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合集下载

狼》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狼》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狼》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XXX初三语文复练课题:《狼》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XXX审核:做题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XXX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XXX《狼》乙)XXX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XXX其手。

XXX:“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XXX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

XXX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XXX《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其一犬坐于前(其指代狼)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洞)..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指代被)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蜂虿指代毒虫)..2.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因此不咬而咬,是为了引起人的注意;不死而死,是为了通过形态获得自由。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狼》中,屠夫通过诡计杀死了两只狼,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黠鼠赋》中,XXX被聪明的老鼠骗了,表现了动物的智慧和能力。

《狼》中考题有答案(免费)

《狼》中考题有答案(免费)

(2011·福建省佛山市)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狼》比较阅读附答案

《狼》比较阅读附答案

《狼》比较阅读附答案《狼》比较阅读附答案《狼》比较阅读附答案(一)【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二)【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考试题精选(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考试题精选(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对比阅读考试题精选(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义犬蒲松龄周村有贾某,贸易①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

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于舟上。

舟人乃积寇也,荡舟入莽②,操刀欲杀。

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嗥③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④哀吠。

或⑤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

客固未死,始言其情。

适有同乡携客同舟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

客下舟趁之。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⑥之不解。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注释】①贸易:做生意。

②莽:芦苇荡。

③嗥:(豺狼等)大声叫。

④狺狺:[yín yín]狗叫的声音。

⑤或:有的人。

⑥挞:打;用鞭、棍等打人。

1.解释加点词(1)意暇.甚暇:(2)狼亦黠.矣黠:(3)操刀欲.杀欲:(4)引.出断其绳引: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于舟上。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径去”“犬坐”“目似瞑”“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1),“暴起”“劈”“毙”“转视”“断”表现了屠户(2)的斗争精神。

(2)【乙】文则通过(3)和(4)两件事表达了犬的“义”举。

黠鼠赋文言文阅读答案

黠鼠赋文言文阅读答案

黠鼠赋文言文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为大家的黠鼠赋文言文阅读答案,欢送阅读。

①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②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小题1】本文作者是朝的,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作品。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小题3】以下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 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①段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生动描绘鼠假死逃脱,童子困惑惊怪、措手不及等情状。

B.第②段侧重议论,分析鼠逃脱的手段,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

C.本文中“鼠之黠”和“人之智”形成鲜明比照,促人深省。

D.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抒情散文,表达一只黠鼠脱逃的,告诉我们做事应当一心一意。

【小题1】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小题2】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小题3】D【小题1】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此处学生应对“死”“形”“ 脱”等关键词做重点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武汉中考语文元调课内文言文狼(教师版)专练

武汉中考语文元调课内文言文狼(教师版)专练

专题4:狼一、(2016·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选自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2)橐坚而不可穴.也(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2.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答案】1.(1)像狗一样。

(2)咬破。

(3)被。

(4)在。

2.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意思对即可)3.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最终战胜了狼;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狼》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狼》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05 《狼》对比阅读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1.(2024·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乙临江之人,畋得麋①麑,畜②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

怛③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④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⑤,益狎⑥。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⑦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选自柳宗元《临江之麋》,有删改)【注】①糜:麋鹿,又称“四不像”。

②畜xù:饲养。

③怛dá:恐吓。

④稍:渐渐。

⑤抵触偃仆:相互碰撞打滚。

⑥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⑦俯仰:周旋,应付。

(1)下列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句中的“敌”意思是不一样的。

B.“其一犬坐于前”和“自是日抱就犬”两句中的“犬”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像犬一样”的意思。

C.两文中的“久之”都可以译为“过了一段时间”,其中“之”作为助词。

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

D.“乃悟前狼假寐”的“乃”是“才”的意思,与“乃入据陈”的“乃”有着相同的意义和用法。

(2)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

专题05 狼(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5 狼(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5 狼(一)(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

【甲】狼(节选)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乙】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

张尝逐一母鹿。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

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

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

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

”张五闻之,心感动焉。

由是焚网,永不复猎。

1.【甲】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人名)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方.欲行( )(2)遂为张五所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线句。

具以所见告子。

4.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具体描绘了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

B.【乙】文记叙了张五听取母亲劝告不再打猎的故事。

C.【甲】【乙】两文都以生动的故事反映深刻的主题。

D.【甲】【乙】两文都重在体现人与动物的聪明才智。

5.面对危险,屠户和母鹿都急中生智,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屠户的杀狼,到张母的“__________”,再到张五的“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聊斋志异蒲松龄 2.刚刚(正要、将要)追上,赶上 3.把自己所看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儿子。

4.D 5.屠户背靠积薪,以防前后夹攻母鹿为避免二子被抓,把它们藏在浮土下。

《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十篇

《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十篇

《狼》课内外对⽐阅读理解含答案⼗篇《狼》课内外对⽐阅读理解含答案⼗篇第⼀篇8、对下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3分)A其⼀/⽝坐于前B⼀/狼洞/其中,意将逐⼊/以攻其后也C.复投之,后狼/⽌⽽前狼⼜⾄D⾻/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两狼之并驱()如故意将隧()⼊以攻其后也(10、翻译下⾯句⼦(6分)少时,⼀狼径去,其⼀⽝坐于前狼亦點矣,⽽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何哉?⽌增笑⽿11.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项是( )(3分)CA.”⽌有剩⾻”中“⽌”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投以⾻”既是省略句⼜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投之”C.“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法是⼀样的D“⼀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作动词,指打洞、挖洞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理和⾏动前后发⽣了怎样的变化?(6分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理,以为给狼扔两块⾻头就能阻⽌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拿起屠⼑;最后屠户下定决⼼,勇敢⽃争,跳起来连砍⼏⼑杀死了只狼,⼜砍断了另⼀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3.⽤⾃⼰的话说说狼的计谋是什么。

(6分)⼀只狼在前⾯假寐以迷惑敌⼈,另⼀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后⾯发起进攻1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上⽂中哪⼀句相照应?(2⽬似暝,意暇甚第⼆篇【甲】【⼄】两牧竖⼊⼭⾄狼⽳,⽳中有⼩狼⼆。

谋分捉之,各登⼀树,相去数⼗步。

少顷,⼤狼⾄,⼊⽳失⼦,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狼蹄、⽿,故令嗥;⼤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竖⼜在彼树致⼩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鸣,⼜转奔之。

⼝⽆停声,⾜⽆停趾,数⼗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已绝矣!(选⾃《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

竖,童仆。

跑:兽类⽤⾜扒⼟。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黠鼠赋》比较阅读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黠鼠赋》比较阅读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东营市中考题)【2016·山东省东营卷】(二)(8分)【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其一犬坐于前犬: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于: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12.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13.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2分)答:10. 答案: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评分:每小题0. 5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狼》对比阅读

文言文《狼》对比阅读

《狼》对比阅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 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参考答案:1.B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对比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对比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对比阅读(一)【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②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④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⑤,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是可笑也。

——蒲松龄《狼》其一(注释)①欻:突然。

②瞰:望着。

③昧爽:第二天清晨。

④逡巡:犹豫地。

⑤腭:上腭。

⑥罹:遇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一狼仍从(2)顾野有麦场(3)一狼洞其中(4)屠小裕焉2.下列各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B.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C.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D.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3.翻译下列的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4.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甲】【乙】两文中的“笑”有何含义,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案】1.(1)仍然(2)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3)打洞(4)宽裕2.B3.(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2)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继续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

4.两个“笑”字皆有讽刺之意,是对狼以及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

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为人不能太贪婪。

《狼》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狼》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

《狼》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1)目似瞑(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参考答案】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10(3分)B11.(3分)D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黠鼠赋》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①拊(fǔ):拍。

②橐(tuó):袋子。

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其一犬坐于前犬: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于: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12.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答:13.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2分)答:10. 答案: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评分:每小题0. 5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 答案: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专题05《狼》(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狼》B. 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 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D. 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介词,把;B.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代词,代指长江/副词,或许;D.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动词,是;故选B。

【2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多以.书假余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 俟其.欣悦其.真无马邪(《马说》)C. 当余之.从师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 必须自.首至尾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答案】C【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以:介词,把/介词,因为;B.其:代词,他/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自:介词,从/介词,在;故选C。

【3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屠乃.奔倚其下(《狼》)C. 陈胜,吴广乃.谋曰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虚词。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句意:于是命水利工匠郑国做间谍劝说秦国。

乃:连词,于是;A.句意: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乃:连词,于是;B.句意: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

乃:连词,于是;C.句意: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乃:连词,于是;D.句意: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乃:副词,竟然;故选D。

【4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 十篇

《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 十篇

《狼》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含答案十篇第一篇8、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3分)A其一/犬坐于前B一/狼洞/其中,意将逐入/以攻其后也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0、翻译下面句子(6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1.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CA.”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C.“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D“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以为给狼扔两块骨头就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下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3.用自己的话说说狼的计谋是什么。

(6分)一只狼在前面假寐以迷惑敌人,另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后面发起进攻1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上文中哪一句相照应?(2目似暝,意暇甚第二篇【甲】【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

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精品)部编版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精品)部编版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班级:姓名:《<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一、复习《练习册》P26-27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3)柳絮因.风起(趁,乘) (4)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5)太丘舍.去(舍弃) (6)去后乃.至(才)(7)相委.而去(舍弃) (8)下车引.之(拉,牵拉)(9)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未若柳絮因.风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元方入门不顾./将军宜枉驾顾.之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相委.而去/委.而去之3.翻译句子(1)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和子侄辈们讲谈论议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白雪纷纷像什么?(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开了。

(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您与我的父亲相约在正午,(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两篇短文塑造了几个聪敏儿童的形象,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赞赏人物的才气,乙文侧重写人物懂得为人的道理,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山东省东营卷】
(二)(8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
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
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
笑耳。

——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

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
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
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
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
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
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
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