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查看考核为主。
考查主要指标:(1)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家属等待时间≤10分钟;(2)门诊检验、心电图、超声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3)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
改进措施:(1)重点做好门诊网络和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就诊病人突然增加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案。
(2)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门/急诊就诊流程图、门诊就诊注意事项等。
(3)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4)配合院感染科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检查标准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考核方法:(1)检查首诊负责制度和科间会诊制度,检查落实情况以抽查门诊病历为主。
(2)分诊和导诊服务检查以实地查看和提问为主。
改进措施:(1)完善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
(2)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
检查标准3: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考核方法:(1)检查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
(2)查看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排班表。
改进措施:(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
(2)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40%。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并在各科室张贴病人就诊流程图,以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依据工作量及就医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坐诊,提高门诊确诊能力。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方案一、概述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也是医院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声誉的关键。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主要包括门诊服务流程管理、医患关系管理、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处理、质量控制和评估等内容。
本文将对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案。
二、门诊服务流程管理1. 预约挂号管理(1)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系统,鼓励患者提前预约挂号,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就诊效率;(2)设立专门的挂号窗口或线上挂号平台,提供便捷的挂号服务;(3)定期进行排队挂号流程的评估和改进,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就诊流程管理(1)优化排队就诊流程,合理安排医生的就诊时间,减少患者等候时间;(2)建立诊疗卡管理系统,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实时跟踪病情诊疗情况;(3)加强与检验、检查科室的沟通,提前安排好患者的检验、检查事项,避免出现漏诊现象。
3. 处方管理(1)规范处方开具行为,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开具处方,避免过度开药;(2)建立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合理有效;(3)加强对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避免使用过期或失效药品。
三、医患关系管理1. 加强沟通(1)医生应当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2)建立患者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患者投诉,解决医患矛盾;(3)加强医患沟通培训,使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2. 尊重患者权益(1)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2)尊重患者的治疗选择权,不得擅自强迫患者接受治疗;(3)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
3. 建立医患和谐氛围(1)加强医患关系管理团队建设,培养和谐的医患关系氛围;(2)定期开展医患关系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增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3)建立医患沟通协调小组,有效解决医患矛盾和纠纷。
门诊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门诊质量控制实施方案门诊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篇一一、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平稳、健康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分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职责医院设立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负责,业务院长、护士长、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等科室负责人组成。
在院长及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审议、制定、修订医疗质控方案。
督促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定期召开会议,评价医疗质量控制,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员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分析上报。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
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1、门诊医师(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门诊质量管理方案
生效日期:2014年6月修订日期:2015年1月门诊质量管理方案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形象标志,门诊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门诊质量管理,提高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是门诊工作的核心,通过质量管理,不断提高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根据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目标1.在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同时,注重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周边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以及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健康教育等任务。
实行24 小时连续服务,开展高水平的院前急救,承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突发医疗事件的现场急救,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做到有备无患。
2.根据三级医院的管理要求,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坚持门诊工作制度,作好各项工作。
坚持首诊负责制,值班医生要认真负责,杜绝推诿病人。
科主任及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问题,保证门诊医疗质量。
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3.技术水平:完成三级医院要求的各项统计指标。
医疗事故发生为零。
门诊病历合格率≥90%。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门诊三次确诊率≥90%。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处方合格率≥95%。
门诊病历及各种申请、报告单书写符合要求。
各医技科室设备齐全,功能良好,符合三级医院的标准要求。
4.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努力做到主动服务、耐心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追求感动服务。
二、实施措施1.建立建全管理体系,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建立院科二级管理组织,成立门诊质量管理小组,分管院长任组长,成员由门诊部主任及各科主任组成。
负责门诊质量管理工作,结合行政查房对门诊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质量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各科室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督促检查本科室的医疗质量。
各级质量管理小组有职责、有制度。
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应有作用。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相关推荐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精选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篇1一、目的通过定期对全院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满足人民对医疗的需求。
二、适用范围院医疗检查考核小组,检查考核全院医疗质量。
检查小组组成:组长:陈晓会副组长:刘艳红孟祥辉成员:李永君林跃检查方法:检查小组每季度定期按各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三、职责检查小组每季度按各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对各相关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反馈。
四、工作程序1.医务科制定各科室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2.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小组每季度定期对各相关科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并检查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情况。
3.检查考核结果评定与总结(1)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并做记录,由医务科总结反馈到各科室,并汇总全院通报。
(2)奖惩办法依据《医院效益工资考核分配办法》。
(3)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者,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的有关规定,另行处理。
院内则按《医疗纠纷接受与处理程序》中处理方式进行。
五、一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5%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3.医院感染率≤7%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7.年褥疮发生次数0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9.病床使用率≥60%10.年病床周转次数≥32次11.平均住院日≤6天12.门诊处方合格率≥95%13.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14.住院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5%15.X光摄片甲片率≥30%16.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17.特殊诊断设备检查阳性率≥20%(主要指B超)18.0-7岁儿童建卡率100%19.四苗接种率≥90%2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100%21.围产儿死亡率≤10%22.产前检查率≥95%23.产后访视率≥80%24.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标准为80分)合格率100%2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26.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27.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80分)≥80%28.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85%(根据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护理文件由各院自定)2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0.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031.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0。
门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门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门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以提升门诊诊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本方案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改进:- 门诊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 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与维护-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患者投诉处理和医疗纠纷解决2. 门诊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为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规范性,我们将制定和落实以下措施:- 设立标准的门诊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患者接待、病历记录、诊断与治疗、药物管理等环节。
- 建立质量检查机制,定期对门诊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并确保相关规范得到全面遵守。
- 建立医疗巡查制度,定期对门诊各项操作进行检查和纠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与维护为提升门诊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维护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保证医疗设备的有效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和更新,并建立设备使用记录。
- 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研究机会,确保医务人员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操作规范有充分了解和掌握。
- 设立医疗技术质控团队,专门负责监督和评估门诊医疗技术水平,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4.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是门诊诊疗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其培训和素质:- 设立标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涵盖医务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患者安全培训等方面。
- 定期组织医疗经验分享和学术讨论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交流能力。
-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不断更新医疗知识和技术。
5. 患者投诉处理和医疗纠纷解决为保护患者权益和处理患者投诉,我们将建立以下机制和流程:- 设立专门的患者投诉渠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和意见,并及时响应和处理投诉。
- 建立患者投诉调查与分析机制,定期对投诉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 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范本(3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范本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___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
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
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⑸医嘱制度⑹会诊制度⑺值班及交班制度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⑾业务学习制度⑿查对制度等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
门诊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门诊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门诊是医院中最为繁忙的部门之一,也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
门诊
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
现门诊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1.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意识。
2.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激励他
们提高工作质量。
二、优化就诊流程
1.优化挂号、缴费、候诊等流程,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
2.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服务,方便患者就诊。
三、加强医疗设备更新
1.定期对门诊部的医疗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门诊诊疗水平。
四、加强医患沟通
1.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加强医患纠纷的调解工作,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门诊医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六、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门诊部门的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1.推进门诊信息化建设,实现病历、检查报告等电子化管理。
2.提供在线咨询、预约等便民服务,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相信门诊部门的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全体医务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门诊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门诊质量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作为医院的第一窗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安全。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门诊诊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就医满意度。
2. 提高门诊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3. 提高门诊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4. 优化门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 建立完善的门诊质量管理体制,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措施1. 设立门诊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门诊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门诊质量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监督;设立门诊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
2. 制定门诊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门诊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地。
3. 加强门诊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门诊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4. 优化门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对门诊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进行优化,简化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 加强门诊医疗安全监管,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差错,对发生的医疗差错进行认真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6.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及时了解患者需求。
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
7. 建立门诊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形成长效管理。
建立门诊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门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四、组织实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控制标准是为了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组织架构、质量控制标准以及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的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信任度。
三、范围本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适合于所有门诊医疗机构及其相关服务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门诊诊疗、门诊手术、门诊检验、门诊药房等。
四、组织架构1.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和改进门诊医疗质量。
2.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是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推广和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监督和评估门诊医疗质量,提供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3.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团队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团队由医院管理层、临床科室负责人、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标准、监测和评估门诊医疗质量,提出改进建议等。
五、质量控制标准1. 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标准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标准包括患者就诊登记、医生问诊、医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药物处方和发放、医嘱执行等环节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得到标准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2. 门诊医疗设备标准门诊医疗设备标准包括门诊医疗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门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门诊医疗质量指标标准门诊医疗质量指标标准包括门诊医疗质量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值,如门诊就诊时间、门诊医疗费用、门诊医疗错误率等,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
六、监测与评估1. 门诊医疗质量监测门诊医疗质量监测是通过采集和分析门诊医疗质量数据,评估门诊医疗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建议。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提高门诊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患者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三、工作目标1. 确保门诊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就医安全性。
2. 提高门诊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3.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4. 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能力。
四、工作措施1. 建立健全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2. 制定并落实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
3. 开展门诊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4. 加强门诊医疗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6. 加强门诊医疗文书管理,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7. 开展门诊医疗质量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医疗质量安全隐患。
8. 建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9. 加强门诊医疗质量安全宣传,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安全的认知。
10. 定期对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五、组织实施1. 成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方案的认识和执行力。
4. 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加强对门诊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方案的落实。
六、预期效果1. 患者就医安全性得到提高,医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全部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2.严格规范操作:执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努力探求杰出:不绝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探求杰出的质量和服务。
4.全员参加:要求全部门诊部人员乐观参加质量管理工作,形成全员的质量管理氛围。
第二章医院门诊部工作流程管理第四条预约挂号管理1.患者可通过电话、在线平台或到医院窗口进行预约挂号。
2.预约挂号工作人员应依照工作流程提示,准确录入患者个人信息和就诊需求。
3.患者到达医院时,应前往指定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挂号员应核实患者信息并为其办理挂号手续。
4.进行预约挂号的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到指定科室就诊。
第五条门诊接待管理1.门诊接待员应友好、热诚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就诊需求,并为其供应必需的帮助和引导。
2.门诊接待员应及时告知患者就诊流程、挂号等待时间和医生的就诊次序。
3.门诊接待员应向患者供应就诊时间的参考,并提示患者定时就诊。
4.门诊接待员应及时依据医生的就诊情况,调整患者的就诊次序,确保患者的权益。
第六条医生就诊管理1.医生应依照医院的工作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为患者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医生应认真核实患者身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了解,并订立合理的治疗计划。
3.医生应按时就诊患者,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定时就诊,应提前通知患者,并尽量布置其他医生接诊。
4.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患者病历,包含病史、体格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5.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门诊部质量管理方案
门诊部质量管理方案一、综述随着健康医疗服务的不断普及,人们不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且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门诊部作为医院中重要的医疗服务单位,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用户的满意度,因此门诊部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部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探讨。
二、目标和原则门诊部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用户满意度。
其原则如下:1.全员参与:门诊部全体人员应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发动全体职工参与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机制,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
2.持续改进:门诊部应坚持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审查和改进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高效运作:门诊部应坚持高效运作原则,优化工作流程和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水平。
三、质量管理内容和方法门诊部的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服务流程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1.医疗设备管理门诊部应对其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等工作,确保医疗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为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门诊部应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门诊部应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2.人员管理门诊部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服务流程管理门诊部应按照服务流程对医疗服务进行管理。
完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门诊部应对患者的就医流程进行优化,采取合理的预约挂号方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医疗质量管理门诊部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通过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实行医疗服务质量的内、外部质量评估,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自查、考核和评价,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3篇)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3篇)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一)一、前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为了提升我院的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便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
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体验。
科学管理,数据驱动。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三、组织架构1.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院长副主任:副院长成员:各科室主任、质控办主任、护理部主任等2. 质控办: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3. 科室质控小组:各科室设立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1. 制定医疗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我院的医疗质量标准。
包括诊疗规范、操作规程、护理标准等。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医疗质量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
开展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 实施医疗质量监控:建立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定期检查、评估各科室的医疗质量。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医疗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5. 医疗事故和差错的预防和处理:建立医疗事故和差错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加强医患沟通,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6. 持续改进: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促进全院医疗质量的提升。
五、保障措施1.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 激励机制: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门诊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门诊质量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流程不畅、就诊体验差、医疗安全隐患等。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提高门诊服务效率,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2.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满意度。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降低医疗风险。
4.提高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1.优化服务流程(1)设立预检分诊台,对患者进行初步筛选,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2)实行预约挂号制度,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
(3)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就诊流程顺畅。
2.提升就诊体验(1)改善就医环境,提供舒适的就诊场所。
(2)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就诊知识。
(3)加强医患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高诊疗水平。
(3)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4.提高工作人员素质(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意识。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四、实施步骤1.调查分析:了解门诊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3.实施推进:将方案具体化,明确责任分工,逐步推进实施。
4.监测评价: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五、预期效果1.门诊服务效率得到提高,患者就诊等待时间缩短。
2.患者就诊体验得到改善,满意度提升。
3.医疗安全得到加强,医疗风险降低。
4.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门诊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和检控制度
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和检控制度
一、门诊科室共性综合服务质量管理;
1.门诊各科室都要根据“共性综合服务质量检控点”的12项内容分别制定具体评判标准,每日按标准抽样评判一次。
2.检查判定方法是:
(1)各科确定质量管理人员专人负责自检自判,做好记录,定期分析,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判、自我完善;
(2)门诊办公室确定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分管负责检查制度,每周抽样检查1~2次;
(3)发动病人进行监督帮助,设立病人意见箱或意见薄,定期汇集。
二、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各科室有较大差异,各科室均要指定质量管理人员来负责掌握,其质量检控点10项内容,每周评判1~2次,其中处方质量由门诊办公室配合或统一由门诊办公。
三、门诊服务质量评价;
1.质量检控点单点计分办法是:“是”或“否”判断检控点:是=1分,“否”=0分;“无”或“有”判断检控点:“无”=2分,“有”=-1(差错)或-2分(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
2.每日或每周检查判定表,每周计分1次
3.公式:一周A表分数值:=一周总分数/(点数×日数)×100,一周B表分数值:=一周总分数/点数×100,某科室一月服务质量评分=(A表全月分数×B表全月分数)÷/4(一月周数)。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5)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6)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3.开展全院性质教育。
每季度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
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4.各科要定期____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1.全院实行在院长、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____,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医院门诊医疗综合质量管理方案(doc2)
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方案目的:打造门诊绿色通道,提高门诊管理水平,增强门诊竞争力,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目标:促进门诊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具体措施如下:一.建立健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及范围成立门诊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人事科、医务科、监察办、门诊办、门护办组成),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定期对门诊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检查后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上报质量控制管理考核办公室。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确定检查内容1.制定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附后)。
2.检查内容(1)门诊处方合格率;(2)门诊病历合格率;(3)门诊日志;(4)门诊各种申请单合格率;(5)服务态度;(6) 劳动纪律;(7) 诊疗室环境卫生。
三.门诊综合医疗质量质量要求1.门诊医生应认真遵守门诊全程医疗质量控制行为规范要求,着装整齐,佩戴胸卡,保持诊疗室环境清洁,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及保护性医疗制度,详细询问病史,要有初步诊断。
凡门诊2次得不到确诊的病人应提请上级医师诊治。
3次以上得不到确诊者要提请本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会诊,以求提高门诊确诊率。
2.门诊医生应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对传染病及时隔离,转诊并网报传染病报表;按病历书写要求填写门、急诊病历;正确规范的开取门诊处方,药物的用法、用量、病程、配伍要合理。
3.门诊医生开据各种检查(治疗)申请单、报告单要求书写整洁、字迹清晰、术语确切、内容完整,紧急申请应在申请单的右上角标明“急”字样。
对各种检查单、报告单的结果应耐心细致的给患者讲解,提出正确的治疗意见。
四.门诊综合医疗质量考核方法。
1.每月不定期由门诊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按照标准,对门诊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次,其检查结果及不定期抽查结果,结合病人投诉及满意度作为每月门诊质量考核的综合得分,上报质量控制管理考核办公室。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一、引言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是为了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而制定的管理方案。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人员管理、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患者投诉处理等。
二、人员管理1.人员招聘为了确保医院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应严格按照专业要求和招聘标准招聘医疗人员。
同时,在面试过程中,应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感等方面。
2.人员培训医院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培训内容涵盖患者沟通技巧、疾病知识更新、医疗流程等方面。
3.工作规范和考核医院应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和考核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工作,并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考核和评估。
对于不合格的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处罚措施。
三、基础设施管理1.设施维护医院门诊的诊室、候诊区、医疗设备等基础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作和使用安全。
2.环境整洁医院门诊区域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四、服务流程管理1.预约挂号医院应提供多种预约挂号方式,方便患者挂号就诊。
同时,应合理安排号源和医生的工作量,避免因预约挂号过多导致排队时间过长。
2.接待服务3.医疗流程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流程,确保患者就诊顺利、准时。
医疗流程可以分为挂号、门诊医生就诊、检查检验、开具处方、缴费结算等环节,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4.医疗记录医院应建立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和医疗过程,以便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五、患者投诉处理1.投诉受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投诉受理窗口,接受患者的投诉,及时记录和处理投诉信息。
2.投诉处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投诉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对于属实的投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向患者致以诚挚的道歉。
3.投诉反馈医院应向投诉患者及时反馈处理情况,积极解决患者的合理需求,争取恢复患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门诊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门诊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一、引言。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就医的首要选择。
门诊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声誉,因此门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门诊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二、门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门诊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一个良好的门诊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三、门诊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案。
1. 建立科学的诊疗流程。
门诊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建立科学的诊疗流程。
医院应根据不同的科室特点和患者需求,制定详细的诊疗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够得到规范、高效的服务。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务人员是门诊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门诊质量的高低。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完善医疗设施和设备。
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院应定期对门诊的医疗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4. 加强患者沟通和信息披露。
患者沟通和信息披露是门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及时向患者披露诊疗信息和医疗风险,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清晰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5.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
门诊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对门诊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门诊服务的质量稳定和持续提升。
四、总结。
门诊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建立科学的诊疗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医疗设施和设备、加强患者沟通和信息披露、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是提高门诊质量的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
理方案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门诊医疗服务管理,不断提高门诊医疗质量,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建立健全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坚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对所发生的质量缺陷实施问责管理。
(二)加强门诊医疗服务差错防范,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门急诊挂号、医疗护理、收费、药房、放射、CT、功能、检验、内镜等门诊医疗服务环节。
三、组织保障
(一)成立门诊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李如亮
成员:杨建苏永惠褚丽秀李云芳杨尧琳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及日常工作协调。
(二)下设门诊质量管理办公室
主任:杨建
成员:褚丽秀苏永惠李云芳杨尧琳
职责:负责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督查等管理。
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制定门诊服务质量控制指标。
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期间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待病人认真、负责,不得推诿。
3.在工作中发生失误、差错等情况,一经发现全力采取补救措施,并将相关情况执行报告登记管理。
4.挂号时全面准确采集、录入病人信息。
5.医生接诊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操作常规及危急重症患者陪检制度等,并做好各项医疗文书记录,包括门(急)诊登记册、门(急)诊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详见附件一)、门(急)诊处方等。
6.收费室划价收费时,认真核对病人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及处方等,若有不清楚之处需主动联系咨询开单医生,杜绝差使病人无谓往返。
7.检验、功能、放射、CT、胃镜等医技科室严格落实诊疗操作技术常规,认真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及诊疗情况,认真做好预约检查工作,认真执行诊断报告规范。
8.药房审方及调剂时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包括核对门
诊病历信息),并做好用药咨询及特殊用药注意事项交待。
对于非原则性处方缺陷(不影响病人用药治疗者),药房可先发药后进行缺陷补救管理,杜绝让病人无谓往返;对于原则性处方缺陷或差错(会影响病人用药治疗者),一定要主动联系处方医生更正后方能调配。
所有不规范或不合格处方与病历均纳入质量缺陷管理。
9.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发药、注射、治疗等)时,严格落实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做到三查八对一注意,对药品、收费、门诊病历有疑问时需主动联系相关责任科室进行确认、更正,杜绝差使病人无谓往返。
(二)实施门诊服务质量缺陷监测管理。
由门诊部办公室牵头,在门诊各环节部位建立质量缺陷监测点。
原则上,门诊服务的下一环节为上一环节的责任监测部门(如挂号质量缺陷的监测责任人为门急诊医生),各环节部门负责人为质量缺陷监测第一责任人,要求组织科室成员严格执行质量缺陷监测工作,主动监测门诊服务环节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并建立监测台帐(记录要求参照附件二)。
门诊服务质量缺陷监测点构架如下:知丁
(三)实施门诊服务质量缺陷问责管理。
门诊部办公室每月定期汇总、分析各监测点环节质量缺陷监测情况,对所发生的质量缺陷问题处罚责任部门20元/项次;对因此而引发有效医疗投诉者处罚责任人500元/例次,并按医院医疗纠纷处理相关规定承担责任。
(四)实施门诊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管理。
门诊部办公室负责指导、督促各相关科室整改存在问题,每季度定期召开环节质量工作专题例会,持续改进门诊环节质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