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视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审视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明辨网络话语生态中存在的偏激、失序表达等问题。

2.剖析“评论”,概括全面看问题、理性表达的方法策略。

3.通过写话实践,理性表达观点。

4.讨论网络话语生态特点,培养自觉的公民意识。

二、学情分析

1.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意识,但“发出自己的声音”“理性思考”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容易盲从、轻信。

2.对社会热点事件有极高的关注热情,但话语表达易情绪化、偏激化。

三、教学设计

【导语】

社会气象万千变化、世事繁杂纷芜,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事件、现象?

互联网时代,每个普通个体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论坛、微博、博客……几乎每一个事件,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评说、议论、争辩。怎样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表达素养?

(一)从“撑伞”说开去

1.看“撑伞图片”说关键词

活动一:看一组撑伞的照片,说说每张照片的关键词。

【教师引导】

打伞,最简单的行为,却折射人生百态,透出不同的情愫。

看到母亲为孩子打伞,我们会想到呵护、母爱;看到打伞相依的情侣,温馨、温暖、甜蜜会感染我们;网上盛赞的女孩为行乞者打伞的照片,其人性的悲悯情怀让人感动,也让关注弱势群体的正能量得以传播。而看到官员由他人为之打伞的新闻报道,我们本能地反感这种官本位思想、权贵意识,厌恶可能存在的溜须拍马行为。那么,学生为教师打伞呢?经由网络发酵学生为教师打伞会引起怎样的热议?

2.议“撑伞事件”的评论,全面客观看问题

小学生为女教师撑伞事件:

2015年4月30日,有网友曝出一组据称系学生出游给老师打伞的照片,称“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这组图片共三张,图中显示一名成人正带领一队学生观光,队伍后方背着书包的一短发男孩在给一名长发女子撑伞,该女子戴着墨镜。此后,女子坐在长椅上,男孩依然为其撑伞。由于摄影角度关系,难以看清男孩表情,该女子则表情坦然。

网友看图后纷纷指责该教师行为恶劣,缺乏师风师德,

批评其行为任性、霸气、没有师德。也有人发出了不同声音。

活动二:评论“评论”,把脉语言表达。

媒体上的相关评论:

[评论1]

就算学生主动,这样的老师也是师德有问题……从这个图看得出这种老师平时接受多少学生的好处了。这不是一般的好处,而是要别人伺候她。不谈师德了,做人都有问题。(新浪网友)

[评论2]

我个人觉得不是老师有问题,是社会出问题了,道德出问题了。教育方面是没问题的。能主动给老师打伞,说明老师教育的成功,教会了孩子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正面的,不该这样让一群充满了极端思想的人来混淆视听。(新浪网友)

[评论3]

当然,我也不否认,为他人撑伞也可能是为了讨好别人,但小男生为年轻女教师撑伞,如果是自愿的,这种对年轻女教师的爱护,恰恰是孩子阳刚和绅士的表现。(《新校长》)[评论4]

从学生角度而言,这或许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但从教育角度来看,让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踮着脚给自己撑伞,可能会成为不良示范,对处于人格形成期的中小学生

可能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负面影响。(《人民日报》)

[评论5]

在不确定伞下的女教师当时包括身体状况在内的具体

细节情况下,仅凭一组照片、几个表情,就对这位女教师口诛笔伐,并且让这个打伞的小学生跟着躺枪,这无疑不妥。应该说,这也不是围观者的目光太犀利,而是不同人群的情绪反差太大,很多人的声音似乎不在同一个思维频道上。(《长沙晚报》)

“评论”总结:

[评论1]带有偏见且武断。把原有的“打伞”就是为拍马的思维定势迁移到这个事件中来,认为这个小学生也是在拍马。

[评论2]“不是老师有问题,是社会出问题了,道德出问题了”强加逻辑关系,妄加揣测。

[评论3]承认不同意见,以退为进,表达“这一个”可能带有的特殊性。

[评论4]分不同角度来看问题,使自己的表达言之成理。

[评论5]设下前提(“在……情况下”)来评析。因为事情是动态生成的,而照片是静态的画面,用事实说话,就不能单凭一张照片、一句话语妄加评论

3.评“雨伞爸爸”,理性表达观点

“雨伞爸爸”事件:

2015年9月10日,一张拍摄于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的照片,先是感动美国,后由欧美到??洲,不断疯传刷屏,短短13个小时,感动了全球超过250万人。其画面内容:滂沱大雨中,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但是爸爸右手的雨伞仍坚定地举在儿子的头上。万千网友称之为感动世界的“雨伞爸爸”。

第一阶段评论:

?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

?马上打了电话给爸爸妈妈。

?父爱如山。

?左手提的是事业,右手撑起的是责任,背上扛的是风雨……

第一阶段的评论更多的是因为朴素的个人生命体验被

唤起,或许是因为,无论种族国别,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也都有一位这样为我们撑伞的爸爸。

可是,据查证,这位“雨伞爸爸”是曾在中国商务部就职而现就职于美国摩根银行的天津人。这位感动美国的“雨伞爸爸”转身了,而且是一位华人。发现这是一位中国人,网友评价从起初的盛赞与感动,立即转向习惯性批判“中国式”教育,转变成育子方式的讨论。

第二阶段评论:?太溺爱孩子!怕冻着怕摔着怕饿着,所以干脆什么事都帮小孩做了。

?极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可以两个人一起撑啊,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活动三:跟帖评论,理性表达。

【教师引导】

如何评论“雨伞爸爸”?新浪网发起“父亲为儿打伞全身湿透,你怎么看”主题讨论,请试着跟帖讨论。如何研究具体事实?如何切入看问题的角度?如何纵深分析?这是

我们每个人面对社会公共事件应有的思考姿态。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开放、互动、自由,更重理性、平等表达。仿照我们上述分析出来的理性表达的方法,摒除武断偏见,试着理性表达观点,不妨从模仿以下句式开始:

(1)我也不否认……然而……

(2)从……角度而言

(3)在……情况下

(4)或许……也可能……

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不跟?L盲从,独立自主地表达、合法合理地表达、自负其责地表达、目的明确地表达、面向公众地表达,在表达中突出主体意识、权责意识、功能意识、读者意识、创造意识、规范意识,是我们的追求。

(二)关注网络话语生态,培养理性表达意识

1.网络话语的生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