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游泳池作为一种公共场所,对卫生管理具有特殊重要性。
为了保障游泳池用户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将旨在规范游泳池的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设施完好,并提供必要的卫生保障措施,以满足用户对于游泳环境的需求。
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1. 池水处理(1)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定期监测。
应每日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要求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过滤系统的维护。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
2. 游泳池设施的维护(1)游泳池地面和墙壁的清洁。
每日清洁游泳池地面和墙壁,移除污垢和异物。
(2)浴室卫生的维护。
定期对浴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浴室环境清洁。
(3)更衣室的管理。
定期对更衣室进行清洁,保持更衣室的整洁有序。
3. 游泳池卫生检查与记录(1)每日卫生检查。
对游泳池的卫生情况进行每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记录卫生状况。
对每日的卫生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保留相应的记录档案。
4. 游泳池用户的卫生要求(1)用户健康检查。
用户进入游泳池前应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传染病或其他不适宜游泳的症状。
(2)着装要求。
用户应穿上适宜的泳衣,禁止穿着不卫生的衣物进入游泳池。
(3)行为规范。
用户应遵守游泳池的规则,不进行不卫生或危险的行为,如随地吐痰、排泄物进入游泳池等。
三、卫生紧急处理措施1. 污染事件的应对(1)污染事件的报告。
一旦发现游泳池水受到污染,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游泳池暂停使用。
在确认游泳池水质卫生风险后,应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相关清洁和消毒工作。
2. 游泳池事故处理(1)救援措施。
在发生游泳池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救援行动,确保受伤者的生命安全。
(2)事故报告和记录。
对游泳池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四、培训与管理1. 员工培训(1)卫生知识培训。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范文一: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游泳池的卫生与安全,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游泳环境。
2. 卫生管理责任2.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和执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安全合格。
2.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保持卫生记录。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定水温、PH 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3.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合格。
4. 游泳池卫生设施4.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确保游泳池附属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包括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
4.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附属设施,保持其清洁卫生。
5. 游泳池卫生常规工作5.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游泳池边缘、水面和池底。
5.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和更换过滤器、泳池水泵等设备。
5.3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循环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事故应急处理6.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制定游泳池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游泳池事故,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置。
7. 违规处理游泳池管理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知、警告、暂停使用等。
范文二: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安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2.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并接受卫生管理培训。
2.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测定PH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3.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加消毒剂、调整水循环系统等。
公共区域游泳馆规章制度
公共区域游泳馆规章制度
1. 所有游泳者进入游泳馆需按时购买入场券,并遵守游泳馆的开放时间规定。
2. 游泳者必须在游泳馆更衣室更衣,并穿着合适的游泳装备进行游泳。
3. 游泳者必须遵守游泳馆工作人员的指示,不得在游泳池周围奔跑、打闹或者做危险动作。
4. 游泳者应该在游泳前进行身体热身,并遵守游泳馆的指定游泳区域。
5. 游泳者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游泳馆。
6. 游泳者应该保持游泳馆内设施设备的整洁和安全,不得恶意损坏游泳馆设施。
7. 游泳者应该保持游泳馆内的环境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者污染游泳池水质。
8. 游泳者应该尊重其他游泳者和游泳馆工作人员,不得进行恶意挑衅或者言语攻击。
9. 游泳者需遵守游泳馆的安全规定,包括不得在游泳池边缘跳水、不得在游泳池内游泳时
戏水,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求助等。
10. 违反游泳馆规章制度的游泳者将被暂停使用游泳馆的权利,并可能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规范游泳池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和水质安全,保障游客的健康安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游泳池水质安全1. 严格执行《卫生安全管理条例》,游泳池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放使用。
2. 游泳池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持有效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3. 建立游泳池水质检测制度,每日定时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对水质超标或有异常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定期清洁游泳池和池边设施,保持游泳池周边环境整洁,防止杂物进入水中。
5. 设立专门的水质处理设备,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无菌,并定时维护保养,更换滤芯等。
6. 提供供游客洗浴和冲洗设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
(二)安全措施1. 游泳池周边设立警示标志,明确游泳池的深浅和禁止事项,并做好警示教育工作,引导游客遵守规定。
2. 设置专门的救生设备和急救设施,且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培训,掌握相应的救援技能。
3. 对游泳池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池壁、池底的平整和无明显伤损,保证游泳池结构安全。
4.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状况时的及时响应和处置能力。
5. 建立游客登记制度,记录游客的基本信息和进出游泳池的时间,为发生意外时的追责和救援提供依据。
6. 加强对游泳池周边环境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卫生管理1. 游泳池周边设立洗手间和更衣室,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游泳池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上岗,严禁在游泳池内吸烟和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3. 游泳池提供的浴巾和游泳用具必须经过清洁和消毒,确保游客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4. 游泳池内禁止喂食、吸食有色饮料和饮用含有泡沫的饮品,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5. 游泳池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和安全培训,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卫生操作规程。
三、安全检查(一)每日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1一、游泳池卫生管理游泳场所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
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水质的卫生管理。
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
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
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1.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
2. 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
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3. 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 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
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17篇)
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17篇)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 1游泳池是健身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
为了更充分、安全地使用游泳池,正常、顺利地开展健身运动,满足广大业主健身的需求,遵守开放活动时间的秩序,防止人员事故的发生,保障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专人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悬挂“入场须知”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对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病患者,自觉禁止入内。
如会所发现以上患者有权禁止其进行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
5、游泳池遵守规定:听从教练和救生员的指挥。
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
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
游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动作。
三、游泳场所设施器材的管理制度泳乐设施保养维修作业指引提要:泵流体噪音大:检查吸水管是否漏气,回水有无汽泡,修理可能漏气的部位、吸水管件、滤净器等;清除堵塞物,加大吸水管,检查滤净器滤网是否干净(一)、目的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管理处泳池、喷泉设施保养维修作业。
(三)、工作程序1.泳池泵、喷泉泵维护检修2.每日维护检修:A. 每二个小时检查一次水泵的运转情况,查看电机温度及各仪表数据是否正常。
B. 排除不正常漏水现象。
C. 检查润滑油是否足够。
3.季度维护检修:A. 检查联轴器是否完好。
B. 检查主要部件连接螺栓、固定螺栓的紧固情况。
4.每年度维护检修:A. 检查密封环磨损情况。
B. 更换密封填料。
C.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更换润滑油。
D. 检查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做好除锈油漆工作。
5.常见故障处理:A. 吸不上水:吸水管是否漏气;滤净器是否有杂物堵塞,安装位置是否准确;锁紧滤净器上盖;锁紧所有吸水管的联接件;更换泵的密封垫圈;打开滤净器,灌水;打开所有关的阀门,清洗滤净器,拆开水泵,清除堵塞物。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I. 引言游泳池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公共场所,为了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需要严格管理和维护。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游泳池的卫生状况达到标准,并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II. 游泳池卫生管理责任为了保证游泳池的卫生管理,以下责任分配将有效执行:1. 游泳池管理部门责任游泳池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确保制度的执行。
他们应负责协调游泳池的清洁工作,每天进行例行清洁、消毒和维护。
2. 游泳池工作人员责任游泳池工作人员应受过培训,具备相应的卫生管理知识。
他们负责监督游泳池的卫生状况,包括水质检测、清洁和维修。
工作人员还需要向游客提供必要的卫生安全知识,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游泳池设施。
III. 游泳池卫生管理措施为了保持游泳池的卫生状况,以下措施将得到执行:1. 每日清洁和消毒每天对游泳池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池水、池边、更衣室、洗浴设施等。
消毒液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并按照适当的浓度进行稀释和处理。
2. 水质监测与处理游泳池的水质监测是确保游泳池卫生的重要环节。
工作人员应每日进行水质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质,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水质达到标准。
3. 游泳池设施的维护游泳池设施的维护对于保持游泳池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相关维护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并确保设施的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4. 清洁用品与设备的管理游泳池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调配清洁用品和设备,确保游泳池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操作所需的材料。
IV. 游客卫生管理要求为了保障游泳池的卫生状况,以下是游泳池游客的卫生管理要求:1. 游泳前的基本卫生要求游客在游泳前应进行身体清洁(如冲洗、洗澡),不得携带尘土、污垢或污染物进入游泳池。
2. 游泳池地面卫生要求游泳池地面的卫生状况对于游客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游客不得随意往游泳池内抛掷垃圾或其他杂物。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广大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游泳池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游泳池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公共游泳池等。
第三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加强游泳池水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舒适。
第四条游泳池负责人应对游泳池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做好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每项卫生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游泳池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和监测记录,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游泳池卫生安全。
第六条游泳池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游泳池卫生、保洁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游泳池卫生管理工作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第七条游泳池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游泳池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游泳池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游泳池卫生紧急处理和危机管理机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游泳池安全。
第二章游泳池水质管理第九条游泳池水质管理是游泳池卫生管理的重点工作,游泳池水质应符合《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游泳池水质应定期监测,包括游泳池水清洁度、PH值、余氯浓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卫生。
第十一条游泳池水质检测结果应做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游泳池水质合格。
第十二条游泳池水质管理应定期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游泳池水质清洁卫生。
第十三条游泳池水质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水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维护,确保游泳池水质安全。
第十四条游泳池水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游泳池水质监测记录和处理记录,确保游泳池水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五条如发现游泳池水质异常,游泳池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暂停游泳活动,及时对游泳池水进行处理,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游泳池管理制度
游泳池管理制度1. 管理目的:为了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秩序,保护游泳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池,包括公共游泳池、私人游泳池以及酒店、俱乐部等场所的游泳设施。
3. 游泳池管理责任:3.1 游泳池管理者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游泳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3.2 游泳池管理者负责制定和完善游泳池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员工进行培训。
3.3 游泳池管理者应提供足够数量的专业救生人员,并确保其持有效证件。
4. 游泳池安全措施:4.1 游泳池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防护设施,包括围栏、安全警示标识、救生设备等。
4.2 游泳池应定期进行巡视和维护,清理池底杂物,并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4.3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游泳池使用规定:5.1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的规定和秩序,遵循管理人员的指示,不得在游泳池内使用危险物品或进行危险行为。
5.2 游泳者应保持游泳池环境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破坏游泳池设施。
5.3 游泳者不得携带宠物进入游泳池,不得在游泳池内吸烟或带有明火物品。
6. 游泳池救生措施:6.1 游泳池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等。
6.2 游泳池应设置显眼的救生员观察台,并保持救生员的专业素质。
6.3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救生演练,提高救生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7. 游泳池卫生管理:7.1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检测游泳池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7.2 游泳池管理者应定期清洁游泳池设施和更换或消毒游泳用具。
7.3 游泳池管理者应提供足够数量的更衣室和洗浴设施,并保持其卫生清洁。
8. 违规处理:8.1 对于违反游泳池管理制度的游泳者,管理人员有权采取警告、劝阻、暂停使用游泳池等合理措施。
8.2 对于故意破坏游泳池设施、妨碍他人正常使用游泳池的行为,管理人员有权报警,并追究法律责任。
8.3 游泳池管理者应及时记录和整理违规行为,并保留相关证据。
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游泳池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于所有游泳池公共场所的管理和运营。
卫生管理职责游泳池经营者应负责以下卫生管理职责:1. 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的水面和周边设施。
2. 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提供充足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淋浴间和更衣室,并保持其清洁和良好运作。
4. 检查并清理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运行正常。
5. 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游泳者卫生要求为了维护公共卫生,游泳者应遵守以下要求:1. 必须在入水前进行淋浴,并确保身体清洁。
2. 不得在游泳池内排泄体液。
3. 不得携带宠物或食物进入游泳池区域。
4. 使用合适的泳具和贴身游泳服,以确保个人卫生。
5. 遵守游泳池规则和员工的指示。
卫生检查和整改卫生管理部门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1. 卫生检查将包括水质和设施的检查。
2. 如发现卫生问题,游泳池经营者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
3. 卫生管理部门将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达到标准要求。
处罚规定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游泳池公共场所经营者或游泳者,将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警告:口头或书面警告,要求立即整改。
2. 罚款:根据违规情况,对经营者或游泳者处以适当的罚款。
3. 暂停经营资格:对严重违规的经营者,暂停其经营资格一段时间。
4. 法律追责:对严重违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游泳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涵盖了卫生管理职责、游泳者卫生要求、卫生检查和整改以及处罚规定。
通过遵守本制度,我们将为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游泳池的卫生安全,防止疾病传播,提高游泳者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池的经营管理、清洁卫生、水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三、组织机构1.成立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游泳池的卫生安全管理。
2.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负责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游泳池的日常卫生安全管理。
(3)成员:负责游泳池的清洁卫生、水质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
四、卫生安全管理措施1.清洁卫生(1)游泳池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2)游泳池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游泳者进入游泳池前,应淋浴、更换泳衣,不得携带食物、饮料进入游泳池。
2.水质管理(1)游泳池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游泳池水质应保持清洁、透明,无异味。
(3)游泳池水质应定期更换,更换频率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
3.安全管理(1)游泳池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2)游泳池工作人员应掌握急救知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
(3)游泳池应配备救生员,负责巡视、救援等工作。
五、奖惩措施1.对认真执行本制度,积极做好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游泳池卫生安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六、附则1.本制度由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游泳池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游泳池设施、设备的清洁与消毒(1)游泳池池壁、池底、扶手、座椅等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2)游泳池水处理设备、过滤系统等,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2.游泳池水质检测(1)游泳池水质应每日检测一次,包括pH值、游离氯、总氯、浑浊度等指标。
(2)水质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存档备查。
3.游泳池卫生设施的管理(1)游泳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游泳池水质的安全和游泳者的健康,提高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游泳池及其周边设施的管理,包括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水上乐园等。
第三条游泳池经营者有责任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游泳池的卫生情况负有全部责任。
第四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力求卫生管理的全覆盖和全程控制。
第五条游泳池卫生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标准等要求,确保卫生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游泳池应设立卫生管理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向经营者和职工进行培训。
2. 监督游泳池设施和水质,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的卫生要求。
3. 定期进行池水质量的检测,对游泳池水进行处理和消毒。
4. 确保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包括公共卫生间、更衣室、走廊等。
5. 整理和分析游泳池卫生管理的数据,并向经营者报告。
第八条游泳池经营者有责任提供足够的经费和物质条件,支持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三章游泳池设施卫生管理第九条游泳池设施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进行清洁,确保池边及池底的干净。
第十条游泳池设施应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和消毒,确保设施的卫生状况。
第十一条游泳池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游泳池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
第十三条游泳池设施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岗位证书,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池水卫生管理第十四条游泳池水应保持清澈透明,不得出现浑浊、发黄等异常情况。
第十五条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第十六条游泳池水应定期进行处理和消毒,确保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消除。
第十七条游泳池水的处理和消毒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技术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理念的普及,游泳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运动方式。
然而,游泳馆作为提供游泳服务的场所,其卫生管理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游泳馆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本文将从游泳馆的环境清洁、设施维护和消毒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清洁游泳馆作为公共场所,环境清洁是确保游泳者健康的基础。
游泳馆应每天定期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淋浴间、更衣室等。
清洁时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并确保清洁人员按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对游泳馆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游泳馆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设立明显的标识,引导游泳者正确投放垃圾,并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和分类处理。
二、设施维护游泳馆设施的维护对于确保游泳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游泳馆应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游泳池底部和周围的瓷砖应保持干净,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修补。
游泳池边的扶手、楼梯等设施应保持牢固,防止游泳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此外,游泳馆还应定期清洁更衣室的衣柜、椅子、镜子等设施,确保游泳者的使用体验。
三、消毒管理游泳池水质的消毒管理是保障游泳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游泳馆应设置专业的水质管理人员负责游泳池水的监测与处理。
游泳池水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并记录。
如果游泳池水的余氯含量低于标准要求,应及时添加消毒剂,并确保游泳池水的消毒剂投放量符合要求。
另外,游泳馆还应设立专门的换气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水蒸气对游泳馆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是保障游泳者健康和游泳馆运营的基础。
通过环境清洁、设施维护和消毒管理等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确保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享受到清洁、安全的环境。
游泳馆管理者应持续加强对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游泳馆才能成为广大游泳爱好者们安心畅游的理想场所。
公共游泳池管理制度
公共游泳池管理制度公共游泳池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休闲场所,为保证游泳安全和公共秩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以及游泳者行为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公共游泳池的管理制度。
一、游泳池的安全管理1. 游泳池设施维护与检查游泳池的设施维护对于保证游泳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管理方应定期对游泳池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水质清洁、过滤和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及时修复设施中的破损或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2. 游泳池救生设备配置为了快速响应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游泳池应配备充足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并在显眼位置设置救生设备使用说明,以便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使用。
3. 游泳池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游泳池周边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携带食物入池”、“禁止穿鞋入池”、“禁止嬉戏打闹”等,提醒游泳者遵守游泳池的安全规定。
4. 游泳池安全监控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游泳池应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和警报装置等。
监控设备应覆盖游泳池的各个区域,保证安全的及时响应。
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1. 游泳池水质维护游泳池的水质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
管理方应定期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测试,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定期清洁游泳池内壁和周边设施,保持整体卫生干净。
2. 游泳者卫生管理为保证游泳池内环境的卫生和整洁,管理方应提供充足的更衣室和洗浴设施,要求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进行适当的身体清洁和更衣。
同时,设立专门的洗手池,提供洗手液和纸巾,鼓励游泳者在游泳前后洗手,预防疾病传播。
三、游泳者行为管理1. 游泳者守则制定管理方应制定游泳者守则,并在显眼位置张贴,以引导游泳者文明有序地使用游泳池。
守则内容可以包括控制游泳者人数、禁止酒驾、遵守游泳时间等。
2. 游泳者健康要求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游泳者应符合一定的健康要求,如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不过度疲劳等,禁止饮酒、吸烟后进入游泳池,以及携带宠物入池等行为。
游泳池卫生检查制度
游泳池卫生检查制度游泳池作为公共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游泳池卫生检查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将详细阐述水质管理、卫生清洁、消毒措施、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人员健康管理以及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游泳池的卫生安全。
一、水质管理水质监测:每天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PH值、浑浊度、总氯含量的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适时进行加药处理,保证水质的清澈度和适宜的氯含量。
水循环过滤:定期对游泳池水进行循环过滤,清除水中的杂质和沉淀物。
水质更换:定期排放游泳池水,并补充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二、卫生清洁池底池壁清洁:每天对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洁,去除污渍和藻类。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游泳池内的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座位区清洁:定期对游泳池周围的座位区进行消毒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照明设备清洁:保持游泳池照明设备的清洁,为游泳者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三、消毒措施氯消毒:根据水质情况,适时加入适量的氯,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定期使用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合理选用消毒剂,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消毒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消毒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四、设备维护设备检查:定期对游泳池的各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设备维修: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防止影响游泳池的正常运营。
设施更新:根据需要更新设备,提高游泳池的卫生标准和运营效率。
电力安全:定期检查游泳池的电线和电气设备,确保用电安全。
五、安全管理安全标识:在游泳池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安全设施:确保游泳池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器材、急救箱等。
救援人员:配备专业救援人员,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紧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紧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人员健康管理健康证:确保游泳救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游泳池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安全,采取一系列的卫生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为此,制定并执行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游泳池环境卫生管理1. 游泳池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清扫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和墙壁,清除杂物和污垢,保持整洁干净。
2. 水质检测与处理:每日对游泳池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pH值、加入消毒剂等。
3. 池水过滤与循环:保证游泳池的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清洗过滤器并更换过滤材料,确保池水清澈透明。
4. 池壁和地面清洁:定期清洗游泳池池壁和地面,防止污垢滋生和积累,提供清洁的游泳环境。
二、游泳者卫生管理1. 游泳健康宣传:在游泳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有关健康游泳的宣传海报,提醒游泳者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
2. 游泳前洗浴要求:对于游泳者,每位游客在进入游泳池前应要求进行必要的沐浴,清洗身体表面的污垢和皮肤分泌物,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3. 游泳器材消毒管理:游泳者使用的浮具、救生圈等游泳器材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消毒液或高温烘干等方法。
4. 游泳者健康检测: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前,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测。
如身体状况不适宜游泳者,应建议其暂停游泳,以避免对其他游泳者造成伤害。
三、员工卫生管理1. 员工健康宣教:游泳池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宣教培训,增加对卫生管理的重视,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 员工个人卫生要求:游泳池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如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戴发套和手套,并定期进行洗手和消毒。
3. 员工健康检测:游泳池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如发现疾病或不适宜从事相关工作,应暂停工作并接受治疗。
四、紧急事件处理1. 游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游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和紧急处理措施,以确保游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紧急救护和处理。
2. 游泳救生员配置:为了保证游泳池安全,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救生员,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救护技能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对外开放需领取市防疫站发放的《卫生营业执照》;
■游泳池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持《健康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并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
■游泳者更衣后须经保持余氯0.6毫克/升的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
■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3-0.4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
■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
■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严禁出租游泳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