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最佳状态和两个极乏阶段
人体最佳状态是阴阳平衡(阴上阳下)

人体最佳状态是阴阳平衡(阴上阳下)上热下寒,就是阳不归位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挑剔,吃点儿热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实火虚火,如何区分?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
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所以,在对付上火之前,你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多半是实火;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
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
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
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怎么形成的阳主升,阴主降。
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人的功率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的功率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的功率曲线是指在不同时间段内,人体所能产生的功率或能量输出的变化情况。
这个概念最早由运动生理学家提出,通过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来测量和分析人的能量消耗和耐力水平。
人的功率曲线对于理解人体的能量系统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不同的能量代谢途径来产生所需的力量。
根据研究发现,人体的功率曲线通常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在低强度运动时,人体主要依靠有氧代谢途径来提供能量;而当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时,无氧代谢途径逐渐参与,直到达到最大功率点;随着运动继续进行,人体能量的供应逐渐减少,导致功率逐渐下降。
人的功率曲线的形状和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况、训练水平和天赋等因素。
一般来说,训练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在达到最大功率点后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功率输出,而未经训练或训练水平较低的个体则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功率下降。
人的功率曲线的研究有助于优化运动训练和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了解个体的功率曲线特征,可以确定最佳的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
此外,对于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来说,了解自身的功率曲线也有助于在比赛中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竞技策略。
综上所述,人的功率曲线研究对于理解人体的能量系统、优化训练计划和提高运动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索功率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的运动指导,促进人的健康与运动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个体之间功率曲线的差异,以及在不同环境和运动方式下的功率曲线变化情况,为运动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如下:引言:在引言部分,将会对人的功率曲线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正文: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人的功率曲线的定义和特点。
- 2.1 人的功率曲线定义:本节将介绍人的功率曲线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1、周期日——周期日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
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2、高潮期——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
在体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在情绪高潮期,人的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在智力高潮期,人的头脑灵敏记忆力强。
3、低潮期——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阶段。
在体力低潮期,则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在情绪低潮期,人总是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在智力低潮期,则迟钝健忘、理解力差。
四、临界日1、当人体节律处在临界日时,人体能量释放和积累过程相互干扰,导致不稳定,此时节律似乎处于一种暂时性失调和不稳定状态,它们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暂时性失常,变得紊乱而不规则,机体协调能力降低,健康水平、思维记忆都受到一定影响,效率低,情绪波动大。
2、临界日又叫危险日,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中最关键的日子。
虽然三种节律临界日只占总时间的20%,即两三天时间,即两三天的时间,却发生60%的交通事故,70%的工伤和航空飞行事故。
就和电灯被烧坏多数出在关灯或开灯的转换瞬间一样,临界日是至关重要也是最危险的。
3、安排好临界日的工作和生活是必要的。
我们研究分析生理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协调自身,积极地对待内外环境,发挥出潜力。
在临界日,要加强心理调整,小心警惕,防止发生意外和工作差错,回避一些重要事件。
即使回避不开,也要牢记“今天临界日”,提前有思想和精神准备,稳定身心,三思后行,或预先让同伴稍加提醒。
4、但并非临界日都不好。
有英雄行为的人,占88%的英雄行为是发生在当事人的情绪节律临界日。
英雄行为需要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将自己的生命置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英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规行为模式,冲动是最有效的激发。
五、各阶段对人行为的影响见下表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体力节律体力充沛,身体灵活,动作敏捷,耐力和爆发力强,充满活力,能担负较大负荷的体力劳动,劳累后恢复得快;此时身体抗病能力强,不易感染疾病,治疗疾病效果明显。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根据斯瓦波达的理论,人的身体、情绪和智力状态分别受到三种不同的荷尔蒙的影响,分别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这三种荷尔蒙在人体内的高低水平会不断变化,导致人的身体、情绪和智力状态也会不断变化。
人体生物三节律分为三个阶段:1、生殖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最好,性欲和生殖能力最强。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15-25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2、成熟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逐渐下滑,但仍然比较健康。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20-30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3、衰老期:这个阶段人的身体状态最差,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15-25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人体生物三节律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生殖期时,人的身体状态最好,因此可以承担更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成熟期时,人的身体状态逐渐下滑,但仍然比较健康,因此需要更加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人体生物三节律处于衰老期时,人的身体状态最差,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保健和养生。
人体生物三节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稳态则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通过内环境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输到外界环境。
内环境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值和渗透压等。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维持在37℃左右,pH值在35-45之间,渗透压在280-320mOsm/L之间。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激素和氧气等。
人体通过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24小时生物钟最佳活动时间表

人体24小时生物钟最佳活动时间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所有生物从诞生之初就遵从着一个无形的“时钟”繁衍生息,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也都像是被一个时钟控制着,这就是“生物钟”。
遵循生物钟节律,能让身心每天都处在完美状态,远离疾病的侵扰。
人体24小时活动时间表1点:进入深睡眠期,此时人体对疼痛敏感。
2点:大多数器官都在休息,肝脏却忙着分解与排出一天的毒素。
如果此时醒来,就很难再睡着。
3点:全部器官都在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较低,脉搏、呼吸次数减少。
4点:全身器官节律放慢,体温达一天最低点,血流变慢,脑卒中、猝死等突发疾病容易悄然袭来。
5点: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基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6点:机体苏醒,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人体血压上升出现“晨峰现象”,心跳加快,体温升高。
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达到顶峰,人体新陈代谢进一步旺盛,免疫力最强。
8点:全身各激素分泌旺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高。
9点:神经兴奋性增强,各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痛感降低。
10点:精力充沛,创造力非常强,甚至会忽略身体不适。
这也是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活跃阶段。
11点:人体不易疲劳,心脏活力和心理状态积极。
12点: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但需要补充能量。
13点:第一个兴奋阶段已过去,精神困倦,需要休息。
14点:第二个低潮期来临,反应迟缓,办事效率较低。
15点:身体机能重新改善,感觉器官特别敏感。
16点:人体代谢水平较高,关节灵活,血糖升高。
17点:精力再度旺盛起来,工作效率更高,嗅觉、味觉、听觉等都很敏感,也是锻炼的好时机。
18点:体力、耐力和体温达最高峰,敏感度有所下降。
19点:血压上升且波动大,情绪不稳定。
20点:身心状态俱佳,思维和反应都非常敏捷。
21点:一天中记忆最佳的时间,学习效率最高。
22点:呼吸、心跳减慢,体温和激素分泌水平开始下降,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最好上床休息。
23点:细胞修复工作开始,一天的疲劳慢慢解除。
疲劳成疾的5个必经阶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疲劳成疾的5个必经阶段
导语:轻度疲劳摄取少量甜食疲劳阶段1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感觉到“轻度疲劳”。
这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
于是身体发出
轻度疲劳摄取少量甜食
疲劳阶段1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感觉到“轻度疲劳”。
这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
于是身体发出警戒,会令我们产生疲劳的感觉。
要消除这种疲劳,只需要花上5分钟即可。
大约进行5次深度深呼吸,并可摄取少量甜食,状况就能有所改善。
疲劳进阶让你觉得昏昏沉沉
疲劳阶段2
这个阶段的疲劳会使身体感觉到有些沉甸甸的。
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与血糖值持续下降,导致肌肉或内脏局部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的困境。
除了深呼吸之外,此时应该做一些轻度体操,让僵硬或者沉重的部位获得伸展,时间持续10~20分钟才有效果。
重点在于通过适当的活动恢复正常血流,由我们的体内产生热能。
如果无法中止疲劳时,身体就只能借助泡澡等外力,由体外来为身体加温,此时疲劳已进入下阶段3。
精疲力竭的疲劳
疲劳阶段3
在此阶段,你会觉得全身精疲力竭。
肌肉或内脏等部位含氧量与营养不足的状况更加严重,已经踏进即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运动生理学_14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广义疲劳 疲劳: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 一特定水平上的现象。 有: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等 (二)运动性疲劳及分类 1.运动性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 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 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 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 程。
1:大脑
2:向心传入抑制 3:动神经元兴奋性下降 4:分支点兴奋衰弱 5:神经肌肉接点抑制
1.中枢性疲劳
(1)概念:指发生在从大脑至脊髓部位运动神经元的 疲劳。 (2)发生的机理: ①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疲劳时,
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②代谢功能失调:大脑细胞中ATP、CP水平明显降低, 血糖含量减少,r-氨基丁酸含量升高,特别是5羟色胺和脑氨升高,可引起多种酶活性下降, ATP再合成速率下降,从而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二、稳定状态
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
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
种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动态平衡或相对稳
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强度较 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 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 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 氧量保持动态平衡,工 作能力保持在相应水平 上,这种状态称为真稳 定工作状态。
⑷.小强度运动 与中等强度相似,但主要是脂肪未 完全氧化的产物入血液引起。 3 非周期性和混合性运动 由于技术动作的不断变 化,中枢、N-M接头功能↘,(习惯的、自动化程 度高的、节奏感强的不易疲劳,而精力高度集中 及运动中动作多变的易疲劳)。 4 静力性运动 主要是中枢保护,此外肌肉供血↘, 憋气过多,心血管功能↘。
疲劳极限知识点总结

疲劳极限知识点总结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而导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倦感。
疲劳极限是指人体在经历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后,无法再维持原有的正常工作状态,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度疲惫和虚弱,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疲劳极限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学问题,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健康和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与疲劳极限相关的知识点。
一、疲劳的类型疲劳可以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两种类型。
生理性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者工作导致的身体上的疲倦感,如体力劳动工作者、长时间驾驶人员等。
心理性疲劳则是指由于长时间的思维、情感或者判断类活动导致的精神上的疲倦感,如工作繁忙的白领、高强度学习的学生等。
二、疲劳的影响1.身体疲劳造成肌肉酸痛、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等,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抽筋、猝倒等情况。
2.心理疲劳造成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疲劳的成因1.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或活动;2.连续的残酷训练或竞赛;3.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4.长时间的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5.持续的环境压力或恶劣的工作环境。
四、疲劳极限的预防1.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3.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避免长时间的精神压力;4.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减少环境压力和不良影响;5.适时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等。
五、疲劳极限的测定1.体力疲劳的测定:通过测定血乳酸浓度、肌酸激酶水平、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指标来判断体力疲劳程度;2.心理疲劳的测定:通过问卷调查、心理评估、神经影像学等方法来判断心理疲劳程度;3.综合评定:通过综合考虑身体和心理疲劳的各项指标来判断疲劳程度并进行评定。
六、疲劳极限的管理1.从源头上控制疲劳的发生,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活动;2.强化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3.建立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环境压力和不良影响;4.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疲劳问题;5.积极寻求帮助,包括专业咨询、医疗干预等。
人体周期

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原来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钟”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
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强,这样的时机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
这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
在此期,增加学习、运动量,往往事半功倍。
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运动员在此期易破记录。
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公式:t=(365.25×周岁数)± x。
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
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
)然后得到余数。
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
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内容提要
1.进入工作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 2.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
返回
二、进入工作状态
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的开始阶段, 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的开始阶段,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 刻达到最高水平, 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有一个逐步提高 的过程, 的过程,此称为进入工作状态 。
“自由基学 说” :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的电子基因。在细胞内,线粒 体、内质网、细胞核等中部分含有自由基。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 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几脂类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功能 和结构的损伤。 返回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中枢疲劳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 元。中枢运动神经元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 饿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 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 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
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强度以45%VO2max为 为 强度以 宜 心率在100—200次/min 次 心率在
主要因素
时间在10—30min为宜 为宜 时间在 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的间 隔一般不超过15min,在一般教学课 隔一般不超过 , 中以2—3min为宜。 为宜。 中以 为宜
返回
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赛前状态
准备状态
特 点 提 高 运 动 成 绩
。
起赛热症
特 点
起赛冷淡
特 点
利 于 发 展 机 体 工 作 能 力 和
的 时 间 适 当 缩 短 , 从 而 有
有 所 克 服 , 进 入 工 作 状 态
经 系 统 和 内 脏 器 官 的 惰 性
兴 奋 性 适 度 提 高 , 自 主 神 :
(健康生命)人体各器官活动和休息时间表

引导语:月有阴晴圆缺。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像一个小星球,一天之中随12个时辰、一月之中随日月盈亏、一年之中随24节气而潮动。
人体机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里同样有规律可循。
以下是人体器官24小时时间表,还不快来围观。
一、1:00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
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二、2:00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三、3:00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四、4:00“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
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五、5:00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六、6:00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
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七、7:00人体免疫力最强。
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八、9:00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
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九、10:00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
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十、12:00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
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十一、14:00反应迟钝。
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十二、15:00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
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十三、16:00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
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十四、17:00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十五、18:00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十六、19:00最易发生争吵。
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十七、20:00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
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中医疲劳可分为五劳、六极、七伤三大类,中医教你来应对

中医疲劳可分为五劳、六极、七伤三大类,中医教你来应对中医认为,疲劳现象的出现,与五脏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如四肢无力多与脾胃有关,腰酸腿软多与肾脏有关,气力不足多与肺脏有关,头脑不清多与心脏有关,不耐疲劳多与肝脏有关。
什么是疲劳?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
但主观疲倦感并不一定是机体疲劳,有时无疲倦感觉,而机体却已进入疲劳状态。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
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
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
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中医将疲劳分为三种五劳:五劳就是五种劳损,包括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
《素问·宣明五气篇》对体力性疲劳归纳为五劳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过度用眼会引起视疲劳;过分懒散会使精神不振;坐的时间太长或是保持静态的时间太长而不运动,肌肉就会松软而不坚实;持续站立、行走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筋骨肌肉疲乏、酸软。
六极:六极指疲劳引起的六种较为严重的机体病理变化,包括筋极、脉极、肉极、气极、骨极、精极。
严用和《济生方·论五劳六极证治》称:“盖劳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极;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极;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极。
”七伤:七伤指七种对身心伤害的因素,包括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受湿伤肾、形寒伤肺、忧思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伤志。
中医认为疲劳损害身体是按以下过程进行变化的:“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积劳成疾”。
过劳、情志、外邪等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引起的疲劳,多以肝、脾、肾三脏的损伤为主。
肝主疏泄,有疏通气血、条达情绪的作用。
人体生理节律

人体节律和应用一、每个人从诞生的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人体节律(又叫生物节律或生理节律)。
人体节律分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三种。
这些节律的时间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33天。
每个节律周期又分为高潮期、临界日昨低潮期三个阶段。
以上三个节律周期的半数为临界日,这就是说11.5天、14天、16.5天分别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的临界日。
临界日的前半期为高潮期,后半期为低潮期。
人处于高潮期,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记忆力好,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工作效率提高,工伤事故较少,发病机会也可减少。
人在低潮期体容易疲劳、做事拖拉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降低等。
临界日对人们的威胁较大,这时,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做事粗枝大叶,容易出差错事故,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多。
二、重视人体节律,合理安排作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情绪或者智力有时很好,有时却很坏,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从出生直至生命结束,其自身的体力、情绪或智力都存在着有强到弱、由弱到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体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的生物抓,它可以自动调节和控制生物的活动。
体力、情绪和智力的不同变化分为高潮期、低潮期和危险期。
在高潮期,人们感到体力旺盛,精神愉快,头脑灵敏,记忆力强,富有创造性,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低潮期,人们感到体力差,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喜怒无常,判断力下降等;在临界期,人们的身体处于频繁的变化或过渡阶段,体力、情绪或智力及不稳定,办事粗心,容易出差错,协调力差,容易感染疾病,已发生事故。
人们在调查事故的原因中发现有很多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当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低潮期或者危险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前苏联卫生部全苏眼科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事后检验的方式确认了生物节律的影响,他们对莫斯科第59医院在3个月内作的395例眼科手术做了详细分析,手术中遇到麻烦的有68%出现在当日外科医生体力生物节律不佳的时候,63%出现在外科医生情绪节律不佳的时候,病人生物节律在手术日不佳的有65%以上产生手术后并发症。
人类睡眠生理学特征解读

人类睡眠生理学特征解读睡眠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
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约7至9小时的睡眠时间,而婴儿和幼儿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
然而,睡眠并不只是简单地关闭眼睛和进入休息状态。
实际上,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特征。
本文将解读人类睡眠生理学的主要特征。
1.睡眠周期:人类睡眠通常按照周期性的阶段进行。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包括非REM(快速眼动期睡眠)和REM(快速眼动期睡眠)两个主要阶段。
非REM阶段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1号非REM阶段为浅睡眠,肌肉放松,体温下降;2号非REM阶段为深睡眠,脑电图波谷较大,心率和呼吸逐渐变缓;3号非REM阶段为深度最深的睡眠阶段,称为慢波睡眠,此时体温最低,呼吸和心率最慢。
随后进入REM阶段,此时梦境相对较多,快速眼动、大脑活动增加,肌肉完全放松。
2.睡眠时间和节律: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和节律都有独特性。
成年人通常在晚上入睡,并在早上醒来。
这种大致遵循日出日落的节律与人类生物钟的调控有关。
然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节律类型,如夜型人更喜欢晚睡晚起,而晨型人则喜欢早睡早起。
此外,睡眠时间还可能受到疲劳、压力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和节律都是独特的。
3.睡眠结构: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时间占比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变化。
通常情况下,非REM睡眠占睡眠时间的大部分,而REM睡眠占比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整个睡眠周期的重复进行,REM睡眠的时间会逐渐增加。
这种整体的睡眠结构在睡眠质量的评估和睡眠障碍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4.睡眠呼吸模式:睡眠过程中,呼吸的频率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在清醒状态下,呼吸通常是规律且平稳的,而在睡眠中,呼吸变得更加不规则。
特别是在REM睡眠阶段,呼吸可变性更大,可能出现浅呼吸、快速呼吸或不规则呼吸的情况。
这与REM睡眠期间大脑活动增加、心率加快和肌肉放松有关。
5.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得到充足和有效睡眠的重要指标。
14休闲-处方(第三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 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长短取决于工作性质、个人特点、 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一般来说, 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训 练程度低的运动员比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 时间要长,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也 会缩短;在适宜运动负荷下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 的时间就越短。此外,年龄和外界因素也能影响进入工作 状态的时间。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场 地条件好、气候温暖适宜以及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 备活动均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 (一)真稳定工作状态
• 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 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 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 真稳定工作状态。在真稳定工作状态下,肺通气 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 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 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 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 动员兴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 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 二、准备活动
•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 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 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 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 “极点”来得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 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 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 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 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 “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一次 呼吸”出现得也愈迟。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 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 的反应程度。
四力量感岁是每个人力量感最强的时候,因为这个年纪,我们体内的肌肉含量相对较高

四力量感岁是每个人力量感最强的时候,因为这个年纪,我们体内的肌肉含量相对较高一、引言四力量感岁是每个人力量感最强的时候,通常在25岁左右。
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骨骼和肌肉发育成熟的阶段,拥有最强的肌肉力量、耐力和反应速度。
然而,这个年纪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年纪,因为我们往往会忙于工作、学业和社交生活,而忽略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四力量感岁时期的特点、身体机能和保健方法。
二、四力量感岁特点1.肌肉力量四力量感岁是肌肉力量最强的时期。
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处于发育成熟的阶段,肌肉密度和肌肉纤维数量都达到了最高峰。
此外,四力量感岁时人体的荷尔蒙水平也相对较高,这有助于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2.耐力在四力量感岁时期,我们的耐力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肺功能已经得到发展,肺活量增加了,心率变得更加稳定,血液循环系统得到了优化。
这些因素使得我们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更能够持久。
3.反应速度四力量感岁时期,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得到了发育和成熟。
因此,我们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更加有效。
4.柔韧性虽然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方面相对较强,但四力量感岁时期的柔韧性相对较差。
这是因为我们的肌肉较为僵硬,关节的灵活性不足。
这也是我们在此时期需要多做伸展运动的原因。
三、身体机能1.心肺功能四力量感岁时,我们的心肺功能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肺活量增加,心跳率变得更加稳定,可以更快速地为身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2.骨骼健康四力量感岁时,骨骼密度也达到了最高峰,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保持适当的骨骼健康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3.免疫力四力量感岁时期,我们的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对各类病毒、细菌等作出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对抗大多数的疾病。
四、保健方法1.均衡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对于四力量感岁时期的健康至关重要。
尽量少食用过多的糖分、油脂等不健康的食品,而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品。
健康发布人生的四大阶段预示着不同的健康状态!您处于哪个阶段?

健康发布人生的四大阶段预示着不同的健康状态!您处于哪个
阶段?
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人的生命当中,周期一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预示着不一样的健康状态,您现在处于哪个状态呢?
第一个阶段
0-35岁——健康阶段
这是人生最活跃的阶段,也就是我们身体的组织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到完善,各方面功能都能够积极向上的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
36岁-45岁——疾病形成期
这个时候是我们的生理功能从顶峰开始下滑的一个阶段,这阶段有些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的症状开始出现了!所以专家称这个时期为疾病形成期!警报已响!警报已响!警报已响!
第三个阶段
46岁-55岁——人生沼泽地
生命的高危阶段已经出现了,大多数的疾病会在此阶段爆发,有的时候真的会危及生命,比如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等。
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岁-55岁之间,所以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上的沼泽地。
这个阶段我们该怎么办呢?
怎样度过高危期呢?
告诉大家,鱼肉富含丰富的欧米伽脂肪酸,能够增加人体分解以及利用糖保持糖代谢的正常状态,还有金枪鱼、鳗鱼都是预防糖尿病的佳品。
西红柿,能够有效地对抗血栓,预防心梗和脑梗死。
每天早上起来,睡醒之后面临着水分缺乏,血液凝结等情况,此时,吃一个
番茄就能够有效地减少血栓的形成!
第四个阶段
56岁-65岁
如果65岁以后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的病变,没有明显的疾病的话,这个时期反倒相对成了安全期!
以上内容来自
BTV生活《生活面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2 0 1 2. 0 7 ( 下 旬 刊)
农医
下午开朗愉快、思维敏捷。早上学习一、二节课效果差,三、四节 课效果反而好一些。晚上 18:00-21:40 为生理第一极乏阶段、
生理反应强,所以晚上不加班学习。后半夜 00:00-3:00 为生理 第二极乏阶段、生理反应弱。
第三种类型学生,生理最佳状态时间为晚上 19:00-23:00, 晚上精神头极大、不想睡觉。后半夜 1:00-4:40 为生理第一极 乏阶段、生理反应强。早上学习一、二节课记不住,恰好是 7: 00-10:00 生理第二极乏阶段、生理反应弱。早上 7:00 之前起床 轻松,多睡一会儿,7:00 之后起床反而乏得很,起不来床。
2 结果
对 480 名在校初、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体生理 最佳状态和两个极乏阶段的时间分布四种类型人的分布比 例大致为 4: 2: 4: 0.1。在生理最佳状态时间内,受试者表 现为脚心、脚掌温度比对侧小腿肚高。在生理最佳状态时间 以外,则脚心、脚掌比小腿肚凉,感觉差异明显。
3 讨论
3.1 人体生理最佳状态与极乏阶段的时相差异 1957 年人们首次发现存在一种反常睡眠的人,这种人
第一种类型学生,生理最佳状态时间早上 7:00-11:00, 早上学习记忆力强、反应快、超前理解力强、灵感多、举一反 三、学习轻松。下午 13:00-16:40 为生理第一极乏阶段、生 理反应强。晚上 19:00-22:00 为生理第二极乏阶段、生理反 应弱,一般来讲晚上不加班学习。
例: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很会学习,他 们回到家后,吃完饭,先睡上一觉,晚上 22:00 以后,起床再
夜间精神焕发、活泼而积极,白天却精神萎靡、极易入睡。基
于这种发现,国内外科学家广泛研究了不同个体两个生理 极限阶段出现的时间差异,并将其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四种 不同类型人生理最佳状态、两个极乏阶段时间见表 1。四类 人群生理极限阶段的时相差异与不同个体生物钟节律的差 异有关。 3.2 两个生理极限状态的外在表现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温升高、大脑记忆、思维 的最佳状态在一天中为 4 个小时,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 人早上 7:00-11:00,第二种类型人下午 12:00-16:00,第三 种类型人晚上 19:00-23:00。此外,还存在反常睡眠的第四 种类型人,他们的最佳状态是后半夜 00:00-4:00。四种类型 人在生理最佳状态后,体温降低,生理上出现两个低潮阶 段,即两个极乏阶段,时间分别是:生理最佳状态 4 小时后 2 小时有约持续 3 小时 40 分极乏,此为生理第一极乏阶段、 生理反应强,再隔 2 小时 20 分有持续约 3 小时极乏,此为 生理第二极乏阶段、生理反应弱。为验证这一现象,作者对 480 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农医
2 0 1 2. 0 7 ( 下 旬 刊)
人体生理最佳状态和两个极乏阶段
赵艳军
(乌鲁木齐市小西沟苏州路西街 16 号移动公司后勤服务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Biblioteka - 7894(2012)21- 0132- 03
摘 要 儿童以口头引导询问为方式, 成年人用自己的两 只脚在室内温度 5℃~15℃之间,互相接触 感 觉 两 边 温 差 来 确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关键词 生理状态 时间规律 生理 The Best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Human Body and Two Extreme Shortage Stages // Zhao Yanjun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children with word guidance, while adults with their own two feet i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at 5℃~15℃ and they contact each other to feel the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 on both sides, so as to determine which kind their belong to. Key words physiological state;time distribution;physiology Author’s address Logistics Service Center of China Mobile of Urumqi,830001,Urumqi,Xinjiang,China
表 1 人体生理最佳、两个极乏阶段时间表
生理最佳 状态时间
生理第一极乏 阶段时间
生理第二极乏 阶段时间
第一种类型人 早上 7:00-11:00 下午 13:00-16:40 晚上 19:00-22:00
第二种类型人 下午 12:00-16:00 晚上 18:00-21:40 后半夜 00:00-3:00
在生理最佳状态时间,个体表现为体温升高:大脑思维 敏捷,记忆力强,超前理解能力快,灵感多,情绪高涨,精力 充沛,肺呼吸功能舒畅,全身肌肉舒适有力等。在两个生理 极乏阶段,个体表现为体温降低,大脑记忆、思维能力较差, 注意力难以集中,办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烦躁、情 绪低落、昏昏欲睡、全身肌肉乏力不适等。根据这些外在表 现,人们便较容易区分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3.3 人体生理两个极乏阶段研究的实际意义 3.3.1 四种类型的学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初中和高中六个年级 480 名在
校学生,受试者性别不限、身体健康。 1.2 调查方法
儿童采用口头询问方式。成人则在不同时间内,在室内 温度 5℃-15℃之间,将自己的一只脚的脚掌、脚心贴在自 己另一条腿的小腿肚上,感觉二者温度的差异,并观察体温 的变化、大脑思维、记忆能力、呼吸的改变,全身肌肉是否舒 适有力,情绪有何变化。
第三种类型人 晚上 19:00-23:00 后半夜 1:00-4:40 早上 7:00-10:00
第四种类型人 后半夜 00:00-4:00 早上 6:00-9:40 下午 12:00-15:00
用功学习,其实并非其聪明会学习,是在避开生理第二极乏 阶段。
第二种类型学生,生理最佳状态时间为下午 12: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