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专题分析三

合集下载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电路分析经典题型(含答案)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电路分析经典题型(含答案)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电路分析经典题型(含答案)九年级物理电路分析经典题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断开S1,闭合S2、S3,电路总电阻最大。

B.断开S3,闭合S1、S2,电路总电阻最小。

C.闭合S3,断开S1、S2,L1、L2并联。

D.闭合S1,断开S2、S3,L1、L2串联。

2.如图所示,对如图电路分析正确的是()A.要使L1、L2、L3串联,应断开S1、S2,闭合S3.B.如果S1、S2、S3都闭合,则L1、L2、L3是并联。

C.如果只需L1发光,则应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3.D.如只需L3发光,则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3.3.(2012•眉山)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错误的是()A.当断开S1、S2,闭合S3时,R1与R2为串联。

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与R2为并联。

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与R2为串联。

D.只要同时闭合S1、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

4.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闭合S1、S2、S3时三盏灯并联。

B.闭合S1、S2时三盏灯串联。

C.闭合S1、S3时L3短路。

D.L1无法单独工作。

5.(2008•杭州)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

B.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C.把电流表看成是断开的。

D.把电压表看成是断开的。

6.下列是对如图所示电路的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灯L1、L2串联,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

B.灯L1、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

C.灯L1、L2并联,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

D.灯L1、L2串联,电压表V测L1两端的电压。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关于电路故障分析正确的是()A.电灯L1短路。

B.电灯L1断路。

专题03 物态变化-(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2022年】1.(2022·上海)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0℃B.20℃C.37℃D.45℃【答案】C【解析】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若高于37.3℃,则视为发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北京)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答案】A【解析】A.冰化成的水,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D.冰挂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答案】A【解析】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对冰做功,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熔化成水,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过程发生的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2·福建)如图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字上部:太阳光线;字中部:水气;字下部:大地,说明地面上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属于缓慢的汽化现象。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广东)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答案】B【解析】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是因为樟脑丸逐渐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这属于升华现象。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2·山西)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冒“白气”。

“白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霜.前冷,雪后寒B.水缸出汗.,不用挑担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答案】B【解析】A.雪糕周围会冒“白气”,“白气”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水缸出汗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与“白气”的成因相同,故B符合题意;C.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液态的水汽化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冰冻三尺描述的是水凝固成冰的现象,与“白气”的成因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篇一」一、分析目的为了对前段时间初三物理教学的全面评估,同时也为了对下阶段的教学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圆满完成20xx年中考目标,特对本次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如下:二、试卷本身的分析1、题型分析(1)填空题20分;(2)选择题20分;(3)实验题25分;(4)综合应用题15分本次试卷总体上题量与中考相同,阅读量不大,试卷难度不大,考查知识全面,有较好的区分度的题目很少。

试卷在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的同时,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考查基础的知识,注意面向学生全体。

2、考查的面广而细,有利于全面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便于查漏补缺。

3、重视实验及评估等考查。

三、试题的基本特点1.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

2.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有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漂游、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坐出租车、水质量的测量等内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

在全卷23道小题中,很多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试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试中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力度。

3.体现对物理方法的考查,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挖掘。

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第20题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质量实验为依托,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第21题是一道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法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大要素等内容。

4.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进一步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这些题目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优秀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创新能力的舞台。

初三物理学习重难点解析

初三物理学习重难点解析

初三物理学习重难点解析1.力学基础知识: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等。

2.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力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重力、弹力、摩擦力:概念、计算、作用效果及其应用。

4.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5.功与能:功的计算、功率、机械效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

6.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

7.热量计算:热量公式、热量守恒定律。

8.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9.蒸发与沸腾:蒸发与沸腾的条件、吸热与放热、应用。

10.热机: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等的工作原理及效率。

11.电学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荷、电能。

12.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3.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分布规律及应用。

14.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功率的转换与守恒。

15.电磁现象:磁场、电磁感应、电磁铁、电解质等。

16.光学基本概念:光线、光速、光源、光强度。

17.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全反射。

18.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镜、球面镜、凸透镜。

19.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眼镜、光纤。

20.色彩与视觉:色彩的形成、视觉现象、立体成像。

五、现代物理1.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原子轨道、元素周期表。

2.核物理:核反应、核能、核电站、放射性现象。

3.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

4.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量子态、不确定性原理。

5.新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

六、实验与探究1.实验基本技能:测量工具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

2.力学实验:测定物体的质量、测量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热学实验:测量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4.电学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5.光学实验:测量光速、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综上所述,初三物理学习重难点解析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现代物理和实验与探究等六个方面。

2019-2020年中考九年级物理专题系列 第三课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故障分析

2019-2020年中考九年级物理专题系列  第三课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故障分析

2019-2020学年中考九年级物理专题系列第三课初中物理电学电路故障分析(含答案)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电路故障分析与诊断初三物理电路故障分析Ⅰ、常见电路故障:短路或断路。

Ⅱ、简单故障1、电源发热必然发生电源短路。

2、串联电路中若某部分用电器不能工作,那么这部分必然发生了短路。

3、并联电路中的故障大多接利用并联电路特点就可分析得出。

Ⅲ、检测其它电路故障方法一、将完好的用电器与被测电路并联。

(针对串联电路中的断路故障)1、用电器正常工作。

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2、用电器不能工作。

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二、用导线与被测电路并联。

(针对串联电路)1、未测电路正常工作。

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2、未测电路不能工作。

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三、利用电流表1、对于电路中原有的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分析(1)示数增大。

说明:电路(或支路)中部分用电器被短路。

(所有目电器都被短路,则电流表烧毁)(2)示数减小。

说明:①电踣(或支路)中发生断路。

②电流表坏了。

(3)示数不变。

说明:除电流表所在支路以外的其它支路上发生断路(并联)2、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针对串联电路)(1)有示数。

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2)无示数。

说明:未渊电躇上发生断路。

四、利用电压表1、对于电路中原有的电压表示数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

说明:①未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被短路;②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踹(2)示数减小。

说明:①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知路;②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③电压表坏了(3)示数不变。

说明:除电压表所在支路以外的其它支路上发生断路2、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

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是通路的。

(2)无示数。

说明:①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②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总结】电路故障:主要是判断路(开路)或短路两种情况1、电压表示数说明电路某处断路:①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②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的电路某处断路2、电流表有示数(变大)说明电路某处短路:①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②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电路短路五、习题精练(说明:所有选择题“红色”标志为答案)(一)串联电路中的战障分析:(以电路中两个小灯泡为例)1、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亮。

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题 专项三 电路故障分析

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题 专项三 电路故障分析

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题 专项三 电路故障分析电路缺点剖析首先要停止电路结构剖析了解各元件间的串联、并联关系,弄清各电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哪个物理量。

先依据电流表的有无示数确定电路开路还是短路。

再依据电压表能否有示数来确定电路缺点出如今那个部位。

一、电路缺点主要表现1.电路断路,即电路不通现象:①灯泡不亮;②电流表无示数;③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所测局部两节点之外断路);④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压表所测局部两节点之连续路)。

2.电路短路:分两种状况:一是电源短路――→结果用电器不任务,电压表、电流表都无示数,有能够烧坏电源;二是局部短路(也叫短接)――→结果电路仍通――→现象①灯泡仍亮(没有被短路);②灯泡不亮(被短路);③电流表有示数(没有被短路);④电压表有示数(所测局部断路没有短路);⑤电压表无示数(所测局部短路)。

二、查找断路缺点的方法1.用导线(或电流表)并接法来查找缺点位置。

当导线两端接在电路中某两点之间时,原来不能任务的用电器任务,说明导线并接两点之间的局部能够有断路。

留意:不能并接在电源两端。

2.用电压表并接在电路某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接局部有能够断路。

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局部以外断路。

3.用小灯泡并接在电路某两点之间时,假定小灯泡发光,说明与小灯泡并接的电路局部断路。

1、如图1所示,假定开关S 闭合后,灯L 1、L 2均不亮,小华同窗应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缺点,当她将导线衔接在灯L 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衔接在灯L 2两端时,灯L 1亮而灯L 2不亮.由此可以判别 〔 〕A .灯L 1短路B .灯L 2短路C .灯L 1断路D .灯L 2断路2、如图2是某同窗做实验时的电路图。

闭合开关S 后,发现灯泡L 1、L 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那么该电路中的缺点是:〔 〕A .电源正极与a 之连续路B .a 、L 1、b 之连续路C .b 、L 2、c 之连续路D .c 与电源负极之连续路3、如图3所示电路,两盏相反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假设电路只要一处缺点,那么缺点能够是〔 〕A .电灯L 1断路B .电灯L 2断路C .电灯L 1短路D .电灯L 2短路4、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任务。

初三物理专题3.5 光的反射【七大题型】(原卷版)

初三物理专题3.5 光的反射【七大题型】(原卷版)

专题3.2 人眼看不到的光【七大题型】题型一、光的反射现象 (4)题型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题型三、入射角、反射角的计算 (8)题型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9)题型五、画图题(光的反射) (10)题型六、作图题(平面镜成像) (13)题型七、光的反射(水面上升问题) (15)巩固练习 (18)提优练习 (28)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基本概念:一点 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 ”表示。

三线 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 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 。

反射光线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 。

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i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r ”。

注释:1、 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不能误认为是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

2、 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的虚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的。

3、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方向,所以在描述的时候要注意按光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

如上图中: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

4、 发生反射现象时,光又反射回原介质中,所以光的传播速度不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5、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下图所知识点01 光的反射示:1、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2)实验器材:激光笔、白色硬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

(3)实验步骤:①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②在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用激光笔沿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对应的反射光线。

③观察两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猜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相等;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九年级物理试题分析

九年级物理试题分析

2、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A.邓卓翔和地球B.足球和空气C.守门员和地球D.地球和空气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所以可由此入手选择正确的答案.解答:解: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和空气,所以D选项正确,A、B、C选项均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由此分析出力的施力物体对于此题至关重要.12、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m决赛中,王濛以1分29秒夺得金牌.如图为王濛冲过终点后庆祝胜利的情形,已知王濛的体重约600N,脚上所穿速滑冰刀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5cm2,着王濛1000m速滑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1.2m/s(保留一位小数),图中王濛脚下的冰刀对冰面的压强约为1.2×106Pa.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V=St可求平均速度,已知重力和接触面积,对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据公式P=FS可求对冰面的压强.解答:解:平均速度V=S /t =1000m÷89s ≈11.2m/s,对冰面的压强P=F /S 1 =G/ S 1 =600N÷5×10 -4 m 2 =1.2×10 6 P a .故答案为:11.2;1.2×106.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和时间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还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14、为了让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近二百个展馆倾注了建设者的心血.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起重机,图1为一种常见的“桅杆式起重机”,其中起重臂部分可以看成杠杆,O点位支点.请在图2的原理简图中画出F1、F2的力臂L1、L2.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作图题.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知该杠杆的支点、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出杠杆中的力臂.解答:解:在图2中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过支点O作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阻力臂L2.如图所示点评:掌握力臂的定义是画力臂的关键,要求熟练掌握力臂的画法.15、我国古代的“千里眼”是富有想象力的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两条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其中F1是透镜L1的焦点,F2是透镜L2的焦点).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掌握凹透镜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光路的画法.解答:解:射向凹透镜焦点的,经凹透镜发散后,将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后将汇聚到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经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于该折射光线可认为是从凹透镜左边的焦点发出的,而凹透镜左边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2倍的凸透镜的焦距,因此像距应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答案为: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与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规律,由一个图同时考查了两种元件的光路,是一道很好的题目.16、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所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但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5A”的字样,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合适,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接着完成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其示数为0.24A,电阻丝的电阻为10Ω。

上海初三中考物理电路故障分析专题(有答案)

上海初三中考物理电路故障分析专题(有答案)

授课主题 电路故障分析教学内容一、直击中考二、考点解读一、简单电路故障分析总体来说,故障分析题主要分成: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短路、断路,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认清电路类型,这类题目其实就变得很简单。

注意:1、在串联电路中,有些题目会将电压表放在灯泡两端,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此时电阻和灯泡发生故障时,电路中的现象和两个电表的变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2、在串联电路中,题目还会将电阻换成灯泡,即两个灯泡的电路故障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电阻和灯泡的区别就是电阻式不会发光的,并和学生讨论,两个灯泡发生故障时电路的现象和电表的变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并联电路基本上不考短路故障,因为题目规律性太强,所以没什么出题考点,因此重点需要放在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上来,但不可忽略。

二、双故障判断近三年中考考题分布2011 2012 2013选择题第8题考查串联电路双故障填空题第15题考查并联电路双故障填空题第15题考查串联电路添加导线避免电源短路在电路故障问题的某些题型中存在两个用电器均有故障,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分三种分析:R故障、L故障、R和L同时故障。

所以题型中均以可能存在的形式出现选项。

题干中会以顿号连接说明,如“电阻R、灯L 可能出现故障”等,这类题目往往是多故障问题,一般是两个用电器同时出现故障。

1.串联电路双故障故障原因电流表A 电压表V 灯LR断路、L短路无示数(变小)有示数(变大)不亮R断路、L断路无示数(变小)无示数(变小)不亮R短路、L断路无示数(变小)无示数(变小)不亮R短路、L短路烧坏无示数不亮2.并联电路双故障两个灯泡一起断路,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均无示数。

3.电表判断电路故障1、用电压表判断(电路已有故障)如图所示,可先让电压表与L1并联,若无示数,则电源可能损坏,或电源处断路,若和L,并联时无示数,则可能从b经L2、开关、电源再到a的这部分电路中出现断路;若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应是从a到b的这部分电路出现断路2、用电流表判断(电路已有故障)若开关闭合后,两灯泡不亮,可以用电流表(或导线)来检查电路的故障,将电流表(或导线)逐个与小灯泡并联,若另一个灯发光则和电流表(或导线)并联的部分有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或另一个仍不亮,则可能是通向电源的部分(除和电流表(或导线)并联部分的余下部分)有断路三、一模真题汇编1.(2014年1月崇明区第7题)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发生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电阻R 上,则故障是() A .灯L 断路B .灯L 短路C .电阻R 断路D .电阻R 短路2.(2014年1月闸北区第7题)如图2所示,闭合电键S ,灯L 亮,一段时间后灯L 熄灭。

初三物理《电路动态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电路动态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含答案

电路动态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专题电路动态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这两类题目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是电路动态分析的载体,因此我们将这两类分析题整合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编排顺序中,我们以电路动态分析作为主线,而将电路故障作为电路动态变化的一个原因。

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例1]如图1,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分析:本题中,为了分析表达的简洁,我们约定一套符号:“→”表示引起电路变化;“↑”表示物理量增大或电表示数增大;“↓”表示物理量减小或电表示数减小。

P右移→R2↑→R总↑→I↓→A表↓。

R1不变→IR1↓→U1↓→V表↓。

(判断V表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来分析:R2↑→U2↑→U1↓→V表↓。

)扩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将↑。

推论:如果滑动变阻器R2足够大,当滑片P向右一直滑动时,电阻将不断增大,那么U2 将不断增大,U1将不断减小,I将不断减小。

假设R2无限大,这时U2 将增大到电源电压,U1将变为0,I 也将变为0,这时的电路就相当于断路。

这就是用电压表来判断电路断路和短路的道理。

[变式训练题]参考上图,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请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图1 图2 图3 [例2]如图2,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首先要确定电路的类型,此电路属于串联电路呢还是并联电路。

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简化成导线,将电压表简化成断开的电键或干脆拿掉。

此时可以容易地看出,这是一个串联电路。

而且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经悬空,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所以A表示数不变。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分析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分析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分析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分析例文导语:物理考试后要注意对考试的分析,才能提高同学们的成绩和今后的教学质量。

店铺在此整理了物理考试后的分析例文,大家参考看看吧例文1:一、试题分析本次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共五个大题: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及有较大难度题比例合理。

整份试卷共设置了22个小题,题量适中,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考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本试题的内容符合课标要,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也符合近年来中考要求求,而且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重点考查知识点和一般考查知识点的结合。

试题的设计上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改的动向,整份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考题总体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试的内容上约有85%左右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能力。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的大部分题都是基础题,有很多考题只要审题正确,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社会和科技发展3.从过程方法入手,注重能力考查4.体现了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5.体现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6.知识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1、填空题:第2、3、4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学生答题大都较好,第1、6、7题考查的是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但第6题答的不好,我想是老师平时教学中忽视了这方面知识的讲授所至。

第5题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做的较好的有第1、2、4、7题.2、选择题:这一大题,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比如第9、11题)14题是密度的计算题。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3篇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3篇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3篇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一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一颗淡定的平常心,沉着应对,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丨热学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热量(Q)、燃烧值(q)、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

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Q=cmDt及燃烧值计算Q=qm,分子运动论。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

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

酒精的比热是2.4×103焦/(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

0℃的酒精和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

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

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天津中考物理复习考查要点专题巩固:专题三方法专题字母运算

天津中考物理复习考查要点专题巩固:专题三方法专题字母运算

考查要点字母运算题目是天津中考的特色。

直接利用物理量的表示字母结合物理原理和公式进行运算,并用字母表达式表示出最终结果,体现物理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思路的衔接。

可以出现在各个题型中,天津中考主要在多选题、设计实验题和压轴题里面出现。

解题方法例证根据物理概念和公式,结合题意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出表达式,用物理量的字母进行运算。

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也要按照计算题的标准写出解题过程,才能充分的练习字母运算。

【例1】通过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的电流为I,设导线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电荷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Δ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目为 ( )A.nSvΔt B.nvΔt C.D.【思路点拨】设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目为N,电荷量Q=Ne,由I= 可得Q=IΔtQ=Ne=IΔt,可得N=,选项D正确。

又因为Q=nSvΔte,且 Q=Ne,可得N=nSvΔt,选项A正确。

【答案】AD【例2】 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1∶2。

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 ( )A.1∶1 B.8∶5 C.∶D.∶【思路点拨】从A、B两个小球所处的状态入手,分析几个选项是否可能。

一个物体静止时,可能的状态是漂浮、悬浮或沉底。

我们可以选择表格中的几种状态进行分析:设:(1)A、B均漂浮,<,<,与已知不矛盾,这时∶=1∶1,A选项可能。

(2)设A、B都沉底,==×=,B选项可能。

(3)设A漂浮,B沉底,这时<,<,===,C选项可能。

(4)设A沉底,B漂浮,<因为=,应有>>,B不可能漂浮。

所以上述状态不可能,此时,所受浮力之比==。

D选项不可能。

【答案】D理论探究(归纳式、演绎式探究)理论探究:利用公式、字母运算以及新提供的概念、定义等,用字母表达式推导出结果,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归纳式探究:收集有关知识的数据、图象、公式、文字等各种信息进行等价变换处理,得出新的结论并加以应用。

初三物理培优教案 专题18.2 电功率微专题三:电功率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初三物理培优教案 专题18.2 电功率微专题三:电功率的动态分析(解析版)

18.2 电功率微专题三:动态电路分析1.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的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2.由传感器阻值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3.由开关的状态引起的动态电路(1)首先确定初始时的电路性质,根据开关的断开和闭合状态,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以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画出等效电路图。

(2)再确定电路变化后的性质,根据开关的断开和闭合状态,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以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画出等效电路图。

(3)按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确定电表的变化情况,看谁变了,谁没变,利用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不变等隐含条件解决问题。

4.电学变化量(1)定值电阻22111IUIUIUR∆∆=∆∆==(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根据电阻的大小分配的。

如果只有两个用电器,则这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总是等于电源电压不变。

如果期中一个用电器分配的电压增大,则另一个用电器分配的电压就减小,而电压增大量和电阻的减小量相等,即减小增加UU∆=∆。

(3))()()(21212122UUIIIURIIP+∆=+∆=-=∆定类型一串联电路动态分析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1R为定值电阻。

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2R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滑片的移动方向总电阻怎么变电路电流怎么变传感器阻值变化总电阻怎么变电路电流怎么变各部分电压怎么变各部分电压怎么变各部分电功率怎么变各部分电功率怎么变A .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大B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C .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大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答案】:A 。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1R 与2R 串联,电压表1V 测变阻器2R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2V 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2V 的示数不变,故C 错误;在滑动变阻器2R 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UI 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故B 错误;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 IR =可知,1R 两端的电压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2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大,故A 正确;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P UI =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专题分析三初三物理情景归纳题分析(一)一、实验器械使用类1.定滑轮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1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比较(b)、(c)、(d)三图可知。

图 1情景归纳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机械及其特点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实验条件及控制变量(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使用该机械时的特点。

归纳出完整结论:使用什么机械时,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2.动滑轮小丽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所用的钩码每个重0.5牛。

她利用动滑轮将钩码缓慢提升,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2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b)、(c)可知:。

(2)分析比较图(a)、(d)、(e)可知:。

图2情景归纳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机械及其特点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实验条件及控制变量(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使用该机械时的特点。

归纳出完整结论:使用什么机械时,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3.杠杆某小组同学研究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的使用特点。

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3(a)所示,再分别用已调平衡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3①. 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机械及其特点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实验条件及控制变量(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使用该机械时的特点。

归纳出完整结论:使用什么机械时,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4.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所用的器材有带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在杠杆P点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先后四次用弹簧测力计在Q位置沿不同方向向下拉提起重物,如图4A、B、C、D 所示,每次都能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若以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为阻力F2,“动力的方向”用QR 连线跟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结论。

图 4(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或(D)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和(D)的动力F1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机械及其特点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实验条件及控制变量(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使用该机械时的特点。

归纳出完整结论:使用什么机械时,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二、简单知识的应用类5.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1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5(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5(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5(c)、(d)所示。

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由图5(a)[或(b)或(c)或(d)]可知:。

②由图5(b)与(c)与(d)可知:。

图5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6. 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利用质量不同的实心铜块A和B、刻度尺、相同的小桌和沙面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面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如图6(a)和(b)所示,他先将小桌放在沙面上,然后让铜块A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到小桌的桌面上。

接着他按图(c)、(d)所示,重新实验。

请仔细观察图中下落的铜块与小桌陷入沙面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 6① 比较图中的(a)、(b)和(c)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图中的(a)、(c)和(d)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7.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分别将A、B、C 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高度处滚下(m A=m B<m C;h A=h C>h B),分别推动同一木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已知小球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图7(1)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_____球的动能最大,理由是三球中它的__________本领最强。

(2)分析比较(a)、(c)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8.为了研究长方体厚度改变时对支持面产生的形变效果,小亮同学将长方体置于水平放置的海绵上,如图8(a)所示,然后分别将相同的长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后,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研究过程分别如图8(a)、(b)、(c)、(d)、和(e)所示。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8(1)分析比较图(a)、(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体对水平海绵压力的形变效果都不变化。

(2)分析比较图(a)、(d)和(e)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9. 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物体甲、重物乙、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的木板和玻璃板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通过在物体甲的上方放置重物乙来改变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并始终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研究过程如图9 (a)、(b)、(c)和(d)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物体甲、重物乙和测力计示数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9①分析比较图(a)与(b)或(c)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a)与(c)或(b)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10.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l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l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10(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图10上述实验,分别如图10(b)和(c)所示。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10(a)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10(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11.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某同学利用一根橡筋、细线、弹簧秤(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先将橡筋的一端固定,然后在另一端系上细线,并用弹簧秤(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伸橡筋。

如图11所示,每一次实验时橡筋被拉伸的长度L相等。

请仔细观察和比较图11中的操作和弹簧秤(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11(1)比较图a和b(或图a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所研究物理知识及相关量。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图片)(1)找到相同点:(2)找到不同点及其变化情况:3、根据图片情况归纳出结论。

归纳出完整结论:相同点(条件)+不同点(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