。
五、卫生条件
(一)孵化场场址选择 (二)单向流程 (三)强化日常卫生管理规程
1、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 2、严格消毒
种蛋和孵化消毒、孵化间期消毒
3、定期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4、妥善处理废弃物
装袋 、坑埋、焚烧或制粉
•通风过度不利于保持温度和相应的湿度 •通风不良,会造成温湿度过高,烧死胚胎;二氧 化碳超标,则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
四、转蛋 (一)转蛋的作用
防粘连、胎儿运动、受热均匀
(二)角度:鸡蛋90°(垂直线±45°)
(二)角度
•鸡蛋90°(垂直线±45°) •水禽蛋100-120°/人工180 •转动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太大会使尿 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四、种蛋的保存
种蛋消好毒后应尽快运到种蛋库保存。
(一)保存条件 1、保存温度
原则:既不能让胚胎发育(<23.9℃,生理零 度),又要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繁殖,同时不能让 它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
种蛋保存适温为13~18℃,相对恒温。 刚产出的种蛋,逐渐降到保存温度。
2、保存湿度: 75~80%为宜
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霉菌 孽生。
出雏器 出雏盘
改进:
人工孵化小鸭方法和技术
人工孵化小鸭方法和技术
人工孵化小鸭是指在不使用母鸭自然孵化的情况下,使用人工技术来完成小鸭的孵化过程。
以下是人工孵化小鸭的方法和技术。
1. 孵化器选择与准备
孵化器是人工孵化小鸭的必备设备,一般分为电热式和太阳能式两种。
在选择孵化器时,需要注意其稳定性、温度控制精度、加湿系统等因素。
孵化器需要提前进行清洁消毒,以免影响孵化效果。
2. 孵化环境控制
孵化环境的控制对小鸭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关键。
在进行孵化前,需要调节好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一般要求温度在37.5℃左右,湿度在60%~70%之间。
3. 孵化过程管理
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孵化情况,及时调节孵化环境。
孵化器内的鸭蛋需要每天翻动2~3次,以保持蛋内胚胎的发育均匀。
在孵化过程中,需要保持孵化器内的空气新鲜,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4. 孵化后的处理
孵化成功后,需要及时将孵化器内的小鸭取出,并将其放入加热器内保温。
小鸭
出壳后需要喂食,并保证饮水清洁无污染。
同时,需要及时清理小鸭的粪便和饮水器。
综上所述,人工孵化小鸭需要选用合适的孵化器,控制好孵化环境,并进行周密的管理和处理,以确保小鸭的健康成长。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畜禽生产》
《家禽的人工孵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了解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家禽孵化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2. 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3. 孵化箱的组成和操作4. 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三、教学方法1. 实地参观家禽孵化场,观察家禽发展发育过程。
2. 实验操作,学生亲自操作孵化箱,体验孵化过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孵化实验,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禽的发展发育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进修:讲解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孵化箱的组成和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操作孵化箱,进行实验观察家禽孵化过程。
4. 总结: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享经验,展示效果。
五、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学生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及结论。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分。
3. 学生表现:评判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家禽孵化场参观机缘2. 孵化箱、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器械3. 图书、视频等教学资料七、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家禽孵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3.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教学反思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家禽的人工孵化过程,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孵化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步骤,还能够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人工孵蛋的方法
人工孵蛋的方法标题:人工孵蛋方法详解一、引言人工孵蛋技术是模拟自然环境下鸟类孵化过程的一项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家禽养殖业、珍稀鸟类保护以及科研等领域。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翻蛋等条件,确保胚胎在无亲体照顾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并成功破壳而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孵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孵化器:人工孵蛋的核心设备是孵化器,其内部应具备恒温、恒湿功能,并能定时自动翻蛋,保证鸡蛋各部位受热均匀,促进胚胎正常发育。
2. 温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温度通常设定在37.5℃左右,这是大多数禽类胚胎发育的理想温度,具体数值可能因物种不同而略有差异。
3. 湿度控制:孵化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湿度需求不同。
初期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中后期提高至65%-75%为宜,以利于胚胎破壳。
三、操作流程1. 选蛋与预处理:选择大小适中、表面清洁无破损的新鲜鸡蛋,放入孵化器前需进行消毒处理。
2. 放置入孵:将预处理过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孵化器内,标记好日期和位置,便于后续管理。
3. 温湿度调节:启动孵化器,按照上述要求设置并监控温湿度,定期检查并调整。
4. 翻蛋管理:一般每隔2-4小时翻蛋一次,使蛋黄保持在蛋的中间位置,防止胚胎粘连壳膜。
5. 出雏管理:孵化21天(鸡)或对应物种的孵化周期后,关闭翻蛋功能,适当提高湿度,帮助雏鸟顺利出壳。
四、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孵化器的工作状态,包括温湿度计准确性、风扇工作情况等。
2. 避免孵化器内温度波动过大,以免影响胚胎发育。
3. 对于未受精蛋或发育异常的死胚,应及时剔除,避免细菌滋生。
4. 孵化结束后,对孵化器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为下一轮孵化做好准备。
总结,人工孵蛋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需要精细的操作和持续的关注。
只有严格按照科学规程进行,才能有效提高孵化成功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物繁殖的双重目标。
家禽人工孵化技术(生物机电)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二)孵化场的规模
• 2、确定孵化批次、入孵蛋量、每批间隔天 数等。
• 3、确定孵化器的容量和数量。 • 4、确定孵化室、出雏室及附属房屋的面积。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种蛋分级器
真空吸蛋器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三)孵化器:分为箱式和巷道式
孵化盘
入孵器
巷道式孵化器
出雏器
出雏盘
(四)其他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家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孵化技术
朱立军
高 级兽医师
湖南.长沙
13807491249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二、种蛋的选择
(一)清洁度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 Veterinary Medic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孵化厂的设备
1.种蛋运输设备
2.种蛋分级和洗蛋设备
种蛋分级器
真空吸蛋器
3.孵化器:分为箱式和巷道式
孵化盘
入孵器
巷道式孵化器
出雏器
出雏盘
4.其他
清洗机
照
雌雄鉴别台
蛋
器
二、胚胎发育
(一)家禽的孵化期 (二)母体内胚胎发育 (三)孵化过程中的胚胎发育
1.胚胎的发育生理 2.胚胎发育过程 3.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代谢
一个鸡蛋可以 孕育一个生命
(一)家禽的孵化期(天)
家禽 鸽
鸡 珍珠鸡
鸭 鹅
孵化期 18
21 26 28 31
家禽 鹌鹑
鹧鸪 火鸡 瘤头鸭 驼鸟
孵化期 17~18
24~25 28
33~35 42
影响因素: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家禽孵化期有差异。 •蛋越大的家禽孵化期越长 •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期延长 •孵化温度提高孵化期缩短。
项目二 良种繁育技术
任务五 家禽的人工孵化
一、孵化厂和孵化设备 二、胚胎发育 三、孵化条件 四、孵化管理技术 五、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
一、孵化厂和孵化设备
(一)孵化厂的设计原则 (二)孵化厂的设备
(一)孵化厂的设计原则 1.地址选择
可靠的隔离,交通相对便利,水、电方便
2.孵化场的规模
(1)应根据种禽饲养量和市场情况,预计每年需要 孵化多少种蛋、提供多少雏禽。 (2)确定孵化批次、入孵蛋量、每批间隔天数等。 (3)确定孵化器的容量和数量。 4入孵器:1出雏器。 (4)确定孵化室、出雏室及附属房屋的面积。
(羊膜褶包括两层胎膜,内层靠胚胎,称羊膜,外层紧 贴在内壳膜上,称浆膜(绒毛膜),6d后与尿囊膜融合。)
(3)尿囊
发育:第2天末出现,第6天到达的内壳膜, 第10~11天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
作用:吸收蛋白、壳中矿物质;呼吸;排泄
胚胎的血液循环
(1)卵黄囊血液循环 (2)尿囊血液循环 (3)胚内循环
(三)孵化过程中的胚胎发育 1.胚胎的发育生理
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囊、羊 膜、浆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 功能。
(1)卵黄囊
发育:第2天~第9天形成。 作用 :营养、造血、呼吸
(2)羊膜与浆膜(绒毛膜)
发育:孵化的30h~3d形成头、侧、尾褶
3d~5d三褶相遇成羊膜脊,形成羊膜腔。
2.变温孵化
•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 不同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 •我国传统孵化法多采用变温孵化。 •母鸡孵化也为变温孵化。 •表4-2:每阶段降0.3℃左右
相对湿度 (一)作用 (二)湿度范围:一般40%~70%均可 (三)适宜湿度
(三)孵化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通风换气 转蛋 卫生条件
温度
孵化给温 门表温度 胚蛋温度
适宜温度
1、温度换算:℃=(℉-32)×5/9 2、适温范围:95~105℉(35~40.5℃) 3、鸡蛋孵化的最适温度:室温24~26℃下,入
孵器为37.5~37.8℃,出雏期间为36.9~37.2℃。
4、其他家禽的孵化适宜温度一般在±1℃。 5、影响因素
孵化阶段、孵化期、禽种、室温等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
l.恒温孵化
•孵化的1~19天始终保持一个温度(如37.8℃), 19~21天保持一个温度(如37.2℃)。
•巷道式孵化器采用的是恒温孵化。
•要求的孵化器水平较高,而且对孵化室的建筑设 计要求较高,需保持22~26℃较为恒定的室温和良 好的通风。
•室温偏低,提高孵化温度0.5~0.7℃;室温偏高 且降温效果不理想时,降低孵化温度0.2~0.6℃。
(二)母体内胚胎发 育 1、胚珠:末受精的卵子在输卵管内,不再分
裂,破视蛋黄表面有一小白点,直径1mm左右, 称为胚珠(次级卵母细胞)。
2、胚盘: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经过分裂,形 成中央透明,周围较暗的同心圆(原肠期),直 径3mm左右,叫胚盘。
蛋产出后温度较低,胚胎停止发育; 当达到 37.8oC时,胚胎继续发育。
一部分被蒸发,其余部分进入蛋黄、形成羊水、 尿囊液以及胚胎体内水份。
(2)能量的代谢
•来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发育早期利用碳水化合物,而后利用碳水化合物和 蛋白质。 •脂肪的利用是在孵化的7~11d,17d后脂肪被大量 利用。 •蛋内脂肪1/3耗掉,2/3储存雏鸡体内。
(3)蛋白质代谢(蛋白47%+蛋黄53% )
•蛋白质是形成胚胎组织器官的主要营养物质。 •蛋内蛋白质锐减,而胚胎体内的各种氨基酸渐增。 •1wk胚胎主要排泄尿素和氨,2wk起排泄尿酸。
(4)矿物质代谢
•7d前主要利用蛋黄、蛋白中的无机盐。 •10~15d主要利用蛋壳中的Ca、P。 •胚胎发育还需要磷、镁、铁、钾、钠、硫、氮等, 来源于蛋内容物。
2.胚胎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分期
(1)发育早期(鸡1~4,鸭1~5,鹅1~6)d
内部器官发育阶段:首先形成中胚层,再由三个胚层
形成雏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2)发育中期(5~14,6~16、7~18)d 外部器官发育阶段: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
腹部愈合,出现绒羽和鳞片。
(3)后期(15~19,17~27,19~29)d 禽胚生长阶段:胚胎逐渐长大,肺血管形成,
3.孵化厂的工艺流程
单向流程原则 : “种蛋→种蛋消毒→种蛋贮存 →分级码盘→孵化→移盘→出雏→鉴别、分级、免 疫→雏禽存放→外运”。
4.孵化场各类建筑物的要求 (1)土建要求
材料 无柱 门 室高 下水道
(2)孵化场的通风换气
目的 各室单独通风 正压过滤通风 洗涤室负压通风
空气流量:雏鸡存放室>出雏室>孵化室>种蛋处置室 (3)用水和排水
(5)维生素
•主要是A、B2、B12、D3和泛酸等。 •含量不足,极易引起胚胎死亡,也是造成残、弱雏 的主要原因。
(6)气体交换:三个阶段
•6d前,主要通过卵黄囊血液循环供氧。 •6d后靠尿囊和蛋壳上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9d后,开始肺呼吸,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物质代谢的规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卵黄收入腹腔,开始利用肺呼吸。
(4)出壳(21,28,30~31)d
胚胎逐天发育
1d 血岛 2d 樱桃珠
3d 蚊虫珠
4d 小蜘蛛
5d 黑眼
6d 双珠
7d 沉
8d 浮
9d
10d 合拢
12d
13d
14d
15d
16d
18d 17d 封门
19d
20d
21d
3.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物质代谢
(1)水的变化: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