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食品)

合集下载

086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086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编写:xxx
审核:xxx
批 准:xxx 批准日期:
5.9 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原始数据以及采取的纠正措施均应记录并归档保存。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6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 第 2 页共 3 页
6.1 不采用有明显确定误差的结果。
6.2 记录实验结果。若两方法结果的差值大于任一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时,应查对标本,并重新实验。
都能做双份测定。
5.6 在 4 个小时内检测完毕。
5.7 每个标本检测结果上报两种方式,一种为打印报告单格式,作存档用;另一份按设计好的 EXCEl。
表格填写好检测结果,上交电子版作数据统计、分析用。
5.8 由专人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比对实验
分析报告,对不具可比性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ALT
B±7%
AST
B±7%
ALP
B±10%
GGT
B±7%
TP
B±3.5%
ALB
B±3.5%
HBDH
B±10%
TBIL
B±7.5%或±2.3umol/L(取大者)
DBIL
B±7.5%或±2.3umol/L(取大者)
CR
B±5%或±9umol/L(取大者)
2.2 比对项目为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生化项目:ALT、AST、ALP、GGT、TP、ALB、HBDH、TBIL、
DBIL、BUN、CR、UA、GLU、TC、TG、HDL-C、LDL-C、CK、LDH、AMY、CA。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并确定比对方案的实施计划,准备实验材料等,检验科主任负责审批,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是帮助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验室设备和数据比对的重要工具。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简明的、易于理解的实验室间比对流程,以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引言实验室间比对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旨在验证实验室设备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比对,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从而提高实验室数据的可信度。

二、实验室间比对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比对的目标实验室和参考实验室。

b. 了解目标实验室和参考实验室的设备和方法。

c. 确定比对的时间和地点。

2. 设备比对a. 检查目标实验室和参考实验室的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 检查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记录是否完备。

c. 检查设备的操作方法是否一致。

3. 数据比对a. 确定比对的数据类型和范围。

b. 对比目标实验室和参考实验室的数据结果。

c. 分析比对结果,确定是否存在差异。

4. 差异分析a. 如果发现数据差异,首先检查实验操作的一致性。

b. 如果操作一致,检查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

c. 如果设备无异常,可能存在方法或操作问题,需进一步排查。

5. 结果记录和报告a. 记录比对结果和差异分析过程。

b. 撰写比对报告,包括比对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

三、注意事项1. 在比对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和环境条件保持稳定。

2. 比对前要检查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比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

4. 比对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结语实验室间比对是确保实验室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和纠正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提高实验室数据的可信度。

本指导书提供了一份简明的、易于理解的实验室间比对流程,希望能对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比对工作时提供帮助。

以上就是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实验室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的阅读!。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安全检测概述 (4)1.1 食品安全检测的意义 (4)1.2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与法规 (4)第2章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处理 (5)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5)2.1.1 采样原则 (5)2.1.2 采样方法 (5)2.1.3 样品保存 (5)2.2 样品预处理方法 (5)2.2.1 样品切割与研磨 (5)2.2.2 样品混匀 (5)2.2.3 样品稀释 (5)2.3 样品提取与净化 (6)2.3.1 提取方法 (6)2.3.2 提取溶剂 (6)2.3.3 净化方法 (6)2.3.4 净化溶剂 (6)2.3.5 浓缩与定容 (6)第3章食品微生物检测 (6)3.1 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 (6)3.1.1 微生物概述 (6)3.1.2 微生物检测意义 (6)3.1.3 微生物检测原理 (6)3.2 常见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6)3.2.1 菌落总数测定 (6)3.2.2 大肠菌群测定 (7)3.2.3 致病菌检测 (7)3.2.4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 (7)3.3 微生物检测质量保证与控制 (7)3.3.1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要求 (7)3.3.2 人员培训与操作规范 (7)3.3.3 培养基与试剂质量控制 (7)3.3.4 检测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 (7)3.3.5 检测结果记录与分析 (7)第4章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 (7)4.1 有害物质类别及来源 (7)4.1.1 农药残留 (7)4.1.2 重金属 (8)4.1.3 兽药残留 (8)4.1.4 有毒有害元素 (8)4.1.5 食品添加剂 (8)4.2.1 色谱法 (8)4.2.2 原子光谱法 (8)4.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8)4.2.4 酶联免疫吸附法 (8)4.3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8)4.3.1 农药残留限量 (9)4.3.2 重金属限量 (9)4.3.3 兽药残留限量 (9)4.3.4 有毒有害元素限量 (9)4.3.5 食品添加剂限量 (9)第5章食品添加剂检测 (9)5.1 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作用 (9)5.1.1 防腐剂:用于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008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008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码: 第3页共5页
血细胞计数仪比对记录表
科别: 表格编号:JYZX-LJ-TAB-0401
靶仪器:比对仪器:比对日期:
项目
标本号
靶仪器
靶仪器
均值X
比对仪器
比对仪器
均值Y
相对
偏差%
允许
偏差%
判断
WBC
1
2

5
RBC
1
2

5
HGB
1
2

5
MCV
1
2

5
PLT
3.1.2 比对参数 包括WBC、RBC、HGB、MCV、PLT等五个直接测定参数,其它计算参数不进行比对。
3.1.3 比对过程 每个项目选择至少5份标本(包含正常和异常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各检测两次,比对仪器的结果均值与靶仪器的结果均值相差百分比绝对值在1/2CLIA’88允许误范围内(WBC≤7.5%、RBC≤3%、HGB≤3.5%、MCV≤3%、PLT≤12.5%),为比对合格。
3.2.1 靶仪器 以参加广东省临检中心及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活动的优立特1500尿液分析仪为靶仪器,其他尿液分析仪与之进行比对。
3.2.2 比对参数 包括SG、pH、BIL、KET、UBG、PRO、BLD、NIT、LEU、GLU等十项参数。
3.2.3 比对过程 每个项目选择40份标本(包含正常和异常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各检测一次,分5天完成,所有实验在2h内完成,比对仪器的结果与靶仪器的结果
检验科作业指导书
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在实验室工作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常常需要进行实验室间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是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评估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本指导书将介绍实验室间比对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希望能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基本原理实验室间比对是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评估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具体来说,实验室间比对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样品或标准物质作为比对对象。

这些样品或标准物质应具有一定的浓度范围,以覆盖实验室常见的测试范围。

2.在各个实验室同时进行测试。

确保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影响。

3.收集测试结果并进行比对。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标准差等,来评估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分析比对结果并找出差异的原因。

如果发现实验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原因,如实验方法的差异、仪器设备的差异等。

三、实验室间比对的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样品或标准物质。

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测试范围选择合适的样品或标准物质。

2.准备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

确保各个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一致,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影响。

3.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各个实验室同时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收集测试结果并进行比对。

收集各个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比对。

5.分析比对结果并找出差异的原因。

分析比对结果,找出实验室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实验室间比对的注意事项1.确保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的一致性。

在进行实验室间比对时,必须确保各个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一致,以减小实验误差的影响。

2.选择合适的样品或标准物质。

选择具有一定浓度范围的样品或标准物质,以覆盖实验室常见的测试范围。

3.注意数据的收集和记录。

在进行实验室间比对时,要注意准确收集和记录测试结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附件:1、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含量测定
比对试验样品测定方法:《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2007年11月
结果报告
项目名称六味地黄丸实验室名称
联系地址联系人
电话传真
实验负责人签名(盖章)
- 2 -
日期
附件:2、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人血白蛋白含量测定
比对试验样品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 3 -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2007年11月
结果报告
项目名称人血白蛋白实验室名称
联系地址联系人
电话传真
- 4 -
实验负责人签名(盖章)
日期
附件:3、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阿莫西林胶囊含量测定
比对试验样品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5 -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2007年11月
结果报告
项目名称阿莫西林胶囊实验室名称
- 6 -
实验负责人签名(盖章)
日期
- 7 -。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规范并统一检验操作,控制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原辅料进厂时所需的检验方法及成品、半成品所需的检验方法。

3、职责品保部:按本规定对所有需要检验的原辅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化验分析等工作。

4、定义无5、内容5.3 香料、调味品的取样方法5.3.1 抽样取样人员从批中抽取包装检验。

按下表进行抽样。

表1 批与抽取包装数实验室样品要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容器内,容器的大小以样品全部充满为宜。

容器装入样品后立即密封注明品名和进货日期,取样后尽快送达实验室。

样品应在常温下保存,须长期贮存的样品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4 原辅料感官检验5.4.1 色泽鉴定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

正常大豆应具有其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5.4.2 气味鉴定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气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

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塞上瓶塞,颗粒状样品保温8~10min,粉末状样品保温3~5min,开盖嗅辨其气味。

正常粮食油料应具有固有的气味。

5.5 油脂感官检验5.5.1 色泽透明度鉴定量取试样100ml注入具塞比色管中,在20℃温度下静置24H,然后移置在乳白灯泡前(或在比色管后衬以白纸),观察其透明程度,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以“透明”“微浊”“混浊”表示。

5.5.2 气味、滋味鉴定取少量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尝辨滋味。

凡具有该油脂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的为合格。

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情况。

5.5.2 冷冻试验将混合均匀的油样(200 mL~300 mL)加热至130℃时,立即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

将过滤油注入油样瓶中,用软木塞塞紧,冷却至25℃,用石蜡封口。

然后将油样瓶浸入0℃的冰水浴中,用冰水覆盖,使冰水浴保持在0℃(为使保持在0℃可随时补充冰块)。

03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03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广东省卫生防病检验机构2023 年试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05bd01〕本次试验室间比对试验共有5 个工程,依次为:1 号工程〔编号为ILC1-×××〕、2 号工程〔编号为ILC2-×××〕、3 号工程〔编号为ILC3-×××〕、4号工程〔编号ILC4-×××〕、5 号工程〔编号ILC5-×××〕,其中 1、2 号是理化试验室间比对工程,3、4 号是微生物试验室间比对工程,5 号是临检试验室间比对工程。

具体比对内容及相关事项如下:一、样品编号说明ILC 1 - ×××单位代码项目号试验室间比对英文缩写二、比对考核内容及相关要求(1) 1 号工程样品是一瓶水样(约 50mL),比对考核内容:水样锌(Zn)、铁(Fe) 测定。

要求参照卫法监发[2023]161 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展检验,检验结果按原液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检测方法。

(2) 2 号工程样品是一瓶奶粉(约 50g),比对考核内容:水分、蛋白质测定。

要求参照 GB/T5009-202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局部(一)》及相关标准进展检验。

要求进展 5 次独立测定,结果报告要求给出每次独立测定的实际测定值、五次独立测定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注明所承受的检测方法。

(3) 3 号工程有两个编号一样的样品〔两个样品的检验结果是全都的〕,该样品是从一例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粪便中分别出的肠道致病菌培育物,属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要求依据现行有效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标准和相关传染病诊断标准,对其中一样品进展分别鉴定,并记录其分别鉴定过程,报告检验结果。

(4) 4 号工程有两个编号一样的样品〔两个样品的检验结果是全都的〕,比对考核内容:对其中一样品进展食品中致病菌〔掌握菌〕检验。

食品企业实验室测量比对

食品企业实验室测量比对

食品企业实验室测量比对
1.样品的制备及分发
1)样品的选择: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可能的测试范围的样品,如临界测试结果的样品,含量丰富,含量较少等样品,可以单独进行购买,或实验室的留存样品中选择(可以同时做一次留样复测验证);
2)样品一般同时分发;
3)样品为日常检验样品;
4)提供足够检测的样品;
5)样品有良好的均匀性;
6)一般情况下应留足够的待复测样品;
7)应保证样品在分发的过程中样品的待测的特性值在传递,存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2.实验室测量比对流程:
2.1常规的理化指标的检测项目;
2.2调查各实验室在产品各阶段的检测项目、方法、仪器设备(包括规格、精度等)。

2.3根据检测项目制定年度内的比对计划。

2.4根据比对计划,从生产线上取样。

样品分别送第三方实验室检查,同时留样。

2.5数据分析。

3.出厂检验能力比对内容:
按企业出厂检验项目比对。

4.出库检验
(1)由仓管员对产品外观进行检验,合格发货,并做到先进先出。

(2)全过程所有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1. 目的,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内外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比对作业,可以验证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评估实验室的技术水平,确保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 内容,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比对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参与比对的实验室及其资质要求、比对样品的选择和处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评定的标准、比对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

3. 流程,比对作业的流程一般包括计划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阶段。

在计划阶段,需要确定比对的目标和范围,选择比对样品,制定比对计划。

在准备阶段,需要对比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标定,确保实验室仪器的准确性。

执行阶段是实际进行比对实验的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比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总结阶段是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比对报告并进行记录。

4. 实施要求,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通常会对参与比对的实验室的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实验室的资质要求、人员素质要求、实验室设备和环境要求等。

只有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才能参与比对作业。

5. 目的和意义,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实验室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信誉度,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保障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执行比对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助于保障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实验室认可用 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内部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期间核查、假设检验)

实验室认可用 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内部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期间核查、假设检验)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AAAA检测目录1. 质量控制分类 (3)1.1. 内部 (3)1.2. 外部 (3)2. 质量监控方案的选择 (3)2.1. 如果希望比对来考核人员检测水平的一致性,应选择人员比对。

(3)2.2.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核查检测设备的校准状态,可以选择设备比对、留样再测或用标准物质检测。

(3)2.3. 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考核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允许方法偏离的方法确认时,可选择方法比对。

(3)2.4. 如果希望了解不同检测参数之间影响程度,则应选择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32.5. 在方案选择时,应考虑到监控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3)3. 质量监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3)3.1. 时间 (3)3.2. 样品 (3)3.3. 方法 (4)3.4. 设备 (4)3.5. 环境条件 (4)4. 一致性判定方法 (4)4.1. 假设检验 (4)4.2. Z比分数法 (7)4.3. 稳健统计技术 (8)4.4. En值法 (8)4.5. 利用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 (9)5. 比对报告的编制 (9)AAAAL-ZY-02-2013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1.质量控制分类1.1. 内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利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留样再测结果不同特性相关性分析1.2. 外部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2.质量监控方案的选择2.1. 如果希望比对来考核人员检测水平的一致性,应选择人员比对。

2.2.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核查检测设备的校准状态,可以选择设备比对、留样再测或用标准物质检测。

2.3. 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考核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允许方法偏离的方法确认时,可选择方法比对。

2.4. 如果希望了解不同检测参数之间影响程度,则应选择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2.5. 在方案选择时,应考虑到监控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3.质量监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3.1. 时间内部比对,应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一、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和意义实验室间比对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各实验室之间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通过比对实验室的测试方法、设备和操作流程,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步骤和要求1. 确定比对项目:根据实验室的测试范围和需求,选择适合比对的项目。

比对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全面评估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

2. 制定比对计划:根据比对项目的特点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比对计划。

包括比对的时间安排、参与的实验室和人员、比对的方法和步骤等。

3. 准备比对样品:根据比对项目的要求,准备比对样品。

比对样品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确保各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试。

4. 进行比对测试:按照比对计划和要求,各实验室进行比对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比对结果分析:根据比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评价。

比对结果应以客观、准确的方式呈现,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6. 结果反馈和改进措施:根据比对结果,及时向各实验室反馈比对结果和评价意见。

针对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并进行跟踪和整改。

三、实验室间比对的注意事项1. 注意比对样品的选择和准备,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严格控制测试条件和环境,避免因环境差异而引起的测试偏差。

3. 注重比对过程的记录和文档管理,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4. 重视比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不仅要看比对的数值结果,还要考虑实验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5. 鼓励实验室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6. 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保持比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实验室间比对的效果和影响实验室间比对的效果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提高实验室的测试准确性和精确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室间比对计划作业指导书------生活饮用水中铁的检测为保证室间比对计划的顺利进行,特要求参加单位认真遵循下列条列:1、样品说明1.1、本次生活饮用水中铁的检测发出2支样品,样品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200 ~ 7.00 mg/L。

1.2、本样品以高纯金属铁、高纯盐酸和纯水为原料,在室温为20℃±2℃的洁净环境下准确配制。

分装于20ml安瓿瓶中。

2016年10月26日发出。

1.3、各实验室收到样品后,请于阴凉避光处10 ~ 20℃保存。

2、检测说明2.1、本样品不需要预处理,按国家标准方法测定。

2.2 测试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若采用其他非标方法时,应提供检验方法的详细说明(包括试剂配制、仪器说明、操作步骤、结果计算等)。

3、结果反馈3.1检测结果以质量浓度形式(如有稀释则为稀释前浓度)在《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报告表》报出,要求每个检测项目检测两次,同时计算平均结果。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如x,.xx m g/L、0.xxx mg/L。

3.2实验室应在11月3号前将《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报告表》、《实验室间比对仪器信息表》电子版以E-mail方式发送至邮箱hncdczgk@ ,并将加盖公章的《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报告表》(原件)、《实验室间比对仪器信息表》及详细的原始记录(含标准系列、样品原始记录、仪器测试条件设置信息及谱图等)以快递方式反馈给我单位,书面结果反馈日期以邮戳为准。

无故未按时提交结果报告单的实验室,其结果将不列入统计。

3.3若实验室能评定出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请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并在报告中给出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2)。

4、保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实验室相互串通结果。

邮寄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50号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管科102室胡旃(收)电话:84305963 邮编:410005。

食品作业指导书

食品作业指导书

食品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食品作业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而进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本指导书旨在向从事食品作业的员工提供相关知识和操作指导,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品质标准的达到。

二、食品作业基本原则1. 食品安全第一原则保障食品安全是食品作业的首要任务,一切操作都应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无论是从事食品加工、搬运、运输还是储存等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每个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食品质量控制食品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食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4. 操作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食品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食品操作过程中的敏感性和责任心。

三、食品作业流程1. 原材料采购(1)食品作业人员在采购原材料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2)对每批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外观、气味和质量,并记录相关信息;(3)遵循原材料的存储要求,防止受潮、虫害等污染。

2. 食品加工(1)严格控制原材料使用比例,确保食品配方的准确性;(2)加工间应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加工环境无害物和异味;(3)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3. 食品储存(1)对成品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品种食品混杂;(2)储存过程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如农药、化学药剂等。

4. 食品运输(1)食品运输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2)食品运输途中要注意避免与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如化学物质、化工品等。

5. 销售与服务(1)销售人员应佩戴统一的工作服和帽子,保持个人卫生;(2)销售环节应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四、食品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防止交叉污染在不同作业环节中,避免各种污染物交叉传播,如原材料与成品的直接接触等。

2019年xxx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2019年xxx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共有3个项目,分别是细菌总数的检验、大肠菌群的检验、霉菌总数的检验。

其中1号项目:编号为ILC-1-×-××、2号项目:编号为ILC-2-×-××、3号项目:编号为ILC-3-×-××,1、2、3号均是水质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项目。

随样品发送的文本如下(共5页):●作业指导书●结果报告书●原始记录单为了保证此次实验室比对计划的顺利实施,请在测试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一、样品编号说明:ILC - 1 - 1 -××实验室代码样品代号项目号码实验室间比对英文缩写二、比对考核内容及相关要求:(1)1号项目样品是一管冻干细菌样品(编号为ILC-1-1-××)和一瓶水样(约50ml)(编号为ILC-1-2-××),比对考核内容:水样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要求参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1995)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按原液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检测方法。

(2)2号项目样品是一管冻干细菌样品(编号为ILC-2-1-××)和一瓶水样(约100ml)(编号为ILC-2-2-××),比对考核内容:水样大肠菌群值测定。

要求参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1995)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按原液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检测方法。

(3)3项目样品是一管冻干霉菌样品(编号为ILC-3-1-××)和一瓶水样(约50ml)(编号为ILC-3-2-××),比对考核内容:水样霉菌菌落总数测定。

要求参照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15-2003)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按原液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检测方法。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 检定期间,保持设备校准/ 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2.1一般原则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2.2本实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 pH(酸度)计,离子活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油仪,气相色谱仪。

2.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2.3.1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准确性。

2.3.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2.3.3遇到重要的监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2.3.4维修或搬迁后等。

3期间核查计划3.1每年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

3.2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核准/ 检定周期相同,安排在两次校准/检定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校准/ 检定后六个月(个别为一年)。

4期间检查的类型4.1使用标准物质核查电子分析天平用标准砝码核查。

pH(酸度)计、离子活度计使用定值溶液核查;4.2仪器设备之间比对分光光度计采用多台比对核查。

4.3参照仪器设备校准/检定规程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油仪。

4.4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气相色谱仪。

5期间核查方法5.1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方法5.1.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 DF110、DF160、LAC214 等)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

5.1.2核查方法检查中心点示值误差。

保持天平清洁和天平室温湿度,按照操作规程,预热 30 分钟,去皮,将 50g(M )标准砝码( E2 级)轻轻放在称盘上,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
为保证本次比对工作的顺利实施,请仔细阅读以下测试指导书。

1、样品描述及检查要求
本次比对样品为面粉,样品净重约50g,采用密封塑料袋包装,样品标识贴于样品包装袋外。

请核对样品状态,立即填好收到样品确认函,将样品保存在0-4℃冰箱中,并于当日传真或邮件至我公司。

2、测试要求及说明
根据您的申请情况,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要求测试样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

测试前请将样品充分混匀。

样品一经打开,应立即测试。

请采用已认可或申请认可的方法测试。

请合理安排测试次数,对于上述项目,每次测试的最小取样量为0.5g。

3、报告结果
样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均以干基计,蛋白质以N计,均仅要求报告一个最终结果。

请在结果报告单上填写所使用的检测方法等相关信息。

请于月日前完成测试并将结果报告单传真并邮寄至(以当地邮戳为准)。

请留存结果报告单副本。

请将收到样品确认函一同邮寄至我公司。

如果不能按期报告结果,请立即通知我公司。

如在测试过程中有何疑问,请随时与我公司联系。

联系方式:
地址:
联系人:手机:
电话:传真:
Email:网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