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打印

合集下载

福建省高中会考物理复习

福建省高中会考物理复习

福建省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物理东山二中不问岁月任风歌东山二中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物理复习之-运动福建省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物理东山二中不问岁月任风歌一、运动的描述考试大纲要求1.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研究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体会参考系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 知道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质点物理模型的构建应用的是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3.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与路程的区别;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与速率的区别。

4.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主要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知识点复习1、对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所以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说法;参考系的选择一般以让问题简化为原则,如:研究飞机上空姐运动情况,最好是选取飞机为参考系;选为参考系的物体被认为是静止的。

[针对训练](1)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考系是( ) A、青山B、地面C、河岸D、竹排(2)在运动的船上释放一个小球,以船上的人看小球的运动是运动 ; 岸上的人看小球运动是运动。

2、当物体的大小形状与所研究的运动问题无关或是影响极小时,可将物体视为只有质量而无形状的点,即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就不能视为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

[针对训练](1)下列关于能否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视为质点B、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可看作质点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视为质点D、研究神州十号飞船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时,飞船不可以看作质点3、时间与时刻:一节课45分钟,指的是时间,第一节课8:00开始上课,指的是时刻;若用数轴来表示,时间是数轴上的一段线段,时刻是数轴上的点;[针对训练](1)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A、航班晚点20minB、午休从12:30开始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为0.3秒D、火车离站后的第3min内作匀速运动(2)第1秒指的是,1 秒内指的是,第1秒末指的是,第2秒初指的是 (填“时间”或“时刻”)4、物理学中用位移(位置移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开始在哪,结束在哪);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位移的大小是运动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 针对训练](1)学校操场环形跑道一圈400米,一位同学跑了两圈后加到出发点,该同学运动的路程大小这( ),位移大小为( )。

福州高中物理会考范围

福州高中物理会考范围

福州高中物理会考范围一、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在福州高中物理会考中,我们需要掌握运动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重点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合力,以及如何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4. 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在福州高中物理会考中,我们需要学会分析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作用。

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和受力情况,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二、热学部分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热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温度与热量温度和热量是热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以及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热传递热传递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重点。

我们需要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3.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我们需要掌握热力学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方法,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和热效率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三、光学部分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福州高中物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福建高中物理会考选修1-1复习

福建高中物理会考选修1-1复习

电场(一)电荷、库仑定律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1.6×10-19C ,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说明: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皆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

3、起电:使物体带电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③感应起电。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总数是不变的.5.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221rq q k F k =9.0×109N·m 2/C 2 (3)适用条件:(1)真空中; (2)点电荷.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 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 )。

点电荷很相似于我们力学中的质点.(二)电场 1.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传递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电场进行的。

2.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可以由存在的电荷产生,也可以由变化的磁场产生。

4.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表示该处电场的强弱(2)表达式:E =F /q (定义式) 单位是:N/C 或V/m ;E =kQ/r 2(导出式,真空中的点电荷,其中Q 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 (3)方向:与该点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是该点场强的方向. (4)在电场中某一点确定了,则该点场强的大小与方向就是一个定值,与放入的检验电荷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处的场强大小方向仍不变.(5)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强度的合成按照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6)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是两个概念,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无关,而电场力的大小与方向则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有关, 5.电场线人们为了形象的描绘电场而想象出一些线,客观并不存在.(1)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也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2)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或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处终止,或者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3)疏密表示该处电场的强弱,也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4)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距离相等.(5)电场线永不相交(三)静电的利用和防止1.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避雷针1.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方法是把多余的静电导走,如接地放电,增大空气湿度.实例:油罐车的拖地铁链,飞机着落架上的导电轮胎,地毯里的金属丝.2.静电应用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四)电容器:两个金属板和电解质组成(五)电流、电源电动势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产生条件:①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3)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4)大小:I=Q/t,单位:安培(A),1A=103mA=106µA2.电动势(1)大小: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单位:伏特(V).(2)物理意义:反映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六)电流的热效应1.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3)应用:制成各种电热器,如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保险丝等.2.电功率: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公式:P=W/t=IU.单位:瓦(W).3.热功率:电热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公式:P=Q/t=I2R.4.节约用电途径(1)家电不要待机,不用时要切断电源.(2)换用节能灯.磁场(一)磁场磁感线1.磁场的产生(1)磁极周围有磁场.(2)电流周围有磁场(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磁场中的磁极、电流、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有强弱和方向.(对磁体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运动电荷可能有力的作用).3.磁感线(1)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的曲线.(2)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二)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1. 电流的磁效应: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之为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对直导线,四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对环行电流,大拇指指向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对长直螺线管大拇指指向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1)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伸直的拇指的方向与_______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的环绕方向. (2)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具体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_______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三、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N 极在地理的南极,S 极在地理的北极.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叫做磁偏角.四、磁感应强度、安培力、左手定则1.磁感应强度(1)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_______的物理量.(2)公式:B =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是矢量.2.安培力(1)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_____力的作用,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2)通电导体放在磁场里,当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所受的安培力_____;当导线方向与磁场一致时,所受的安培力_____;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斜交时,所受的安培力_______________.(3)导线方向与磁场垂直时,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______________.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___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_______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_______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五、洛仑兹力 洛仑兹力的方向1.磁场对___________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洛伦兹力.2.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___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_______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____________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正电荷所受安培力的方向.3.洛伦兹力一定既垂直于电荷的速度方向,又垂直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电磁感应定律1.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___________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__________中就产生电流,这类现象就叫做___________.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___________.3.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1)磁通量:穿过一个___________的磁感线的多少.(2)条件:只要穿过_____________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4.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_________成正比.(1)表达式:_____________ ,多匝线圈的电动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交变电流 变压器 高压输电1.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俗称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2.交流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转子的转动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3.交流的变化规律:日常使用的电是由电网送来的,电网中的交变电流,它的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叫做正弦式电流.(1)表达式:sin m u U t ω= t I i m ωsin =(2)图象:(3)描述物理量:周期(T )、频率(f )、有效值(E 、U 、I )、峰值(E m 、U m 、I m ) 其中,2/,2/,/1m m I I U U f T ===.另外,家用电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都是指有效值.4. 变压器(1)构造:变压器由一个闭合的铁芯、原线圈、副线圈组成.(2)工作原理:变压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互感现象.5.减小输电线路上电能损失的方法:(1)减小输电线电阻R (从ρ、L 、S 三个角度考虑,但效果不佳).(2)减小输电电流I (因为UP I =,所以采用高压输电既有效又经济). 三、自感现象 涡流 电感器1.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2.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1)A 1、A 2是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闭合电键S ,调节变阻器R ,使A 1、A 2亮度相同,再调节R 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闭合S ,观察到灯泡A 2立刻正常发光,跟线圈L 串联的灯泡A 1逐渐亮起来.原因: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零开始增加,穿过线圈L 的磁通量逐渐增加,L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L 中电流增加,即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2)接通电路,待灯泡A 正常发光.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到S 断开时,A 灯突然闪亮一下才熄灭.原因:当S 断开时,L 中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L 的磁通量逐渐减少,L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原电流减小.L 相当于一个电源,此时L 与A 构成闭合回路,故A 中还有一段持续电流.灯A 闪亮一下,说明流过A的电流比原电流大.3.自感的应用——电感器:特点:通直流、阻交流.日光灯镇流器.4.涡流现象: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像水的旋涡,因此叫涡流,简称涡流.由于整块金属的电阻(率)很小,涡流通常很强,发热消耗大量电能.(1)涡流的减少: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涂有绝缘漆的薄硅钢片(电阻率大)叠压制成的铁芯.(2)涡流的应用:①真空冶炼炉(高频感应炉)(冶炼特种合金和特种钢)②金属探测器(用于安检、探雷、探矿等).③电磁炉电磁波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基本内容:(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频率、波速、波长f T 1=,cT =λ,或f c =λ.3. 电磁波谱(1)定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排列成谱.(2)按波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无线电波、光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3)主要作用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和进行红外线遥感;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可用来杀菌和消毒;伦琴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本领,利用其穿透本领与物质的密度有关,进行对人体的透视和检查部件的缺陷;γ射线的穿透本领更大,在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探伤,测厚或用γ刀进行手术.4.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载波: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电磁波.(2)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而变叫调制.(3)调幅(频)波:使振幅(频率)随信号而变叫调幅(频)波.(4)调谐:从电磁波中选出所要的信号的技术叫做调谐.(5)解调:从载波中将声音、图象等信息“取”出叫解调.5.传感器(1)定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组件,起自动控制作用.(2)几种传感器:双金属温度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日光灯启动器、电熨斗、电冰箱温控器上);光敏电阻传感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话筒)等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2023年福建省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打印

2023年福建省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打印

第一、二章 运动旳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质点1.定义:用来替代物体而具有质量旳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旳条件:当物体旳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旳问题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旳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旳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旳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旳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旳有向线段表达。

旅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旳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旳大小才与旅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旳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旳位移与时间旳比值,方向和位移旳方向相似。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旳速度。

瞬时速度旳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旳测量(试验)①原理:tx v ∆∆=。

当所取旳时间间隔越短,物体旳平均速度v 越靠近某点旳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获得过小,导致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因此应根据实际状况选用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旳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旳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 z旳交流电,打点旳时间间隔为0.02s 。

还可以运用光电门或闪光摄影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旳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旳方向相似或与物体受到旳合力方向相似。

(3)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旳联络。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旳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旳时间内速度旳变化量相等旳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似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旳规律(1)基本规律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 ②平均速度:20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旳物体在持续相等旳时间间隔旳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 T2。

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2024

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2024

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2024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 = 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 基本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福建省高中会考选修1-1复习资料

福建省高中会考选修1-1复习资料

福建省高中会考选修1-1复习资料第一章静电与静电场 知识点:1.静电现象: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而且经摩擦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电荷,即正电和负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带电物体也吸引轻小的不带电物体.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丝绸摩擦玻璃棒,丝绸带负电,玻璃带正电.2.静电起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的本质: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接触起电的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质子数不变.感应起电的本质:在同一个物体内部,电荷从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即电子在同一个物体内部的重新分布。

3.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总的电荷是不改变的。

4,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的“费城试验”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5.点电荷:当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起它们自身的尺度大得多时,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的带电体就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称为点电荷。

任何满足这样条件的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

6.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7.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的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电=k 122q q r k=9.0×1092/c 2 注意:应用这个公式时数据取绝对值。

如果q1,q2 的符号相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力,如果q1,q2的符号相同,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排斥力。

8.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描述电场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基本性质是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高中2024物理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2024物理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2024物理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高中物理2024会考中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
体等的分析和公式运用。

2. 力和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掌握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还有牛顿第二定律的公
式F=ma以及重力、摩擦力等基本力的计算和应用。

3. 动能和势能:了解动能的计算公式和守恒定律,掌握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和
应用。

4. 物理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透镜成像和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 热学:掌握温度、热量和传热等基本概念,了解物体的热膨胀以及热平衡和热传导
的理论知识。

6. 电学:了解电荷、电场、电势和电流等基本概念,掌握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和电阻、
电功率等基本电路的运算。

7. 磁学:了解磁场和磁感线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磁感应等基本
物理现象的分析和计算。

8. 声学:了解声波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掌握声强、声速和共振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些是高中物理2024会考中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中物理会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力学力学主要包括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影响。

斜抛运动是在水平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和一定角度斜向上抛的运动。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分别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净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任何两个物体都会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力与压力力与压力是力学的重要内容。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压力是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

力的单位是牛顿(N),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力的作用点是力学中的关键概念。

3.电学电学包括静电、电流和电路等内容。

静电主要是指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等概念。

电流是电荷运动的导线上的电荷流动,电路是导体和电源组成的闭合路径。

4.光学光学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光的颜色等内容。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反射是光束遇到物体边界时的反射现象,折射是光束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5.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传播和性质的科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波长和声速等特征。

6.热学热学主要涉及热传递、热力学和热功等内容。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学科。

热功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以上是2024年高中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规律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 ②平均速度:20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相互作用一、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①大小:G=mg。

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①大小:弹簧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

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

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F 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 f≤F m。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

三、力的运算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

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

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

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

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

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

(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

(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描点连线画出a —F 和a —m1图线,最后通过图线作出结论。

3.超重和失重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

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 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

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 vx B 第五章.曲线运动要点解读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1.曲线运动(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

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

(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

(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

二、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2202x v g y = 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加速度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

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速度 ①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0v v x =;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速度为gt v y =。

②合速度:合速度22022)(gt v v v y x +=+=ν。

0tan v gt =θ,θ为(合)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位移①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t v x 0=,竖直方向的位移221gt y =。

②合位移:物体的合位移=+=22y x s 2220422204141t g v t t g t v +=+,3.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1)实验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板、有孔的卡片、铅笔、小球、刻度尺和重锤线。

(2)主要步骤:安装调整斜槽;调整木板;确定坐标原点;描绘运动轨迹;计算初速度。

(3)注意事项①实验中必须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②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即应在斜槽上固定一个挡板。

③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应在实验前作出。

④要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道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

⑤要在轨迹上选取距坐标原点远些的点来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更精确些。

三、圆周运动的描述1.运动学描述(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①线速度(v ):t l v ∆∆=,国际单位为m/s 。

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角速度(ω):t∆∆=θω,国际单位为r a d/s 。

③转速(n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单位为r/s (或r/min )。

④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s 。

⑤向心加速度)(n a :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m/s 2。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2)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 ①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②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r v π2=③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πω2= ④转速与周期的关系:T f n 1== ⑤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22224Tr r r v a n πω===224n r π= 2.动力学描述(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