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介绍:德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Deutsch)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下的一门语言。德语共同标准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德语是1亿多人使用的母语。它最初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意大利南提洛尔,比利时的一小部分地区,部分波兰地区和部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内使用。另外,在德国的前殖民地内,例如纳米比亚拥有大量的说德语的人口,在东欧的一些国家中,仍有少量的说德语的少数民族。
德语历史
中世纪初期德语这个词首次出现。其词根来于日耳曼语中的人民(thioda,形容词thio disk)一词,意思是这是一种被老百姓使用的语言。当时法兰克人的高级阶层一般使用拉丁语,后来法语。德语当时并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它是许多地方方言的总称。
中世纪德国境内诸侯割据,加上交通不便,各个德语方言的发展相差很大。虽然有建立一个共同语言的试图,但一般它们都只局限于一个地区,而且只在一定的阶层中被利用。比如北德的低地德语在汉萨同盟最兴盛的时候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海地带成为当地经商的通用语言。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宗教改革路德圣经所使用的德语方言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的基础。
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出版了第一部德语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开始编辑他们的最广泛的德语字典。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他的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1901年经过小的更改后这部字典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的规则作品。其中的规则一直到1998年才被得到新的修改。1998年的修改主要改进了一些非常不规则的语法,另外简化了一些规则。此外一些在民间通用的,按过去的正体法错误的写法被认可为正确的了。修改施行后老的写法算做“过时的,但并非错误的”。
语言使用分布
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德国
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官方语言之一:
比利时(还有法语和荷兰语)
意大利(还有意大利语、法语和斯洛文尼亚语)
卢森堡(还有卢森堡语和法语)
瑞士(还有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
在下面这些国家德语是少数民族语言(按说的人的多少排列):
丹麦
法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波兰
罗马尼亚
多哥
国内开设德语专业院校
纳米比亚
巴拉圭
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
荷兰
乌克兰
克罗地亚
摩尔多瓦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立陶宛
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在欧洲常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之一,在日本医学的术语是德语,而不是拉丁语。
国内开设德语专业院校(可能有不够完整之处,希望大家补充完善。)
北京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外国语学院
河北
燕山大学
唐山师范学院
山西
山西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德学院辽宁
大连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学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学院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学院
江西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济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专科)山东外事翻译学院(威海,专科)山东经济学院
河南
郑州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湖南
湘潭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重庆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德语本科四年制)
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吉林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德语系
福建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07新)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07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德语就业前景
德语专业的迅速发展是与我国同西欧德语国家特别是德国之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趋势相联系的。几十年来,德语专业的规模由小到大,专业内培养方向越来越明确细化,为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输送了数以百计的人才。这些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科技、外事、外经外贸、旅游、涉外企业等部门和领域;在不同时期,受国家政策、就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分布状况也各有侧重。
以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约有40%的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就职,其余的则不均衡地分布在国家外事机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一部分国内企业、新闻单位等。
以近期人才供需状况看,德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就业较为容易,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这种令人可喜状况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中德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和旅游事业等方面加强的合作。
学习德语的十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