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构造读图经典例题及其分析(114)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与答案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与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序号内 容 图 形001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002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J-K :水平产状 O-P :SW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Ans:倒转层序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Ans:005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Ans:006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007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Ans:(1)1-大,2-小(2)东侧008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Ans:A——皱纹B——拉伸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Ans: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1)转折端2)翼3)核4)轴面5)枢纽6)背斜最高点7)脊8)拐点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Ans: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Ans: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

(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Ans:015Quest:根据下列图中的伴生构造,判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用箭头标出运动方向),并指出断层运动学类型。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地质构造类型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地质构造类型含答案

思维导图:地质构造类型【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常见地质构造的比较分析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处为背斜,地势低处为向斜B.①地和①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①地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D.①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2.①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D.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彩色丘陵(简称彩丘),地貌学名词。

以往常将其与丹霞地貌或雅丹地貌混淆,现在多认为是独立的地貌,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布地点是甘肃张掖彩丘。

研究发现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红层”上发育而来。

“红层”是地质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形成的岩层。

下图为甘肃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中丹霞地貌区岩石属同一类型的是()A.流纹岩B.花岗岩C.片麻岩D.石灰岩4.彩色丘陵区没有经历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固结成岩C.水平挤压D.断裂抬升5.彩色丘陵区()A.岩层中心老两侧新B.岩石破碎易被侵蚀C.地下水易汇聚D.油气资源富集地理实践课中江西某中学学生随地理老师调研一家乡的山地。

该山地地层组成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通过借助仪器和岩石中的化石,画出如下图所示山地剖面图,图中岩层数码越大,岩层越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乙处地貌属于()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断层谷7.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甲处不适宜打井的主要原因是()A.受张力作用,易产生裂隙且不储水B.受挤压力作用,岩石易破碎C.两侧山地陡峭,工程难度大D.不容易储水,岩层漏水严重二、综合题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3.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知识点拨]解读信息[典题示例][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解题流程[对点练习][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加,永冻层上界下降,排除A、C;温度升高,气温春季回升较快,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B错误;温度升高,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正确。

故答案选D。

答案:D[2017·北京西城区统测]下图为贺兰山及附近自然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 )A.甲地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B.乙地比丙地的冬季更加温暖C.丙地会出现典型喀斯特地貌D.冲积层1形成晚于冲积层2答案:D3.图示地区( )A.从干旱区向半干旱区过渡B.平原形成过程仅与外力作用有关C.农业靠冰川融水提供水源D.山地植被丰富,发展木材加工业解析贺兰山是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故图示地区为干旱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区,A项正确;其平原形成过程与内外力作用有关,B项错误;农业主要靠黄河提供灌溉水源,C项错误;山地植被丰富,云杉林分布广,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发展木材加工业,D项错误。

考试地质构造图

考试地质构造图

一、1. 在下面的地质图中,已知长英岩脉被花岗闪长岩切断。

请按形成的地质年代先后,由早至晚写出图中各地质体的形成顺序图例:1.花岗闪长岩2.石英闪长岩3.长英岩脉4.花岗细晶岩脉。

2.判断右下边地质图中表示的不整合类型,并分析这一不整合的形成时代答: 1:2(石英闪长岩)----3(长英岩脉)----1(花岗闪长岩)-----4(花岗细晶岩脉)2:角度不整合:形成于 P 以后,J 以前。

二、仔细阅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断层、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岗岩体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

2)花岗岩体、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3)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

答:1)从早到晚为褶皱--角度不整合--花岗岩体--断层—平行不整合2)花岗岩体:J 后,K2 前角度不整合:P 后,J 前3)褶皱:P 后,J 前断层:岩体形成后(J 后),K2 前三、1.指出断层、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岗岩体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4 分)。

2.花岗岩体、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4 分)。

3.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4 分)答:1.从早到晚:⑴褶皱⑵角度不整合⑶花岗岩体⑷断层⑸平行不整合2.花岗岩体:E 角度不整合:J3.褶皱:J 断层:E四、1)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及其形成时代(2 分)。

2)判断图区内发育的褶皱构造基本类型、构成核部和翼部地层及其形成时代(4 分)。

3)说明图中所反映的变质作用类型、成因及其形成时代(3 分)。

4)说明图中所反映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分别论述其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5 分)。

答:1)逆断层。

形成时代:P 后,K 前2)向斜:核P,翼C2—O;背斜:核O3,翼C2—P,形成于P 后,K 前;3)接触变质作用,与岩浆侵位同期,P 后;4)角度不整合,形成于K 前,P 后。

演化:褶皱——岩浆侵位——不整合形成五、1.如图1所示,是一个实际测得的地质剖面图:从西向东有(1)、(2)、(3)、(4)共四套地层(只划分到系),且4套地层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其中地层(2)和(4)中发育有斜层理,地层(2)和(3)及(3)和(4)的界面上发育有泥裂;地层(3)的时代为D。

土木工程地质地质图试题库(网上整理)

土木工程地质地质图试题库(网上整理)

四、读图题识读下图,写出此平面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判断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若同一构造类型有若干个,那么请在图上用①、②、③、④、⑤标出,然后分别描述)答:地质构造:①1~4号褶曲属于一个褶皱构造,形成于T之后,J之前,1 ~3号褶曲属倾伏倾斜褶曲,4号属倾伏直立褶曲;5号向斜形成于J之后,K之前,是直立褶曲。

②逆断层,逆掩断层,形成于J之后,K之前。

接触关系:整合接触:S~D,D~C,P2~T 平行不整合C~P2 角度不整合T~J,P2~J,C~J,C~K,D~K,S~K,J~K γ与D、C、P2、T为侵入接触;J、K与γ为沉积接触。

答:从左向右轴面分别在“C”、“O”、“C”地层,轴面近似为两翼交角平分线的位置,褶皱从左向右依次为近直立背斜、斜歪向斜、倒转背斜;断层上盘下移、下盘上移,为正断层解:三个图中的粗线是断层,字母是地层代号,箭头是断层的倾向,其数字和断层面的倾角。

(1)图中是横切向斜的逆断层。

地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的特征,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小,是由于该盘上升被剥蚀。

(2)图中是横切向斜的正断层。

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大,为下降盘。

(3)图中是背斜中的纵向逆断层。

地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的特征,断层与地层界线同向为纵断层。

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上升覆盖住了下盘的部分地层(D)。

解:1角度不整合2.平行不整合3.整合接触4.背斜,向斜,斜歪褶皱5.炭纪C,早于震旦纪Z 6.逆断层,晚于。

解:(1)地层:中奥世、晚炭世、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第四纪。

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

(2)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背斜(褶皱隆起成山);向斜(褶皱弯曲成谷)。

解:1、图中自下而上有震旦系、寒武系(上、中、下)、奥系(下、中)、炭系(中)、二叠系、三叠系(下)、侏罗系(下、中)地层、第四系。

震旦系与寒武系(下)之间、第四系与下伏地层之间均是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上、中、下)之间以及寒武系(下)与奥系(下)之间、二叠系与三叠系(下)之间是整合接触关系,奥系与炭系之间、炭系与二叠系之间、三叠系(下)与侏罗系(下、中)之间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

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

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

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

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

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

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

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

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

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

地层断距约800m。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一、典例引领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地层编号(⑤为花岗岩)。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处( )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呈东南—西北走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2.⑥可能是(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3.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解析:第1题,b处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形成泉;断层附近岩层不稳,裂隙较多,不宜筑坝,C项正确。

a处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处地层年代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应呈东北—西南走向,A项错误。

a处是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项错误。

c 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项错误。

第2题,⑥位于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带,是沉积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第3题,图示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外力侵蚀。

答案:4.C 5.B 6.C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C.③处是背斜山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5.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解析:第4题,图中①河附近岩层是背斜、②河附近岩层是断层、③是向斜成山;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故可能含有化石。

第5题,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中位于南侧,说明河流自东向西流,在②河段中位于北侧,说明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②河段海拔高于①河段,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则河流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工程地质读图练习

工程地质读图练习

工程地质配套练习 图11O 图1 1.用"字法则判定岩层倾向。

2.用"三点法"或"走向线法",求出岩层产状要素。

(比例尺:1:10000)图例图2 1.回答图幅内出现哪些时代的地层?地层间时代是否连续?2.水平地层分界线、倾斜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有何特点?3.地层间是什么接触关系?为什么?中石炭统 下石炭统 中奥陶统 图例C 2C 1O 1O 2O 3上奥陶统 下奥陶统图3 1.根据地层分界线的分布特征与地层的新老关系,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形态。

2.选择一适当位置作出地质剖面图。

三叠系 中侏罗统 J 2J 1T K 1K 2图例下侏罗统 下白垩统 上白垩统图4 1.分析本区地层的接触关系. 2.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

3.确定断层的性质.石灰岩 页岩图例 泥质灰岩 硅质灰岩 泥灰岩 细砂岩 石灰质页岩粗砂岩 细砂岩 T3T 2T 1P 2C 2C 1D 3D 2D 1图5 1.分析本区地层的接触关系.2.分析本区的地质构造.3.确定断层的性质.4.确定煌斑岩的侵入时代.5.简述本区的构造发展史.P 2E 2中石炭统煤系始新统灰岩 古新统页岩 下二叠统细砂岩 图例 上二叠统页岩上石炭统细砂岩E 1P 1C 2C 3附录:利用三点法在平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在初等几何中,我们就已知道,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确定一平面的空间位置.在地质平面图上,在同一岩层面或断层面的地质分界线上,确定出三个点,通过作图的方法,同样可确定出该岩层或断层面的空间位置,即产状要素.具体步骤如下:1.如附图1,Ⅰ-Ⅰ为某一岩层的出露界线,首先在Ⅰ-Ⅰ出露线上找出三个点,其中若能找出两个标高相同的点,如A、B两点均在标高为40m的等高线上.另外,在同一出露线上,再任选一与另一等高线相交的点,如标高为90m的C点.连接A、B两点,直线AB即为该岩层的走向线,所以"三点法"也可称为"走向线法".2.从C点作AB的垂线CD,CD线所截等高线的标高逐渐降低,由此,即可确定岩层的倾向为CD.3.求倾角.在CA线上截取DE线段,DE线段的长度是按附图1的比例尺,使其等于C点与AB线之间的高差(如图中90-40=50m),连接EC两点,即ECD即为岩层的倾角,其大小可用量角器直接量得.若图中的岩层分界线上找不出标高相同的两点,即三个点均在不同的标高线上,如附图2所示的情况.此时,同样也可确定出该岩层的产状要素.作法是首先用直线连接最大和最小标高的两个点A和C,然后按A、C两点之间的高差等分AC线段,并找出与B点标高相同的D点,连接DB,直线DB即为岩层走向线,倾向方位是由C点(或A点)作走向DB线的垂线来决定。

地质构造带答案

地质构造带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 地质构造练习(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2.下面关于该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海水最深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读图完成小题。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3.R 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4.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 .向斜 B .背斜 C .谷地D .山岭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小题。

5.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甲B .乙C .丙D .丁6.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当老岩层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的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题。

47.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③②①B .⑤⑥③⑦C .⑥②⑦①D .⑦⑥③① 8.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A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9.读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是褶皱,开挖隧道可选择向上弯曲的部位B .②处是断层,是大型水库建设的最理想选择地址C .③④处都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 .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构造读图经典例题及其分析(114)

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构造读图经典例题及其分析(114)

第 1 页 共 6 页
1、分析构造现象,确定构造形成的大致时间.
2
分析地质图,画出倾斜岩层的产状,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3、分析君山地质图
①说明地质图中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特征。

②说明图中出露的褶曲类型及形成时代。

③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4、分析地质图,判定断层性质。

第 2 页共 6 页
5
、分析下图中的断层性质,形成时代并说明判断依据
分析地质图,判断断层性质,不整合类型,断层及不整合的形成时间
第 3 页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7、分析地质图,并在图上画出P 1顶面产状三要素
王村地区地质图
8综合分析地质图,说明各地质构造的产状及类型.
9读图、作图题
1、标出节理的类型;
2、求铅直、水平断距(m)。

第1题图Array第2题图
10分析题
附图为凤凰山地质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和形成时代;
2、分析断层F1、F2的性质,判断其形成时间。

3、分析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

第 5 页共 6 页
第 6 页共 6 页。

大学工程地质地貌读图题

大学工程地质地貌读图题

读图题作业第一题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了、、。

2、图中K为岩层,K与D之间的接触关系是,C与D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3、图中发育有以为核部的褶皱。

4、在刘坪处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西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

2、水平岩层、角度不整合、整合接触3、石炭系(C)、向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了、。

2、以赵家坡为顶部的岩层属于构造岩层,图中K与T之间的接触关系是,C与T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3、图中发育以为核部的褶皱。

4、图中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东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三叠系(T)、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侏罗系(J)、二叠系(P)。

2、水平岩层、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触3、志留系(C)、背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的顺序是、、、、、。

2、图中J与P之间是接触关系,王家坡处的地层为构造,图中左侧C、D岩层的倾向和地形坡向的关系为坡。

3、图中发育以为核部的褶皱。

4、在刘家沟处发育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西盘为。

参考答案1、侏罗系(J)、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

2、平行不整合触、水平构造、角反向坡3、奥陶系(O)、背斜4、正断层、下降盘。

1、图中出露的地层(以系为单位)由新到老的顺序是、、、、、,缺失的地层是。

2、图中K地层为构造,K与J之间是接触关系,C与S之间是接触关系。

3、图中发育有以为核部的褶皱。

4、图中发育有一条断层,如以断盘位移的相对关系为依据,该断层的北东盘为。

参考答案:1、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泥盆系(D)。

构造地质学作图题(18道)

构造地质学作图题(18道)

作图题共18道序号内容图形分数难度答案001在下面地质图上用作图法求A 层(打点层)产状5C002用作图法在下面地质图上求煤层的产状5C003如图中A 点出露为某一地质界面,其产状为:1、水平岩层,2、直立岩层,3、W270∠50,试画出地质界面在上述三种状态下可能出露界线的形态。

15A004给出下列图中岩层发育的原生沉积构造15A 005用剖面图示意绘出地层角度不整合及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5C006在下面褶皱剖面图上绘制等倾斜线,确定褶皱形态类型10B007示意绘出枢纽向东倾伏、轴面直立的尖棱背斜的平面图、剖面图5C 008用示意图表示1、纯剪应力2、简单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压力影构造5C 009用剖面图表示下列褶皱形态5C010下面剖面图为一逆断层,假若岩石体比较强硬(能干),试在图上绘出1、应变椭圆2、标出派生应力场的主应力轴及其符号3、画出主要的派生构造类型10B011分析下面地质图,过邓家至李村作一示意剖面图,并分析断层特征15A012用示意图表示下列构造1、追踪张节理2、压力影构造3、S-C面理4、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结构(断坡和断坪)10B013在下列地质图中过A-B作地质剖面图(注:地层产状不换算,一律按真倾角,断层的视倾角为60)15A014用剖面图示出由正断层组合造就的地垒及地堑构造5C015用剖面图示出由逆断层组合造就的地垒及地堑构造5C016用剖面图示出由阶梯状正断层组合5C017用剖面图示出由叠瓦式逆断层组合5C018作SE120∠45岩层产状及NW300∠45线理产状的赤平投影图5C。

高考地理微专题十三: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考地理微专题十三: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与应用

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C.图中山地丘陵为良好的储水构造D.图中山地丘陵风力作用强(2)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可能变为( )A.大理岩B.花岗岩C.板岩D.石英岩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盆地发育于向斜核部,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A 正确;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则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弱,洪、冲积物深厚,说明流水堆积作用强,B错误;图中山地丘陵处于向斜两翼,储水条件不好,C错误;图中山地丘陵流水作用强,D错误。

故选A。

第(2)题,图中T岩层是页岩,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T岩层,T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可能变为板岩,C正确。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A错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B错误;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错误。

《构造地质学》作图题十四例【精选】

《构造地质学》作图题十四例【精选】

《构造地质学》作图题十四例超实用一、1、K 1与T 1、T 2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T 1与∈ –O 3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

2、水平;背斜;背斜和向斜。

3、逆;构造窗;飞来峰。

4、∈2--O 3沉积∈2→O 3褶皱断裂,继续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T 1、T 2沉积→T 1、T 2褶皱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K 1K 2沉积→地壳平稳上升。

七、1读图题(共24分) 读下面的地质图并回答问题。

1、什么地层之间存在什么类型的不整合2、K 1、K 2属 岩层。

T 1、T 2组成的构造是 。

∈2—O 3组成的构造是 。

3、F 倾向 性质为 断层,与其相关的构造一是 ,另一是 。

4、本区地质事件的形成顺序是二、1、K 2与J 1J 2之间为平行不整合,J 1与D-C 3为角度不整合,D 与O-S 2为角度不整合。

2、水平;倒转背斜;北西;北东;斜歪倾伏;同斜褶皱;南东东。

3、正;正。

4、岩鞍;C 3之后,J 1之前。

5、O-S 2沉积→O-S 2褶皱、断裂,继续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D-C 2沉积→D-C 2褶皱、断裂、岩浆侵入,继续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J 1-J 2沉积→地壳平缓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K 2沉积→地壳平稳上升。

七、读图题,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问题。

(共24分)1、什么地层之间存在什么类型的不整合 。

2、J —K 2属 岩层。

D —C 3组成的构造为 ,轴面倾向 ,枢纽倾伏方向为 依里卡德分类为 褶皱。

O —S 2组成的构造为 ,轴面倾向 。

3、F 1性质为 断层,F 2性质为 断层。

4、花岗岩体的产状为 形成时代为 。

1、 本图地质事件的形成序列是三、1、水平;单斜;北东;倾伏背斜和倾伏向斜。

2、J 1与C 1-P 2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P 1与C 2之间存在平行不整合,C 1与O 1-S 3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

3、斜歪倾伏;南东;北东;S 3之后,C 1之前。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2、断层的描述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在望洋岗地形地质图上,白垩系底界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以此角度不整合界面把图区分为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下构造层由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组成,上构造层由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组成;下构造层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组成一个NE-SW延伸的向斜构造,向斜的核部是三叠系,向斜的枢纽近水平,SE翼较陡,NW翼较缓,轴面向SE倾斜;上构造层的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组成一个向NEE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在单斜构造形成之后,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均被一条NW-SE向的逆断层截切;望洋岗地形地质图反映的地质演化:从石炭纪至三叠纪,图区以稳定沉降为主,沉积了一套页岩-碳酸盐岩建造;三叠纪末或侏罗纪初,图区受到从SE向N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被褶皱,形成NE-SW向的向斜;三叠纪末或侏罗纪初的挤压作用还使图区褶皱抬升,使图区在侏罗纪期间处于不利于沉积的环境,图区因此缺失侏罗系;白垩纪初,图区的东部开始沉降,并依次接受了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碎屑岩建造;新第三纪末,图区受到从NE向SW方向的挤压作用,导致白垩系、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被掀斜,形成向NEE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同时还导致图区发育NE-SW向的逆断层,该逆断层截切了下构造层中的向斜构造和上构造层中的单斜构造;金山镇地质发展史金山镇地区自中泥盆世以来经历了多期地壳运动;地壳发生了多次抬升与沉降,并且遭受了水平挤压应力场的作用,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地形地貌;中泥盆世时期该地区位于海平面之上,为河流相沉积,沉积了砂岩、砾岩;之后地壳下降,地面下降到了海平面以下,并且于晚泥盆世开始接受滨—浅海沉积,沉积了页岩、泥岩;晚泥盆世晚期地壳开始抬升,到早石炭世时,该地区已经抬升到地表,并且开始接受河流沉积,先沉积了下石炭统砂岩、砂砾岩;早石炭世晚期,该地区地壳下降,并且接受滨—浅海沉积,于晚石炭世时期沉积了上石炭统粉砂岩、页岩;晚石炭世晚期,该地区地壳继续下降,并且开始接受浅海沉积,于早二叠世沉积形成了下二叠统灰岩、泥岩;早二叠世晚期,该地区地壳抬升,但并未完全抬升出地表,在中二叠世开始接受滨—浅海沉积,并且沉积了一套中二叠统砂岩;中二叠世晚期,该地区地壳又下降,下降到海平面以下,于晚二叠世开始接受浅海沉积,形成了上二叠统灰岩、页岩;早三叠世时期,该地区地壳抬升出地表,接受风化剥蚀,因此缺失了早三叠世T1的地层;晚三叠世时期,该地区地壳抬升到地表,经受风化剥蚀,并且于晚三叠世到晚侏罗世时期,该地区经受了巨大的构造运动,整个地区受到了北西—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形成了该地区一系列的断层和褶皱构造,同时在该时期,在该地区的西部和东北部发生了岩浆岩体的侵入,形成了花岗岩和斑岩;至今,该地出露地表的大面积白垩纪、中三叠世地层受到剥蚀,同时在断层F2周围形成一个构造窗和一个飞来峰;暮云岭地质图分析地形、地貌、交通等自然地理概况区内主要村镇为北部的北庄与南东角的李家村;慕云山地区的山势呈近东西走向,与地层的走向NE呈斜交关系,图区中部地形相对较高,其最高峰为暮云岭海拔大于450米,南北地形相对较低,其最低点海拔小于150米,相对高差约300米,属于低山丘陵区;区内水系主要为北部的细水与南部的东流水,总体走向约为北东65度,流向由西向东;区内山系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于区内中部广大地区,海拔高度多大于200米,山谷多为南东、北西向展布;地层分布与接触关系由图例可知,本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上奥陶统灰岩,下志留统板岩,下石炭统细砂岩,中石炭统灰岩,上石炭统砂岩,下二叠统灰岩,上二叠统硅质页岩,中侏罗统砂岩,上侏罗统粉砂岩,第四系砂、砾石;可见本区缺失了中志留统,上志留统,泥盆统和下侏罗统;从地层分布来看,第四系砂、砾石主要分布于细水、东流水两侧低洼地带;上侏罗统粉砂岩分布于本地质图的北西角,倾向约为315度,倾角24度;中侏罗统砂岩分布于本地质图的北西部与南部;石炭统分布于本地质图中间;下志留统板岩分布于东南角东流水旁;根据地质图及地层产状特点可以从地质图上看出,下志留统板岩与下石炭统细砂岩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下二叠统灰岩与中侏罗统砂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石炭统与中侏罗统砂岩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上奥陶统灰岩与下石炭统细砂岩为角度不整合;第四系砂、砾石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各老地层之上;地质构造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褶皱总体展布方向轴线走向为NE45°;由北西至南东依次分布有北庄向斜、暮云岭背斜、青岩顶向斜倒转向斜等;他们有三点公共特征,分别是1.轴面向南东陡倾2.枢纽倾伏角较缓3.均为短轴背斜;地质发展史加里东旋回中期,此区应该为浅海环境,从而形成奥陶系O2统的厚层石灰岩沉积岩层;加里东旋回后期,造陆使地壳大面积上升,海退开始,沉积间断,地层因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形成陆相古风化壳面上的大量碎屑物质,海西旋回初期,地壳下沉,海进开始,形成了石炭系下统C11粗砂岩、底砾岩沉积岩层;自石炭纪C12—C22开始,地壳小幅震荡,该区的古地理环境,在滨海、浅海、沼泽之间多次转换,从而使其岩性,在浅海石灰岩、滨海砂岩、及沼泽黑色页岩之间多次变化;海西旋回后期,该区再次上升形成海退,受海西旋回后期或印支旋回的影响,此区在受到来自南东、北西方向的造山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形态,其后该区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地层沉积间断;燕山旋回早期,此区北部下降形成局部山间凹陷,沉积少量的中侏罗统J21砾岩及粉砂质页岩岩层;燕山旋回后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北部地壳再次上升,沉积间断,遭受风化剥蚀;此后此区再未遭受构造运动影响,第四纪陆相近水平沉积,只发育在沟谷侵蚀的局部地区;总之,该区共经历四次大运动旋回,从而形成今天的构造形态及地理地貌形态;例题一、综合分析武华镇地质图并作剖面图,20分;1、指出图中各地层彼此之间的接触关系;2、指出图中有几期褶皱构造、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别由哪些地层组成及其形成时代;3、过AB绘制构造剖面图要求恢复地下深部构造形态;4、简要说明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1. D2与S为角度不整合接触,J1与下伏D2—T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P1与C2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余地层均为整合接触;2. 图中有三期褶皱构造:第一期志留系,分布在图幅的西北角,第二期D2—T2分布在图幅的中部,第三期侏罗系分布在图幅的东南部;其形成时代:第一期形成S2—D2,第二期T2—J1,第三期形成于即J22之后;3. 过AB绘制构造剖面图如图所示要求构造形态正确,岩层产状倾角和地形线无原则性的错误即可;4. 武华镇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S2沉积之后地壳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S3~ D1遭受风化剥蚀,未接受沉积;D2—C2在此接受沉积:C3期间处于符号剥蚀未沉积;T2—T3再次接受沉积;T3末本区再次发生一场大规模的褶皱造山运动,使T2—T3地层产生隔槽式向斜窄背斜宽线性褶皱构造;二、图9是北美大峡谷的地质剖面图;A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发育一系列紧密同斜褶皱并伴生断层;B为单斜构造岩层,伴有海底火山喷发V;D为中新生界水平岩层;C为水平岩层的底界即古侵蚀面;试指出该地区发生的主要构造事件构造发展史;A沉积后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导致强烈褶皱、断裂作用、发生变质作用;经过一段风化剥蚀后地壳下沉,开始沉积B并发生海底火山喷发V,然后B发生褶皱剥蚀成单斜岩层,形成剥蚀面C;D是最后沉积的,D沉积后地壳发生强烈的水平隆升,产生大裂谷;三、分析该图的地质构造特征,简述其构造演化史地层方面:两大构造层;J1-J2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伏∈、O、S和D之上;褶皱:下构造层NE-SW向背斜与向斜,上构造层S-N向宽缓向斜断层:F1是NE-SW向逆断层,F2是NNW-SSE向正断层,F3是右行平移断层;F2形成时间最晚;岩浆岩:沿着F3断层分布,呈岩脉状演化史:∈-D稳定沉降,D后受NW-SE向挤压,∈-D被褶皱并发育F1逆断层和F3右行平移断层,沿F3断层走滑拉分形成岩浆岩脉;侏罗纪初北部沉降并接受J1和J2沉积;J2之后本区受到NEE-SWW向拉伸作用,形成F2正断层;四、分析地质图并回答问题一图中有3个构造层;二地层接触关系:1、C 11、C 12、C 13、C 2为整合接触;2、C 11~C 2与T1角度不整合接触;3、T 1~T 2为整合接触;4、C 11~T 2与K 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三回答有关褶皱的问题:1、由东向西C 11~C 2地层组成斜歪向南西或近正南倾状向斜褶皱与斜歪向南西或近正南倾状背斜褶皱;它们形成的相对时期为C 2之后,T 1之前或C 3、P ;2、地质图南东角,T 1~T 2地层组成直立水平向斜褶皱;形成的相对时期为T 2之后K 之前或T3、J ;四回答有关断层的问1、据断层产状与褶皱轴向的关系,此断层类型为纵断层;2、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此断层类型为逆断层;3、断层形成的相对时期为C 2之后T 1之前或C 3、P ;4、据地质图:断层与C 11~C 2~C 2地层组成的褶皱谁先形成 褶皱先形成五、分析题附图为凤凰山地质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和形成时代;2、分析断层F 1、F 2的性质,判断其形成时间;3、分析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答案: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倒转背斜,形成时代P -T 2;直立向斜,形成时代K ;2、F 1为纵向逆断层、F 2为横向正断层,形成时间为P -T 2;3、6次;六、地质构造图件分析尖山地质构造图件分析1.本区可分为四个构造层;2.K1与K2的产状为水平岩层, K1厚度为 200m;3.C1与D2地层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 ;4.东南部三叠系的构造可能为单斜岩层/向斜北翼形成时代为三叠纪/晚三叠世后, 早白垩世/白垩纪前 ,F3、F4断层与它属同期变形产物;5.东部 D2-C1构成一个向斜构造, 轴面倾角近于直立90° ,枢纽倾向北东/NE 、倾伏角 15°左右 ,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后,早三叠世前/ 华力西运动变形期 ;6.花岗岩γ形成时代为中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 加里东运动期 ,它与西南部围岩接触面产状是倾向围岩,倾角65°左右 ,基性侵入岩σ的产状为岩鞍 ;。

地质学基础B地质学读图题

地质学基础B地质学读图题

读图题1、分析刘庄——大岭地区地质图本区(∈)和(O)、(C)和(P)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石炭系与奥陶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J)与(∈、O、C、P)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O、C、P)为侵入接触关系,(J)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以大岭为核部的是(向斜)褶皱,按其剖面形态属于(直立)褶皱;以刘庄为核部的是(背斜)褶皱,按其剖面形态属于(斜歪)褶皱;本区的断层属于(左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J)之前,(P)之后;变质岩形成于(P)之后,(J)之前;褶皱形成于(P)之后,(J)之前;断层形成于(P)之后。

2、分析高松——青柏地区地质图本区(寒武系)和(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与泥盆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白垩系)与(寒武系—石炭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寒武系—石炭系)为侵入接触关系,(白垩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以高松为核部的属于(背斜)褶皱,以青柏为核部的属于(向斜)褶皱,本区的断层是(右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白垩纪)之前,(石炭纪)之后;角岩、矽卡岩形成于(石炭纪)之后,(白垩纪)之前;褶皱形成于(石炭纪)之后,(白垩纪)之前。

3、王村——李村地区地质图本区(志留系)和(泥盆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与(志留系)、(三叠系)与(白垩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三叠系)与(寒武系—泥盆系)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寒武系—泥盆系)为侵入接触关系,(三叠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与(寒武系--白垩系)为侵入接触关系。

以王村为核部的属于(背斜)褶皱;以李村为核部的属于(向斜)褶皱;本区的断层属于(左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三叠纪)之前,(泥盆纪)之后,辉绿岩形成于(白垩纪)之后,(断层)活动之前;褶皱形成于(泥盆纪)之后,(三叠纪)之前;断层形成(白垩纪)之后。

4、黄花岭地区地质图本区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志留系与中泥盆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叠系与石炭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震旦系--三叠系)为侵入接触关系,(中侏罗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6 页
1、分析构造现象,确定构造形成的大致时间.
2
分析地质图,画出倾斜岩层的产状,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3、分析君山地质图
①说明地质图中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特征。

②说明图中出露的褶曲类型及形成时代。

③说明图中存在的不整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4、分析地质图,判定断层性质。

第 2 页共 6 页
5
、分析下图中的断层性质,形成时代并说明判断依据
分析地质图,判断断层性质,不整合类型,断层及不整合的形成时间
第 3 页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7、分析地质图,并在图上画出P 1顶面产状三要素
王村地区地质图
8综合分析地质图,说明各地质构造的产状及类型.
9读图、作图题
1、标出节理的类型;
2、求铅直、水平断距(m)。

第1题图Array第2题图
10分析题
附图为凤凰山地质图,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图内褶皱类型和形成时代;
2、分析断层F1、F2的性质,判断其形成时间。

3、分析经历了几次构造运动。

第 5 页共 6 页
第 6 页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