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布光及闪灯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

闪光灯知识及使用技巧闪光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光源,常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摄影以及创造特殊的光影效果。

掌握闪光灯的知识及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闪光灯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技巧。

一、闪光灯的基本知识1.闪光灯的种类:常见的闪光灯有内置闪光灯、外置闪光灯和专业级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通常集成在相机内部,功率较小,适合简单的拍摄环境。

外置闪光灯通常可通过热靴固定在相机上,功率较大,适合复杂的拍摄环境。

专业级闪光灯通常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控制选项,适合专业摄影师使用。

2.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闪光灯通过短暂放电的方式产生强光,照亮被摄体。

闪光灯的放电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在1/1000秒内,可以用来凝固运动或冻结快速移动的被摄体。

3.闪光灯的角度和强度调节:闪光灯的角度和强度调节对于灯光效果的控制非常重要。

闪光灯的角度调节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闪光灯的强度调节可以控制光线的亮度,从而实现被摄体的正常曝光。

4.闪光灯的色温:闪光灯的色温通常为5000K-5500K,与自然光接近。

在室内拍摄时,如果使用闪光灯和自然光混合照明,需要注意两者的色温差异,可通过白平衡设置进行调整。

二、闪光灯的使用技巧1.适量使用闪光灯:在拍摄中,可以根据环境和被摄体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

在一些情况下,如日光充足的室外环境或拍摄自然风光时,可以适量使用闪光灯以填补背光或增加对比度。

2.使用闪光灯的方式:使用闪光灯时可以选择直射模式、反射模式或间接模式。

直射模式是将闪光灯的光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适用于需要强光的场景。

反射模式是将闪光灯照射到反射板上,再反射到被摄体上,使光线更加柔和。

间接模式是将闪光灯照射到其他物体或屋顶上,再反射到被摄体上,使光线更加分散和均匀。

3.使用闪光灯的角度: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例如,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上方,可以产生顶光效果;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侧面,可以产生侧光效果;将闪光灯角度调整到被摄体的正前方,可以减少阴影和背景光线。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

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爱好者晋级必修!玩转闪光灯基础常识闪光灯的型号、种类较多,但主要分有三类手控闪光灯:是外接闪光灯的基本类型,操作时需要根据闪光灯的指数和被摄体的距离手动设定光圈的大小,以获得正确的曝光。

美术高考自动闪光灯:通常是在闪光灯内部装有光敏元件,用以测量反射回来的光量。

这种闪光方式只适用于相机的手动曝光和光圈优先,而且在光圈选择上会受到一定限制。

TTL自动闪光灯:TTL自动闪光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自动闪光功能,它的光敏元件在相机机身内部。

早期的TTL闪光灯是测量快门开启时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的反光为依据,并以此来自动提供相对应的闪光强度。

但是,由于不同类型胶片的反光率不同,所以早期TTL自动闪光的精确度会有一定的误差。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多数相机的TTL 控制闪光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例如尼康自F90开始便改用测量特殊快门帘幕上的反光了,而佳能则将测光元件设计在反光镜的底部,这样在相机快门开启前就能够测得较为精确的曝光值。

此外,各厂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智能型闪光功能,如尼康的3D矩阵闪光、佳能的E-TTL闪光、美能达的ADI自动闪光等。

与普通自动闪光不同的是TTL自动闪光可以使用各挡光圈,但是该功能只有在一些性能较高的电子控制快门相机上才能实现,当然这类闪光灯大都具有向下的兼容性,因为它们本身就有手控、自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适用范围较广。

● 闪光指数不同型号闪光灯的闪光强度是不同的,所涵盖的有效范围也就不同,这里就涉及到了许多用户最关心的闪光有效距离。

因此,拍摄者需要对闪光灯发光强度的量值有所了解,这个量值就是闪光指数(缩写为GN)。

灯位到被摄体的距离(M)×正确曝光的光圈值(F)=该灯的.指数(GN)。

内容来自美术高考此外,闪光有效距离还与感光度及所用镜头焦距有关,通常所说的曝光指数一般都是以感光度ISO100、50mm焦距为标准,如GN24指数的闪光灯配合50mm镜头拍摄设定3米处物体,光圈则应设为F8(24÷3=8)。

06摄影基础( 闪光摄影)

06摄影基础( 闪光摄影)

三、闪光灯的种类及特点
通用闪光灯 专用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 微距闪光灯 影室闪光灯 水下闪光灯

专用闪光灯有多种自动功能 自动感应相机内胶卷的感光度 自动设定闪光同步速度 自动调整各个曝光程序的闪光量 自动感应复杂环境反射光的曝光 自动跟踪光圈优先获得的景深而自动曝光 跟踪镜头变焦而自动调整闪光视角 根据要求自动调节闪光辅助光比
二、闪光的类型
从输出方式不同分为:灯手动闪光自动闪光
1、手动闪光灯 特点:只需根据距离调节光圈 优点: 1)闪光量不变,可根据情况较 能准确 控制。 2)不因被摄体反光强弱而影响 曝光量 3)价格低,好维修。 缺点:抓拍动体时使用不便。
2、自动闪光灯 在一定范围内,不因 改变摄距而改变光圈,不 论是白天或黑夜,闪光灯 会自动测光、测距而准确 曝光,并且整个时间在 1/50000—1/1000秒内完 成。
摄影基础
Photography basis
2010
--------------根据重庆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基础》教学大纲编写
第八章 闪光灯
第一节 闪光灯的基本常识
一、闪光灯的特征
1、发光时间短:闪光灯是一种瞬间光源,
闪光时间一般在1/1000s以上; 高级闪光灯还有多档分量调节:全光、1/2 光、1/4光„„1/64光或1/128光;
闪光模式
防红眼 防红眼英文学名为Redeye reduction,在 数码相机上的标志一般为一只“眼睛”。 “红眼”现象在拍摄人像照片(尤其是比较 近的距离、环境较阴暗)时常会发生。 如不想让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眼”,可 利用数码相机“防红眼”模式让闪光灯快速 闪烁一次或数次,使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 闪光与拍摄。
三、闪光灯的红眼现象

室内影棚闪光灯及其布光技巧

室内影棚闪光灯及其布光技巧

室内影棚闪光灯及其布光技巧这一类闪光灯为了满足室内高要求拍摄,对闪光灯的输出光亮及色温都有相应的提高,大功率的输出光亮,稳定的输出色温都体现出这一类灯的优势。

当然体积大,在拍摄时候经常需要助理人员帮助移动灯光,无法搬到野外使用(大型拍摄可用发电机),这都是缺点。

往往由于电源线和灯架的障碍,很多专业影棚都会使用天花路轨来提高这一类灯具的机动性能。

当有了一套完美的室内闪光灯后,还需要一个引闪器,引闪器分为无线信号引闪和红外引闪两种,红外引闪适合室内摄影使用,方便快捷,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闪光灯都支持红外引闪器。

无线信号引闪器适合范围广泛,引闪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接收器应插入闪光灯的尾部。

目前绝大部分国产闪光灯都使用这种方式,只有少数进口高端闪光灯需要专用的接口,而配套使用的无线信号引闪器也多为进口品牌,价格昂贵。

一、室内单灯人像的拍摄当我们把设备准备好后,就开始进行室内闪光灯的拍摄,先从单灯说起,很多摄影师崇尚一个太阳的说法,当然一个太阳根据自然界天气的微妙变化可以变化多端。

众所周知的伦勃朗光就是典型的单灯作业,突出人物的立体感,视觉中心突出。

光源本身的美感也显示出单灯的魅力。

在单灯人像拍摄时,所要注意的是光线不能太过强烈,尽可能地采用反光伞或反光板等工具削弱强烈的光线,尽可能地让皮肤的质感能很好地得以表达。

灯光位置尽量在人物头部以上,选择大型反光伞能营造出更加柔和均匀的光线。

二、室内多灯人像的拍摄室内多灯拍摄,也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只有一个太阳,再多的灯,也只是起到效果和辅助的作用,主灯只有一个。

不管灯位如何变化,主灯是整个拍摄的关键。

当使用2个灯时,肯定一个作为主灯,而另一个作为补光或叫辅灯。

当使用3个灯时,一个作为主灯,另两个作为补光或叫辅灯,光比控制好,模特层次更为丰富。

在室内多灯人像拍摄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1、根据拍摄需要可选用柔光罩、反光伞或蜂窝罩等作为柔化光线的附件。

2、由于数码感光元件的独有特点,使得图片立体感会削弱,在实际拍摄时,尽量使用轮廓光,能增强图片的立体感。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我们都知道闪光灯可以⽤来补光,但闪光灯有多少种分类?各⾃⼜有什么作⽤?使⽤闪光灯有什么禁忌呢?本专题将分享闪光灯的各种基础知识,只有了解更多,才会拍的更好。

闪光灯原理与发展历史最早的闪光灯可以追溯到1887年,诞⽣于德国的⽤于摄影的闪光灯。

早期的闪光灯使⽤镁,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发光材料,镁在通电之后,与空⽓中的氧⽓发⽣氧化反应,产⽣强光,照亮被摄体(同时也产⽣⼤量烟雾),因此亦称作镁光灯。

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以此原理制成了闪光灯泡,即将铝和镁缠绕的灯丝放置在充了氧⽓的灯泡中。

这样的灯泡是⼀次性使⽤,使⽤完如需再次闪光需更换灯泡。

在希区柯克电影后窗中即有相关情节。

⽽现时使⽤的闪光灯多为电⼦闪光灯,主要由灯管,电容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

其发光应⽤⾼压放电发光原理,即先为电容器充电,在触发时,灯管内充的⽓体(氙⽓或其它惰性⽓体)受电容放电瞬间形成的⾼压电场电离⽽发出极其强烈耀眼的可见光,⽽完成闪光任务。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些可拍照⼿机选择了使⽤LED来进⾏补光,⽽⾮传统的电⼦闪光灯使⽤的氙⽓灯管。

闪光灯的英⽂名为FLASH LIGHT/中⽂全称为“电⼦闪光灯”,⼜称⾼速闪光灯。

电⼦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

通常的电⼦闪光灯的⾊温约为5500K,接近⽩天阳光下的⾊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闪光指数(GN)闪光灯制造商为每部闪光灯所设定的发光强度,通常是以ISO 100为基准来设定。

闪光指数通常⽤GN来表⽰,为Guild No.的缩写。

其表⽰⽅式根据采⽤的单位是⽶或英尺⽽分为两种,GN的计算可以⽤「GN=光圈F值x拍摄距离」的公式来计算。

⼀般135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约为12(⽶制),如果⽤光圈F4来拍摄,也就是说有效闪光距离为12/4=3⽶。

闪光灯的分类⼤致分内置和外置为两⼤类。

内置闪光灯⼀般的单反相机、APS相机、傻⽠式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根据相机的不同GN有所不同,单反相机的GN约为12左右。

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分享

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分享

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分享闪光灯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光源,可以提供强大的光照,提升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8个闪光灯的基础使用常识和技巧:1.理解闪光灯的三要素:强度、方向和颜色温度。

闪光灯的强度可以通过调节功率来控制,方向可以通过改变闪光灯的角度来调整,颜色温度可以通过使用色温片或色温罩来改变。

2.使用闪光灯的间接照明效果。

直接照射的光线会产生强烈的阴影和反光,而间接照明可以更均匀地照亮被摄体,减少阴影和反光。

可以使用闪光灯反射板、柔光罩等辅助工具来实现间接照明。

3.控制闪光灯的亮度。

闪光灯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闪光灯的功率或改变光圈的大小来控制。

增加闪光灯的功率可以增强被摄体的细节和色彩,减小功率可以减少过曝现象。

4.调整闪光灯的角度。

改变闪光灯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从而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

通常情况下,将闪光灯放置在被摄体的正上方或略偏一侧,可以产生平衡和自然的阴影效果。

5.使用反射板和柔光罩。

反射板可以反射闪光灯的光线,增强照明效果。

柔光罩可以扩散闪光灯的光线,使其更加柔和和均匀。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你实现更丰富的照明效果。

6.避免红眼问题。

红眼是由于闪光灯直接照射到被摄体的瞳孔上反射出来的光线造成的。

为了避免红眼问题,可以将闪光灯的位置稍微偏离摄像机镜头的轴线,或使用消除红眼功能。

7.使用同步线或无线触发器。

除了将闪光灯直接安装在相机的热靴上外,还可以通过同步线或无线触发器来触发闪光灯。

这样可以将闪光灯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获得更丰富多样的光线效果。

8.实践和尝试。

闪光灯使用需要实践和尝试,熟悉不同场景下的照明效果和技巧。

尝试不同的角度、光源位置和光线强度,探索出适合自己风格的闪光灯使用方法。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

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闪光灯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掌握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使用闪光灯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在拍摄中更好地利用闪光灯,提高照片质量。

一、闪光灯的作用闪光灯是在摄影中用于补光的装置,主要用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光源,使拍摄的对象明亮且细节清晰。

闪光灯可以帮助解决拍摄人物或物体过暗的问题,提供适当的光线照射。

二、合适的闪光灯使用场景1. 室内拍摄:室内光线较暗,使用闪光灯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让照片更加明亮。

在使用闪光灯时,可以尝试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2. 夜间拍摄:夜间环境光线非常弱,使用闪光灯可以为被摄对象提供足够的光线,使其清晰可见。

夜间拍摄时,可以使用闪光灯的同步闪光功能,将前景和背景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光线照射。

3. 反光拍摄: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中,使用闪光灯可以克服强烈反光带来的困扰。

通过使用适当的补光,可以使人物或物体细节更加清晰,避免出现黑暗或过曝的情况。

三、闪光灯的调节和使用技巧1. 闪光灯的强度调节:大多数闪光灯的强度可以进行手动调节,通过增加或减少闪光灯的强度来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在强光环境下,可以适当减小强度以避免照片过曝;在弱光环境下,可以增加强度来提供更多光线。

2. 闪光灯的角度调整: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照射范围,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例如,将闪光灯角度调整为向上反射,可以产生柔和的天花板反射光,使整个环境的照明更均匀。

3. 使用闪光灯的同步功能:有些摄影机型支持闪光灯的同步闪光功能,即使在较暗的环境中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自动调整。

这样可以保证照片的曝光度和颜色平衡更加准确。

四、闪光灯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直接对人物或物体进行正面闪光:直接对人物或物体进行正面闪光容易造成照片过曝,而且会产生刺眼的光斑。

可以尝试将闪光灯角度调整为反射或侧光,以避免这种问题。

新手入门必备 闪光灯的常见模式及功能

新手入门必备 闪光灯的常见模式及功能

的光线是镜头的结像光。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构造上它 一定位于相机机身内,相比曾经裸露在机身外部的测光 表,它极大的减少了被污染的可能性,精确性一般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用环境影响。再
则,镜头上安装滤镜时,曾经需要根据滤镜因数对测光 表读数做出补偿,现今则摆脱了数学计算的繁琐。TTL闪 光灯的设计基于TTL测光表,当快门启动时,闪光灯开始 预发光,
我这里要谈的是闪光灯的模式及功能,关于应用可参见 曾经聊过的光线造型,具体到闪光灯的应用补光(布光) 就要日后提及。所谓闪光灯的模式功能,即是指闪光灯 的发光模式。闪
光模式最基本的区分是手动闪光和自动闪光。不像早期 的那样,现代即使是手工灯也能控制发光输出比例,不 同的比例对应相应的指数,摄影师根据距离计算曝光光 圈。这很考验持相
与主体太大,但又以主体亮度为准。尽管在空旷的拍摄 环境下,它会表示已经尽力了。但在大多运用场合——有 限空间的室内,TTL闪光十分奏效。
frtf4tgu 三亚婚纱摄影
机的人目测距离能力。它的作用毕竟不像影棚闪光灯那 样,可以精细调节,逐一测试,直至找出最佳曝光光圈 (影棚中精细控制多使用外置测光表)。TTL是照相机一 次伟大的技术
革新。它带来的不仅仅有测光的精确,滤镜因数的不予 考虑,还有重要的闪光模式——TTL闪光。TTL为Through The Lens的开头缩写,在测光方面指相机测量
测光表测得所需光线与环境能提供光照差值并传输闪光 灯数字控制单元,闪光灯按照所需补光量发光。摄影师 在一定的范围内只需考虑拍照时所需的景深来控制光圈, 而不必在意曝光
问题。现代相机的TTL模式早已突破了曾经的主体需光量 计算,取而代之的是加权平均。很拗口的词汇,意指闪 光灯会尽力寻求环境与主体的合适光比,使非主体区域 的受光不至于

闪光灯基础知识归纳34页

闪光灯基础知识归纳34页
• 以上所说的均为闪光灯在最大功率时的表现,而闪光持续时 间的标准也是以该闪光灯最大功率输出时的表现。当缩小输 出功率,闪光持续时间会缩短。
闪光灯基础知识归纳
灯光三体之间的关系
• 光源是光的来源,光源的功率决定了灯光的强弱和照射范围 • 载体是承载光源和附件,以使得其具有机动性——角度各类的调
节 • 附件是改变灯光投射软硬、强度的介质
闪光灯表盘
闪光灯的参数
参数
• 功率 • 闪光指数 • 功率控制 • 造型灯功率 • 光控距离 • 色温 • 回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 • 触发方式
• 一般闪光灯同步速度为1/125
高速同步
快 门 :
1/2000
高速同步(FP)原理
• 高速闪光同步,可以使相机在高速快门档下闪光摄影。在大部分 机器上,快门能够全部打开的最快速度是1/250秒,当我们使用 更高的快门速度时,相机的快门帘幕会采用开启一个狭缝扫过感 光元件的方式,让感光元件获得足够短的快门速度。而高速闪光 同步利用了闪光灯连续发出多个闪光脉冲,保证快门帘幕开启狭 缝扫过整个感光元件范围的时候整个过程里,可以充分的曝光, 一般用于对于使用高速快门的补光。实际上就是在高速快门启动 的整个时间段不间断的频闪,照亮被摄物体。高速闪光同步实际 上拓展了闪光灯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可以把被摄物体照亮,也可 以进行补光工作。
高速闪光
高速闪光
• 高速闪光指闪光灯发光时间极为短暂,以使得摄影师能够凝固高 速运动物体的瞬间。
No Image
闪光持续时间
• 高速闪光是指闪光灯发光时间极短,在国际标准中使用“闪光持 续时间”一概念描述闪光灯的高速水准。
• 闪光持续时间。是指闪光灯从开始发光到达发光半峰值的时间长 度。半峰值的表示为t=0.5。如某品牌闪光灯闪光持续时间表示 为——闪光持续时间t=0.5:1/2000S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经常使用内置闪光灯的朋友对闪光拍摄的图片效果肯定不陌生,使用小DC的 朋友就不用说了,夜晚内闪能够照亮人物脸部似乎已经让他们满意了,而单反用 户们使用内闪情况似乎要好点,但是主体亮背景暗的情况还是很难改变。要得到 自然生动的闪光照片,看来还得依靠强大的外置闪光灯再加上一定技巧
发光强度特大 电子闪光灯尽管外型小巧,但它的发光强度极
《闪光灯入门教学》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公开课内容复习
相机的构造和重要的性能指标
机身识别及其重要参数介绍
重要机身性能指标
“像素”(Pixel)是由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是 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如同摄影的相片一样,数码影像也具有连续性的浓淡阶调,我 们若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 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
跳闪拍摄技巧
闪光灯直接照射会产生浓重的投影。 我们可以用反射的方法来解决 计算方法;光圈=指数/(光线到反光体距离+反光
体到被摄体距离),再开大1—2级光圈
跳闪与实际拍摄环境
·
针对固定环境TTL的作用就少很多了,因为 环境几乎固定此时只需要做好单一环境下的 参数即可。拍摄时要注意找好跳灯所需的参 照物,先拍几张然后进行参数上面的微调。 用灯摄影很少能一次性出片的,所以一定要 耐心调试。
大型闪光灯
大型闪光灯一般在照相馆、影楼、摄影工 作室等场合使用。这类闪光灯的特点是输 出功率特别大,也不用闪光指数来计算闪 光量,取而代之的是Ws(瓦特/秒),一般 来说,300瓦/秒闪光指数约为45。400瓦/ 秒大约相当于闪光指数56。500瓦/秒的闪 光指数为64。

你不可不知的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8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
如果没有了光,那摄影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大自然中 充满着各种光线,对照片的层次、色调、气氛都有着关 键的影响。但当光线不足时,人造光源就要派上是利用最多的人造光源。不 过用好闪光灯绝非易事,下面锐介绍几个闪光灯的使用 常识,让你对闪光灯有进一步了解: 1.理解闪灯指数闪 光灯指数(G
00秒会亮的多。
frtf4tgu 三亚婚纱摄影
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 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 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 般获得
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2.快门的作用闪光灯的 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 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
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 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 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 光的光圈大
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 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 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
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 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 举个例子,当你
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 相同的 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 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

拍摄时使用闪光灯和反光伞的布光技巧

拍摄时使用闪光灯和反光伞的布光技巧

怎样用闪光灯和反光伞布光无论你用单灯还是四盏灯,也无论你想拍出什么艺术效果,可以精确控制输出量和角度的影室闪光灯都可以帮助你获得专业的照明效果。

本节,我们就谈谈如何使用闪光灯和反光伞。

本文包括以下部分:* 怎样用闪光灯和反光伞布光* 用反光伞做主光源* 用反光伞做主光,同时用反光板补光* 用两只反光伞分别做主光和辅助光* 用反光伞做背景光怎样用闪光灯和反光伞布光一般的想法,用一盏灯照明拍半身人像,自然要让灯光照亮模特的上半身,于是有了上图的布光方式:闪光灯对着反光伞中部,反光伞指向模特上身。

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照明方法,但从其效果,倒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闪光灯+反光伞”的光照特点:闪光灯对着反光伞中部,所以从这个部位反射出的光线是最强的,越向伞的边缘,光线越弱,想重点照亮哪个部位,就让反光伞的伞把指向哪个部位。

了解这个特点,是我们下一步用好反光伞的基础。

另外,在介绍闪光灯的使用之前,主要先说说白平衡。

任何一种光源都有一定色温,只有相机的色温设置与光源的色温接近一致时,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上图表示出了光源色温、相机白平衡设置与最后成像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色温接近日光的色温,也就是5500K-5600K。

当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时,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够自动做相应设置,但当使用外置闪光灯时,由于闪光灯在拍照之前没有发光,相机无从判断光线的色温而按当时的环境光线设置,自动白平衡就会失效,所以需要使用手动设置白平衡。

在室内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将相机设定成“日光”白平衡,当然,最好是用手动设置精确设置色温。

使用同一组灯光,色温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一旦设定准确,就可以一直用这个设置。

至于如何设置相机的白平衡请参考本栏目其他相关内容,也可以参考相机说明书。

本例使用的相机是奥林巴斯E-500,其设置方式有两种:现在回到布光问题。

这是最开始的布光方式拍摄的测试样片。

可以看出,最亮的部位在模特的腰上,照在脸上的光线很富戏剧性,光比很大,头部完全浸没在阴影中。

影室闪光灯布光方法

影室闪光灯布光方法

一、产品拍摄实战:无论是拍摄纯粹静物记录或是包含人物、道具,对于摄影师而言就像日常生活般的平常。

这样并不会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无创造力或吸引力,相反的,静物产品摄影是需要高度组织能力。

一般的摄影师必须面对无数不可预知的外在环境因素,如灯光、布置、清晰范围、拍摄时刻等。

静物产品摄影则可完全排除这些影响,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你可以完全控制状况。

拍摄静物产品是一种造型行为,布光是让塑造的形象更具有表现力的关键。

静物产品品种千变万化,在拍摄中通过布光,不仅要表现出它们的软硬感、粗细感、轻重感、薄厚感甚至冷热感,还要通过影像的视觉传达,使消费者直观地看到商品的不同形态,联想到人在享受商品时的感受。

在拍摄构思中要有“光”的造型意识,调动“光”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把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

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

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

专业的产品摄影的照明也会应用到许多小反光镜、白色或灰色的补光板和黑屏。

大部分的时候,当摄影师需要时才将较大的黑色、白色或灰色卡纸裁成需要的尺寸。

小片反光镜对于局部补光很有效,而小片凹镜可以产生反光点。

采购各种直径和焦距的凹镜会有所帮助,他们比刮胡子用的镜子更好用。

有时还需要用到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和银箔、金箔卡,最好时能用剪刀裁切的款式。

在拍摄饮品时,就会需要这些镜面塑料片和金属亮面,或半雾面卡片。

将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或卡纸文案裁成所需的形状,用铅丝或贴纸裱在玻璃杯或瓶子后面。

调整它木质饰品的基本布光方法:的反光,以获得玻璃杯与饮品合适的透明照色。

客户有时候需要全白的背景来表现产品,这时拍摄台是很有用的。

关于闪光灯的最全知识

关于闪光灯的最全知识

关于闪光灯的最全知识“摄影就是用光绘画”这句话早已经被太多人重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用光”的摄影理论也早已被人所熟知。

光对于摄影师是多么重要的存在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让摄影师在黑暗中也能尽情创作,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光源。

闪光灯作为各种人造光源中的佼佼者,不仅能为我们驱散黑暗,也能成为拍摄创意作品的辅助利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闪光灯的那些事。

我们为什么需要闪光灯有人说,哄妹子有三大法宝:长焦、遮光罩、闪光灯。

首先按庸俗的说,如果你手中的单反上顶着一款高大威猛的闪光灯,绝对会给你的拉风指数提升不少个档次。

上面那一小段当然是开玩笑。

让我们来点正经的吧,说到闪光灯,诸位可能觉得很简单——晚上拍照用呗。

这只说对了一部分,其实闪光灯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辅助工具。

它是摄影光源的一种,当拍摄时,周围环境的自然光源(日光)或人工光源(灯光等)不足的时候,闪光灯就成了弥补这一不足的机动光源。

其次,在人像摄影中,闪光灯能为摄影师制造出漂亮的模特眼神光效果,这种眼神光在人像摄影中往往又能为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在很多创意摄影作品的拍摄中,由于需要非常精准的光线控制,所以采用闪光灯进行人工布光进行拍摄几乎成为了创作这类题材的不二法门。

因此,无论你是驰骋于影像界的摄影高手,还是刚刚迈入摄影山门的新手小白,拥有一支闪光灯都是十分重要的。

点击蓝字了解行程2017年下半年摄影团行程计划 - (行摄天下特价摄影团)闪光灯技术指标解析闪光灯作为摄影的一大配件之一,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技术指标体系。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闪光灯的常见技术指标都是什么意思,正式进入闪光灯的技术世界。

GN指数:就是闪光指数的意思。

GN=F*L,即闪光指数=光圈值*闪光灯距被摄主体距离。

作为闪光灯最为核心的参数,GN指数高低十分重要。

主流闪光灯的指数均已达到50以上,当然,指数肯定是越高越好,至于多少指数够用,这就取决你的拍摄题材与拍摄环境了(例如使用压光技巧就需要闪光灯更强的输出)。

闪光灯基础知识

闪光灯基础知识

闪光灯基础知识目录1. 闪光灯基础知识介绍 (3)1.1 闪光灯的定义和作用 (4)1.2 闪光灯的基本组成部分 (5)1.3 闪光灯的分类 (6)2. 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7)2.1 闪光灯发出的光 (8)2.2 闪光灯的工作流程 (9)2.3 闪光灯的控制方式 (10)3. 闪光灯的技术参数 (12)3.1 输出功率 (13)3.2 闪光指数 (14)3.3 同步速度 (15)3.4 光圈范围 (16)3.5 色温控制 (16)3.6 离机闪光功能 (18)4.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19)4.1 补光技巧 (21)4.2 外拍闪光技巧 (22)4.3 特殊效果的制作 (24)5. 闪光灯的搭配使用 (24)5.1 灯光的搭配原则 (26)5.2 外拍灯光设备的选择 (27)5.3 各种光源的组合使用 (28)6. 闪光灯的性能提升 (30)6.1 高速同步提高拍摄速度 (31)6.2 无线引闪系统的应用 (32)6.3 闪光灯配件的选择 (33)7. 闪光灯的维护与优化 (34)7.1 日常维护 (35)7.2 环境因素对闪光灯的影响 (36)7.3 防抖技术的应用 (38)8.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39)8.1 过曝和欠曝的处理 (41)8.2 色温偏移的处理 (41)8.3 闪光灯展频不均的解决 (43)9. 闪光灯的未来发展 (44)9.1 无线引闪的进一步发展 (45)9.2 高速同步的提升 (46)9.3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48)1. 闪光灯基础知识介绍闪光灯,也称为电子闪灯或闪光灯设备,是一种能够快速发射出短暂强光的光源,广泛应用于摄影、视频制作和生活娱乐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提供额外的光源,以改善照片或视频中的照明条件,尤其是在低光环境下。

闪光灯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来照亮场景,同时保持背景的黑暗,以实现良好的对比和曝光效果。

类型:闪光灯主要分为外置式两种类型。

外置式闪光灯通常以独立的设备出现,可以连接到相机上或利用反射盘自行散发光线;内置式闪光灯则直接安装在相机上,能为拍摄提供基础照明。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光的特性1. 方向性:光的方向对照片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光线方向会带来不同的光影效果。

从不同的方向照射被摄物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形态表现。

2. 光的颜色:光有着不同的颜色温度,这是由光源的色温决定的。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来调整照片的色彩效果。

3. 光的亮度:光的亮度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适当的光线亮度可以突出或者衰弱被摄物的细节,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4. 光线的硬度和柔和度:硬光和软光分别指的是光线的锐利度和柔和度。

硬光会产生清晰的光影边缘,而软光则会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

在不同的拍摄需求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光线硬度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二、布光的原则1. 前、侧、底光:光源的布置位置决定了照片的主光和辅光部分,前光是指光线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方向照射,会产生较为明亮的照片效果;侧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一侧的方向照射,可以产生较为立体感的效果;底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下方的方向照射,可以产生较为暗淡的效果。

2. 对比度:光源的照射角度和强度决定了照片的对比度,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亮度来改变照片的对比度效果。

3. 色温的选择: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色温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拍摄环境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色温,从而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4. 利用辅助器材:在布光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反光板、柔光罩等辅助器材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柔和度,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光影效果。

三、常见布光技术1. 天窗光:利用天窗作为天然光源,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适合拍摄人物、静物等作品。

2. 闪光灯:闪光灯可以在不足光线的环境下提供强烈的光源,适合室内、夜景等环境下的拍摄。

3. 外闪:通过外部的闪光灯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亮度,可以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光影效果。

4. 补光:当环境光线不足时,可以通过补光的方式来提高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四、实践技巧1. 观察周围环境:在进行拍摄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光线状况,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布光位置。

闪光灯使用知识大全

闪光灯使用知识大全

闪光灯使用知识大全闪光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摄影器材,它能够在拍摄照片时提供额外的光源,帮助拍摄者解决光线不足或者背光的问题。

闪光灯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但是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掌握一些闪光灯使用知识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与闪光灯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闪光灯的种类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内置于相机的闪光灯和外置的独立式闪光灯两种。

独立式闪光灯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闪光灯的角度和强度,所以在高级摄影中使用较多。

2.闪光灯的工作原理闪光灯通过放电产生瞬间大量的亮光。

闪光灯中的闪光灯管是通过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气体产生的,所以在使用闪光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3.闪光灯的亮度和角度闪光灯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闪光灯的强度来控制。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亮度越大,闪光的距离也就越远。

同时,闪光灯的角度也会影响照片的效果。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角度越小,照射的范围也就越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调整闪光灯的角度。

4.闪光灯的白平衡在使用闪光灯时,由于闪光灯的光源与自然光的颜色温度不同,容易造成照片的色温不匹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相机中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或者使用色温滤光片来调整闪光灯的颜色。

5.闪光灯的同步模式闪光灯的同步模式有前面帘同步和后面帘同步两种。

前面帘同步指的是闪光灯在快门打开之初就开始闪光,后面帘同步则是在快门关闭之前才开始闪光。

选择合适的同步模式可以使照片更加自然。

6.闪光灯的补光效果闪光灯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光线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用于补光。

在室内或者暗光环境下,使用闪光灯可以增强主体的明亮度,使照片更加清晰。

7.闪光灯的反射与扩散为了达到更加柔和的光线效果,可以在闪光灯前面加装反射板或者扩散罩。

反射板可以将闪光灯的光线反射到不同的方向,而扩散罩则可以让光线更加均匀地分布,减少明暗过渡的硬性边缘。

8.闪光灯的光线角度闪光灯的光线角度也可以通过使用反射板或者扩散罩来调整。

一般来说,将闪光灯对着天花板或者墙壁反射会使照片的光线更加柔和,而直接对着被摄体拍摄则会产生比较硬照的效果。

闪光灯基础知识

闪光灯基础知识

闪光灯基础知识•一:闪光摄影基础的原理•任何一种光源都有一定色温,只有相机的色温设置与光源的色温接近一致时,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上图表示出了光源色温、相机白平衡设置与最后成像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色温接近日光的色温,也就是5500K-5600K。

当使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时,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够自动做相应设置,但当使用外置闪光灯时,由于闪光灯在拍照之前没有发光,相机无从判断光线的色温而按当时的环境光线设置,自动白平衡就会失效,所以需要使用手动设置白平衡。

•••两款热靴闪灯的技术参数:•闪光灯亮度Nikon SB-900 Canon 580EX II•输出量闪光时间(秒)闪光时间(秒)•1/1 1/880 1/1,000•1/2 1/1,100 1/2,000•1/4 1/2,550 1/4,000•1/8 1/5,000 1/9,000•1/16 1/10,000 1/15,000•1/32 1/20,000 1/21,000•1/64 1/35,700 1/30,000•1/128 1/38,500 1/35,000•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闪光灯闪光的时间非常短,最长的时间是1/880秒,最短的竟然只有1/38,500秒。

惊讶吧?你一眨眼的功夫,闪光灯可以闪光几万次。

•还记得你每次摄影时候用到的快门速度吗?1/200秒、1/50秒甚至更慢。

即使在光照最强烈的正午,我们通常会用到的快门速度也不过是几千分之一秒。

•了解快门速度和闪光时间的差异有什么意义吗?是的,非常有意义,很多创意闪光照片的创作正是利用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众所周知的,要想得到一张理想的照片,最关键地就是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那么怎样才能够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呢?不就是设定好光圈和快门嘛!是的,没错,光圈和快门,前者控制通光量,后者控制曝光时间•我们用你说的来做个试验,不过这次我们的试验环境是全黑的,只用闪光灯来照明。

摄影技术——电子闪光灯照明的用光技巧

摄影技术——电子闪光灯照明的用光技巧

总之,单灯离机闪光,均优于单灯机位闪光,能改善单灯机位的平淡、呆板
效果。有利于被摄体质感、
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的表现

四、单灯缓和反差照明技 巧
例如在室内外侧光、 侧逆光或逆光下拍摄时, 被摄主体的受光反差过大 ,可用闪光灯对其阴影部 进行补光。
注:补光的强度不可 超过现场光或自然光。
五、单灯增强反差闪光照明技巧 在室内或室外,如果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太小,不能很
解决方法:将被摄主体衬在黑背景上 ,背景远些,可避免留下黑色的阴影。
2.机位散射闪光照明技巧 在闪光灯发光窗上加用柔光片、白布等,使直射光变为散
射光。 特点:可使光线较柔和,有类似于自然光的照明效果,同
时还能避免留下阴影。如右图。 闪光光线较弱,需增大一档光圈进行曝
光补偿。
二、单灯反射闪光照明技巧 将闪光灯正对着墙壁、天花板、反光板
好地表现出被摄体立体形态时,可用闪光灯增强影像的反 差。
注:闪光灯的亮度要高于现场光或自然光。
六、单灯补偿曝光闪光照明技巧 一是在光线暗弱的情况下。应用闪光灯以使影像有足够的
清晰度。
七、双灯闪光照明技术 双灯闪光的拍摄明显优于单灯的效果。
1、将一只闪光灯置于主体的高位左侧后方,形成逆光,并让部 分光照亮背景;另一只加柔光片置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 2、将一闪光灯置于被摄体的后方形成逆光;另一只闪光灯进行 前侧光照明。 3、可将两只闪光灯同时作正面光。也可用一只功率较大的作主 光,另一只作辅助光。 思考题 1. 被摄体的照明光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3. 单灯闪光照明法有哪几种?
第五节 电子闪光灯照明的用光技巧
一、单灯机位闪光照明技巧 内置闪光灯、插在机顶的同步闪光均为此类。
其布光方案有两种: 1.机位直射闪光照明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光布光及闪灯基本知识bookworm热靴学习笔记保守的疯子整理万事从简单开始,先来尝试尝试单灯效果吧,其实一只闪灯也能够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效果,而且也更能够让自己熟悉闪光灯的光影特性。

平光:平光人像是很常用的一个人像拍摄手法,引用fumac大侠的说法“光从机位而来就是平光”,这样其实我们平常把闪灯放在机顶热靴上直闪就可以看做类似于平光。

“平光的特点当然就是比较平,拍出来的人像比较胖,适合过于瘦削的人。

平光不能很好的表达人物的立体感,但是却可以有效的减弱人物脸部的凹凸痕迹”。

不过也看到有不少布光的教材里面,提到的平光已经不完全是从机位打过来的,有的用到了2灯、3灯甚至11灯,不过光线“平”、“柔”的特点则是共通的,人物面部没有明显的阴影。

看看平光的效果,确实人物皮肤的质感被减弱了(我这张照片打光时,闪灯稍微高了一些,所有不完全是平光了,下巴下的阴影比较明显了):平光的布光图:侧光:也是最常用的光线,顾名思义光线来自主体的一侧,就叫做侧光。

侧光可以有效表达立体感,缺点也很明显——人物会出现阴阳脸。

一般用来拍摄男士肖像能够体现出一种刚毅感。

看看侧光的效果:侧光的布光图:单侧光如果不补光会产生很硬的阴影,可以在阴影一侧使用反光板或者增加一个平光灯来控制反差:侧光反光板补光的光位图:后侧光:从人物侧后方向主体打灯,就是后侧光。

后侧光可以勾勒出模特的外轮廓,也可以用后侧光对准人物的头发打光来增加亮点,这种光线也被称为头发光。

后侧光的布光图:逆光:从人物后方向前打灯称为逆光。

逆光是非常迷人的光线,很容易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比方说自然光拍摄时候拍摄夕阳下的剪影。

但是逆光也是比较难掌握的光线,光线进入镜头后非常容易产生眩光,控制不好的眩光会破坏整个画面。

逆光的布光图:蝴蝶光:蝴蝶光是一种既不是平光又不是侧光的布光方式。

是将光源设置在照相机镜头的正上方,使光直接落在人物的脸上,形成饱满的面部照明。

从技术角度讲,它的命名来自鼻子下方的阴影的形状,它就好像在光影中向我们飞来的一只蝴蝶。

对于稍胖的女人来说,蝴蝶光能够使脸颊显得瘦削,从而美化人物。

蝴蝶光效果图如下:蝴蝶光的布光图:伦勃朗光:以荷兰著名画家伦布朗的名字命名,是因为这种布光效果再现了伦勃朗的人物绘画中对光影的描绘。

伦勃朗的工作室又小又暗,没有作为创作场所的任何条件,只有一束来自大自然的光线从天花板上投下来。

这个天窗光形成了深暗的、长长的阴影,使他画中人物的双眼窝、鼻子和下巴都隐藏在这种阴影中。

于是,一种对现代人来说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就以他的名字而流传下来。

以这是一种真正具有绘画风格的用光类型。

这种光效在刻画人物皮肤质感、表现人物形态和个性、神态方面都很好,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用光方法。

一般来说,这种布光对男人更合适。

阴影的长度和深度,以及光的方向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沉闷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压抑的气氛。

一般来说,男人们更倾向于欣赏这种风格的画面,这使他们看上去显得很忧郁,或是正在沉思默想。

如果适当降低相机机位,伦布朗光更能够让人物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魄:伦布朗光的布光图:环形光:将蝴蝶光的主灯位置稍微偏一点,从主体的侧前方向下打光,使主光相对应的脸颊上投射出一个弧线型的鼻阴影,但是鼻阴影不能够明显延伸到另一侧的脸颊上,而是象一个环绕着鼻子的投影。

这种布光称为环形光。

环形光与伦勃朗光不一样的地方是,伦勃朗在人的阴影侧脸上有个高光的三角区域,因为偏的角度大,因此非受光侧阴影面积大,鼻子尖部的阴影和脸部的阴影是连成一片的(侧脸半鼻子高光,鼻影和半边脸阴影,大面积阴影包含小三角高光);而环形光鼻子尖端的阴影和伦勃朗不同,阴影的外面是高光(鼻子高光,鼻子侧下方阴影,脸颊高光)环形光的布光图:接下来开始多灯的练习。

鳄鱼光:又称为“上下夹光”,是在蝴蝶光基础上演绎出的一种相当有魅力的布光,具体布光方法,就是在主体前面,上下夹光,一般上面为主光,高位向下45度,下面为辅助光,放低向上45度。

那么这个一高一低之间的距离有多高,那就要看你的构图、人物和主题的需要。

影楼经常会使用这样的布光,它使人物面部得到柔美均匀的光照,又在脸颊两侧产生淡淡的阴影而使人物具有立体感。

由于我拍摄的主体比较小,所以从上往下我用了一只闪光灯,而从下往上的,我则用了一张A4白纸作为反光板来替代,所以鳄鱼光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鳄鱼光的布光图:双侧光:在人物左右两侧打光,这种布光具有一种戏剧性。

人物脸上的阴影会加深,而且线条轮廓也总是三维的。

双侧灯光的布光图:这张照片采用一盏主灯从人物右侧45度角向主体打光,在左侧则用一块反光板以减少脸部的反差,同时增加了一盏顶灯照亮人物的头发:布光图:这张照片跟前一张一样采用了右侧主灯+左侧反光板,所不同的是,这张照片没有采用顶灯,而是在人物正后方放置了一个闪灯,从而产生出逆光的效果,让人物跟背景分离出来。

接下来要开始实践性拍摄,由于自己水平比较菜,不好意思找真的MT,所以还是请老朋友出马,先介绍一下它:Hot Toys公司出品的1/6兵人《终结者2》当中的液态机器人T-1000。

先上个全套配件图片:这一张照片我使用了一只580 EXII闪灯,从左侧打主光,右侧则用了一只永诺YN560补光以适当减少反差,同时我还用另外一只永诺的YN460,加了1/2CTO色片,从右后侧上方向主体头发部位打光,以营造一种警察行走在街边路灯照明下的感觉:这一张照片为了营造一种压迫感,我采用了低机位仰视拍摄,在右侧用了一只佳能580 EXII 作为主灯,从主体的侧面稍微偏后一点的位置打光,左侧使用了一只永诺YN460 II进行补光,同时用一只永诺YN560从右侧后上方向主体头顶打灯,前面则放了用一张A4白纸替代反光板以减少反差:同样采用低机位拍摄,这张照片跟前一张一样采用的右侧的主灯和顶灯,但我把左侧的辅助灯放到了主体的侧后方,并且加上了1/2 CTO色片,对着主体后背打光,并让光线从手肘下部透过来,感觉像是主体侧后方有一辆警车打着大灯在照明。

这张照片也是从左侧打主光,右侧辅光,关键是眼神光的处理。

由于主体身高只有不到30公分,所以眼神光的打光很难处理,我尝试了用闪光灯+柔光罩直打,用闪光灯+O-Flash 环灯直打,用闪光灯+束光桶+蜂巢直打,效果都不是太好,主要是光源相对于主体来说太大。

最后是拿了一张白纸,离开主体一段距离,然后用闪光灯对着白纸打光,再反射形成眼神光:这张照片我在右侧使用了一只580 EXII打光,在左侧使用了一只YN560补光,然后在主体的正后方防止了一直YN 460 II,向着主体后背及头部打光,从而形成了明显的轮廓光,耳朵也显示出半透明状,正面则用防止了一张白纸作为反光板,让衣服上的那个金属扣照明跟充分,显示出金属光泽。

这张照片采用了一只580 EXII从右侧上方打主光,而在主体另一侧后方放置了一直YN460 II,向主体的后背打侧光,同时在主体的前方,我用一只YN560对着一张白纸打光,然后反射到主体身上,从而使主体的眼镜反射出光泽,同时也让主体的靴子体现出皮的质感。

大家从眼镜中其实可以看出我前面的布光。

这张照片也是在右侧设置了一只580 EX II作为主灯,在侧后方放置了一只YN560,主要是前面460 II对着白纸打光的位置,既要让眼镜反光,又要让主体左手中握住的电筒能呈现出反光,看起来象是电筒亮着(其实这个电筒是亮不了,只是内部涂上了金属色的反光层):这一张照片也是用右侧前方的580 EX II作为主光源,在主体的左侧后方,用YN560对着后背方向打辅助光,然后在主体之后正对着机位的地方,放置了一只YN460 II,并且我特意控制没有让主体把这只闪光灯全部挡住而造成轮廓光,相反我是让画面的下部透出了一些光线。

我希望表达出来的就是那个位置有一个亮光源——也许是警车的大灯,也许是警察使用的强光探照灯——我们在电影里不就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的吗?“热靴闪灯”最初是被设计成连接在照相机“热靴”上的便携式闪光灯,与其他人造光源相比,热靴闪灯具有轻便、廉价、色温稳定、近距离瞬间闪光亮度高的优点,是外拍或组建家庭摄影棚非常理想的工具。

热靴闪灯也是闪光灯的一种,从它的光学特性来看,实际上与影楼专用的大型影室灯或者外拍灯有着相通之处,都属于“瞬间光源”。

这个“瞬间”是多少呢?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下上图这两款热靴闪灯的技术参数:闪光灯亮度Nikon SB-900Canon 580EX II输出量闪光时间(秒)闪光时间(秒)1/11/880 1/1,0001/21/1,100 1/2,0001/4 1/2,550 1/4,0001/81/5,000 1/9,0001/161/10,0001/15,0001/321/20,0001/21,0001/64 1/35,7001/30,0001/1281/38,5001/35,000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闪光灯闪光的时间非常短,最长的时间是1/880秒,最短的竟然只有1/38,500秒。

惊讶吧?你一眨眼的功夫,闪光灯可以闪光几万次。

还记得你每次摄影时候用到的快门速度吗?1/200秒、1/50秒甚至更慢。

即使在光照最强烈的正午,我们通常会用到的快门速度也不过是几千分之一秒。

了解快门速度和闪光时间的差异有什么意义吗?是的,非常有意义,很多创意闪光照片的创作正是利用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继续之前,让我们先来温习一下摄影原理:一个能够发光的光源,一个能够反射光线的被摄物体,一台能够感光的相机,这就组成了摄影的三个基本要素。

光线从光源发出,照射到被摄物体上,被摄物体再将光线反射到相机中,被相机的感光设备捕捉下来,最后得到照片。

很显然的,要想得到一张理想的照片,最关键地就是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那么怎样才能够控制好进入相机的光线呢?这问题太小儿科了(你当我是菜鸟?)不就是设定好光圈和快门嘛!是的,没错,光圈和快门,前者控制通光量,后者控制曝光时间。

好吧,我们用你说的来做个试验,不过这次我们的试验环境是全黑的,只用闪光灯来照明。

本来我是打算让我儿子作为我的试验对象的,不过,你知道的,要让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比登珠穆朗玛还要难上那么一点。

算了,就请他贡献一个玩具出来吧,毕竟用一个玩具来换半个小时的自由还是值得的。

我把我的Canon 580EX II闪光灯设定到手动1/2输出(这样可以保证每次闪光的亮度是一致的),光圈设定为F8.0,然后分别用1/200、1/100、1/50、1/10秒的快门速度拍摄了下面这四幅照片。

怎么样?看出什么差别来了吗?没有?这就对了,确实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这很诡异,明明快门已经从1/200降低到1/10了,怎么会没有差异呢?看来光圈+快门的定律有问题了?哈哈,看来发现新的物理定律了!下一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不是有希望到手了?拿到奖金之后该怎么花呢?回来!走神走太远了吧?再来深入研究一下光圈和快门的作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