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思维导图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4cf602f60ddccda38a0ac.png)
度为__1_._5____m/s.
8.2017年1月,中山正式迎来“高铁时代”。某次列车总重为
1×107N,以80m/s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100s,行驶中列车受到的
实 验 序 号
钢 球 质 量 m/g
钢球
自由 滚下 高度
木块被撞后运 动的距离s/cm
h/cm
甲 20 20
16
乙 20 10
4
丙 40 20
32
15.如图所示,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和同一木块来探究“物体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球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 小球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通过 木块通过的距离 来比较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 法叫____转__换____法; (2)由图甲、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质__量_相__同__时_,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_越_大__.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 象,有很多种方法。请回答一种方法_增__大__小_球__在__斜_面_.上的高度 (4)如图丁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请回答 ①为何要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答: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越大 ②为何不同车型限定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答质__量__越_大__,__动_能__越_.大
向太空,并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29.8公里的预定轨
道,飞行15天后与26日8时安全返回地面。飞船在轨道运行过
程机械能守恒,在近地点时动, 能最大,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 点运动的过程动中, 能转化重为力势 能(选填“重力势”或
八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28张)
![八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2f12ddd02768e9950e738af.png)
7-1力7-2力的描述7-3 弹力(F)弹簧测力计7-4-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7-4-2 重力(G)7-5-1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7-5-2 摩擦力(f)8-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二)8-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一)8-2 力的平衡8-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1压强9-2液体压强9-3连通器9-4大气压强10-1在流体中运动10-2认识浮力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11-1杠杆(二 )11-1杠杆(一 )11-2 滑轮11-3 功W和功率P11-4-1机械效率111-4-2 实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1-5 轮轴和斜面12-1 机械能12-2 机械能的转化贴紧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球体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力人对箱子的拉力80N地面对球的支持力30N子对物体的拉力F手对墙的压力F实验:测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4重力的作用点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物体的重心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大一控制二改变三记录四比较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μ相同时,F压越大,滑动摩擦力f越大4滚动摩擦5增大摩擦的方法6减小摩擦的方法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中做惯性定律车安全带防止紧急刹车时乘客发生危险速公路上,两车要保持足够大的车距探究:斜面小车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和受到的阻力两个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越远,小车速度变化越慢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会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3二力平衡的条件当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运动当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运动当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当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面积单位换算常见科学计数计算法则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kPa提示U形管内水柱的高度差表示液体压强大小结论1对比甲和乙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4液体压强、压力和固体压力、压强计算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相平茶壶的壶嘴和壶体锅炉水位计水塔和自来水管分析船闸的工作过程9-4大气压强测量大气压强时采用转换法,把大气压强转化成水银柱的液体压强结论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对于流动的液体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受到向下的压力F浮=F向上-F向下3测量浮力4漂浮和悬浮时浮力的计算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费力杠杆等臂杠杆2杠杆的平衡当动力和阻力的转动效果 相互抵消时,杠杆平衡当支点在两力中间时, 动力和阻力必定同向实验前实验中数据表格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略绳重,滑轮和轴间的摩擦(f=0)时,F=G物 且 s=表示动滑轮受到的重力表示动滑轮和物体受到的总重力f=0时,F=1/2G总=1/2(G物+G动) 且 s=2h力,但不改变动力的方向力费距离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方向公式 G动表示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总表示动滑轮和物体受到的总重力当f=0时,F=1/nG总=1/n(G物+G动) 且 s=nh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9d41a85ab52acfc789ebc9e5.png)
• W=Fs=800N×3000m=2.4×106J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马水平匀速拉雪橇的过程, 称做为克服阻力做功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例题1:质量为50Kg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
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匀速运到3000m外的货 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 求马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略。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人匀速提升重物的过程, 称做为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
例题2:如图,一个人用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使重力为
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了0.5m。试求:
(1)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2)如果这个人把物体匀速举高1.5m,克服重力做了多少
功?
解:(1)人对物体做的功:
思维小训练
2、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
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 A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同
D甲、乙做功相同,乙的功率较大
3、一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他的功
率可能是( C )
A、3W B、30W C、300W D、3000W
W=Fs=20N×0.5m=10J
G
(2)人克服重力做功:
h
WG=Gh=100N×1.5m=150J
答:略。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帮我算一算
• 我爬山,我体重为 N,山高为300m,求我做功多少焦?
• 一台抽水机将50m3的水抽到20m高处的水塔上去,这台抽水机 对水做功多少焦?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二、填空题
1.力学里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2020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高分突破课件:《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
![2020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高分突破课件:《第11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a5334967ec102de3bd8970.png)
公式: P=������������=Fv
单位: 瓦特(W)
动能 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
势能
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 物体的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材料
返回
三、能量
物体能够 对外做功
,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 焦耳 .一个物体能够做
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 大 ,但并不代表它正在
做的功多或已做的功多,只是代表它具有做功的本领大而已.
返回
四、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一切 运动 的物体都 具有动能. 2.影响动能的因素 (1)质量: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 大 . (2)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大 .
返回
易错题集
一、判断是否做功及做多少功
解题要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
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2)“有距无力”: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
(3)“力、距垂直”:力作用于物体上,但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力的
返回
13.2019年4月7日,在吉隆坡举行的2019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 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林丹以2比1战胜队友谌龙,夺得男单冠 军.如图是林丹击球过网的瞬间,关于比赛中涉及的力学知识分 析正确的是( C )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A3打印 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A3打印 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c07fe9afc4ffe473368abf4.png)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功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功率 定
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距离的乘积 定
义:做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比值
意义:表示做功的多少
意义:表示做工的快慢
单位:J (焦耳)
单位:W (瓦特)
公式:W=FS
公式、
常见的不做功现象
踢球,球飞出去
里不是持续施加在足球上
推箱子,没有移动
有力但不产生移动
提着水桶先前走
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功的计算
拉力做功:W=Fs
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做功:W=fs
动能
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受到重力且有一定高度产生的能
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影响因素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利用
风能
潮汐能
能力守恒 机
械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
能的总和不变 能
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知识由一
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
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口袋书】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思维导图+背诵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口袋书】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思维导图+背诵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5f62e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e.png)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必背手册】★知识点一:功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W 。
4.功的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FS5.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 。
6.功的公式的应用: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是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力臂单位不能写成“焦”)。
【微点拨】功的概念功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其关键点是判断是否做功,这需要同学们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来练习,明确做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弄清了这些,功的计算就非常简单了。
力学中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所谓必要因素,就是说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因素,从力学的观点来看,都认为没有做功,可见这两个因素是我们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唯一依据。
所以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通过距离这两个方面考虑。
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要注意下面几点: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否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即F ≠0,s=0,则W=Fs=0,不做功。
例如:推一辆陷在泥泞中的轿车却没有推动。
这个例子中虽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没有做功,这是“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的某段距离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由于惯性运动,即F=0,s ≠0,则W=Fs=0,不做功。
例如:一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动的铅球,是由于惯性而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这是“不劳无功”。
八下物理大全,超详细的知识点框架图整理
![八下物理大全,超详细的知识点框架图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1f7b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3.png)
八下物理大全,超详细的知识点
框架图整理
首先我们通过一张思维导图来了解一下从八年级下册物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
需要原版/高清/可修改原图的,推荐下载【知犀
思维导图】或到知犀官网,在模板中心直接搜,
全都是免费的免费模板中心地址: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下册物理有六章内容,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每一章的思维导图详细了解一下这六章内容的知识吧!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运动和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浮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1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2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功和机械能3
八年级下册物理之简单机械
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运动
上面就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了,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之后是不是知识点是不是瞬间明朗起来,这样的方式进行梳理既可以超详细整理所有知识点,还可以在梳理过程中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拆解每个知识点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难点重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好了八年级下册物理超详细的知识点框架图整理完毕了,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它整理的知识点具有逻辑性,而且不冗杂,十分清新简单,希望这份整理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a1b0b9a901f69e314232948a.png)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Ƞ=W有/W总(Ƞ< 1)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摩擦、 增大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物体的沉 浮条件
下沉 F浮<G Ρ液< ρ物 上浮 F浮>G Ρ液> ρ物 悬浮 F浮=G Ρ液= ρ物 漂浮 F浮=G Ρ液> ρ物
应用
轮船
原理 空心 排水量 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改变自身重力的大小实现浮沉
气球、飞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功
功的计算公式 W=Fs
力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计算力的大小和判断运动状态
影响因素 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 擦 力
方向 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增大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滑动变成滚动
减小的方法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滚动变成滑动
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
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问题受到向上的力
浮 浮力产生的原因 力
浸在液体中的问题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的测量 F浮=G-F拉
影响浮力的因素
液体的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 力
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的大小等于他排开液体所受是重力
公式 F浮=G排= ρ液gV排
第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
一
惯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定
影响因素 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
律
惯性现象 有利的要利用,有害的要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