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肌肉关节解剖生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肌肉關節解剖生理學

綱要

•基礎肌肉關節生理學

–肌肉關節系統

–骨骼肌構造及骨骼肌肌纖維的生化分類

–肌肉增長的基本原理

–身體主要肌群

基礎肌肉關節生理學

肌肉系統

•人體約有600條肌肉,約佔人體體重50%,而其中骨骼肌佔人體體重之40%,而肌肉因其功能不同在尺寸、型態及肌纖維走向也有很大差異。

•肌纖維的特徵:具延展性、彈性、可興奮性、可收縮性,綜合以上特徵可負責提供人體所需之關節活動。

–彈性的起源:

•並聯彈性組織(Parallel elastic component): 被動彈性,由肌膜而來

(epimysium, perimysium, endomysium, sarcolemma) 。

•串聯彈性組織(Series elastic component): 被動彈性,由肌腱而來。

•收縮組織(Contractile component): 由肌肉收縮而來(actin and myosin) 。

肌肉的分類

•隨意肌(Voluntary muscle):隨意肌是受運動神經支配來產生肌肉收縮,是可隨著人體的自由意識來操控而稱為隨意肌。隨意肌兩端肌肉末點附著在骨骼上,又稱為骨骼肌,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隨意肌是呈現橫紋走向,所以也稱為橫紋肌。例外的是,心肌(cardiac muscle)雖屬於橫紋肌,但由心肌所構成的心臟,因為主管心臟跳動,它是接受自主神經的操控,無法透過意識來支配,因而屬於不隨意肌。

•不隨意肌(Unvoluntary muscle):不隨意肌是接受自主神經的操控,無法透過我們的意識來支配,因而稱為不隨意肌。例如腸、胃、血管等。不隨意肌在顯微

鏡下呈現的是平滑的現象,所以也稱為平滑肌。

人體的關節- 依據可活動的程度分類

•不可動關節(Synarthroses, Immovable Joint)

–頭蓋骨之間就是靠這種關節緊密結合,牢固的保護著裡面的重要器官。

•少動關節(Amphiarthroses, Partially Movable Joint)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脊椎骨之間的連結,雖然允許有限度的活動,然其穩定度對保護裡面的脊髓是更重要的。

•可動關節(Diarthroses, Freely Movable Joint)

–大部分的關節屬於這一類,又分為以下六種:鉸鏈型(Hinge Joint)、樞軸型(Pivot Joint)、球臼型(Ball and Socket Joint)、滑動型(Gliding Joint)、馬鞍型(Saddle-shaped Joint)、橢圓關節(ellipsoidal joint。

可動關節種類

•球臼型(Ball and Socket Joint): 有最大的自由活動度,如肩關節及髖關節。

•樞軸型(Pivot Joint): 容許旋轉的動作,如第一及第二頸椎關節使頭部能旋轉;前臂之橈尺骨關節讓手掌能做翻轉的動作。

•鉸鏈型(Hinge Joint): 只能做伸屈方向的運動,如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及手指間的關節。

•橢圓關節(ellipsoidal joint): 又稱髁狀關節,具有圓形或橢圓形關節頭的關節,如腕關節;能完成屈、內收、外展及迴轉等動作。

•滑動型(Gliding Joint): 如脊椎骨間的關節,允許少量的活動度。

•馬鞍型(Saddle-shaped Joint): 可做前後左右的活動,但無法旋轉,如腕關節及拇指之基底關節。

肌肉關節系統

•肌肉骨骼系統在人體扮演槓桿的角色,三種槓桿搭配六種關節型式,可提供人體各種活動的可能性

–例如: 肩關節(ball and socket joint): 三個自由度活動動作大。

–例如: 肘關節(hinge joint): 一個自由度活動動作小,只允許肘關節屈伸活動。肌肉關節系統- 附著點部位不同的肌肉

•單關節肌群(Single-Joint Muscle):例如臀大肌、胸大肌是屬單關節肌群。

•雙關節肌群(Double-Joint Muscle):例如橫跨兩個關節的大腿內側縫匠肌與上臂肱二頭肌為雙關節肌群。

•多關節肌群(Multi-Joint Muscle):多關節肌群能做比較複雜的關節運動,例如伸指肌與屈趾長肌..等。

肌纖維走向

•肌肉肌纖維的走向不同,會形成不同形狀的肌肉,不同形狀的肌肉在功能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平行狀肌:此肌肉的肌纖維與肌肉長軸呈平行方向排列。平行狀肌的主要功能是伸展動作的角度範圍,而不在於力量的呈現,例如肱二頭肌。

•羽狀肌與雙羽狀肌:此肌肉的肌纖維與肌肉長軸產生角度,因而形成羽狀肌或雙羽狀肌,此種肌纖維較短,主要功能為力量的呈現,例如腓腸肌。

•肌力的大小與肌肉生理學橫斷面積成正比,由此論點可看出,平行狀肌所產生的力量是最小的,羽狀肌次之,雙羽狀肌能產生最大的力量。

•生理學橫截面面積(Physiologic cross-section area):與肌束垂直方向的截面積,所以包含肌肉的所有肌纖維(羽狀肌肉)。與肌肉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呈正相關。

•解剖學橫截面面積(Anatomic cross-section area):與肌肉垂直方向的截面積,所以不包含羽狀肌肉所有的肌纖維。

※由每平方公分約可產生30~40N的力量可推算絕對肌肉強度。

肌肉間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s of Skeletal Muscles in the Body)

•當肌肉群一起作用收縮時,每一肌肉都有其扮演的角色,一般而言,根據肌肉之功能可分為

主作用肌(agonist)、拮抗肌(antagonist)及協同作用肌(synergist)三種。

–主作用肌: 主要造成關節活動或維持姿勢的肌肉。

–拮抗肌: 造成跟主作用肌相反的動作,通常拮抗肌並不主動收縮,而是被動的伸長或縮短以產生動作。

–協同作用肌: 協同收縮,與主作用肌同時收縮,通常以等長收縮的方式收縮以穩定近端關節,而產生遠端關節活動。例如旋前圓肌(pronator teres)

可幫助肱二頭肌(bicepts brachii)在做阻抗式肘屈曲(elbow flexion)

時不必要之旋後(supination)動作。

肌肉收縮的術語

•等長收縮: 所謂等長收縮乃指在負荷狀態下,肌肉長度不改變的收縮。

•等張收縮: 所謂等張收縮乃指在相同的負荷量,肌肉長度發生變化的收縮。其特性如下:

–動作幅度中,力量有強弱.

–器械設計可補不足.

–適合大部份運動員採用.

•等速收縮: 乃指在整個肌肉縮短產生動作的過程中,所有關節角度產生的張力是最大的,其目的在於控制肌肉收縮速度,又稱為調整阻力的運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