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
重庆地区建筑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报批稿2017年度)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七年六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有关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市城乡建委《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编写任务的通知》(渝建〔2017〕116号)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对重庆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人防专篇、装配式建筑专篇、建筑信息模型专篇等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指导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重庆机三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渝海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向渊明谢自强汤启明薛尚铃周爱农王仁华秦岚张珂张冯秋熊联波蒋煜徐革张红川徐梅肖佑坤戴辉自康骏肖国泓周莲石理平龚曼琳吴胜达周显毅杨越来武清赵华徐诗童徐海张胜强贺刚黎明孙曼莉汪洋杨勇张鹏童愚易小期游红王卫民李全闫兴旺胡宗郭凯生付佳珊张政伟刘贤凯万里鹏周海鹰张文正芦子奕万芸陈山泉曾虹静熊卫东张元刚何学荣罗宏伟程振宇余周张冬梁拥军王渝杨繁艾松马骁焦振宇刘四明审查专家:段晓丹郑灿营黄萍李英军刘正荣张陆润李玲赵启林冯建平刘小梅吴欣陈泽嘉余庆利陶洪明赵世海陈希昌钱志雄游兴芬王小飞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要求 (2)3 设计说明书 (3)3.1 总说明 (3)3.2 总平面 (4)3.3 建筑 (9)3.4 结构 (3)3.5 建筑电气 (18)3.6 给水排水 (20)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0)3.8 热能动力 (25)3.9 消防 (27)3.10 节能与绿色建筑 (30)3.11 岩土工程 (38)3.12 建筑幕墙 (38)3.13 建筑智能化 (39)3.14 轨道保护 (40)3.15 工程投资概算 (41)4 图纸 (45)4.1 总平面 (45)4.2 建筑 (46)4.3 结构 (45)4.4 建筑电气 (48)4.5 给水排水 (49)4.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4.7 热能动力 (51)4.8 岩土工程 (50)4.9 建筑幕墙 (52)4.10 建筑智能化 (53)4.11 轨道保护 (56)5 计算书 (55)5.1 节能与绿色建筑计算书 (55)5.2 结构计算书 (55)5.3 建筑电气计算书 (55)5.4 给水排水计算书 (55)5.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计算书 (55)5.6 热能动力计算书 (56)5.7 建筑幕墙计算书 (56)6 人防专篇 (57)6.1 一般要求 (57)6.2 设计总说明 (57)6.3 建筑 (58)6.4 结构 (59)6.5 通风与空气调节 (61)6.6 给水排水 (60)6.7 电气 (59)7 装配式建筑专篇 (63)7.1 一般要求 (63)7.2 专项设计说明书 (63)7.3 专项图纸 (65)7.4 专项计算书 (65)8 建筑信息模型 (66)8.1 一般要求 (66)8.2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66)附录A:设计概算封面、签署页、目录式样 (70)附录B:概算表格格式 (73)附录C 建筑工程项目BIM设计说明书封面 (76)731 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并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据国家及部委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1、总则1.1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确保初步设计质量,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依据国家及部委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初步设计。
1.3本规定所指的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由初设文本和初设图纸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初设文本中包括初设说明、节能计算书、概算书等相关技术文件*。
*注:涉及结构安全及消防隐患的建筑工程,还需提供结构计算书和消防计算书等相关技术文件。
2、设计说明书2.1概况2.1.1反映整个工程状况的鸟瞰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
2.1.2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各专业特点等内容,可按表2.1.2填写。
表2.1.2 工程概况表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项目业主方建筑性质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建筑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主要结构体系是否高切坡(深基坑)是否超限高层人防保护等级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电力安装总容量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概算总造价备注2.1.3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设计中应贯彻的国家政策、法规。
2项目立项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文号或名称、方案文件等,并应在说明书后附件。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灾评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节能、轻轨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7项目的分期实施情况和设计范围。
2.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2.2总平面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摘述方案依据资料及批准文件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报批稿2017)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七年六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有关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市城乡建委《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编写任务的通知》(渝建〔2017〕116号)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对重庆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人防专篇、装配式建筑专篇、建筑信息模型专篇等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指导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重庆机三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渝海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向渊明谢自强汤启明薛尚铃周爱农王仁华秦岚张珂张冯秋熊联波蒋煜徐革张红川徐梅肖佑坤戴辉自康骏肖国泓周莲石理平龚曼琳吴胜达周显毅杨越来武清赵华徐诗童徐海张胜强贺刚黎明孙曼莉汪洋杨勇张鹏童愚易小期游红王卫民李全闫兴旺胡宗郭凯生付佳珊张政伟刘贤凯万里鹏周海鹰张文正芦子奕万芸陈山泉曾虹静熊卫东张元刚何学荣罗宏伟程振宇余周张冬梁拥军王渝杨繁艾松马骁焦振宇刘四明审查专家:段晓丹郑灿营黄萍李英军刘正荣张陆润李玲赵启林冯建平刘小梅吴欣陈泽嘉余庆利陶洪明赵世海陈希昌钱志雄游兴芬王小飞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要求. (2)3 设计说明书. (3)3.1 总说明. (3)3.2 总平面. (4)3.3 建筑. (9)3.4 结构. (3)3.5 建筑电气. (19)3.6 给水排水. (20)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0)3.8 热能动力. (25)3.9 消防. (27)3.10 节能与绿色建筑. (31)3.11 岩土工程. (38)3.12 建筑幕墙. (39)3.13 建筑智能化. (40)3.14 轨道保护. (41)3.15 工程投资概算. (42)4 图纸 (46)4.1 总平面. (46)4.2 建筑. (47)4.3 结构. (46)4.4 建筑电气. (49)4.5 给水排水. (50)4.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2)4.7 热能动力. (52)4.8 岩土工程. (52)4.9 建筑幕墙. (53)4.10 建筑智能化. (54)4.11 轨道保护. (56)5 计算书 (56)5.1 节能与绿色建筑计算书. (56)5.2 结构计算书. (56)5.3 建筑电气计算书. (56)5.4 给水排水计算书. (56)5.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计算书. (56)5.6 热能动力计算书. (57)5.7 建筑幕墙计算书. (57)6 人防专篇. (58)6.1 一般要求. (58)6.2 设计总说明. (58)6.3 建筑. (59)6.4 结构. (60)6.5 通风与空气调节. (62)6.6 给水排水. (61)6.7 电气. (60)7 装配式建筑专篇. (65)7.1 一般要求. (65)7.2 专项设计说明书. (65)7.3 专项图纸. (67)7.4 专项计算书. (67)8 建筑信息模型. (68)8.1 一般要求. (68)8.2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68)附录A: 设计概算封面、签署页、目录式样 (72)附录B: 概算表格格式 (75)附录 C 建筑工程项目BIM 设计说明书封面 (78)751 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并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据国家及部委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初步设计管理的意见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初步设计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3.17•【字号】渝建发[2011]36号•【施行日期】2011.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初步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1〕36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北部新区建设局,两江新区建管局,有关单位:初步设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加强初步设计管理对规范设计市场,保证设计质量,节约建设投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为适应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各区县初步设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障我市建设工程项目依法建设、有序实施,依据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现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一、规范编制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编制。
外地入渝勘察设计单位应办理入渝备案登记手续。
按规定应进行设计招投标的项目须通过招投标确定设计单位。
参与初步设计的人员须为设计单位在职人员,并在申请初步设计审批时,提供社保缴费证明(外地入渝单位人员、本地勘察设计单位人员分别在本单位一年、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等佐证材料备查。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等三部分内容组成。
文件编制的格式和深度须满足《重庆市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国家和本市其他规定的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的质量责任要落实到人。
初步设计文件扉页应设置“设计人、校核人、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技术岗位的签署栏,人员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
设计人与校核人、设计人与审核人不得由同一人签署。
国家已实行注册执业资格制度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加盖个人有效注册印章。
二、积极探索审批方式,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一)初步设计审批方式根据《重庆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渝府令第190号)的规定,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初步设计审批采取并联审批的方式。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的通知【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发文字号】渝建[2013]507号【发布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日期】2013.10.09【实施日期】2013.10.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的通知(渝建[2013]507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建设局),工程建设、设计及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方案设计审查管理,规范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提高方案设计质量和水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委组织有关单位编写了《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经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述规定和要点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编制单位负责解释。
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有意见和建议的,可及时反馈到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建处或编制单位。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可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门户网站“基础设施”栏目下载。
(网址:http://)特此通知。
附件:1、《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0月9日附件1: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三年十一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确保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设计质量,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结合本地工程设计实践,编制完成《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 87页)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 87页)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七年六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有关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市城乡建委《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编写任务的通知》(渝建〔2017〕116号)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对重庆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人防专篇、装配式建筑专篇、建筑信息模型专篇等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指导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重庆机三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渝海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向渊明谢自强汤启明薛尚铃周爱农王仁华秦岚张珂张冯秋熊联波蒋煜徐革张红川徐梅肖佑坤戴辉自康骏肖国泓周莲石理平龚曼琳吴胜达周显毅杨越来武清赵华徐诗童徐海张胜强贺刚黎明孙曼莉汪洋杨勇张鹏童愚易小期游红王卫民李全闫兴旺胡宗郭凯生付佳珊张政伟刘贤凯万里鹏周海鹰张文正芦子奕万芸陈山泉曾虹静熊卫东张元刚何学荣罗宏伟程振宇余周张冬梁拥军王渝杨繁艾松马骁焦振宇刘四明审查专家:段晓丹郑灿营黄萍李英军刘正荣张陆润李玲赵启林冯建平刘小梅吴欣陈泽嘉余庆利陶洪明赵世海陈希昌钱志雄游兴芬王小飞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要求 (2)3 设计说明书 (3)3.1 总说明 (3)3.2 总平面 (4)3.3 建筑 (9)3.4 结构 (9)3.5 建筑电气 (19)3.6 给水排水 (21)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1)3.8 热能动力 (26)3.9 消防 (28)3.10 节能与绿色建筑 (32)3.11 岩土工程 (39)3.12 建筑幕墙 (41)3.13 建筑智能化 (42)3.14 轨道保护 (42)3.15 工程投资概算 (43)4 图纸 (48)4.1 总平面 (48)4.3 结构 (51)4.4 建筑电气 (52)4.5 给水排水 (52)4.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4)4.7 热能动力 (54)4.8 岩土工程 (54)4.9 建筑幕墙 (56)4.10 建筑智能化 (56)4.11 轨道保护 (56)5 计算书 (58)5.1 节能与绿色建筑计算书 (58)5.2 结构计算书 (58)5.3 建筑电气计算书 (58)5.4 给水排水计算书 (58)5.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计算书 (59)5.6 热能动力计算书 (59)5.7 建筑幕墙计算书 (60)6 人防专篇 (61)6.1 一般要求 (61)6.2 设计总说明 (61)6.3 建筑 (62)6.5 通风与空气调节 (63)6.6 给水排水 (65)6.7 电气 (66)7 装配式建筑专篇 (68)7.1 一般要求 (68)7.2 专项设计说明书 (68)7.3 专项图纸 (70)7.4 专项计算书 (70)8 建筑信息模型 (71)8.1 一般要求 (71)8.2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71)附录A:设计概算封面、签署页、目录式样 (75)附录B:概算表格格式 (78)附录C 建筑工程项目BIM设计说明书封面. 811 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并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据国家及部委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
附件2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9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9.1 一般规定9.1.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文件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包含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和设计模型两部分容。
9.1.2市政工程信息模型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模型宜具有可扩展性。
9.1.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宜具有兼容性,能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其他阶段对模型的基本需要,包括信息的获取、更新、修正和管理,模型数据的交付和存储宜采用通用格式,具有兼容性,以满足信息数据互通互用的要求。
9.1.4对于同一项目中的同专业,提交的模型文件宜使用统一的软件和版本。
9.1.5 模型在交付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检查,提交的成果模型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9.1.6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电子文件与模型设计说明书(见附录D,以表格形式填写提交)扫描件一起通过U盘或光盘交付。
9.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交付要求9.2.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详见附录D)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总则1)项目模型的建模说明:(1)模型坐标体系、高程体系(或定位基点)设置;(2)文件的基本命名规则;(3)模型的拆分设置说明。
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软件平台1)各专业模型创建所采用的软件平台及版本;2)各专业模型的数据格式与兼容性说明。
9.2.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模型1基本要求1)设计模型宜表现模型实体的主要几何特征及关键尺寸,可不表现细节特征和部构件组成;构件所含信息宜包含构件的主要尺寸、安装定位、类型、规格及其他关键的参数或属性,具体要求见深度要求表;2)设计模型应提交原始文件,且该文件格式能在必要时转换成至少一种通用文件格式(如IFC格式);3)设计模型应为多专业合并模型。
对于模型拆分情况,还宜提交拆分模型及其定位参照与分专业模型;模型拆分文件的命名应与9.2.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一致;4)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应符合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的相应规定;5)设计模型可根据实际项目的情况和需求对本规定中的深度要求增加表达容。
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信息模型专篇
附件3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信息模型专篇7 建筑信息模型7.1一般规定7.1.1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信息模型应包括该项目设计的各个专业模型(总平面、建筑、结构、电气、给水排水、暖通专业)。
7.1.2 模型在交付前,进行正确性、协调性检查,提交的成果模型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7.1.3 施工图建筑信息模型应与各专业设计工作同步进行,使项目在各专业协同工作中的沟通、讨论、决策在三维模型的状态下进行,有利于对建筑空间进行优化。
同时汇集各专业设计数据,以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设计、施工等知识框架体系,宜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冲突检测、竖向净空优化等基本应用,完成对施工图设计的最终优化。
7.1.4宜提交满足项目实际需求,并源于模型数据提取的分类工程量清单或其他必要的统计表、数据分析表等,数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材料数量,面积统计,性能化分析,土石方平衡表等,以作为设计文件的有效补充。
7.1.5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对施工图的优化应直接反映到各专业的设计图纸及说明中,包括并不限于工程量统计与模型出图。
建筑、公用专业宜从模型中生成二维图纸。
宜在设计图纸成果中提交符合项目实际难点需求、并源于模型生成的三维设计详图,以作为各专业设计图纸的有效补充。
7.1.6 建筑信息模型应在施工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持续更新与数据管理,从而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发挥作用。
7.1.7 同一项目中的同专业或相同的结构形式应使用统一的软件和版本,软件版本不宜低于2016版。
7.1.8幕墙、景观等专项设计宜按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及《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导则》实施。
7.1.9 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所需数据宜从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并满足其评价标准相关规定。
7.1.10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等相关数据宜从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并应满足其评价标准相关规定。
7.1.11建筑信息模型电子文件与模型设计说明书(见附录A,以表格形式填写提交)扫描件一起通过U盘或光盘交付。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
附件 2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 年版)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9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9.1 一般规定9.1.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文件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包含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和设计模型两部分内容。
9.1.2市政工程信息模型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 模型宜具有可扩展性。
9.1.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宜具有兼容性,能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其他阶段对模型的基本需要,包括信息的获取、更新、修正和管理,模型数据的交付和存储宜采用通用格式,具有兼容性,以满足信息数据互通互用的要求。
9.1.4对于同一项目中的同专业,提交的模型文件宜使用统一的软件和版本。
9.1.5模型在交付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检查,提交的成果模型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9.1.6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电子文件与模型设计说明书(见附录D,以表格形式填写提交)扫描件一起通过U 盘或光盘交付。
9.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交付要求9.2.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详见附录D)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总则1)项目模型的建模说明: (1)模型坐标体系、高程体系(或定位基点)设置;(2)文件的基本命名规则;(3)模型的拆分设置说明。
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软件平台1)各专业模型创建所采用的软件平台及版本;2)各专业模型的数据格式与兼容性说明。
9.2.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模型1 基本要求1)设计模型宜表现模型实体的主要几何特征及关键尺寸,可不表现细节特征和内部构件组成;构件所含信息宜包含构件的主要尺寸、安装定位、类型、规格及其他关键的参数或属性,具体要求见深度要求表;2)设计模型应提交原始文件,且该文件格式能在必要时转换成至少一种通用文件格式(如IFC 格式);3)设计模型应为多专业合并模型。
对于模型拆分情况,还宜提交拆分模型及其定位参照与分专业模型;模型拆分文件的命名应与9.2.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一致;4)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应符合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的相应规定;5)设计模型可根据实际项目的情况和需求对本规定中的深度要求增加表达内容。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7年版)信息模型专篇审查要点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7.2.1
设计说明书
7.2.2
一般规定
1.是否明确说明模型设计的专业范围及内容,并与提交的专业模型相符合;
2.是否分别明确说明各专业模型文件与构件的命名规则;
3.对于涉及模型拆分的情况,是否说明了模型的拆分原则和各子模型相互关联的定位方式或统一的基准点设置。
7.2.3
7.隧道风机、照明灯具等设备是否表达;
8.隧道内主要标识、标线是否表达。
给水排水工程
厂站
1.主要地形、重要环境条件等是否表达;
2.输水管及加压泵站基本构造是否表达;
3.厂站给、排水工艺管道、设备及工艺构筑物是否表达;
4.调蓄池、处理站等基本构造是否表达。
市政排水管网
1.排水主要管道是否明确表达;
2.主要检查井是否表达。
给排水
1.主要给排水管道、给排水设备是否布置;
2.主要给排水管道、给排水设备的系统类型是否明确。
动照
1.主要动照桥架、动照设备是否布置。
综合管廊
1.地形、重要环境条件是否表达;
2.管廊主体的几何尺寸、材质是否表达准确;
3.主要入廊管线及其附件是否表达;
4.配套设施的基本构造是否表达,如:人员出入口、逃生口、进风口、排风口、吊装口、管线分支口等;
软件平台
1.各专业采用的主要BIM软件平台、版本号是否明确;
2.提交BIM模型数据的主要格式是否明确;涉及多种格式文件的,是否分别说明。
7.3 信息模型审查表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7.3.1
模型整体要求
数据格式
是否交付BIM原始数据格式模型,并与设计说明书中交付格式实施状况一致。
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实施指南(BIM)
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实施指南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0一六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重庆市政工程应用BIM技术的相关背景 (3)第一节 我国市政工程BIM推行情况 (3)第二节 重庆市政府市政工程项目BIM应用需求分析 (4)第三节 重庆市政工程应用BIM技术实施目标 (5)第四节 重庆市政工程应用BIM技术实施方法 (6)第五节 重庆市政工程应用BIM技术问题与挑战 (7)第二章 实施前准备 (11)第一节 实施模式 (11)第二节 应用方案 (11)第三节 实施组织形式和流程 (11)第四节 人力资源配置及职责 (12)第三章 设计阶段 (14)第一节 道路工程 (14)第二节 给水、排水工程 (27)第三节 桥梁工程 (32)第四节 轨道交通工程 (37)第五节 隧道工程 (47)第六节 综合管廊工程 (52)第四章 施工阶段 (58)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58)第二节 施工实施阶段 (61)第五章 运维阶段信息模型应用建设 (64)第一节 BIM与FM整合 (64)第二节 市政工程BIM运维组织架构建设 (68)附录:常用工程信息模型软硬件及工程信息模型解决方案介绍 (82)第一章重庆市政工程应用BIM技术的相关背景信息化是一个与各业务紧密相关、长期存在的常态工作,而BIM作为IT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实施与应用的具体技术,其实施既要与城乡建设委员工程建设相关部门自身战略发展相符合,也要与现实业务需求相结合。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起步于2003年。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近年来不断制定和推进BIM技术标准,制定推广应用BIM的指导意见,通过大型企业与大型项目先行试点示范、设计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推动BIM在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应用,推动建设行业由“二维CAD时代”向“三维信息化时代”的重大转型。
2013年,重庆市城建委将BIM列入市年度建设科技重点项目,协调设计单位、开发建设单位共同开展《勘察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作为住建部“十二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设计阶段落实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的通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设计阶段落实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3.09•【字号】渝建发〔2018〕16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设计阶段落实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的通知渝建发〔2018〕16号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有关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85号),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现将设计阶段落实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85号)规定,主城各区、涪陵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荣昌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主导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装配式建筑发展专业规划中的建筑工程项目,噪声敏感区域的建筑工程项目(这三类项目以下统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桥梁、综合管廊、人行天桥等市政设施工程项目从2018年3月1日起应为装配式建筑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执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等标准(前述标准以下统称“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应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渝建〔2017〕743号)(这两项评价要求以下统称“装配式建筑评价规定”)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分别进行装配式建筑预评价,并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报批稿2017)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七年六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的有关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市城乡建委《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编写任务的通知》(渝建〔2017〕116号)的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对重庆市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人防专篇、装配式建筑专篇、建筑信息模型专篇等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指导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重庆机三院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重庆渝海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审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向渊明谢自强汤启明薛尚铃周爱农王仁华秦岚张珂张冯秋熊联波蒋煜徐革张红川徐梅肖佑坤戴辉自康骏肖国泓周莲石理平龚曼琳吴胜达周显毅杨越来武清赵华徐诗童徐海张胜强贺刚黎明孙曼莉汪洋杨勇张鹏童愚易小期游红王卫民李全闫兴旺胡宗郭凯生付佳珊张政伟刘贤凯万里鹏周海鹰张文正芦子奕万芸陈山泉曾虹静熊卫东张元刚何学荣罗宏伟程振宇余周张冬梁拥军王渝杨繁艾松马骁焦振宇刘四明审查专家:段晓丹郑灿营黄萍李英军刘正荣张陆润李玲赵启林冯建平刘小梅吴欣陈泽嘉余庆利陶洪明赵世海陈希昌钱志雄游兴芬王小飞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要求 (2)3 设计说明书 (3)3.1 总说明 (3)3.2 总平面 (5)3.3 建筑 (14)3.5 建筑电气 (28)3.6 给水排水 (30)3.7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4)3.8 热能动力 (38)3.9 消防 (41)3.10 节能与绿色建筑 (47)3.10.1 一般规定 (47)3.10.2 设计说明 (47)3.10.3 建筑专业 (50)3.10.4 结构专业 (53)3.10.5 电气专业 (53)3.10.6 给水排水专业 (55)3.10.7 暖通专业 (56)3.10.8 相关支撑材料清单 (57)3.11岩土工程 (58)3.12 建筑幕墙 (60)3.13 建筑智能化 (61)3.14 轨道保护 (61)3.15 工程投资概算 (63)4 图纸 (69)4.1 总平面 (69)4.2 建筑 (71)4.3 结构 (73)4.4 建筑电气 (74)4.5 给水排水 (75)4.5.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设计图纸应包括图纸目录、图例、给水排水总平面图、系统原理图、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3征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技术审查要点
2023年版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月
前言
为促进勘察设计行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提高全市市政工程设计质量与水平,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勘察设计行业创新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委托书”《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规定和审查 要点》要求,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分会组织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林同松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单位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分会
主编单位: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林同松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 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 第一篇行政审查部分 1 第二篇技术审查部分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 5 第三章城市桥梁工程 10
1.0.7除本要点内容外,初步设计审查尚应包括现行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内容。
1.0.8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如在技术要点执行中,修订、新编标准规范与技术要点 内容冲突,应执行新版规范。
1.0.9初步设计技术审查结论判定标准:
1各专业审查结论判定如下表: 表1.0.1各专业审查结论判依据表 2项目技术审查结论判定如下: D通过:所有专业均判定为通过; 2)修改通过:除了通过和不通过的其它情形; 3)不通过(以下情况之一): (1)有一个专业判定为不通过; (2)所有参会专业超过50%(含50%)专业判定意见为修改通过且主导专业判定意见为修改通过。 第二章城市道路工程 2.1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第三章城市桥梁工程 3.1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第四章城市隧道工程 4.1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深度规定》的通知-渝建〔2017〕755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深度规定》
的通知
正文:
----------------------------------------------------------------------------------------------------------------------------------------------------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深度规定》的通知
渝建〔2017〕755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管局,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物业管理单位,各施工图审查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重庆市BIM 技术应用水平,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重庆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任务的通知》(渝建〔2016〕284号文)的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委委托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重庆市设计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了《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深度规定》(以下简称《深度规定》),作为我市建设工程各阶段建立信息模型的技术依据。
经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度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附件:《重庆市建设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深度规定》(略)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年12月28日
——结束——。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版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2020年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7月3 设计说明书3.10 节能与绿色建筑3.10.1 一般规定1 节能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共五个专业组成,适用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及园林景观共六个专业组成。
3 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由各专业设计说明汇总集结成篇,重点对采用技术措施、系统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描述。
4 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园林景观专业。
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及计算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园林景观专业。
7 当节能与绿色建筑条文涉及的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室外照明、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应在设计说明和相关专业设计说明中详细说明,相关专业应针对该内容在本专业设计说明中提出需要满足的具体达标要求,以供其他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依据。
3.10.2 设计说明1 设计主要依据,应包含以下内容:1)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3)项目环评报告、地勘报告(绿色建筑设计)。
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见表3.10.2-1、表3.10.2-2。
注:本表为重庆市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要求,如项目要求达到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标识,需另行按《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组织申报。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7年版)建筑信息模型专篇审查要点
4 是否设置主要结构平面视图,并与二维设计图纸名称对应一致。
电气
1是否表达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发电机等主要电气设备的平面布置和主要尺寸;
2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发电机的设备型号、编号、容量等基本信息是否明确;
暖通
1 是否表达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风机等主要暖通设备的简略模型;
2各系统主要干管是否完整,布置是否同二维设计图纸一致;
3各系统主要干管及设备是否有明确的系统分类,空调设备能效等级,风机类型、风压、效率是否明确;
4各系统主要干管的管道规格及几何尺寸是否明确;
5是否设置主要楼层暖通平面视图,并与二维设计图纸名称对应一致。
18.1.3提交的成果模型是否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18.2 设计说明书审查表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8.2.1
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书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总则
1 是否明确说明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的专业范围及内容,并与提交的专业模型相符合;
2 对于涉及模型拆分的情况,是否说明了模型的拆分原则和各子模型相互关联的定位方式或统一的基准点设置。
4 主要建筑构件主体材质、几何尺寸、防火门窗、防火墙等消防信息及隔声、可再循环使用材料、可重复使用隔断等绿建信息是否明确;
5 各楼层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及防火门窗编号是否设置,并与二维设计图纸名称对应一致,视图中两道尺寸是否标注。
结构
1 是否完整包含挡墙、基础结构构件的布置;
2 是否包含承重墙、梁、柱、楼板等主体结构构件的布置;
3 是否设置主要电气设备用房平面视图,并与二维设计图纸名称对应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专篇
9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
9.1 一般规定
9.1.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文件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包含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和设计模型两部分内容。
9.1.2市政工程信息模型采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信息应具有一致性,模型宜具有可扩展性。
9.1.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宜具有兼容性,能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其他阶段对模型的基本需要,包括信息的获取、更新、修正和管理,模型数据的交付和存储宜采用通用格式,具有兼容性,以满足信息数据互通互用的要求。
9.1.4对于同一项目中的同专业,提交的模型文件宜使用统一的软件和版本。
9.1.5 模型在交付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检查,提交的成果模型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
9.1.6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电子文件与模型设计说明书(见附录D,以表格形式填写提交)扫描件一起通过U盘或光盘交付。
9.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9.2.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详见附录D)
1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总则
1)项目模型的建模说明:
(1)模型坐标体系、高程体系(或定位基点)设置;
(2)文件的基本命名规则;
(3)模型的拆分设置说明。
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软件平台
1)各专业模型创建所采用的软件平台及版本;
2)各专业模型的数据格式与兼容性说明。
9.2.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模型
1基本要求
1)设计模型宜表现模型实体的主要几何特征及关键尺寸,可不表现细节特征和内部构件组成;构件所含信息宜包含构件的主要尺寸、安装定位、类型、规格及其他关键的参数或属性,具体要求见深度要求表;
2)设计模型应提交原始文件,且该文件格式能在必要时转换成至少一种通用文件格式(如IFC格式);
3)设计模型应为多专业合并模型。
对于模型拆分情况,还宜提交拆分模型及其定位参照与分专业模型;模型拆分文件的命名应与9.2.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一致;
4)设计模型的构件命名应符合重庆市《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的相应规定;
5)设计模型可根据实际项目的情况和需求对本规定中的深度要求增加表达内容。
2 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
1)道路
道路专业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2)桥梁
桥梁专业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3)隧道
隧道专业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隧道专业模型要求
4)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专业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5)轨道交通(车站)
轨道交通(车站)模型应包含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及动照专业,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建筑专业模型要求
暖通专业模型要求
6)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专业模型包含的内容及深度见下表。
综合管廊模型要求
附录D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说明书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基本情况表表一
注:1.申报初步设计审批或施工图审查时,本表签字盖章后与表二同时提交,其扫描件与模型文件以光盘或U盘同时交付;
2.各参与人员签字均为手签;
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在施工阶段经施工单位深化后指导施工。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基本情况表表二
项目及子项名称: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