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Biblioteka Baidu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4)执法监督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2、公民集会游行示威行为遵循的原则:
第一、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第二、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第三、和平进行原则
3、《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该法。
(2)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第三、地域限制
集会、游行、示威行为人只能在其居住地享有该项权利。
第四、禁止性规定:
第五、主管机关的保障
第六、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三)《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第二大类: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法第30----39条之规定)
第三大类: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该法第40----49条之规定)
第四大类: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该法第50---76条之规定)
(2)治安管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3)治安管处罚的程序:调查程序、决定程序、执行程序。
由此,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的调控方式。
(一)公共生活中法律的作用
第一、指引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这是法的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作用。在此可举例说明,比如对比较典型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第二、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者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们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
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可以分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通过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行为的制裁,达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依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处罚的程序以及执法监督等制度,促使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由此,对治安管理处罚行为是一种约束与规范。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简明性。
“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道德与法律是保证公共社会生活得以稳定和谐发展的两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道德主要是一种自律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方式发挥调节的作用;而法律却是一种他律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如警察、法院和监狱等手段与方式对破坏公共生活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来发挥其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作用。
(2)、基本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2、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基本制度: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第三、评价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第四、强制作用: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哈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第五、教育作用: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教学重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手段: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手段
师生互动:20分钟左右,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板书设计:章节标题和主要知识点梳理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特点: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而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2)、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介绍: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1、《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集会、游行与示威的含义:
4、公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享有以下权利与义务:
第一、组织与时间
要具备负责人,由负责人在集会、游行、示威行为进行前的5日向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如果集会、游行、示威行为是临时的,则行为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
第二、申请与许可
申请的对象:(1)集会、游行、示威行为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十届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1)、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2)、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通过法律(狭义)的形式赋予人民警察治安管理处罚的职权,对于其行使该项职权是一种很好的保障作用。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共4大类,110多种行为。(建议结合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展开论述)
第一大类:扰乱公共秩序(该法第23----29条之规定)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周次
第周,第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例如,对于居民来说,良好的居住条件不仅表现为更大的住房面积和更好的室内设施,也体现在居住环境优美、社区秩序井然等方面。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Biblioteka Baidu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4)执法监督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2、公民集会游行示威行为遵循的原则:
第一、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第二、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第三、和平进行原则
3、《集会游行示威法》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该法。
(2)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第三、地域限制
集会、游行、示威行为人只能在其居住地享有该项权利。
第四、禁止性规定:
第五、主管机关的保障
第六、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三)《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第二大类: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法第30----39条之规定)
第三大类: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该法第40----49条之规定)
第四大类: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该法第50---76条之规定)
(2)治安管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3)治安管处罚的程序:调查程序、决定程序、执行程序。
由此,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的调控方式。
(一)公共生活中法律的作用
第一、指引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这是法的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作用。在此可举例说明,比如对比较典型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第二、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者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们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
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可以分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通过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行为的制裁,达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依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处罚的程序以及执法监督等制度,促使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治安管理处罚行为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由此,对治安管理处罚行为是一种约束与规范。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简明性。
“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道德与法律是保证公共社会生活得以稳定和谐发展的两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道德主要是一种自律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方式发挥调节的作用;而法律却是一种他律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如警察、法院和监狱等手段与方式对破坏公共生活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来发挥其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作用。
(2)、基本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2、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基本制度: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第三、评价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
第四、强制作用: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哈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第五、教育作用: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教学重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手段: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手段
师生互动:20分钟左右,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板书设计:章节标题和主要知识点梳理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特点: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而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2)、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介绍: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1、《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立法目的:
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集会、游行与示威的含义:
4、公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享有以下权利与义务:
第一、组织与时间
要具备负责人,由负责人在集会、游行、示威行为进行前的5日向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如果集会、游行、示威行为是临时的,则行为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
第二、申请与许可
申请的对象:(1)集会、游行、示威行为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十届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1)、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2)、基本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通过法律(狭义)的形式赋予人民警察治安管理处罚的职权,对于其行使该项职权是一种很好的保障作用。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共4大类,110多种行为。(建议结合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展开论述)
第一大类:扰乱公共秩序(该法第23----29条之规定)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周次
第周,第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和认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方面,一些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规范以民间风俗、礼仪和宗教教规、戒律形式继续发挥着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及其规范开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以强制的方式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例如,对于居民来说,良好的居住条件不仅表现为更大的住房面积和更好的室内设施,也体现在居住环境优美、社区秩序井然等方面。
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社会公德。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