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精彩课堂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问题情境构建精彩课堂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一种满足感。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在“动中生疑”、“疑中生趣”,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
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
创设问题情境不是时髦,它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讲究有效性。
但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存在着极端化、形式化、无效化,牵强附会、违反实质、不着边际的倾向。
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孩子切切实实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情境”而创设问题情境。
探索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通过生活常见事例。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愿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激活思维的程度越好。
如:教学折扣时,师:这件衣服漂亮吗?生(齐说):漂亮。
师:猜一猜老师身上的这件衣服要多
少钱?(学生猜测)师:老师这件衣服原价100元,实际上只花了80元就买来了,大家说说这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合理地作出评价,并引出“折扣”这一概念。
二、通过“开放性”题目。
创设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不断交替的过程,由于开放性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讨论和推断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对学生进行发散、收敛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平均分成2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三、紧扣学习内容。
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
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就是要紧扣有关数学学习内容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的设计针对性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抓住其核心和关键提出有关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的把握,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例如,可以根据生活的“合并”、“求剩余”的活动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并理解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教学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也可以先设计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解决问题,再根据操作过程抽象出有关的算法。
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
并进行数学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通过暗藏陷阱的计算。
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向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指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
要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和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需要经过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即要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正如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一个数学问题应该是困难的,但却不应该是完全不可解决而使我们白费力气。
在通向那隐蔽的真理的曲折道路上,它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最终并以成功的喜悦作为我们的报答。
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抓住关键,设计有意义的“陷阱”让学生去尝试,形成一种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是引发思维、促进主动探求的最佳时期。
如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改变了由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活动,由学生提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最快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当学生才算出一两题时,教师已经全部判断完毕,学生在“失败”“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奥妙!”迫使学生带着困惑与渴求的心理去思考,探求其中的规律。
得出初步结论后,教师再围绕“最简分数”这一判断的前提条件为“陷阱”设置点,再创情境,让同学们判断几个非最
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结果学生又失误,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原因,从而完善了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五、通过有趣生动的比赛。
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情境,生动具体的情境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因此,从教学过程看,教师通过创设比赛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一开始,便别开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比赛拍球好吗?”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
“怎么比?”眼看每人都来拍球时间来不及,于是大家提议“选代表”。
每组派4人(这里蕴含着统计中的“抽样”概念),并当场统计每一代表的拍球个数。
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
此时,老师也自告奋勇参加比赛,并把拍球数记入了乙组之中,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甲组4人,乙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说:“甲组也再加1人。
”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平均数”这一概念,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
法。
这样,不仅把这一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游戏,以情导知,以知促情,而且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当然还是初步的,但却是有价值的),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六、通过操作活动。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解,进行操作演示,可以从中引发矛盾,促进思维。
而学生对自己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
动手操作是产生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在教学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准备好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叫学生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
学生通过在一水平直尺上滚动可以量出圆的周长;也可以用线绕圆一周,再将线拉直(化曲为直)测量数据。
接着,老师问:“如果求圆形水池的周长,还可以滚吗?如果测量地球的周长还可以用线去测量吗?有没有更好的、更简便的方法呢?”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兴趣,深深地进入到对问题探讨的过程之中,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