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23篇 伯牙鼓琴
4.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你从乙文中找 出侧面描写韩娥歌声具有极大感染力的句子。(至少两句)(2分) 【答案】(2分)①左右以其人弗去。②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 不食。③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写出两句即可)
【参考译文】【乙】从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缺乏粮食。经过齐国都城雍 门时,卖唱换取食物。已经离开,但余音还在城门栋梁缭绕,三日不断。 身边的人都认为她还没有离开。经过一家客栈,客栈的人欺辱她。韩娥拖 长声调悲伤地哭泣,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互相看着忧愁哭泣,三天吃不 下饭。匆忙追赶她,韩娥回来,又拖长声调高歌,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 欢呼雀跃,鼓掌助兴,不能控制自己,忘记了从前的悲伤。于是赠送她丰 厚的财物。所以雍门的人直到现在还擅于欢歌,痛哭,这是在模仿韩娥留 下的歌声。
汤汤:__水__流__大__而__急_的__样__子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答案】 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答案】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成语___余__音__绕__梁__,__三__日__不__绝__(__或__余__音__绕__梁__或__绕__梁__三__日__)___出自乙文,后 人借此形容歌声的美妙和音乐的魅力。(2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角度对比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10分)
【甲】《伯牙鼓琴》全文 【乙】昔韩娥①东之齐,匮②粮。过雍门,鬻歌③乞食。既④去,而余 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⑤,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 声⑥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⑦而追之。娥还,复 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⑧舞,弗能自禁,忘向⑨之悲也。乃厚赂⑩发 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微子 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 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 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 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
(3)委而去之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 (7)寡助之至
环:__围__ 兵革:__泛__指__武_器__装__备___ 兵:__兵__器__ 委:__放__弃__ 去:__离__开__ 固:__巩__固__ 威:__震__慑__ 得道:__指__能__够__施__行_治__国__的__正__道__,__即__行__仁__政___ 至:__极__点__
(3)错误的一项是_B__
分类 收集
加点字词
续表 词义理解
A. 诸侯以此益疏(更加,越发) 课外 B. 乃强谏纣(尽力,极力) 字词 C. 乃详狂为奴(详尽,仔细)
D.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投奔)
(4)加点词语 的意思不正确的 一项是__C_
【解析】(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固”译为“巩固”。(4)“乃详狂为 奴”的“详”同“佯”,假装的意思。
基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__畔__同__叛__,意思是:__背__叛__ 2.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 古义:__内__城__
今义:城市
3.一词多义 利:天时不如地利【F】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岳阳楼记
会: 把: 和: 已:
聚集 持,执 和煦 停止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1-
1.岳阳楼记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 处)。(2分)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寒雁一影 飘零天末 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32-
1.岳阳楼记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共3 分。“大观”1分,“备”1分,句意1分)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 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如雪山汹涌起伏。(共3分。 “猛”1分,“雪山”1分,句意1分)
-4-
1.岳阳楼记
2.重要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010安徽]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
畅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5-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进阶训练
-7-
1.岳阳楼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句/2023四川广安]
宾语前置:指将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
以示强调。
翻译技巧:仍用“调”的方法。本句中,疑问代词“谁”作
介词“与”的宾语,调整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记承天寺夜游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13-
11.记承天寺夜游
【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 麦如云。臣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 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 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17-
11.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译文】 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
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询问父老 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 如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
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催缴积累 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那么一家人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27-
1.【创新题】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 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3分)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22-
11.记承天寺夜游
※2.【新考法题】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 三处)。(3分)
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 一 觞 而 一 咏。 断句技巧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使用排比、对偶、反 复、顶真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往往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 多,可抓住这个特点断句。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第五部分文言文复习训练——伯牙鼓琴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6-
23.伯牙鼓琴
【乙】董源①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 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②祖述③源法,大体源及 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 象,远观则景物粲④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 《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 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
(选自《梦溪笔谈》)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7-
23.伯牙鼓琴
[注]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 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8-23.伯牙鼓琴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23.伯牙鼓琴
23.伯牙鼓琴
1.重点字词解释。
(1)伯牙鼓.琴 鼓: 弹 (2)志.在太山 志: 心志,情志 (3)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 高大的样子 (4)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2-
23.伯牙鼓琴
◆主旨情感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 理。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的道
练实基础
练透核心
练活运用
进阶训练
-3-
23.伯牙鼓琴
◆写作手法
2.锺子期听琴后表达感受的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不仅展示出钟子期对伯牙的知音之谊,也表现
出伯牙琴技之高超。
3.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语言描写。通过对话,直观表现“伯牙鼓琴,钟子期听”,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12篇(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12篇(含答案和解析)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以为/在有所益B. 肃/遂拜/蒙母C.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
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答案:(1)①研究。
②因为。
(2)D。
(3)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4)①结友。
②有恒(勤朴)。
(5)【参考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 阅读 课外文言文单篇训练
语文
【第一类:精忠报国】
耿京①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 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 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语文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 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 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 及。献俘行在②,斩安国于市。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减)
语文
【注释】①耿京: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耿京率众起义 抗金,辛弃疾、张安国、邵进等都曾是其中一员。②行在:皇 帝所在的地方。
语文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与众谋.曰/是故谋.闭而不兴 B.高宗劳.师建康/无案牍之劳.形 C.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会.天大雨 D.我缘.主帅来归朝/缘.溪行
第二部分 阅 读
课外文言文单篇训练
语文
说明:本部分内容同学们与《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配合使 用效果最佳。
方法指导:下面的练习以思想主题进行分类拓展训练,由 于篇幅有限,每类只能精选一篇进行练习,希望同学们通过精 选篇章的训练可以触类旁通。同学们练习时可以将课内知识 和课外材料结合起来,并使之融会贯通。
A.从事
B.就职、赴任
C.完成
D.前往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 值 宾 客 盈 门 /不 能 得 言/ 乃 伺 承 起/ 往 要 之
语文
3.结合《赠从弟(其二)》一诗,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 回答的妙处。(3分) 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1分)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 清高自守的品性,(1分)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1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题
中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释】①木末:树梢。
②死敌:死于敌手。
③死法:死于军法。
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②余尝.寓居惠州尝:③盖.竹柏影也盖:④思欲就.亭止息就:2.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文言文达标检测(共100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文言文达标检测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生当作人杰,()。
2.(),波撼岳阳城。
3.草木有本心,()。
4.黄金若粪土,()。
5.去年今日此门中,()。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枝上柳绵吹又少,()。
8.(),道是无晴却有晴。
9.(),为伊消得人憔悴。
10.(),在地愿为连理枝。
11.(),此恨绵绵无绝期。
12.日出江花红胜火,()。
13.溪云初起日沉阁,()。
14.(),不废江河万古流。
15.(),直挂云帆济沧海。
16.(),西湖歌舞几时休。
17.花开堪折直须折,()。
18.(),不拘一格降人才。
19.云横秦岭家何在,()。
20.(),犹抱琵琶半遮面。
21.(),各领风骚数百年。
22.(),不教胡马度阴山。
23.我自横刀向天笑,()。
24.小楼一夜听春雨,()。
25.抽刀断水水更流,()。
26.(),长使英雄泪满襟。
27.无边落木萧萧下,()。
28.(),六宫粉黛无颜色。
29.独在异乡为异客,()。
30.(),心有灵犀一点通。
31.(),却话巴山夜雨时。
32.春蚕到死丝方尽,()。
33.(),甲光向日金鳞开。
34.(),飞入寻常百姓家。
35.沉舟侧畔千帆过,()。
36.(),听唱新翻杨柳枝。
37.商女不知亡国恨,()。
38.劝君更尽一杯酒,()。
39.春风又绿江南岸,()。
40.(),一日看尽长安花。
41.春色满园关不住,()。
42. (),海上生明月。
43.春城无处不飞花,()。
44.春潮带雨晚来急,()。
45.(),东风无力百花残。
46.举世皆浊我独清,()。
47.(),一片冰心在玉壶。
48.粉身碎骨浑不怕,()。
49.战士军前半死生,()。
50.(),江南虽好是他乡。
51.借问酒家何处有,()。
52.(),铜雀春深锁二乔。
53.(),燕然未勒归无计。
54.春宵一刻值千金,()。
55.月落乌啼霜满天,()。
56.姑苏城外寒山寺,()。
57.(),吹面不寒杨柳风。
58.问渠那得清如许,()。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实词训练11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实词训练11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晓雾将歇.歇:消散B.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底的鱼C.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D.盖.竹柏影也盖:遮盖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何陋之.有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无所事事的人罢了。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洒入窗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乱叫声。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本文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是古代一种应用性问题,本文句式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
B.“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跃,写出热闹活泼的场景。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卖油翁》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卖油翁》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1)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对男人的尊称)B.释担而立(解释)C.但微颔之(点头)D.康肃笑而遣之(打发)2.下列句中带点的“之”字指“代道理”的一项是()A.睨之久而不去B.以我酌油知之C.徐以杓酌油沥之D.康肃笑而遣之3.本文强调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A.为后文写陈康肃公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康肃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安敢轻吾射!(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本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 (2)但手熟尔( )(3)徐以杓酌油沥之( ) (4)康肃笑而遣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钱覆其口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C.但微颔之但当涉猎D.睨之久而不去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六)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乙】建安二十二年,疠气①流行。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②,或覆族而丧。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
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③之子,荆室蓬户④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⑤之家,重貂⑥累蓐⑦之门,若是者鲜焉。
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选自《三国全文》,有删改) 【注释】①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
②殪(yì):死亡。
③茹藿: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喻饮食粗劣。
④荆室蓬户:用荆条搭建的房子,用蓬草做的门。
形容居所简陋,家境贫寒。
⑤鼎食:列鼎而食。
⑥重貂: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⑦累蓐:厚褥。
1.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危害到老百姓B.侵蚀唐太宗心灵C.有的全族灭亡D.遇难的穷人居多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鲜”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分)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古代汉语词典》“鲜”的义项:①鲜鱼。
②新鲜。
③少。
④献。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5.唐太宗和曹植认为灾祸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表现了他们怎么样的品质?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4分)答案1.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解析:由“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可知,“蚀我心”只是太宗对蝗虫的祷告,并非真的侵蚀了唐太宗的心灵。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余拏.一小舟拏:(2)雾凇沆砀..沆砀: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梁衡评价此二文为“秋月冬雪两轴画”。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苏轼、张岱是如何描绘秋之月景与冬之雪景的。
4.这两篇短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弛.担持刀弛:(2)意暇.甚暇:(3)屠暴.起暴:(4)乃悟前狼假寐.寐: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少时.学而时.习之B.一狼径去.相委而去.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
2023年中考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默写(22分)1.直接型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同主题型默写。
(8分)(1)水是古诗文中绕不开的情愫。
曹操登临碣石山,遥望海水激荡:“①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马致远用景物的组合表现出羁旅行人的孤独惆怅:“枯藤老树昏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孔子在江边,感慨时光的流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天地万物有“真意”,我们只有心怀真诚,才能与自然心意相通。
“高峰入云,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俯仰之间欣赏欲界仙都之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早春之生机盎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杜甫移情于物,花、鸟与人同“感”“恨”。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5篇 送东阳马生序
_过__失__,__过__错___
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犯__错__误___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_经__过___
(10)达:辞甚畅达【F】
_通__达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_得__志__,__显__贵___
达【F】于汉阴(《愚公移山》)
_到__,__到__达___
5.其他重点实词 (1)余幼时即嗜【F】学 (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弗之怠
(27)略无慕艳意 (2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逆旅:_旅__店___ 食:__供__养__,__给_…__…___吃__ 容臭:_香__袋___ 烨然:_光__彩__鲜__明__的__样__子___ 缊:__乱__麻__ 敝:__破__ 慕艳:_羡__慕___ 奉:__供__给__
(29)今虽耄老 (30)预君子之列 (31)而承天子之宠光 (32)缀公卿之后 (3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4)无冻馁之患矣 (35)流辈甚称其贤流 (36)生以乡人子谒余
4.一词多义 (1)书:无以致书【F】以观 撰长书以为贽/与朱元思书【F】(《与朱元思书》) 上书【F】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因:余因【F】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_书__籍___ _书__信___ _文__书__,__文__件___ _写___ _因__此___ _顺__着__、__就__着___ _趁__、__乘___
基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支__同_肢___,意思是:__肢_体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被__同_披___,意思是:__穿_着___ (3)与之论辨 __辨__同_辩___,意思是:__辩_驳___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核舟记》专项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核舟记》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1.阅读《核舟记》选段,回答各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高可二黍许.:_____①水波不兴.:_____①如有所语.:_____①佛印绝.类弥勒: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选文第一段中第一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______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4)选文第二段中细致描写黄鲁直“如有所语”,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课标文言文复习》训练
第05讲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释]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岳阳楼之大观.也()(2)至若春和景.明()(3)阁与水称.()(4)且三面临.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3) [甲]文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 [乙]文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甲]文有什么不同?2.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中考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悉:(2)不管魏晋不管:(3)临溪而渔渔: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依照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4分),鸡犬相闻。
其中往(二)(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2.说明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户: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4.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5.概括甲文的大意(三)〔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因此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那个地点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1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方法是“,,”。
(1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四)[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说明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五)(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
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说明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秀.而繁阴。
秀: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乙文中,作者什么缘故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如何样的政治理想?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六)(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看起来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宝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氏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字。
(1)渔人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老人引杨氏入山()(4)迫暮,与老人同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B、以耕以蚕以塞忠谏之路也C、杨氏谢而从之水落而石出者D、不可取食于人也生于担忧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4、阅读明白得。
(1)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段按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形的。
(2)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什么缘故?(七)[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
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
”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②[曹丕]曹操之子。
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
④[嗣子]此子刘禅。
嗣:继承。
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
⑥[敢]谦词。
有冒昧的意思。
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
⑧[效]献出,呈献。
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
⑩[事]侍奉。
1.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由是感激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若.嗣子可辅()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说明,判定哪一种说明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
(只需填序号)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托付,交付。
③隶属,归属。
④亲属。
⑤类。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明白得。
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2)你最观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寡人也。
”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因此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注释:①墨者:指墨家。
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
③腹黄享(t ún):人名。
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刑:罚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赐:赏赐(2)结合语境说明(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