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卷一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测)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测)

2022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爱护总分 90分时间 4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6×6=36分)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2℃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答案】C【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B.生态系统能量流淌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植物叶、芽及细胞中特殊物质等可感受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只来源于生物D.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B项正确;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C项错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项正确。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完善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相互联系的图示(1)由上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通过________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________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________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①基础:____________;②桥梁:____________;③主导(基石):__________。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1.[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的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天津卷]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题后归纳]生态系统各类成分的关系如下图考向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考查3.[海南卷]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题指导]1.解答本题应明确如下两个“一定”(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光合细菌)一定是生产者,反之亦然。

(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反之亦然。

(解析版)2014高三名校生物试题汇编(第04期)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版)2014高三名校生物试题汇编(第04期)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 J/(cm2·a)B.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D.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2.(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B.三种生物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双向传递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3.(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a、h、c、d、e为群落成分,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4.(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5.(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6.(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面关于次级生产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生态系统中现有的有机物质再生产有机物质,即为次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C.次级生产量等于同化量减去呼吸量D.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都是异养生物7.(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中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

请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含有食物链的数量是 ____ 。

(2)图中未呈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 。

(3)可采用 ____ 法调查芦蒿的种群密度。

若要调查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滴在上进行计数。

若要描绘出藻类的群体生长的S型曲线,应该将单细胞藻类放在温度适宜浓度的全营养液和 ____ 条件下培养,并每天 ____ 随机取样。

(4)蘑菇可以从猪粪中获得 ____ (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水草可通过细菌的分解获得猪粪中的____ (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

【答案】(1)8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样方法血球计数板光照定时(4)物质和能量物质【解析】(1)图中含有食物链的数量是8。

(2)图中未呈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芦蒿的种群密度。

若要调查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进行计数。

若要描绘出藻类的群体生长的S型曲线,应该将单细胞藻类放在温度适宜浓度的全营养液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并每天定时随机取样。

(4)蘑菇属于分解者,可以从猪粪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水草属于生产者,不能直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菌的分解获得猪粪中的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要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C.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都相同D.生态工程是一类少耗能、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答案】C【解析】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不尽相同,C错误。

广东省高三生物复习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广东省高三生物复习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 十二 章
生态系统 第讲
•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
恢复
持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或自身
的能力。 抵抗力
恢复力
• (2)范围:
稳定性和
稳定性。
•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外界干扰并使
本质
自身 结构和功能 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
量增生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 (4)RQ叫做风险商数,是指生物污染物的
摄入量与临界水平的比值,RQ值低于1。
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
等于或大于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有害。
根据材料2表格计算,风险最大的生物A
是 。该生物2.的05RQ=
。分析如此
发展下去该杀虫剂对保育区内生物多样性
造A生成物的受影危响害严重并可能死亡,导致整
增长的区别;在K/2时环境阻力最小,故
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2=55亿。
3 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假设原来所供养
的人为X,改变膳食结构后可供养的人为Y,则植
1X
1X 2
4Y
1Y 5
物的总能量为 2 10% (改善之前),5 10%
10% 10%
10% 10%
(改善之后),而改善之前和之后植物的总能量不变,

.保 恢复原状的能力
持原状的能力 自动调节能力
原因
生态负系反统馈具有一定的

调节
,其基础
关系
都是相生反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两者

关系
•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动调节能力的关
生系物 营养结构 自动调 抵抗力 恢复力 举例

2021生物通用一轮练习:第二编 热点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

2021生物通用一轮练习:第二编 热点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通用一轮练习:第二编热点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热点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就是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A正确;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①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鹰、②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鹰、③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④植物→食植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⑤植物→食植昆虫→蛙→蛇→鹰、⑥植物→鼠→蛇→鹰、⑦植物→鼠→鹰、⑧植物→食植昆虫→食虫鸟→蛇→鹰,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正确;食物网只体现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正确.2.假如某食物网中有一种大型杂食性的海洋鱼类,它的食物有1/2来自海洋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包括四条食物链B.这种杂食性鱼与小型肉食性鱼只有竞争关系C.经测定此食物网的四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海洋植物D.从理论上计算,杂食性鱼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多需要海洋植物280千克答案D解析此食物网中共包括海洋植物→大型海洋鱼类,海洋植物→草食性鱼类→大型海洋鱼类,海洋植物→草食性鱼类→小型肉食性鱼类→大型海洋鱼类3条食物链,A错误;这种杂食性鱼和小型肉食性鱼都捕食草食性鱼类,所以二者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同时这种杂食性鱼又以小型肉食性鱼为食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捕食关系,B错误;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此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大型的杂食性海洋鱼,C错误;根据该杂食性鱼的食物结构可以知道该鱼的食物链有3条,当能量传递效率是10%时,消耗植物最多,故该鱼每增加1千克体重,需消耗海洋植物最多为:1×1/4÷10%÷10%÷10%+1×1/4÷10%÷10%+1/2÷10%=280千克,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武汉高三模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于北方针叶林D.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2.(2024·重庆高三冲刺)泥浆生物反应器可用来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原理是将被污染的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并向其中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搅拌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加速污染物的分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小型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泥浆生物反应器能够实现物质循环C.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属于分解者D.泥浆生物反应器属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3.(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期中)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仅要分析其组成成分,还要理清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都是植物B.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食物链和食物网都以生产者为起点,分解者为终点D.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是包括能源、气候、水等5.布氏菌从蚜虫体内获取全部营养元素,且为其提供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蚜虫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蚜虫是消费者,布氏菌是分解者B.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实线单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D.图中植物、蚜虫、瓢虫和草蛉之间构成了两条食物链6.(2024·西安高三模拟)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会下行传递,直接或间接影响更低营养级生物,称为营养级联。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突破练13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单项选择题1.(2020山东潍坊4月一模)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A流入甲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C.C/B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2.(2020山东烟台4月一模)“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

此区域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蠕虫及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当前科学家利用该区域的某些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3.(2020山东枣庄4月二模)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同化量是核心概念之一。

依据下列食物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草兔狐A.草的同化量等于草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兔的同化量等于兔的呼吸量和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同化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2020山东威海4月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5.(2020山东日照3月实验班过程检测)日照市面向大海,境内河流纵横,众多的湿地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2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分层训练)(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2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分层训练)(原卷版)

解密2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2019·浙江高二期中)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A.沙漠B.苔原C.草原D.热带雨林2.(2019·安徽淮北市·淮北一中高二月考)2018年2月16日四川雅江爆发森林大火,失火面积超过100公顷。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地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B.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减弱C.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2020·全国)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4.(2018·山东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往返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B.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考向二生态环境的保护6.(2021·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7.(2019·吉林省实验高二期中)下列处理方法或政策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B.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增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近年来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8.(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9.(2018·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三期末)最近,人们在广西某地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1.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氟利昂【答案】D【解析】人类过多地使用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

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污水净化过程中,微生物仅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B.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所需的能量由微生物供给C.该系统所遵循的生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D.植物池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少【答案】D【解析】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都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A错。

水生植物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B错。

该系统所遵循的生态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错。

污水中的溶解氧被前面水池的微生物消耗,到达植物池的水溶解氧较少,经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后期水中溶解氧增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某陆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三叶草、蜗牛、鸫和雀鹰等生物,其中雀鹰捕食鸫,鸫吃蜗牛,蜗牛吃三叶草。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三叶草处于第营养级。

(2)研究雀鹰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若该生态系统被某重金属污染,该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并对雀鹰造成严重危害,这种现象称为。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最终都将以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

【答案】(1)消费者一个(2)标志重捕法生物放大(3)太阳能热【解析】(1)根据题意可写成食物链三叶草→蜗牛→鸫→雀鹰。

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蜗牛属于消费者;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三叶草处于第一个营养级。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生态系统的结构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生态系统的结构试题(含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填空)1.概念。

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1.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总和。

答案:2.生物圈 全部生物 无机环境3.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物质:______、无机盐、空气、非生命的有机物。

②能量:热能、______能、化学能。

(2)生产者:①范围:主要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生物。

②地位: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③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或______________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3)消费者:①范围:主要是______,包括植食性动物、______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

②作用:消费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消费者对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具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解惑: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①范围:腐生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3.(1)①水分②光(2)①绿色植物自养型②主要③化能合成作用(3)①动物肉食性②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4)①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性动物②有机物4.判断正误。

(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

()(2)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答案:4.(1)√(2)×提示:消费者还可以是寄生或共生的微生物。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版)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1)考点15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2020·永寿县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BA.各营养级中,生物个体的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利用,所以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A正确;B.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但个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多少与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少无直接关系,B错误;C.生物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C正确;D.各营养级中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2.(2020·湖北武汉高三开学考试)某地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

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有机肥施加到果园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使果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高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果树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有机肥中的化学能【答案】A生态系统结构包括两方面: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和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B【解析】物质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答案】B【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4.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

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A类细菌的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B类细菌属于分解者C.该系统可通过群落演替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D.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答案】A【解析】增加B类细菌的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专题第3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单选题1. ( 2分) (2020·浙江选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B.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2. ( 2分) (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全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当前的全球人口状况和人类活动还未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B. 全球人口还将在几十年内继续增长C. 人口剧增将使得人均淡水资源、粮食资源日益减少D. 控制人口的目标是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3. ( 2分) (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不包括()A. 矿物质和化学品B. 制冷剂中的氟利昂C. 化学肥料D.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4. ( 2分) (2020·浙江模拟)下面关于人类活动致使臭氧减少危及地球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气圈对流层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遭长波辐射的伤害B. 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C. 臭氧减少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作物产量D. 大气圈上层的臭氧层空洞会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5. ( 2分) (2020高二下·重庆期中)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 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人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D. 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6. ( 2分) (2019高三上·湖州期中)下列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臭氧层空洞会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B. 温室效应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C. 酸雨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并容易感染病害D.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域生态系统稳态失衡的结果7. (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酸雨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 煤的大量燃烧B. 氟利昂的使用C. 工业废水的排放D. 外来物种的迁入8. (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下列不属于臭氧减少导致的危害的是()A. 南极冰盖开始融化B. 农作物产量减少C. 人体免疫功能减退D. 皮肤癌患者增加9. ( 2分) (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下列叙述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的是()A. 冬虫夏草是珍贵药材B. 豌豆是良好的杂交实验材料C. 森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 某种生物对人类的作用尚不清楚10. ( 2分) (2020高三下·哈尔滨月考)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病毒可靠飞沫传播,说明病毒可独立进行代谢B. 创可贴“透气”是为了保证伤口组织细胞有氧呼吸C. 二孩政策是为了调控我国人口性别比例D. 煮鸡蛋时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但鸡蛋的营养价值不变11. ( 2分) (2019高三上·大同开学考)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不断扩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从而不断提高人口的环境容纳量B. 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现在即使不控制人口数量,到了一定阶段,人口也会出现了S型增长,所以不必担心人口增长过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C. 环境污染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 人口增加,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12. ( 2分) (2019·江西模拟)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13. ( 2分) (2020高二下·银川期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高三生物试卷一模

高三生物试卷一模

高三生物试卷一模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C.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A. 复制、排列、分离、恢复B. 排列、分离、恢复、复制C. 分离、恢复、复制、排列D. 排列、复制、分离、恢复3. 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B. 基因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C. 基因是R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D. 基因是染色体的基本单位4.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A. 叶绿体的基质中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C. 线粒体的基质中D. 线粒体的内膜上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有关C.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D.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1分)6.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7.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期。

8.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______的改变。

9.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______和______。

10.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始于______,终止于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题10分)11. 简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12. 解释为什么说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

13. 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四、实验题(本题共20分)14.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注意事项: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请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要折叠、损坏答题卡。

3. 请按照题号顺序作答,不要遗漏任何题目。

4.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不要超时。

5. 答题时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填空题和简答题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14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14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四)第十四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浮游生物B.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植物和分解者C.生物种类、数量较少的一个湖泊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分解者解析:只有具备生态系统的4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才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一种生物成分解析: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种生物由于不同的生理活动,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

答案:A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b、c各代表一种生物成分),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2条食物链B.成分a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成分b不能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D.成分c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解析:从箭头的方向分析,a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是生产者,能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c是分解者,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如蚯蚓。

答案:B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解析: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可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能量流动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且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食物链的环节数不是无限的;同一种生物可能位于不同食物链,而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答案:C5.下列哪项不是..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A.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B.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选项B、C、D都是围绕这一特点展开的,而A项是描述食物网具有的特征,不是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高三生物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1. 概述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大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我们正面临着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生物练习题,帮助高三生了解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提供解决方案。

2. 生态系统
a. 生态系统由什么组成?
b. 解释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的概念。

c. 根据营养方式,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 生物多样性
a.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b. 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c. 解释为什么破坏一个物种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4. 捕食者和食物网
a. 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b. 为什么食物链和食物网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c. 消费者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对食物网产生什么影响?
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a. 解释污染和全球变暖的概念。

b. 列举三种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例子。

c. 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以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a. 解释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重要性。

b. 列举三种环境保护的好处。

c. 提供两种个人行动,以支持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

7. 总结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全球问题。

通过理解生态系统、生物
多样性、食物网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珍
贵的自然资源。

只有通过合作和关注,我们才能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单选题1.“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并清除其他树种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湿地公园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种越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差,故A错;公园需要人为物质和能量的供给,故B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故C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是不是绝对的禁止,而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要,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

则水体中好氧型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靠好氧微生物,因为开始污染物含量较多,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但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污染物逐渐减少,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大,微生物数量减少.同时还要注意甲乙两图之间横坐标上的时间对应关系,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取样计数前培养液应充分摇匀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判断是否有C02的生成C.生态瓶内各营养级生物数量要合理搭配,制作完成后要对生态瓶进行密封处理D.绿叶的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画滤液细线应沿铅笔线迅速重复2﹣3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取样计数前培养液应充分摇匀,A正确;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C0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的石灰水判断是否有C02的生成,B正确;C、生态瓶内各营养级生物数量要合理搭配,制作完成后要对生态瓶进行密封处理,C正确;D、绿叶的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画滤液细线不应连续迅速重复划线而应干后重复划线,D错误.故选:D.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假设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把狼杀绝,则鹿的个体数将会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稳定D.上升后下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把狼杀绝,鹿会因失去天敌而个体数增加,而使食物数量不足,导致鹿大量死亡,数量又会下降,选D。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②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③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④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丙和丁都以乙为食,存在竞争关系,正确;②乙和丁都占第二营养级,不能判断谁同化能量多,错误;③DDT沿食物链富集,丁的浓度最高,错误;④丁占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正确。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植物种类数/种演替阶段群落类型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D.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因为有土壤条件的存在,其类型为次生演替,故A正确。

营养结构较复杂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由表中数据可知应是常绿阔叶林,故B正确。

针叶林因为分层现象比草丛更复杂,其动物分层也会比草丛复杂,故C正确。

样方法应随机取样,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7.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时一般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以戊为起点,以丙为终点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A项错误;由于图1中的戊是生产者,庚是消费者,所以调查种群密度应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项错误;图2中曲线Y表示S型增长曲线,其中c表示K值,b表示K/2,即此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对应图3的t1值,此时可适当捕获,以保持种群最大的增长速率,C项错误;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由于生态系统缺乏丙的天敌、资源充足,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即J型曲线,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增长曲线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A.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性植物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答案】D【解析】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A错误;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应该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消灭,B错误;引进生物不当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C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这样可以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B.增加生态系统内的各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无关D.不同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一般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解: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A正确;B、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正确;C、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错误;D、不同的生态系统,器物种数目一般不同,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一般不同,D 正确.故选:C.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生物种类多,稳定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更不容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

11.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1=A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C.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D.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可知,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即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被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1),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1),因此W1=(A1+B1+C1+D1),C项正确;同理,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1即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A2+B2+C2+D2),A项错误;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输入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D1/W1=D1/(A1+B1+C1+D1),B项错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粪便量,应大于D1或(A2+B2+C2+D2), 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