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与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作者:李作升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1期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文重点阐述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调整和改善干群关系的十二种方法,供企业领导参考借鉴。

关键词:群众企业领导干群关系和谐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能否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关系到党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既是党的建设需要,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网络法——架起党与群众沟通的信息网企业党委应建立联系职工群众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固定一个有权威的政工部门作为联系群众、传递信息、宣传群众、反映民意、维护职工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桥梁。

对党委负责,牵头联系工会、干部、纪检、劳资、信访等管理部门,搜集各种信息,协调解决企业职工的正当诉求,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帮助职工群众向领导反映情况,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网上沟通平台,设立专项通道,设立联系群众电话。

企业内部上下管理部门之间要密切协作、沟通信息、加强联络。

加强信息管理,切实为群众保密。

二、交友法——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交朋友企业领导干部通过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和同职工群众的进一步交往,主动在职工群众当中选择朋友,长期交往,平等相待,交流感情。

听真情实语,将心比心,用真情实意换取职工群众的肺腑之言和逆耳之语。

掌握职工心态,了解群众思想反映,缩小干群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弥补信息来源的不足和工作上的片面性。

三、关爱法——领导干部关心职工疾苦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为民的观念。

思想上尊重群众,里装着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正在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合民心,顺民意,决定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随着群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进步的关注显著增加,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形成,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一、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任危机。

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群众对党的干部乃至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认为官员多为腐败分子,作风不实,只为自己不为群众。

二是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多为混世魔王,不务正业、吃拿卡要、办事拖踏。

三是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帮扶措施态度淡漠,认为是作秀,常以得到钱物多少看帮扶成效。

(二)沟通弱化。

一是多数干部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不能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常以过去行政命令、说教方式做群众工作,没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怕解答问题不清、怕群众起哄、怕做群众工作会激化矛盾。

或认为群众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不屑与群众交流。

二是群众认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反映问题常常以找领导或集体上访方式解决,认为走正常渠道是浪费时间,同一般干部反映问题如石沉大海,对各项政策扶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靠、要思想抬头。

(三)期望值过高。

群众对各级干部所做的工作期望值过高,认为干部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带来理想化的物质、资金、政策支持。

而一旦这些主观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干部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群体上访,或反复上告。

尽管基层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群众仍不理解,甚至怨声载道。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干部作风问题1、学习作风漂浮。

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适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不同方式的集中学习,但多停留在读报纸、读文件、读行业规定上,联系实际学、深入群众学、围绕中心学做得不够。

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

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

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党群干群关系是我国社会现实中客观存在着的一对基本关系。

干群关系和谐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重大。

新时期,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要做到“五个注重”。

一、要注重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一要带头深入群众。

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要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

要换位思考,用心体验群众的生活状态,用心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

二要带头搞好调查研究。

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同群众面对面讨论交流问题,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三要带头讲诚信。

诚信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本道德要求。

党员干部讲诚信,就要力戒形式主义,把心思用在务实上,在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上多下工夫。

二、要注重加强基层群众工作力量基层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最好课堂,只有经常下基层,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才有指导基层工作的资本和能力。

一是要把群众工作组织夯实在基层。

要重点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和社区组织配套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工作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群众工作资源。

二是要把群众工作资源充实到基层。

要从工作重点、政策指导、力量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工作一线倾斜、向基层组织倾斜、向群众工作倾斜,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三是要把群众工作队伍根植于基层。

要注重群众工作干部的培养、教育、使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群众工作干部队伍。

要充分发挥社区、村居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要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三、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群众观点教育,筑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解决好各级干部服务群众的立场、观点、方法、感情问题,确保群众工作有动力、有活力。

一是要避免单纯说教,注重沟通交流。

要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艺术,要用群众看得见的事例、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贴得近的方法来教育群众,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心理咨询员,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调整,消除群众心中因贫富悬殊、因处事不公、因心存疑虑、因诉求无门等因素而积累下来的各种怨气,使情绪在真挚交流中理顺、困惑在深度沟通中消除、矛盾在有效疏导中化解。

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干群关系

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干群关系

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干群关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区上下面临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新形势、新任务,担负着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时代重任,迫切需要我们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干群新模式,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为全区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干群关系的实质和特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正确的干群关系,是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干群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自主性和互动性两个基本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的解放和更新,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尤其是增强了对自身利益的自主性。

与此同时,党员干部的自主意识也大大增强,表现在干部对自身角色和利益的双重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与此同时,干群关系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广大党员干部处在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他们组织群众去具体贯彻落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需要他们去直接组织实施,干部和群众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利益关系链。

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就是要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路径选择、决策规划中的参与作用,引导他们发挥个体专长,激活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共谋发展的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不竭动力。

二、要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和谐的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干群关系的新方法,进一步明确构建新型和谐干群关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群众权利的维护者、保障者和实现者。

(一)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制度是推进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的干部能否牢固确立服务意识,真正实践这一服务宗旨,努力履行这一服务职责;同时,各级组织能否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为民服务制度,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人民公仆的服务职责,这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

社会转型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转型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 会的关键
(二)协调劳资冲突、贫富分化等矛盾与建立 公平正义社会秩序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劳资两利和劳资共赢的和谐劳动 关系。 工会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建设中应发挥作用,特别 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建立劳资协调机制上发挥作用。 按照社会公正原则,稳妥进行社会整合与利益调整, 真正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秩序。
基本特征 :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 义”、“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人民幸福的社会主 义”。 (二)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实现了从“ 三位一体” 到“四 位一体”的飞跃。 (三) 顺应民心,整合社会, 巩固党执政的执政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上 升为一种公共精神。 对个人而言,和 谐社会的公共精神应包括独立的人格 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 为规范以及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对 政府而言,公共精神主要包括民主精 神、法治精神、敬业精神、公共服务 意识、公务员独立的人格精神、自制 自律的行为规范等。
谢谢大家!
一是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和谐; 二是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 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四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五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这应 该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 是指全体人民各 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会诸因素 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对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思考

对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思考
谐 的 基础 性 因 素 。 2干 部 因 素 .
成 了一 种 浮 躁 情 绪 。一 些 员 工 未 能看 到干 部 队 伍 的 主 流 , 致 不 能 正 确 看 待 、 价 、 理 干 群 之 间正 常 发 生 导 评 处 的一 些 问题 , 易 产 生 对 立 情 绪 。 有 这 些 都 影 响 了 当 容 所 前 干 群 关 系 的 健 康发 展 。 二 、 建 和 谐 干 群 关 系 的 对 策 思考 一 构 1 持 发 展 是 第 一 要 务 . 坚 群 众 是讲 实惠 的 。实 现 好 、 护 好 、 展 好 广 大 员 维 发
工 的 根本 利益 是群 众 工 作 的 基 本 任 务 。也 是构 建 和 谐
干群 关 系 的根 本 。 因此 ,要 构 建 好 企 业和 谐 的干 群 关 系 ,就 必 须 坚 持 把 发 展 作 为 第 一要 务 ,大 力 发 展 生 产 力 。 只 有 生产 力发 展 了 , 了 经 济 条 件 , 有 才能 解 决 员 工 各方 面 的利 益 需 求 。 当前 , 司 开展 “ 放 思想 , 学 发 公 解 科 展 ” 讨 论 , 是 为 了解 决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 颈 ” 题 . 大 就 瓶 问
我们 企 业 的干 部 队 伍 , 体 上 看 是 保 持 了 先 进 性 总
的 , 有 战 斗 力 的 。 是 , 些 干 部 理 想信 念动 摇 , 领 是 但 有 带 员工 前进 的能 力 不 强 , 锋 模 范 作 用发 挥 得 不 好 ; 些 先 有
领 导干 部 思 想 理 论 水平 不高 , 决 复 杂矛 盾 本 领 不 大 , 解 又不 能 根 据 企 业 变化 和 员工 思 想 的 变 化 ,不 断提 高 自
拳 ”能 推 则 推 , 拖 则拖 , , 能 回避 矛 盾 , 不得 罪 人 ; 些干 有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重在坚持“四变”——改善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重在坚持“四变”——改善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重在坚持“四变”——改善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一、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让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一是信任弱化。

社会转型期,食品安全的担心,未富先老的隐忧,收入差距的不平,少数干部腐败现象,愈调愈高的房价,越演越烈的医患纠纷,大学生毕业即待业的严峻形势,弱势群体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加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政府信任度下降。

二是关系异化。

在过去党群关系曾是“鱼水关系”,一度演变成“油水关系”,现在则滑落成“蛙水关系”。

有的党员干部立身不正,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由“公仆”变为“私仆”,完全置身群众的对立面,演变异化成了“水火关系”。

三是矛盾激化。

群体事件对立化。

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不及时解决,往往会由一个很小的偶发之事而引发大的群体性事件,酿成较大的社会风险。

利益矛盾上升化。

当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习惯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表达“合法的诉求”,动辄封桥堵路,冲击党政机关,甚至出现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改善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思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努力的方向。

1、坚持在联系群众中增强信任,变“别家人”为“自家人”当前党群干群之间最根本的危机是信任危机。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现在有的干部,长期走读,严重脱离群众,群众只会把你当别家人。

要想架起信任桥梁,就必须坚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与群众生疏,群众就把你当“别家人”,相反,你把群众当亲人,他们就把你当“自家人。

”2、坚持在服务群众中改善民生,变“管理者”为“服务者”服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要跳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为“服务者”,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终通过服务改善民生。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方式创新
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 质量。
信息化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传递 ,提高工作效率。
资源整合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
04
案例分享与借鉴
成功改善干群关系的案例
案例一
某社区通过开展居民议事会,让居民 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成功拉 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 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让他们明白群众 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责任感 和使命感。
02
03
沟通技巧
培训干部的沟通技巧,让他们能够更 好地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需求,解 决群众问题。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
调查研究
01
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为制定政策
提供依据。
听取意见
02
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问题
对改善干群关系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一
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 需求和关切,积极解决实际 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 信任。
启示二
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 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尊重群 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 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启示三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 ,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化解 矛盾纠纷。
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 ,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了 解群众需求。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 集、整理、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 ,促进干群之间的信息交流。
开展互动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互动活动,增进干 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干群 关系的和谐发展。

当前干群关系不和谐问题及应对措施-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当前干群关系不和谐问题及应对措施-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当前干群关系不和谐问题及应对措施-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是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和优势,党的干部承担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使命。

科学、长效的干群关系工作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干部以上率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作用,实现为民行权、为民谋利的执政理念诉求。

鉴于新时代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机制内生与外显的规定性、全局性、稳定性、根本性等属性,建立新时代密切干群关系的长效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和谐干群关系,可以提高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性,从而彰显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初心与定力。

关键词:干群关系;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大;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自2013年6月起,在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但在党情、国情、世情出现巨大变化的新时代,影响干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1]66构建与健全密切干群关系的长效机制,是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为民服务的重要命题,因为机制具有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配套衔接,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2]18等特征,可以增强党的群众路线的执行力。

一、构建密切干群关系长效机制的现实意蕴构建密切干群关系的长效机制,是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课题。

自我们党执政以来,为避免出现干部群众的问题,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思想教育,坚决铲除由于人民群众而可能面临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深层隐患。

但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干群关系方面渐显了诸多有违群众权益、意愿的突出问题,固化原有和谐干群关系的元素在某些方面也渐次消解。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群众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经验,更加重视制度治党,创新群众路线工作长效机制,使制度、机制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新形势下干群关系问题探析及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干群关系问题探析及对策思考
入 、 政 治 诉 求 、思 想 观 念 都 呈 现 出明 显 的 多 元 化 和 异 质 性 ,必然 带 来利 益 矛 盾 长期 性 和复 杂性 的特征 。
如 果 说 上述 利 益 问题 的 凸 显 。是 导致 干群 关 系 不 和谐 的 客 观 因素 ,那 么 ,干 部 与 群 众 两 个 主体 自身 的 问题 ,则
; a 自E 强 :
新形势下干群关系问题探析及对策思考
陈 立媛
( 黑 龙 江 工程 学 院
[ 摘
孙 云 霞
黑 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5 0 )
要 ] 党 同人 民 群 众 的血 肉联 系主要 通 过 干部 与群 众 的 联 系来 实 现 。 目前 我 国社会 发 展 中 干群 关 系 不和 谐 问题 依 然 存 在 。 现
同、利 益 需 求 、利 益 获 得 方式 及 多 少 的差 异 日益 加 大 .利
益分 化 、利 益 主 体多 元 性 趋势 日益 明显 。三 是社 会 急 剧 转 型 带 来利 益 矛 盾 凸显 。随 着社 会 利 益 分化 的加 剧 .原 有 利 益 均衡 态 势 被 打 破 。在 社 会 转 型急 剧 时期 。人 们 的经 济 收

实 践 表 明 .干群 之 间 的 利 益分 化 已成 为 影 响 干群 关 系
是 经 济 体 制深 刻 变 革 带 来利 益 多 元化 。随 着 经济 市 场 化
的最关键要素 。 群众对干部缺少信 任甚至有意疏离 , 群众对 干部缺少认同甚至有意贬抑 ,群众 对干部缺少情感甚至有
意淡 漠 。 都 直接 源 于干 群 利 益 问题 凸 显 。 而 群 众 对 干 部 的疏 离、 贬抑 、 淡漠 , 又 直接 导 致 了 群众 对 党 和政 府 信 任 度 、 认同 度 的 降低 。 所以。 才 有群 众 以暴 力 问 责政 府 、 干群冲突、 警 民 冲突 等群 体 性 突发 事件 频 繁 闪 现 。 不从 根 本 上 查 找 并解 决 影 响干 群 关 系的关 节 点 。 和 谐 的 干 群关 系 难 以构 建 。 二、 “ 干” “ 群” 两 个 主 体 自身 问题 :干 群 矛 盾尖 锐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党群关系攸关党的生存、巩固与发展,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党群关系呈现出一些新问题,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针对目前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加快发展,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建立和健全党群沟通与监督机制;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构建利益补偿机制等等。

关键词:党群关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15-02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党认真分析党群关系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

所以,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一、新形势下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均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期待,有害于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利益需求逐渐多元化,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部分群众生活比较艰难。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缺少系统性创新与转变,造成党群思想不协调,阻碍了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二,党风不正、消极腐败现象给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是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重要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建设上存在着工作体制不完善,导致党风不正的问题,存在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而目前反腐败的力度、措施与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改善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改善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改善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摘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和方法,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善;执政为民;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干群关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但一些领导干部却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

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抓住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是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让我们坐在台上。

”这句话虽平实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总理是在提醒和告诫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否则人民就会将我们赶下台,甚至使党的政权倒台。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社会发展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必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党群干群矛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心,起到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济社会发展全局,就是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解决干群矛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摘要: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分析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分析我国社会转型面对的复杂时空背景和转型特殊复杂性,便会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双重取向:现代取向和社会主义取向。

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坚持这双重取向的前提下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调适二者的关系,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智慧的考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课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现代取向;社会主义取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着眼点,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而不深入下去,就会使问题简单化,甚至产生诸如把问题账算在改革和发展头上的错误倾向。

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①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通过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特别是社会转型面对的复杂时空背景和转型特殊复杂性的分析,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界划与现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产生1.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界划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是人类的恒久追求。

伴随这一恒久追求,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种种关于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

这些思想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挖掘和借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关于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历史语境是不一样的。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概念,并主张对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大的界划,即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另一类是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

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就其最主要的方面来说,是指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自然必然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为话语背景的和谐社会思想;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思想,就其最主要的方面来说,是指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社会形态(经济必然性居于主导地位)为话语背景的和谐社会思想。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01
将改善干群关系的成功经验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干群
关系持续改善。
加强教育培训
02
提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增强群众工作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0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
效率和满意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干群关系改善的实践与探索
成功案例介绍
1 2 3
案例一
某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让领导 干部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有效拉近 了干群关系。
案例二
某县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推进政务公开,增 加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信任,提高了干群关 系的和谐度。
案例三
某乡通过推广村民自治,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 提高了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受阻
干群关系紧张可能影响 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降 低投资环境吸引力,阻
碍经济发展。
政府形象受损
干群关系紧张可能导致 政府形象受损,降低政
府张可能影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幸福感。
干群关系紧张的案例
某市拆迁事件
因拆迁补偿问题处理不当,导致群众 集体抗议,干群关系紧张。
某县环境污染事件
某乡镇扶贫工作问题
扶贫工作不力引发群众不满,干部与 群众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干群关系紧 张。
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群众不满,干部 应对不当,导致干群关系恶化。
02
干群关系改善的重要性
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政府公信力
良好的干群关系有助于增 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 持,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

论和谐社会中的干群关系

论和谐社会中的干群关系

谁将付 出代 价 ?人 民没有 支配 “ 经济 资源 ”的权 力 , 而 真正掌 控着 公共资源 的是 “ 官 ” , 这样 “ 利益; 中 突 ”就会 大量出现 , 日 召 示 了官民 政 治 学上 叫公 共权 力 。人 民是 在共 产党 领导 下 夺回 了 自己的 “ 江 关 系的恶化 , 这实在 是一个 危险的信 号 。 山” , 因此所谓 的 “ 江山 ”也应该 是人 民的 “ 江山 ” 。人 民选择 中 国 共产 党领 导中 国革 命 , 是 因为中 国共 产 党具 有先 进性 的本 质 , 是因 三、 如 何建立 新时期和谐 的千群 关系 1 、 明确 “ 干群关 系” 中谁 占有权利主 体地位 为共 产 党的 先进 性赢 得 了人 民的 真诚 信赖 。这 是中 国共 产党 走 向 在社 会主 义中 国, 人 民是国 家的主 人 , 人 民政 府 、 官 员是 为人 民 执政 地位 的 法理 基础 , 也是 中 国共 产党 巩 固执政 地位 的 法理 基础 。 从这个 角度 来看 , 共产 党作 为执政 党 , 不是 传统 意义上 的坐 江山 , 而 服务 的 , 政府 的基本 职能 是服务 , 不 同于所 谓统 治或管 理 ; 政府 作 为 不是 居于 社会 和 人 民之 上的统 治者 , 而 是 受人 民 是领 导 人民 当家 作 主 。否 则 , 正确 的执 政理 念就 无法 确 立 , 政 府 及 执掌 政权 的 主体 , 提供公 共服 务的 主体 。只有 明确 了这样 的基 其 官员 的公 仆角 色 也就 无法 定位 。我们 所 要建 设 的社会 主义 和 谐 之委 托执掌 政府权 力 、 社会, 应 该 是 民主法 治 、 公平 正义 、 诚信 友 爱 、 充 满 活力 、 安 定有 序 、 本关 系 , 才能 强 化政 府及 其官 员 的公仆 意 识 , 也 才 能从 内心 真诚 敬 真诚 地 把人 民当 成 主人 , 从 而 也 才能 为新 型 的官 民之 人 与 自然和 谐相 处 的社 会 。那么 与之 相称 的 “ 干群 关 系 ”就不 应 重人 民群众 , 人民 是主 人 , 该 是从 多少年 封建 专制制 度传承下 采 的 “ 君 臣与 子民 ”的关 系 , 而 间 良好 关 系的建 立 奠定 必要 的认 识论 基 础 。简 言 之 ,

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局,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社会是人的关系的总和,社会和谐取决于人际和谐。

在全部人际关系中,干群关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一个社会而言,干群关系和谐,关系到人心向背,也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干群关系和谐,各项工作就能够得到顺利开展,就会形成无坚不催、战无不胜的强大的工作合力。

反之,干群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工作任务的安排和落实;就会给工作上造成“肠梗阻”或降低工作进度及至工作质量;就会影响到整个工作大局;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局部不和谐或某个时期的不和谐;就会影响整个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稳固的和谐的干群关系,稳固的和谐的干群关系,必然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根本的保证。

我们双矿集团公司历来都十分重视干群关系的和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首先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长远需要。

企业有着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企业目标和任务能否得到如期高质量的实现和完成,不仅需要各级组织作用的发挥,而且需要各级干部去发挥好自身作用。

每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正确贯彻落实,每一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否如期得到进行和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都离不开各级干部作用的发挥。

可以说,干群关系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干群关系和谐,各项政策就会得到很好很快的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就会得到很好很快的完成,工作目标就会得以顺利实现。

反之,干群关系不和谐,企业的大政方针也就难以得到顺利贯彻实施,各项工作也就难以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工作目标也就会难以如期实现。

干群关系不和谐,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

因此说,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需要。

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同时也是实现员工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

构建新型和谐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10月26日改稿)

构建新型和谐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10月26日改稿)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冲突和矛盾也日趋益增多,并集中表现在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上。

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在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从事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长期深入农村一线调查研究,对引起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原因和解决等方面做了探索。

笔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

而在淳安县,引起农村党群干群之间矛盾的主要是由于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处理不当,农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落实,农村现代文化建设滞后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等原因引起的,并分析了引起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疏远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型和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浅谈构建淳安县新型和谐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冲突和矛盾也日趋益增多,并集中表现在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上。

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在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从事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长期深入农村一线调查研究,对引起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原因和解决等方面做了探索。

笔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是目标,管理民主是保障。

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稳定的体现与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又是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发展变化趋势:1、劳动关系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复杂化转变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当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劳动关系必然会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原有的单一的公有制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有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也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

与此同时,同一所有制类型的劳动关系又分为各种不同的劳动关系形式,如国有经济中又有承包制、租赁制以及国有民营等形式的劳动关系。

此外,我国目前劳动者就业形式灵活多样,既有终身制劳动者,有固定工,又有进城务工人员、季节工、非全日制劳动者等就业人员。

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劳动关系不仅在期限、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得复杂多样,而且各类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影响,新旧矛盾彼此纠缠不清,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劳动关系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时期内呈现出空前错综复杂的态势。

2、劳动关系运行由行政化向市场化、契约化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们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

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呈高发态势。

一是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二是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

三是侵财犯罪和经济犯罪大幅增长。

四是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信访总量仍在高位徘徊。

一是数量上升,规模扩大。

二是涉及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三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呈高发态势。

四是城区上访问题突出。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一是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城镇建设全面铺开,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

三是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

五是涉法涉诉反映的问题强烈。

(四)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

“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

敌对分子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

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五)社会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也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危害。

二、原因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改革措施不配套。

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与意义

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与意义

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与意义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新利益群体的出现,使得原有利益分配格局面临新挑战。

社会利益的分割与调整,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化,干群关系紧张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的干群关系是重要前提和基础。

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找到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正确途径。

标签: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社会转型期是利益分化和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

这些矛盾一方面表现在群众之间,另一方面表现在群众与干部之间。

不和谐的干群关系使党面临严峻的考验。

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找到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正确途径。

一、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一)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导致权力滥用一些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为人民服务流于宣传口号。

这不仅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伤害人民的心,导致人民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

有些干部完全抛弃了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以权谋私、作风官僚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严重影响党的执政根基。

有些干部“乱作为”“不作为”,让群众无可奈何,导致干群关系不断恶化。

(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行政风格,在干部与群众之间形成“无形的墙”政府的公信力和干部的执政形象已成为公众拷问和质疑的焦点。

一些干部在群众面前总是高高在上,官腔连篇;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招致群众不满和反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群众的优秀公仆。

(三)群众的“是官都腐败”的“仇官”态度,导致干部“亲民”难上加难一些群众认为做官的都是腐败的,导致其对干部极不信任。

干部的整体是好的,只有小部分干部存在问题。

群众的不信任与不理解,群众路线、群众工作难做,导致干部行政成本增加而效率降低,这就打击了真正想“作为”干部的信心和耐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与意义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新利益群体的出现,使得原有利益分配格局面临新挑战。

社会利益的分割与调整,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化,干群关系紧张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的干群关系是重要前提和基础。

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找到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正确途径。

标签:社会转型期;和谐;干群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社会转型期是利益分化和利益调整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

这些矛盾一方面表现在群众之间,另一方面表现在群众与干部之间。

不和谐的干群关系使党面临严峻的考验。

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找到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正确途径。

一、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一)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导致权力滥用一些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为人民服务流于宣传口号。

这不仅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伤害人民的心,导致人民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

有些干部完全抛弃了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以权谋私、作风官僚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严重影响党的执政根基。

有些干部“乱作为”“不作为”,让群众无可奈何,导致干群关系不断恶化。

(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行政风格,在干部与群众之间形成“无形的墙”政府的公信力和干部的执政形象已成为公众拷问和质疑的焦点。

一些干部在群众面前总是高高在上,官腔连篇;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招致群众不满和反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群众的优秀公仆。

(三)群众的“是官都腐败”的“仇官”态度,导致干部“亲民”难上加难一些群众认为做官的都是腐败的,导致其对干部极不信任。

干部的整体是好的,只有小部分干部存在问题。

群众的不信任与不理解,群众路线、群众工作难做,导致干部行政成本增加而效率降低,这就打击了真正想“作为”干部的信心和耐心。

群众的错误“官念”,在实际生活中对干部的排斥和不配合,使干部与群众产生了隔阂。

二、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对策分析(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从理论上巩固干群关系的基础首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干部要加强群众路线的学习,提高群众路线理论的思想深度和宽度。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

干部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不能高人一等,看不起群众。

其次,干部要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为行动导向。

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使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部分干部的群众观念淡化、作风腐败等行为让马列主义群众观受到了严峻挑战。

作为党的干部要勇于面对难题,自觉以马列主义群众观为导向,以其作为检验自身与群众关系的标准。

经常开展马列主义群众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进而统一干部的群众观。

最后,干部要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实践水平与成效,巩固干部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干部与群众的交往,要以马列主义群众观为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干部不能故步自封,要走到群众中去,多做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需要和解决群众的难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效率和能力。

干部要经常走基层、驻基层,自觉把处理民生问题的能力作为自身政绩考核的高标准和价值追求。

(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家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执政水平首先,党内要经常开展作风建设相关理论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加强对干部干群关系重要性的教育,以增强干部对群众观点的认识。

作风建设搞不好,干群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领导干部只要触碰了“作风建设的红线”,都要“大老虎”“小苍蝇”一起打,绝不留情。

这样才能促进干部队伍整體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队伍。

其次,领导干部要建设好自己的家风。

干部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拥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法规。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自身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自觉以良好的家风引领社会风气。

干部要时刻谨记“反四风”的要求,以“三严三实”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严以用权、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改善民生双管齐下,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着重改善民生,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是改善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改善民生,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改善民生,发展才是根本大计。

发展经济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群众才会主动亲近我们的干部。

作为党的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的理念非常广泛,党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还要统筹社会建设、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只是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人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包括除经济外其他的发展内容。

发展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展,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才是发展的理想结果,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两极分化”“二元化”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痛点”。

对此,国家必须统筹兼顾,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重点解决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贫困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活得更加自信、更有尊严。

(四)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群众与干部沟通机制,合理解决群众诉求首先,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干部群众面对面、平等交流的对话平台。

认真对待、分析和处理群众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让群众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与群众的交流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应杜绝官僚主义作风,增进与群众的亲密感。

其次,建立“群众真实情况”走访考察制度,干部走基层制度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所以,干部要提高行政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他们才是民生问题调研最鲜活的材料。

只有了解民生问题的本质,政府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真正为民做主。

干部走基层切忌“走马观花”,走了一圈群众都不知道。

干部的基层工作马虎不得,不能为了“政绩”而下乡。

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为官职责,坚持良心先于行政的执政底线,真切关怀底层人民的生活。

对下基层考察的干部,要对其调研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实现制度化。

再次,政府简政放权,干部工作过程透明化、信息公开化,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

干部工作要面向群众,具体工作操作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政府在相应的审批项目上要简政放权,节约行政资源,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干部的公务接待也要做到信息公开,不能再让公务接待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只有接受群众的监督,干部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最后,创新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把群众评价、群众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指标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尺码。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把群众对干部工作的評价以及干部处理群众工作的质量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才会真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抓住民生问题的本质。

把干部完成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指标等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才能有效杜绝干部五花八门的“政绩工程”,才能真正造福老百姓。

三、和谐干群关系构建的现实意义(一)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有助于社会利益的整合,平和社会心态权力是一种优势资源,部分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霸占社会稀缺资源,牟取暴利,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实施群体,处于优势地位,人民群众则处于弱势地位。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群体增多、优势稀缺资源贫乏,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就会失衡,导致社会心态浮躁,社会充斥着暴戾和不安。

干部掌握着权力,攫取社会资源的门路较多。

群众则不然,特别是底层人民,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干部与民争利的现象发生,其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群众的不满,导致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社会安全。

因此。

国家必须重视和谐的干群关系的构建,更多地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样才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成员的成长公平成长公平的实质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促进成长公平,才能充分尊重群众,特别是底层劳动人民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想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要使人人都过上这种生活,只有靠促进社会成长公平。

社会成长公平给人民创造更多机会,实现社会的纵向流动,给底层人民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有利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才能让更多的人相信“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人民更加团结,创业就业才更加有斗志,人民团结,国家事业才有希望。

(三)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符合“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谐的干群关系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行政环境。

干群关系的和谐,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国人民更加明确当下的奋斗目标。

和谐的干群关系,直接推动党群关系的发展,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领导和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号召力。

“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是“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要实现“共享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没有和谐的干群关系是不行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干部带头,而干部对群众的号召力是建立在干群互信的基础上的。

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