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试卷

合集下载

过控试题及答案

过控试题及答案

过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过程控制的组成部分?A. 传感器B. 执行器C. 显示器D. 变压器答案:D2.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什么?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反馈答案:A3.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哪一个参数是用来衡量系统响应速度的?A. 延迟时间B. 稳态误差C. 振荡频率D. 响应时间答案:D4. 过程控制中,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开环控制没有反馈B. 闭环控制没有传感器C. 开环控制没有执行器D. 闭环控制没有控制器答案:A5. 在过程控制中,哪个术语用来描述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A. 误差B. 偏差C. 反馈D. 调节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过程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干扰类型包括哪些?A. 温度变化B. 压力变化C. 人为操作D. 电磁干扰答案:A、B、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过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A. 控制器增益B. 系统延迟C. 传感器精度D. 执行器响应时间答案:A、B、D3. 过程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包括哪些?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非线性答案:A、B、C4. 下列哪些设备是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流量传感器D. 位移传感器答案:A、B、C、D5. 在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中,哪些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因素?A. 控制精度B. 系统成本C. 操作简便性D. 系统安全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总是需要反馈信号。

(对/错)答案:错2. PID调节器可以同时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

(对/错)答案:对3.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开环控制比闭环控制更稳定。

(对/错)答案:错4. 过程控制系统的延迟时间越短,系统响应越快。

(对/错)答案:对5. 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互换使用。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考题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考题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全班仅一份)1、什么是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研究过渡过程有什么意义?(1)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系统的过渡过程。

(2)对设计、研究、整定和改进调节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1)尽可能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安全生产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可直接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参数。

(2)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应选择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变量作为被控参数。

(3)必须考虑到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以及国内外仪表的生产的现状。

3、在控制系统中,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1)控制变量应具有可控性、工艺操作的合理性、经济性。

(2)控制通道放大系数Ko要适当大,时间常数To要适当小,纯滞后时间越小越好。

(3)干扰通道放大系数Kf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Tf要大一些,干扰作用点位置要远离被控量,靠近控制阀为好。

4、过程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1)被控对象的多样性。

(2)对象存在滞后。

(3)对象特性的非线性。

(4)控制系统比较复杂。

5、什么是控制规律?常用的控制规律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

(3)比例控制规律:它的特点是控制及时,反应快速,控制结果有余差。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它的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但是控制作用比较缓慢、控制不及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微分作用对于克服容量滞后有显著效果,在比例作用的基础上加上微分作用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加上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因而可以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

6、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由被控对象、检测变送单元、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2)被控对象:是指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检测变送装置: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请在每题后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1. 过程控制的目标是()。

A. 使过程控制系统更稳定B. 提高生产效率C. 提高产品质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下列哪项不是过程控制的主要步骤()。

A. 建立数学模型B. 采集过程数据C. 制定控制策略D. 评估控制效果3. 过程控制中的反馈控制是指()。

A.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数据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4. 在过程控制中,传感器的作用是()。

A. 实时监测过程变量B. 收集过程数据C. 发送控制信号D. 都是5. PID控制器中的D表示()。

A. 比例项B. 积分项C. 微分项D. 都不是6. 过程控制中的SOPC代表()。

A. Stock-Other-Production-ControlB.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ontrolC. Structured-Operated-Process-ControlD. Structure-Operate-Produce-Calculate7. 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连续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8. 在过程控制中,哪种控制策略常用于对离散变量进行控制()。

A. 分段控制B. 比例控制C. 二值控制D. 都可以9. 控制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

A. 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B. 对控制命令的响应速度C. 对过程参数的适应能力D. 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10. 过程控制中的开环控制指的是()。

A. 控制器不考虑过程输出信号而进行调节B. 控制器根据过程输出信号进行调节C.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对过程进行调节D. 控制器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调节(以下题目略)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请简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将其写在答题纸上。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Credit is the best character, there is no one, so people should look at their character first.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 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3控制结构方面:反馈为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即使闭环环节中每个系统都是稳定的;但闭环后稳定与否;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前馈属于开环控制;各环节稳定;系统必然稳定..4校正范围方面:反馈对各种扰动都有校核作用;前馈;只对被校核的前馈扰动有校正作用;其他则没有..5控制规律方面:反馈通常是P PI PD PID等典型规律;前馈控制规律较为复杂;不好掌握..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答: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作用后;输出的变化方向..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成该环节为“正环节”;反之;当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则称“反作用”..具体步骤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那个方向;主要由工艺机理确定..2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安全工艺条件决定..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4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4、如图所示的压力容器;采用改变气体排出量以维持容器内压力恒定:1调节阀应选择气开式还是气关式请说明原因..2压力控制器PC应为正作用还是反作用请说明原因..答:1应选择气关式..因为在气源压力中断时;调节阀可以自动打开;以使容器内压力不至于过高而出事故..2 调节阀应选择气关式;则压力控制器PC应为反作用.. 当检测到压力增加时;控制器应减小输出;则调节阀开大;使容器内压力稳定.. 或:当检测到压力减小时;控制器应增大输出;则调节阀开小;使容器内压力稳定..四、分析与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本题20分1、本小题8分如下图所示的隔焰式隧道窑烧成带温度控制系统;烧成带温度是被控变量;燃料流量为操纵变量..试分析: 1该系统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画出其方框图;2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并说明原因..答:1该系统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其方框图为:2当调节阀气源出现故障失去气源时;为保证系统安全;应使阀门处于关闭位置;故调节阀采用气开式..2、本小题12分如下图所示的液体储罐;设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体积流量分别是 q1和 q o ; 输出变量为液位h;储罐的横截面积为A ..试建立该液体储罐的动态数学模型 HS/Q t S过程控制试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1定值控制系统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2随动控制系统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3程序控制系统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6.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部分是热电偶、测量仪表、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7.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8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9.保证控制系统成为负反馈10.干扰量的变化11.正确;迅速;可靠12.改善动态性能13.微分二;选择题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τ0.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3.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B.被调量的变化C.干扰量的变化D.设定值的变化4.定值调节系统是X环调节;前馈系统是X环调节B..A.开;闭B.闭;开C.开;开D.闭;闭5.调节系统在纯比作用下已整定好;加入积分作用后;为保证原稳定度;此时应将比例度A..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6.成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C..A.PIB.PDC.PID7..流量、压力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A..A.PIB.PDC.PID8.液位调节系统的调节规律;通常选用D..A.PIB.PDC.PIDD.P9.A10.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是根据B:A.实现闭环回路的正反馈..B.实现闭环回路的负反馈..C.系统放大倍数恰到好处D.生产的安全性..11.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C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B.被调量的变化C.干扰量的变化12.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B.被调量的变化C.干扰量的变化13.热电偶温度计CA是利用两个相互接触金属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特性进行测温的..B是利用两个相互接触金属导体的接触电动势特性进行测温的..C是利用两个相互接触金属导体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特性进行测温的..D是利用两个非接触金属导体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特性进行测温的..14.下面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最为合理的DA控制系统的时间滞后现象主要是由于被控对象的惯性特性引起的..B控制系统的时间滞后现象主要是由于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引起的..C控制系统的时间滞后现象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无影响..D以上三种叙述都不完整..15.D16.DCS的中文含意是:BA比例、积分、微分控制..B分布式控制系统..C可编程序控制器..D以上三个都不正确..三.判断1.×2.与DCS相比;Fieldbus的主要技术优点之一是实现了控制系统彻底的分散√3.热电阻温度计需要进行冷端补偿才能正常工作..×4.PID的含义是比例、积分和微分..√5.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定值控制;一般情况下前馈控制可以单独使用..×6.用Smith补偿器来处理大时延控制对象时;不必要提供精确的对象数学模型..×7.被控对象特性是指被控对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8.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副控制器给定值是由主控制器的输出决定的;所以副控制器相当于一个闭环定值控制系统..×9.衰减比n表示系统过渡过程曲线变化两个周期后的衰减快慢..×10.热电阻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一样;测温时需要进行温度补偿..×11.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检测变送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12.在比值控制系统中;一般选择易调节的量为主变量;易测量的量为副变量..×18.DDC的中文含义是直接数字控制.. √19.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是描述被控对象输入输出关系动态特征的.. √ 20.串级控制系统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小的生产工艺过程.. ×21.前馈控制系统一般可单独使用;因为其控制精度高;且不受外界干扰影响..×22.前馈控制与定值控制的原理相同;都是以偏差进行调解的.. ×23.被控对象的存滞后时间常数是由于其自身的惯性特性引起的.. ×24.在串级控制中;副控制器的输入值为主控制器的输出.. √四.简答题13.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答案: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14.什么是随动控制系统答案: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15.什么是程序控制系统答案: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变化..16.什么是调节被控对象;给定值和偏差答案:自动调节系统的生产设备叫做调节对象或简称对象;而生产中要求保持的工艺指标;称为给定值..对于自动调节系统中;习惯采用给定值R减去测量值Y作为偏差e;即e=R-Y;给定值R大于测量值Y时为正偏差;而给定值R小于测量值Y时为负偏差..17.简述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两种主要方法:每写出1 种方法的得2分答案:一是机理分析法:机理分析法是通过对对象内部运动机理的分析;根据对象中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规律比如三大守恒定律等;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做出一些近似处理后推导出的对象特性方程..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它们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 二是实验测取法:实验测取法是在所要研究的对象上;人为施加一定的输入作用;然后;用仪器测取并记录表征对象特性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或实验曲线..然后对这些数据或曲线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取对象的特性参数;进而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18. 写出一个带有纯时间滞后的一阶惯性线性定常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表达式;说明个参数含义 K——放大系数——滞后时间——惯性时间常数 19.答:如果有一个输入量作用于过程;通过过程后被放大K倍.. 20.答:时间常数越大;系统反应越慢;T越小;系统反应越快.. 21.答:当输入量输入受控过程时;受控变量并没有马上动作;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发生变化.. 22.答:机理分析法是通过对过程内部运行机理的分析;根据其物理或化学变化规律;在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或做出一些近似处理后得到过程特性方程;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这种方法完全依赖先验知识;所得到的模型称为理模型..机理分析法一般限于简单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23.简述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步骤机理建模的一般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生产过程要求;确定过程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2 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利用适当的定理定律;建立原始方程..3 确定原始方程式中的中间变量;列写出中间变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4 消除中间变量;即得到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5 若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则需要进行线性处理..6 标准化;将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右边;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左边;并按降幂排序..24简述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取法是在所要研究的对象上;人为施加一定的输入作用;然后;用仪器测取并记录表征对象特性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或实验曲线..然后对这些数据或曲线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取对象的特性参数;进而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25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常用实验测试方法有哪些主要有阶跃信号法和矩形脉冲法26.什么叫绝对压力、表压及真空度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案:绝对压力:绝对真空下的压力称为绝对零压;以绝对零压为基准来表示的压力叫绝对压力.. 表压力: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数值称为表压力;简称表压.. 真空度: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数值称为真空度或负压..27.简述PID调节器cK、iT和dT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在PID调节器中;cK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iT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dT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28.有一流量调节系统;信号传输管线很长;因此;系统产生较大的传送滞后..有人设想给调节器后加微分器来改善系统特性;试问这种设想合理否为什么若不合理;应采取什么措施合理答案:这种设想不合理;因为信号传送滞后是纯滞后;而微分作用不能克服纯滞后.. 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的措施是采用1:1继动器加在信号传输线之间;以增大信号流速;从而减小传输滞后;改善系统特性..29.利用微分作用来克服控制系统的信号传递滞后的设想是否合理与正确答案:这种设想不合理;因为信号传送滞后是纯滞后;而微分作用不能克服纯滞后..合理的措施是采用1:1继动器加在信号传输线之间;以增大信号流速;从而减小传输滞后;改善系统特性..30.通常在什么场合下选用比例P;比例积 PI;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规律答案:比例调节规律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小;纯滞后不太大而工艺要求不高又允许有余差的调节系统..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载变化不大需要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纯滞后不大时间常数不是太大而被调参数不允许与给定值有偏差的调节系统..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纯滞后不太大;不允许有余差的对象..31.试简述临界比例度法及其特点..答案: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靠和临界周期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和判断;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系统..但是不适用于临界比例度小的系统和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否则易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造成事故..32.试简述衰减曲线法及其特点..答案:衰减曲线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使系统产生衰减震荡;得到衰减比例度s和衰减周期sT或上升时间升T;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整定质量高;整定过程安全可靠;应用广泛;但对于干扰频繁;记录曲线不规则的系统难于应用..33.什么是检测元件能将被测的变量参数直接转换成适合于测量形式的元件或器件.. 例如;测量温度的检测元件热电偶;能将温度转换成毫伏信号;用于显示和控制..34.什么是变送器传感器是能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当传感器的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集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集

A试题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过程控制系统可以简化为调节器和广义对象两大部分,其中广义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组合。

2.过程控制系统按照被控变量的不同,可分为_____控制系统、_____控制系统、______控制系统、_____控制系统和_____控制系统;按照被控变量的多少可分为_____控制系统和_____控制系统。

3.评价过程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

4.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反映被控过程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对于参数模型,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

5. 国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_____特性、_____特性和_____特性三种。

6.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_____的闭环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按照_____进行补偿的系统,对于减少被控参数____偏差最为有效。

7.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是_____系统,副回路是_____系统8. 比值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有_____方案和_____方案。

9. 在前馈—反馈系统中,控制系统的_____由闭环控制回路决定,对被调参数影响最显著的主要干扰由_____进行补偿。

二、简答题(共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衡量过程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综合性能指标中,ITAE的含义是什么,请写出表达式,并指出其特点。

2. 什么是被控过程的静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3. 控制参数的选择应当遵守哪些原则?4. 积分调节有何特点?5. 什么是不变性原理?根据下图列写不变性原理的表达式,并指出依据不变性原理设计的控制系统是何种控制系统。

6. 前馈控制系统的有何特点?三、综合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12分,共34分)1.已知两水槽串联工作,如图所示,输入量为Q 1,流出量为Q 2,Q 3。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10套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10套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一、选择题(10×3分)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2、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 )反映控制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A.超调量B.衰减比C.最大偏差D.振荡周期3、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A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4、在对象特性中,( )是静特性。

A. 放大系数ΚB. 时间常数TC.滞后时间τD.传递函数5、选择调节参数应尽量使调节通道的( )A.功率比较大B.放大系数适当大C.时间常数适当小D.滞后时间尽量小6、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7、下列说确的是( )。

A.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B.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C.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弱;D.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强。

8、调节阀按其使用能源不同可分为( )三种。

A.电动B.液动C.气动D.压动9、打开与控制阀并联的旁路阀,会使可调比(A)。

A.变小B.变大C.不变D. 为零10、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B. 2~8C. 1~4D. 1~2二、判断题(10×2分)1、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 )2、调节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价格因素。

( )3、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

( )4、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进行的。

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δK和临界周期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器各参数值。

过程控制系统考核试卷

过程控制系统考核试卷
1.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比例控制可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2.闭环控制系统对模型的依赖性较低。()
3.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微分控制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
5.增加积分时间可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
6.开环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15.哪些控制策略可以用于解决过程控制系统中的纯滞后问题?()
A.史密斯预估控制
B.模糊控制
C.前馈控制
D.反馈控制
16.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A.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
B.使用滤波器
C.优化控制器参数
D.增强执行器的响应速度
17.以下哪些条件会影响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品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D
7. D
8. B
9. D
10. A
11. D
12. B
13. A
14. C
15. C
16. B
17. C
18. D
19. B
20. B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CD
4. ABC
5. ABC
6. ABC
7. ABC
8. ABC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2.解释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中的稳态误差,并说明如何通过调整PID控制器参数来减小稳态误差。
3.描述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如何使用史密斯预估控制策略来处理被控对象的纯滞后问题。
4.请结合实际应用,举例说明模型预测控制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执行器C. 测量仪表D. 被控对象答案:D2. 以下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比例积分控制D. 开环控制答案:D3. 以下哪种控制规律不能消除静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比例积分控制D. 比例微分控制答案:A4. 在PID控制中,以下哪个参数主要影响系统的快速性?A. 比例系数B. 积分系数C. 微分系数D. 控制周期答案:C5. 以下哪种执行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电动执行器B. 气动执行器C. 液压执行器D. 机械执行器答案:B6. 以下哪种测量仪表用于测量温度?A. 压力表B. 流量计C. 温度计D. 电流表答案:C7. 以下哪种控制策略适用于大滞后系统?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比例积分控制D. 模糊控制答案:D8. 在PID控制中,以下哪个参数主要影响系统的稳定性?A. 比例系数B. 积分系数C. 微分系数D. 控制周期答案:B9. 以下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开环控制C. 比例积分控制D. 闭环控制答案:C10. 以下哪种控制策略适用于非线性系统?A. PID控制B. 模糊控制C. 逻辑控制D. 状态反馈控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执行器、测量仪表和______。

答案:被控对象12. 在PID控制中,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分别用符号______、______和______表示。

答案:Kp、Ki、Kd13. 模糊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模糊逻辑进行______和______。

答案:推理、决策14.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______和______的优点。

答案:稳定性、准确性15. 电动执行器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一、 选择题( 10 × 3分)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A. 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B.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 2、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 ( A ) 反映控制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 A. 超调量 B. 衰减比 C. 最大偏差 D. 振荡周期3、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D ) K A .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 K B.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O fC. 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 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 4、 在对象特性中,() 是静特性。

A. 放大系数 Κ B. 时间常数 T C. 滞后时间τ D. 传递函数5、 选择调节参数应尽量使调节通道的( ) A. 功率比较大 B. 放大系数适当大C. 时间常数适当小D. 滞后时间尽量小 6、 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 。

A . 变送器 B. 控制器 ,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B.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C.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弱; D.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强。

8、调节阀按其使用能源不同可分为( ) 三种。

A .电动B .液动C .气动D .压动9、打开与控制阀并联的旁路阀,会使可调比 (A)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 D. 为零 10、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 T01/T 02 = ( )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 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 ~ 10B.2 ~ 8 C. 1 ~ 4 D. 1 ~ 2二、 判断题( 10 × 2分)1、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 ( 塔、容器、贮糟等 ) 、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 ) 2、调节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价格因素。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过程控制系统中,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响应速度慢B. 无法实现自动控制C. 稳定性差D. 无法进行误差补偿2. PID控制器中的I代表什么?A. 比例(Proportional)B. 积分(Integral)C. 微分(Derivative)D. 增益(Gain)3. 下列哪个不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流量传感器D. 速度传感器4. 在过程控制中,什么是控制回路的死区?A. 控制器输出的最大范围B. 控制器输出的最小范围C. 控制器输入的无效范围D. 控制器输出的无效范围5. 什么是过程控制中的超调?A. 控制系统达到稳态时的偏差B. 控制系统在达到稳态前的最大偏差C. 控制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的偏差D. 控制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的持续偏差##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过程控制系统中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PID控制器,并说明其三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3. 描述过程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几种控制策略,并简要说明其适用场景。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一阶过程控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G(s) =\frac{K}{(1+\tau s)} \],其中K=2,τ=0.5。

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求系统达到95%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2. 给定一个二阶过程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frac{K}{(s^2+2\zeta\omega_ns+\omega_n^2)} \],其中K=5,ζ=0.7,ωn=10。

计算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超调量和上升时间。

##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

该过程具有滞后特性,且温度变化对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请分析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控制策略来优化温度控制,并说明所选控制策略的优势。

过程控制系统题库(214道)

过程控制系统题库(214道)

过程控制系统1、调节系统中不与调节对象方块相连接的信号是()。

——[单选题]A 给定值B 调节参数C 干扰D 被控变量正确答案:A2、当调节器加入积分调节规律后,能够达到()的目的。

——[单选题]A 减小系统震荡B 消除系统余差C 使系统更加稳定D 使过渡时间增加正确答案:B3、当工艺要求严格,不允许有较长时间的等幅振荡,这时不适合使用()对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

——[单选题]A 经验凑试法B 临界比例度法C 衰减曲线法D 反应曲线法正确答案:B4、当系统运行后,发现阀门出现大幅的剧烈振荡,这时应调整调节器参数,使其()。

——[单选题]A 增大比例度增加积分时间B 减小比例度增加积分时间C 增大比例度减小积分时间D 减小比例度减小积分时间正确答案:D5、当系统运行不正常是,正确区分是工艺问题还是控制系统和仪表的故障问题,下面哪种不是经常使用的正确方法。

()——[单选题]A 记录曲线的比较B 控制室与现场仪表的比较C 两个不同系统间的比较D 控制室显示仪表与就地显示仪表比较正确答案:C6、在确定调节通道时下面的哪种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A 调节通道的放大系数大一些好B 一般不选用主物料作调节参数C 调节通道的时间常数适当D 调节通道的纯滞后的时间影响不大正确答案:D7、判断一个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好坏,是控制器的控制过程()。

——[单选题]A 越快越好B 没有余差C 有较大衰减比D 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正确答案:D8、比例度越大,对调节过程的影响是()——[单选题]A 调节作用越弱B 调节作用越弱,过渡曲线变化快,振荡周期长,衰减比大C 调节作用越弱,过渡曲线变化缓慢,振荡周期短,衰减比大D 调节作用越弱,过渡曲线变化缓慢,振荡周期长,衰减比小正确答案:A9、积分时间越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 积分速度越小B 积分速度越大,积分作用越强,消除余差越快C 积分速度越小,积分作用越弱,消除余差越弱D 积分速度越大,积分作用越弱,消除余差越弱正确答案:B10、定值控制系统是()固定不变的闭环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A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A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A答案一、20分答:图15分 1. 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物料的入口温度和流量;蒸汽的入口温度、流量和压力;搅拌速度..温度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下:5分2. 当要求出口温度准确控制时;应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比例作用可以减小余差;积分作用可以消除误差;使出口温度准确..5分3. 当控制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增大时;积分作用变弱;系统稳定性变好;控制精度下降;调节速度变快..原理:积分作用是当有误差时不断累加;其过程比较缓慢;积分时间常数增大;积分作用减弱;则积分作用的过程要相对加快;对系统的控制作用要变得相对及时;因此调节速度快;系统稳定性加强;但是积分作用的减弱将使得余差变大;则控制精度降低.. 5分4. 比例增益应增加;而积分时间常数要减小..原因:由于微分作用的加入使系统稳定性增加;动态响应过程缩短;因此可以适当提高比例增益;加强积分作用;即减小积分时间常数..二、20分 答:5分1.5分2. 温度..波动时;5分3. ;因此主控制器为反作用;当阀开大时;压力增大;为满足负反馈;副控制器为反作用..5分4. 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燃料气压力突然升高时;造成PC 输入量增大;因为PC 为反作用;所以PC 输出量减小;因控制阀为气开阀;所以阀开度减小;燃料气压力降低..同时当燃料气压力升高时;在副回路还没有来得及调整时;原油出口温度有较小升高;TC 输入量增大;因为TC 为反作用;所以TC 输出量下降;控制阀开度减小;同样使燃料压力下降;从而使原油出口温度降低..三、15分答:5分1.5分2. 欲使干扰对系统无影响;则:FsGpds +FsGffGvsG0s=0即:Gff= —Gpd sGv s G s()()0()= —1125分3. 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克服干扰方式的优缺点:①前馈反馈控制系统需要“专用”控制器;专门设计;而串级控制系统使用常规控制器即可;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前馈模型精度依赖于干扰对象特性的模型精度;必须是针对“可测”的干扰;③前馈反馈控制系统适用于干扰量可测但不可控;而串级控制系统是可测也要可控;④一个前馈控制通道只针对具体一个干扰量;串级控制中的副回路可以包含多个干扰量..四、10分答:原油当燃料压力低于脱火压力时;PC输入为负偏量;输出为高信号;FC输出相对为低信号;此时构成蒸汽流量控制系统;选择器为低选器..5分2. 该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在系统稳定时;当燃料压力高于脱火压力时;PC感受到正偏量;输出为低信号;此时低选器选通PC;构成燃料压力控制系统;此时PC输出低信号;阀开度减小;燃料压力降低;当燃料压力低于脱火压力时;重新选通FC;构成蒸汽流量控制系统..六、15分答:5分1. 若确定A为气开阀;A开大时罐压力升高;所以PC为反作用;若确定B为气闭阀;B开大时;罐中压力降低;因PC为反作用;构成负反馈..所以;选择A阀为气开阀;B阀为气闭阀;PC为反作用是合理的..当控制器信号为0.02——0.06MPa时;B阀工作;当控制器信号为0.06——0.1MPa时;A阀工作..5分2. 控制器为反作用..控制原理方块图如下:5分3. 系统工作过程:储罐向外抽取物料时;罐中压力下降;PC的输入量减小;因PC为反作用;所以PC输出升高;B阀开度减小;当达到分程点时;B阀关闭;A阀打开;补充氮气;保证储罐压力正常..七、10分 答:4分1. Smith 补偿器优点:可以克服大滞后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控制及时准确;控制速度加快;过渡时间缩短;并且结构简单..缺点:依赖于对象模型的精度;控制器不容易实现..3分2. 相对增益距阵可以判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关联程度;通过相对增益矩阵的元素ij λ来判断..ij λ越接近1;则表明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弱;越偏离1;表明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强..ij3分3. 对于PH值中和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在PH值接近7这个区域;增益非常大;设置为不灵敏区;采用带不灵敏区的PID控制器..因为用带不灵敏区的PID控制器使系统在不灵敏区内控制器比例增益非常小或不起作用;而在灵敏区内发挥PID的正常作用使系统性能提高..。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试卷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试卷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试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综合题总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当广义的过程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积迟延较大,工艺上要求系统无静差,一般选用________控制规律。

2、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的优点是________。

3、同以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相比,________实现了“管理控制集中、危险分散”。

4、简单均匀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器一般均采用________。

5、________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仪表之间的信息交换。

6、为了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一般把前馈控制和________结合起来,组成复合控制系统。

7、一种前馈作用能够克服________ 种干扰。

8、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测量与变送单元、执行器和________等环节组成。

9、描述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的参数有衰减比、余差和________等。

10、定值控制系统是按照________进行调节的,而前馈控制是按照________进行调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存在纯滞后,通常不影响控制质量。

A.调节通道B.测量元件C.变送器D.干扰通道2、已知某夹套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如右图所示,反应大量放热。

要求控制温度为50℃,在供气中断时保证冷却。

试问该控制系统中对象特性是(),为了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应该选择()作用的控制器A.正、正B.正、反C.反、正D.反、反3、过程控制系统中,具有自平衡能力带纯滞后的双容过程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A.s eTsKτ-+1B.saeTssTKτ-+)1(C.)1)(1(21++sTsTK D.s esTsTKτ-++)1)(1(214、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D.克服调节对象的容量滞后τC。

过程控制试卷

过程控制试卷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试卷一、填空题:1、2、对象数学模型是指对象的(输入输出)特性,是对象在各输入量(控制量和检测变送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获取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参方法有:(机理法)和(测试法)。

4、气动执行器由(调节)机构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常用的辅助装置有(阀门)定位器和手轮机构。

5、流通能力C的定义是:调节阀全开,阀前后压差为(0.1Mp),流体重度为(1g/m3),每(小时)所通过的流体(系)数。

6、被调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相对)行程之间的关系称为调节阀的流量特性;若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上述关系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实际使用中,阀门前后的压差总是变化的,此时上述关系为(工作流量)特性。

7、动态前馈控制的设计思想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前馈)控制器,使干扰信号经过(前馈)控制器致被控量通道的动态特性完全复制对象(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并使它们符号(相反)(正、反),从而实现对干扰信号进行完全补偿的目标。

8、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动态特性参数法),(稳定边界法),(衰减曲线法),(经验法)。

9、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依据是:(保证控制系统成为负反馈)。

10、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11.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的增加,控制作用增强,克服干扰的能力最大,系统的余差减小,最大偏差减小。

12.从理论上讲,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

13.建立过程对象模型的方法有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

14.控制系统对检测变送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和可靠。

15. 控制阀的选择包括结构材质的选择、口径的选择、流量特性的选择和正反作用的选择。

16.防积分饱和的措施有对控制器的输出限幅、限制控制器积分部分的输出和积分切除法。

17.如果对象扰动通道增益f K增加,扰动作用增强,系统的余差增大,最大偏差增大。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B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B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B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1、过程控制系统中,有时将控制器、执行器和测量变送环节统称为过程仪表,故过程控制系统就由过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2、仪表的精度等级又称准确度级,级数越小,仪表的精度就越高。

3、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生产过程,被控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和成分等变量。

4、工业生产中压力常见的表示方法有绝对压力pa 、表压力p 和负压(真空度)ap三种。

5、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抛物线流量特性和快开流量特性四种。

6、时域法建模是试验建模中的一种,可分为阶跃响应曲线法和矩形脉冲响应曲线法。

7、对于滞后小,干扰作用频繁的系统,PID调节器不应采用微分作用。

8、分程控制根据调节阀的开闭形式分为两类,即同向动作和异向动作。

9、DCS的设计思想是控制分散、管理集中。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1、串级控制系统答:串级控制系统,就是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主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2、现场总线答: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如数字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等)与工业过程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等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3、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答: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指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为相对流量,即调节阀某一开度的流量与全开流量之比;为相对开度,即调节阀某一开度的行程与全行程之比。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1、简述执行器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答:执行器接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转换成位移(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或速度,用于控制流入或流出被控过程的物料或能量,从而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

2、简述单回路控制系统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的步骤。

答:1).在闭环控制系统里,将控制器置于纯比例作用下(iT= ∞,dT=0),从小到大逐渐增大控制器的比例增益K C,直到出现等幅振荡曲线为止。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一、选择题(10×3分)1、过程控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c )A.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B.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调节阀门C.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被控对象D. 控制器、检测装置、执行器2、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 A )反映控制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A.超调量B.衰减比C.最大偏差D.振荡周期3、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D )A .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 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4、在对象特性中,( )是静特性。

A. 放大系数ΚB. 时间常数TC.滞后时间τD.传递函数5、选择调节参数应尽量使调节通道的( )A.功率比较大B.放大系数适当大C.时间常数适当小D.滞后时间尽量小6、在简单控制系统中,接受偏差信号的环节是( )。

A .变送器 B. 控制器, C. 控制阀 D. 被控对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B.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C.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弱;D.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越强。

8、调节阀按其使用能源不同可分为( )三种。

A.电动B.液动C.气动 D.压动9、打开与控制阀并联的旁路阀,会使可调比(A)。

A.变小B.变大C.不变D. 为零10、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T01/T02=( )为好,主、副回路恰能发挥其优越性,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A. 3~10B. 2~8C. 1~4D. 1~2二、判断题(10×2分)1、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 )2、调节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价格因素。

( )3、当生产不允许被调参数波动时,选用衰减振荡形式过渡过程为宜。

( )4、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进行的。

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δK和临界周期T 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调节器各参数值。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其工作过程如下:液体↑→液位变送器输出↑→调节器输出↓→调节阀开度↑→液 体输出↑→液位↓。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3页共3页
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
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1页共3页
三、简答题(每个 5 分,共 30 分) 1.什么是 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 PID 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图2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5页共5页
《过程控制系统》参考试题 4
一、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3、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4、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
3、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 为均匀控制系统。
4、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 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5、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 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 展的产物。
如果将调节阀的输入偏差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其输 出也增加的调节器称为“正作用”调节器;反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偏差的增加而 减小的称为“反作用”调节器。 4、积分饱和的危害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的抗积分饱和措施?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和答案解析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和答案解析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答: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

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习题一、填空题1.PLC主要由、、和组成。

2.若梯形图中输出Q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状态,在修改输出阶段后,继电器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其常开触点,外部负载_________。

3.若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复位输入电路(R)、计数器的当前值加1。

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PV)时,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复位输入电路时,计数器被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当前值等于。

4.S7-200型PLC的定时器包括、、三种类型。

5.在PLC运行的第一个扫描周期为ON的特殊存储器位是。

6.PLC中输入接口电路的类型有和两种。

7.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类型为。

8.S7-200型PLC的指令系统有、、三种形式。

9.S7-200系列PLC的串行通信口可以由用户程序来控制,这种由用户程序控制的通信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断程序标号指令的语句表指令的格式INT,n,其中n指的是。

11.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

12.接通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时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当前值等于。

13.输出指令(=)不能用于过程映像寄存器。

14.S7-200系列PLC的与两个输出端子,除正常使用外,还可利用PLC 的高速输出功能产生PTO与PWM输出。

15.S7-200系列PLC共有高速计数器,其中只有1种工作模式的是。

16.I/O总点数是指和的数量之和。

17.PLC的输出接口类型有、、。

18.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最多可连接________个模拟量输入信号。

19.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可用于初始化子程序的特殊存储器位。

20.I/O口中断事件包含中断、中断和中断三类。

21.外部的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

22.接通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时开始定时,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其定时器位变为,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

23.S7-200系列PLC的数据存储区分两大部分,是与。

24.定时器预设值PT采用的寻址方式为。

25.定时器的两个变量是和。

26.具有自己的CPU和系统的模块称为。

27.PLC的软件系统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28.PLC的运算和控制中心是________。

29.定时器有三种类型,包括、和。

30.若梯形图中输出Q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状态,在修改输出阶段后,继电器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其常开触点,外部负载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HSC0的当前值设定寄存器是()。

A.SMD38 B.SMD48 C.SMD58 D.SMD1382.把一个BCD码转换为一个整数值的梯形图指令的操作码是()。

A.B-I B.I-BCD C.BCD-I D.I-R3.CPU226型PLC共有()个定时器。

A.64 B.255 C.128 D.2564.PLC的工作方式是()。

A.等待工作方式B.中断工作方式C.扫描工作方式D.循环扫描工作方式5.SM是哪个存储器的标识符。

()A.高速计数器 B.累加器 C.内部辅助寄存器 D.特殊辅助寄存器6.S7-200系列PLC继电器输出时的每点电流值为()。

A.1AB.2AC.3AD.4A7.在PLC运行时,总为ON的特殊存储器位是()A.SM1.0 B.SM0.1 C.SM0.0 D.SM1.18.下列那项属于字节寻址()。

A.VB10B.VW10C.ID0D. I0.29. 顺序控制段转移指令的操作码是( )。

A.SCR B.SCRP C.SCRE D.SCRT10.JMP n 这条指令中,n的取值范围是()。

A.0-128 B.1-64 C.0-256 D.0-25511.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中的操作数n,它所能寻址的寄存器只能是( )。

A. SB. MC. SMD. T12.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

A.用户程序B.输入输出接口C.中央处理单元D.通讯接口13.可使用位寻址方式来存取信息的寄存器不包括()。

A. IB. QC. ACD. SM14下列那项属于双字寻址()。

A.QW1B.V10C.IB0D. MD2815.CPU226型PLC有几个通讯端口()。

A. 2个B. 1个C. 3个D. 4个16.PLC的系统程序不包括()A.管理程序B.供系统调用的标准程序模块C.用户指令解释程序D.开关量逻辑控制程序17.CPU226型PLC数据存储器容量为()A.2KB.2.5KC.1KD.10K18. CPU 逐条执行程序,将执行结果放到( )。

A.输入映象寄存器B.输出映象寄存器 C .中间寄存器 D.辅助寄存器19. PLC处于()模式时,允许进行自由端口通讯。

A.RUN模式B.PROGRAM模式C. 监控模式D.都可以20.高速计数器HSC0有()种工作方式。

A.8种 B.1种 C.12种 D.9种21.无条件子程序返回指令是()。

A. CALL B . CRET C. RET D. SBR22.CPU226型PLC本机I/O点数为()。

A . 14/10 B. 8/16 C. 24/16 D. 14/1623.RS-232串行通信接口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范围内的串行通信。

A. 0~20000bpsB. 0~2000bpsC. 0~30000bpsD. 0~3000bps24.只能使用字寻址方式来存取信息的寄存器是()。

A.S B.I C.HC D.AI25.顺序控制段开始指令的操作码是( )。

A. SCRB. SCRPC. SCRED. SCRT26.AC是哪个存储器的标识符。

()A. 高速计数器B. 累加器C.内部辅助寄存器D. 特殊辅助寄存器27.定时器预设值PT采用的寻址方式为()A.位寻址B.字寻址C.字节寻址D.双字寻址28. 用来累计比CPU扫描速率还要快的事件的是()。

A.高速计数器B. 增计数器C. 减计数器D. 累加器29.在输出扫描阶段,将()寄存器中的内容复制到输出接线端子上。

A. 输入映象B. 输出映象C. 变量存储器D. 内部存储器30.脉冲输出指令的操作码为()。

A. PLUSB. PLSC. ATCHD. DTCH三、判断题1.执行逻辑推入栈指令使堆栈深度减1。

( )2.在工程实践中,常把输出映象寄存器称为输出继电器。

()3.正跳变指令每次检测到输入信号由0变1之后,使电路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4.EM231热电偶模块可以连接6种类型的热电偶。

()5.定时器类型不同但分辨率都相同。

()6.PTO为高速脉冲串输出,它可输出一定脉冲个数和一定周期的占空比为50%的方波脉冲。

()7.存储器AI、AQ只能使用双字寻址方式来存取信息。

()8.CTD计数器的当前值等于0时置位,但会继续计数。

()9. 梯形图程序指令由助记符和操作数组成。

( )10.执行逻辑弹出栈指令使堆栈深度减1。

( )11.PLC中的存储器是一些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12.TONR的启动输入端IN由“1”变“0”时定时器复位。

()13.提供一个周期是1秒钟,占空比是50%的特殊存储器位是SM0.4。

()14.JMP指令的功能是使程序跳转到另一个程序的具体标号处。

()15.定时器定时时间长短取决于定时分辨率。

()16.栈装载或指令是将堆栈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值进行逻辑或操作,结果存入栈顶。

()17.EM231热电阻模块是专门将热电阻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智能模块。

()18.开关量逻辑控制程序是将PLC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软件,一般采用PLC生产厂家提供的如梯形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编制。

()19.PLC的输入电路均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

()20.S7-200系列PLC可进行间接寻址的存储器是I、Q、M、S、T及C. ()21. 位寻址的格式由存储器标识符、字节地址及位号组成。

( )22. PPI协议是一个主/从协议,支持一主机多从机连接和多主机多从机连接方式。

( ) 23.PLC可以向扩展模块提供24V直流电源。

()24.PLC的工作方式是等待扫描的工作方式。

()25.用来累计比CPU扫描速率还要快的事件的是高速计数器。

()26.使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可在SCR段内使用FOR、NEXT或END指令()27.TONR的启动输入端IN由“1”变“0”时定时器复位。

()28.TON的启动输入端IN由“1”变“0”时定时器不复位而保持原值。

()29.暂停指令能够使PLC从RUN 到STOP,但不能立即终止主程序执行。

()30.PLC是采用“并行”方式工作的。

()31.CPU226型PLC本机I/O点数为14/10。

()32. 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可用于初始化子程序的特殊存储器位是SM0.1。

( )33. 间接寻址是通过地址指针来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 )34. 在触摸屏与PLC已联机的情况下,操作者就可以通过触摸屏对PLC进行各种操作。

( ) 35.系统程序是由PLC生产厂家编写的,固化到RAM中。

()36.PLC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

( )四、综合题1.已知某控制程序的语句表的形式,请将其转换为梯形图的形式。

LD I0.0AN T37TON T37,1000LD T37LD Q0.0CTU C10,360LD C10O Q0.0= Q0.02.将下面的梯形图程序转换成语句表指令形式。

]3.有电动机三台,希望能够同时启动同时停车。

设Q0.0、Q0.1、Q0.2分别驱动电动机的接触器。

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车按钮,试编写程序。

S0.0{点红熄绿S0.1T38置位{T37置位熄红点绿等待启动I0.04.编写红绿灯顺序控制程序,顺序功能图如下所示。

5.已知某控制程序的语句表的形式,请将其转换为梯形图的形式。

AN I0.0 LPSAN I0.2 LPS A I0.4 = Q2.1 LPP A I4.6 R Q3.1 LRD A I0.5 = M3.6 LPPAN I0.4 TON T37,256.将下面的梯形图程序转换成语句表指令形式。

7.电机星-三角降压启动,Q0.0为电源接触器,Q0.1为星接输出线圈,Q0.2为角接输出线圈,I0.1为启动按钮,I0.0为停止按钮,星-角切换延时时间为5秒。

试编写程序。

8、若用PLC 实现其控制,请设计I/O 口,并画出梯形图。

9.已知某控制程序的语句表的形式,请将其转换为梯形图的形式。

LD I0.7AN I2.7LDI I0.3ON I0.1A M0.1OLDLD I0.5A I0.3O I0.4ALDON M0.2NOT=1 Q0.41LD I2.5LDN M3.5EDCTU C41,3010.将下面的梯形图程序转换成语句表指令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