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7eb8762c77da26924c5b00f.png)
密度的大小比较一. 选择题(共15小题)1. (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則P甲、P乙的关系是()C. p n>= p乙D.无法确定2. (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童简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斷正确的是()B. p <F=P乙D.若V <f=V乙,則m甲Vm乙3. (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请况的是()A. 人体的密度约为cm3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C.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 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4. (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A. 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B. 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C. 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D. 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5. (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同种物质的质莹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董和体积无关C.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扬质的密度大D. 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6. (2014秋?洙水县期末)某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 b, 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物质的密度是1 X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7. (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三种扬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B. P A> P B> Pc,且p A> P 水D. P A< P B< Pc,且p A> p 水8. (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扬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9. (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 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 p a < pb< PcB. p b =2X103kg/m 3C. 相同质董的a. b> c, c 的体积最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斷10. (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 g/cm 3B. 成年人站立吋对地面的压强约X104PaC. 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D. 教室的高度约10m11. (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人体的密度约为X103kg/m 3B. 中学生的课桌扁约为C. 一个中学生的质董约为5kg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C12. (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 、b 、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莹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 X LO^kg I I J7// /A ・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p a >p b >p c .c 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 1C. 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 1 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A. p A> pB> Pc,且 p A> p 烈 C. Pc< P B < P A,且 P A< PB. P A< p B< p C,且 p A< p 水 D. Pc> P B > P A ,且 p A > P 水13・(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吋,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 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 )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斷14. (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現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A. 一杯水倒掉一半B. 一铁块热胀冷缩C. 一块玻璃打碎了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15. (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董与体积的二. 填空題(共4小题)16. (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p 咿 ___________ P 乙(选填“>”、“V”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m [它可能 走 ____________ ・17. (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18. (2013秋?勝州市期末)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简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董和体积, 测得的结果在m-V 关系图上表示.则甲物体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物体的密度.(填“大 于J “小于”或“等于”)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P A 、 P B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H 和F B , <F B>F B:图中密度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 物质.种物质的质童与体积的比值19・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 ________________ ,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 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 __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三. 解答题(共1小题)20. (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 象可以得「知:(1) ______________ P f P 乙(填 “>”、“V” 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m 3 甲扬质的质量为 g.密度的大小比较養考各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 (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 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通过比较两种液 体的压强大小来判斷其密度关系.解答: 解: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pgh 可得:P 甲> P 乙・則P 仆P 乙的关系是( )C. p p 乙D.无法确定液体乙的密度为p 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p - h图象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2. (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纽分别用天平和量简测出了两种扬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斯正确的是()C.若m叩=m c9则V甲VV cD.若V ^=V乙,則m甲Vm乙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Vm乙,由密度公式p冷可知:P甲V p乙,故AB错误:C、由图示图象可知,时,V甲〉V乙,故C错误;D、由图示图象可知,V严V乙时,m.p<m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題,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3. (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人体的密度约为cm3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C.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 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专题:仕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为cm3;故A正确;B、物理课本质量一般在200g左右;故B错误;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s左右,故C错误;D、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汪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4. (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A. 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B. 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C. 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D. 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析: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X10’千克/米:故说法错误:B. 世界短跑最快只能是接近10米/秒,中学生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故说法错误;C. 胃中含有盐酸,pH小于7,故说法错误;D. 中学生质量约为50千克,压力约为500N.故该说法正确・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斷,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离、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摇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損就是合理的.5. (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 甲物质的密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D. 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图象知:横轴代表物质体积,纵轴代表质量,取某一体积V,在因中得出甲、乙的质董,根据质量大小得到质董与体积比值大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比较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解答:解:(1)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质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正确.2 IB HB ni T7(2)在横轴取一定的体积V=2cm3,可以看出,m^>m乙,所以〒>寺,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3)甲物质的密度为p tp=J^z_Ss_z:4g/cm3,故D错误.V 2cm3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同样的体积比较质量)是本題的关械.6. (2014秋?洙水县期末)菜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 b, 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曲0T物质的密度最小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物质的密度是1 X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董越大,密度越大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P垃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斷.解答: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吋,a的质童为,b的质量为2g, c的质童是1g:A、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量灵大,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当体积为2cni'时,a的质量为,c的质量是1g,根据相同体枳,质董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董是c的质量的倍,则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倍,故B错误;C、b物质的密度p 2^--1 g/cm3=1 X103kg/m\ 故C 正确:V 2cm3D、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正确识图和把握密度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 (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 三种扬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B. P A> P B> P C,且 P A> P 水 D. P A < P B < Pc,且 P A> P 水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 本题是图象题,从A 、B. C 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 的数据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值.解答:解:由图中的数据可得pA^-2Qg ^2g/cm 3,10crn J20g 1/3P B = ------ 1g/cm ,20cm J 20g3P c= ----- cm ,40cir )J则 p A> P B > Pc :比较A 扬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可得P A > P 水. 比较C 物质的密慶和水的密度可得Pc<P 水. 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 所代表的意狡. 8. (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质董眛体积的关系,由图可 知()B. P A < P B < Pc,且 p A V p 水D. PC> PB> P A,且 P A> P 水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本題可以釆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 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莹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 解答: 解:读图象可知,三种物质质量同为30g 时,体积分别为20cm\A. p A > P B > Pc,且 5> P 氷 C. pc< P B < P A,且 P A <P 烈30cm'、50cm3, 因此P C>P B>P A是正确的,P B的密度可计算得出p B^ 3Qg--^1g/cm3,这恰好是水的V 30cw3密度,所以p A< P眾也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校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9. (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 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 p a< Pb< PcB. p b=2 X103kg/m3C・相同质董的a、b、c, c的体枳置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斷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斷.解答:解:A.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n?时,a的质量为4X103kg t b的质量为2X10‘kg, c的质量是1 X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皮成正比,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p b~—~2Xl°3l<g-1 X 103kg/m3,故B 错误;V b 2 ID3C、由图可知,相同质量的a、b、c,例如都为24X103kg时.a的体积为1m[ b的体枳为2m\ c的体积为4m\故c的体积最大,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知道在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董成正比.10. (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g/cm‘B.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X104PaC. 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D. 教室的商度约10m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长度的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 质量.时间、温度、力、速皮.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題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題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A、一个人的质童为50kg,身体体积约为,則密度约为p』二50kg_二ioooKg/m‘二cm: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V 0. 05 m3B、成年人的体重在75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500cm=左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F-. 750M9-X1O4Pa,此选项符合实际:S 0. 05 m2C、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约为10 W: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F=PS=105PaX10 *V=10N,所不符合实际情况;D、教室的商度约3叫故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僚炼的重要能力之一.11. (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的密度约为X103kg/m3B. 中学生的课桌鬲约为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C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4)人的正常体温为37°C・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X103kg/m3.选项正确.B、中学r生课桌的离度约为.选项错误.C、一个中学生的质莹约为50kg.选项错误.D、人的正常体温是37°C・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针对本类仕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董,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12. (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 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m xJ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p a> p b> Pc、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 1C. 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 1 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通过图象,根据公式P冷算出密度,然后进行大小比较: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中漂浮,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底.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算出三者密度:p a=4X1°kg^2 X 103kg/m3,2 ID33 3p b x.3X1Q k S^i X 103kg/m3, p F 2X1QX 103kg/m3,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p a> p b 3 in3 4 m3> p c故A正确:B、p b: p =1X103kg/m3: X103kg/m3=2: 1,故B 正确:C、根据图象,当质量为2X103kg 时,V a=1m3, V b=2m3, V a: V b=1: 2,故C 错误;D、p=X103kg/m3<P 所以在足够多的水中最终漂浮,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1)会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计算物质的密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P估〉P及时,下沉最终沉底;p沪p诫时,悬浮;P粉Vp及时,上浮最终漂浮.13. (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吋,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乞,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內气体的密度将(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斷:①容器的容积决定气体的体积;②质董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③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质董与物体体积的比值.解答:解:足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足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乞体,容器的容积决定物质的体积,会根据质董的槪念和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出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14. (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A. 一杯水倒掉一半B. 一铁块热胀冷缩C. 一块玻璃打碎了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童叫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A、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密度不变,不符合題意:B、铁块热胀冷缩,质量不变、体积变化,所以密度将变化,符合题意;C、一块玻璃打碎了,形状变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质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变化,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要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扬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15. (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董与体积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P A、P B,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F B>F B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象判斷出密度的关系:对于正方体密度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以利用p圣、F=G=mg= p Vg和V=sh,推导出公式p=pgh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压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B、由图知,当AB的体积相等时,B的质量较大,由p=^可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厦,A正确,B错误:CD、因为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强P丑遊£1上0 Shg 二hg:S S S S S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又因为p A< p B,所以h B<h At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与地面的接触面枳S B<S A:由F“pS 可知;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所以对地面压力£和F B 的大小关系是 F A >F B , C 幸昔误,D 正确. 故选AD.点评: 本题考盘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接触面积大 小的比较. 二.填空题(共4小题)16. (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p * >P 乙(选填“〉”、“ V”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 X103kg/m 3,它可能是 水・y/^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扌氏据密度公式P 』,可知,体积相同时,质董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乙 物质任意一纽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质的密度,进一步判断乙物质可能的种类.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董 大; 根据密度的定狡式P 冷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 (2)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m=2X103kg 时,对应的体积V=2m 3,、3所以乙物质的密度p 二旦二2況10 鹦二X[0'kg/m[V2 m 3所以乙物质可能是水. 故答案为:>;X103:水.点评: 解决此类图象问題吋,可釆取控制变董的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 量为比较体积.17. (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童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 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等;图中密度较大的是 甲 物质.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从甲、乙两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P 冷 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乙m / X lOTcg1 2 3 4 V/cm 3解答:解: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两种扬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都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因此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成正比);根据p=专,由图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mf>m乙,所以p屮> P乙,即密度较大的是甲.故答案为:相等;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艾.18. (2013秋?勝州市期末)菜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简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董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n-v关系图上表示,則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从图象上取一点,使甲、乙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质量的大小,再利用公式密度公式比较密度的大小.解答:解:如图,当体积相同时,甲的质董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公式p=¥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答案为:大于.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对图象进行分析.19. 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变大,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②气体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是否变化决定于质量、体积是否变化.解答:解:①气体被压缩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公式P冷知:密度变大:②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质量和体积均不变,所以它的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对于确定的固体和液体,因为体积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变;而气体,体积容易变化,所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化会引超密度变化.三.解答题(共1小题)20. (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知:(1) P f > P 乙(填“>”、"V” 或).(2) 4cm3甲物质的质量为24 g.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从甲.乙两扬质的因象可以看出其质董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p』比较它们的密皮大小:V(2)首先根a 2cm3的体积和对应的甲物质的质量,可以得到甲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m=pV 得到4cm‘的甲物质的质量.解答:解:由图知:(1) 甲、乙两种扬质体积相等时,所以P甲〉P乙,即密度较大的是甲:(2) 当甲物质的体积是2cm‘时,质量为12g,所以其密度为P二更二丄务6g/cm[V 2cm J所以4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pV z =6g/cm3X4cm=24g.故答案为:(1) >; (2) 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和质董.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艾・。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8a09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确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1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削减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改变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10kg1kg=1010g1g=101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留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试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整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液体的相对密度
![液体的相对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ca7400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0.png)
液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密度与某个参照物质密度之比,用来描述物质的密度相对于参照物质的大小。
在液体中,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与物质的成分、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液体的相对密度通常用符号ρ来表示,它的计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
相对密度是一个相对值,比如水的相对密度是1,那么相对于水来说,相对密度大于1的液体比水更密;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比水更稀。
液体的相对密度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液体的相对密度就越大。
相对密度的大小还与分子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大的物质相对密度一般较大。
此外,温度和压力对液体的相对密度也会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液体的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它可以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液体,也可以用于计算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例如,测量某液体的相对密度可以通过比较它与已知相对密度的液体的浮沉来实现。
在工业生产中,相对密度也常常用来控制液体的质量和浓度。
不同液体的相对密度差异很大。
例如,酒精的相对密度约为0.79,比水小;汽油的相对密度约为0.7-0.8,比水小;而汞的相对密度则高达13.6,是常见液体中相对密度最大的。
这些相对密度的差异使得液体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液体的相对密度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液体的密度减小。
然而,并非所有液体都遵循这个规律,有些液体的相对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压力对液体的相对密度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压力的增大只会引起液体密度的微小变化。
液体的相对密度是描述液体密度相对于参照物质的大小的物理性质。
它与物质的成分、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液体的相对密度差异很大。
相对密度的测量和控制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液体的相对密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密度和质量的关系
![密度和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3b2cfa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1.png)
密度和质量的关系
质量和密度是成正比的,即密度越大,质量就越大,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kg/m³。
种类、温度、状态等都是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
种类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密度不同。
人体的密度仅有1.02g/cm³,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
海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人体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
(死海海水密度达到1.3g/cm³,大于人体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来。
)
1。
密度知识点总结
![密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7e411204a1b0717ed5dd7b.png)
密度知识点总结(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即2121V V m m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
即1221ρρ=V V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2121ρρ=m m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6)、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 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
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 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ρ mV = Vm ρ = V mρ= ρ mV= m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初中物理课件—质量与密度—密度
![初中物理课件—质量与密度—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cea57bf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3.png)
密度
空心实心的判断
密度
密度
密度
如何判断空心、实心 怎么求空心部分体积
①假设物体是实心的
m=ρ×V(实心物体质量)
②计算物体的平均密度
m (实际质量)
ρ=
V (总体积)
③计算材料体积
m (实际质量)
V=
ρ (材料密度)
密度
比较实心质量与实际质量的大小
m实心>m实际 m实心= m实际
空心 实心
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 g/cm3、0.815 g/cm3、
0.82 g/cm3、0.83 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按质量计算)( )
A、只有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密度
压缩气体密度计算
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密度
物体混合密度计算
密度
m
ρ=
V
m总=mA+mB V总不一定等于VA+VB 固体:V总=VA+VB
液体/气体:忽略混合所造成的体积减少
V总=VA+VB
密度
例1. 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由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 金的密度是(A )
等体积混合
等质量混合
密度
例2. 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 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一方面为了保障 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
V
密度的知识点总结
![密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6ec5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7.png)
密度的知识点总结密度是一个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物质固有的一个物理性质。
密度可以用来刻画物质的紧密程度,也可以用来辅助判断和鉴别物质,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关于密度的相关知识,比如“金属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等等。
那么,密度的相关知识点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体积,即ρ=m/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得物质的密度。
二、密度和温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密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具体来说,对于固体和液体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导致密度减小;而对于气体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使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加,也导致气体的密度减小。
三、密度和压力的关系在物理学中,密度和压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公式P=ρg h,压力P等于液体的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液体深度h的乘积。
可以看出,压力是与密度成正比的,即密度越大,压力也越大。
因此,在液体或气体中,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中的压力大小。
四、密度的应用1. 鉴别物质:密度是每种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因此,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物质的类型。
2. 材料选择:在工程技术领域,一般情况下,密度较大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设计和选材时,密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3. 测量方法:密度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如水银法、比重瓶法、密度计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密度对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影响来进行测量的。
五、常见物质的密度1. 水的密度:在20摄氏度下,水的密度大约是1000kg/m3。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f83f4379563c1ec5da7188.png)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如图所示,A 、B 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1ρ和2ρ,的液体。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铁球、铝球(ρρ>铁铝),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1ρ>2ρ,1m 一定大于2mB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C .若1ρ<2ρ,1m 可能大于2mD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答案】D 【解析】 【详解】A .B .因为两球质量相等,ρρ>铁铝,根据mVρ=知, V V <铁铝,将两球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1112222,m V V m V V ρρρρ====铁铝;若:12ρρ>,因为:V V <铁铝,不能确定1m 和2m 的大小关系,故AB 错误不符合题意; C .D .若:12ρρ<,因为:V V <铁铝,所以有:12m m <,故C 错误不符合题意,D 正确符合题意。
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题目文件丢失!8.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体积的关系B.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 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答案】B【解析】【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图象中y与x之间是成正比的.A、由公式F浮=ρ液V排g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成正比的,故A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等其他因素无关,只决定于物质本身,故B选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C、根据公式s=vt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D、根据公式I= 可知,同一导体电阻一定,则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是成正比的,故D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故选B.【分析】观察分析图象,找出图中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看选项中哪两个量的关系与图象中的相符,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的选项即可.9.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A .2114d l π B .314d πC .21214d l l π+()D .21214d l l ()π-【答案】C 【解析】酒瓶的底面积为24d S π=,瓶中水的体积2114d l V Sl π==水,瓶中空气体积2224d l V Sl π==空,酒瓶的容积为22212121444d l d l V V V d L L πππ=+=+=+瓶水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关键是利用等效替换法测量形状不规则部分体积,即把瓶子正放、倒放结合起来得到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体积.10.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ρ铝<ρ铁<ρ铜),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少的是( )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无法判断 【答案】A【解析】金属块的质量相同,利用密度公式ρmV=分析可知铜块的密度最大,铝块的密度最小,所以铜块的体积最小,铝块的体积最大;而放入杯子中液面相平,盛水最少的杯子应是体积最大的铝块.B 、C. D 不符合题意。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三者的大小关系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三者的大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2ec8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f.png)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三者的大小关系示例文章篇一:《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它们的大小关系》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那就是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还有它们的大小关系。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东西哦,就像一场神秘的数字和物质的游戏。
先来说说表观密度吧。
我就把表观密度想象成一个超级整齐的乐高城堡。
每一块乐高积木都严丝合缝地排列在那里,没有一点多余的空间。
表观密度呢,就是这个城堡整体的重量除以它看起来所占的空间。
这就好比你看这个城堡,从外面看它占了多大地方,然后算一算这个城堡每一块地方平均有多重。
我曾经自己搭过一个小小的乐高房子,我就想啊,这个小房子的表观密度是多少呢?我还拿着小秤去称它,虽然称得不是很准啦,但是那时候我就开始对这种密度有了一点感觉。
我有个同学叫小明,他就特别好奇,问我:“你说这个表观密度到底有啥用啊?”我就跟他说:“哎呀,这用处可大了呢!比如说盖房子,咱们得知道那些建筑材料的表观密度,这样才能知道房子会不会太重,地基能不能承受得住呀。
要是不考虑这个,房子盖着盖着塌了可咋办?”再来说说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就像是把一堆弹珠随便扔在一个盒子里。
这些弹珠会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中间有好多缝隙。
堆积密度就是这堆弹珠的重量除以它们实际占的整个盒子的空间,包括那些缝隙的空间哦。
我和小伙伴们玩弹珠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有趣的事儿。
我们把弹珠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晃一晃,弹珠就会换个样子堆着,这时候我们就想,这堆积密度是不是也变了呢?我还有个好朋友叫小红,她就问我:“那这个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比起来,哪个大呀?”这可把我问住了一会儿呢。
我想啊想,然后说:“你看啊,表观密度就像那整整齐齐的乐高城堡,没有多余的空间浪费。
而堆积密度像那堆弹珠,有好多缝隙。
那肯定是在同样的材料下,表观密度要比堆积密度大呀。
”小红听了之后,眼睛一亮,说:“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呢!”其实呢,还有一个密度相关的概念,不过今天咱们重点在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大小关系上。
体积密度跟质量的关系
![体积密度跟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8075aa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6.png)
体积密度跟质量的关系
质量和密度是成正比的,即密度越大,质量就越大,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kg/m³。
种类、温度、状态等都是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
种类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密度不同。
人体的密度仅有1.02g/cm³,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
海水的密度大于水,所以人体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
(死海海水密度达到1.3g/cm³,大于人体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来。
)。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计算方法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6f8b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9.png)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计算方法密度和比重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用于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和相对重量。
本文将介绍物质密度和比重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一、密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常用符号表示为ρ。
其计算公式为:密度(ρ)= 质量(m)/ 体积(V)其中,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用标准国际单位千克(kg)来表示;体积则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体积为2立方米,则其密度为:密度(ρ)= 10 kg / 2 m³ = 5 kg/m³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知物体的密度为5千克每立方米。
二、比重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比重是物质的相对密度,是指物质与另一种物质(通常是水)之间的密度比值。
比重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
其计算公式为:比重(SG)= 密度(ρ)/ 某特定物质密度(ρ₀)通常情况下,某特定物质的密度选取水的密度,因为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或1000千克/立方米。
例如,某种物质的密度为3克/立方厘米,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则该物质的比重为:比重(SG)= 3 g/cm³ / 1 g/cm³ = 3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该物质的比重为3。
三、密度与比重的应用举例1. 密度的应用:密度可以用于鉴别物质的纯度和成分。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物质的种类或者纯度。
例如,通过密度测量可以区分金刚石和伪装的金刚石,因为金刚石的密度是伪装物所用材料的密度的两倍。
2. 比重的应用:比重可以用于浮力和沉降现象研究。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与物体所占据的体积成正比。
比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沉降情况。
例如,在水中密度为0.6克/立方厘米的木块,比重低于1,因此会沉入水中;而密度为0.3克/立方厘米的木块,比重高于1,因此会浮在水面上。
总结: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于描述物体的紧密程度;比重是物质的相对密度,用于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
20密度密度公式设计实验测密度(学生版)
![20密度密度公式设计实验测密度(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d7e02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20密度、密度公式、设计实验测密度1.密度及其特性【知识点的认识】(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用来鉴别物质,如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命题方向】密度的定义,密度性质是命题的方向。
例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例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解题方法点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的含义:(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f 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都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卜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但注意密度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公式ρ=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大(特殊情况除外),则其密度相应减小。
反之,温度下降时其密度增大。
一.密度及其特性(共7小题)1.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大气的密度变为现在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无法在大气中传播B.吸盘挂衣钩不容易吸附在墙壁上C.氢气球无法升入空中D.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柱高度会增加2.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图乙表示物体在AB和BC段做不同的匀速运动C.图丙表示物体在DE和EF段做不同的变速运动D.图丁表示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3.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5.小明同学感到有些口渴,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瓶矿泉水就喝掉了一半。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件(31张ppt)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课件(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0541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c.png)
解:碑心石的体积V=14.7 m×2.9 m×1 m=42.63 m3由公式ρ=得,碑心石的质量m=ρV= 2.6×103 kg/m3 ×42.63 m3≈110.84×103 kg=110.84 t。
随堂练习2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 g,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汞
13.6×103
柴油
(0.81~0.85)×103
硫酸
1.8×103
煤油
(0.78~0.80)×103
海水
(1.02~1.07)×103
酒精
0.79×103
纯水
1.0×103
汽油
(0.72~0.78)×103
常见气体的密度(0℃,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不变
变小
变大
(2)密度受物质状态的影响: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一般不同,如ρ纯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3)气体的密度还跟压强有关。
2.密度表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铂
21.5×103
铝
2.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密度的大小比较1
![密度的大小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fd0feccbb9d528ea81c77996.png)
密度的大小比较1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17秋•新野县期末)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B.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C.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2.(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3.(2016•烟台)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 4.(2014秋•安阳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乙>ρ水>ρ甲B.ρ乙>ρ甲>ρ水C.ρ甲>ρ水>ρ乙D.ρ水>ρ甲>ρ乙5.(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B.b、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C.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1D.c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6.(2013•庆阳)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7.(2013•威海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8.(2009•荆门)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2005•梅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0.(2005•天津)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A.甲B.乙C.丙D.丁11.(2017秋•德惠市校级期末)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2017秋•阳谷县期末)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A>ρ水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 13.(2017秋•太原期末)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密度关系正确的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 A>ρ B>ρ C,且ρ A<ρ水C.ρ C>ρ B>ρ A,且ρ A<ρ水D.ρ C>ρ B>ρ A,且ρ A>ρ水14.(2017秋•沙河市期末)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相对密度的写法
![相对密度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8bf2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7.png)
相对密度的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相对密度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的比值。
它是一种描述物质相对于水的浓度的物理量。
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即没有单位。
它是用来比较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水的相对密度被定义为1,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如果一种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则该物质比水密度大;如果相对密度小于1,则该物质比水密度小。
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相对密度= 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若某物质的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则该物质的相对密度为1.5。
这表示该物质的密度是水的1.5倍,即比水密度大。
相对密度的概念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相对密度常常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从而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相对密度,可以确定使用哪种金属来制造某种产品,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和成本效益。
相对密度还可以用来判断物质的纯度。
在实验室中,通过测量物质的相对密度,可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品或杂质含量。
纯度高的物质通常相对密度会比较接近理论值,而含有杂质的物质相对密度会出现偏差。
相对密度的概念也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中。
地球科学家通过测量不同地质物质的相对密度,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
通过测量岩石和矿物的相对密度,可以推断地壳和地幔的密度分布,进而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和演化过程。
第二篇示例:相对密度是一个描述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的概念。
相对密度也称为比重,是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被定义为1克/立方厘米。
当一个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时,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于水;反之,当一个物质的相对密度小于1时,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
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许多实验室工作和工业生产过程,相对密度都是一个关键参数。
例如在金属加工和矿石提取过程中,工程师经常需要知道不同金属或矿石的相对密度,以便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案设计。
金属单质密度大小排序规律
![金属单质密度大小排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13576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4.png)
金属单质密度排序规律想象一下,金属的世界,五彩斑斓又充满奥秘,每一种金属都像是宇宙中的星辰,各自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金属单质们的另一个小秘密——它们的密度排序规律。
这事儿听起来可能枯燥,但要是用趣味的方式去探索,嘿,保证让你大开眼界!想要揭开金属密度排序的面纱,咱们得先有个科学的小计划。
第一步,自然是收集数据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活儿,得像侦探一样,把每种金属的密度值一一记录下来。
别急,别忘了用靠谱的资料来源哦,不然就像用错了食谱,烤出来的蛋糕可不香甜。
接着,咱们来个“大阅兵”,把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排队。
这中间,有个小贴士得牢记:注意单位,统一成克每立方厘米,别让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迷了眼。
当然了,也得考虑温度的影响,毕竟金属也会热胀冷缩嘛,温度一变,密度也得跟着调整。
还有啊,金属间可能有杂质,这些也会影响结果,得尽量找纯度高的来比较,这样结果才准确。
提到操作过程,安全和稳定绝对是重中之重。
这就好比是在厨房里做饭,火候和食材的新鲜度直接影响菜品的味道。
在操作金属密度实验时,防护措施不能少,戴上手套、护目镜,保护自己免受意外伤害。
毕竟,有些金属可是很调皮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刻骨铭心”。
至于稳定性嘛,那就得确保实验环境的恒温恒湿,让数据稳如老狗,这样得出来的排序才值得信赖。
金属密度的排序,可不只是科学家们的游戏,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想啊,要是建筑师在选材时,不了解金属的密度,可能会把轻飘飘的铝当作沉甸甸的铁来使用,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同样的,在航空航天领域,选择密度低但强度高的金属,那可是能省不少燃料,让飞船飞得更远、更久的秘诀呢!所以说,了解金属密度的排序,就像是掌握了挑选材料的金钥匙,打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说起实际应用,咱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设计团队在设计一座大型桥梁时,面临着材料选择的难题。
传统的钢材虽然强度高,但密度大,会增加桥梁的自重,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的大小比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2.(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3.(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g/cm3B.9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4.(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A.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3B.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C.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D.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5.(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6.(2014秋?涞水县期末)某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7.(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A.ρA>ρB>ρC,且ρC>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C<ρ水D.ρA<ρB<ρC,且ρA>ρ水8.(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C<ρB<ρA,且ρA<ρ水D.ρC>ρB>ρA,且ρA>ρ水9.(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ρa<ρb<ρcB.ρb=2×103kg/m3C.相同质量的a、b、c,c的体积最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g/cm3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5×104PaC.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D.教室的高度约10m11.(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12.(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B.b、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C.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1D.c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13.(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时,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14.(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掉一半B.一铁块热胀冷缩C.一块玻璃打碎了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15.(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ρA<ρBB.ρA>ρBC.F A<F BD.F A>F B二.填空题(共4小题)16.(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ρ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kg/m3,它可能是.17.(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图中密度较大的是物质.18.(2013秋?滕州市期末)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V关系图上表示,则甲物体的密度乙物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1小题)20.(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知:(1)ρ甲ρ乙(填“>”、“<”或“=”).(2)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g.密度的大小比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春?东平县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通过比较两种液体的压强大小来判断其密度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 可得:ρ甲>ρ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p﹣h图象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2.(2015?十堰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C、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C错误;D、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3.(2014?泰州二模)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g/cm3B.9年级(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教室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0A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为 1.0g/cm3;故A正确;B、物理课本质量一般在200g左右;故B错误;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左右,故C错误;D、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0.15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4.(2014?福田区模拟)中学生小煜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合理的是()A.身体的密度约为1千克/米3B.该同学百米短跑的速度约为15米/秒C.胃中液体的pH约为10D.小煜站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析: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103千克/米3,故说法错误;B.世界短跑最快只能是接近10米/秒,中学生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故说法错误;C.胃中含有盐酸,pH小于7,故说法错误;D.中学生质量约为50千克,压力约为500N.故该说法正确.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5.(2014秋?平度市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D.甲物质的密度为2kg/m3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图象知:横轴代表物质体积,纵轴代表质量,取某一体积V,在图中得出甲、乙的质量,根据质量大小得到质量与体积比值大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比较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解答:解:(1)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质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B正确.(2)在横轴取一定的体积V=2cm3,可以看出,m甲>m乙,所以>,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3)甲物质的密度为ρ甲===4g/cm3,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同样的体积比较质量)是本题的关键.6.(2014秋?涞水县期末)某物理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解答: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 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A、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量最大,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 3.5g,c的质量是1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a的质量是c的质量的 3.5倍,则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密度的 3.5倍,故B错误;C、b物质的密度ρ===1g/cm3=1×103kg/m3,故C正确;D、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正确识图和把握密度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4秋?滕州市期末)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A.ρA>ρB>ρC,且ρC>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C<ρ水D.ρA<ρB<ρC,且ρA>ρ水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本题是图象题,从A、B、C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值.解答:解:由图中的数据可得ρA==2g/cm3,ρB==1g/cm3,ρC==0.5g/cm3,则ρA>ρB>ρC;比较A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可得ρA>ρ水.比较C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可得ρC<ρ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8.(2014秋?淮阴区期中)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C<ρB<ρA,且ρA<ρ水D.ρC>ρB>ρA,且ρA>ρ水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读图象可知,三种物质质量同为30g时,体积分别为20cm3、30cm3、50cm3,因此ρC>ρB>ρA是正确的,ρB的密度可计算得出ρB===1g/cm3,这恰好是水的密度,所以ρA<ρ水也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9.(2014春?仪征市期中)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ρa<ρb<ρcB.ρb=2×103kg/m3C.相同质量的a、b、c,c的体积最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解答:解:A、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是1×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B、ρb===1×103kg/m3,故B错误;C、由图可知,相同质量的a、b、c,例如都为24×103kg时,a的体积为1m3,b的体积为2m3,c的体积为4m3,故c的体积最大,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知道在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10.(2014春?靖江市月考)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身体密度约为1g/cm3B.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5×104PaC.大拇指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ND.教室的高度约10m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长度的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此题就是估测题题型,知识覆盖面广,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解答:解:A、一个人的质量为50kg,身体体积约为0.05m3,则密度约为ρ===1000Kg/m3=1.0g/cm3,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B、成年人的体重在75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500cm2=0.05m2左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5×104Pa.此选项符合实际;C、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约为10﹣4m2;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F=PS=105Pa×10﹣4m2=10N,所不符合实际情况;D、教室的高度约3m,故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11.(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4)人的正常体温为37℃.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 1.0×103kg/m3.选项正确.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D、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12.(2013?南召县一模)探究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B.b、c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C.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2:1D.c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通过图象,根据公式ρ=算出密度,然后进行大小比较;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中漂浮,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底.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算出三者密度:ρa==2×103kg/m3,ρb==1×103kg/m3,ρc==0.5×103kg/m3,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ρa>ρb>ρc,故A正确;B、ρb:ρc=1×103kg/m3:0.5×103kg/m3=2:1,故B正确;C、根据图象,当质量为2×103kg时,V a=1m3,V b=2m3,V a:V b=1:2,故C错误;D、ρc=0.5×103kg/m3<ρ水,所以在足够多的水中最终漂浮,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1)会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计算物质的密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ρ物>ρ液时,下沉最终沉底;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上浮最终漂浮.13.(2012春?金堂县期末)上体育课时,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断:①容器的容积决定气体的体积;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越大;③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的比值.解答:解:足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足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容器的容积决定物质的体积,会根据质量的概念和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出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14.(2012春?永泰县期中)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掉一半B.一铁块热胀冷缩C.一块玻璃打碎了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A、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B、铁块热胀冷缩,质量不变、体积变化,所以密度将变化,符合题意;C、一块玻璃打碎了,形状变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质量和体积都不会发生变化,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要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15.(2011?成都模拟)两个实心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若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ρA<ρBB.ρA>ρBC.F A<F BD.F A>F B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象判断出密度的关系;对于正方体密度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以利用p=、F=G=mg=ρVg和V=sh,推导出公式p=ρgh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压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B、由图知,当AB的体积相等时,B的质量较大,由ρ=可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A正确,B错误;CD、因为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强p======ρhg;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又因为ρA<ρB,所以h B<h A,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B<S A;由F压=pS可知;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所以对地面压力F A和F B的大小关系是F A>F B,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接触面积大小的比较.二.填空题(共4小题)16.(2014春?潜江期中)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ρ甲>ρ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的密度为 1.0×103kg/m3,它可能是水.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乙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乙物质的密度,进一步判断乙物质可能的种类.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m=2×103kg时,对应的体积V=2m3,所以乙物质的密度ρ===1.0×103kg/m3,所以乙物质可能是水.故答案为:>;1.0×103;水.点评: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的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17.(2013秋?临颍县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图中密度较大的是甲物质.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从甲、乙两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ρ=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解答:解: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都是一条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因此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成正比);根据ρ=,由图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m甲>m乙,所以ρ甲>ρ乙,即密度较大的是甲.故答案为:相等;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18.(2013秋?滕州市期末)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m﹣V关系图上表示,则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从图象上取一点,使甲、乙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质量的大小,再利用公式密度公式比较密度的大小.解答:解:如图,当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答案为:大于.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学会对图象进行分析.19.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当它被压缩后,其密度将变大,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则它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②气体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密度是否变化决定于质量、体积是否变化.解答:解:①气体被压缩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②若这些封闭气体被堵塞在一定的空间内,对气体加热,质量和体积均不变,所以它的密度将不变.故答案为:变大;不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对于确定的固体和液体,因为体积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变;而气体体积容易变化,所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化会引起密度变化.三.解答题(共1小题)20.(2014秋?延庆县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知:(1)ρ甲>ρ乙(填“>”、“<”或“=”).(2)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4 g.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从甲、乙两物质的图象可以看出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再由图象中的数据,由ρ=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2)首先根据2cm3的体积和对应的甲物质的质量,可以得到甲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m=ρV 得到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解答:解:由图知:(1)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等时,m甲>m乙,所以ρ甲>ρ乙,即密度较大的是甲;(2)当甲物质的体积是2cm3时,质量为12g,所以其密度为ρ===6g/cm3,所以4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m′=ρV′=6g/cm3×4cm3=24g.故答案为:(1)>;(2)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图象找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能选取正确的数据,计算或比较物质的密度和质量.做这类题目,学生要明确函数的性质,并明白其所代表的意义.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