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51a0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9.png)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A.马克思列宁主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解放思想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39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革命理论。
(1分)2.哲学上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不同回答的哲学派别。
(1分)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分)4.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1分)5.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
(1分)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分)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分)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1分)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1分)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分)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411.实事求是是正确答案,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物质生产是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
地理环境、风俗惯和人伦道德等因素也会对人口生产产生影响,但是物质生产是决定性的。
3.生产关系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它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和分配关系等。
4.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虽然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宗教等因素也会影响阶级斗争,但是物质利益是最根本的因素。
5.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斗争推动的,英雄史观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杰出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推动的。
6.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它是商品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更新至4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更新至4月)](https://img.taocdn.com/s3/m/cccb8efba58da0116d174900.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更新至2013年4月)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A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B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be02b3b3567ec102d8add.png)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A.实践性B.阶级性C.深刻性D.批评性2、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培根和洛克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斯密和李嘉图D.圣西门和傅立叶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4、规律的两个特点是A.客观性和普遍性B.客观性和历史性C.普遍性和持久性D.普遍性和自觉性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B.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斗争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6、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7、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兴趣爱好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理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具体、再抽象D.分析、归纳、综合1O、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绝对性B.相对性C.全面性D.片面性11、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分配方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2、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13、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文化标准14、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能够A.制造和使用工具B.创造和使用语言符号c.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D.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6、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资本积累规律D.平均利润规律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享乐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19、价值增殖产生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不.应包括A.工人的工资B.原材料费用C.机器设备的折旧费D.机器设备未折旧部分22、资本主义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A.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B.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C.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23、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一般应相当于A.社会的平均利润率B.垄断企业的利润率C.银行的存款利息率D.银行的贷款利息率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资本阶级革命以后B.工业革命以后C.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指A.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B.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C.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D.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A.全都是无偿提供的B.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C.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D.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有利的27、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D.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28、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29、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平均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D.按需分配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要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doc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373f51d15abe23492f4d44.png)
全国 2014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O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 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A. 一元论B.二元论C. 唯物论D.唯心论3.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DA. 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 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CA. 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 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BA.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A.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 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BA. 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 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 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 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 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BA. 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 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AA. 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 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CA. 艺术B.宗教C. 政治D.哲学14.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A. 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 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 具体劳动 D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 价值规律是 B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 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D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D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A. 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 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CA. 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 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 DA. 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 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 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CA. 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 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A.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 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 CA. 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 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 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 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 过剩资本” 的出现是 CA. 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 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 D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 下列属于 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BA. 黑格尔B.圣西门C. 费尔巴哈D.李嘉图2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 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 实现共产主义29.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BA. 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自考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56962b84ae45c3b358c75.png)
试题部分全国2008年10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 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
4月湖北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4月湖北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e00c9d804d2b160a4ec08e.png)
2014年4月湖北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全国(湖北)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387758827284b73f34250a6.png)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 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 理论核心D. 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物是感觉的集合D. 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正确答案:D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 客观性B. 变动性C. 社会性D. 能动性正确答案:A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 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正确答案:B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正确答案:B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正确答案:D1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12. 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1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正确答案:A14. 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f114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A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D14.A15.C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6bd8516fc700abb68fca1.png)
精品文档.2014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A .实践性 B .阶级性 C .深刻性 D .批判性 【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知道工人接近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2.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培根和洛克B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 .斯密和李嘉图D .圣西门和傅里叶 【答案】C【解析】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法国社会空想主义是圣西门和傅里叶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答案】D【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总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
A .客观性和普遍性 B .客观性和历史性 C .普遍性和持久性 D .普遍性和自觉性 【答案】A【解析】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有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d7d4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e.png)
第七章参考答案练习本上习题参考答案: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P331-336答: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2、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326-327答:1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4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5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P327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4、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P323-324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2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5、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P318-319答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2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4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6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具体形式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具有多样性,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P359-360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7、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P325-326答:1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2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3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P305-306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P304-P305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3、列宁和斯大林有哪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P311-P313答: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新构思,主要包括: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电气化;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进行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团结.2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贡献是:在他领导下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的发展有何历史贡献和教训P315-P317答:1主要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坚定地支持了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5、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P318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1无产阶级专政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2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3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P320答: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哪些重要论述P321-P322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归社会共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2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的论述和概括: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10、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地位和作用P336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导.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导.。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真题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87a7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4.png)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真题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前)真题课程代码:8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l、在理想的各种内容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理想B、生活理想C、职业理想D、道德理想2、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运动员在赛场上比赛C、农民在田野里种庄稼D、科学家进行环境监测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坏向好的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5、事物发展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表现了()A、事物根本的、全局的质变的开始B、不包含量的扩张的质的变化C、事物内部各个都分的发展的不均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的不平衡性6、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从因果关系看,这是( 72 )A、一因一果B、一果多因C、一因多果D、多因多果7、思想家的远见卓识,科学家的伟大发现,从根源上讲,都是()A、来自于他们的社会实践B、来自于个人的天赋才能C、来自于个人的后天努力D、来自于某种神秘力量的启示8、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在于,它具有()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社会性和历史D、主观性和能动性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两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这里讲的“循环”是指()A、封闭式的循环B、周丽复始的运动C、直线式的前进D、螺旋式的上升10、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
这说明()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1l、在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中,主要标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劳动者B、劳动资C、劳动工具D、劳动对象12、在历史炭展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A、主体选择作用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矛盾的B、主体选择作用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一致的C、主体的选择可以摆脱历史发展的规律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13、社会革命和改革最深刻的根源是()A、阶级矛盾的尖锐化B、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C、科技发展的需要D、人民群众的需要1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商品的()A、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B、个别价值大于社会价值C、个别价值等于社会价值D、个别价值不等于社会价值15、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A、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C、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D、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16、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是()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有机构成C、资本价值构成D、资本实物构成17、资本主义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追求个人享乐B、谋求个人利益C、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D、人人为自己18、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机器B、原料C、燃料D、辅助材料19、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依据是社会总产品的()A、最终用途B、价值补偿C、物质补偿D、实现20、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转化为()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利润D、平均利润21、超额利润是商品的()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C、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2、股东向股份公司所投的股份资本,对股东而言正确的是()A、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了所有权B、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C、只放弃其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D、既不放弃其所有权,也不让渡使用权23、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称作()A、卡特B、辛追加C、托拉斯D、康采恩24、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导致了()A、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B、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C、市场物价上升D、市场物价下降25、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决定了()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B、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C、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程D、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6、下列选项中,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的原则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D、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27、列宁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他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是()A、理性的、抽象的B、感性的、客观的C、战略性的、宏观性的D、原则性的、预见性的2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A、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B、为无产阶级谋利益C、为人民群众谋利益D、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29、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的C、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28AC )A、经验主义B、主观主义C、教条主义D、自由主义32、下列选项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地球升温B、森林惨遭毁灭引起水土流失、洪水泛滥C、植被的大量消失,加速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的进程D、臭氧层变薄,影响对地球上生存生命的保护33、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伟人、圣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能够满足人需要、对人有用的就是真理34、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友的原则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5、社会心理是指()A、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B、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C、在日常交往中自发形成的社会意识D、有相对稳定形式的社会意识36、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无产阶级领袖的正确说法和态度的有()A、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B、无产阶级领袖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身C、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D、我们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37、资本积累造成的后果主要有()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B、推动科技迅速的发展C、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D、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8.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采取的具体形式有()A.商业利润B.利息C.股息D.极差地租39.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它们是()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自由竞争阶段C.垄断阶段D.经济全球化阶段40.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A.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B.前者是后者的奋斗目标C.团结互助和诚实友爱D.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题详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e35395fee06eff9aff8075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要(2014年)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B)A.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D.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C)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B)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7.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9.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B)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 B.运动C.结构性D.层次性1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D)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D)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13.意识的本质是(A)A.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C.人感觉的总和 D.思想观念的集合14.哲学史上两个基本派别是(C)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1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D)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7.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2014自考】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套历年考题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
![【2014自考】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套历年考题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ead0402e3f5727a5e962ec.png)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答案 B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穷”体现的是(
)
判断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点
B.生产出剩余价值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
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
- 本套试题共分 24页,当前页是第 1页-
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
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
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A.事物数量的增加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
- 本套试题共分 24页,当前页是第 3页-
答案 A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c91b82b160b4e777fcf9d.png)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03709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A.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B注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如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流派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A.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 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 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A注解: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A.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注解: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 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D注解: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5.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 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C注解: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全国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4ab15b52acfc789ebc9ad.png)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教条对待的错误,毛泽东称之为()A、不可知论B、经验论C、本本主义D、经验主义2、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形而上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不彻底性3、“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指()A、时间的一维性B、空间的三维性C、实践的确定性D、真理的相对性4、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说“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
这一观点把实践理解为()A、日常生活的活动B、纯精神的活动C、利己主义活动D、人适应环境的生物性活动5、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畜家禽,大量捕杀蛇、鹰、狐狸、黄鼠狼等,结果鼠患成灾。
这种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是指()A、只见偶然联系,不见必然联系B、只见直接联系,不见间接联系C、只见物质联系,不见精神联系D、只见自然联系,不见社会联系6、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这种现象属于()A、矛盾双方的对立B、矛盾双方的斗争C、矛盾双反的统一D、矛盾双方的否定7、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8、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指()A、认识主体B、认识客体C、认识对象D、认识中介9、认识中的表象属于()A、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C、事物的表面特征D、事物的本质关系10、毛泽东指出,实事求是的“是”就是()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C、我们去研究D、正确的认识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社会形态12、同一社会制度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的社会进步属于()、社会革命B、社会改革C、科技革命D、阶级斗争13、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201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2ff65011ca300a6c390db.png)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D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B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D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D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C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D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C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C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C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D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B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试卷
![201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0bcc3ac960590c69ec376a7.png)
四川省2014年7月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 (课程代码: 00585 )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康德哲学思想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的启蒙哲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 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5.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6.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7. 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C .客观唯心主义D .不可知论8. 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考试承诺:本人所提供的个人考试信息真实准确 ;在考试中自愿遵守《考生守则》和考场纪律;如有违规行为,将自愿接受自学考试违规处理规定的相关条款的处理。
承诺人签字: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密 封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10.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 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 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C. 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 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 B.运动 C. 联系 D.发展 12.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A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5.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0236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4.png)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自考赢家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赢家1.作为XXXXXX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绪论章第4页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C(1分)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第1章第36页A.一元论C.唯物论正确答案:A(1分)3.XXX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第1章第40页A.生命物质的共性C.无形物质的共性正确答案:D(1分)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第1章第41页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正确答案:D(1分)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第1章第56页A.逻辑分析法C.矛盾阐发法正确答案:C(1分)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第1章第68页A.辩证唯心主义谬误观C.汗青唯心主义群众观正确答案:B(1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第2章第101页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B.二元论D.唯心论B.自然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B.内容和方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阶级分析法D.精神阐发法B.辩证否定的原理D.对立统一的原理B.相互依存的关系1自考赢家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正确答案:A(1分)D.彼此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第2章第106页A.概念、判断、推理C.阐发、归纳、综合正确答案:B(1分)9.谬误的发展是一个【】第2章第116页A.从主观谬误走向客观谬误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正确答案:D(1分)lO.党的头脑路线的核心是【】第2章第127页A.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B(1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第3章第132页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正确答案:B(1分)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第3章第139页A.经济关系C.思想关系正确答案:A(1分)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第3章第144页A.艺术C.政治正确答案:C(1分)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理想性上是【】第3章第170页A.人的代价追求C.人的情感立场正确答案:D(1分)15.具体劳动【】第4章第185页2B.感觉、知觉、表象D.识记、XXX、假说B.从部分谬误走向周全谬误的过程D.从相对谬误走向绝对谬误的过程B.实事求是D.在理论中检验和发展谬误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B.政治关系D.血缘关系B.宗教D.哲学B.人的政治立场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考赢家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D.创造剩余代价16.价值规律是【】第4章第191页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正确答案:B(1分)17.劳动力代价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第4章第198页A.它由剩余代价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代价决定正确答案:D(1分)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第4章第203页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确答案:C(1分)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第5章第225页A.购买阶段C.贩卖阶段正确答案:A(1分)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急的本源是【】第5章第235页A.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确答案:C(1分)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第5章第240页A.年利润量/年预支可变资本C.年剩余代价量/年预支可变资本正确答案:D(1分)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第5章第250页.A.产业资本C.借贷资本B.商品经济的根本纪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D.它包括汗青和道德因素B.生产阶段D.流通阶段B.需求绝对减少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B.商业资本D.农业资本3自考赢家正确答案:C(1分)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第5章第255页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正确答案:A(1分)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第6章第270页A.超大型、把持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正确答案:C(1分)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第6章第284页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C.资本输出的财力根蒂根基正确答案:C(1分)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第6章第274页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把持资本主义阶段正确答案:D(1分)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第7章第304页A.XXXC.XXX正确答案:B(1分)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第7章第334页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财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强盛、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D(1分)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第8章第348页4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把持资本主义阶段B.圣西门D.XXX自考赢家A.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1分)B.共产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群众的汗青使命是【】章8第361页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覆灭等级制度和阶层差别正确答案:A(1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第14页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是以理论为根蒂根基的科学性和反动性的统一绪论第16页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绪论第19页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绪论第22页正确答案:ABCD(2分)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第1章第55页A.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AC(2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答案:ABCD(2分)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谬误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第2章第116页(理解)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C.谬误和错误的彼此转化正确答案:CD(2分)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第3章第149页A.渔猎社会C.工业社会正确答案:ABCD(2分)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第4章第191页(理解)5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理论是检验熟悉谬误性的唯一标准B.真理的相对性D.真理的绝对性B.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自考赢家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正确答案:ACD(2分)B.代价与交流代价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第5章第229页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正确答案:ABCD(2分)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第5章第259页A.不同地块地皮肥饶程度的差别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正确答案:AB(2分)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第6章第278页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正确答案:ABC(2分)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第8章第347页A.工农差别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正确答案:ABC(2分)B.城乡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6自考赢家3、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自考赢家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 2014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O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 A. 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A. 一元论B.二元论C. 唯物论D.唯心论3.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DA. 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 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CA. 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 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BA.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A.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 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BA. 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 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 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 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 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BA. 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 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AA. 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 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CA. 艺术B.宗教C. 政治D.哲学14.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A. 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 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 具体劳动 D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 价值规律是 B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 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D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D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AA. 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 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CA. 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 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 DA. 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 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 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CA. 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 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A.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 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 CA. 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 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 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 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 过剩资本” 的出现是 CA. 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 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 D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 下列属于 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BA. 黑格尔B.圣西门C. 费尔巴哈D.李嘉图28.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 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 实现共产主义29.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BA. 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BCDA.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D.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32. 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 ACA. 质量互变规律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33.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BCD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4.“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 ABCD A. 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 B.真理的相对性C.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D.真理的绝对性35.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ABCDA. 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C. 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36. 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CD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C.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 ABCDA.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C. 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8. 级差地租 I 形成的条件有 ABA. 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C. 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39.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 ABCA. 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 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 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 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40. 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 三大差别” 包括 ABCA. 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114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3.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218 答核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
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275 1.仅靠自认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1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2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