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访谈节目的分析
浅析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及主持特点

浅析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及主持特点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并成为当下热门的娱乐形式之一。
本文将从节目特点和主持风格两个方面对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进行浅析。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话题突出热点。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在选择话题上更加注重热点和前沿性,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通过深度剖析热点话题,该类型节目不仅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和共鸣,还能够追踪和解读社会热点事件,让观众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二、视角独特新颖。
相比传统综艺访谈节目,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更加注重个人主观意识和观点的表达。
主持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见解,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更加鲜明,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这种独特的视角往往能够深深地吸引观众,并在访谈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形式多样创新。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通过多种元素的融合,如音乐、演讲、情景剧等,使得节目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可看性。
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组织话题,如小品、脱口秀等,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听感受。
四、互动性强。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观众互动环节,使得观众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在线互动,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节目进行实时互动,这种互动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黏性。
一、知识面广。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在选择话题和进行深度剖析时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
他们需要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才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二、能力综合。
自媒体综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能够流利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关键点,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三、情商高。
访谈稿分析模板范文

访谈稿分析模板范文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著名作家张三先生,他将和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写作和创作的经验。
张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
张三:你好,感谢邀请我来到这里。
主持人:首先,请问张先生,您是如何开始您的写作生涯的呢?张三:我从小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后来在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团,接触到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
主持人:您的作品中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创作灵感或者创作方法呢?张三:我认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方法。
对我而言,我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作,通常是在凌晨或者深夜的时候,我觉得这时候可以更好地沉淀思绪,找到灵感。
主持人:写作中有遇到过挫折或者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呢?张三:当然有啊,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有时候会遇到写作灵感不足或者创作瓶颈的情况,我会选择放下手头的作品,去做其他事情,或者外出散步,这样会让我放松一下,也更有助于创作。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您对那些想要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呢?张三:我的建议是保持耐心和持之以恒。
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和磨练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也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反思。
另外,多读书也是很重要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想法。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先生能够和我们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希望您的作品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功。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
张三先生接受了采访并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后,让我们深受启发。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让人不禁对写作产生了更多的敬意和热爱。
张三先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让人不禁对写作产生了更多的敬意和热爱。
他所提碑的写作方法也为许多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
尤其是他在创作困难时选择放下手头的作品,去做其他事情,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恰如一剂良药,能够让我们放松心情,从而在更加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找到创作的灵感。
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诉求与定位

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诉求与定位1. 引言1.1 电视访谈节目的历史背景电视访谈节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收音机节目中就开始有一些形式类似于访谈的节目。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访谈节目逐渐兴起于五六十年代。
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可以追溯到美国,例如《今夜秀》、《公开场合》等。
这些节目以其深入的主题报道、生动的访谈风格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电视节目中备受关注的一类。
在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一些访谈节目,如《东方时空》、《朝闻天下》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视访谈节目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视访谈节目在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节目,如《谁是舞王》、《鲁豫有约》等,成为了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
电视访谈节目的历史背景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了解其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视访谈节目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创新,电视访谈节目也在不断更新,不断探索更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丰富化的文化产品。
1.2 电视访谈节目的定义与特点电视访谈节目是一种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的访谈和交流的节目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视访谈节目通常由一位主持人与一个或多个嘉宾进行对话交流。
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引导和控制对话的角色,而嘉宾则是节目的主要内容提供者。
电视访谈节目通常以某一主题或话题为线索,通过对嘉宾的采访和对话来展示这一主题的不同视角和观点。
电视访谈节目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节目中,例如通过短信、电话或社交媒体平台。
电视访谈节目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比如节目形式多样化,有的是现场直播,有的是录制后播出;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社会、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节目观众群体广泛,既有普通观众,也有专业领域的人士。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对于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访谈类节目分析

访谈类节目分析访谈类节目分析1定义: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其字面的意思是“电视交谈的展示”,港台电视从业人员则音义结合地译为“电视脱口秀”。
它给人的直觉突出了电视主持人“脱口而出”的语言机敏和较多的表演色彩,不但声音相近而且也颇为形象生动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传播方式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
节目一般是在固定谈话场所举行,由主持人、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围绕某一公众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等话题展开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群言式的交流、对话,以期达到某种传播效果。
2特点:(1)针对性和实效性强(2)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化(3)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4)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犹如身临其境。
3节目构成要素:根据传播学的一般理论,传播包括三个基本元素:传播者和接收者、传播环境、传播内容。
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其基本要素相应地包括主持人、现场嘉宾、现场观众、环境、话题。
(一)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媒体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媒体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4]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主持人若不得力,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主持人得力,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5]。
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譬如《一丹话题》、《小崔说事》。
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名字反复多次出现,以强化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因为主持人实际上是节目的商标,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是一个栏目的风格,是形成一个电视谈话节目自身独特品格的最重要元素。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承担着三种角色:首先,虽然主要处于在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穿针引线的位置,但主持人本身就是一个谈话者;第二,不论是否有现场观众,即使一对一的访谈,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现场的组织者,一方面要主导节目,引导话题,另一方面要作为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产生亲近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三,作为节目的形象代表,主持人是媒体对外的传播者。
从会话分析角度剖析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特点以《奥普拉脱口秀》为例

首先,《奥普拉脱口秀》作为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的代表,其成功得益 于奥普拉独特的主持风格、精心挑选的嘉宾、灵活的访谈过程以及真诚、深入、 富有同理心的访谈风格。
其次,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来看,《奥普拉脱口秀》在会话结构、会话策略和 会话效果方面都表现出色。节目通过建立关系、探索问题和深入挖掘的模式展开 访谈,使嘉宾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引导式对话和开放式对话的结合运用 使得访谈内容既轻松又深入,让观众更了解嘉宾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最 后,通过产生共鸣的方式增强观众对访谈内容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2、节目中的会话策略进行分析,如何引导嘉宾、开拓话题
《奥普拉脱口秀》在会话策略上主要采用引导式对话和开放式对话相结合的 方式。奥普拉通过引导式对话,逐步引导嘉宾进入访谈主题,使嘉宾在轻松的氛 围中敞开心扉。同时,她会运用开放式对话,鼓励嘉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嘉宾的内心世界。此外,奥普拉还会采用重复、强调等技巧, 突出嘉宾的话语重点,增强观众对访谈内容的印象。
3、节目风格的特点和形成因素
《奥普拉脱口秀》以其真诚、深入、富有同理心的访谈风格而著称。这种风 格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奥普拉个人的主持风格,她擅长倾听和共情, 能够与嘉宾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二是节目制作团队的精心策划与支持,他们为 奥普拉提供了展现个人风格的平台,同时为访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节目特点分析
1、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采访技巧和话题选择
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她凭借其独特的采访技巧和敏 锐的话题选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敬仰。在《奥普拉脱口秀》中,奥普拉通常 会采用开放式问题,鼓励嘉宾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此外,奥普拉擅长挖 掘嘉宾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嘉宾敞开心扉。
访谈节目策划范文

访谈节目策划范文节目名称,《人物大访谈》。
节目简介:《人物大访谈》是一档以深度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节目,每期邀请一位具有影响力和故事性的人物作为主要嘉宾,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对话,展现出嘉宾的个人魅力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态度和成功之路。
节目特色:1. 深度探访,每期节目都会选择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作为主要嘉宾,通过深入的访谈,了解嘉宾的成长背景、职业经历、人生感悟等,展现出他们真实的一面。
2. 真情对话,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和真诚的沟通,让观众在节目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温暖的力量。
3. 故事性强,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通过访谈节目,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努力和成功。
节目内容:1. 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介绍本期节目的主题和嘉宾,为观众带来期待已久的深度访谈节目。
2. 嘉宾个人介绍,嘉宾简单介绍自己的成长背景和职业经历,为观众展现出他们的独特魅力。
3. 人物成长故事,主持人与嘉宾展开对话,从嘉宾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方面展开,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嘉宾的成长历程。
4. 职业生涯分享,嘉宾分享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故事,包括成功和挫折,让观众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5. 人生感悟分享,嘉宾分享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嘉宾的智慧和情感。
6. 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平台向嘉宾提问,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7. 结尾致辞,主持人总结本期节目的精彩内容,展望下期节目的主题和嘉宾,为观众留下期待。
节目效果:通过《人物大访谈》这档节目,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和人生感悟,从中获得启发和正能量。
同时,节目也可以促进社会对于各行业人物的关注和理解,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不同人物的平台,增加观众的知识面和情感共鸣。
总结:《人物大访谈》作为一档以深度访谈为主要形式的节目,通过对各行业成功人士的深入访谈,展现出他们真实的一面,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电视访谈节目的特点及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电视访谈节目的特点及主持人的角色定位1.电视访谈节目的特点1.1开放性电视访谈节目的开放性表现在涉及的话题越来越广,越来越关注一些民生的、贴近平民百姓的话题,在话题方面关注热点但是不强求热点,在形式上鼓励不同的观点,但是也不排斥真诚的沟通交流,更加贴近生活,语境更真实。
1.2参与性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是以一种完全平等的姿态来进行话题的商讨的,将现场的参与感变成一种真实的参与行为,此外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还可以运用提出问题的方式邀请观众进行评述,节目参与性更加明显。
1.3娱乐性访谈类节目中有些会在现场播放视频、有些会进行游戏来调节现场气氛,将整个节目置于一种轻松、愉快、自然和欢快的谈话交流氛围中,将节目想要表达的道理蕴含在其中,观众在快乐的同时也明白了很多东西,这也是访谈类节目的感染力表现之一。
2.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指的是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节目的录制,准确找到自身在节目中所处位置和扮演角色的过程。
2.1善解人意的倾听者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应当是一个倾听者,不仅仅是要用耳朵倾听嘉宾的表达更是要用心灵去感受,一个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更要能够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绪,让他们都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顺着节目主题进行。
2.2敏捷温馨的驾驭者访谈节目的进度不是主持人能够百分百掌握的,但还是可以凭借主持人的身份来驾驭节目现场的气氛,对节目的方向和场面进行主观的调控,根据节目需要结束或者深入话题,调节现场气氛,不露痕迹地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
2.3互动交流的主导者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共同组成了谈话类节目现场,主持人是这其中的核心和主导者,嘉宾在节目中的发挥好坏以及观众的反应都决定了节目的质量,主持人需要对观众和嘉宾进行引导,用真诚的态度和互动的方式,调动他们的交流欲,推动节目向前走。
“主持人准确地找到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能够更好的把握应该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言语打断,既能够保证不偏离节目主题同时还要能够对嘉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挖掘,一方面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另一方面推动节目的进度,让言语打断在节目中能够看起来自然,和谐不做作”1。
《焦点访谈》节目内容分析

以用来做各 个月份焦 点节 目的变化分 析。这次焦 点访 谈节 目内容 分析主要是 从各期节 目的性质 ( 是舆论监 督类 的报道还 是非监 督类 的或是 其他类 的 ) 报道 的 、 地域 、报道 的领域及监 督对 象来分析 ,除此之外 。还 以地域 为定 值,观察不 同性 质的节 目分布 规律 , 目的
全员跟踪培训 和考核 ,激 发 内部竞 争活 力,锻造 了一 代观 念 新 、 实 力强 、 能打 硬 仗 的 广播 人 队伍 。 陕西 电台从摆脱 困境到进入 快速可持续 发展 阶段 的事实再 次说 明,只要 持科学发 展观 ,坚持 以人为 本 、与 时俱进 、深化 改 革 ,就 能使 传 统媒 体焕 发青 春 ,破 浪远 航 。 ( 作者 系陕西人 民广播 电台研 究室主任 )
这次焦点访谈节目内容分析主要是从各期节目的性质是舆论监督类的报道还是非监督类的或是其他类的报道的地域报道的领域及监督对象来分析除此之外还以地域为定值观察不同性质的节目分布规律目的是看央视的这种舆论监督节目在较长的时间内是否主观的对地区进行平衡性报道即监督类与非监督类持平或者非监督多于监督以求地区的舆论平衡
维普资讯
新闻知识 (06 1 ) 20 .2
・媒 体 观 察 ・
王
薇
刘立 荣
二、分析的结果
l 节 目的 性 质 、
《 点 访 谈 》 是央 视 一 个 以舆 论 监 督 著 称 的 节 焦
目,1 9 9 4年 4月 1U正式推 出,到今年 的 4月 1日已
经整整 1 了。在本 文中 ,笔者 以 2 0 2年 0 5年所收集 到 的 所有 《 点访 谈 》文 本 为样 本 ,进行 分析 ,主要 焦
探 讨一年 中节 目的报道 特 点和规律 。
人物访谈类节目评析

人物访谈节目几乎是每一个电视频道都会有的节目样式,而人物访谈栏目可以说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台都会设立的。
但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的功能如何设计?仅仅是做一个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访谈栏目,还是从频道层面考虑这个栏目的功能?显然,应当是后者。
毕竟,进入21世纪,传媒竞争已经进入到以频道、领域为单元一体化竞争,依靠系统力量,依靠体制和机制力量来取胜的阶段。
频道专业化看起来是在频道之间整合节目,实际上,是集团和集团之间、台和台之间通过特征明显的专业化频道进行竞争,寻求增强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如果这个判断能够成立,那么,今后就会不断发生为了增强频道竞争力而对栏目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会出现依据对栏目结构整体的判断而毫不留情地决定某个节目的取舍。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电视台完全依靠收视率来决定某个栏目的取舍,它一定需要作结构判断,对一个台或一个频道栏目结构整体做系统考量,从而决定某个空白如何填补。
可以说,设计类似“面对面”这样一个人物访谈栏目本身,就标识着一种结构调整的努力。
那么,在今天,策划一个人物访谈栏目,就要根据这种需要,以类型分析为先导和基础。
一、最大公约数:寻找共同思维方式、判断标准一个栏目策划团队和操作团队要想正常运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在思维方式、判断标准上寻求一些共同点,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
其实,这个团队的成员具有什么知识背景、能力结构很重要,但成功关键是要有共同的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构成一个有机体。
栏目运作之前的培训,也要这样追求。
一个有远见的传媒操作团队管理者,一定很习惯关心自己团队的所有人的背景、经历,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和他个人最终的追求;一定要从这些东西中寻找出可供拼成新的有机体的东西,从每一个人的个性中寻找共同点。
那么,对于一个新办的人物访谈栏目,需要寻找什么样的共同点?首先要判断的就是以下这四个因素的交汇点,即未来三年流行文化的指向、电视观众的信息消费方式、社会心理和传媒变化轨迹。
如果对这四种因素交汇点能够判断比较清楚,就能找到可共同拥有的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
访谈节目提问技巧分析

访谈节目提问技巧分析——《名人面对面》《名人面对面》是凤凰卫视的一个知名栏目。
主持人许戈辉走遍各地,专访中外不同领域里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后的奋斗故事和人生境遇、发掘名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透视名人的非常生活,感受名人的真心、真言、真情。
许戈辉温和、睿智而真诚,每每能令嘉宾敞开心扉、真情流露,在轻松流畅的对话中,迸发思想智慧的火花。
每一次访谈,都是一趟难忘的涤荡心灵之旅。
提问技巧很很多种方法,在《名人面对面》中,记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被访嘉宾运用了不同的提问技巧。
下面我以宋祖英做客《名人面对面》为例,分析这个栏目中主持人的提问技巧。
宋祖英:哎,许戈辉,对不起,来晚了。
许戈辉:没问题,没问题。
本来让你开会的时候请假出来。
宋祖英:是吗,没事儿,列席,列席我可以不去,列席人大会。
许戈辉:你说我这么,就说这么多几年吧,净在大活动上面碰上你,可是好像真没怎么看你做电视采访,就这种专访的节目似的。
宋祖英:特别少,其实今天接受采访也是,因为就是我们都熟那么多年了。
许戈辉:所以算给我一个面子是吧?宋祖英:不是面子,就是觉得,哎呀,好久没见面了,可能聊聊也挺好,总是有一份感情在里头,完了答应完了以后,我就说,那我能说什么呢,还是在那犹豫,可能是因为平时不太擅长说那个,所以接受采访就少一些。
许戈辉:不过没事儿,我们就随便地。
《名人面对面》这个栏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整个访问看下来像是两个人的聊天和对话,氛围很轻松,不会给被访嘉宾带来很大的压力。
主持人言语很活泼,偶尔也会对嘉宾进行调侃,让气氛变得活跃,每个人对想探究自己内心的人都会保持一定的戒备心理,但是对朋友却不会,所以,支持人在对嘉宾进行提问时,大多时候都是采用迂回、引导的方式进行访问。
在访谈中,主持人对被访者的提问有很多方面,包括了工作、生活的琐碎,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各个方面。
在面对被访嘉宾比较敏感的问题时,主持人大多用的都是迂回的方法,近期《名人面对面》在问及刘若英和陈升的关系时是这样问的问:在台湾做侯佩岑的一次节目里面,你为什么会哭的那么厉害?答:中邪了吧那天。
焦点访谈案例分析

焦点访谈案例分析焦点访谈案例分析《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1994年4月1日推出的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为特色,以“用事实说话”为宗旨。
本文将以《焦点访谈》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经验和问题。
一、成功经验1.坚持舆论监督《焦点访谈》自推出以来,始终坚持舆论监督的职责,通过深度报道和访谈形式揭示社会问题的真相,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种坚持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渠道,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重视采访质量《焦点访谈》在采访过程中始终注重证据和事实的可靠性,通过深入调查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节目注重采访的全面性和平衡性,避免片面报道和误导观众。
3.专业化主持人团队《焦点访谈》拥有一支专业化、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团队。
他们不仅具备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些主持人能够准确把握节目的节奏和深度,引导嘉宾和观众进行深入讨论,使节目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4.与观众互动增强影响力《焦点访谈》通过多种渠道与观众进行互动,如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社交媒体等。
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还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观众关注和参与节目。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深度报道不足尽管《焦点访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深度报道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些报道过于表面化,缺乏深入分析和挖掘,导致观众无法全面了解问题的真相。
建议节目加强深度报道的能力和资源投入,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2.报道时效性不强《焦点访谈》作为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时效性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节目的报道时效性不强,无法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建议节目加强新闻敏感性和时效性,提高报道的速度和质量。
3.主持人风格单一虽然《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团队专业化程度高,但在主持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
一些观众反映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风格过于正式刻板,缺乏亲和力和个性化元素。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三篇)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一、总述访谈节目作为电视媒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通过深入的交流与互动,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嘉宾的思想、经历和观点。
本策划方案针对____年的访谈节目进行规划,旨在通过精心选择嘉宾和合理的节目安排,创造内容丰富、有深度的访谈节目,满足观众对知识、见解和故事的追求。
二、节目主题与内容分析1.节目主题根据观众需求和社会热点,确定几个具有吸引力的访谈节目主题,如社会问题、人物故事、行业观点等。
2.内容分析针对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内容范围和深度。
例如,社会问题类节目可以通过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全面展现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人物故事类节目可以通过采访成功人士、名人或普通人,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
三、嘉宾选择与策划1.嘉宾类型根据节目主题,选择与内容相符的嘉宾类型。
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成功人士、名人、普通人等。
2.嘉宾策划与嘉宾团队联系,确定嘉宾的出演时间和节目安排。
在策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嘉宾的意愿,保证嘉宾的权益和利益,并确保节目策划与嘉宾的交流顺畅。
四、节目形式与制作1.节目形式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嘉宾,选择相应的节目形式。
可以是单人访谈、对话式访谈、座谈会等。
2.节目制作根据嘉宾和节目形式,制定相应的节目制作方案。
包括预先录制、现场直播等。
确保节目制作流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制作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
五、播出渠道与宣传策略1.播出渠道选择适合的电视媒体平台作为节目的播出渠道。
可以选择国家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或互联网电视平台。
2.宣传策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节目宣传,包括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
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节目,并提前发布嘉宾信息和节目预告,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期待。
六、节目信息收集与整理1.信息收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节目主题相关的信息。
包括新闻报道、专家观点、公众舆论等。
2.信息整理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信息,为节目策划和嘉宾准备提供参考。
访谈节目的可行性分析

访谈节目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将对访谈节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该类型节目的市场前景和潜在挑战。
背景介绍访谈节目作为一种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形式,旨在通过对嘉宾的提问和回答来传递信息和启发观众。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访谈节目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
市场前景1. 受众需求访谈节目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
观众们渴望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知识、成功经验和有趣故事。
访谈节目通过深入了解嘉宾的人生经历和观点,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广告及赞助机会访谈节目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吸引了广告商和赞助商的关注。
访谈节目具有人气和影响力,能够为广告商提供有效的品牌曝光机会。
同时,如果访谈节目能够吸引知名嘉宾,各类赞助商也有可能提供赞助支持,增加节目的财务收入。
3. 多平台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访谈节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
这种多平台传播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扩大节目的受众范围,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
潜在挑战1. 嘉宾选择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嘉宾的选择。
吸引到知名、有影响力的嘉宾不仅能够为节目增加观众和提高知名度,还能够吸引广告商和赞助商的关注。
然而,要邀请到理想的嘉宾并不容易,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源投入和谈判工作。
2. 竞争激烈随着访谈节目的流行,竞争也日益激烈。
市场上已经有多个访谈节目品牌,它们在嘉宾选择、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平上进行不懈努力。
要想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访谈节目需要通过创新、差异化和针对特定受众的定位来获取竞争优势。
3. 媒体监管访谈节目通常会涉及敏感、争议性的话题,这就要求节目制作团队在选择和处理节目内容时要小心谨慎。
媒体监管和舆论压力可能会限制节目的某些话题和内容,从而对节目的自由度和创新性构成挑战。
可行性建议1. 坚持创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访谈节目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坚持创新。
可以通过引入新的节目形式、探索新的话题领域、运用新的媒体技术等方式来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保持竞争力。
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

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将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划分为传统的谈话节目和新式的谈话节目两个阶段。
“传统的谈话节目”是指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萌芽、雏形的节目形态。
它把镜头对准社会精英,采用“独白”或“对白”式的谈话方式,视点简单,缺乏层次,起伏不大。
“新式的谈话节目”则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
它更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赋予平民话语的权力,视点扩大,层次丰富,观点多元。
根据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标志性事件,结合电视事业发展史,又可以划分为:1960-1966年是我国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发轫期;1976-1987年是我国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复苏期;1987-1992年是我国新旧电视谈话节目的过渡期;1992-1996年是我国新式电视谈话节目的起步期;1996年至今是我国新式电视谈话节目的勃兴期(徐雷,2004)。
至于谈话节目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不同的分析。
从谈话的结构形式出发,可分为讨论型、个案故事型和意识流型,按照其内容分类,有的将其分为话题类、人物类、新闻类、评析类,也有人将其分为新闻时事类、滑稽娱乐类、人际关系和心理类,或是分为新闻性谈话节目、娱乐性节目、普通话题(非新闻、非名人)侃谈节目、专题性谈话节目和拟社会事件谈话节目五大类。
另外,在谈话形式上、参与人数、节目定位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对谈话节目进行分类。
就目前谈话节目的现状来看,综合起来,其分类有:1、按照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人数和参与方式可以分为:一对一(一位主持人对一位嘉宾),如《对话》一对多(一位主持人对两位及两位以上嘉宾),如《锵锵三人行》一对众(对话过程包括上观众),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多对一(两位及两位以上主持人对一位嘉宾),如《超级访问》另外还有多对多(两位及以上主持人对两位及两位以上嘉宾)等形式。
访谈节目策划分析方案

访谈节目策划分析方案访谈节目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它通过与各行各业的嘉宾进行深入交流,给观众们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为了策划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下面是一个分析方案:一、主题选取:1.选择与观众群体兴趣相关的主题,可以是热点问题、行业动态、社会问题等。
2.主题应有一定的深度,既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又能给他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3.主题应具有时效性,注意选择近期热门话题或当下流行的问题。
二、嘉宾选择:1.选择具有权威性和知名度的嘉宾,他们在所选主题领域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2.嘉宾个人魅力和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能够与观众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3.嘉宾之间的组合也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互补性,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对话来展示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三、节目形式:1.根据主题和嘉宾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节目形式,可以是对话式、讲座式、演讲式等。
2.在保证访谈的深度和专业性的前提下,尽量设计一些轻松有趣的环节,以增加观众的观看欲望。
四、制作细节:1.在节目中加入一些背景信息和视觉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嘉宾的观点。
2.合理安排节目的时间段,注意控制访谈的长度,避免过长使观众疲劳。
3.选取合适的场地和背景布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宣传推广:1.在节目发布前,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吸引观众的关注。
2.在节目播出后,及时与观众进行互动,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制作中做出改进。
3.利用嘉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访谈节目需要在主题选取、嘉宾选择、节目形式、制作细节和宣传推广等方面都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安排。
通过精心的制作和优质的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体验。
同时,不断改善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也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满意度。
《2024年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范文

《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电视访谈节目作为电视传媒中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它具有互动性强、真实自然的语言表达等显著特点。
电视访谈节目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了解不同领域知识、人物故事的平台,同时也为语言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访谈节目的语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语言运用的规律和特点。
二、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概述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真实的对话性电视访谈节目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强调参与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往往是自由、流畅的,这种对话性不仅使节目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嘉宾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2. 多元的语言风格由于参与者的背景、年龄、性格等因素不同,他们在访谈中的语言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有的嘉宾语言幽默风趣,有的则更加严谨庄重。
这种多元的语言风格使得电视访谈节目更加丰富多彩。
3. 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电视访谈节目通常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会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以达到传播信息、传递价值观念等目的。
三、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分析1. 话语结构分析电视访谈的话语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提问、回答、互动等环节。
在提问环节,主持人需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方式,以确保嘉宾能够理解并作出有效的回答。
在回答环节,嘉宾则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互动环节,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交流要流畅自然,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 话语表达分析在话语表达方面,电视访谈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共鸣。
主持人和嘉宾在交流过程中,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等手段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此外,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反问等也会被频繁使用,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3. 互动性分析互动性是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要自然流畅,既要有问答式的交流,也要有探讨式的讨论。
此外,观众参与也是电视访谈节目互动性的重要体现。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十篇

访谈节目策划方案十篇访谈节目篇1一、现实环境1、背景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隐患,而且有时我们出现了事故还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找什么部门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栏目的宗旨是:剖析百姓身边事。
2、企划动机:关注民生二、节目设定1、节目名称:《事实面对面》2、节目类别:访谈类3、节目主旨: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玻璃幕墙伤人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讨论,在对新闻事实还原的基础上,深入、具体、详细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以玻璃幕墙伤人的新闻事实的这一个点,带入到受损方找谁负责这一条线再由这一条线引入到公共安全隐患这一个面,这样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依次深入,反应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公共安全隐患问题。
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也对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出有利的监督。
真正做到用事实为群众说话。
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
4、节目目标:剖析百姓身边的难题5、节目定位: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贴心人6、节目内容:老百姓身边的事(安全隐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7、节目特色:“民生、民情、民意”8、节目风格:讨论式谈话节目9、主持人要求:一位女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驾驭话题、组织讨论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10、节目长度:每档30分钟11、播出时段:日播每晚在电视剧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12、播出次数:每晚 9:50-10:20 (首播)次日中午1:00-1:30 (重播)13、节目嘉宾:周泽斌(玻璃研究专家)刘俐汝(社会人士)钟燕君(热心网友)以及现场观众若干人。
14、节目内容:(1)开场主持人的: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欢迎收看本期的《事实面对面》(2)介绍近年来的玻璃幕墙伤人事件开场白结束以后,对近年来因为玻璃幕墙造成的伤人事件做一个总体的列举。
主持人:近年来玻璃幕墙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xx年7月8日杭州庆春东路双菱路口庆春发展大厦一块幕墙玻璃突然掉下,砸中刚好经过的女子,致其左小腿伤口20多厘米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遭人诟病的是一些事实性的错误。比如有一期节目,蔡康永在说起他的同性爱人时,鲁豫问了一句“那你父母现在知道了你的性取向吗?”节目在这一刻陷入尴尬,因为蔡康永的父母50岁老来得子,蔡康永20多岁时父母就相继过世了。在另一期节目中,鲁豫问周华健数学成绩好不好?周华健顺口说“不好”,鲁豫也就信以为真。节目播出之后,很多观众在凤凰网论坛和天涯社区等发帖评论此事。因为周华健是台大数学系毕业的,他曾经期待的职业是数学老师。
而在娱乐主持方面表现杰出的何炅也在尝试逐步转型,客串主持《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比较严肃深情的访谈节目。主持“开心辞典”和“绝对挑战”的央视主持人李佳明,希望在今后年龄大了以后,考虑做访谈类的节目。“因为在主持行业中,访谈类节目是最难做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生活阅历和沧桑感,才能驾驭这样的访谈节目,我渴望在这样的节目中保持最为自然的主持状态。”
现在,离《鲁豫有约》的开播已经7年,通过改版,节目模式有了变化,从原来的高端文化访谈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人物访谈。从一对一的安静专访变成在演播室里带着300个观众参加的谈话。节目从一周一期变成一周五期。访谈对象包括名人和普通人。不少观众指出,节目频率高了,节目的内容糙了,准备不足和重复啰嗦的内容越来越多。
记者手记
你知道自己在问什么吗?
网友对鲁豫的总结和调侃,看起来搞笑夸张、尖刻跟风,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对访谈节目的期望。其实我觉得,主持人有自己的特点并不是坏事。就像小S,大家都知道她那几招,无非是非礼男艺人、唱难听的台语歌或张惠妹的歌、秀还算不错的国标。但是基本上每一次都能给人一些新鲜感,也都会让人发笑。而且她厉害的不是这些招数,而是言谈中超快的反应能力和搞笑技巧,这是一种天才。两个主持人的风格不同,但应该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举动都有自己的意图。小S是为了搞笑,但鲁豫是为了什么?
他希望能做安静一点、更能显示主持人力道的节目。“现在毕竟也三十多岁了,不可能像二十多岁那样在台上蹦来蹦去。幽默不一定存在于那些热闹的节目里,话语的幽默也能打动人。像纯访谈类节目,是可以把主持人的积累完全发挥出来的形式。像《大家》、《锵锵三人行》这样的节目。每个人都有妙趣横生的一面,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引导他展现,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让人兴奋的一种尝试。”
说《咏乐汇》是一档访谈节目,可能还不够全面。因为在这档节目里不仅能看到嘉宾和主持人侃侃而谈、互相抢话,还能看到两人举杯停箸、喝茶吃面。据网友揭发,这种“边吃边聊”的形式已经不新鲜了,TVB的《志云饭局》走的就是这个路子。而且,看过俞敏洪上课演讲、张朝阳指点江山的人很多,但看过他们插秧、跳拉丁舞的可能就不多了。在这一点上,《咏乐汇》也算是投对了观众爱看名人“另一面”的胃口。
他们所说的“力道”,一方面是自身的阅历和修养,一方面也需要精心准备,找出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东方卫视的主持人曹可凡,一边主持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等选秀类的娱乐节目,一边做着自己的品牌访谈节目《可凡倾听》。虽然这个节目没有上星,很多观众看不到,但是节目的口碑好,巩俐、章子怡等大牌明星都上过曹可凡的节目。曹可凡坚持自己参与选题策划,亲自看资料、准备采访提纲。比如在采访白先勇的时候,他没有去问比较刺激的性取向等问题,而是发现白先勇第一个推荐了三毛的小说发表,成为三毛写作生涯的重要人物。于是,他让白先勇讲了这段故事,避免了内容重复。
虽然大家都在强调自己节目的风格,但有评论者说出这么一句精辟而得民心的话:所有的访谈节目都避免不了“炒冷饭”的嫌疑,《咏乐汇》也一样。从已经播出的几期来看,嘉宾说的无非还是那些重复过八百遍的话。假如把这些话录下来,配上钢琴伴奏就是《艺术人生》,加点VCR和画外音就是《鲁豫有约》,而撒上点油盐酱醋再配上一个话痨主持人,就成了《咏乐汇》。
网友评访谈节目
以前《鲁豫有约》一个星期一集的时候真的不错,后来改版成一天一集了,质量还能看。现在基本上都成模板了,问题类似,回答相似。
《艺术人生》太矫情了,不自然。《咏乐汇》却真实自然。虽然节目所请的都是些名人,但约束,亲近,自然。
除了《鲁豫有约》之外,各大电视台这些年相继推出了《艺术人生》、《半边天》、《名人面对面》、《可凡倾听》、《超级访问》、《静距离》、《天下女人》、《背后的故事》、《咏乐汇》等知名访谈节目,其它访谈节目大概有几十上百个。目前,很多节目的收视率都在走下坡路,就连收视最高的《鲁豫有约》也是“看天吃饭”,嘉宾大牌和健谈,观众就多,如果嘉宾本身没有吸引力,观众也不会死守在电视机前。在观众们看来,当初那种听故事的新奇氛围已经不存在了,因为访谈节目类型越来越雷同,请的都是那些名人,而名人都讲那些陈年旧事。港台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女人我最大》等,都含有访谈元素,但娱乐性更强,轻松搞笑中还能挖出猛料。在团队策划能力和主持人素质都面临着大PK的时候,大家一边拿鲁豫等主持人开涮,一边期待着内地的访谈节目能够突破瓶颈,再创辉煌。
《咏乐汇》就是个四不像
如果说《鲁豫有约》是一档走入疲惫期的老牌访谈节目,李咏主持的《咏乐汇》则是访谈节目中的新秀。节目播出四期,收视率一路飘红,争议却一直不断。北京某媒体评论道:央视有个招牌主持人,经常顶着招牌发型咧着招牌笑脸出现在电视上。他喜欢一只手拿着小卡片另一只手不停地作出“2”,这个人就是李咏。让这样一个招牌人物和西装革履的地产大亨、网站CEO面对面,产生的效果大概只能用“山寨”二字形容。
做《咏乐汇》,李咏是最大的品牌,不然栏目也不会以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了,但恰恰是李咏的存在,冲淡了这档节目在创意上的新意,而成为他个人表演的舞台。(记者陈祥蕉)
鲁豫为什么把观众逼疯了?
一直以来,鲁豫和《鲁豫有约》是互相成就的,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鲁豫的《鲁豫有约》。鲁豫多次表示,自己的偶像是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也有不少观众甚至CNN都把她称为“中国奥普拉”。和奥普拉一样,鲁豫是以亲切知性的邻家女孩形象出现的,不少人喜欢她那种轻松随意的谈话方式,特别是她那种“倾听式”采访区别于很多其它谈话节目主持人,让人印象深刻。在很多观众眼中,鲁豫还是内地访谈节目的“一姐”,对她的普遍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是最近在网络上,不少网友开始质疑鲁豫的访谈水平下降,包括节目准备不充分、问题肤浅而重复、临场反应欠敏锐、人文关怀不足等等。甚至有网友称被鲁豫“逼疯”,发誓不再看她的节目,而许多媒体也纷纷以此为由头做了报道。
在谈话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亲自收集资料,鲁豫说起一些话题也信心不足。她在节目中对易建联说:“他们说你……”易建联反问:“谁说的?”鲁豫回答:“不知道,他们说,据说。”
鲁豫的笑也是节目的一大特色。一些网友认为,鲁豫的笑有种夸张的感觉,笑的频率过高,有些没有笑点的内容她也大笑,而且往往是现场观众笑完了她还没停下来。这对访谈节目的连贯性是一种破坏。比如周星驰那期,她一个人在笑,看到星爷没笑,她问:你不觉得好笑吗?星爷反问:你觉得很好笑吗?另外,她的笑声音很大,笑得双肩抖动。参加过现场录制的观众表示,她在现场的笑声更大,有时候给人“假”和突兀的感觉。甚至让观众怀疑,她在用笑来混时间,以便想出下一个问题。
现在李咏已经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汪涵还在《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中蹦跶着,承认自己已经没有原来的兴奋感“做节目给我带来的喜悦已经不多了,各种各样的节目都经历过了,每次的嘉宾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人,很难找回年轻时上台那种兴奋热情的感觉。做《天天向上》也是,不会很兴奋。但是这种不兴奋也有好处,让我可以以一种客观、平实的心态去对待嘉宾。总之就是兴奋的时候用好玩的心态做,不兴奋的时候用平和的心态做。”
《鲁豫有约》幕后策划团队的一个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因为节目太多,鲁豫都是看他们准备的提纲就上场录制,根本没有时间自己看资料。而鲁豫的记忆力超强,看一遍提纲基本就能记住所有的问题。此外,策划人员的收入并不高,流动性很强,因此节目水准会因此有一些波动。这一现象在访谈节目中普遍存在,只是《鲁豫有约》观众多,也最受关注,所以也被人骂得最多。
有人说,节目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李咏自己。李咏用他的招牌动作提醒着观众,曾经有一个叫《幸运52》的节目,还有一个叫《非常6+1》的节目。可以说这些都是李咏的个人特色,但也正是这些个人特色,把他主持的所有节目都弄成了没特色。《咏乐汇》和《幸运52》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李咏一个人带着一群人高兴,变成李咏和一个人一边吃着一边带着一群人高兴。从张朝阳、杨坤、李冰冰、姜昆、刘晓庆、余秋雨这些嘉宾来看,观众很难判断出这档节目的定位是什么,目标观众群又锁定在哪一部分人。
嘉宾说的无非还是那些重复过八百遍的话。假如把这些话录下来,配上钢琴伴奏就是《艺术人生》,加点VCR和画外音就是《鲁豫有约》,而撒上点油盐酱醋再配上一个话痨主持人,就成了《咏乐汇》。
核心提示:
最近,《鲁豫有约》团队去了台湾,把台湾名人约了一遍,包括名嘴蔡康永、吴宗宪、小S等。不少观众对这个系列的访谈充满了兴趣,甚至已经心急地虚构了鲁豫和小S的对话。在他们眼中,和这些思维敏捷、伶牙俐齿的主持人嘉宾比起来,主人鲁豫的风头都被抢了去。其实在鲁豫采访白岩松、汪涵等名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声音传出。而在几个月前,网络上曾爆发了一次对鲁豫本人的大规模声讨,并认为内地访谈节目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名主持人都想做谈话节目
去年本报做过一期“中年男主持集体转型”的专题,一些节目主持人,特别是娱乐节目主持人,都表示不想再蹦蹦跳跳了,希望安静下来做一档有深度的访谈节目。这些人包括李咏、汪涵、何炅和李佳明。实力派主持人都想挑战访谈节目,因为这一节目类型难度大。就连看起来自信满满、桀骜不驯的李咏也表示:“十年以来我都是那种带点儿娱乐色彩的主持风格,这样一个闲谈秀的节目让我收敛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力道还是有所欠缺,希望大家对我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或者批评,我会不断的来进行自我完善”。
李咏自己也笑说,《咏乐汇》就是个四不像。李咏告诉记者:“所以很多的观众朋友,包括一些网友也给我们留言,谈到我这个节目,一是嘉宾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再一个是谈话内容比较跳跃。在我这个节目当中很多形式,现在很讲跨界嘛,《咏乐汇》也是一个跨界的节目。其实跨界的节目应该讲叫四不象。其实很多网友包括观众也是很直白的讲,你这个节目很四不象。对于这个节目,李咏本人想了很多点子。他的身份不仅是一个主持人,还是一个策划者。“我的节目叫说话节目,闲谈秀。一说到访谈,大家都会把它归类在一个访谈节目当中,我这是说话节目,闲谈秀,就是非正式的谈话,也就是略带不太严肃的谈话。但是我们诉求的价值观方向是比较明确的,方向是比较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