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分析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93918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6.png)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使其达到测量要求。
3、学会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读数圆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瞄准目标,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载物台放置被测物体,读数圆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计的测量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当光线通过分光计时,通过测量角度可以计算出相关物理量。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可以采用自准法或反射法。
自准法是利用望远镜自身射出的平行光经三棱镜两光学面反射后再次进入望远镜,使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准线重合,从而测量出顶角的角度。
3、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当光线以一定入射角入射到三棱镜的某一光学面上,折射后射出时,出射光线的偏向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当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时,偏向角达到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通过测量最小偏向角,可以计算出三棱镜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钠光灯、平面反射镜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整(1)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大致水平,载物台大致水平且与中心转轴垂直。
(2)望远镜的调整点亮目镜照明小灯,调节目镜使分划板清晰。
将平面反射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面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
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调节望远镜俯仰螺丝,使反射的十字像清晰,并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准线重合。
(3)平行光管的调整打开平行光管光源,调节平行光管狭缝宽度适中。
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螺丝,使狭缝像清晰且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准线平行。
2、测量三棱镜顶角(1)自准法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与平行光管垂直。
转动望远镜,使其对准三棱镜的另一个光学面,找到反射的十字像,记录此时两个角度读数。
重复测量多次,计算顶角平均值。
(2)反射法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分别与望远镜光轴大致成相等的角度。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d7c8a2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d.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前的调节和校准。
2.了解分光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3.掌握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质溶液中的吸光度的仪器。
它利用可见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其中,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主要包括光源调节、参比室准直和检测器的调整。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打开分光计,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将样品室盖子打开。
2. 光源调节:将光源选择开关调到“光源0”位置,选择合适的波长(常用的为400-700nm),调节光源亮度旋钮,使光强适中,不要过亮或过暗。
3.参比室准直:将光源选择开关调到“光源R”位置,选择合适的波长,转动参比室准直旋钮,使参比室中的光点在水平垂直的位置上都能对准,并保持稳定。
4.信号调整:将光源选择开关调到“光源S”位置,选择合适的波长,调整红外零位旋钮,使信号稳定且静止。
5.测量样品:将样品室盖子放下,选择合适的波长,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打开样品室盖子,用吸管将待测溶液加入样品室,然后盖上样品室盖子。
记录吸光度数值。
6.清洗样品室:将样品室盖子打开,用去离子水冲洗样品室,然后用吸水纸擦干。
实验数据:波长(nm),吸光度----,----400,0.124420,0.215440,0.312460,0.416480,0.517500,0.609520,0.705540,0.792560,0.874580,0.949600,1.013620,1.071640,1.118660,1.157680,1.19700,1.219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吸光度与波长的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吸光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讨论与总结:1.在实验中,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需要耐心和准确性。
特别是在参比室准直和信号调整步骤中,要细心调整,确保调整准确。
2.在选择样品测量范围时,要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合理选择,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范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e128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9.png)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调节分光计,学习和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使用分光计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通过调节进入光、样品室光和零位位置,实现分光计的准确测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
熟练使用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对于科学实验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介绍分光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物质溶液的吸光度。
溶液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计利用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样品,测量透射或反射光强的变化,从而得到物质的吸光度。
2. 分光计的调节方法2.1 调节进入光进入光是分光计中的初始光源,其质量决定了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调节进入光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光源,常见的包括白炽灯、钨灯和氘灯。
具体调节步骤如下:(1) 打开仪器电源,待分光计预热。
(2) 将进入光源选择开关拨到相应位置,如选择白炽灯。
(3)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片,如红滤片或蓝滤片。
(4) 根据实验需要调节光强,可通过调节进入光强度旋钮实现。
2.2 调节样品室光样品室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室光需要调节到恒定的强度,并保持稳定。
调节样品室光的步骤如下:(1) 打开样品盖,将样品放入样品室。
(2) 关闭样品盖,参考工作手册,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滤光片。
(3) 调节样品室光强度旋钮,使显示的数值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4) 确保样品室内无异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3 调节零位位置零位位置是分光计测量吸光度的基准位置,需要在每次测量前进行调节。
具体步骤如下:(1) 断开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例如通过打开安泰罗克开关)。
(2) 将零位旋钮旋转至一个适当的位置,通常为零位置刻度线附近。
(3) 连接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
(4) 确认零位调节是否准确: 打开样品盖,不放入样品,读取吸光度是否为零,若非零,则需重新调节零位位置。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fbb28e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1.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背景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吸收光谱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色彩测量和溶液浓度测量等领域。
分光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对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的练习,加深对分光计原理和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并掌握分光计相关技术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分析1. 实验设备与原理本实验使用的是双束式分光光度计,它由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检测器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
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吸收光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2. 实验步骤2.1 分光计调节1.确保分光计和所有配件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2.调节光源位置,使其光亮度均匀。
3.调节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法兰垂直度,使其与光轴垂直。
4.调节光栅平行度,使其入射光和出射光都垂直。
2.2 分光计使用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预热后选择所需波长的光线。
2.对比参照样品(如纯溶剂)调零。
3.放置待测样品于样品室中,确保光线通过样品。
4.记录样品的吸光度数值,并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样品测量,记录了其吸光度数值,并计算了各浓度下的样品浓度。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源位置的调节对分光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光源位置不合适时会导致光强不均匀、背景信号偏高或偏低等问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法兰垂直度以及光栅平行度的调节对分光计的分辨率具有重要影响。
若光线与光轴不垂直或光栅平行度不理想,会使得光谱峰和光谱谷产生偏移、扩宽或形变,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样品的吸光度与样品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绘制吸光度与浓度的曲线,可以建立样品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利用吸光度测量样品浓度。
4. 实验建议基于本次实验的结果与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使用分光计之前,务必进行仔细的仪器调节,保证光源的均匀度、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法兰垂直度以及光栅的平行度等符合要求,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分光计调节实验报告
![分光计调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670d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c.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3. 通过实验,验证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并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角度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通过调节分光计上的各个部件,使光线在分光计中形成特定的光路,从而实现对角度和折射率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玻璃三棱镜3. 平面镜4. 汞灯5. 光具座6. 砝码7. 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置于光具座上,调整分光计的水平,确保分光计的主轴与地面垂直。
2. 调整望远镜:a. 将目镜插入望远镜筒内,调整目镜调焦手轮,使目镜中的分划板刻度线清晰可见;b. 将望远镜的光轴调整至与分光计的主轴平行,使望远镜能够观察到分光计上的平行光管。
3. 调整平行光管:a. 将汞灯放置在平行光管的一侧,调整光源位置,使汞灯发出的光线通过狭缝,照射到平行光管的物镜上;b. 调整平行光管的狭缝宽度,使出射光线成为平行光。
4. 调整三棱镜:a.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的高度,使三棱镜的光学侧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b. 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入射光线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并进入望远镜。
5. 观察并记录:a. 观察望远镜中的分划板,记录三棱镜顶角对应的位置;b. 调整三棱镜的角度,观察并记录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对应的位置。
6. 计算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节分光计后,观察到望远镜中的分划板刻度线清晰可见,且与平行光管的出射光线平行。
2. 通过实验,测得三棱镜的顶角为θ1,最小偏向角为θ2。
3.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n为:n = sin(θ1) / sin(θ2)4. 对比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验证了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并测量了三棱镜的顶角。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光学仪器和光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4b4a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b.png)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本实验旨在探究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技巧。
一、分光计的调整1. 光源调整:分光计的光源是实验的关键,它需要稳定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在调整光源时,首先要确保它的位置正确,通常位于分光计的顶部。
然后,使用调节旋钮调整光源的亮度,使其达到适当的亮度水平。
2. 光栅调整: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分离入射光的不同波长。
在调整光栅时,需要先将分光计的光栅旋钮置于初始位置,然后使用调节旋钮逐渐移动光栅,直到观察到最清晰的光谱。
3. 光路调整:光路的调整对于分光计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
在调整光路时,首先要确保光路中没有杂散光干扰。
可以通过调整分光计的光路盖板或使用遮光板来消除杂散光。
其次,需要确保光路中的光线垂直于光栅,可以通过调整光路盖板的角度来实现。
二、使用分光计的技巧1. 校准分光计: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先校准分光计。
校准分光计的方法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其吸光度,并与已知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调整分光计的参数或进行维护。
2. 选择合适的波长: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不同,因此在测量物质的吸光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波长。
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光谱图,找到吸光度最大的波长,并将分光计设置为该波长。
3. 注意样品的处理:在测量样品吸光度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如果样品是固体,需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如果样品是液体,需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时,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吸光度的数值以及所用的波长和样品浓度。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
正确调整分光计的光源、光栅和光路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选择波长、处理样品和记录实验数据也是使用分光计的重要技巧。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ed28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9.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分光计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调节分光计的方法;3.掌握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的仪器,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进行测量。
分光计由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和电子记录系统四部分组成。
1.光源:分光计使用一个稳定的、均匀的光源,如汞灯或钠灯。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钠灯作为光源。
2.色散系统:分光计的色散系统由凹透镜、凸透镜和光栅组成。
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作用是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使其与光栅发生干涉和衍射,进而产生色散现象。
3.检测系统:分光计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衍射光,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信号,最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4.电子记录系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三、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并将钠灯置于光源架上。
调节分光计的粗调节旋钮,使得从光源发出的钠黄光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和光栅之后,尽可能成为与装置光轴垂直的光束。
2.使用红色滤光片:将红色滤光片放在滤光片支架上,调节滤光片的角度,使得通过滤光片的光束尽可能平行。
3.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要测量的光束的波长。
调节分光计的微调节旋钮,使得通过光栅的光束在屏幕上形成干涉色环。
4.测量波长:测量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或者使用分光计的相关功能来测量光的波长。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测量了光的波长。
我们记录了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根据干涉色环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测量的光的波长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证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并掌握了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实验中需要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和分光计的角度,以及合理选择测量波长的方法。
分光计实验实验报告总结(3篇)
![分光计实验实验报告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7ec6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4.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分光计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角度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光计的结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利用分光计进行折射率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计的结构和调节方法。
2. 理解分光计的工作原理。
3. 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进而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三、实验原理分光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元件的反射和折射来形成平行光,并通过测量光线的偏转角度来得到光学参数。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利用了以下原理:1. 平行光原理:通过调节平行光管,使发出的光线成为平行光。
2. 折射原理: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3. 光栅原理:利用光栅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可以测量光的波长。
四、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三棱镜3. 水银灯光源4. 双面平行面镜5. 狭缝宽度调节工具五、实验步骤1. 分光计调节:- 调节望远镜,使其对准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
- 调节望远镜的光轴,使其垂直于主轴。
- 调节平行光管,使其发出平行光。
2. 测量三棱镜顶角:-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其位置,使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面上。
- 通过望远镜观察,当光线从三棱镜的一个面折射到另一个面时,记录下此时的角度。
-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三棱镜的另一侧面,得到顶角。
3. 测量最小偏向角:- 调节平行光管,使光线垂直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面上。
- 通过望远镜观察,当光线从三棱镜的两个面折射出来后,记录下此时的角度。
- 调节平行光管,使光线从三棱镜的两个面折射出来后,记录下此时的角度。
- 当角度达到最小值时,记录下此时的角度。
4. 计算折射率:- 利用折射定律和最小偏向角公式,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了分光计,使其能够发出平行光。
2. 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e783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3.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基本原理、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熟练掌握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的操作方法。
仪器与试剂:分光计、吸光池、样品液、标准样品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元件对进入的光束进行分光、照射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相对于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
在实验中,常用的光源有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器能将进入光束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样品液,另一路作为对照,通过检测两路光强的差异来确定样品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开启分光计电源,调节进入光束的波长,并让分光计进行零点校准。
2.将吸光池中加入待测样品液,调节吸光池位置,使两路光束通过样品液和对照液,并调节两路光线的强度。
3.通过调节光源强度、光源位置、样品液浓度等参数,使分光计读数稳定。
4.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光谱图。
5.测定标准样品,对照结果进行检验。
数据处理:根据吸光度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吸收光谱图,并通过查找光谱库来对比并确认样品成分和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遵守操作规程。
2.注意光源的强度和位置调节,以保证光线的稳定度和清晰度。
3.阅读样品液的使用说明书,注意配制样品液的浓度。
4.经常校正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并使用了分光计,测定了不同波长下的样品吸光度,并绘制了相应的吸收光谱图。
在测定标准样品时,我们对比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发现吸光度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是正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光源位置不稳、样品液的准备和调节等。
通过不断调整光源位置和样品液浓度,我们最终解决了实验问题,获得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熟练使用了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一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ee8945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2.png)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
在实验中,准确地调节和使用分光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介绍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数据处理。
一、分光计的调节方法1. 调节入射光源:首先,我们需要调节分光计的入射光源。
通常,分光计配备了一种称为“光源强度调节器”的装置,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入射光的强度。
在调节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较暗的样品来观察光源强度是否适合实验需求。
2. 调节光栅: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关键部件,它用于分散光线并选择特定的波长。
为了调节光栅,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称为“波长选择器”的装置。
通过旋转波长选择器,我们可以选择所需的波长,并观察光线是否被恰好分散。
3. 调节检测器:检测器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量光的强度。
调节检测器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称为“灵敏度调节器”的装置。
通过调节灵敏度调节器,我们可以使检测器对光的强度有一个适当的响应。
二、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的数据处理1. 收集实验数据:在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光的波长和强度数据。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分光计配备的软件或计算机接口来记录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一旦收集到实验数据,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波长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观察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计算光的波长分布或强度分布等参数。
3.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实验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样品的光谱曲线,以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结论。
结论: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对于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调节光源、光栅和检测器,我们可以确保分光计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分光计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a2a5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8.png)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加深对分光计原理
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原理。
1. 分光计,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的仪器。
通过分光计,可以得到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从而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步骤。
1. 调整分光计,首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待分光计预热一段时间后,调整光
源和检测器的位置,使其对准光栅。
然后,调整单色器,使其发出单一波长的光。
最后,调整样品室,将需要测定的样品放入样品室中。
2. 使用分光计,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后,通过调节单色器,使其透射出的光通过
样品,然后被检测器检测。
根据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调整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得到了样品在不同波
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加深了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
验操作能力。
在以后的实验和研究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使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还对分光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次实验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验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a17e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1.png)
实验名称: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学会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进而计算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常用于测量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长等光学基本量。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当光线入射到分光计的光栅上时,由于光栅的衍射作用,光束会发生分光,形成不同角度的光线。
通过测量这些光线的角度,可以计算出光栅的常数,进而推导出光波的波长。
实验器材:1. 分光计2. 三棱镜3. 平行光管4. 水银灯光源5. 双面平行面镜6. 刻度尺7. 记录纸实验步骤:1. 分光计的调整:1.1. 将分光计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
1.2. 调整望远镜,使其对准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
具体操作如下:a. 旋转望远镜前端的自准目镜手轮,使双十字叉丝刻线位于目镜的焦平面上,此时看到的双十字叉丝最清晰。
b. 将双面反射平面镜放在载物台上,放置时应如图所示,镜面垂直于其中两个螺钉的连线。
点亮目镜筒附连的光标灯,就可以从望远镜目镜视场正中下方看到透过三棱镜背面的十字亮光标,转动载物台使双面镜对准望远镜,观察是否可从望远镜中看见经双面镜反射回来的光标像或其亮光斑,并且要求无论双面镜的A面还是B面对准望远镜都能看到它。
c. 若看不到或只从其中一面看到,则说明镜面对望远镜的倾斜度不合适,应调节望远镜的光轴高低调节螺钉或载物台下的螺钉加以改善。
d. 见到十字亮光标像后,松开螺钉,抽出或推入目镜筒,使光标像清晰且无视差(眼睛左右微微移动,光标像与辅助水平叉线像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就是无视差)。
这样,望远镜就已对焦无穷远,可以接收平行光束了。
1.3.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
具体操作如下:a. 将被照明的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b. 使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
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2.1. 将三棱镜放在载物台上,确保其稳定。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bdd6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a.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3、学会使用分光计进行测试和测量。
二、实验仪器1、分光计;2、样品。
三、实验原理分光计是测定物质吸收或透过性的一种常用仪器。
其原理是将来样物质通过分光器分成两条光路:样品光路和参比光路。
样品光路与参比光路通过同一单色器、棱镜、滤光片和检测器。
样品通过样品槽后,进入样品光路;而参比光则通过参比槽后进入参比光路。
将两者的光强比较,便可得到吸收光强的比值,用这种比值来计算吸收率或透射率,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和测量。
四、实验步骤1、首先将样品放入样品槽中,调整样品槽的位置,使样品顶部与盖子处于同一水平面。
2、打开分光计电源,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一般为30min。
3、在分光计上调节样品光路和参比光路,需要通过螺旋齿轮调节分光比例。
首先,选择透明的样品,将样品槽置入样品架上,调节螺旋齿轮,使得参比光路和样品光路的光强相等。
对于颜色较深的样品,则需要进行较大的比例调节。
4、进行测试和测量。
摆动样品槽的轴,使样品槽中的液体充满槽,在读数过程中不能晃动样品槽和分光计。
在不同波长下进行测试,用计算机或分光计自带的计算方法计算透过率或吸光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注意预热时间,一定要正确定时。
2、保持仪器的干燥和无尘状态,清洁样品槽和盖子。
3、波长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分析物质选择不同,切勿随意更改波长。
4、将样品槽中的液体移除后,要及时清洗干净,避免残留污染。
5、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严禁接触高温、高压部件,禁止倒入腐蚀性物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几种不同浓度的HCl,结果如下:浓度(mol/L)透过率光吸收度0.05 87.6% 0.1340.1 76.2% 0.2750.2 55.7% 0.4710.5 30.3% 1.418分析结果发现,随着HCl浓度的增大,透射率不断降低,吸光度逐渐增大,说明HCl浓度与透射率、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呈现良好的负相关性。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2402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2.学会使用分光计进行光的分离和测量。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分光计;2.白光光源;3.凸透镜;4.显微镜尺;5.排水槽。
三、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利用光的色散现象,将复杂的光谱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实现光的分离与测量的仪器。
其结构主要包括光源、准直系统、分散系统、接收系统和检测器等。
分光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凹面反射镜和折射棱镜产生色散。
首先,通过准直系统将光源的光聚焦成平行光线,然后进入分散系统。
在分散系统中,光线通过凹面反射镜被分离成不同的波长,每个波长对应一个不同的角度。
最后,经过接收系统将各个波长的光线聚焦到检测器上进行测量。
四、实验步骤1.将分光计放在水平台上,调整仪器水平;2.将白光光源固定在光源支架上,然后将光源放在分光计上;3.打开白光光源,观察通过凹面反射镜的光线,在检测器上会呈现连续的光谱;4.调节分光计的反射镜和棱镜,使得光谱尽可能的清晰和明亮;5.使用显微镜尺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并记录数据;6.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出光谱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绘制出一条明亮的连续光谱图。
光谱图上的每一个峰代表着光线的一个波长,通过测量峰的位置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在分光计的应用中,常常使用光的波长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实验装置和调节的准确性。
如果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可能是由于分光计的调节不准确或者仪器本身存在问题。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实验台面水平,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在调节分光计时,要注意仪器各部件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光线能够正常传输;3.在测量光谱时,要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并记录准确的数据。
七、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结构和调节方法,学会了使用分光计进行光的分离和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装置和调节准确,实验过程较为顺利。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2278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6.png)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正确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准确性。
一、实验仪器与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吸收或透射光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来进行分析。
二、实验步骤。
1. 调节光源,首先打开分光计,调节光源使其稳定发光。
2. 调节波长,选择需要测定的波长,通过旋钮调节分光计的波长。
3. 校准基准线,将试样皿放在分光计上,调节基准线至零点位置。
4. 放入试样,将待测样品放入试样皿中,放入分光计中。
5. 测定吸光度,记录测定吸光度的数值,注意保持试样皿内无气泡。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规范,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2. 试样处理,待测样品要经过预处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数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正确使用技巧,测定了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情况下,我们能够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准确性。
同时也加深了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实验操作经验,也提高了我们对仪器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运用分光计进行实验,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实验中能更加熟练地操作分光计,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2611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8.png)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分光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在物理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棱镜的顶角、光栅常数等。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本报告将对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中的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分光计的结构与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圆盘四部分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平行光经过光学元件后的偏转角度,通过读数圆盘测量角度值。
二、实验误差来源(一)仪器误差1、刻度盘的偏心误差读数圆盘的刻度中心与旋转中心不重合,导致测量角度时产生系统误差。
2、刻度盘的刻度不均匀误差刻度盘的刻度制作可能存在不均匀,使得读取的角度值存在偏差。
(二)调节误差1、望远镜没有调好焦若望远镜没有对无穷远清晰成像,会导致观察到的像模糊,影响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2、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中心轴不垂直这会使测量的角度值与实际角度存在偏差。
3、平行光管没有调好平行光管出射的光不是严格的平行光,影响测量结果。
(三)观测误差1、肉眼观测的误差人眼对十字叉丝与像的重合判断存在主观性,容易引入误差。
2、读数误差读取刻度盘上的角度值时,由于估读可能产生误差。
(四)环境误差1、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部件的热胀冷缩,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2、振动实验环境中的振动可能使仪器的部件发生微小位移,导致测量误差。
三、误差分析方法(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二)数据处理与误差计算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测量数据的标准偏差、相对误差等,以评估误差的大小。
(三)对比实验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对比结果,分析误差来源。
四、减小误差的措施(一)仪器校准在实验前,对分光计进行仔细的校准,如调整刻度盘的零位、检查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性能等。
(二)精心调节严格按照调节步骤,耐心地将望远镜、平行光管和载物台调节到最佳状态。
分光计综合实验实验报告(3篇)
![分光计综合实验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d3374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通过观察光栅衍射光谱,掌握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的方法。
4. 通过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1. 光栅衍射原理: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并形成明亮细窄的谱线。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地投射到光栅平面上时,透过每一狭缝的光都会发生单缝衍射,同时透过所有狭缝的光又会彼此产生干涉,形成光栅衍射光谱。
光栅衍射光谱的强度由单缝衍射和缝间干涉两因素共同决定。
光栅方程为:\[ d \sin \theta = k \lambda \]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k为级数,λ为光波波长。
2. 三棱镜折射率测定原理: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棱镜材料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光线从棱镜材料射出时,再次发生折射。
通过测量入射角、折射角和最小偏向角,可以计算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钠光灯4. 白炽灯5. 三棱镜6. 双面平行面镜7. 刻度尺8.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调节分光计:a. 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底座,使望远镜和载物台处于水平状态。
b. 调节望远镜,使目镜清晰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c. 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使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
d. 调节平行光管,使其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
2. 光栅衍射光谱实验:a. 将钠光灯放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调整光栅与光轴垂直。
b. 观察光栅衍射光谱,记录各级明纹的衍射角。
c. 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波波长。
3. 三棱镜折射率测定实验:a. 将三棱镜放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调整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
b.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c. 调节入射光与棱镜材料表面垂直,记录入射角。
d. 调节出射光与棱镜材料表面垂直,记录出射角。
e. 调节入射光与出射光垂直,记录最小偏向角。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f2f8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b.png)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仪器和材料:分光计、样品溶液、试管、移液管、光栅、光源、调节螺丝。
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的仪器。
它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然后通过光电探测器测量光的强度。
分光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光栅、入射口、出射口、光电探测器等。
实验步骤:1. 调节光源:首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
通过旋转光源旁边的调节螺丝,使光源的亮度适合实验需要。
注意不要让光源太亮或太暗,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调节入射口:将样品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入射口。
通过旋转入射口旁边的调节螺丝,调节入射口的位置,使光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样品溶液上。
调节时要注意入射口与样品溶液之间的距离,以免影响光的入射角度。
3. 调节出射口:将光栅放入出射口,并通过旋转出射口旁边的调节螺丝,调节出射口的位置,使光线能够通过光栅并进入光电探测器。
调节时要注意出射口与光栅之间的距离,以及出射口与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被探测器接收。
4. 测量光谱:调节好分光计的各个部件后,可以开始测量光谱了。
将样品溶液置于入射口,并打开光电探测器的开关。
通过旋转光栅旁边的调节螺丝,可以调节光栅的角度,从而改变光的波长。
同时,观察光电探测器上的读数,记录下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
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旁边的调节螺丝,使光栅旋转到最大读数的位置,这样可以找到样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样品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图。
根据光谱图可以得到样品溶液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通过分析光谱图,可以判断样品溶液中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光源的亮度调节,以及入射口和出射口的位置调节。
这些调节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溶液的浓度和纯度,以及光栅的角度调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a905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0.png)
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分光仪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光仪原理的理解,为今后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仪器与原理。
分光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吸收、发射、透射光谱的仪器,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栅、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UV-Vis分光光度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发出一束宽谱光,经过样品后,被光栅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并由检测器检测吸收或透射的光强度。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等待30分钟使仪器稳定。
2. 调节零位,打开样品室,用双分光片或双分光池盖住样品室,调节零位校准,使示数稳定在零位。
3. 调节波长,选择合适的波长,调节波长旋钮,使示数与标准溶液吸光度相符。
4. 测定样品,将待测溶液装入样品室,测定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 关闭仪器,实验结束后,关闭分光光度计电源。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样品室使用前应清洁干净,避免残留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3. 调节波长时,应缓慢旋转旋钮,以免损坏仪器。
4.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避免长时间空转造成损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分光仪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顺利完成了样品的测定工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仪器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验中要保证仪器稳定后再进行测定,以减小误差。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分光仪的调节与使用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操作,使我们对分光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分光仪的认识,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今后在实验中将更加严谨和细致。
八、参考文献。
1.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化学仪器使用手册。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有数据)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有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3078b1d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3.png)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构造、作用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3)用分光计测棱镜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反射镜、汞灯。
三、简要原理1、测角原理测量光线之间的夹角,实质是测定平行光束的方位角。
A、B分别为平行光束和在望远镜焦平面上的会聚像点。
焦平面上的每一个点,都与从一定方向入射的平行光束相对应。
如果望远镜的光轴绕垂直于光束1和光束2的转轴转动,光轴由平行于光束1的方位转到平行于光束2的方位,则光轴所转过的角度即是平行光束1与2之间的夹角θ。
2、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折射率n的原理棱镜的顶角φ由实验室给出,实验时只要测出最小偏向角θ0便可计算出棱镜的折射率n。
四、内容步骤用分光计测量棱镜玻璃的顶角。
(1)用平面镜调整分光计;(2)使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①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使棱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称三边互相垂直。
②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
转动载物台,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和AB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只调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像都落到上十字线处。
调节时,切莫动螺钉(12)。
③测棱镜顶角A:对两游标作一适当标记,分别称游标1和游标2,旋紧刻度盘下螺钉,望远镜和刻度盘固定不动。
转动游标盘,使AB面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θ1和游标2的读数θ2。
再转动游标盘,使AB面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θ′1和游标2的读数θ’2.同意游标两次读数之差即是载物台转过的角度ϕ,取个平均值即是A角的补角,A=π−ϕ。
五、数据处理σn̅=26.38n=579.28+26.38六、结论及分析误差很大,主要原因是读数读的不准。
本实验包括“分光计的调节”和“读取数据”两个部分。
其中“分光计的调节”比较难也比较复杂,读取数据简单,但容易出错。
调节过程,步骤较多,要认真按照老师讲解的要求和方法调节。
在“读数”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看清游标卡尺的0刻度线所对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长安大学----分光计实验报告
7系05级孙明伟PB05007213 06.4.9.
实验目的:着重训练分光计的调整技术和技巧,并用它来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调节原理。
(此项在实验的步骤中,针对每一步详细说明。
) 2)测折射率原理:
实验要求:调整要求:①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当i
1
=i
2
'时,δ为
最小,此时
2
1
A
i=
'
2
21
1
1
min
A
i
i
i-
=
'
-
=
δ
)
(
2
1
min
1
A
i+
=δ
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则
2
sin
sin
sin
1
1
A
n
i
n
i=
'
=
故
2
sin
2
sin
2
sin
sin
min
1
A
A
A
i
n
+
=
=
δ
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折射率n,必须测出其顶角
A和最小偏向角
min
δ。
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
③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一起公共轴。
④调节动作要轻柔,锁紧螺钉锁住即可。
⑤狭缝宽度1mm 左右为宜。
实验器材:分光计,三棱镜,水银灯光源,双面平行面镜。
实验步骤:⒈调整分光计:
(1) 调整望远镜:
a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b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
c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
轴垂直时,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
(2)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
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2. 使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
(1)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是
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
(2)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
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 和AB 返回的十字象,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象都落在上十子线处。
3. 测量顶角A :转动游标盘,使棱镜AC 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
的读数1θ和游标2的读数2θ。
再转动游标盘,再使
AB 面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1θ'和游标2的
读数2
θ'。
同一游标两次读数误差11θθ'-或22θθ'-,即是载物台转过的角度Φ,而Φ是A角的补角, A=Φ-π.
重复操作两次,记下数据。
4.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1)平行光管狭缝对准前方水银灯。
(2)把载物台及望远镜转至(1)处,找出水银灯光谱。
(3)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望远镜跟
踪谱线运动,直到谱线开始逆转为止,固定载物台。
谱线对准分划板。
(4)记下读数1θ和2θ转至(2),记下读数1θ'和2
θ',有 []2211min 2
1
θθθθδ'-+'-=
原始数据如下:
1.顶角的测量及处理: 角度/分组
1 2 3 平均值
标准差 1θ
0°42′ 18°02′ 19°29′ 1θ'
120°44′ 138°04′ 139°30′ 2θ
180°40′ 198°00′ 199°27′ 2
θ' 300°45′
318°05′
319°31′
11θθ'- 120°02′00″ 120°02′00″ 120°01′00″ 120°01′40″ 28″
22θθ'- 120°05′00″ 120°05′00″ 120°04′00″ 120°04′40″ 28″
[]22112
1
θθθθ'-+'- 120°03′30″ 120°03′30″ 120°02′30″ 120°03′10″ 28″
综上观之,显然取Φ=
[]22112
1
θθθθ'-+'-时,其在平均值两侧波动较小,取得的Φ更符合“真值”.且其标准差 ()
1
3
1
2
--=
∑=n x x i i
σ 经带入,解得:
=σ28″.
A 类不确定度 n
u A σ
=
≈16″.
取置信概率为0.95时,查表得: t=4.30.
因为用刻度盘及游标盘测量角度时,最大允差属于均匀分布, 所以 B 类不确定度 =B u 1′/≈335″. 且 96.1=p k
由于 A=Φ-π, 可得: =A 59°56′50″. 所以 ()()≈+==Φ2
2B p A A u k tu Y Y 1′37″
2.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及处理:
测量次数为一次.
1θ 1θ' 2θ 2
θ' 107°55′
56°37′
287°53′
236°33′
[]2211min 2
1
θθθθδ'-+'-=
=51°19′00″ B 类不确定度 =B u 1′/≈335″. 即 δY =35″
所以,根据合成公式 1sin i Y =0.0003 2
sin A Y =0.0002
则 n Y =0.0013
=A 59°56′50″ []2211min 2
1
θθθθδ'-+'-==51°19′00″
2
sin
2sin
2
sin
sin min 1
A A
A i n +==
δ=1.6520
综上 n=1.6520±0.0013 p=0.95
实验结论:通过两次实验,对分光计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调整技术,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熟练,同时完成了物理量的测量与数据处理任务,并求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n=1.6520±0.0013 ,p=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