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廉政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重要指示工作,而近期一代廉吏
于成龙电视剧的热播让我们感受很多。
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代廉吏于成龙篇一
历史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思考。
于成龙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和爱民如子的人格魅力,深
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
人们赞誉该剧虽言历史,却关现实。
历史在塑造一个优
秀灵魂的同时,也在启迪今天的党员干部能像于成龙那样廉洁勤政、一心为民、一生为民。
“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你穿的是旧衣,吃的是
粗米,从不在意;你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吏,一身正气;你流的是热泪,熬
的是心血,勤政不息。
”回想着《长歌行》中那坚定而又悲怆的旋律,于成龙
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间总是挥之不去。
于成龙首先是一个能吏。
在电视剧中,有一个画面十分感人。
一个官吏对
着于成龙说:“私开官仓是要杀头的。
”于凛然正气地说:“五马分尸也要开仓!”那种为民请命敢作敢为的气魄,让人振奋。
他乔装迷路人摸进匪徒聚集
的破庙,一举端掉匪窝,真是大快人心。
他严于律己,不为富贵所动。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
苦了。
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必躬先俭朴”。
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
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
江南人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
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他天南地北,宦海20
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
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
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
针对各属贿
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
他
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弊,责令所“自今伊始”,将所开“积弊尽行痛革”。
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
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
康熙
帝也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篇二
《廉吏于成龙》竟然如此令人震撼,气神激荡。
当大幕在满场观众发自内
心的热烈掌声中徐徐合拢之时,一代廉吏于成龙那可亲可爱的神形已走入我们
的心田。
此剧能如此打动人心,固然离不开京剧名角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也离不开编导以古鉴今,朴素清新的创作理念;对人物平民化的人性塑造,求真情,求朴实,简约明快的艺术呈现;更离不开一代廉吏于成龙为官处世,所作所为,大声疾呼“天地良心”所体现的人格魅力。
于成龙以天下为家,而百姓是天下的主人。
因此,他为天下大事考虑,实
际是为百姓安危幸福考虑。
他名为官,实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为老百姓谋
福利上。
越是困难,越是危险,越是需要负责任的时候,他越是走在最前面。
他为了百姓,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抛之脑后。
他全身
心地想着老百姓,全身心地为着老百姓而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
于成龙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洁,是他严于律己的结果。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
官吏,能做到于成龙这样,尤其不容易。
而于成龙却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这是因为于成龙的忘我,他的淡泊名利,严正无私,心无杂念,一心为天下百姓。
这正是《廉吏于成龙》一剧作为劝世之作的成功之所在。
在今天以民为先,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位党的干部都可以
从中获得有益的警示。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篇三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触颇深。
于成龙是清代著名的清官,他从政二十四年拒贿保清廉、身居要职保清贫的事迹,实为感人。
百姓交
口称颂他居官清正,康熙皇帝称其“天下廉吏第一”。
《一代廉吏于成龙》故
事发生在百姓身边,件件与百姓的利益相关,显得平实亲切,一代廉吏于成龙
也正是这样一位受人们爱戴的“百姓官”。
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他
的为官之德,是我们当代每位法官值得认真学习的。
法官也是官,人民法官也
要以民为天。
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为
民做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人民的利益放
在首位。
于成龙在升迁四川合州知州时,之所以广西罗城百姓哭送百里,就是
因为他做到了这些,并做得很好,群众才会拥护他。
封建社会的官吏尚能关心
百姓疾苦,我们当代的.法官更应当为群众大声疾呼,多办案、办好案。
法官的榜样:
于成龙集刑民行大权一身,立审执捆绑进行,办案效率短平快,社会效果
极好,非常大块人心,案件处理公正无私,得民心,顺民意。
“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苦了自己;你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从不在意;你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吏,一身正气;你流的是热泪,熬的是心血,勤政不息。
”一个封建官吏,为官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自甘淡泊,忠于职守,他为我们谱
写了一曲磅礴天地、凛烈万古的正气歌,他的精神值得称道,值得敬仰,对于
当今世界,对于共产党人,无论为政、为官、为人,都是一个好教材,爱民的
模范。
不管职务如何升迁,地位怎样变化,于成龙首先想到的是百姓,对百姓
的感情始终是深厚的。
也正是有了这种感情,才有了“为了百姓,即便是杀头
也在所不惜”的情怀。
古为今用的好教材: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
于成龙》,该剧成功地塑造了清朝初期“一代廉吏”于成龙勤政廉政的高大形象。
由古视今,感慨万端。
于成龙一生为政清廉,政绩突出。
这部电视剧反映
的虽然是三百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和老百姓的哀乐,但由于它紧紧抓住了当今社
会反腐倡廉这一重大主题,把高度的历史真实和贴近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廉
洁与腐败、廉吏与贪污的官吏的斗争贯穿于全剧,充分表达了当今广大干部群
众的爱憎、呼声和企盼,因而在广大的现代观众中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于成龙
的形象,虽然没有历史上的包公、海瑞等清官那种传奇神秘的色彩,但由于更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因此更让人信服。
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总书记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代廉吏于成龙印证了这句话。
他能铲污吏、剿匪徒,因为他心中装有国家社稷。
他之所以赢得同僚的敬佩、
百姓的爱戴,就是因为他清正廉洁、公而忘私、两袖清风。
虽然该剧讲述的是
清朝官吏的故事,但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启示。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坚定在于信念。
权利滋生腐败,对权力渴望越厉害,腐败欲望
就越强,一旦得到了权利,肆无忌惮胡乱用权,既祸国又殃民,利用权力办私事,办完私事办公事。
办好公事,是你职责所在,办一件利己损人之事,将会
不得人心。
要防止腐败,首先要加强法官的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要加大
惩治腐败力度,这是遏制腐败的突破口,此外还要做好建章立制,以法制权等
工作,切实把手中的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完善党内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力机
关的制约机制,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
法官是公仆,是联系党与群众
的桥梁和纽带,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法院的形象、威信。
作为人民的法官,
要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经得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
朽思想的考验。
做到事事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注民情、倾听民声、
体察民意,为人民的利益殚精竭虑。
总之,作为法官,能否正确行使党和人民
赋予的权力,关键在于是否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是否用制度来约束自己,是否
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了,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篇四
心装百姓扶纲纪,除暴安良誉美名。
最近,我收听了单田芳老先生播讲的
评书《清官于成龙》,并结合评书观看了电影《一代廉吏于成龙》,感到畅快
舒展,特别是那首主题歌更是把这种正气抒发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让我最
近思绪难平,感慨万千!
于成龙首先是一个能吏。
在电影滚动片断介绍中,有一个画面十分感人。
一个官吏对着于成龙说:“私开官仓是要杀头的。
”于凛然正气地说:“五马
分尸也要开仓!”那种为民请命敢作敢为的气魄,让人振奋。
他乔装迷路人摸进匪徒聚集的破庙,一举端掉匪窝,就地正法歹徒,真是大快人心。
这反映了于
成龙有胆有识的工作作风
他严于律已,受得住贫穷,不为富贵所动。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
生活却更加艰苦了。
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
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
"江南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
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
年后才得一见。
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
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
他在为百姓做事的同时,能很好地惩治统治者中的腐败。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
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
"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
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
"针对各属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
他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弊,责令所"
自今伊始",将所开"积弊尽行痛革"。
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
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
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
康熙帝也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作为一名医生,我要学习于成龙敢付责任的精神,医生要有责任心,要有
负责的精神。
在有负责精神的基础上,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其次是要学习他
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官有为官的职业道德,医生更要有医德,医生要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医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但面对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又是一门社
会科学,是以人为本,直接为人服务。
以人为本的态度非常重要,必须在有责
任心的前提下,再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了这两点再加上奉献精神,就可以做
一名使病人满意、使同行称道、尽职尽责的好医生.
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篇五
最近,我再次观看了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重温这部电视剧仍然感
到畅快舒展,吐露了心中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压抑愤懑和不平。
特别是那首主题
歌更是把这种正气抒发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让我最近思绪难平,感慨万千!于成龙首先是一个能吏。
在电视剧滚动片断介绍中,有一个画面十分感人。
一个官吏对着于成龙说:“私开官仓是要杀头的。
”于凛然正气地说:
“五马分尸也要开仓!”那种为民请命敢作敢为的气魄,让人振奋。
他乔装迷路人摸进匪徒聚集的破庙,一举端掉匪窝,就地正法歹徒,真是大快人心。
一个
县团级干部敢于深入虎穴去做卧底,去侦破案件,在当今的中国,恐怕没有这
么高级别的卧底吧,充其量是刑警队长这类的科级干部。
这反映了于成龙有胆
有识的工作作风。
当今的社会这种官吏太少了,我们只能通过这部电视剧寄托
我们的希望。
其次,于成龙是一个正直的官吏。
一个军官奸污了一个劳军的女子,她的母亲告到了衙门,他立即派人去抓那个军官,由于那个军官鼓动士兵
聚捕,抓人的官兵还被挨打。
老百姓群情激愤,他拍着胸脯说:“我一定会为
民作主的。
”最后抓住了那个奸污妇女的军官,并给予严惩。
“我一定会为民作主的”,这是一句多么普通的话语,这是一句多么耳熟
的豪言,这是一句多么渴望的承诺!然而我们却很难看到了,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那些舍家撇业去上访的人们,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耗尽人力财力打不赢的官司,
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上访人员自杀犯法的草案!难道我们现在还不如一个封建王朝!再次,于成龙是一位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官吏。
半夜有人击鼓鸣冤,他想的不
是心理偏激,而想的是一定有重大冤情。
常年在外,没有带家属,只带了一个
随从。
妻子让儿子捎信给他,让他找个合适的人家纳妾。
这在当时是十分正常
的事情,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歌词唱得好:“吃的是粗米,穿的是布衣,从不
在意。
”想想我们今天的机关,中午吃饭喝酒,下午一般找不到人。
去办公事,也需要等到人家有空的时候才能去请示。
那些贪污的官员污吏都包“三奶”,
甚至更多。
人家请客吃的差了,认为是打发要饭的,故意刁难人家。
要饭的经常去饭
店吗?办公场所讲豪华,穿着讲名牌,美其名曰要注意政府形象。
网上河南一个区政府占地500亩,号称第一区政府。
他们心里哪有人民?哪里体会到民生多艰?我们呼唤象于成龙这样的干部,呼唤那些为民请命的干部,呼唤那些勤政爱民
的干部!于成龙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是清朝中期乃至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好官之一。
他是一介贫民,正是由于当时清政府奋发向上的正气和清明
的机制和吏治,才能使这样一位好官不断得到提拔重用,打开了“康雍乾盛世”的局面。
中国不是没有于成龙这样的好官,而是这些人被压制了,被埋没了。
相反那些带病提拔的贪污的官员污吏却不少。
所以,不能只怪那些贪污的官员,应当思考这些贪污的官员是如何走上领导岗位的。
记得有个场面很感人,几个
官员评议提拔谁,有人反对提拔于成龙,认为他嗜酒。
但是广西巡抚金光祖力排众议,大胆提拔了他。
我们反对跑官要官,如果
是好官不用跑,也能受到重用。
谁还需要去跑?跑还不一定得到提拔,更何况不跑呢?所以组织部门不要空喊口号,只要提拔优秀人才,自然就不会出现“不收也不行”的怪现象。
如果我们多一些于成龙式的干部,多重用一些于成龙式的
干部,社会风气就会正气浩然,民心就会顺气和谐,这样中国在世界上就能够
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