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发展大事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印象:一个更像小镇的城市(图)
那时太原的街道大多如此
时间:1949年-1952年
【产业背景】
1949年,刚刚解放的太原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8.8%,21.2%,20.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近6成的比例,这时太原产业结构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最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而这时的太原正处于一个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均不发达的年代。

关键词:顺风烟、丁果仙、海子边、成衣局
“用现在的地名来讲,那时候太原城的范围也就是南到迎泽街,北到北大街,东至建设路,西至汾河东,出了这个范围,也就算出了城,走不了多远,就能看见菜地。

要用现在的眼光看,大概也就是一个小镇。

”倪合一老人今年77岁,1951年从朝鲜战场归国后,长期居住在太原。

说起上世纪50年代的老太原,老人精神头儿十足。

据倪老回忆,建国初期,太原城的房屋基本是小平房,占了九成多。

最宽的街道是新开路\(后更名为五一路\,宽不到30米,车行道在18至20米之间。

当时工业企业也不是很多,基本都是从阎锡山手里接管的,除了太钢前身西北钢铁厂外,较大一点的就只有山西第一机床厂、晋生纺织厂了。

“说那个时候像小镇,不仅仅是地方小,关键可供娱乐的东西也不多。

那时候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抽的顺风烟,看的丁果仙,逛的海子边,赛过活神仙。

’”说起1950年代的生活,倪老感慨颇多,那时候学苏联的气氛特别浓,只有周末单位才会举办舞会,平时很多人消遣的方式都选择听广播。

“熊猫”收音机、“红灯”收音机在当时算贵重物品,谁要是有一部,总能神气一阵子。

“听广播也有烦恼,有时想听,电台播音却已结束。

为了娱乐,人们只好自己掏腰包,去看‘丁果仙’唱晋剧。


“全太原当时只有一个公园,逛海子边自然成了美事。

”据倪老介绍,解放前,这个公园面积仅有70亩,地上到处是灰渣垃圾。

但即便如此,逛海子边也是当时太原人最为享受的事情之一。

与倪老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张大伯。

现在已经成为太原市民的张大伯,上世纪50年代时候还是小店镇亲贤村的菜农。

据张大伯回忆,当时亲贤村拥有1000亩土地,800多户、2000多口人。

解放后,全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住在菜地两侧,以种菜为生。

“那个时候,我们去趟柳巷就算得上是进城了。

”张大伯当时进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买衣服,因为现成的衣服太少,谁要是想换新衣,都得去从事服装加工的“成衣局”定做。

“成衣局门口通常挂一个木质招牌,生意最火的要数老鼠窟2号的福盛祥成衣局和华泰厚成衣局。

”据张大伯介绍,解放后,服装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制作的衣服是中山装、青年
装、军便装“老三样”,布料颜色被兰、灰、黑“老三色”主宰。

“那个时候,吃菜都不是那么容易。

”刚开始,像张大爷一样的菜农,种的菜可以自由经营,随行就市。

但没有多长时间,白菜、萝卜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政府开始实行凭证供应。

菜长成后,均要统一送到物资收购站。

【大事记】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重新调整行政区划的通知,恢复山西省建制,省会定于太原。

9月1日,太原市改为省辖市,新组建的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分署办公,并宣告正式成立。

1950年2月8日,调整全市行政区划,并8区为4区。

4月,原西北钢铁公司更名为太原钢铁厂。

8月1日,太原民用航空站设立,国际航线正式通航。

同年,山西机器公司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拖拉机。

1951年4月1日,晋中区属晋源县划归太原市。

8月2日,撤县建区,改置第六区、第七区,区政府分驻晋源镇、小店镇。

同年,拆除首义门,拓宽建成太原市最大的广场———五一广场。

1949-1978一段激情与乏味并存的岁月
时间:1952年-1978年
【产业背景】
拥有丰富资源储备的太原,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功能被定位为“内陆地区的新兴重工业城市”,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太原市进入了第二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序列的新层次,实现了第一次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

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第二产业占太原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5%。

在这一时期,太原的第三产业比重也超过了第一产业,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解放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这是一个太原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但同时也是第三产业徘徊不前的时代。

【大事记】
从1953年开始,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第一、第二热电厂、汾西机器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

1954年1月1日,施工历时一年的迎泽大桥全线竣工通车。

这也是太原桥梁史上最长最宽的大桥。

1956年1月19日,全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

5月1日,建成太原市最大的市内公园———迎泽公园。

9月30日,迎泽大街(东起五一广场,西至新建路)建成通车。

街长2970余米,行车道宽66米,仅次于北京长安大街。

1958年,全国最大的人工湖晋阳湖建成。

1960年6月25日,汾河水库大坝竣工。

这是山西水利史上最大的工程。

1965年12月24日,国家投入巨资,改扩建太原钢铁厂,该厂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

1970年9月30日,胜利桥建成通车,全长487.6米,负载重量为80吨。

关键词:城市扩容、工人俱乐部、环境污染
全城山河一片“工”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太原,重工业基地已经粗具规模,像太钢、太重、重机等大型企业已经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同时,伴随着工厂的兴起,太原城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太原城已经和小时候不一样了,”1961年参加工作的张建国大爷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刚进工厂上班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1961年,张建国从太原化工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太原印刷厂,刚入厂正赶上工厂扩建,看着一幢幢新建的厂房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张建国认定这里就是自己的希望所在,“那时侯真是干劲大,一天忙活十多个小时都不觉得累,有时候忙到半夜才下班,早上起来照常上班。

”提起当时工厂的情况,张建国兴致勃勃。

据他介绍,由于当时他所在的工厂缺乏设备,许多机械操作都靠人工完成,为了提高操作技术,他经常加班学习。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提高技术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那个年代一个技术能手可比现在一个经理要吃香。


“那时侯真是以厂为家,总觉得工厂好了我们也跟着享福,”张大爷介绍说,从建国开始,工业就被各级政府摆在首要位置,工人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高人一等。

“当时一个八级工每月工资就八九十元,比干部还挣的多,”张大爷回忆,那时候毕业的年轻人都梦想能走进工厂,许多没有太原户口的外乡人更是托关系找门路希望能有一个工人身份。

1966年,张大爷在胜利街的一间平房里结了婚,用他的话说是在太原城外安了家。

“那时候小北门以北还都是荒地,太原本地人都不愿意到那住,”张大爷告诉记者,从1960年代开始,太原城开始扩大,“原来觉得一出小北门就是郊区,但看着北面工厂越来越热闹,许多人开始搬出老城”张大爷回忆,由于当时新人结婚工厂分配住房,新的生活区开始形成,一个西至西山、东到东山、北至太钢、南到大营盘的城市新版图开始形成。

“不过那时候娱乐活动少,除了节日集中庆祝外,就是到工人文化宫跳舞了,”现在仍然以舞健身的张大爷回忆,从1958年工人文化宫建成以后,他和一些舞友们就把这里当成了聚会的场所,除了加班,每周末张大爷几乎都是在工人文化宫的舞场上度过。

此后,工厂集中的河西、城北地区也相继建成西宫、北宫等大型活动中心,但这些文化宫的建设速度与城市扩建的速度并不成正比,广大工人能享受的娱乐活动实在是很少。

同时。

随着煤、铁、钢等项目的扩建,污染也随之而来,“不怕笑话,那时候穿白衬衣出门走一圈准脏,”张大爷告诉记者,当时许多人只知道街上越来越脏,但说到污染大家还没有这种意识,“可能当时大家想象中的工业化就是那个样子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