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陶瓷艺术馆项目建设书(编写格式)

河南中原陶瓷艺术馆项目建设书(编写格式)
河南中原陶瓷艺术馆项目建设书(编写格式)

XX路桥(河南)有限公司

中原陶瓷艺术馆

项目建设书(编写格式)

编制单位:河南助阵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目录

一、总论 (1)

(一)项目名称 (1)

(二)承办单位概况 (1)

(三)拟建地点 (1)

(四)建设内容 (1)

(五)建设年限 (1)

(六)概算投资 (1)

(七)效益分析 (1)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2)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

(二)建设条件分析 (2)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

(一)建设规模 (3)

(二) 产品方案 (3)

四、技术方案 (3)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

(一)投资估算 (4)

(二)资金筹措 (4)

六、效益分析 (4)

(一)经济效益 (4)

(二)社会效益 (4)

七、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5)

八、结论 (5)

一、总论

(一)项目名称

中原陶瓷艺术馆

(二)承办单位概况

2.1XX路桥(河南)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XX路桥(河南)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8月24日注册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其前身为河南省信大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原公司成立于2003年。

XX路桥(河南)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业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路面机械的研发与制造,厂址现租驻于郑州市管城区宇通工业园区内,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完备,研发与生产团队稳定、高效。另一部分为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包括高速公路的管养、施工,工程建设能力早已形成规模,数年来完成产值均过亿元。

XX路桥(河南)有限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96人,具有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的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40人;另外持证上岗的各类技工110人。公司拥有各类大中型机械设备578台(套),资金总额达1.6亿元。

(三)拟建地点

现拟建在郑州市二七区。

(四)建设内容

拟建设内容有:陶瓷艺术品展览中心、研发中心楼、仓库及物流中心。

(五)建设年限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建筑布局和工程量,结合目前的施工技术,预计本项目的工程工期为2年。

(六)概算投资

根据拟建本项目实际情况,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投资为3000万元人民币,第二期投资为2500万元人民币,共计5500万元人民币。

(七)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平均利润806.7万元,年纳税201.7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建成以后,将中原地区各种陶瓷积聚起来,为他们的提供一个交流基地。因为郑州地区雄踞中原,通达八方,是中国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基于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对于陶瓷的运输和交流极为有利。郑州地区人口多,人流量大,也为陶瓷文化的宣传带来方便。这些都为陶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陶瓷属环保产品,陶瓷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如耐火材料、彩印包装、陶瓷化工、机械、配件、瓷土开采加工等相关行业,以此优化经济结构,同时又是失业人员在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其建设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建设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二七区属黄河冲积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5—10米左右,系砂土和亚砂土覆盖区,地基承载力约为100kPa,在地震裂度区划上属6度地区。

二七区地处黄淮两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过渡性气候特征,温暖气团交替频繁。

二七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郑州而过,为郑州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以确保郑州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

交通条件: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物资集散中心,是全国经济地理腹地,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作用,同时位居全国中原经济核心区,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福地。

公用设施条件:郑州市二七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邮政、电信、道路、有线电视等“九通一平”铁路专用线可直达区内。

二七区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二七区实行污、雨水分流排放,其中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后经市政管网排入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0万吨。二七区内建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双回路供电。

二七区内天然气主干管网已全线开通,主要气源为中原油田气源和西气东输气源,日供气能力约30万立方米,可以为进区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气。

由以上叙述可知:在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公用设施条件,本项目在郑州市二七区投资建设是非常合适的。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 产品方案

本项目将建设成一个2.5万平方米的开放式的陶瓷展览馆,其中将建设一个陶瓷艺术品展览中心,一个仓库及物流中心和一个研发中心。

陶瓷艺术品展览中心内设三个展览馆和一个拍卖厅。其中一个展览馆专门展示中原地区的陶瓷品,馆名为中原陶瓷馆;一个展览馆专门展示全国其他地区的陶瓷艺术品,馆名为名家陶瓷馆;另外一个展览馆专门展示中原其他艺术品,馆名为中原艺术馆,展示产品如汴绣、南阳玉、青铜瓷、书画、草编、柳编等。其中中原陶瓷馆内又设九个小馆作为展览室,每个小馆内专门陈设一种陶瓷品,这样就有专门的钧瓷馆,汝瓷馆,唐三彩馆等。每一展览室内又设有大师工作室和鉴赏室,为大师演示陶瓷的制作方法以及对陶瓷的鉴赏提供方便,这样使人们对陶瓷的制作有了感性的认识。

研发中心是工作人员进行办公接待、研发试制和技术文化交流的场所。仓库及物流中心用于存放陶瓷品。

本项目建成以后则成为一个集陶瓷艺术品的展销、职业培训、技术研发、文化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同时将工艺美术品展销和专业博物馆建设结合起来,把整个项目建成陶瓷积聚群落,和陶瓷一起形成古典文化旅游、文化艺术鉴赏、休闲和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四、技术方案

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十分的繁杂,有“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之说,其工艺流程如下:

1、加工工序(八道)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2、造型工序(二道)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3、制模工序(九道)

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住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4、成形工序(二十九道)

注浆成型(十二道)

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拉坯成形(八道)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印坯成型(九道)

清模→合模→搓泥浆→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5、素烧工序(七道)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6、上釉工序(八道)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7、釉烧工序(八道)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8、检验工序(一道)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总投资为5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安装费为2400万元人民币,设备购置安装费为1000万元人民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800万元人民币,预备费为800万元人民币;生产流动资金为500万元人民币。

(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全部为公司自筹。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平均利润806.7万元,年纳税201.7万元。

(二)社会效益

1、推广中原陶瓷文化

中原陶瓷在全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汝瓷、钧瓷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何把这些好的东西推出去,发扬下去,是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不再适用,要宣传,要推销。在如今全国都在掀起文化宣传热潮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打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中原陶瓷艺术品是一张很好的名片。对于大家认识我们中原地区,了解中原地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变对中原地区的认识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2、促进就业和社会安定

中原陶瓷艺术馆的建成会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改善职工的生活水平。为社会的安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带动经济发展

我省拥有数量巨大的陶瓷艺术品生产厂家,通过中原陶瓷艺术馆这个平台,各个厂家和艺术家可以展示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高品质的艺术品。供需双方可以更好的洽谈,促成交易。再者我省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通过艺术馆,收藏者可以收藏到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同时,艺术馆会带来旅游收入,吸引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旅游。

4、环境保护

中原陶瓷艺术馆将被建设成为一个陶瓷艺术品公园,园区内设置风光带,把园艺和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造为人们平时休闲旅游的美好去处。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七、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本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几乎不存在污染排放,因为它没有污染源,几乎实现零排放。八、结论

该项目无论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分析、资金筹措等方面来说,都是可行的,应该尽早投资建设。

本报告的著作权及版权归河南助阵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