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节日差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春节习俗: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窗花与 “福” 年画爆竹看春晚
•
元宵节
• • • •
• • • •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 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 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 “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 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 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演变 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 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 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 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 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 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 • • • • • • •
•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 是 端午节 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 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 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来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 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 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 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 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 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 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 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 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 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寒食节 • 时间:清明节前一天 •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 (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 来源 •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 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 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 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 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 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 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 扫墓的风俗
• • • • •
• •
• •
【 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 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旦 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 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Christmas Day)或 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 6日这段时间。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 Eve)。 1. Jesus Christmas 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上帝的儿子。约公元前6年,耶酥由圣母玛利亚(St. Mary)因圣灵 降孕而生,降生在耶路撒冷附近伯利恒一家客店的马棚里。耶酥长大后开始传道,并召集了 十二门徒。他认为要想拯救地球人类,就要对当时的犹太教进行改革,于是提出了一系列自 己的宗教主张,但是由于他的言论和行为与当时的犹太统治者及社会当权者发生冲突,耶酥 被门徒之一犹大出卖,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酥死后三天升天。他的门徒继承他的事业继 续传教布道。 2. Christmas tree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装饰点缀物。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绿树(如衫、柏 等),或用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用棉花制成的 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树上的彩灯 或蜡烛象征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则代表耶酥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 圣诞树的起源众说不一。 3
• •
•
•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 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 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 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 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 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 “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 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 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 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 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 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4]
•
•
•
•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 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其实指导农时的是夏历的阳历部分-二十四节气), 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纪年不 用公元纪年法而用民国纪年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夏历(农历)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 叫过年。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 • • • •
New Year Easter 复活节 (3月22-4月25)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Valentine's Day情人节 Mother's Day 、Father's Day母亲节父亲节 (5月 的第二个星期天,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 Halloween万圣节 (11月1日) 10月31日 Halloween Eve •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Christmas Day圣诞节
• •
• •
• • • •
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 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 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 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 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 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 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 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 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 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 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 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春节 • 即夏历(农历)新年 •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 月十五 •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 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 月之“正”) • 俗称“过大年”
• •
起源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 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现称朔望月,即后所述“阴月”)为月,一 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朔日)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 期(现称回归年或太阳年,即后所述“阳年”)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 月朔日的子时(夜半)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 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 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 (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 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 • • •
•
• • • • •
【 新年(New Year)】 1. Calendar 犹太历七月的第一天; 伊斯兰教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格列高利历 (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或阳历。为纪念1582年罗 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采用此历而命名的。 按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月1日(January 1)开始。在元旦这一 天,人们辞旧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 Wishes Happy New Year . Happy New Year to you. I wish a happy New Year. Thank you, the same to you. Thanks , and you too. 恭喜发财, 身体 健康,万事如意。 3. Celebrations 由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各国人民庆祝元旦和新年的方式和形式 也有一定的差异。
中西节日差异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 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 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 月卅日)
• • • • • •
• • •
清明节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释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 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 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 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 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 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 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 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