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治疗总结

合集下载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心得体会面瘫亦称口眼歪斜,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发病突然、变化急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给病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何能迅速有效地治疗本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

1.病因病机1.1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足阳明经筋失于濡养而致肌肉纵缓不收。

《诸病源候论.偏风呙僻》说:“偏风口呙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其筋偏急不调,故令口僻也”。

本病初起邪实,日久则正虚,阴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面部麻木,筋肉瞤惕,甚而面肌抽搐,气血日虚,面肌失于濡养而日渐枯萎,终维恢复。

1.2 现代医学尚未明确其病因因患者大多有局部受凉或风吹史,往往认为由于病毒感染而使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从而使神经受压迫而致病,或因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骨膜炎,产生面神经水肿,血液循环障碍而致。

2.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2.1 病损部位前者为面神经核和面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的病症,后者为面神经核以上大脑皮质的病症。

2.2 临床表现前者为病损同侧面肌瘫痪(如有肢体瘫痪,则在对侧瘫痪),经常有病侧舌前2/3味觉和涎腺分泌障碍,后者为病损对侧眼眶以下部位瘫痪,伴有同侧肢体瘫痪,无味觉及涎腺分泌障碍。

2.3 前者不能闭眼,皱眉时额纹消失,后者能闭眼,皱眉时额纹存在。

3.临床表现面瘫患者患侧面部肌肉瘫痪而出现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平坦,嘴角歪向对侧,鼓腮吹气漏气,进食则食物常嵌在患侧齿颊间。

患侧往往无汗,且风寒症者多有面部受凉或风吹病史。

风热症者往往继发于风热感冒或中耳炎之后。

初起往往有耳后疼痛,并且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常常难以恢复且可能出现患侧面肌麻木痉挛,甚至出现口眼联动症。

4.临床治疗4.1 平刺法笔者认为面瘫是由于正虚风邪直入经络,是阳明经筋气血痹阻,因病位表浅,针刺宜浅,如直刺往往较难得气。

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2篇)

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2篇)

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引言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面部肌肉的功能障碍,造成面部表情不对称。

面瘫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1. 分析1.1 疗效分析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在治疗面瘫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面部表情功能。

在药物治疗方面,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炎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面瘫病的症状。

在物理治疗方面,通过热敷、面部按摩、功能性训练等手段,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恢复功能。

在手术治疗方面,面神经重建手术可以通过重建受损的面神经,使面部肌肉重新获得功能。

1.2 不足之处然而,2024年面瘫病专诊疗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

首先,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稳定。

由于面瘫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因此,需要更精确地确定面瘫病的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其次,物理治疗的效果有限。

尽管物理治疗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但其效果依赖于患者的合作程度和治疗师的操作技巧。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物理治疗的方法,提高治疗的效果。

再次,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

面神经重建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面部肌肉功能不全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手术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优化建议2.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面瘫病的病因多样性,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确定面瘫病的病因,并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2 创新物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物理治疗方法,提高面瘫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电刺激、激光治疗、声波治疗等新技术,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同时,可以开发面部肌肉功能训练的虚拟现实系统,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效果。

面神经炎的治疗和康复

面神经炎的治疗和康复

面神经炎的治疗和康复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瘫痪)为周围性面瘫。

需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中枢性多为对侧的面部下1/4的面瘫,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球活动和睁闭眼不受影响,额纹也正常。

周围性多为病毒、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患侧不能做皱眉、闭目、鼓气和噘嘴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会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由患侧流出;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引流而外溢。

该病引起的面瘫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且右侧多见,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部分患者可有舌前三分之二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症状。

此病发生后也不要过度紧张害怕,此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凉引起,应注意保暖,忌用冷水洗脸,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围巾和帽子,避免冷刺激,加重病情。

合理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营养丰富,易咀嚼的半流质食物;同时尽可能用健侧咀嚼,多食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此病可通过针灸、磁热疗法、微波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超声波、超短波等治疗方法,也可通过自我面部肌肉的训练,以缩短疾病周期。

在急性期(7-14天内)由于面神经处于炎症水肿状态,部分患者伴耳后甚至颜面部肿胀疼痛,此时不宜进行过多的面部刺激。

恢复期(7-60天)是面神经修复最重要的时期,可自己局部按摩,按摩时应轻柔、适度、持续、部位准确;患者还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训练(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天2-3次,每次3-10分钟);局部可干热敷,不提倡湿热敷,可用暖水袋等热敷,敷完后不宜立即出门,应等局部温度正常后才可以外出。

面瘫康复操1.抬眉训练患者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轻轻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可用指腹沿眶下缘轻轻按摩再闭眼10次。

脸部神经麻痹治疗方法

脸部神经麻痹治疗方法

脸部神经麻痹治疗方法
脸部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选择,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口服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功能;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用于病毒性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功能,包括面部康复训练、面部按摩和电刺激等。

3. 中医针灸疗法:针刺、灸疗等中医疗法可以刺激面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

4.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肉毒杆菌素(Botox)可以减轻面部痉挛和不平衡,恢复面部肌肉平衡。

5. 手术治疗:在某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释放受压的面神经。

重要的是及早诊断和治疗脸部神经麻痹,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配合康复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的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甚至影响到说话、吃东西等日常生活功能。

传统中医药认为,面瘫是由于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土方法来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面瘫的土方法,希望对面瘫患者有所帮助。

1.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每天坚持使用中药熏洗法,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2.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

中医认为,面瘫与面部经络的气血不畅有关,因此通过按摩面部的穴位,可以促进面部经络的畅通,有助于治疗面瘫。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合谷穴、四白穴等,可以通过指压、推拿等方式进行按摩。

按摩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面部肌肉。

3. 中药熏蒸法中药熏蒸法是一种通过中药的药性来刺激面部肌肉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桂枝、白芷、川芎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蒸汽蒸面部,让药性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中药熏蒸法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效果。

4. 饮食调理法中医认为,饮食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作用。

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生姜、红糖等。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面部肌肉的痉挛。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面瘫患者加快康复的速度。

5.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2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2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面瘫(指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患者用此治疗仍延延数月而无效。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

今简介如下。

1 分期论治1.1 早期(急性炎症期):本期常在发病后7~10天,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

患者面部肿胀,且多伴有耳前后疼痛。

治疗时要注意,应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采取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宜少,可选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风池。

除风池采用点刺,其余诸穴多为浅刺、平刺,手法宜轻,留针30分钟。

又,重用灸法,穴选患处耳后翳风和耳前区为主,灸至皮肤红晕为止,时间20~30分钟。

1.2 恢复期:逐渐增加局部取穴,远端仍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并且须加用电针,波型选疏密波。

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鱼腰,四白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以及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风池,有痰加丰隆。

风池仍点刺。

此外仍可以加用灸法。

1.3 后遗症期:病久治疗乏效者,如皱眉肌、额肌、口角肌等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絮刺火罐法,用七星针叩打上额、口角旁、下关处,或用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处放血,然后拔罐,每周2次左右。

2 体会我们曾对针灸治疗2~3个月病情无好转者调查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

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

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

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

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

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

刘向哲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总结

刘向哲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总结
基 金 项 目 :河 南 省 重 点 中医 学 科 (专 科 )学 术 带 头 人 培 养 项 目 (豫 中医 [2012]62号 )
作 者 单 位 :1.河南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2015级 (河 南 郑 州 450000);2.河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脑 病 科 (河 南 郑 州 450000)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Medicine,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
Abstract: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s the facial nerve palsy,because the non—specific inflamm ation in the stem mastoid process causes the facial nerve is to be damaged,resulting in the facial expression muscle m otor dysfunction.According to Professor Liu Xiangzhe,the pathogenes is of the disease is weak and exorcism ,which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channels and channels.Through 30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Professor Liu uses TCM stag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The acute phase and stable period are mainly used to treat the expectoration of the wind,with the help of detoxification and blood circulation.The recovery period is mainly based on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invigorating qi,supplem ented by wind and win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 arkable. K ey words:Facial hemiparalysis;Liu Xiangzhe;Peripheral facial palsy;Therapy of TCM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面瘫是一种以面部肌肉麻痹为特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很大困扰。

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佳的治疗方法是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以及心理干预。

首先,药物治疗是面瘫治疗的基础。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抗病毒药物等。

激素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减缓面部肌肉萎缩,并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恢复。

抗病毒药物则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轻面瘫症状,还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其次,物理疗法也是面瘫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按摩、电疗、热敷等。

按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面部肌肉的营养供应;电疗则能够刺激面神经,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热敷则可以缓解肌肉疼痛、松弛肌肉,从而改善面部表情。

物理疗法需要依托专业的理疗师指导和操作,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最后,心理干预也是面瘫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面瘫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例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心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缓解情绪压力。

此外,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应对面瘫带来的困扰。

综上所述,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以及心理干预。

合理用药能够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物理疗法能够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心理干预则能够调整患者的心态和情绪。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只有全方位地综合治疗,患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重拾自信。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哎呀,要说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儿。

但咱别怕,因为有一种神奇的疗法——经筋刺法,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难题。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老张,他是个特别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

可突然有一天,他的笑容变得奇怪起来,嘴巴歪了,眼睛也闭不上,这可把他急坏了。

原来,他得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咱们先来了解了解这个病,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啊,就像是脸上的“电路”出了故障,导致面部的肌肉不听使唤啦。

那为啥会这样呢?原因有好多,像病毒感染、着凉啦,都可能惹祸。

而这经筋刺法呢,就像是个神奇的“修理工”。

它可不是随便扎扎针就行,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医生在给老张治疗的时候,那叫一个认真仔细。

先找准穴位,就跟瞄准目标一样,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然后轻轻把针插进去,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得掌握好力度和深度。

有时候,还得根据老张的反应调整针的位置。

你可能会好奇,这针都扎哪儿啊?比如说,在脸上的一些特定部位,像攒竹、阳白、地仓这些地方。

每一针下去,都带着医生的期望,希望能尽快帮老张恢复正常。

老张一开始还挺紧张,毕竟那么多针要扎在脸上。

但慢慢地,他发现每次治疗后,自己的症状都有一点点改善。

从刚开始眼睛只能半闭着,到后来能闭得差不多了;嘴巴也没那么歪了,笑容也逐渐自然起来。

这经筋刺法啊,不仅要扎针,后续的护理也很重要。

不能受风着凉,要注意休息,饮食也得注意清淡。

老张可听话了,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张终于又变回了原来那个开朗的他。

走在街上,又能大大方方地跟人打招呼、说笑了。

所以说啊,这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真有一套。

要是您或者身边的人不小心得了这个病,别害怕,找对方法,积极治疗,一定能重新找回那自然的笑容!不过,也不是说所有的面神经麻痹都能用经筋刺法一下子治好。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的效果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但只要咱们有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总之,经筋刺法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面瘫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面瘫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2017年针灸科中医优势病种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要点]:(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石学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维治主编的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分期诊断1.早期(急性期):发病开始至第15天;2.中期(恢复期):第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3.后遗症期(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后(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病因病机]:1 风邪外袭:本病多由风寒之邪侵犯阳明、少阳经络,邪气壅塞,经气阻滞,以致经筋失养,面部肌肉纵缓不收,发为本病。

2 正气内虚:思虑过多,劳役过度,久病之后,人体气血内虚,经气不足,营卫失调,经络空虚,而致风邪乘虚侵入经络、经筋,发为本病。

[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

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

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2024年面瘫的治疗方法

2024年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面瘫的症状一、对患者进行一些局部的理疗同时还包括进行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时治疗面瘫疾病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

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二、选用针灸和按摩这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往往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

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三、对患者进行面部表情的康复训练患者疾病的恢复往往缺乏不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康复训练,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面瘫的治疗方法面瘫的症状表现一:中枢性面瘫。

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

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构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

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面瘫的症状表现二:周围性面瘫。

引起病灶同侧全部颜面肌肉瘫痪。

也就是说,上下部面肌都发生瘫痪,由于眼轮匝肌麻痹,故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的同时眼球上窜,在角膜下缘露出巩膜带(贝尔氏征)。

患者闭嘴时,颊肌极为松驰,故口角下垂,船帆征阳性。

抬眉受限,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睑裂变大,内眼角不尖,眼泪有时外溢。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面部肌肉出现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面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常采用中药进行治疗,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面部神经功能。

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经验,对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一、中药治疗原则中医治疗面瘫的原则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调和气血,恢复面部神经功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师可以开具不同的中药处方。

比如,对于寒湿型面瘫,常用祛风散寒的药物如桂枝、白芷、川芎等;对于湿热型面瘫,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黄连、黄芩、栀子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赤芍、桃仁、牛膝等,以加快面部神经的修复。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面瘫的关键是综合施治,根据具体病情开具合理的中药处方。

在我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面瘫患者,通过中药治疗的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我对其中一例患者的观察案例:患者李女士,55岁,因右侧面部麻痹1个月来就诊。

患者反映,于1个月前开始右侧面部麻痹,面部表情不对称,闭眼不全,口角歪斜,饮水吞咽困难,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后,我初步诊断为右侧面瘫,为了恢复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决定采用中药治疗。

我给患者开具了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中药处方,包括当归、川芎、红花、黄芩、黄连等药物。

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且配合针灸治疗。

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闭眼情况明显好转,口角歪斜减轻,饮食吞咽困难有所缓解。

患者的情绪也逐渐好转,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

随后,我对患者进行了持续的中药治疗和针灸调理,直至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通过以上案例观察可得出结论,中药治疗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处方,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了提高中医师对面瘫的诊疗水平,近期我们开展了面瘫中医培训工作。

在此次培训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在培训中强调了面瘫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和临床案例分析,使学员们对面瘫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处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面瘫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我们还特别强调了面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面瘫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疾病,
更是一种心理负担。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中医师的心理护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的心理健康。

最后,我们还总结了一些在面瘫中医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希望能够引起
大家的重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在面瘫的治疗中,有些中医师容易陷入“一刀切”的误区,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这样很容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医师的临床思维和病案分析能力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病情。

总的来说,此次面瘫中医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中医师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面瘫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

面神经炎治疗方案(面瘫\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瘫痪)2009-03-04 22:23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

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

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

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

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

如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无表情,不会笑,双眼不能闭严,口唇不能闭严,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不清。

中医称之为全面瘫,俗称植物瘫、傻瘫。

此三种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

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

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

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

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体会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体会

案例三:气血不足型面瘫治疗过程
患者症状
面部肌肉萎缩、皮肤松弛,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等气血不足症 状。
治疗方法
采用补气血针灸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配合益气养血 的中药内服。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面部肌肉逐渐丰满,皮肤紧致有弹性,气血不足症状 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整体精神状态也有所提升。
针灸治疗原理
01
02
03
调和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和 阴阳平衡,改善机体功能 。
疏通经络
针灸可疏通经络,使气血 运行通畅,促进面部肌肉 功能恢复。
扶正祛邪
针灸能扶助正气,祛除病 邪,提高机体免疫力,对 面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常用穴位介绍
01
02
03
04
合谷穴
位于手背,具有疏风解表、通 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面
03
04
针灸治疗面瘫的基本理 论
针灸治疗面瘫的操作技 巧
针灸治疗面瘫的案例分 析
针灸治疗面瘫的注意事 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02
面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 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 疾病。俗称面神经炎、面神经瘫痪、 “歪嘴巴”、“吊线风”。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面 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由上行 面神经通路受损引起,周围性面瘫则 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针灸治疗面瘫的优 势和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接受 度。
提高技能水平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针灸技术和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开展临床研究
积极参与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

中医认为发病多由肌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录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录枢脉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通,百病皆治。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辩证分型及治疗1、风邪入络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9g 僵蚕9g 当归9g 防风9g 白芷12g 白芍12g 川芎6g 钩藤12g 天麻12g 全蝎1.5g(冲服)随症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12g、制南星12g,以化痰开窍;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g、生石膏30g,以清热泻火;有寒象者,加细辛6g、麻黄9g,以温经通络散寒;有瘀象者,加鸡血藤15g、红花9g、路路通9g,以活血通络。

2、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脾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9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甘草6g 当归9g 赤芍12g 川芎6g 地龙12g桂枝9g 蜈蚣2条(冲服)全蝎粉1.5g(冲服)随症加减:神疲气短者,加黄芪15g,以补益中气;头晕目花者,加枸杞子12g、菊花9g,以补肝而清利头目;心悸失眠者,加枣仁12g、夜交藤30g,以养心安神。

余志勇应用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总结

余志勇应用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总结

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a n .2024,V o l .32N o .2җ基金项目: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19 128号):黄应杰,E -m a i l :131********@163.c o m第一作者:陈楚云,E -m a i l :c h e n c yz w l @126.c o m 余志勇应用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总结җ黄应杰林少贞,曹湘萍,李富铭,陈嘉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广东广州510130]ʌ摘要ɔ 余志勇主任是澄江针灸学派第3代传承人,传承伍天民教授擅长应用外治法治病的精髓,受‘黄帝内经“ 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理论启发,根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选用生姜发散风寒之性作为烫熨治疗的药物,采用姜熨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㊂该文对熨法的来源㊁理论㊁作用与适应证进行总结,介绍余志勇主任用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㊁操作过程和验案1则㊂ʌ关键词ɔ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筋病;姜熨法;药熨;伍天民;余志勇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205 伍天民(1890 1969),广东省高要人,1934年,其妻子久患胃病不愈,被澄江针灸学派第2代传承人曾天治用针灸治愈,遂拜其门下,学习针灸,学成后开设门诊并举办学习班,培育针灸人才㊂伍老临床诊治疾病重视经络学说,认为膀胱经为脏腑腧穴之所隶,治疗脏腑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故尤重视膀胱经㊂伍老治病往往针灸并重,取穴较多,多用重刺激手法,治疗痹证㊁心悸㊁失眠㊁阳痿㊁癃闭㊁癫狂等病证有独特效果,临证30余年,善治各类疑难杂病㊂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62年授予伍天民第1批广东省名老中医 称号㊂余志勇,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本科医疗系(首届),原任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曾任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是伍老唯一的弟子,擅长运用伍老所用的外治法治病,如隔葱盐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1]㊂余志勇主任也重视针灸的辨治,如治疗面瘫时重视针灸方法的选择和电针的刺激量,注重近端选穴和远端选穴相配合,根据病程确定针刺的深浅等特点[2]㊂余志勇主任在传承伍老外治法的同时,将姜熨法与针灸结合,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创新性,且疗效显著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贝尔麻痹,为脑神经单神经病变,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3d 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继发原因㊂其病理学机制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 S V1型)或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炎性反应的再激活,导致膝状神经节炎症,神经压迫引起缺血和脱髓鞘有关[3]㊂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㊁糖皮质激素㊁神经营养剂联合应用治疗该病㊂针灸和理疗虽然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本病,但疗效和时机仍被认为尚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4]㊂姜熨法由于无痛,易被患者接受,是面瘫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㊂1 熨法概述熨法是指将导热性能好且不易散热的物体及药末㊁药泥加热后,对体表局部施以较持久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㊂ 药熨 一词首见于‘灵枢“,文中用药熨治疗 大人 的寒痹内热, 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指出缺乏体力锻炼㊁正气不足者寒痹宜用药熨法治疗[5]㊂‘灵枢㊃九针论“又称 熨引 ,云: 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㊂熨法作用主要体现在助阳㊁舒筋㊁伸缩,‘圣济总录㊃熨引“描述为 引取舒伸之义,以熨能然 ,用于治疗筋病,又记载: 盖病生于筋,则拘急挛缩,痹而不仁,则经血肿痛 熨能温之,血性得温则宣流,能引凝泣也㊂ 风寒致痹或筋病拘急挛缩均致血滞不通,熨法可温通助血行㊂‘施圆端效方㊃灸焫熨蒸“总结机制为 助阳退阴 ,适用于 治三阴中寒,一切虚冷,厥逆呕哕 及阴毒伤寒 ㊂根据所用药物不同,还有消肿止痛㊁健脾消食等作用,如‘肘后备急方“记载 削柳根皮,熟捣,火温,帛囊贮,熨之 ,通过柳皮熨疗,达到消肿止5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a n.2024,V o l.32N o.2痛之功㊂清㊃陈复正用生姜㊁紫苏药熨治疗小儿伤食㊂熨法主要适用于病邪在腠理的疾患,如‘史记㊃扁鹊仓公列传“载: 疾之在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㊂ 用熨疗开泄皮肤腠理,可引邪外出㊂熨法种类多样,古籍对各类熨法的使用情况均有记载㊂如砖瓦石熨,‘针灸资生经㊃心痛“曰: 予旧患心脾,发则痛不可忍 取出投米醋中 耆旧所传也㊂ 又如描述土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代指及指掣痛急发疮方“曰: 治手指忽肿痛名为代指方 又方:以泥泥指,令通匝厚一寸许 不绉者,更为之㊂ 石灰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大便脱肛方“曰: 治卒大便脱肛方 又方:熬石灰,令热,故绵裹之,坐其上,冷又易之㊂ 油㊁水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霍乱诸急方“曰: 治之方,初得之便务令暖 又方:亦可作灼灼尔热汤著瓮中 衣藉之,冷复易汤㊂ 盐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关格大小便不通利方“曰: 治小便不通方 又方:熬盐令热,内囊中,以熨少腹上㊂ 枳实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下痢诸方“曰: 治赤白久下,谷道疼痛不可忍 又炙枳实熨之,妙㊂ ‘补辑肘后方㊃治卒阴肿痛卵颓方“曰: 治阴中肿痛方:炙枳实以熨之㊂ 葱熨,‘太平圣惠方㊃治小便不通诸方“曰: 治小便难,胀满闷 葱白三斤,盐一斤,相和烂研 小便立出㊂ 商陆熨,‘补辑肘后方㊃治卒喉咽诸病方“曰: 治伤寒毒病攻喉咽肿痛方:切商陆 冷复易之㊂2熨法临床应用现状中药熨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操作方便,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6]㊂王小玲等[7]在治疗卧床后便秘时,采用自拟扶正增液承气方制成中药包熨疗,结果显示中药熨疗可增强血液循环,通过温热刺激皮肤,通畅气血,治疗卧床后便秘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和依赖性㊂蔡程辰等[8]采用中药烫熨法治疗寒痹型肩周炎,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㊁生活质量㊁肩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均有改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㊂周学龙等[9]发现熨疗可以促进皮肤和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对膝骨关节炎的疼痛㊁肿胀㊁压痛㊁活动受限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㊂林旭等[10]采用电针㊁T D P加活血熨帖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温泽发等[11]采用六合散熨疗联合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恢复腰椎功能,减轻中医证候及疼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 h17及其引起的炎性反应有关㊂姚啸生等[12]采用中药止痛散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结果显示中药止痛散熨疗在镇痛㊁改善腰椎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㊂张贤龙[13]采用中药导入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达80%㊂林旭等[14]对33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㊁电磁波治疗仪㊁活血熨帖治疗,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㊂梁修深[15]采用颈部熨疗加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能扩张局部小动脉,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黏度,加快血流,减轻肌肉紧张度,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㊂滕居赞等[16]运用手法配合中药熨疗治疗颈源性头痛,发现中药熨疗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性吸收,配合手法可使颈椎关节紊乱恢复,达到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目的㊂余志勇主任在临床中运用姜熨疗法,不仅可以治疗寒湿痹痛㊁心胸痞满㊁胃气虚寒㊁消化不良㊁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满意的临床疗效㊂3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 口僻 ,与劳累过度㊁正气不足㊁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致经脉阻滞㊁气血运行不畅等有关[17]㊂余志勇主任根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基本病机,采用熨法结合针刺治疗本病,根据‘灵枢㊃经筋“ 急者,目不合 缓不胜收,故僻 寒则缩热则纵 ,认为面神经麻痹患者患侧面颊部肌肉松弛绵软,是因为该侧经筋有热,热邪损害阴液,导致筋脉得不到津液濡养,而致筋脉弛张无力㊂而健侧面颊部肌肉经筋有寒,寒则缩紧收敛,使经筋缩短,紧张度增高,从而牵拉患侧面颊肌肉,出现口眼 斜症状㊂面瘫外表病证明显,且影响面容,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留有后遗症,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创伤㊂熨法有开泄皮肤㊁引邪外出㊁散寒舒筋的作用,生姜味辛,有解表散寒㊁温中的功效,余志勇主任认为将生姜与熨法结合,有祛健侧寒邪㊁舒伸健侧经筋的作用㊂因此,根据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经络理论,基于 筋病用熨 理论,遵循 寒则缩,热则纵 原则,余志勇主任提出用姜熨法烫熨健侧面颊部经筋,结合健侧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该治疗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㊂4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姜熨操作4.1准备物品治疗盘,生姜250~500g,切刀,搅拌6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a n .2024,V o l .32N o .2机,加热工具(微波炉或炒锅),测温计,棉布(大纱布㊁布包),纱布㊂4.2 制作姜熨材料 首先将生姜清洗干净,切成片状或块状,将切好的生姜放入搅拌机中搅碎,可以重复多次搅打,使姜渣细腻,充分发挥药效㊂把姜渣和姜汁用纱布进行分离,将姜渣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或放入热锅中翻炒,翻炒过程中加少量姜汁,炒至收汁,待姜渣有热气冒出,放到准备好的毛巾或纱布上包好㊂4.3 姜熨流程 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充分暴露面瘫健侧,用纱布沾湿温水擦拭清洁健侧,将生姜熨包在上额部㊁面颊部等处轻轻来回烫熨,动作轻柔,同时询问患者温度及力度是否舒适,姜熨包凉后,可加入一些剩余的姜汁或药酒,继续加热或在热锅中翻炒后,重复上述烫熨操作,持续15~20m i n 后,撤除姜包,并嘱患者舒适体位休息㊂4.4 护理 烫熨后4h 内,要注意避免颜面部湿水或受凉,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风寒㊂5 典型病例患者,男,36岁,因 右侧口眼㖞斜5d 于2022年3月14日入院㊂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㊁冠心病㊁糖尿病等病史㊂患者因5d 前吹风后右侧颜面部出现麻木不适,睡前自觉咬合无力,口角向左侧 斜,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侧耳郭未见疱疹,无意识障碍㊁发热恶寒㊁肢体偏瘫㊁胸闷心悸等㊂于外院诊断为面神经炎,予甲泼尼龙口服治疗㊂现症见:右侧眼睑闭合不全,不自主流泪,不能皱额,嘴角 斜,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不能,示齿无力,右耳偶有耳鸣,右侧面部无感觉异常,余无不适,口干不苦,平素易汗出,纳眠可,二便调,舌淡黯,苔白腻,脉濡㊂体格检查:患者神清,精神可,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右侧额纹变浅,右侧眼裂扩大,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露白约2mm ,右侧贝尔征(+),皱额㊁蹙眉㊁闭目㊁露齿㊁鼓气㊁吹口哨等动作完成困难㊂双侧面部感觉无明显减退,心㊁肺㊁腹等查体无明显异常,余颅神经无异常㊂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㊁肌张力㊁腱反射正常,病理征(-)㊂实验室检查:3月14日头颅M R I 未见异常㊂3月16日面神经肌电图检查:考虑右侧面神经不完全性重度损伤㊂西医诊断:面神经炎㊂中医诊断:口僻,证属风邪阻络㊂患者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调摄失宜,感受风邪,致风邪乘虚侵入经络,气血痹阻于络脉,发为口僻㊂因患者害怕针刺,故在B 族维生素营养神经的基础上予左侧面部姜熨治疗,每日1次,治疗1周后患者可完成抬额㊁皱眉动作,右侧眼睑可闭合,右侧鼻唇沟稍浅,右侧鼓腮㊁示齿稍无力,自诉舌前味觉较前好转,无嗅觉异常㊁头晕头痛㊁发热恶寒等,纳眠可,二便调㊂查体:右侧贝尔征(-),双侧面部感觉无明显减退,余颅神经无异常㊂按语:‘圣济总录㊃熨引“曰: 熨能温之,血性得温则宣流,能引凝泣也㊂ ‘理瀹骈文“曰: 如古方治风寒,用葱㊁姜㊁豉㊁盐炒热 布包置脐上,以碗覆之,腹痛即止㊂ 余志勇主任采用姜熨疗法,利用生姜的温通散寒升阳作用,引邪外出,又通过炒制治疗因感受风寒之邪诱发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㊂通过对健侧面颊部运用姜熨疗法,可引风寒之邪外出,温通升阳㊂病邪从皮肤腠理侵入人体后,病邪深入,络脉不通,日久入侵经脉,姜熨法通过温热刺激,行腠理之气血,起到通经活络㊁舒筋伸缩之效,适用于急性期及恢复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急性期若伴有耳后疼痛㊁面部肿胀明显者,仅单纯进行姜熨治疗,不宜针刺治疗,手法宜轻柔舒缓有力,持续时间15~20m i n ,根据患者情况而定㊂待耳后疼痛㊁面部肿胀症状缓解后,再开始结合针刺治疗㊂6 小结余志勇主任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姜熨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原则明确㊁操作简便㊁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余志勇.隔葱盐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130例观察:伍天民老中医针灸经验一得[J ].新中医,1985,17(11):28.[2]余志勇.浅谈面瘫之治疗[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6,3(Z 1):71-72.[3]刘明生.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2):84-86.[4]H E C K M A N NJG ,U R B A NPP ,P I T ZS ,e t a l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o f i d i o p a t h i cf a c i a l p a r e s i s (B e l l 's p a l s y )[J ].D t s c hA r z t e b l I n t ,2019,116(41):692-702.[5]黄龙祥.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402.[6]韦玉芬.中药熨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护理[J ].蛇志,2013,25(3):344-345.[7]王小玲,潘阳梅,胡仁举.中药熨疗治疗卧床后便秘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0):1265-1266.7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a n .2024,V o l .32N o .2[8]蔡程辰,卢新刚,苟海昕等.中药烫熨法缓解寒痹型肩周炎性肩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8):1922-1924.[9]周学龙,林玉屏,李新姣.3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与机制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9):841-843.[10]林旭,别庆收.针灸熨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2):191-192.[11]温泽发,牛淑芳,曾令友,等.腰痛六合散熨疗联合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7):217-222.[12]姚啸生,杨鸫祥,张哲,等.中药熨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0):2600-2603.[13]张贤龙.中药导入熨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135.[14]林旭,别庆收.针灸熨疗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679.[15]梁修深.颈部熨疗加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08,30(11):1790-1791.[16]滕居赞,唐晓菊.手法配合中药熨疗治疗颈源性头痛88例[J ].广西中医药,2007,30(1):37-38.[17]甘艳艳,邢奥静,樊小闯,等.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2):105-107.[19]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12-213.(收稿日期:2022-07-31)[编辑:白晓晖]җ基金项目:2022年银川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西北地区)中医诊疗中心(内分泌)培育单位(银中医发 2022 16号)通信作者:党毓起,E -m a i l :d a n g y u qi @126.c o m 第一作者:杨青,E -m a i l :y a n g q i n g q i n g 1122@163.c o m 党毓起从虚-郁-病论治甲状腺疾病的经验җ杨青1党翔2,于盛卫1,孙丽君1,颜青2,党毓起2(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0;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银川750000)ʌ摘要ɔ 党毓起主任医师认为,甲状腺疾病初期以虚为本,脾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以郁为标,气郁㊁痰郁㊁血郁㊁痰郁等合而致病,成虚实夹杂之证,提出治疗该病时应注重虚㊁郁的影响㊂该文从探讨因虚致郁㊁因郁致病的病机入手,阐明虚㊁郁㊁病之间互为因果㊁互相转化的关系,分享党毓起主任医师从虚-郁-病论治甲状腺疾病的经验㊂ʌ关键词ɔ 甲状腺疾病;瘿病;虚劳;虚;郁;党毓起中图分类号:R 249;R 255.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206 党毓起主任医师,国家区域(西北)内分泌中医诊疗中心(培育项目)㊁宁夏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及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 自治区名中医 ㊁宁夏 塞上名医 ㊁银川市 凤城名医 ㊁中华中医药学会 最美中医 ㊁银川市 高精尖缺人才 称号㊂党毓起主任医师从事临床㊁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诊疗时擅用健脾补肾㊁化痰祛瘀解毒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㊁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相关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㊂党毓起主任医师精求古训,博采众家,对瘿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有独到体悟与效著经验,故飨以同道㊂1 甲状腺疾病概述甲状腺疾病是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紊乱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㊁甲状腺结节等,本病发病率高㊁病理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㊂目前常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其中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 P O -A b )㊁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 G A b )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作用[2]㊂T P O -A b 是由甲状腺过氧化酶刺激免疫系统生成的,水平升高会引发甲状腺免疫性损伤,继而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3]㊂T G A b 由甲状腺球蛋白进入血液后生成,在诸多甲状腺疾病类型中均呈高水平[4]㊂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采取门诊随访方式,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结节肿大者,多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㊁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㊁手术切除和131I81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1月第32卷第2期。

治疗面瘫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治疗面瘫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面瘫这一病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治疗面瘫培训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面瘫的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面瘫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复杂性。

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面瘫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了解到面瘫的治疗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治疗,更需要结合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

其次,培训中专家们详细讲解了面瘫的诊断方法。

诊断面瘫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病期长短以及病因。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面瘫的类型。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

在治疗方面,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治疗面瘫的方法。

其中,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了解到,针灸治疗面瘫的原则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在培训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了针灸治疗面瘫的常用穴位和手法。

此外,专家还介绍了推拿、物理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使我对面瘫的综合治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康复方面,培训中强调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早期康复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

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言语训练、心理疏导等。

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以及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提高了对面瘫的认识,了解了面瘫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法。

2. 学会了针灸治疗面瘫的常用穴位和手法,为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3. 掌握了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与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5. 激发了学习热情,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麻痹治疗总结
发表时间:2015-01-23T15:59:43.7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潘千里雷少云
[导读] 针刺治疗面瘫,疗效一般较好,但也有一部份患者疗效欠佳,迁延不愈。

余在临证中,也曾走过弯路。

潘千里雷少云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 663400)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386-0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 僻”。

多年来,笔者对本病的证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略陈心得如下:
一、远道取穴,避其锐气
针刺治疗面瘫,疗效一般较好,但也有一部份患者疗效欠佳,迁延不愈。

余在临证中,也曾走过弯路。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探索,体会到面瘫初期的治疗则是关键,涉及到疗效的好坏和预后的善恶。

面瘫初期的临床症状,除有患侧面部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患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歪斜等临床表现外,尚有相当一部份患者,患侧面部板滞,紧迫,甚至拘急。

有的表现以患者面颊为甚;有的以患侧眼部和额部明显;也有少数患者两侧同时有板滞、拘急等感觉。

但感觉程度有差异(患侧较重)。

根据临床实践,面瘫初期大部份患者有上述症状,只是表现程度的轻重和部位不同。

此时若急于求成,只顾调整偏斜,局部针刺,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病情迁延不愈。

(特别是风邪旺盛的患者)。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面瘫后遗症的患者,绝大部分都留有患部板滞,拘挛不消。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以风邪为主,风邪旺盛时,如行局部刺激,可起反跳作用,邪气不去反助邪。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是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产生面神经炎。

故初期也不宜局部刺激。

两者的治则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面瘫初期,风邪旺盛,邪气方刚,此刻需急治其标,以祛风邪,风邪去,板滞拘急消。

再图缓治,调整偏斜,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故采用避峰之法,远道取穴,避其锐气,疏通手足阳明经气,引邪外出,待邪气稍瘥时,再引局部取穴。

运用此法,明显提高治愈率,对周围性面瘫基本都能治愈,收到满意的疗效。

二、具体治法
先行远道取穴,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局部取穴。

(一)远道取穴:
1、风寒型:列缺患侧,太冲患侧、合谷健侧、曲池双侧、足三里双侧。

均针刺泻法,每日针刺一次。

2、风热型:外关患侧,足临泣或内庭均患侧、合谷健侧、曲池双侧,足三里双侧。

均针刺泻法,每天针刺一次。

按上法,一般针刺三至五次,最多一周,患部板滞拘急等感觉便消失,此刻病情已趋稳定,可行局部取穴。

(二)局部取穴:
局部取穴以透穴为主,此刻病情稳定,针刺需浅而轻,以免损伤营气,故以卧针刺入。

临床实践,透穴比常规取穴,明显提高疗效。

选穴如下:口角歪斜者取地仓透颊车,或人中透禾髎,或夹承浆透地仓;患眼闭合不全者,取阳白鱼腰,或巨髎透四白;额纹消失者,取攒竹透阳白或四竹空透阳白;不能皱眉者,取攒竹透鱼腰;迎风流泪者,取迎香透睛明或攒竹透睛明;露齿患唇乏力者,可用皮肤针轻如患唇,患侧头维,下关、翳风、风池等穴均可同时选用针刺,足三里、外关或列缺合谷仍可选用。

以上穴位,根据病情侧重,酌情选配。

均行针刺补法,隔天针刺一次。

三、病案举例
雍XX,女,42岁,工人,患者于2013年8月5日突然发病,右侧面部发麻,口角歪向左侧,右眼闭合不全。

发病后,即去他院治疗,并服用维生素B1、B12、地塞米松等药物。

共针五次,症状有增无减。

至8月15日,来本院门诊。

检查:蹙额、皱眉不能、流泪、额纹消失、彭腮漏气、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左侧,伴头痛,全身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

按风寒型,首先采用远道取穴,疏通阳明经气。

患者当时就感到面部轻松舒适。

针刺三次后,(每天一次)患侧面部板滞拘急消失。

第四次来诊,去左曲池,太冲,加患侧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迎香透睛明,左合谷、双足三里均针刺补法,隔天一次,前后共计六次,未用任何药物,诸证悉平。

随访二年余,无任何不良后遗症。

四、讨论与体会
笔者提出“避峰”的观点,是针对面瘫初期风邪旺盛时,采用远道取穴,可起立竿见影之效,明显提高治愈率,对周围性面瘫均能基本治愈,收到满意的疗效。

有的患者,辗转几经,久治不愈超过半年或一年以上的,仍有板滞拘急不消,此时仍应远道取穴为主,但远道和局部可同时治疗,攻补兼施。

针刺治疗面瘫,把握好时间是关键,风邪稳定后,要不失时机,辩别侧重,有的患者病变偏重于颜面上半部,如若单独调整口角歪斜,就会延误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