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案---5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第一章:环境监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监测的目标和任务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监测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空气监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培养学生对空气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2.2 教学内容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空气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空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空气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章:水质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水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培养学生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水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水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水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质监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土壤监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展示环境监测实验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环境监测实验。

4. 讨论:分组讨论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 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实际工作。

四、教学资源1. 教室、实验室、实验器材。

2.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 环境监测教材、参考书。

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第3-4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训练3. 第5-6周:环境监测实验操作4. 第7-8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5. 第9-10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2. 实验操作: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3. 小组讨论:每周1课时,共计10课时。

4. 企业考察:安排1次,共计4课时。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水质监测实验2. 案例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3. 案例三:土壤污染监测实验4. 案例四:噪音监测实验5. 案例五:环境风险评估案例九、教学实践1. 实验一:水质采样与分析2. 实验二:空气质量采样与分析3. 实验三:土壤采样与分析4. 实验四:噪音监测与分析5. 实验五:环境风险评估十、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环境监测 教案

环境监测 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进行环境监测行动。

教学准备:1. 电脑及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环境监测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列举一些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兴趣。

讲解(15分钟)1. 介绍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环境监测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

2.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仪器设备、采样和数据分析等。

示范(15分钟)1. 展示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过程,如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监测结果,讨论可能的污染源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实践(20分钟)1. 分组分配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巧,在校园或家附近进行环境监测。

2. 学生收集监测数据,并在小组内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学生将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写成小组汇报。

总结(5分钟)1. 邀请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强调环境监测在保护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并分享给全班。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境监测站,了解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和设备。

2. 邀请环境监测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监测技术。

教学评估:1. 整个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环境监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观察和评估;2. 对学生的小组汇报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评估结果,总结教学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2. 学生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4.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1.1 环境监测的定义、任务和意义1.2 环境监测的分类和方法1.3 环境监测体系与技术规范2. 环境因子监测与分析2.1 水质监测与分析2.2 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2.3 土壤质量监测与分析2.4 噪声监测与分析2.5 辐射监测与分析3. 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3.1 采样方法与技术3.2 分析方法与技术3.3 监测仪器与设备4. 环境质量评价4.1 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分类和方法4.2 单一环境因子质量评价4.3 综合环境质量评价4.4 环境质量预测与风险评估5. 环境监测实例分析5.1 我国环境监测案例介绍5.2 国际环境监测案例介绍5.3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监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监测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计算题等,考察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监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1. 教材:《环境监测》,作者:,出版社:环保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年。

2. 参考书:《环境监测技术手册》,作者:,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年。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3. 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监测,为什么环境监测是重要的。

- 提供实际例子,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15分钟)- 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法、连续监测法等。

- 介绍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工具,如传感器、仪器设备等。

- 展示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探讨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应用。

-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域,展示其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

- 分析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介绍;2. 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用于展示和讨论;3. 环境监测应用案例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展示。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4. 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和可行性。

拓展活动:1. 实地参观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或实验室;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环境监测实验,如测量空气质量或水质;3. 邀请环境监测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环境监测学》教案

《环境监测学》教案

《环境监测学》教案环境监测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熟悉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 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培养环境监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学概述-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2. 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环境监测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 常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要点3. 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技巧- 数据质量控制和校准方法-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解读4. 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环境监测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报告撰写三、教学方法-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环境监测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实验操作:进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

-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作业练: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考核。

-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环境监测案例进行分析和报告撰写。

五、教学资源- 教材:《环境监测学导论》- 参考书:《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案例分析与实践》- 实验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等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环境监测学概述- 第二周:环境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第三周: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周:环境监测实践与案例分析七、备注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 学时安排:64学时1.4 学分:4分1.5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环境类专业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环境监测的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3)熟悉环境监测设备及其使用;(4)懂得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环境监测操作的能力;(2)具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3)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3 情感目标:(1)培养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3.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环境监测的定义、分类和任务;(2)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自动化等);(3)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2 环境监测设备及其使用(1)监测设备分类及功能;(2)常见监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监测设备的校准与检定。

3.3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2)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四、教学方法4.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享实际案例;4.2 实验:操作实践,熟悉监测设备使用和数据处理;4.3 讨论:分组讨论,探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问题;4.4 考察:参观环境监测站,了解监测工作流程。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5.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占总评的30%;5.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测试,占总评的4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环境监测原理与应用》6.2 辅助教材:《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6.3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6.4 实验室设备:采样设备、分析仪器、数据处理软件等七、教学进度安排7.1 环境监测基本概念与方法(4课时)7.2 环境监测设备及其使用(4课时)7.3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4课时)7.4 实践操作与讨论(8课时)7.5 考察与环境监测站(4课时)八、教学实践活动8.1 现场采样操作:学习采样设备的使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8.2 实验室分析:学习分析仪器操作,进行样品分析练习8.3 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练习九、课程考核9.1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9.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十、教学总结10.1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了解教学效果10.2 教师根据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10.3 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10.4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其参与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与责任感十一、教学评估与反馈11.1 定期进行课堂评估,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作业难度等方面的反馈。

《 环 境 监 测 》课程教学设计

《 环 境 监 测 》课程教学设计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环境监测》授课对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二年级)课程学分 5 总学时 90 课程特性专业核心课程教务处编制一、课程定位该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考证的必修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根据环境现状的要求,对水、气、固、噪声等环境要素的污染指标实施监测的能力。

它是以《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大型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1、设计理念本课程倡导项目教学法,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现代社会对高等级技术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本课程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在过程性评价中关注了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2、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水质污染指标分析、大气污染指标分析、固体废物指标分析以及噪声指标分析等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对环境污染指标分析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如采样、实验分析等。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任务环境监测的分类和方法2. 土壤监测土壤污染及其危害土壤采样和预处理方法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3. 水质监测水质污染及其危害水质采样和预处理方法水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4. 空气监测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空气采样和预处理方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5. 噪声监测噪声污染及其危害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噪声评价指标和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进行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采样和测定实验。

3. 讨论:分析环境监测数据,探讨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环境监测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2. 实验器材:采样工具、分析仪器等3. 课件:环境监测相关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验教学。

2. 教学计划:环境监测概述(2课时)土壤监测(4课时)水质监测(4课时)空气监测(4课时)噪声监测(4课时)综合案例分析(2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土壤、水质、空气和噪声的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难点:环境监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解析。

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环境监测概述2. 第二周:土壤监测3. 第三周:水质监测4. 第四周:空气监测5. 第五周:噪声监测6. 第六周:综合案例分析九、教学措施1.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环境监测》课程说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了解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性质、成分、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常用环境质量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会对水、大气、土壤等进行污染调查、布点、采样,掌握各项指标的物理、化学检测基本原理。

认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材选编及依据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由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合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监测》(第三版),是目前全国环境类专业使用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三)教学方法提示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相结合,尤其重视实验和实习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理论课教学方面,采用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践教学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了解环境监测常用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学时分配:4学时重点难点:环境监测的分类、特点,环境标准的分级分类。

教学方法:CAI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一、环境监测的目的二、环境监测的分类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一、环境监测特点1、环境污染的特点2、环境监测的特点二、环境监测的技术1、化学、物理技术2、生物技术3、监测技术的发展三、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第三节环境标准一、环境标准的作用二、环境标准的分级和分类三、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四、几个主要的环境标准思考题: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常用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是如何分级与分类的,制订环境标准应遵循哪些原则。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20
3
工作态度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30
4
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与展示能力
20
5
报告人的仪表、精神面貌和表达能力
20
任务
描述
任务一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任务二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开篇语
任务描述
※重、难点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回答
讨论研究
记录
分析
总结
记录结果
分析
总结
3′
7′
5′
5′
任务实施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任务一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引导
引导分析
讲述
分析
10′
15′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水质监测技术4. 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土壤监测技术6.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辐射监测技术8.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阐述监测规范与标准。

2. 实验:开展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等方面的监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监测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环境监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增进课堂互动。

四、教学要求1.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

2.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操作监测仪器,掌握实验方法,具备实际监测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环境监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占总评的60%。

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占总评的20%。

3. 课程设计:包括项目方案、实施和报告,占总评的10%。

4. 课程论文: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作者:X,出版社:X。

2. 实验设备: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如水质分析仪、气体分析仪、噪声计等。

3. 网络资源:环境监测相关网站、论文、报道等。

4. 软件工具: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如Excel、SPSS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任务2. 第二周: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第三周:水质监测技术4. 第四周:空气质量监测技术5. 第五周:土壤监测技术6. 第六周: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7. 第七周:辐射监测技术8. 第八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9. 第九周:环境监测实例分析10. 第十周: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第一篇:《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门类中极具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

它是开展其它环境分支学科的基础、也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监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为学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进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目的是准确、及时、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污染预报等提供依据。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全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大气、水质、土壤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的监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义、要求和做法。

重点:1、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概念。

2、理解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原则。

3、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仪器、采样方法、分析测定方法。

4、理解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表述和质量保证。

难点:1、使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

2、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

3、正确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

4、环境监测方案设计。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鉴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性环节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这一课程的主要特色。

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环境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熟悉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法、掌握环境监测的常用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熟悉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了解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态。

学生可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工矿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所需知识、达到环境专业本科生在该方面培养的目的。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学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任课教师:***授课专业:环境科学2004级课程学分: 5.0课程总学时:80课程周学时: 42007年8月 5日《环境监测》教学进程第 1 次课 2 学时一、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联系方式,院和系基本情况。

二、课程的基本情况介绍●教材:《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孙裕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环保局优秀教材(教材共分十章,按监测对象编排,每章自成体系)●教学安排:(课堂教学38h、实验15h(计划10h,实开15h)、答疑、作业2h、考试)●课程基本内容:课程分十个章节讲解:1、绪论6、生物污染监测2、水和废水监测7、噪声监测3、空气和废气监测8、环境放射性监测4、固体废物监测9、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5、土壤污染监测10、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参考书:根据课程不同的章节,可参考下列书籍的相应章节和内容。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吴邦灿编《环境监测技术》,张世森编《环境污染物分析与监测》,何燧源编《环境分析》,阎吉昌主编《环境监测新技术》,齐文启等编《仪器分析》类(光谱分析、色谱、电分析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环境监测的分类、作用、原则及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2. 初步掌握各环境要素(水、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放射性等)监测方案的制定及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与方法。

3. 初步掌握各类环境样品采集、制备和预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4 . 掌握个环境要素中主要污染因子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三、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介绍本课程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联系及作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和过程一、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一)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环境监测主要方式,学生毕业后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学时:50 学分:4 实验学时: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开课院(系)、教研室: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教研室教材、教学参考书:1. 张俊秀主编《环境监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张青主编《环境分析与监测实验》天津职业大学校内规划教材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环境监测》具有科学系统性。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预处理、测定(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测定)、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等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比较系统及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环境监测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根据监测项目与要求,选用常规监测方法,获得环境中具有性数据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性质《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技术课程,它是研究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及时空分布、迁移、转化的科学分支,是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环境工程的基础。

本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须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之后开设。

可为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后续课程提供有关监测和分析测定的必要基础和方法,并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框架结构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绪论”一章主要讲授环境分析与监测的内容、方法、特点以及进展情况,给学生以宏观了解。

通过了解环境污染现状,增强使命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环境污染与环境科学:掌握环境、环境科学、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定义,了解环境污染的历史及现状。

2. 污染源的形式及污染物的性质:掌握污染源的形式及分类、污染物的共性。

3.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熟悉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任务、分类和关系。

第二章水质污染监测教学目的:水质监测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主要讨论污染源排放特点,根据天然水特点、生产周期确定采样时间、频率、方法、容器、水样保存、预处理、测定方法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具体实验仪器:回流装置的正确使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
具体实验与板书相结合;课间讨论,课后作业与实验报告。
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1、回顾实验过程及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2、在库仑滴定法中为什么不能用去离子水配制试剂和稀释水样。
3、试分析出实验中为什么会存在误差以及误差的来源。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授课类型
实验课
授课时间
2011年10月14、19日
第7周星期五第3-7节
第8周星期三第3-7节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基本内容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定义和测定原理,地表水的采样、预处理,地表水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
大气中氮氧化物测定的实验原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态存在。测定时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谋生成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因为二氧化氮气体不是全部转化为亚硝酸根,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
具体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
具体实验与板书相结合;课间讨论,课后作业与实验报告。
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1、采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复习空气采样器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本课介绍了第二种方法的步骤及原理,查阅相关文献与第一种方法进行对比。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崔九思,王钦源,王汉平.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 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环境监测的定义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测的作用2. 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采样技术分析技术监测设备及其应用3.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统计与分析4. 环境监测案例介绍我国典型环境监测案例国际环境监测合作案例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公民环保行动与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案例分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监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监测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表现等。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监测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验室设备:监测设备、实验室器材等。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环境监测案例和资讯,丰富教学内容。

5.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供学生拓展阅读。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

2. 授课计划:第1-4次课: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第5-8次课:介绍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第9-12次课:学习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第13-16次课:分析环境监测案例,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实践1. 实验室实践:安排4次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监测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外调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环境监测调查,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 5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 5

《环境监测》教案Chapter 1 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课内教学2个学时。

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导航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坚持环境标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讲授提纲1.1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1)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撒、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一 . 按监测介质分类: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二 . 按监测目的分类: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其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主要标志。

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1) 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电子教案

《环境监测》电子教案

《环境监测》电子教案目录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 (2)2、环境标准及水污染监测概述 (4)3、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7)4、水质物理指标检验及部分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9)5、水质其他金属化合物及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12)6、水质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测定 (14)7、特定有机污染物、水质底质监测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16)8、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和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19)9、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21)10、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23)11、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及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 (25)12、污染源监测和标准气体的配制 (27)13、固体废物监测 (30)14、土壤污染监测 (32)15、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34)16、噪声污染监测 (37)17、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内容及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 (40)18、实验室质量保证及标准分析方法 (42)19、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质量图 (44)20、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46)21、简易监测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48)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一、授课题目: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二、教学目的通过90分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定义以及它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明确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及作用,了解环境监测的发展以及常用的监测技术。

三、教学意义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各种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

四、教学重点环境监测的定义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五、教学难点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的区别环境优先监测六、教学方式电子课件七、讲授内容:(一)环境与环境污染①环境与环境质量②环境污染与污染源③环境污染的类型(二)环境监测的定义(三)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①环境监测的目的②环境监测的分类(四)环境监测特点与技术概述①环境监测的发展②环境污染的特点③环境监测的特点④环境监测技术概述⑤环境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八、讲授方法(一)环境与环境污染1. 关于环境污染与污染源联系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及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提出当前环境面临的状况,比如: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流域污染事件2. 环境污染的类型阐述不同环境污染分类方法,阐明该分类方法对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分类方法如:按环境要素分类、按污染源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按污染物生成过程分类、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按污染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5《环境监测》教案Chapter 1 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23(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一 . 按监测介质分类: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二 . 按监测目的分类: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4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其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主要标志。

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1) 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5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2)纠纷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 三同时” 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3.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监测,是通过监测了解污染机6理、弄清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和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研制、预防监测)等。

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1.2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1.2.1环境监测的发展一、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国内外关于监测网络的建立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要素型,即按不同环境要素来建立监测网络,如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

二是管理型,即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网络,我国环境保护系统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

7二、环境自动监测1.2.2 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监测的特点1.2.3环境监测技术概述一、化学分析法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类。

重量法操作麻烦,对于污染物浓度低的,会产生较大误差,它主要用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近几年用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8广、费用低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较多应用,但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它主要用于水中的酸碱度、 NH 3 -N 、 COD 、 BOD 、 DO 、 Cr 6+ 、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二、仪器分析法是以光的吸收、辐射、散射等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光谱法:主要包括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 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

9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等。

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等。

三、生物技术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映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

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状况、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种类和群落结构变化等。

1.3 环境标准1.3.1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10环境标准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定义: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 , 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 , 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1. 环境标准的分类(1)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它是制订环境政策的目标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制订污染物的控制标准的依据,是评价我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

(2)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

控制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的手段,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3)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

所以环境基础标准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做到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4)环境方法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

(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保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2. 环境标准的分级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二级。

(1)国家环境标准(2)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3)地方环境标准1.3.2 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该标准从1996 年 10 月 1 日起在全国实施。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3.3 污染物排放标准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1)本标准按污水污水排放去向,分年规定了 69 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2)除了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3)标准分级见课本 P24 。

(4)标准限值(5)总量控制①工业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②某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习题与思考题1) 环境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环境污染是各种因素本身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而具有社会性。

它的特点可归纳为: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心智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

污染物与污染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地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噪声的强度也有同样情况)。

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对阈值的研究,是判断环境污染及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从传统毒理学观点分析,多种污染物同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2) 单依据某一时、某一点的监测数据能否正确表述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主要依据及获得代表性数据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污染物浓度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单依据某一时、某一点的监测数据无法正确表述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时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是在环境监测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主要依据及获得代表性数据的基础。

必须依据污染物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性特点,科学地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网、点设置、监测项目、采样频率等);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到较全面客观的评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