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直动式溢流阀的键合图建模与仿真分析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先导式溢流阀建模与仿真的探讨

先导式溢流阀建模与仿真的探讨

先导式溢流阀建模与仿真的探讨0 引言在大多數液压系统中,溢流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压力控制元件,其通常的作用是维持系统压力的恒定,由于这种阀的动态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对溢流阀的静、动态特性研究的比较普遍[1-2]。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功率键合图的基本方法,以Y-25B型先导式溢流阀为例,建立先导式溢流阀的键合图模型,在20-sim软件上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研究溢流阀内部的结构参数及外部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对提高溢流阀的性能甚至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1 键合图法的基本原理键合图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Paynter教授提出的[3]。

几十年来,以Kamopp DC和Rosenberg RC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

键合图是一种功率流图,它表示一个系统的输入功率在系统中的流向及在系统中各元上的作用情况,其实质是表示了系统中的能量变化、转换的形式及其相互的逻辑关系。

包含4种广义变量:势变量()、流变量()、变位变量()及动量变量()。

其中势、流为功率变量,变位变量及动量变量为能量变量。

在液压系统中,势变量和流变量分别对应于压力和流量。

功率键合图是彼此间用功率键连接起来的键图元的集合。

功率键是一个带有半箭头的有向短线段,半箭头的指向即表示键上功率的流向,见图1。

各键上的功率可视为系统总功率的分量,每根键上分别标有表示该功率的两个分量,如液压力与流量,功率的大小等于与的乘积。

图1 功率键示意图Fig.1 Power Bond schematic diagram2 20-sim 的功能和特点2.1 软件概述20-sim软件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化学等领域的设计、建模和仿真的研究中。

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基于键合图的自动建模与仿真。

除此之外,还支持方块图、图标、方程形式的建模。

2.2 建模方式20-sim拥有一个门类齐全的模型库,提供了大量预先定义好的模型,分为键合图、图标、信号和系统四个部分。

功率键合图

功率键合图

有相等的电压值,而输入电流值等于输出
的电流值即在该节点上输入、输出电流的
代数和为零。
p2q2
p1q1
p
p3q3
p2 q2
p1 o p3
q1
q3
p1=p2=p3 q1-q2-q3=0
用o结点表示三通管路
b.1结点-相当于一个串联电路,在该节点上电流相等, 而上流的电压值等于下流的电压值加上该电
路中的电压损耗值,即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利用功率键合图和MATLAB进行液压系统的 数字仿真,不仅可以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 仿真分析,还可以通过改变仿真条件对液压系统 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试验。
用键合图和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1)功率键合图全过程的代表性 (2)关于功率的流向 (3)功率键合图中各变量的关系 (4)MATLAB仿真程序的选择 (5)MATLAB仿真算法的选择
p1
p3
q1
△p=p2
p2 q2
p1 1 p3
q1
q3
p1=p2+p3
用1结点表示带有液阻的管路
q1=q2=q3=q
c. 变换器TF(transformer)
TF是一种能量变换器 用于不同类 型能量之间的转换; 或同类型能量 之间的转换。
表示形式:
e1 f1
TF :m
e2 f2
e1m=e2 f2=f1/m
阀体 上阻 尼孔 参数 值的 仿真 曲线
(a)R1=2.063e8 (b)R1=2.063e9
(c)R1=2.063e10
(d)R1=2.063e11
结果分析
一般的分析认为,这种结构的先导式溢流阀的阀体 上阻尼孔的作用主要为在油液流过阻尼孔之后,当先导 腔的压力达到系统调定的压力之后,先导阀芯开启,油 液经过阀体上的阻尼孔时有压力损失,使主阀芯上、下 腔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主阀芯开启溢流。

合肥工业大学-直动式溢流阀仿真

合肥工业大学-直动式溢流阀仿真

计算机仿真直动式溢流阀仿真实验班级:机设13-4班学号: 2013210360姓名:杨尚武授课教师:翟华日期: 2016年4月13日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要求学生能掌握连续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状态变量法的一般过程,键合图法仿真的一般过程,以四阶定步长龙格——库塔法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写。

二、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能掌握连续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状态变量法的一般过程,键合图法仿真的一般过程,以及四阶定步长龙格—库塔法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号要求每个学生参考上述源程序,独立编写C语言源程序或其他高级语言程序,正确计算仿真结果,并绘制压力P(t)和时间t的关系图,以及阀芯位移x(t)和时间t的关系。

三、参考C语言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FILE * fp;int i,j,e,g,l,s,n1,n2,b[3][2];float d1,r1,r2,i1,c1,c2,x1,h1,a1,c,p0,pp,q1,x2,t;float a[3][3],y[3],u[2],k[3][5],h[5],p[3][5],z[3],d[3][5];if((fp=fopen("fz1","wb"))==NULL){printf("cannot open file\n");}fprintf(fp,"digital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relief valve\n");d1=0.012;r1=0.39e+11;r2=0.147e+12;i1=0.0614;c1=0.8e-12;c2=0.2e-4;x1=0.0014;p0=0.6e+6;pp=0.3e+7;q1=0.46e-3;h1=0.0003;t=0.0;n1=5;n2=55;a1=0.785*d1*d1;a[0][0]=-a1*a1*r1/i1;a[0][1]=-1.0/c2;a[0][2]=a1/c1;a[1][0]=1/i1;a[1][1]=0.0;a[1][2]=0.0;a[2][0]=-a1/i1;a[2][1]=0.0;a[2][2]=-1/(r2*c1);for (i=0;i<=2;i++){for (j=0;j<=1;j++)b[i][j]=0;}b[0][0]=-1;b[2][1]=1;y[0]=0.0;y[1]=0.0;y[2]=p0*c1;x2=q1/(0.7*3.14*d1*sqrt(2.0*pp/900.0));u[0]=pp*a1-(x1+x2)/c2;u[1]=q1;c=-0.7*3.14*d1*sqrt(2.0/900.0);for(i=0;i<=2;i++){k[i][0]=0.0;}h[0]=0.0;h[1]=h1/2.0;h[2]=h1/2.0;h[3]=h1;fprintf(fp," T P(T) X(T)\n"); for (e=1;e<=n2;e++){for (g=1;g<=n1;g++){t=t+h1;for(j=1;j<=4;j++){for(i=0;i<=2;i++){p[i][j]=h[j-1]*k[i][j-1];z[i]=y[i];z[i]=z[i]+p[i][j];}if(z[1]<0.0) z[1]=0.0;if(y[1]==0.0&&z[0]<0.0)z[0]=0.0;if(z[2]<0.0) z[2]=0.0;for (i=0;i<=2;i++){d[i][j]=0.0;for(l=0;l<=2;l++){d[i][j]=d[i][j]+a[i][l]*z[l];}k[i][j]=d[i][j];for(s=0;s<=1;s++){k[i][j]=k[i][j]+b[i][s]*u[s];}}if(y[1]==0.0&&k[0][j]<0.0)k[0][j]=0.0;if(y[1]==0.0&&k[1][j]<0.0)k[1][j]=0.0;if(y[2]==0.0&&k[2][j]<0.0)k[2][j]=0.0;if(y[1]>x1){k[2][j]=k[2][j]+c*(z[1]-x1)*sqrt(z[2]/c1);if(y[2]==0.0&&k[2][j]<0.0) k[2][j]=0.0;}}for(i=0;i<=2;i++){y[i]=y[i]+h1*(k[i][1]+2*k[i][2]+2*k[i][3]+k[i][4])/6.0; }if(y[1]<0.0)y[1]=0.0;if(y[1]==0.0&&y[0]<0.0)y[0]=0.0;if(y[2]<0.0)y[2]=0.0;}fprintf(fp,"%7.5f %e %e\n",t,y[2]/c1,y[1]); }}四、输出结果digital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relief valveT P(T) X(T)0.00150 1.449418e+06 0.000000e+000.00300 2.288071e+06 0.000000e+000.00450 3.099895e+06 1.151061e-040.00600 3.868414e+06 4.654126e-040.00750 4.600404e+06 1.006565e-030.00900 4.988608e+06 1.692020e-030.01050 3.161974e+06 2.095751e-03 0.01200 1.816280e+06 1.854696e-03 0.01350 1.982722e+06 1.433021e-03 0.01500 2.839527e+06 1.252615e-03 0.01650 3.644874e+06 1.364071e-03 0.01800 3.882667e+06 1.673995e-03 0.01950 3.016941e+06 1.839893e-03 0.02100 2.377060e+06 1.706981e-03 0.02250 2.531030e+06 1.497600e-03 0.02400 3.156087e+06 1.446740e-03 0.02550 3.501333e+06 1.583777e-03 0.02700 3.186811e+06 1.717583e-03 0.02850 2.736281e+06 1.695083e-03 0.03000 2.673098e+06 1.579036e-03 0.03150 2.970536e+06 1.515308e-03 0.03300 3.243553e+06 1.563448e-03 0.03450 3.179934e+06 1.648301e-03 0.03600 2.923158e+06 1.665780e-03 0.03750 2.805473e+06 1.611564e-03 0.03900 2.920318e+06 1.561015e-03 0.04050 3.096681e+06 1.568833e-03 0.04200 3.124609e+06 1.614838e-03 0.04350 3.001740e+06 1.639431e-03 0.04500 2.899607e+06 1.619705e-03 0.04650 2.925323e+06 1.587159e-03 0.04800 3.023885e+06 1.580377e-03 0.04950 3.071301e+06 1.601658e-03 0.05100 3.024275e+06 1.621452e-03 0.05250 2.955756e+06 1.617937e-03 0.05400 2.946312e+06 1.600020e-03 0.05550 2.993725e+06 1.590586e-03 0.05700 3.033829e+06 1.598347e-03 0.05850 3.023208e+06 1.611109e-03 0.06000 2.984370e+06 1.613578e-03 0.06150 2.966569e+06 1.605188e-03 0.06300 2.985009e+06 1.597548e-03 0.06450 3.011714e+06 1.598983e-03 0.06600 3.015217e+06 1.606013e-030.06750 2.996430e+06 1.609634e-03 0.06900 2.980998e+06 1.606533e-03 0.07050 2.985335e+06 1.601573e-03 0.07200 3.000486e+06 1.600654e-03 0.07350 3.007349e+06 1.603957e-03 0.07500 2.999997e+06 1.606921e-03 0.07650 2.989607e+06 1.606318e-03 0.07800 2.988369e+06 1.603569e-03 0.07950 2.995737e+06 1.602179e-03 0.08100 3.001721e+06 1.603411e-03 0.08250 2.999946e+06 1.605345e-03五、实验报告1.直动式溢流阀键合图模型是:2.直动式溢流阀系统状态方程是:1214321221211211121212121)111(11I R A p Q V C R R R p I A V p IxS V C A x C p e ++---==-+--=3.系统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为:4.阀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谭宗柒;叶惠军;周玉琼;朱华玲;居绩峰【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24)4【摘要】利用Fluent软件对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压力分布、速度矢量分布、紊流动能分布、能量耗散分布图,可以看出阀的进口处压力分布最密、流速大幅增加、紊流动能和能量耗散分布比较密集;分析了结构因素对气蚀腐蚀的影响,阀座及阀芯拐角处负压值低、气蚀严重;分别对阀座拐角处进行倒角、阀芯拐角处进行倒圆,结果表明经过结构优化后的溢流水阀气蚀现象得到明显改善.%A simulation of internal flow of a direct-acting pure water relief valve is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Fluent. The maps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velocity vectors,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re obtain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valve,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most dense) the flow rat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distributed intensive. Meanwhile, the impacts of structural factors on cavitation corrosion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negative pressure is low and the cavitations is serious at the corner of the seat and spool. So that som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vitations phenomen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总页数】3页(P69-71)【作者】谭宗柒;叶惠军;周玉琼;朱华玲;居绩峰【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2【相关文献】1.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分析 [J], 柴光远;黄楠;颜丽娜2.直动式纯水溢流阀设计与仿真分析 [J], 张东东;杨国来;李明学;王建忠3.基于FLUENT的非淹没式纯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场仿真 [J], 刘丽芳;黄传真;朱洪涛;车翠莲;李全来4.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仿真 [J], 袁桂锋;赵连春;王传礼5.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流场仿真 [J], 叶献华;王传礼;袁桂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动式减压阀压力特性与流量特性仿真

直动式减压阀压力特性与流量特性仿真
这次气动作业要求我们对直动式减压阀的压力特性以及流量特性进行仿真实验,在这一 过程中最困难的步骤就是在于找到合理以及最能体现减压阀工作状态的经验公式,在这一环 节中,我不仅用到了气动电子技术中的知识,以及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还通过相关文献的 查找,通过阅读文献找到了相应的仿真公式以及仿真方法。此外,此次作业还帮助我回顾了 减压阀的相关知识,以及 matlab 软件的使用,这些都是我这次的收获。
当流量增加时,阀口开度增加,P2 会减小;当 P1 增加时,为了保证流量不变,阀口
开度会减小,P2 会增加。由于减压阀在工作时在阀口处还受到稳态液动力,因此有:


小孔处气体流速为果忽略小孔稳态液动力的话,则有:
根据起受力分析以及锥形阀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可以得到
其中 Pb 大气压强,取 三,仿真实验与结果
2、压力特性分析: 由受力分析可知气体 P1-P2 的关系如下
取 q=500dm3/min,通过 matlab 作图得到 P1—P2 图像如下图所示
其 matlab 程序如下: r1=0.015;%主阀芯底部半径 A1=1.257;%主阀芯底部作用面积 A2=6.362;%P2 作用膜片面积(上部) K=167000;%弹簧刚度 T=293;%温度 R=8.31;%气体状态常数 Pb=1e6;%大气压 k=2; P1=1000:10000:1e8;%入口处压力 P2=1000:1000:1e7;%将 P2 从 1000 变到 1000000,其中每次变化的数值为 1000 q=500;%初始流量 a=45;%主阀芯底部倾斜角 Cv=0.98;
参数选定:



流速系数



1、流量特性分析:

直动型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直动型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直动型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直动型溢流阀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一、引言在液压系统中,溢流阀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件,它主要用于保护液压系统,防止系统压力过高导致的设备损坏。

应用键合图法仿真溢流阀动态性能

应用键合图法仿真溢流阀动态性能

应用键合图法仿真溢流阀动态性能
崔维娅
【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1(000)003
【摘要】本文应用键合图法建模,对差动式单级溢流阀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预测了某些结构参数改变后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经实验证明了动态模型的正确性。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崔维娅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
【相关文献】
1.仿真直动式溢流阀瞬态响应的键合图法 [J], 郑红梅
2.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节流调速动态性能仿真研究 [J], 张立军;赵升吨;陈晓华
3.基于键合图和SIMULINK的比例溢流阀建模与仿真 [J], 周伟安;沈雪明;柯敏
4.利用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实现溢流阀的动态仿真 [J], 胡勇;周建军;贾方
5.用功率键合图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西德高压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 [J], 杨征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仿真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仿真

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仿真*袁桂锋#赵连春#王传礼!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l "摘要I 纯水液压已成为液压发展的新方向 纯水溢流阀作为纯水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已成为液压界研究的新热点O 本文建立了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利用Ma t i ab 软件仿真分析了其动态性能 得到了影响其动态性能的主要参数O 仿真结果表明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性能良好 满足实用要求 在解决腐蚀等问题的基础上 能够代替油压溢流阀O关键词I 纯水液压;溢流阀;动态特性;仿真中图分类号I T~l37.52+l 文献标识码I A 文章编号I l00l -388l 2006 6-088-3N u m e r i c al s i m u l at i onof wat e r h yd r au l i c r e l i e f v al veY U A Ng ui f e ng Z ~A Ol i a nc hun W A N gc hua ni iD e pt .o f M e c ha ni c a i e ng i ne e r i ng A nhui U ni v e r s i t y o f Sc i e nc e a nd T e c hno i o g y ~ua i na n A nhui 23200l c hi naA b s t r ac t 1T he w a t e r hy dr a ui i c t e c hni gue ha s be e n t he t r e nd i n o f hy dr a ui i c t e c hni gue .A s o ne o f t he ke y c o m po ne nt s o f t he w a t e rhy dr a ui i c s y s t e mw a t e r r e i i e f v a i v e i s f o c us e d o n i n m a ny r e s e a r c he s .A ppi y i ng s i m ui a t i o n s o f t w a r e M a t i a b t he dy na m 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e w a t e r hy dr a ui i c r e i i e f v a i v e w e r e pr e s e nt e d by s i m ui a t i o n a na i y s i s .T he s i m ui a t i o n r e s ui t s i ndi c a t e t ha t t he w a t e r r e i i e f v a i v e ha s g o o d dy na m i c pe r f o r m a nc e a nd c a n be a do pt e d i n pr a c t i c a i a ppi i c a t i o n ba s e d o n a v o i di ng t he pr o bi e m s a s c o r r o s i o n e t c .K e yw or d s 1W a t e r hy dr a ui i c ;R e i i e f v a i v e ;D y na m 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i m ui a t i o n纯水作为液压传动介质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阻燃性好\清洁无毒\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因此成为液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之一O 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可起稳压作用 是液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这类阀在工作中除保证在稳态情况下有足够的控制精度外 还须保证具有足够的动态品质O 故纯水溢流阀的动态性能对于纯水液压系统是十分重要的O 当溢流阀在一个确定的调定压力下工作 其溢流流量g 随着负载工况的变化而变化O 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就是指当流过溢流阀的流量发生阶跃变化时 溢流阀所控制的液体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O 其动态品质是指溢流阀在接受一个流量阶跃信号@s 以后 由一个稳定的压力转变到另一个稳定压力的变化过程;它包含有动态超调量和过渡时间两个内容O 它决定溢流阀的快速响应性能 也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动态精度O 下面将建立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 t i ab 软件和其软件包Sim ui i nk 对其进行动态特性分析O 1 直动式溢流阀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图l 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图如图l 所示为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图O 其中R 为节流阻尼孔O 为了分析简化 作如下假设1l 阀芯的自重忽略不计O2 阀芯运动时只考虑粘性阻力的影响O3 不考虑泄漏量Ol.l 阀口的流量方程@=c d cx 2p p s -p 0!式中1@为阀口的流量 m 3/s ; c d 为流量系数;c 为阀口周长 m ; x 为阀口开度 m ; p s 为泵供液压力 P a ; p 0为回液压力 Pa ; p 为水的密度 kg/m 3O l.2 阻尼孔的流量方程@l =s g n p s -p l c A R A R2p p s -p l !式中1@l 为阻尼孔的流量 m 3/s ; c A R为阻尼孔流量系数; A R 为阻尼孔过流面积 m 2;p l 为阀下腔压力 Pa O l.3 阀芯的运动微分方程md 2x d t2+B d xd t + s p s + x =A l p l - x 0式中1 s 为稳态液动力系数 且 s =c d c l c x c o s 9; B 为阀芯运动粘性阻尼系数 N s /m ;m 为阀芯质量 kg ;为弹簧刚度 N /m ;88 机床与液压 2006.N o .6*基金项目I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为12005kj042z dA l 为阀芯下端面积*m 2x 0为弹簧预压缩量*ml.4 控制腔连续性方程@s -@-@l=V B G d p sd t式中E @s 为泵供液流量*m 3/s V 为控制腔的容积*m 3B G 为水的弹性体积模量l.5 敏感腔连续性方程@l =V l B G d p ld t+A ld x d t 式中E V l 为敏感腔容积*m 3表l 溢流阀动态仿真参数参数数值参数数值参数数值参数数值参数数值@s l >l0-4c A R 0.7m l.0>l0-2B 7.5>l0-2V 6>l0-4B G 2.4>l09A R 5.0>l0-7p l.0>l03A l 3.l4>l0-5V ll.6>l0-62>l05c 0.03x 0l.25>l0-3c d0.6c o s 90.358c l0.9p 02 M a t i a b 和Si m ui i nk 简介M a t i a b 软件作为目前国际最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科学计算软件*提供了强大的矩阵处理和二~三维图形绘制功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灵活的使用方法*非常合适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Sim ui i nk 是集成在Ma t i ab 中的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工具*具有开放性*可以用来模拟线性或非线性的以及连续或离散的或者两者混合的动态系统*因此功能十分强大 其特点在于E 一方面*它是Ma t i ab 的扩展*保留了所有Ma t i ab 的函数和特性 另一方面*它用模块组合的方法来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创建动态系统的计算机模型*方便地实现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与优化 与此同时仿真结果的可视化使得设计者很直观地分析影响系统的因素*从而方便地实现系统的优化 使设计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系统的设计和矫正上*使得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向可视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3 仿真结果图2~3为控制腔容积V 取不同值时的仿真曲线*从两图中可以看出控制腔容积对阀的动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E 当控制腔容积较小时阀的压力有一定量的超调*上升的时间较短*随着控制腔容积的增大*压力的超调量减小*但响应较慢 由于控制腔包括管路的容积*故在连接溢流阀时需合理的选择连接管路的长度 同时由图2~3可以看出控制腔容积对输出压力图2 不同前腔容积V<l >时阀位移 的仿真曲线图3 不同前腔容积V<l >时阀输出 压力的仿真曲线和位移的稳态值几乎无影响 而且稳态输出压力达到了9M P a 左右*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适当的参数下其稳态输出压力可以达到llM P a 左右 基本达到油压溢流阀的水平*故此在解决腐蚀等问题的基础上*可以代替油压溢流阀 另外经过仿真可以发现敏感腔的容积V l 对溢流阀的动态性能影响很小<图未给出>为解决纯水溢流阀的腐蚀~气蚀和润滑问题*一些新型材料<如工程塑料~陶瓷等>被用于制造纯水溢流阀阀芯和阀套 采用不同材料制造的阀芯具有不同的质量*采用不同的材料制造的阀套与阀芯匹配时*其阻尼也不相同 为考察不同材料的阀芯和阀套对阀动态性能的影响*需对不同阀芯质量~阻尼的溢流阀进行仿真 图4~5为不同阀芯质量时溢流阀动态特性的响应曲线 图6~7为不同阻尼时溢流阀动态特性的响应曲线 从图中可知E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阀的输出压力~阀芯的输出位移与阀芯质量并无直接的比例关系 而阻尼对阀芯的输出位移和溢流图4 不同质量<kg>时阀 输出位移的仿真曲线图5不同质量<kg>时阀 输出压力的仿真曲线图6 不同阻尼<N-s /m > 时阀位移的仿真曲线图7 不同阻尼<N-s /m > 时阀输出压力的仿真曲线-8-&机床与液压’2006.N o .6阀的输出压力的动态品质有较大的影响O 当阻尼较大时,阀的输出压力有一定的超调量,但当阻尼减小到一定值后超调量变得很小O 图6~7中的曲线5为阻尼很小的情况下溢流阀的动态响应O 当阻尼很小时,几乎无超调量,但输出压力降低O为了考察阀芯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对具有不同阻尼孔直径的纯水溢流阀进行了仿真O 图8~9为阻尼孔直径变化时溢流阀的动态响应曲线O 从图8中可知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阻尼孔直径的增大,输出压力减小,其上升时间和达到稳态值的时间也较短,但两者相差很小O 从图9中可以看出与输出压力相反,随着阻尼孔直径的增大,阀芯的输出位图8 不同阻尼孔直径 (m m >时阀的输 出压力响应曲线图9 不同阻尼孔直径(m m>时阀的输 出位移响应曲线图l0不同端面直径(mm > 时阀的输出压力响应曲线图ll 不同端面直径(mm > 时阀的输出位移响应曲线移增大,但达到稳态后其位移相差相对较小O图l0~ll 所示为改变阀芯端面直径对纯水溢流阀的动态性能影O 从图中可以看出阀芯端面面积对阀的动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O 随着端面直径的增大,阀芯输出位移和输出压力下降很快O 因此在设计纯水溢流阀时,合理选择其结构尺寸是很重要的O4 结束语本文建立了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数学模型,对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其动态性能良好;前腔容积及端面直径对其动态性能影响明显,阻尼~阀芯质量及阻尼孔直径影响较小O 分析结果对纯水溢流阀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O参考文献H l H 盛敬超.液压流体力学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l980.H 2H 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l982.H 3H 张志涌,等.精通M a t i a b 6.5版 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H 4H 姚俊,马松辉.Si m ui i nk 4建模与仿真 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H 5H 樊瑞,张明.导控溢流阀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动态性能分析 J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l997(8>.H 6H T a ka y uki N A K A N I S~I ,e t a i .N um e r i c a i s i m ui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hy dr a ui i c r e i i e f v a i v e c ].F i ui d P o w e r .F o ur t h J ~P S I nt e r na t i o na i Sy m po s i uml999J ~P S.I SB N 4-93l070-04-3.作者联系方式I 袁桂锋,电话:0554-*******,e -m a i i :g f y ua n2003@2lc n.c o mO 收稿日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005-05-ll !上接第57页"均在设备给定的t l ~t 2范围之内O 经过迭代获得的Z c i ,比优化前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O (2>对于同一设备,当加工范围发生变化时,设备所能达到的最低精度t l 也在变化,且加工范围越大,t l 的变化也越大O2 结论在分析了公差与制造成本的基础上,给出满足装配精度下,最低制造成本的公差分配原则O 建立的数学模型~优化计算方法简捷~快速O 对设计工作者在产品的设计初级阶段,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差的优化分析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O参考文献H l H A c c o unt i ng f o r m a nuf a c t ur i ng t o i e r a nc e s a nd c o s t s i n f unc -t i o n g e ne r a t i ng pr o bi e m s J ].A SM eJ e ng I nd 98:283-286.H 2H 姚智慧,等.机械制造技术 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H 3H 赵松年,等.现代机械创新产品分析与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H 4H 杨继全,等.先进制造技术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H 5H 王凤歧,等.现代设计方法 M ].天津:天津工业出版社,2004.H 6H 张世琪,等.现代制造引论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I 付宝琴(l959->,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副教授,学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实验室主任O 电话:l389l972l67,e -m a i i :c hds nf u@l63.c o m O 收稿日期$2005-04-29~~ 机床与液压 2006.N o .6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仿真作者:袁桂锋, 赵连春, 王传礼, YUAN Guifeng, ZHAO Lianchun, WANG Chuanli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1刊名:机床与液压英文刊名: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年,卷(期):2006(6)被引用次数:6次1.盛敬超液压流体力学 19802.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19823.张志涌精通Matlab 6.5版 20034.姚俊;马松辉Simulink 4建模与仿真 20025.樊瑞;张明导控溢流阀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动态性能分析 1997(08)6.Takayuki NAKANISH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ter hydraulic relief valve1.贺小峰.王学兵.李壮云.HE Xiao-feng.WANG Xue-bing.LI Zhuang-yun直动式水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期刊论文]-机械与电子2007(2)2.叶献华.王传礼.袁桂锋.YE Xian-hua.WANG Chuan-li.YUAN Gui-feng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流场仿真[期刊论文]-煤矿机械2007,28(3)3.黄雪峰直动式水压溢流阀压力特性研究[学位论文]20084.柴光远.黄楠.颜丽娜.CHAI Guang-yuan.HUANG Nan.YAN Li-na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分析[期刊论文]-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10)5.朱碧海.李壮云.贺小峰.朱玉泉.张铁华一种新型水压直动式溢流阀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流体机械2004,32(8)6.黄雪峰.刘桓龙.柯坚.HUANG Xue-feng.LIU Huan-long.KE Jian直动式水压溢流阀阀口压力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2)7.刘轶.贺小峰.LIU Yi.HE Xiao-feng基于MATLAB的水压溢流阀动态特性仿真[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5)8.蒲昌顺.黄星德.谭宗柒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先导式溢流阀研究[期刊论文]-机电信息2010(6)9.韩新苗.聂松林.葛卫.刘谦.HAN Xinmiao.NIE Songlin.GE Wei.LIU Qian先导式水压溢流阀静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期刊论文]-机床与液压2008,36(10)1.叶献华.王传礼.袁桂锋直动式纯水溢流阀的流场仿真[期刊论文]-煤矿机械 2007(3)2.王洪英.刘元林.刘春生阀口动压反馈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设计研究[期刊论文]-鸡西大学学报 2009(6)3.罗鹏.田宁.赵丹洋二级管道节流过程中气蚀数值模拟[期刊论文]-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1(1)4.刘轶.贺小峰基于MATLAB的水压溢流阀动态特性仿真[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5)5.黄雪峰.刘桓龙.柯坚直动式水压溢流阀阀口压力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2)6.胡勇.周建军.贾方利用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实现溢流阀的动态仿真[期刊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

溢流阀ppt课件

溢流阀ppt课件
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溢流压缩量调定以后溢流阀的开启压力阀的开启压力ppkk即已确即已确定阀口开启后溢流阀定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增加而略有升高流量增加而略有升高流量为额定值时的压力为额定值时的压力ppss最最高随着流量减少阀高随着流量减少阀口则反向趋于关闭阀口则反向趋于关闭阀的进口压力降低阀口的进口压力降低阀口关闭的压力为关闭的压力为ppbb
精品课件
17
4)启闭特性 也称为压力
流量特性(p-q特性)。
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
压缩量调定以后,溢流
阀的开启压力pk即已确
定,阀口开启后溢流阀
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
增加而略有升高,流量
为额定值时的压力ps最
高,随着流量减少,阀
口则反向趋于关闭,阀
的进口压力降低,阀口
关闭的压力为pb。因摩 擦力的方向不同,pb < pk。启闭特性的好坏用
当△PAr>Fs时,阀芯上移,油液从P 口通过h口,流回油箱,实现溢流。
由上分析可知,主弹簧力是和压力 差平衡的,压力差比较小,因而弹簧的 刚度可以做的较小;虽然P2直接与先导 阀弹簧相平衡,但先导阀一般为锥阀, 受压面积也小,故先导阀的弹簧刚度也 不太大。
精品课件
12
调节调压螺钉,可以调节先 导弹簧的预紧力,也可以调节溢 流阀的溢流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溢流阀的调整压力。
直动式溢流阀依靠系统中压力油 直接作用在阀芯上与弹簧力相平衡, 以控制阀芯的起闭动作。右图中阀 芯在最低位置,P与T关断,这也是 溢流阀的常态位置(或静态位置)。
精品课件
5
压力油从P口进入,如右图 兰色箭头所示,一路经阻尼孔a 进入阀芯底部,形成底部压力油 区,作用在阀芯底部面积Ar上, 推动阀芯向上。另一路经开口h 流入回油口T,将多于的油液排 回油箱。

直动溢流阀功率键合图simulink、amesim建模仿真

直动溢流阀功率键合图simulink、amesim建模仿真

2.MATlab\Simulink 建模仿真........................................................................................................... 2 3.运用功率键合图建立数学模型......................................................................................................5 3.1 键合图的建立......................................................................................................................5 3.2 状态方程..............................................................................................................................6 3.2.1 确定状态变量...........................................................................................................6 3.2.2 推导状态方程...........................................................................................................7 3.2.3 确定状态方程中的各量值.......................................................................................8 3.4 Matlab 仿真...........................................................................................................................9 4. AMEsim 建模仿真....................................................................................................................... 12 4.1 模型的建立.........................................................................................................................12 4.2 动态响应对比....................................................................................................................13 参考文献:.......................................................................................................................................14

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

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

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与设计摘要: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动型溢流阀作为润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润滑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研究和设计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了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动态行为。

关键词: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研究、设计1. 引言润滑系统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而直动型溢流阀作为润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在润滑系统中维持液压力的稳定,确保润滑油在系统中的循环和流动。

因此,研究和设计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对于提高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动态特性分析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是指其在工作过程中对液压系统压力变化的响应和调节能力。

其主要包括开启-关闭过程中的响应时间、压力调节精度和稳定性等。

2.1 响应时间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响应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便及时调节和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

影响响应时间的因素主要有润滑油的黏度、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溢流阀的结构参数等。

2.2 压力调节精度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压力调节精度是指处于稳态工作状态时,它能够稳定地维持设定的压力值。

压力调节精度受溢流阀内部流体力学性能和溢流阀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3 稳定性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压力调节精度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在不同工况下,溢流阀能够维持同样的压力调节精度,不发生明显的波动和变化。

3. 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和设计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3.1 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润滑系统直动型溢流阀的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和控制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其动态特性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

3.2 试验验证在润滑系统实际工况下,选取适当的试验台和测试设备,对设计的直动型溢流阀进行试验验证,获得实际工作情况下的动态特性数据。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蚀.
了 , 壁 面的 冲击基 本消 失 了 ; 对 其最 小负 压值 提 高 了 , 阀 口处 的气蚀 现 象 明显 降低 ; 量 耗散 率减 小 , 能 即局
部损 失 的能量 变小 了.
表 2 结构 优 化 前 后 内部 流 场 参数 比较
由图 6可 以看 出 , 在 流过 锥 阀 阀 口时 , 动 速 水 流 度有 大 幅度 的增 加. 流进 入 阀体 后 , 要形 成 两 部 水 主 分 : 部分 作为 主 流 流 出 阀体 ; 一 部 分 出现 与壁 面 一 另 脱离 的现 象 , 贴 近 壁 面处 的速 度 较低 , 阀 座 拐 角 在 在 处下 方形 成 了一个 十分 明显 的涡流 .
纯 水液 压技 术是 以天然 淡水 、 海水 或 自来 水代 替 矿 物油作 为液 压 系统工 作介 质 的新技术 , 具 有环 境 它 友好、 阻燃性 、 安全 性好 等特 点 , 同时有 利 于提 高绿 色 意识. 但是 , 由于 水 的 润滑 性 很 差 、 蚀 性 较 强 、 度 腐 密
大 学 ,0 5 20.
[] 张 功 晖 , 锡 胜 , 志 鸿 , . 于 Fun 的 阀 门 开 启 过 4 胡 周 等 基 le t 程 阀 芯 气 动 力 仿 真 研 究 [] 液 压 气 动 与 密 封 , 0 1 3 : J. 2 1 ( )
1 21 3— .
口开度 1 mm 和半 锥角 a 5 的条 件下 , 阀结 构进 一4 。 锥 行优化 前后 相 比较 , 体 数 值 分 析 见 表 2 最 大 流动 具 .
基 于 Fu n 的直 动式 纯水 溢 流 阀 内 部 流 场建 模 与仿 真 分析 let
7 1
由 图 5可 以看 出 , 阀的进 口处 压力 分 布 最 密 , 阀 内压力 的降低 主要 发生 在 阀 口; 阀座和 阀芯 拐 角处 的 负压值 比较 低 , 明水 压 锥 阀 会 产 生 严 重 的气 蚀 腐 表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Fluent的直动式纯水溢流阀内部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

美国芝加哥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体系探析佚名【摘要】作为美国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设计学院及全美最大的具有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资格的全日制学院,芝加哥设计学院(IIT,ID)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独具特色,并且在全球设计教育界享有盛誉.芝加哥设计学院跨界设计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层次性、课程设置的跨学科性、师资力量的多学科背景拓宽设计维度,创新学术视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理念通过召开高端学术会议、突出设计研究的教学重点和开展工作室小班制的互动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术性和社会性思维,不断挑战设计的边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立足设计项目,用职业导向贯穿产学研的合作,发挥以人为本在设计及设计教育中的建构作用,推动设计与生活的有机整合,注重设计与生活的全面融通.这为我国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期刊名称】《创意与设计》【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芝加哥设计学院;硕士教育体系;研究【正文语种】中文20世纪30年代纳粹占领德国,流离失所的包豪斯大师们纷纷迁往美国避难,其中就有芝加哥设计学院的创办者拉斯洛•莫霍利—纳吉。

1937年他受美国艺术与工业协会的邀请,前往芝加哥开始了“新包豪斯”的创办之路。

两年后,这所学校更名为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Chicago)并于1949年并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

作为新包豪斯学派的创世学院,自1937年成立以来,芝加哥设计学院在20世纪中叶曾一度成为全球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引领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并推动了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在全球的传播,设计学院在设计史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至今仍在全球设计教育界备受瞩目。

作为全美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设计学院及全美最大的具有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资格的全日制学院,芝加哥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能“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紧迫问题的设计领导者”,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承担设计的社会担当,履行设计的社会责任。

利用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实现溢流阀的动态仿真

利用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实现溢流阀的动态仿真

第30卷第4期2009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Natural ScienceVo l. 30 No. 4Aug. 2009文章编号: 1672 - 6871 ( 2009) 04 - 0020 - 04利用功率键合图和S M I ULN IK实现溢流阀的动态仿真胡勇1 ,周建军1 ,贾方2(1.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46; 2.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研发三部, 河南洛阳471039)摘要:借助于功率键合图建立了溢流阀调压系统的动态模型(即非线性状态方程) ,给出了仿真模型,介绍了在S im ulink环境下利用状态方程进行溢流阀动态特性仿真的方法,同时讨论了如何通过改变参数来确定影响溢流阀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

仿真结果表明溢流阀的阻尼小孔直径及主阀下腔连通容积的变化对先导式溢流阀动态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

关键词:功率键合图;液压建模;动态仿真;溢流阀中图分类号: TH l37. 5 文献标识码: A0 前言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液压技术的应用场合日益广泛。

随着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快速性等性能的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和装备也广泛采用液压系统作为其动力源进行驱动。

在中高压液压系统中,为了使液压能源的压力基本上保持恒定,广泛采用先导式溢流阀。

在这种阀中有二次压力腔,根据二次压力和回路压力之差控制阀的位移,因此其动作准确而稳定。

先导式溢流阀在使用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调压精度,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先导式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取得,传统上主要通过分析力平衡、流量与压力关系解释特性曲线,此法不能确切地解释各参数对调压精度的影响[ 1 - 3 ] 。

本文应用功率键合图和S IMUL I N K对先导式溢流阀的动态特性进行计算机仿真,并通过仿真帮助优化阀的参数设计。

直动式溢流阀建模及Matlab仿真

直动式溢流阀建模及Matlab仿真

直动式溢流阀建模及Matlab仿真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直动式溢流阀MATLABEL仿真1、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在完成各综合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知识、MATLABEL仿真知识,各种阀的功能与用途的知识,独立完成直动式溢流阀MATLABEL仿真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该课程设计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只是的掌握。

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MATLABEL仿真软件的应用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元件为直动式溢流阀,绘制结构简图,以及相应参数表。

2、完成直动式溢流阀的数学建模,并画出动态结构方框图。

3、用MATLABEL的simulink仿真并检验结果。

4、编写设计说明书3、主要参考文献[1]陈德义主编《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科学出版社,1987年[2]王正林主编《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内容学时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6直动式溢流阀的参数选择6直动式溢流阀的数学建模18直动式溢流阀的动态结构方框图36直动式溢流阀的MATLABEL的simulink仿真36检验结果图18合计3周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教研室意见:年月日学生(签字):接受任务时间:年月日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题目名称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工作表现20%01学习态度6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

02科学实践、调研7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材料。

03课题工作量7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水平35%0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应用文献的能力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堂PPT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堂PPT
3。在图8回路中,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Py1=6MPa , Py2=4.5MPa 。泵出口处的负载阻力为无限大,试问在不计管
道损失和调压偏差时: (1)换向阀下位接入回路时,泵的工作压力为多少?B点和C
点压力各是多少? (2)换向阀上位入接回路时,泵的工作压力为多少?B点和C
点压力各是多少?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教学内容
溢流阀的功用 溢流阀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
溢流阀的应用
3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溢流阀的功用
1.作溢流阀用。 起溢流和稳压作用,在
定量泵系统中,保持液压 系的压力恒定。图2(a)
2.作安全阀用。
起限压保护作用,在 变量泵系统中,防止液 压系统过载。图2(b)
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动画演示
14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先导式溢流阀调压原理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改变硬 弹簧力,即改变压力。
图形符号
T P
15
《液压传动》
先导式溢流阀特点
引言
教学目标
∵ 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主阀阀芯上部压力小于下部压力。 ∴ 即使下部压力较大,因有上部压力存在, 弹簧可做较
《液压传动》
直动式溢流阀的组成
锥阀式 阀体、阀芯<球阀式、弹簧、 调节螺钉
滑阀式
图3直动式溢流阀
7
引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 回顾总结
《液压传动》
直动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pA < FT时,阀口关闭。 当pA = FT时,阀口即将打开, 此时,pA = FT = KX0 p = pK = KX0 /A 开启压力 当pA > FT时,阀口打开,p T, 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动式溢流阀的键合图建模与仿真分析溢流阀一种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定压溢流作用,稳压作用,系统卸荷作用和安全保护作用。

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

将直动式溢流阀并联在液压缸的两腔,手动调节溢流压力,可以当做模拟负载器。

1 液压系统及动态过程任何一个液压元件总是在某一定的液压系统中工作的。

在绘制功率键合图,进行动态分析时,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的。

本研究的直动式溢流阀调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图中所示情况下,液压泵的供油经电磁阀流回油箱,当电磁阀突然通电关闭时,直动式溢流阀由原来的关闭状态到打开溢流,直到系统达到新的静平衡状态的瞬态响应过程。

图1 直动式溢流阀调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在上图中,因重点研究的是溢流阀,因此对溢流阀本身的影响特性的因素考虑的多一点,其他不必要的可忽略不计。

为了便于分析,需要画出直动式溢流阀的的结构简图,该结构简图及其与系统其他部分的关系如图2。

图2 所研究系统的结构简图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所考虑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溢流阀本身的弹簧柔度C弹、阀芯质量I阀、阀口液阻R阀、阻尼孔液阻R孔,及阀芯底部控制油压力p控。

此外,系统其他部分考虑的因素有:泵的泄露液阻R泄、管道(主要是软管)液容C管及模拟负载的节流阀液阻R节。

2 功率键合图按照键合图理论,描述一个系统主要使用容性元件C、阻性元件R、惯性元件I、流源S f、力源Se、转换器TF。

将这些基本元件按照功率流程连接起来,构成系统的键合图,如图3。

图3 功率键合图图中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功率键,箭头表示功率流向。

每一根功率键上有表示构成功率的两个变量,一般用力变量e和流变量f表示,但在传递不同类型能量的系统中,力变量和流变量各有其不同的物理变量。

每根键上的变量都有脚标,以示区别。

图中功率流程是从左向右的。

第一个结点是0结点,表示定量泵供给的具有确定流量q1的流源Sf,在同一压力下有5个分支功率从容腔流出,其中有4个是受作用元控制的,即控制泵泄漏量q3的泄露液阻R泄、控制管道中油液压缩所补充的流量q2的液容C管、控制供给负载流量q4的节流阀液阻R节以及控制溢流量q5的溢流阀阀口液阻R阀,另一个分支功率是用于控制阀芯运动的P6.q6。

第二个结点是1结点,表示功率流p6.q6在同一流量下又分成两个功率流,其一是受阻尼孔液阻R孔控制,具有压力损失p7,相应的功率损失为p7.q7,另一支液压功率流p8.q8,经变换器TF转换成机械功率F9.v9,作用在阀芯底部来控制阀芯运动。

最后一个结点为1结点,功率流F9.v9在同一运动速度下,其力变量F 经3个分支功率流,分别用于克服弹簧的预压紧力F10、弹簧继续受压产生的弹性力F11、以及用于克服惯性力F12以产生阀芯的加速度a12 。

3 状态方程3.1 确定状态变量在推导系统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状态方程时,首先要确定状态变量系统的状态方程是一阶微分方程组,在其变量间有导数关系;而在系统的功率键合图中,只有储能作用元,(容性元C 和感性元I )中才有导数或积分关系,所以应当从C 和I 作用元各自的变量间取一个变量作为状态变量。

对于C 作用元,其自变量为流变量,力变量与流变量间的关系有⎰=vdt C F 1或⎰=qdt C p 1对于I 作用元,其自变量为力变量,流变量与力变量间的关系有⎰=Fdt I v 1或⎰=pdt Iq 1为了便于建立状态方程,可以取C 元和I 元功率键上自变量对时间的积分为状态变量,即在以下各式中:⎰⎰==V qdt x vdt , 和 ⎰⎰==P pdt P Fdt ,取液体体积V 、运动件位移x 、固体或液体动量P 为状态变量,这些状态变量的一阶导数即为原来的自变量。

这样原来的功率键上的变量之间的积分关系就可以转换为状态变量和原来的因变量之间的代数关系,即 v C p x C F 1,1== 和 P Iq P I v 1,1==按照上述方法,在图2-1所示的直动式溢流阀的功率键合图中,C 管和C 弹功率键上的自变量分别为流量q2和速度v11;I 阀功率键上的自变量为F12,取自变量对时间的积分为状态变量,即12121111,,2F P v x q V === 3.2 推导状态方程① 先写出功率键合图中储能元功率键上原来因变量与状态变量间的关系,即12121P I v 阀=, 11111x C F 弹=, 212V C p 管= ② 应用键合图的规则及其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将各状态变量的一阶导数推导成储能元功率键上的因变量及输入变量的代数式函数关系,如下列各式:12222121111111222118111091212)111(Av p R R R S q V v v xF S v R A Ap F S Ap F F F F P f e e -++-====---=--=--==阀节泄孔③ 将第一步中的各关系式带入第二步中,并在所得的右端的代数式中,按所列函数的顺序写出状态变量P12、x11、V2的各项,再写出输入变量的各项。

如下列各式:⎪⎪⎪⎪⎩⎪⎪⎪⎪⎨⎧+++--==-+--=fe S V C R R R P I A V P I x S V C A x C P I R A P 21221211211122121)111(11管阀节泄阀阀管弹阀孔 这就是一个三阶的状态方程,它由3个一阶微分方程组成。

当电磁阀关闭时,∞=节R ,即01=节R 。

由R 节可以确定系统压力的初始值。

在确定溢流阀口液阻R 阀时,当溢流阀阀芯的位移量x11未超过阀口的遮盖量x1时,无溢流,∞=阀R ,当x11>x1时,才有溢流,此时2111211122)(22)(V x x C dC p x x d C Q R p R C V d d -=-===管溢阀阀管ρπρπ式中 C d ——阀口的流量系数;d ——阀芯直径;ρ——油液密度。

可以看出Q 溢是x 11和V 2的非线性函数。

因此系统的模型也必须用非线性的状态方程表示,即⎪⎪⎪⎪⎪⎩⎪⎪⎪⎪⎪⎨⎧>--+++--=≤+++--==-+--=)( )(21)111( 1)111(11111211121221112122121121112212x x V x x C d C S V C R R R P I A V x x S V C R R R P I A V P I x S V C A x C P I R A P d f f e 管管阀节泄阀管阀节泄阀阀管弹阀孔)(ρπ3.3 确定状态方程中的各量值阀芯承压面积24d A π=,取d=1.2cm ,得A=1.13cm 2 ;移动件的等效质量kg m m I 2-1015.631⨯=+=弹阀阀;阻尼孔液阻3/1092.34cm s Pa R ⋅⨯=孔; 弹簧柔度C 弹=0.002cm/N ; 泄油液阻35/1047.1cm s Pa R ⋅⨯=泄; 软管液容3/108.06-cm Pa C ⨯=管;阀芯的遮盖量取x1=0.14cm ,弹调C x x A p Se /)21(+-⋅=,s m S f /106.434-⨯=。

4 Matlab 仿真在仿真过程中需对模型加3个约束。

①011≥x ,;②02≥P ,否则为0;③011=x 时,F 12<0,令F 12=0。

用Matlab 仿真对直动式溢流阀进行动态仿真,程序清单如附录所示,得到阀出口油压P2和阀芯位移的仿真曲线,如图4-(a)和4-(b)所示。

(a )溢流阀压力曲线图(b )阀芯位移曲线图 图4 直动式溢流阀动态仿真曲线从仿真结果看出,直动式溢流阀在以上参数下,经历0.01s 后,基本趋于稳定,在阀芯位移为0.15cm 时,溢流阀的压力稳定在30bar 左右不变。

压力超调量%30%73303052>=-=∆=p p η 压力/bar时间/s时间/s位移/cm附录:%define the sequence of the programfunction syms[A,B,U,Y,M]=defination_matrix();[H,D,I,R1,C2,C1,R2,P,Cd,RO,Q0,X1,P0,G]=input_parameters();[X2,C,A1] = calculation_parameters(Q0,Cd,P,R2,D,RO,G);[M]=calculation_matrix(M,A,B,U,Y,I,R1,C2,C1,R2,P0,P,X1,X2,A1,Q0,H ,C);graph_plot(M);function [A, B ,U, Y, M] = defination_matrix()%A_state_matrixA=zeros(3,3);%B_input_matixB=zeros(3,2);%U_input_vectorU=zeros(2,1);%Y=_state_vectorY=zeros(3,1);%output_matrixM=zeros(1000,4)function[H,D,I,R1,C2,C1,R2,P,Cd,RO,Q0,X1,P0,G] = input_parameters()%步长H(s),阀芯直径D(cm),惯性质量I(kg),阀孔阻尼R1(bar_s/cm3),弹簧柔度C2(cm/kg),%管道液容C1(cm3/bar),泄油系数Cd,油液密度RO(kg/cm3),泵理论流量Q0(cm3/s), %阀口遮盖量X1(cm),重力加速度G(cm/s2)H=6e-5;D=1.2;I=6.3e-5;R1=0.4;R2=1.5;C2=0.02;C1=0.08;P=30;Cd=0.7;RO=0.0009;Q0=460;X1=0.14;P0=6;G=981;function[X2,C,A1]=calculation_parameters(Q0,Cd,P,R2,D,RO,G)PI=3.1415926;X2=(Q0-P/R2)/(Cd*PI*D*sqrt(2*G*P/RO));C=-Cd*PI*D*sqrt(2*G*P/RO);A1=PI*D*D/4;function[M]=calculation_matrix(M,A,B,U,Y,I,R1,C2,C1,R2,P0,P,X1,X2 ,A1,Q0,H,C)T=0;A(1,1)=-A1*A1*R1/I; A(1,2)=-1/C2; A(1,3)=A1/C1;A(2,1)=1/I; A(3,1)=-A1/I; A(3,3)=-1/(R2*C1);B(1,1)=-1; B(3,2)=1;U(1)=P*A1-(X1+X2)/C2; U(2)=Q0;Y(1)=0; Y(2)=0; Y(3)=P0*C1;M(1,1)=0; M(1,2)=Y(1)/I; M(1,3)= Y(2);M(1,4)=P0;for j=1:5000[Y,T]=R_T(A,B,U,Y,H,X1,C,C1,T);M(j+1,1)=T; M(j+1,2)=Y(1)/I; M(j+1,3)=Y(2); M(j+1,4)=Y(3)/C1;endfunction[Y,T]=R_T(A,B,U,Y,H,X1,C,C1,T)%constrainif Y(2)<0Y(2)=0;endif Y(2)==0&&Y(1)<0Y(1)=0;end%nonlinear_situationif Y(2)>X1A(3,3)=A(3,3)+C*(Y(2)-X1)*sqrt(Y(3)/C1); endW=1/3*[0.5,1,1,0.5];Q=[0.5,0.5,1,0];TW=T; BB=Y; YW=Y;%初始化for i=1:4Dy=A*Y+B*U;T=TW+W(i)*H;Y=YW+H*Q(i).*Dy;BB=BB+H*W(i).*Dy;endY=BB;if Y(2)<0Y(2)=0;elseif Y(2)==0&&Y(1)<0Y(1)=0;endendfunction graph_plot(M)%%plot_graphfigure(1);plot(M(:,1),M(:,2))figure(2);plot(M(:,1),M(:,3))figure(3);plot(M(:,1),M(:,4));网页设计岗位职责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