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诗词的议论文

诗词的议论文引言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
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诗词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传统文化的珍宝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被视为珍贵的遗产。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重视诗词的学习和创作。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观察和反思。
他们的诗词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通过研究古代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历史事件。
2. 情感的表达方式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它通过精巧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语言魅力,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无论是表达喜悦、愤怒、悲伤还是思考人生的意义,诗词都能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诗词常常被用作表达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情感。
3. 美的追求诗词是一种美的追求。
在创作诗词时,诗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追求音韵的和谐、形象的生动、意境的深远以及语言的美感。
诗人们注重诗句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对字句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美的感觉。
这种美感是综合了音乐、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使人欣赏时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
4. 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代社会对于诗词的需求大大减少。
人们更倾向于追求速度和实用性,对于诗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关注度不高。
然而,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
在当今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而诗词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发现内心的美,给予心灵一片宁静的净土。
结论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它能够表达情感、追求美感,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篇一:古代诗歌鉴赏论文古代诗歌鉴赏论文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比较大,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的词句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
古代诗歌因为其精美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极高的比例。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在诗歌的阅读鉴赏中,应了解诗歌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会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见高质量的诗歌分析和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具有独特的功效。
下面将从四方面谈谈古代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一、从题目着手,推敲内容主旨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窗口,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拿到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诗歌的题目。
因为诗歌的题目一般会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或是题材。
例如陆游所创作的《咏梅》一诗,用于抒发感情的“咏”字再加上代表物象的“梅”,揭示着这是一首诗人将自己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一具体事物的托物言志诗;又如出自“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亦可轻而易举地读出这是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来寄予作者特殊心情的咏史篇二:诗词鉴赏论文品味—中华诗词之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品味古代诗词时,我们并不是毫无头绪的,我们可以从题目,诗眼,诗的意境,作者心境,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修辞手法,引用的典故,抒情手法,诗所抒发的感情等方面入手。
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我们就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1中国古典诗词是优美的、是智慧的,是有生命力的。
爸爸的书架上有很多书籍,我在翻找喜爱的书籍时,发现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
今年暑假,我在这本书作为我的暑期课外读物,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古诗词中蕴含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蓄积了古代诗人的所有灵性、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嘉莹,是一位研究古诗词的专家,书中共收录作品二百一十八首,其中包括一百七十七首诗和四十四首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这里面的一些诗歌我以前也读过几首,比如说《春晓》、《回乡偶书》等等。
通过阅读,我发现了一些好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另外在读古诗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字的读音平常都没有注意,比如,饮酒二十首中“而无车马喧”的“车马”要读ju马;还有“飞鸟相与还”的“还”要读huan;“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读xian;过故人庄的“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a,还有很多字的诗中读音和现在读音都是有区别的。
在读了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只要是有感觉。
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有灵魂的,是可以传承的`。
我还发现了《给孩子的古诗词》是个系列丛书,其他系列还有对散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的介绍,我决定要把这些书一本本的认真读一读,一定会增加的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的。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2成长路上,总有着自己的一片蓝天,自己的一方乐土,在这片蓝天中翱翔,在乐土中寻觅真正的自己。
也许拥有着那样一份宝贝,便有了心的归宿。
而你,诗词,便是将我心牵住的那样神器。
小时呀呀学语,在奶奶的推车里,总是念着奶奶手中小小的册子中的类似儿歌的古诗词,那一首《江南》,让年幼的我随着鱼儿的嬉戏,游东逛西,观南赏北,将那一幅有着水乡清墨韵味的荷中图,在那朗朗上口的`诗歌中展现给我。
【议论文】文化墨宝――古诗词 议论文范文600字

【议论文】文化墨宝――古诗词议论文范文600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墨宝,它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描绘出了中国人民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无穷智慧。
古代诗人们借助汉字的美妙组合和语言的优美表现力,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首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华文艺传统的代表。
古代诗人们通过对自然、人生、感情等方面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爱好和人文素质,提供了非常多的思想和道德下的指引。
古诗词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古诗词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代诗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在追求艺术风格方面的探索。
诸如杜甫的雄浑豪放、李白的豪放洒脱、苏轼的豪嘯清曲,胡适云:“每一首诗都是艺术,它不仅有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有艺术感。
”因此,古诗词的艺术价值无疑是不可替代的。
再次,古诗词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推广的媒介和工具。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始的传统文化日趋淡漠,人们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的陈迹,古诗词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现在,许多都市人更喜欢读繁琐单一,缺乏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流行文化作品。
而古诗词因为具有浅显易懂,高度艺术化特征,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和追捧,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独特的汉字文化和优美的语言风格,弘扬民族文化。
总而言之,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更可以成为我们文化的代表和推广者。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珍惜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光荣历史和丰富遗产,才能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人类优秀文化。
【议论文】诗词_600字

【议论文】诗词_600字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诗词之美源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文字,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它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对仗的音韵,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无论是唐诗宋词的豪放风格,还是元曲明清的婉约风格,都展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简短的文字,杜甫展现了边塞的凄凉和思乡之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诗词承载着深邃的思想和哲理。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思想表达。
诗词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对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诗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它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象。
诗词通过对人、事、物的描绘和议论,使人们对历史和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述,折射出了唐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展现了白居易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以其独特的审美魅力、深邃的思想和哲理,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心灵之美的表达。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诗词的传统,用诗词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诗歌的谈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绚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灿烂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化,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唯恐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供应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学问,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学问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索、讨论过程,纸上谈兵,经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支配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获灵感?闻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登记来。
是呀,经常积累,时时做有预备的头脑,何须等到"支配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看、擅长预备的1/ 17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意,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自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究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照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
古诗体现古典情怀论文

古诗体现古典情怀论文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漫步古诗苑,我们品味诗的芬芳,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
在古诗的百花园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总体设计思路:本节综合性学习,是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我采用的总体思路是“拓宽古诗的疆界”。
除了比较传统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比如朗读、背诵外,还采用了在古诗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诗配画”、“古诗素描”、“古诗吟唱”等形式,以期让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阻隔体会古人情怀,品味古诗魅力。
介绍温家宝“以诗言志”论工作的事,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古诗词,学以致用提高素养。
活动目标: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丰富多彩。
2.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3.积累运用古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古诗文有一定量的积累,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鉴赏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次专项梳理,进一步积累古诗句;引领学生体验诗句的语言美感,较为深入的理解作者借助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过程:一、拟一个亮丽的标题赏千年奇葩,品古典情怀二、安排一个激荡心灵的导语我心目中的古诗词,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是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狂放;我心目中的古诗词,是陶渊明的南山秋菊,苏东坡的滔滔大江,李清照的梧桐细雨……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百花园,赏千年奇葩,品古典情怀。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领略美感,打开思路,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
三、学生活动第一环节: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大比拼第一环节:争先恐后赛古诗一、词句抢答1.东风不与周郎便。
2.伤心秦汉经行处。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此事古难全。
5.足蒸暑土气。
6.因思杜陵梦。
古诗词对我们的重要性议论文

古诗词对我们的重要性议论文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
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
儿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
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
如果家长拿出读儿歌的轻松和愉快来教孩子读古诗,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两种文字在愉悦感和美感上的差别的。
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
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
事实是,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
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
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
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大量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
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诗词鉴赏论文

序号:104 姓名:曹丽院系:工商管理学院工管一班我所认可的诗词之美——赏析论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
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千姿百态,谁也无法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在此我仅以我个人的观点从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所欣赏的诗词之美。
意境美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
所谓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古代诗论家又称“境界”,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的。
例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
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魅力在于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下,形成了一批经典之作,它们不仅代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古诗词对于我们的思考、审美和情感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或个人内心体验作为创作的题材,他们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和意象的编织,使得诗词的意境更加富有内涵。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几句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对岁月流转、生活细节的感悟,使人们感受到秋夜的寂静和浪漫。
正是这种凝练的文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古诗词具有隽永的美感,令人百读不厌。
其次,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载体。
古代文人追求文学与艺术的卓越,他们在自身修养和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种精妙的语言运用在古诗词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得古诗词成为一种雅致的艺术形式。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几句简短而优美的诗句,通过使人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壮志豪情,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正是由于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古诗词不仅富有美的享受,也成为人们品味文学的重要途径。
另外,古诗词是文人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
中国文化擅长表达情感,而古诗词作为一种短小精致的文学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们的情感体验。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一首词以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未知未来的思考。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使人产生共鸣并引发内心思考,这也是古诗词令人陶醉的原因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论文)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论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诗词3、中华民族优秀经典诗词4、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句5、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有哪些?6、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如下:1、宋·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诗词1、唐朝·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唐朝·白居易《青石》: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我爱诗词作文15篇

我爱诗词作文15篇我爱诗词作文1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观看了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里面呈现了汉字、武术、古诗词等内容,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古诗词。
古诗词之美让我向往。
当春来来临,小草露出小脑袋,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伸了一个懒腰,我想起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阵风吹来,杨柳那碧绿的纸条迎风飘扬,让我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当你走在炎炎夏日里的杭州西湖,看着那独特的风光,我的脑海里蹦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当夏天夜晚,知了在鸣叫时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最好的写照。
当秋天,道路两旁枫树叶子变红,我想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当冬天来临,梅花再墙角独自开放,我想到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当大学纷飞,落在轻松上,使我想到了“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
古诗词之美令我向往,古诗词之美无处不在,它体现在四季之中,也可以体现出爱国情怀。
一位96岁的老前辈,让我尤为敬佩,他从事古诗词翻译60多年,使中国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流传给了多少国家,让多少国家的居民体会到中国古诗文的美。
我爱古诗词!我爱诗词作文2春节的时候,偶然间看电视,我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只一眼,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从小就开始背古诗词,也因此被称作“唐诗姐姐”,久而久之就觉得很自豪和骄傲。
但这次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我才明白,我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掌握,真的太少了,自己只能答对几道题,和参加诗词大会的百人团们相比,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次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我跟着大家一起答题,体会到了抢答的乐趣和答对时的喜悦。
题目有很多形式,我觉得最难的是给出下句要求回答上句的。
因为我们习惯了在背诗时整首诗按顺序背下来,这种逆向思维是一种挑战,很多时候我明明就觉得答案就在嘴边,但就是说不出来。
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古人“倒背如流”是一种高超的境界,我们真正做学问,也要做到“倒背如流”,这才是真正将知识融汇贯通了。
最美的诗词议论文作文10篇(精编版)

最美的诗词议论文作文10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
以下是准备的最美的诗词议论文作文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最美的诗词议论文作文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
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
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抱负,及奔放的热情。
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而遭受排挤。
《行路难》这首诗真是他遭受谗毁后,在被贬长安的途中所写的。
全诗表达了他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
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含蓄的语言,昂扬的斗志。
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奋进。
最美的诗词议论文作文2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可多了,例如:中国的功夫、国画、书法等等,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仰慕的。
古诗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古诗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她以简练的词句,有节奏的韵律,深刻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
诗词对人生的启示论文

诗词对人生的启示论文诗词对人生的启示引言:诗词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和抒发情感、思想,展现生命的美丽与哲理。
诗词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持续感染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对于人生的启示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本文将从识人生、优雅处世、修身养性三个方面阐述诗词对人生的启示。
一、识人生:诗词让我们洞察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的一生如诗如画,被诗词点缀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在阅读和欣赏诗词之后,我们会发现诗词中蕴含着对人生各个层面的深刻透彻的洞察。
譬如,杜甫的《月夜》描绘了月下寂静的夜晚,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思考;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人生苦短,应当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
这些诗词之中,与我们的人生经验相契合,唤起我们的共鸣。
二、优雅处世:诗词教会我们高尚的情操和处事态度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化遗产,在诗词世界中,艺术的表达与修养的培养融为一体。
诗词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享受,教会我们修炼内涵,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和修养。
同时,诗词也告诉我们要有一颗高尚的情操,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教导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积极追求事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三、修身养性:诗词陶冶情操、磨砺品格诗词是一种文化的熔炉,通过欣赏和吟咏诗词,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修养。
在传统文人墨士的世界里,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认识都与诗词有紧密联系。
他们通过创作或欣赏诗词,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修身养性。
譬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赤壁赋》,这些经典之作都能让我们心生感悟,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脱尘俗的胸怀。
结语: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以其高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它是我们人生的良师益友,给予我们启示和指引。
通过诗词,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人生的悲欢离合,学会优雅地处世,修身养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欣赏诗词,让其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和灵魂的寄托。
通过诗词的陪伴,我们能够更有力量和智慧地面对人生的挑战,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与完整。
诗词美

序号:80 姓名:李晶晶院系:会计学院审计3班文体:议论文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而古典诗词更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传统文化瑰宝。
研究诗词,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诗词之美。
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
意境之美,哲思之美,音律之美,自然之美,语言之美等等。
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研究诗词的意境之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思想情感与环境描写的完美融合。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1】讲的就是诗词意境之美的重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
而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
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
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
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李煜的诗词中充满了泪水,而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恰恰就是他在国破家灭之后取得的。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最后的词中,到处都充满了伤感。
优美的句子,体现出的却是他的绝望。
正如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1】出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哲思之美李商隐的诗,在思想上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中华诗词之美论⽂浅析清代诗歌的部分特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中所选择的⼀种⽣存⽅式和表达形式,她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化结构、思维模式、品格智慧、艺术审美以及终极价值等等。
中国之所以有诗国之称,⾜以说明诗歌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意义,在众多个朝代中,我最欣赏的是清代的诗歌。
由于时代的沧桑巨变,清初学⼈遭遇着空前的情感错位,⼠⼤夫强烈的⾃尊与异族⼊主中原的对⽐促成了以名节相标榜的风⽓,表现在⽂论中便是强调诗品与⽂品的统⼀,诗⽂表现个⼈的真实感情成为当时许多⼈的共同诉求。
就辞赋创作⽽⾔,⼀如当时的诗⽂创作,取径多⽅,不拘故常,赋作以古体为主,各体赋作兼有。
由于创作主体的遗民⾝份,其抒发家国之痛、故国之思的作品蔚然中兴,律体赋作的数量则不是太多,即使偶有为之者,也多是寄感慨于笔端,抒郁愤于⾔外。
严格说来,清初⼆三⼗年间的赋⾎是以遗民的有关理论为重⼼,遗民⽂论虽然在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在赋学⽅⾯却没有太多的理论建树,清初学⼈对于拘于格律、板滞呆重的律体赋多持否定意见。
清初赋学就其发展的脉络⽽⾔,可以康熙⼗⼋年博学鸿词科试赋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由骚情到博正醇雅,由明清之际的悲切、激婉渐趋于雅正平和。
清代⽴国之初⼆三⼗年间的赋论以抒情写意的骚体赋等古体赋为主要评价对象,重情感、崇风⾻,是由时代剧变及创作主体的遗民⾝份所制约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思想⽂化,由此形成不同的⽂学风貌。
这既是由⽂学发展的外部语境所规约的,同时也是⽂学更⽣的必然要求。
就⽂学理论⽽⾔,这⼀时期,清廷⽆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化事业上都取得了超越前⼈的⽆与伦⽐的成就,也是清朝最为繁盛的时期,俗称为康乾盛世。
与此相适应,在⽂化政策和审美取向上,各体⽂学也都提出了以“雅正”为主的⽂论主张,如诗学⽅⾯有“王⼠祯”的“神韵说”,强调诗歌的兴与境会、情与景合,追求⼀种清幽淡远、⾃然浑成的境界。
此时的辞赋作家也创作了⼤量的辞赋作品,由于康熙帝及其词⾂没有刻意提倡律体赋的创作,因此各种赋体⽆不具备。
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看法

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看法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丰富的文化表达
形式之一,其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为中国文学历史提供了庞大的精神财富。
我们现代文化受到了古典诗词的多方面影响,它们不仅塑造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且也为我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无尽的养分。
古典诗词是一种极具深度的文化表达形式,其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令人赞叹。
它们不仅充满了美丽的景象和意境,还散发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用古典诗词来表达思想的话语有着很强的穿透力,以至于它甚至可以穿透历史时空,引发人们的共鸣。
这正是古典诗词所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它们被称为百字经和百家论文的原因之一。
古典诗词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引起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古典诗歌的凝练表达方式激发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令人耳目一新。
同时,古典诗词中所包含的宗教思想、政治理念和文化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
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它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不仅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精髓,也激发了无数诗人的文学创作,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要尊重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深入学习它们的精髓,用它们去谱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华章,传递出更多关于古代文化和精神的知识。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文人雅士和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美学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诗词的价值和意义仍然不可估量。
本文将从古诗词对于人们审美的熏陶、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文化传承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词的议论。
古诗词通过熏陶人们的审美,使人们在美学上得到满足和享受。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富于意象的语言风格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古诗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借助形象的描绘、意象的联想以及意境的营造,使读者沉浸于美的海洋之中。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对于秋夜的描绘,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极具诗意的画面,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张力与魅力。
古诗词所传达的审美情趣,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兴趣。
古诗词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无论是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情感,都呈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在古代社会,古诗词被广泛应用于吟诗作赋、情书写意等方面,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
通过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形象之描绘以及情感之表达,使诗人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他在描写自己的游泳经历时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这句诗中所展示的游泳场景,以及通过对于水草摆动的描绘,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无拘无束和自由奔放之情。
古诗词通过精炼、抒情的方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性,表达内心情感,丰富了情感沟通的方式和层次。
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感悟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所展示的自然景观,凸显了中国人民顽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登鹳雀楼》中所表现的壮丽山河和丰富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情感价值意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
而如果将中国古代文学比喻成一副古色古香的国画,《诗经》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期,被汉代儒学学者奉为经典。
《诗经》的作者并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
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关于诗歌是如何收集至朝廷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
另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
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
《诗经》对后世的价值取向及文学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甚至对历史社会生活的展现都有重大意义。
后人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
孔子曾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显示出《诗
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
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
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
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诗无达诂”正是董仲舒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
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
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诗经里通过简单诗句表达出来的情感,在现在的我们读来仍然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擦出美丽的火花。
诗歌是不灭的,诗歌中所流传的情感也是不灭的。
古今的情感在诗经里有着一样的高洁与华美,甚至是更深沉次的人生价值意义蕴
含。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人类男女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瘏,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郑风?出其东门》
对于亲情,《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
“诗三百”中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
《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人伦理想。
自《诗经》以来,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凝结其中的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亲情,构成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
父母这一生对于子女的爱是没办法用世界上任何言语表达的,这一直是牵绊我们作为子女一生的情感。
在几千年的诗经里,我们一样能看到这孝文化的传承。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小雅·蓼莪》
这首被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的《小雅·蓼莪》,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为了养育子女成人,所要经历的艰辛。
《蓼莪》虽然是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独自表白的方式讲述,早年因家庭贫困、被迫外出谋生,但是回家时父母已双双去世。
哀痛的是他生活好转、丰衣足食之后,却没有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谈不上对父母养老送终,而遗憾终身。
但真因为这不能报答父母恩情,才让人更感痛到那,父母当初为了抚养自己受尽劳苦,积劳成疾,而现在二老却同自己人世相隔。
孩子出外打拼多年之后,本以为可以衣锦还乡,孝敬父母,让年迈的双亲享受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可这一切也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千百年来子女心中的痛,这篇诗歌真切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诗里所要表达的那份情感,“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我们难道一定要理解成男女之情吗?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相互赠礼珍重。
我们成为朋友不是为了美丽的琼玉,而是在这份赠送的礼物里背后的真挚友谊。
正因为我们的友情难得相成,我们
才要更要珍重这份情感,无论是能不能给彼此最大的物质拥有。
可是现在的人们只顾着给另一半准备礼物过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却忘记身边朋友的也送上祝福,友情要是断了联系就会像无水源的河流,慢慢的干涸,那友情也就会慢慢的淡去。
《诗经》中对情感的表达如此生动感人与其表现手法分不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对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启发,也是后代诗歌在形式上的鲜明借鉴,对整个诗歌的发展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典范,对后世影响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自(楚辞》以来,其情感价值一直贯串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几乎在所有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都闪耀着它的光辉。
诗经里的诗,从大篆,到隶书,到楷书,从竹简,到缣帛,到纸,历经了无数次的抄写印刷,可幸的是诗歌中的情感价值非但没有被磨灭,反而愈发鲜艳醒目。
诗经里所寄予的人生价值意义就这样慢慢的在古今年华里散发着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