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理论力学(Ⅰ)》PPT 第11章

11.1 惯性力·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设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受到固定曲线约
束而沿此曲线运动,作用于质点的主动力为
F,约束力为N,其加速度为a。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N
F
F N ma 0
质点的惯性力:FI ma
ma N
⑴ 假想的,并不作用在质点上;
⑵ 应用时大小、方向分开;
FAy
l aC1 2 α1
ml FIC1 maC1 2 α1
M IC1
ml 2 12 α1
A
FIC1
FAx αM1
IC1
l aC2 lα1 2 α2
ml 2 M IC2 12 α2
FIC2
maC2
mlα1
ml 2
α2
Fmg C1aC1
B α FIC2
2
M IC2
mg C2aC2
Fix 0
ωα O aC ain
MO
MO JOα
Fi M O Fit α miri2 M
负号表示矩的转向与α相反
IO
x
C
FIO FIit
y
ait FIin
结论:⑴ 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向轴心简
化,结果为通过轴心的一个惯性力和一个惯
性力偶。 FIO MaC,M IO JOα ⑵ 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向质心简化,结
ae P
FIAe
ar
P sin 2φ
aB ae 2 Q P sin2 φ
B Q FIB
φ
N
例11-6 长为l、质量为m的两均质细杆AB和 BD,用光滑铰链B相连接,并自由地挂在铅 直位置。今以水平力F作用于AB杆的中点, 求此瞬时两杆的角加速度及A点的约束力。
理论力学11达朗贝尔原理

11.1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
例14-2 如图所示,定滑轮的半径为r,质量m均匀分 布在轮缘上,绕水平轴O转动。跨过滑轮的无重绳的两 端挂有质量为m1和m2的重物( m1>m2),绳与轮间不 打滑,轴承摩擦忽略不计,求重物的加速度。
O
mg
m1g
m2g
14
11.1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
解:取滑轮与两重物组成的质点系为研 究对象,并对该质点系进行受力分析:
11.1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
例11-1 如图所示一圆锥摆,质量m=0.1kg的小球系于 长l=0.3m的绳上,绳的另一端系在固定点O,并与铅直线成 θ =60º 角。如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求小球的速 度v与绳的张力FT的大小。 O
θ
ι
FT
FIn
mg
6
11.1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
解:视小球为质点,受力分析如下:
三、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设质点系由n个质点组成,其中任意质点i的质量为mi, 加速度为ai。 (1)若把作用于此质点上的所有力分为主动力的合 力 F i、 约束力的合力FNi, 再虚拟加上此质点的 惯性力FIi= –miai。 由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有
Fi+ FNi+ FIi =0 (11-3) 该式表明:质点系中每个质点上作用的主动 力、约束力和它的惯性力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这 10 就是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Ж)
O
θ
F F
b
0 : FTcos θ-mg=0 0 : FTsin θ-FIn=0
(1) (2)
ι
FT b n
n
联解(1)、(2)式得:
τ
FIn
mg FT= cos =1.96N
武汉理工理论力学第十一章 达朗贝尔原理讲解

FIin
mi
v2 r
MO 0
(m1g FI1 m2g FI2)r FIit r 0
FIin
ait aiOn
FIit FOy FOx
FI1
mg
a
(m1g m1a m2g m2a)r miar 0 a
m2g
miar (mi )ar mar
m1g
FI2
a m1 m2 g m1 m2 m
理论力学
第十一章达朗贝尔原理 (动静法)
2020年9月24日
第十一章 达朗贝尔原理
§11-1 惯性力•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11-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11-3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11-4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
§11-1 惯性力•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作用于质点的主动 力F,约束力F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1-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例:飞轮质量为m,半径为R, 以匀角速度ω定轴转动,设
轮辐质量不计,质量均布在较薄的轮缘上,不考虑重力的
影响,求轮缘横截面的张力。
解:由于对称,取四分之一轮缘为研究对象。
y
取微小弧段,加惯性力
FIi
mi ain
m
2R
Ri
R2
FA
A
列平衡方程
Fx 0 , FIi cosi FA 0
加惯性力
FIi miai miaC
惯性力系的合力:
FIR
FI1
FI
ma F FN
m
令 FI ma
F FN
F FN FI 0
ma
FI — 称为质点的惯性力。
理论力学第十一章 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

讨论:1)脱离角α与滚筒的角速度和滚筒半径有关,而与钢球质量无关。
2)
筒壁。此时转筒
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对球磨机而言,要求n小于nL,否则球磨机就不能工作。
§11-2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刚体平移时惯性力系的简化
当刚体平移时,任一瞬时体内各点的加速度相等。若记某瞬 时刚体质心加速度为aC,则该瞬时体内任一质量为m的质点 的加速度ai=aC,虚加在该点上的惯性力Fgi=-miai=-miaC 。 刚体内每一点都加上相应的惯性力,由静力学知,该空间平 行力系可简化为过质心的合力,即
式中,Fgτ=-maτ,称为切向惯性力 Fgn=-man称为法向惯性力(也称离心力)
负号表示它们分别与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11-1 惯性力与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质点系的动静法
对由n个质点组成的非自由质点系,设其中任一质点的质量 为mi,某瞬时加速度为ai,作用其上的主动力F,约束反力 Fni,假想在该质点上加上惯性力Fgi=-mai,由质点达朗贝 尔原理,则
=- maC
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惯性力系对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结论 当刚体有质量对称面,且绕垂直于质量对称面的定轴 转动时,惯性力系可以简化为对称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该力等于刚体的质量与质心加速度的乘积,方向与质心加速 度方向相反,且力的作用线通过转轴;
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的乘 积,其转向与角加速度转向相反。惯性力系向点O简化的结 果如图b)所示。
Fg=-m a
质点的达朗伯原理:质点在运动的每一瞬时,作用 于质点上的主动力、约束反力与假想地在质点上 的惯性力,在形式上构成一平衡力系。
§11-1 惯性力与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理论力学-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t aC
FIR =-m a C
a
n C
C
n FR
t n 2、定轴转动 FIR =-m aC =-m( aC aC )
FR
3、平面运动 FIR =-m a C
C
O
FR
Ft R
aC
12.3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惯性力系的主矩与刚体的运动形式有关!
理论力学 第三篇 动力学
第三篇 动力学
第12章 达朗贝尔原理
第12章 达朗贝尔原理
12.1 质点惯性力与达朗贝尔原理 12.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12.3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第12章 达朗贝尔原理
12.1 质点惯性力与达朗贝尔原理
12.1 质点惯性力与达朗贝尔原理
z m A
FI2 a1
m C FIi m2 a2
mi
FR FIi mi ai maC
主矢
ai
FIR maC
主矢与刚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主矩
12.3 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
刚体平移时,惯性力系向质心简化 ● 主矢
1.刚体作平移
m1
FIR maC
FI2
m2 FI1
a2 maC FIR an m FIn n
12.2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例题3
FnIi FtIi F at an
Ny
r
a
FI1
A
mg
解: 对象:系统 受力:如图 运动:略 方程: FNx 惯性力 F I1 n FI 2 a F dm a
B m2g
B 理论力学-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2解析

本课程有部分内容与《大学物理》重复,如点的运动、刚体 简单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 定理等,对这些内容,本课程只作适当的复习或让学生自学。
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引入惯性力的概念,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将静力学中求解 平衡问题的方法用于分析和解决动力学问题。这种方法称为 “动静法”。“动”代表研究对象是动力学问题;“静”代表 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静力学方法。 达朗贝尔原理是在18世纪随着机器动力学问题的发展而提 出的,它提供了有别于动力学普遍定理的新方法,尤其适用于 受约束质点系统求解动约束力和动应力等问题。因此在工程技 术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且为“分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达朗贝尔原理虽然与动力学普遍定理具有不同的思路, 但却获得了与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形式上等价的动力学方程, 并在某些应用领域也是等价的。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这里仅讨论刚体有质量对称 面且转轴与质量对称面垂直的
情形。这种情形下,可以先将
惯性力系的主矢与刚体的运动形式无关;惯性力系的主矩 与刚体的运动形式有关。
刚体平移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刚体平移时,由于同一瞬时刚体内各质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惯性力系为平行力系,所以,惯性力系简化结果为通过质心C 的合力,用FIR表示:
FIR m a C
其中m为刚体的质量;aC为刚体的质心加速度。
e i Ii e O i
O ( FIi ) 0
这两个矢量式可以写出六个投影方程。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只要在质点系上施加惯性力,就 可以应用上述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这就是质点系的动静法。
11.2 惯性力系的简化
惯性力系的主矢与主矩 刚体平移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
理力11(动力学-李卓球)-达朗贝尔原理

(e) (i ) M ( F ) M ( F ) M ( F ) 0 O i O i O Ii (e) F i FIi 0 (e) M O (Fi ) M O (FIi ) 0
小。
3
例题
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
例 题 11-1
4
例题
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
例 题 11-1
解: 以小球为研究的质点。质点作匀速圆周
运动,只有法向加速度,在质点上除作用有
O θ
重力mg和绳拉力F外,再加上法向惯性力FI,
如图所示。
l
v2 FI man m l sin
F eb en mg
作用在质点上的主动力、约束力和虚加的惯性力 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 ——动静法
..\惯性力· 达朗贝尔原理\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
质点达朗贝尔原理的投影形式
Fx FNx FIx Fx 0 Fy FNy FIy Fy 0 Fz FNz FIz Fz 0
i i i
应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质点动力学问题的步骤
1、分析质点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力; 2、分析质点的运动,确定加速度; 3、在质点上施加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 4、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平衡方程求解
2
例题
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
例 题 11-1
如图所示一圆锥摆。质
O θ l
量m = 0.1 kg的小球系于长l = 0.3 m 的绳上,绳的一端 系在固定点 O ,并与铅直线 成θ =60º 角。如小球在水平 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求小 球的速度v与绳的张力F的大
理论力学第11章的课后习题答案

求:重物A下降的加速度以及轮C与地面接触点处的静摩擦力。
C B rO R
D A
C
B
r OR
m2 g Fs
FN
解:分别选轮子和重物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如图所示。轮子作平面运动,应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有
C B
FT
Fs
m2aO
D
rO
R
FT r Fs R m2 2
JO g W1R2
g
小车上升的加速度为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M W1R sinR
JO g W1R2
gR
a
FT
W1
FN
由小车的运动微分方程,有
FT
W1 sin
W1 g
a
解得绳子的拉力为
FT
W1 sin
W1 g
a
11-18 如图11.52所示结构中,重物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B物体与水平面间摩擦系数为f,鼓轮O的质量为M,
重物A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A
m1g FT' m1aA
C B r OR
m2 g Fs
FN
FT
F T'
a
A
m1g
其中: aO R
aA (R r)
FT' FT
联立求解,可得重物A下降的加速度为
aA
m1(R
m1(R r)2 r)2 m2 (R2
2)
g
轮C与地面接触点处的静摩擦力为
Fs
(2
m1(R r)2
FT'A
A
aA
Mg
A
m1g
重物A: m1g FTA m1a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习题11-1图第11章 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11-1 均质圆盘作定轴转动,其中图(a ),图(c )的转动角速度为常数,而图(b ),图(d )的角速度不为常量。
试对图示四种情形进行惯性力的简化。
解:设圆盘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如习题11-1解图:(a )2I ωmr F =,0I =O M(b )2n I ωmr F =,αmr F =tI ,αα2I 23mr J M O O == (c )0I =F ,0I =O M (d )0I =F ,αα2I 21mr J M O O ==11-2矩形均质平板尺寸如图,质量27kg ,由两个销子 A 、B 悬挂。
若突然撤去销子B ,求在撤去的瞬时平板的角加 速度和销子A 的约束力。
解:如图(a ):设平板的质量为m ,长和宽分别为a 、b 。
αα375.3I =⋅=AC m Fααα5625.0])(121[222I =⋅++==AC m b a m J M A A∑=0)(F AM ;01.0I =-mg M A ;2rad/s 04.47=α ∑=0x F ;0sin I =-Ax F F θ;其中:6.053sin ==θN 26.956.004.47375.3=⨯⨯=Ax F∑=0y F ;0cos I =-+mg F F Ay θ;8.054sin ==θ习题11-2图习题11-1解图(a )(a )N 6.1378.004.47375.38.927=⨯⨯-⨯=Ay F11-3在均质直角构件ABC 中,AB 、BC 两部分的质量各为3.0kg ,用连杆AD 、DE 以及绳子AE 保持在图示位置。
若突然剪断绳子,求此瞬时连杆AD 、BE 所受的力。
连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已知l = 1.0m ,φ = 30º。
解:如图(a ):设AB 、BC 两部分的质量各为m = 3.0kg 。
直角构件ABC 作平移,其加速度为a = a A ,质心在O 处。
ma F 2I =∑=0)(F O M ;04sin )(43cos 4cos =+--lF F l F l F B A A B ϕϕϕ (1)∑=0AD F ;0cos 2=-+ϕmg F F B A (2) 联立式(1)和式(2),得:A B F mg F 3+=N 38.5)13(41=-=mg F A ;N 5.4538.53=⨯+=mg F B11-4 两种情形的定滑轮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 r 。
图a 中的绳所受拉力为W ;图b 中块重力为W 。
试分析两种情形下定滑轮的角加速度、绳中拉力和定滑轮轴承处的约束反力是否相同。
解:1、图(a ):① Wr J O =a αWr mr =a 221αmrW2a =α(1) ②绳中拉力为W (2) ③∑=0x F ,0=Ox F (3) ∑=0y F ,W F Oy = (4) 2、图(b ): ① b 2I 21αmr M O =(5) b I αr gW a g W F ==(6)∑=0O M ,0I I =-+W r r F M O (5)、(6)代入,得)2(2b W mg r Wg +=α(7)②绳中拉力(图c ):∑=0y F ,W F T =+I b W Wmg mg a g W W T 2b +=-= (8) ③轴承反力: ∑=0x F ,0=Ox F(9)∑=0y F ,0I =-+W F F Oy W mg mgW F Oy2+=(10)AB CDEllφ φ习题11-3图(a )F IF AF Ba A 2m g A B C3l /43l/4 φφ O abT IF W(a)习题11-4图αaF OyF OxF OyF OxαbM I OF I Wa22g m yOAxF ϕg1m xI F AAy F(a) IF 0.61m0.102mgm AaONF由此可见,定滑轮的角加速度a α、b α,绳中拉力,轴承反力均不相同。
11-5 图示调速器由两个质量各为1m 的圆柱状的盘子所构成,两圆盘被偏心地是悬于与调速器转动轴相距a 的十字形框架上,而此调速器则以等角速度ω绕铅垂直轴转动。
圆盘的中心到悬挂点的距离为l ,调速器的外壳质量为2m ,放在这两个圆盘上并可沿铅垂轴上下滑动。
如不计摩擦,试求调速器的角速度ω与圆盘偏离铅垂线的角度ϕ之间的关系。
解:取调速器外壳为研究对象,由对称可知壳与圆盘接 触处所受之约束反力为2/2g m 。
取左圆盘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a ),惯性力21I )sin (ωϕl a m F +⋅=由动静法∑=0A M ,0cos sin )2(I 21=-+ϕϕl F l gm g m 将I F 值代入,解出ϕϕωan t )sin (221212g l a m m m ++=11-6图示两重物通过无重滑轮用绳连接,滑轮又铰接在无重支架上。
已知物G 1、G 2的质量分别为m 1 = 50kg ,m 2 = 70kg ,杆AB 长l 1 = 120cm ,A 、C 间的距离l 2 = 80cm ,夹角θ = 30˚。
试求杆CD 所受的力。
解:取滑轮和物G 1、G 2如图(a )所示,设物G 1、G 2的加速度为a ,则其惯性力分别为: a m F 11I =;a m F 22I =∑=0)(F B M ;0)(212I 1I =-++r g m g m F F ;6120201212gg g m m m m a ==+-=∑=0yF ;0212I 1I =--+-g m g m F F F B ;g g g F B 3350120310=+-=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 )所示,∑=0)(F A M ;0sin 12='-l F l F B CD θ;kN 43.3N 34303350221==⋅=g l l F CD11-7 直径为1.22m 、重890N 的匀质圆柱以图示方式装置在卡车的箱板上,为防止运输时圆柱前后滚动,在其底部垫上高10.2cm 的小木块,试求圆柱不致产生滚动,卡车最大的加速度?习题11-5图A B D C G 1 θ G 2习题11-6图习题11-7图B G 1 G 2 AC θ a F I1F I2 m 1g m 2g F B(a ) F AyF AxF CD B ′ (b )OB0.1333m=r ωAxF AyF AInF CD0.2mP 0.05m 0.05m(a)Id F R0.2mAyI d F Byxωx d θD(b)解:图(c )中 ma F =I ∑=0A M22I )102.061.0(61.0)102.061.0(--=-mg F22598.061.0598.0-=⨯mg ma 51.6max ==a a m/s 2讨论:若max a a >,则惯性力引起的对A 点的力矩会大于重力m g 对A 点的矩,使圆柱向后滚动。
原文求min a 不合理。
11-8 两匀质杆焊成图示形状,绕水平轴A 在铅垂平面内作等角速转动。
在图示位置时,角速度3.0=ωrad/s 。
设杆的单位长度重力的大小为100N/m 。
试求轴承A 的约束反力。
解:(1)求A 处约束力重力:303.0100=⨯=P N质量:061.38.9/3.0100=⨯=m kg 质心O 点位置:1333.0=r m2In ωmr F =3.01333.0061.3⨯⨯= =0.122N 0τI =F (0=α)轴承A 的约束反力122.0=Ax F N (∑=0x F )30=Ay F N (∑=0y F ) (2)求B 截面弯矩考虑BD 段受力,只有惯性力I d F ,在y 方向分量对B 截面弯矩有贡献。
微段质量:100=γN/mx gm d d γ=222I 2.0d d ω+=x m F x x hd 2.03.022+=γθcos d d I I F F y =xx x x x d 8.96d 8.91002.03.0d 2.02.02.08.91003.02222=⨯⨯=++⋅⋅=⎰⎰⨯⨯===05.00205.00I 05.0218.96d 8.96d x x F x M y A=0.000765N·m=0.765N·mm11-9 图示均质圆轮铰接在支架上。
已知轮半径r = 0.1m 、重力的大小Q = 20kN ,重物G 重力的大小P = 100N ,支架尺寸l = 0.3m ,不计支架质量,轮上作用一常力偶,其矩M = 32kN·m 。
试求(1)重物G 上升的加速度;(2)支座B 的约束力。
AB CDO GM l l习题11-9图习题11-8图G O aM I OF IP Q F O AC DOl lF O ′ B F A (a )e OϕAkyBDr xC(a)2π=ϕmaxa IF gm Fx(b)O解:取滑轮和物G 1、G 2如图(a )所示,设物G 1、G 2的加速度为a ,则其惯性力分别为: a m F 11I =;a m F 22I =∑=0)(F B M ;0)(212I 1I =-++r g m g m F F ;6120201212gg g m m m m a ==+-=∑=0yF ;0212I 1I =--+-g m g m F F F B ;g g g F B 3350120310=+-=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 )所示,∑=0)(F A M ;0sin 12='-l F l F B CD θ;kN 43.3N 34303350221==⋅=g l l F CD11-10图示系统位于铅直面内,由鼓轮C 与重物A 组成。
已知鼓轮质量为m ,小半径为r ,大半径R = 2r ,对过C 且垂直于鼓轮平面的轴的回转半径ρ = 1.5r ,重物A 质量为2m 。
试求(1)鼓轮中心C 的加速度;(2)AB 段绳与DE 段绳的张力。
解:设鼓轮的角加速度为α, 在系统上加惯性力如图(a )所示,则其惯性力分别为:αmr F C =I ;αr m F A ⋅=2I ααρα222I 5.1mr m J M C C ===∑=0)(F DM;0)2(I I I =+-++C A C M r mg F F mgg g r a C 2145.132=+==α∑=0y F ;02I I =--+-mg mg F F F A C DE ;mg mr mg F DE 21593=-=α 取重物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 )所示,∑=0y F ;02I =-+mg F F A AB ;mg mg mr mg F AB 2134)2141(222=-=-=α11-11 凸轮导板机构中,偏心轮的偏心距e 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