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_8
暴力犯罪心理详解
暴力犯罪心理详解暴力犯罪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手段的行为。
对于暴力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心理触发因素、受害者情境、心理异常等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暴力犯罪心理。
一、心理触发因素暴力犯罪的心理触发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状态。
暴力犯罪者的个体因素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障碍:许多暴力犯罪者在行为前存在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障碍导致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反应出现异常,加剧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2)攻击性倾向:一些人天生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倾向,他们对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冲动和愤怒。
这些人更容易在冲突或压力面前表现出暴力倾向。
(3)经历暴力事件:有研究表明,个体经历过长期或严重暴力事件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暴力行为。
这些暴力经历可能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当面临类似情境时,他们会选择使用暴力来保护自己。
1.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外在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对暴力犯罪产生的影响。
以下几个社会因素对暴力犯罪的心理触发具有重要作用:(1)家庭环境: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庭暴力和家庭不和谐是许多暴力犯罪者的成长背景。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常常学习到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2)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是指来自工作、学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紧张和负面影响。
长期面对高压和挫折的人更容易情绪失控,产生暴力行为。
(3)媒体影响:大量的暴力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也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观看和接触暴力内容的过多,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暴力行为的认同和模仿,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二、受害者情境受害者情境是指在暴力犯罪行为中,受害者的特定情境对犯罪者心理的影响。
以下几个受害者情境在暴力犯罪心理中具有重要作用:2.1 情绪激怒有些暴力犯罪的发生是因为受害者激怒了犯罪者,导致他们失去了理智。
犯罪心理学8变态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8变态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 变态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深入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和动机。
变态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到那些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变态或畸形特征的人。
一、变态犯罪的定义变态犯罪是指那些以性取向、行为、欲望、目的等方面表现出严重畸形或变态特征的犯罪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性侵犯、恋童癖、虐待、杀人、恶魔儿童等。
变态犯罪表现出对他人造成严重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强烈欲望,违反了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
二、变态犯罪的心理特征1. 内在冲动变态犯罪的人常常有内在的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与性欲相关的。
他们可能会在犯罪前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不安,只有通过犯罪行为才能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2. 出于控制和支配的欲望变态犯罪的心理中常常存在一种强烈的支配欲望。
他们希望能够完全控制和支配受害者,通过施加身体或心理上的暴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3. 对权力的渴望变态犯罪者通常对权力和支配感充满渴望。
他们通过犯罪行为来追求他们心中的权力感和支配感。
4. 对他人的无视和冷漠变态犯罪者通常对他人的感受和权益缺乏共情心。
他们不会考虑到他人的痛苦和后果,只关注满足自己的欲望。
5. 奇特的恋物癖变态犯罪者还可能表现出奇特的恋物癖,对于特定对象或物品产生强烈的性吸引力,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变态犯罪的成因1. 环境因素变态犯罪的成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童年时期的虐待或荒谬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变态犯罪者在成年后表现出畸形的性癖好。
2. 学习和社交因素个体的学习和社交经历也会对其形成性取向和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交圈中的暴力和犯罪行为可能会引发变态犯罪的意愿。
3. 精神问题一些变态犯罪者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心理妄想症等,这些精神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做出严重伤害的行为。
四、变态犯罪的预防和治疗1. 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变态犯罪的认知和警惕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的奥秘揭示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
犯罪心理学的奥秘揭示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心理学的奥秘揭示——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动机。
通过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犯罪心理学家能够对犯罪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犯罪心理学中的奥秘,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可能的心理动机。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动机。
它通过对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全面了解犯罪者的内在心理状态,以预测和解释他们的犯罪行为。
二、心理动机对罪案的影响心理动机是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力。
对于犯罪行为来说,心理动机往往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犯罪心理学中,有许多心理动机的理论被广泛应用。
1. 经济动机经济动机是指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经济利益。
很多犯罪者由于贪婪或迫切需要金钱,而选择从事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等。
这些犯罪者往往会计划周密,并带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实施犯罪行为。
2. 心理满足动机心理满足动机是指通过犯罪行为满足自身内心的需求,在行为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感。
这一动机常见于一些性犯罪行为,如强奸、虐待等。
犯罪者往往出于某些变态的性欲望或心理压力,而将其转化为犯罪行为。
3.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指通过犯罪行为获取社会地位、尊重或满足其他社会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动机尤其在一些暴力犯罪案件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例如,杀人犯可能出于攀比、追求权力或满足报复心理,而选择实施谋杀行为。
三、犯罪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犯罪心理学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实例:1. 犯罪预防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社会犯罪的预防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动机,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
比如,通过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可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少年犯罪预防教育活动。
暴力的诱因人犯罪中的心理因素
暴力的诱因人犯罪中的心理因素在探讨人犯罪中的心理因素时,暴力的诱因是一个重要且普遍存在的话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探讨暴力行为的诱因以及其对犯罪产生的影响。
一、攻击性与暴力的关系人类天生具有攻击性的本能,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将这种本能转化为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是攻击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和表露。
二、社会因素对暴力行为的影响1. 社会不平等与暴力行为:社会不平等是暴力行为的一大诱因。
当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存在极端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时,部分人可能采取暴力行为作为表达自己不满情绪的方式。
2. 文化因素与暴力行为:文化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社会文化将暴力视为一种勇敢和权力的象征,将其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而鼓励和纵容暴力行为。
3. 社会支持与暴力行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个体缺少社会支持和认同感时,会导致其情绪的不稳定,从而增加其产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三、人格因素对暴力行为的影响1. 冲动性与暴力行为:冲动性是指个体缺乏自控的倾向,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做出冲动的行为。
冲动性高的人更容易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产生暴力行为。
2. 自我控制与暴力行为: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是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的人通常更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暴力行为。
3. 自尊心与暴力行为:自尊心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当个体的自尊心受到损害时,为了恢复自尊感,可能会采取暴力行为作为一种自我满足和表达。
四、心理因素对暴力行为的影响1. 侥幸心理与暴力行为:侥幸心理是指个体对风险和危险的态度。
一些人会因为过于乐观和自信而低估暴力行为的后果,从而冒险尝试或者亲自实施暴力。
2. 心理健康问题与暴力行为: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因为幻觉或妄想而实施暴力行为。
3. 恶性循环与暴力行为:暴力行为与心理问题之间常常存在着恶性循环。
暴力行为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恶化,而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加剧暴力行为的发生。
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
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暴力罪犯心理分析报告暴力罪犯是指那些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实施犯罪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本报告将对暴力罪犯的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暴力罪犯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征。
他们常常具有敏感、易怒、好斗等个性特点,对挑衅或威胁往往会有过激的反应。
这种心理特质使他们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忽视了其他合法和和平的手段,从而导致犯罪的发生。
其次,暴力罪犯可能存在着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
他们常常希望能够掌握他人的命运和行动,通过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这种渴望可能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权威人物的压迫或控制,也可能是他们自身具有受挫折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产生的需求。
此外,暴力罪犯可能具有对他人的无关情感和同理心的缺失。
他们往往不关心他人的痛苦和需求,缺乏对他人痛苦的认知和同情。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和关注,导致他们无法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共鸣。
最后,暴力罪犯可能存在着自我中心和自尊心受创的特征。
他们常常将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这种特征可能是由于他们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感到不满,通过暴力行为来获得权力和尊重。
综上所述,暴力罪犯在心理上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冲动性、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无关情感和同理心的缺失、自我中心和自尊心受创等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导致他们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来实施犯罪,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预防和管理暴力罪犯方面,需要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和干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掌握合适的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改变和社会融入。
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行为的动机与心理机制
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行为的动机与心理机制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种种复杂的心理动机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机制展开分析。
一、犯罪行为的动机1. 经济动机经济因素是引发犯罪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
广义上,经济动机包括财富追求和经济压力两个方面。
财富追求是指犯罪分子为了获取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而进行犯罪活动,比如抢劫和诈骗等。
而经济压力则是指一些个体由于贫困、失业等经济困境而迫不得已实施犯罪行为。
2. 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是指内心的欲望和驱动力成为犯罪行为的引导因素。
其中,报复心理是犯罪的常见心理动机。
当个体遭受打击、羞辱、不公平对待时,可能将负面情绪化为报复行为,比如报复性杀人。
另外,寻求刺激或冒险的欲望也是一部分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动机之一。
3. 心理疾病一些心理疾病可以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例如,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缺乏责任感和良知,从而更容易以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另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也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二、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1. 决策过程犯罪行为的决策过程是指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所经历的心理过程。
决策是一个涉及多个心理因素的复杂过程,如风险评估、行动计划等。
一些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逃避侦查和成功实施犯罪,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评估利弊,制定周密的计划。
2. 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指个体抑制冲动和社会规范的能力。
犯罪分子常常缺乏自控能力,他们往往受到瞬间的冲动和欲望驱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盗窃和强奸等犯罪行为常常是冲动性的结果,即时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考虑后果。
3. 非理性思维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中存在非理性思维的元素。
非理性思维是指错误的推理和判断方式。
犯罪分子常常采用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辩护或解释犯罪行为的合理性。
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通常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
总结:犯罪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而多样化的,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也存在心理动机和心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
暴力犯罪心理解析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
共基本特征为具有明显的暴力性质。
暴力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其不仅给受害人的身心照成伤害,且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不安全感。
如同其他犯罪一样,暴力犯罪的成因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打开网页看新闻,有一类新闻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件,当我们看到一些案件报导的时候,大家都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出于什么心理?而犯罪心理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的马加爵、厦门公交燃烧等和国外的挪威枪杀案以及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案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一种不安全感。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暴力犯罪犯罪人心理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暴力犯罪人的主要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是我国犯罪学界关于犯罪原因结构的最有代表性的认识。
犯罪的外因,指犯罪主体以外的一切促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犯罪主体以外的社会环境即因素。
犯罪的内因,指犯罪主体本身的诸种促成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的犯罪意识。
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犯罪人的心理因素作为犯罪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犯罪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在暴力犯罪行为中尤为明显。
通过对多种不同的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暴力犯罪人往往具有以下心理特征:一、认知特点1、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暴力犯罪者特别是以简单、原始方法实施暴力犯罪的人,大多只有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他们愚昧、野蛮、美丑不分,他们很多只受过很低的教育,有的甚至都没有进过学校,因此,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较低也不奇怪。
2、问题解决方式的缺陷。
一般人遇到矛盾或问题时,大多都能按照合法、正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即便一时不能解决,也能调节、解自己的心理需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
从犯罪心理学视角剖析暴力犯罪动机2019-04-02 22:00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官网暴力犯罪是自然犯罪的典型表现,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在其《善恶的彼岸》中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着你!”让我们沿着哲人的思路,以犯罪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
第一层次:暴力犯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犯罪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存在“天生犯罪人”(至少在整体上不存在,极少数个案除外)。
当你与恶的力量生活在一起足够久的时候,你也会受到它的影响,哪怕你浑然不知,哪怕你本来是在与它对抗中存在。
正如尼采所言,“与恶龙纠缠太久,你也会变为恶龙”。
具体而言,耳濡目染恶的行为方式,会降低你对它的敏感性与防卫性,它渐渐地浸透到你的身心之中,进而改变你对暴力行径的态度与情感。
一旦它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身心的一部分,在合适的条件或者情景诱发下,它就会成为诱发恶的行为动力。
所谓“凝视深渊”并不一定是直接参与“深渊的活动”,也可能是观察或一般性接触。
这就是心理学中“间接观察同样具有行为感染与模仿的强化效果”之“旁观者效应”。
这种恶的影响力在两种人群中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人生观尚未成熟定型的青少年,“成人感意识”与“精力旺盛”使他们容易受到暴力原始力量的诱惑,成为“英雄主义”(实为“哥们义气”)的牺牲品;二是刑事司法人员(尤其是刑事警察与暴力罪犯矫正警察),他们每天接触人性的阴暗与邪恶比普通人的机会多得多,自然就存在着较大的被“感染”的风险。
环境感染是暴力犯罪动机来源的最为显性的体现。
但是,为什么同样处在消极环境中,有的人成为了暴力犯罪的追随者或潜在后备力量,而有的人却仍是循规守道者?第二层次:犯罪思维模式的驱动邪恶的环境让人从事暴力犯罪,其进一步的驱动力来自:邪恶的力量内化成为了接收者自身的一部分。
换言之,接收者主动地接纳了暴力的观念、暴力的方式与情感,认为暴力是一种可取的,甚至是优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犯罪心理学解析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
犯罪心理学解析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心理学解析: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罪行者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的学科,通过深入理解罪犯的心理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犯罪行为。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解析罪犯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因素。
一、心理动机的定义与分类心理动机是指激发和驱使个体行动的心理力量。
在罪案中,犯罪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包括金钱、权力、复仇、满足激情等。
根据心理学研究,常见的心理动机可分为以下几类:1. 内部动机:这类心理动机源于个体内心的需求和欲望,如对权力的渴望、对控制他人的追求等。
2. 外部动机:这类心理动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金钱、地位、社会认可等。
3. 情感动机:这类心理动机涉及个体的情感需求,如复仇心理、性满足、嫉妒等。
4. 心理动机: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冲动驱使其进行犯罪行为,如出于自卫、报复等心理。
二、犯罪者的心理动机不同的罪案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心理动机。
在分析罪案心理动机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案例的特点和所揭示的心理特征来进行研究。
1. 杀人案例的心理动机杀人是最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冲动和情感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杀人犯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1)权力和控制欲望:一些杀人犯出于对控制他人的渴望,采取极端暴力行为。
他们的心理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保护或扩展自己的权力地位。
(2)情感动机:一部分杀人者出于复仇、嫉妒或爱情纠纷等情感因素而犯罪。
这些心理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体被刺激后无法有效应对负面情绪有关。
(3)心理动机:这类杀人犯通常由于某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而进行犯罪。
他们可能处于极度的不安或冲动状态,杀人行为成为他们缓解内心压力的策略。
2. 纵火案例的心理动机纵火犯通常被视为采取了放火行为的特定动机驱使。
以下是纵火案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动机:(1)内部动机:一些纵火犯出于控制或权力欲望而放火,他们希望在破坏中获得满足感,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暴力犯罪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人身财产的损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恐惧。
而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因素则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暴力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以期从源头上剖析暴力犯罪的根源,进一步预防和防范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暴力犯罪的定义和分类暴力犯罪是指以肢体冲突、伤害、侵犯为主要手段的违法行为,这类犯罪形式常见的有杀人、抢劫、强奸等。
根据行为方式和动机,暴力犯罪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包括捣乱、破坏、纵火等;二是针对个人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伤害、杀人等;三是针对财产的暴力行为,包括抢劫、盗窃等。
虽然分类不同,但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是一致的,即通过对他人的伤害来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满足和快感。
二、暴力犯罪的心理因素1.病态心理很多暴力犯罪者都存在病态心理,比如患有精神疾病、变态心理等,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比如杀人犯可能有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而强奸犯则可能有一些性侵犯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使得暴力犯罪者的行为变得异常和极其残忍。
2.受虐倾向还有一些暴力犯罪者,可能存在一种受虐倾向,他们感到被虐待是一种满足和快感。
这类人在犯罪的时候常常会事先制造一些场景,让受害者处于一种无助和恐惧的状态,并在其有意无意之间加强自己的虐待行为,比如变态杀人犯可能会选择一个无辜的女性当作目标,然后对其实施一系列的酷刑和残忍的扰乱治安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反映出了暴力犯罪者的一些心理扭曲和病态。
3.攻击性的心理倾向暴力犯罪者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攻击性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因素得到了迅速化解。
而暴力犯罪行为,则是他们释放情绪和发泄火气的一种方式。
这些人在对别人施暴的时候,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并认为自己正确地发挥了应有的力量,而受害者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这种心理因素非常危险,因为暴力犯罪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发现暴力事件。
刑法论文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
刑法论文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暴力犯罪是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不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暴力犯罪,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心理成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心理成因1.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是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失业率高等问题都会导致一部分人产生不满和愤怒情绪,进而引发暴力行为。
2.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暴力、家庭纠纷等不良家庭环境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暴力犯罪的风险。
3. 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特征也是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重要方面。
例如,心理障碍、人格缺陷、攻击性倾向等因素都可能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二、防治措施1. 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力度,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3. 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面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从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完善刑法体系,加大对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帮助他们改变暴力行为的心理模式。
三、心理干预的重要性1. 心理矫治:对于已经犯罪的人员,仅仅依靠刑罚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心理矫治。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心理辅导:对于有暴力倾向的人群,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避免将暴力行为转化为现实行动。
3. 心理支持:对于受害者来说,暴力犯罪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和勇气,恢复正常的生活。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现出团体化、低龄化的倾向。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毒品、邪教并称为危害社会的三大公害。
从罪行类别来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
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的确令人痛心疾首。
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而且损害他人权益,危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定。
青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自然有很多社会因素。
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心理成因。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模仿心理内外化机制理论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机制的基本观点是:吸收各种外间的消极因素,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整合犯罪心理,生发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
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从内化机制上看,是吸收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等消极因素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由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启动的。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这既是作为动物的基本心理本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但是,不加鉴别地模仿和学习一些不良因素,也会使人走向邪恶乃至犯罪。
常见的可能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消极因素有:以崇尚暴力为噱头的武侠小说,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游戏,以压制和驯服为方法的家庭暴力,以漠视人格、摧残心理、戕害精神为手段的人际关系冷暴力等。
对这些暴力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诱因。
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家庭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暴力。
孩子不听话,不顺从自己的指导和意图,一个耳光,几个巴掌下来,孩子听话了。
虎爸虎妈们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成功,却忽略了这种行为的消极结果。
他们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此后,孩子们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遇到同类问题,就可能拳脚相向,暴力相加,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暴力犯罪的生物心理学解析
暴力犯罪的生物心理学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暴力犯罪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暴力犯罪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物因素在其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心理学角度来解析暴力犯罪的发生原因。
一、生物心理学与暴力犯罪生物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生理、荷尔蒙、基因等。
而暴力犯罪则是指人们在未经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对他人实施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行为。
生物心理学与暴力犯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研究表明,暴力犯罪者与非暴力犯罪者在生物上存在差异。
例如,暴力犯罪者的前额叶皮层、扣带回等执行控制情绪的区域和执行控制行为的区域处于未成熟或受损状态。
这说明暴力犯罪者在处理情绪和控制行为上存在缺陷,因此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另外,荷尔蒙也是影响暴力犯罪的因素之一。
男性激素睾酮对于男性暴力行为的表现有着一定的影响,睾酮水平过高时容易引发暴力行为。
而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也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基因也是一个影响暴力犯罪倾向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研究表明,某些基因易导致人们更容易冒险、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这些基因包括COMT、MAOA和BDNF等。
二、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影响暴力犯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往往与一个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
例如,儿童期的疏离感和忽视、虐待等可能导致个体对于外界有着警觉而不信任的态度,容易呈现出攻击性。
过分宠爱也会对个体造成影响,使得个体失去了对于社会的敬畏之心,容易犯罪。
同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环境的贫困、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受到暴力等因素也容易导致个体成为暴力犯罪者。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于个体的生物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三、解决暴力犯罪的方法针对暴力犯罪这一严峻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其中,生物心理学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理暴力犯罪的一项重要手段。
例如,在公安机关中,通过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评估,可以更好地判断出其是否存在暴力倾向,进而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
刑法学视角下的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
刑法学视角下的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暴力犯罪对社会治安和个体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了解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刑法学的视角,对暴力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该类犯罪的方法。
一、心理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层面。
从个体心理来看,暴力犯罪常常与人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关。
由于压力、挫折、冲动和复杂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面对问题时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产生了暴力行为。
此外,一些人天生具有攻击性的个性特征,容易借助暴力行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更有甚者,一些人可能患有某些精神疾病,使其难以辨别善恶,从而导致暴力犯罪的发生。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暴力犯罪往往与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有关。
贫困、失业、教育水平低下、家庭环境恶劣和社会不公等因素,容易培养出一些人的暴力倾向。
尤其是在一些弱势群体中,由于得不到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社会支持,这些个体更容易转化为暴力犯罪的肆意行为。
二、预防措施既然了解了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我们可以从预防的角度来思考应对之策。
首先,教育的力量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加强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人格形成过程中的良好品质。
此外,在教育体系中增加暴力犯罪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暴力行为的辨识和应对能力,也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手段。
其次,改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预防暴力犯罪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人群的扶持力度,确保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并提供良好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机会。
此外,应该加强对家庭和社区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对不良家庭环境进行干预,避免个体受到暴力困扰的影响。
此外,刑法的完善和强化也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手段。
应该严格依法打击暴力犯罪行为,加大对罪犯的处罚力度,以威慑犯罪分子。
在刑法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的考量,确保刑罚对犯罪分子的改造和惩罚效果。
心理学的犯罪现场揭秘罪犯心理与犯罪动机
心理学的犯罪现场揭秘罪犯心理与犯罪动机犯罪是社会中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了解罪犯的心理与犯罪动机对于犯罪预防和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在犯罪心理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透过对犯罪现场的揭秘来洞察罪犯的心理和动机,从而推测犯罪的动机和可能性。
一、犯罪心理的揭秘心理学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
例如,犯罪现场的物证、笔迹分析、语言使用等可以揭示罪犯的思维方式和情绪状况。
同时,对罪犯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生活背景的调查也有助于理解罪犯的心理构造。
研究发现,心理异常在许多犯罪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因其疾病而失去对行为后果的判断能力,导致犯罪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并为相关患者提供帮助和治疗措施。
二、犯罪动机的揭秘了解罪犯的犯罪动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防范犯罪行为。
心理学家通过对犯罪现场的调查和心理分析,能够揭示罪犯的动机。
比如,对于杀人犯而言,动机可能是出于报复、财富、权力或心理斗争等因素。
了解这些动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潜在的犯罪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
犯罪动机研究也发现,个体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对于犯罪动机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贫困和社会压力可能成为一些人犯罪的动机。
心理学家通过对罪犯的背景和心理调查可以揭示这些潜在的动机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防类似的犯罪行为。
三、心理学的监狱改造心理学在监狱改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罪犯的心理评估和心理疗法,心理学家能够帮助罪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监狱内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也能够帮助罪犯面对内心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便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心理学在犯罪预防和改造中的应用帮助我们为罪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总结: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逐渐被重视,揭示罪犯的心理与犯罪动机对于犯罪预防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犯罪现场的观察和分析,心理学家能够揭示罪犯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现象,并为预防和解决犯罪问题提供参考。
暴力犯罪的心理学分析与治疗研究
暴力犯罪的心理学分析与治疗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暴力犯罪的数量逐渐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极端犯罪行为,暴力犯罪往往造成极大的伤害,给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犯罪者自身带来不可逆转的打击。
因此,研究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暴力犯罪的类型暴力犯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其主要类型如下:1.身体暴力犯罪:指以暴力手段对人的身体进行伤害或致死的犯罪行为,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
2.财产暴力犯罪:指以暴力手段实施的对财产进行抢劫、盗窃、抢夺等犯罪行为,如抢夺、盗窃、抢劫等。
3.性暴力犯罪:指以暴力手段强制实施淫秽、猥亵行为的犯罪行为,如强奸、猥亵等。
以上三种类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往往在实际案件中会有多种类型的犯罪行为同时存在。
二、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心理、生物等方面。
下面从心理学方面来分析其心理机制。
1. 原始冲动触发机制暴力犯罪犯罪者常常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原始冲动,当他们面临某些压力或抑制时,这种冲动就会得以释放,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比如在一些紧张的、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就较高。
2. 紧张情绪的积累与加剧暴力犯罪常常伴随着犯罪者紧张情绪的积累和加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高度激动的状态中,而这种情绪可能是由于生活中的压力、家庭矛盾、经济困难、情感问题等因素导致的。
3. 自我认同的缺失暴力犯罪犯罪者可能经历了一些重要的人生事件或打击,或者他们处于一些群体边缘地带,被社会边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受限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对自我认同的缺失。
4. 基于动机的决策暴力犯罪犯罪者常常在犯罪前先做出一些基于动机的决策,例如计算风险、评估后果,做出能够实现目的的最佳选择。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动机可能会带有报复心理、成就感、群体认同等。
三、暴力犯罪的治疗方法治疗是帮助暴力犯罪犯罪者改变其犯罪行为的一个过程,它的核心是让犯罪者充分认识其行为的不良影响,并通过一系列治疗手段,让其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暴力犯罪的再次发生。
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
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暴力犯罪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犯罪形式,它包括了杀人、抢劫、强奸等多种犯罪行为。
而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就此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
心理原因的纷繁复杂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并不单一,它包含了许多因素,如心理障碍、社会环境、家庭关系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心理障碍,且这些心理障碍较为多样化,如抑郁症、暴躁症、强迫症等。
这些心理障碍都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而当这些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宣泄时,便有可能变成暴力犯罪的导火索。
除了个人内在的因素,社会环境也是暴力犯罪的一大原因。
有学者指出:“社会环境的恶化往往对犯罪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以及道德伦理的淡漠,对个人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压力与焦虑情绪会越加明显,种种挫败感与愤怒也会因此而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家庭关系也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
家庭的睦邻友善、对亲情的尊重以及父母对怒气情绪的适当控制,能够带给人安全感和亲密感。
反之,家庭剧烈的争吵、家暴、缺乏亲情等则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及产生逃避现实和迷恋暴力的设想。
心理机制的调控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很复杂,但调控这种机制的方法同样具有复杂性。
这里我们不仅要深究心理方面的调控方法,也应该探讨寻求社会、法律的帮助。
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被犯罪困扰。
首先,对于心理障碍问题,我们应该在家庭或是工作环境中及时发现,把握症状变化,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进行及时治疗。
其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让自己更加具备心理韧性,使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从而避免暴力犯罪的出现。
此外,身体运动、音乐和社交活动对心理健康都有良好的帮助,我们应该通过这些方式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真正需要的东西,了解对自己实际有益的东西,进而预防暴力犯罪。
很多时候,暴力犯罪是因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熟人罪,于是当我们处在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时,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尽量远离危险人物,切勿过于信任社会环境和熟人,警惕那些犯罪与自身有任何联结的人。
犯罪心理学的解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
犯罪心理学的解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心理学的解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罪案的心理动机犯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犯罪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罪案的心理动机。
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特征、犯罪动机以及犯罪行为的分析,犯罪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和揭示犯罪背后心理现象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罪案的心理动机,以期为我们对犯罪心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启示。
一、心理动机在犯罪中的作用心理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在犯罪心理学中,心理动机是研究犯罪心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罪犯的心理动机往往是导致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分析和理解罪犯的心理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和干预措施。
二、心理动机的分类犯罪心理学对心理动机的分类主要包括内因动机和外因动机。
内因动机是指源于罪犯内在的心理需求和冲动,如攫取金钱、追求刺激、满足报复心理等。
外因动机则是指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贫困、社会压力等。
这些动机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罪犯实施犯罪行为。
三、心理动机的影响因素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罪案的心理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罪案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一些具有侵略性、冲动性和自我中心的人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并产生犯罪行为。
社会环境也是心理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对于个体的认可和回应,会对其心理动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人际关系等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动机产生影响。
四、心理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动机是推动罪犯实施犯罪行为的重要力量。
很多罪案背后都存在着强烈的心理动机。
例如,经济利益是一些罪犯实施盗窃、诈骗等财产犯罪的主要心理动机;欲望、报复心理是导致一些罪犯实施暴力犯罪的重要动机。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
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暴力犯罪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无论是暴力伤人、打抢、凶杀等行为都会引起社会不安和人们的谴责。
然而,在谴责暴力犯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行为的发生?暴力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暴力犯罪行为的认识和预防。
一、社会因素首先,社会因素是导致暴力犯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不公、贫富悬殊、文化藩篱等问题,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和压力。
这些不安和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就会在一些人身上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
暴力犯罪就是其中之一。
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等问题的解决,是预防暴力犯罪的重要途径。
二、个体因素其次,个体因素也是导致暴力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
个体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基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
人格特征中的攻击性、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等特质,都有可能促成暴力犯罪的发生。
基因是个体发展和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基因异常或突变的情况下,会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联系,进而促发暴力行为。
家庭教育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温暖、关爱和尊重的家庭,可能会使个体产生反社会行为。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身健康的关键所在,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和犯罪行为。
三、认知与动机同时,认知与动机也是促成暴力犯罪的原因之一。
个体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有些人将攻击、杀害等行为看作是为了自我保护、达成自己的目的或者获得利益,从而出现暴力行为。
另外,有些人因为受到一些挫折、失败、失落等因素影响,产生心理准备和意愿去实施暴力行为。
四、暴力犯罪的危害暴力犯罪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暴力犯罪造成人身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
其次,暴力犯罪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引发群体性恐慌和不安情绪。
更重要的是,暴力犯罪会破坏社会安定和秩序,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暴力犯罪的心理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暴力犯罪的发生。
刑事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刑事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在刑事犯罪中,暴力犯罪一直被认为是最严重的行为之一。
暴力犯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犯罪者的心理因素。
本文将对刑事暴力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动机与原因,并探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1. 性格特征的影响暴力犯罪的心理与犯罪者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冲动性、侵略倾向和不稳定性等负面性格特征可能增加个体涉及暴力犯罪的风险。
这些个体往往缺乏自控能力,难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冲突,从而倾向于通过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2. 创伤经历的影响刑事暴力犯罪者往往有着与暴力行为相关的创伤经历。
这些经历可能包括童年的虐待、家庭暴力、社会暴力等。
在这些经历的影响下,个体积累了强烈的愤怒、恐惧和无助感,导致其在后续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冲突和暴力行为。
3. 社会因素的影响刑事暴力犯罪的心理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不公平、贫困、失业等因素可能使个体感到挫折和不满,从而增加参与暴力行为的倾向。
此外,环境中的暴力模型和暴力文化也会对个体形成心理上的“暴力规范”,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手段。
4. 心理防御机制刑事暴力犯罪者常常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心理平衡。
其中,最常见的是投射机制和退行机制。
投射机制是将自己的积极上进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他人身上,从而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为。
退行机制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回到某种原始状态,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满足感。
5. 心理学理论在分析刑事暴力犯罪心理时,有几个心理学理论被广泛运用。
其中之一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攀附环境中的暴力模型,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运用暴力行为。
另一个重要理论是心理动力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内心冲突和无意识动机对暴力行为的影响。
此外,应激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刑事暴力犯罪者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6. 心理干预和预防了解刑事暴力犯罪者的心理,可以为心理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
心理干预包括对暴力犯罪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帮助其认识并改变负面的心理特征和防御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力犯罪是自然犯罪的典型表现,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在其《善恶的彼岸》中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回望着你!”让我们沿着哲人的思路,以犯罪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
第一层次:暴力犯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犯罪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存在“天生犯罪人”(至少在整体上不存在,极少数个案除外)。
当你与恶的力量生活在一起足够久的时候,你也会受到它的影响,哪怕你浑然不知,哪怕你本来是在与它对抗中存在。
正如尼采所言,“与恶龙纠缠太久,你也会变为恶龙”。
具体而言,耳濡目染恶的行为方式,会降低你对它的敏感性与防卫性,它渐渐地浸透到你的身心之中,进而改变你对暴力行径的态度与情感。
一旦它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你身心的一部分,在合适的条件或者情景诱发下,它就会成为诱发恶的行为动力。
所谓“凝视深渊”并不一定是直接参与“深渊的活动”,也可能是观察或一般性接触。
这就是心理学中“间接观察同样具有行为感染与模仿的强化效果”之“旁观者效应”。
这种恶的影响力在两种人群中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人生观尚未成熟定型的青少年,“成人感意识”与“精力旺盛”使他们容易受到暴力原始力量的诱惑,成为“英雄主义”(实为“哥们义气”)的牺牲品;二是刑事司法人员(尤其是刑事警察与暴力罪犯矫正警察),他们每天接触人性的阴暗与邪恶比普通人的机会多得多,自然就存在着较大的被“感染”的风险。
环境感染是暴力犯罪动机来源的最为显性的体现。
但是,为什么同样处在消极环境中,有的人成为了暴力犯罪的追随者或潜在后备力量,而有的人却仍是循规守道者?
第二层次:犯罪思维模式的驱动
邪恶的环境让人从事暴力犯罪,其进一步的驱动力来自:邪恶的力量内化成为了接收者自身的一部分。
换言之,接收者主动地接纳了暴力的观念、暴力的方式与情感,认为暴力是一种可取的,甚至是优选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典型的表达就是“犯罪思维模式”,行为人的思维倾向适合于犯罪行为的持续出现:犯罪是合理的,犯罪是有效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仅为自己的犯罪及暴力行径进行“合理化”辩解,而且渐渐形成了稳定的五项犯罪性人格特征:“具有独一无二的意识”;“拥有极端的权力意识”;“具有隔绝恐惧的能力”;“缺乏服从规则的观念”;“缺乏伤害他人的观念(没有罪恶感)”与“承认自己是罪犯,却推诿于他人的责任”。
具备了这些犯罪合理化的思维模式,他们走向暴力犯罪就成为了必然的事情。
当代脑神经科学实证研究发现,过度追求本能性的“自我奖赏”“自我中心”“冷酷无情”等消极行为特征确实与高级神经系统的某些缺陷如“前额叶道德执行功能低下”“自我奖赏回路易于激活”“超强的雄性激素(睾丸酮激素)”等有密切联系,这些缺陷甚至体现在“犯罪基因”(低MAOA基因缺陷)、“超雄综合征”(XYY染色体综合征)中。
可见,虽然“天生犯罪人”的观念已经被抛弃,但是某些人在邪恶的激发中更可能成为施暴者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第三层次:攻击本能的潜意识力量
精神分析是西方社会的普遍观念体系之一,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它主张,犯罪是本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暴力犯罪是攻击本能与性本能的具体体现。
攻击本能(或称为死亡本能)是暴力犯罪动机的直接能力来源,以攻击与破坏为主要表达方式,也可能转化为憎恨或嫉妒等形态。
性本能的力量也会经常加入暴力攻击中。
二者都具有强烈冲动与周期性的生物特征,由此导致暴力犯罪同样具有冲动性与周期性。
由于攻击本能与性本能是生物进化中适应性的本能,力量强大,稳定而周期性地体现,所以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暴力这种邪恶的力量始终存在。
当然,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丛林法则”的原始状态,攻击本能与性本能受到道德与良知的制约,它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潜意识动机的方式发挥作用,即犯罪者主观上并不一定意识到这种动机的存在。
当暴力心理中涉及“自卑过度补偿”“犯罪情结”等概念时,就是指暴力犯罪的潜意识力量。
第四层次:性恶论的再思考
对暴力犯罪心理的思考来自心理学脱胎于哲学母体的背景;“犯罪的深渊”正是尼采所开创的西方现代哲学思考的命题之一。
无论是在掠夺型暴力犯罪的精心设计与冷静实施中,还是在冲动型暴力犯罪的狂暴宣泄中,人性的自私性在暴力犯罪中展现得清晰而具体。
人性的自私性导致暴力犯罪的持续性与野蛮性。
当然,我们承认人性的自私性,并不是说人类本身是邪恶的。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伴随着“自私的基因”,也进化出了“利他的种子”。
如果人类只有纯粹的自私性,那么人类必将走向消亡。
现实世界存在着许多人类人性的光辉,如慷慨与利他、勇敢与道德等。
只是我们在探讨人类犯罪现象时,针对性地显现了人性自私性的一面。
实际上,人类的光明希望,正是要运用人性的光辉战胜人性自私性。
综上,暴力犯罪的发生既有显性的环境动力及诱因,也有深刻的犯罪合理化与犯罪思维模式,还有隐秘的潜意识(本能力量)的参与及人性层面的基本起因。
在“犯罪的深渊”的命题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面对深渊,心灵的自觉是如此的重要,因为深渊正在回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