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7-10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2019年)

合集下载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3.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财政部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回顾过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多年未有。

一季度受疫情暴发蔓延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3%,为200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2月份下降21.4%、3月份下降26.1%,31个省份中有30个收入负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地方财政运转尤为困难。

严峻形势面前,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在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的同时,及时调整完善预算收支安排,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建立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稳定运行。

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6.07•【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21年6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20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请审查。

一、2020年中央财政收支决算情况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一)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受疫情严重冲击,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季度大幅下降,为200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财政运行情况逐季向好。

在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0.72亿元,为预算的100%,下降7.3%。

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8880亿元,收入总量为91650.72亿元。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313.5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1%。

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37.22亿元,支出总量为119450.72亿元。

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7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5-18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5-18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6153 16391
8526
8308 248 422
6068 14885
8141
2018
2019
1990
1995
速度指标(%) 指数 (2019年为以下各年)
2000
2005
2010
18938 9781
19218 9801
125.6 142.5
119.8 135.5
114.3 126.2
1559
1575
182.4 529.0 216.3
90.9 135.7
72.2
135.6 145.4 254.8
165.8 342.2 161.7
91.8 123.5
63.8
139.1 132.4 187.0
147.2 266.3 153.5
83.0 98.6 61.3
118.8 117.7 112.9
127.3 201.4 135.2
100.0
161.9
445 1290 13.3 2944 19249 5822 5929 35195
417 1084 13.2 3048 18055 7124 7766 38366
443.3 486.8 1090.2 240.9 2443.9 1934.4 1862.3 1959.6
218.2 452.5 794.7 189.3 1521.7 1018.3 1400.0 893.1
132 754 9232 5326
142 1656 15964 8072
194 5203 35052 15418
1.43
1.69
2.12
42
59
91
297
892
2456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1. 背景介绍2020年全国财政收支统计数据是对当年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在这一年,全球面临新冠疫情的困扰,国内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了解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数据对于分析当年经济形势、财政政策的执行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2. 全国财政收入统计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总额为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税收收入占比最大,达到了X%,其次是社会保险以及投资收益等其他收入。

在详细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具体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全国财政支出统计2020年,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为X万亿元,同比增长X%。

支出结构方面,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比较大,说明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

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投入,这些支出均体现了政府对未来发展的重视和规划。

4. 财政收支结构2020年的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凸显了财政调控的重点和方向。

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收入仍然是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非税收收入和各类资本收益也占据了一定比重。

这种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有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在支出方面,对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明显增加,这体现了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和改善民生的决心。

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也有相应的布局和投入。

5. 个人观点2020年的财政收支统计数据反映出了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努力和成就。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财政政策的灵活运用和有效执行对于稳定经济和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应该看到,一些财政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如税收征管、支出绩效等方面的改进还有待加强。

2020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未来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一、引言中国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一本全面反映国家及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年度统计资料参考书。

本文对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以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以深入了解。

二、综述2020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然而,中国通过坚定的领导和科学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GDP总量看,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1.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

这表明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尤其是在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加快至6.5%,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人口与就业2020年,中国的总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年末总人口为14.79亿人,较上年增长0.39%。

同时,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人口比例达到了60.6%。

在就业方面,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2万人,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

同时,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

四、农业与农村中国的农业产量在2020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全年粮食产量为6.42亿吨,比上年增长0.9%。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

农村贫困问题在2020年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全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的持续投入和多项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工业与服务业2020年,中国的工业产能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更加显著,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业在2020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

尤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投资与消费202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比上年下降3.1%,这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和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的影响。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2020年,全球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不能幸免于难。

凭借着政府的果断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经济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2020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3%。

虽然增速较上年有所下滑,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较为稳定的增长。

特别是在疫情初期全球范围内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正增长,足以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那么,中国经济能够在疫情之下保持正增长值得肯定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投资基建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等,以提振经济。

中国央行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功也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成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为经济的逐步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各地的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市场需求逐渐回升,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2020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依然表现稳健,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付出。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中国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些重要举措。

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经济政策,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政府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力度。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措施,包括降息降准等,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财政经济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6.07•【分类】审议意见正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2021年6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耀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了关于中央决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

财政部对财政经济委员会初步审查意见进行了研究反馈,初步审查意见和反馈的处理情况报告已印发会议。

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0年中央决算草案反映,中央一般公共决算收入82771亿元,为预算的100%,下降7.3%,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8880亿元,决算收入总量为91651亿元;中央一般公共决算支出118314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1%,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37亿元,决算支出总量为11945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7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83218亿元,完成预算的99.2%,增长11.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9460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4.0%(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32181亿元,完成预算的98.7%,增长0.7%);专项转移支付776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长2.7%。

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228亿元。

202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208905.8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127393.40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29217.37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余额限额之内。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6.0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21年6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报告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审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审计署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市场主体急需制定和实施规模性纾困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①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为市县基层及时补充财力;部署各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9%,对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12%,有力支持地方“三保”工作。

——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巨大冲击下保持了就业大局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向60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惠及1.56亿人;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因疫情新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近60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超过800万人次。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

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及收支结构统计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全国财政收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为20.9万亿元,同比下降3.9%;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为28.7万亿元,同比增长7.5%。

2020年全国财政收支结构统计数据显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非税收、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其中税收占比高达78%以上;而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具体来看,2020年税收收入为16.4万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收入为2.8万亿元,同比下降5.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1.4万亿元,同比下降21.6%。

而在财政支出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保障支出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科技创新支出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18%。

从全国财政收支结构统计可以看出,在2020年,我国财政支出新增了一些领域,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的特殊情况下,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成为了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了对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投入。

另外,在2020年,我国财政收支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财政收入总额同比下降,这一方面受到了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

2020年,我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包括降低企业税负、扩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小微企业增值税补贴等,这些措施都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减少。

其次是财政支出总额同比增长较快,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和经济困难,推动经济复苏,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另外,2020年还出现了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的情况,说明政府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花费了更多的资金。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7-13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2019年)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7-13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2019年)

0.43 740.01
56.38 569.05
3.84 1.01 1.95 -8.93 55.76 3.29 57.66 1110.41 509.05 96.89 102.64 13.59 58.64 0.25 -9.90 339.25 142.00 39.75 37.31 2.44 262.81 2295.41
7-13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2019年)
单位:亿元
项目
预算数
决算数
决算数 为预算 数的%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充社保基金支出 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其中:厂办大集体改革支出
“三供一业”移交补助支出 国有企业办职教幼教补助支出 国有企业办公共服务机构移交补助支出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 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支出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 离休干部医药费补助支出 其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三、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其中: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 公益性设施投资支出 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支出 生态环境保护支出 支持科技进步支出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支出 对外投资合作支出 其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四、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 五、金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其中:资本性支出 其他金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支出
0.25 753.91
70.21 442.99
3.15 1.03 2.50 0.09 156.60 3.79 73.55 1021.56 473.07 97.12 117.51 12.62 56.64 0.28 0.55 263.77 119.15 301.39 300.04 1.35 204.59 2400.85
172.0 98.2 80.3
128.5 121.9

2010-2020全国财政支出分析

2010-2020全国财政支出分析

2010-2020全国财政支出分析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1亿元,同比下降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24亿元,同比下降0.9%.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1、国内增值税56791亿元,同比下降8.9%。

2、国内消费税12028亿元,同比下降4.3%。

3、企业所得税36424亿元,同比下降2.4%。

4、个人所得税11568亿元,同比增长11.4%。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535亿元,同比下降8.1%.关税2564亿元,同比下降11.2%。

6、出口退税13629亿元,加上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920亿元,全年实际办理出口退税14549亿元。

7、城市维护建设税4608亿元,同比下降4.4%。

8、车辆购置税3531亿元,同比增长0.9%。

9、印花税308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74亿元,同比增长44.3%。

10、资源税1755亿元,同比下降3.7%。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7061亿元,同比增长13.7%;土地增值税6468亿元,同比增长0.1%;房产税2842亿元,同比下降4.9%;耕地占用税1258亿元,同比下降9.5%;城镇土地使用税2058亿元,同比下降6.2%.12、环境保护税207亿元,同比下降6.4%。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153亿元,同比增长2.8%。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096亿元,同比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492亿元,同比增长3.3%。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1、教育支出36337亿元,同比增长4.4%。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是中国统计年鉴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统计年鉴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参考资料,全面记录了这一年度中国各个领域的数据和统计情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5.9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2.3%。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这一成绩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举措,包括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等。

二、就业形势2020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6%,低于政府设定的6%的目标线。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了814万人。

三、居民收入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较为平稳增长。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72元,同比增长4.7%。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所提升,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336元,同比增长 4.6%。

四、工业生产202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

虽然受到疫情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中国工业生产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五、农业生产2020年,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增产稳产。

粮食产量达到了66916亿斤,增长了0.9%。

此外,畜禽肉产量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86.31亿斤,增长了1.2%。

六、贸易外汇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2.16万亿元,承受了世界经济低迷和疫情等多重压力,但贸易总额仍然实现了较稳定的增长。

其中,出口总额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1%;进口总额为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七、科技创新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63.9
98.4
98.8
45.4
96.7
97.3
3.7
14.1
14.4
33.2
31.9
4753
6120
6272
445
1093
1819
1764
60.81 1.62 5.56
56.50 1.98 6.84
56.48 1.81 6.66
53.9 927.3
83.0 3885.6
137.1 5048.5
145.8 5221.3
0.4
19.1
126.0
128.0
0.0
6.7
112.2
农村贫困发生率(2010年标准) (%)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外债
偿债率
(%)
负债率
(%)
债务率
(%)
能源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18.25 6.25
12.00
5.3
385 385 2.57 97.5 30.8 30.5
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 (%)
城市市政建设
用水普及率
(%)
燃气普及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注: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的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按2000年可比价计
2018年、2019年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

10.8
16.8
25.9
16.8
60.3
63.0
60.8

年鉴2016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2015年)

年鉴2016全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2015年)

决算数为 上年决算
数的%
103.2 80.6
111.4 111.4 100.0 100.3
95.3 114.0 130.1 112.0 100.6
77.9 144.8 108.1
78.6 72.5 70.8 101.2 102.7 89.7 1廿五、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 廿六、车辆通行费收入 廿七、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收入 廿八、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 廿九、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收入 三十、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 卅一、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收入 卅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入 卅三、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 卅四、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 卅五、彩票发行和销售机构业务费收入 卅六、污水处理费收入 卅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19.30 193.91
17.64 89.17 10.57 18.78
5.87 810.62
9.00 608.06 295.52 30783.80 1024.97 177.30 251.81
46.55 6.97
654.76 1003.39 1252.59
99.6 74.8 109.4 85.5 104.8 83.2 122.6 110.1 125.2 111.8 101.7 47.9 158.1 115.1 82.3 82.3 76.9 94.4 121.8 92.9 101.9 91.1 106.4
13.22 425.75 1619.72
20.00 577.00
1.00
15.32 363.82 1526.34
10.81 514.87
1.23
115.9 85.5 94.2 54.1 89.2
123.0
40.00 30.00 36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3 74.3 107.3 100.1 88.2 108.9 100.1 75.9 96.7 109.5 110.4 107.1 97.1 87.7 111.7 333.6 112.0
7-10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2019年)
单位:亿元
项目
预算数
决算数
决算数为 预算数
的%
决算数为 上年决算
数的%
一、农网还贷资金收入 二、铁路建设基金收入 三、民航发展基金收入 四、海南省高等级公路车辆通行附加费收入 五、港口建设费收入 六、旅游发展基金收入 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收入 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 九、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十、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十一、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收入 十二、中央特别国债经营基金财务收入 十三、彩票公益金收入 十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十五、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收入 十六、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 十七、车辆通行费收入 十八、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收入 十九、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 二十、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收入 廿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入 廿二、彩票发行和销售机构业务费收入 廿三、污水处理费收入 廿四、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106.8 96.7 89.8 94.3 97.5 99.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1.4
109.1 84.3 72.2
105.6 100.1
83.6 99.2 96.9 95.4 95.7 102.3 104.0 105.1 92.7 82.5 100.9 315.6 108.4
113.8 103.3
98.6 102.3 103.3 108.3 104.1 112.3
229.53 541.26 429.35
24.83 237.02
15.72 30.23 70679.31 1764.41 185.07 277.85 633.26 1166.02 2747.43 55.20 219.15 1434.11 23.97 868.11
1.66 27.82 212.23 602.62 2111.56 84517.72
214.85 560.00 478.00
26.33 243.01
15.81 33.07 64767.37 2092.76 256.41 263.00 632.48 1395.33 2770.31 56.98 229.73 1498.89 23.44 835.00
1.58 30.00 257.18 597.18 669.00 77947.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