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础设计及构造要求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 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 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 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 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第2.0.1 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 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 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 号沸腾钢: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C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 C 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 20 C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钢结构设计基础规范样本
钢构造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在钢构造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旳钢构造设计。
第 1.0.3条本规范旳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构造设计统一原则》(CBJ68-84))制定旳。
第1.0.4条设计钢构造时,应从工程实际状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构造在运送、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规定,宜优先采用定型旳和原则化旳构造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规定,注意构造旳抗腐蚀性能。
第 1.0.5条在钢构造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献中,应注明所采用旳钢号(对一般碳素钢尚应涉及钢类、炉种、脱氧限度等)、连接材料旳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规定旳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旳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构造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规定旳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旳检验原则应符合国家现行《钢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规定和在特殊状况下旳钢构造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旳规定。
第二章材料第2.0.1条承重构造旳钢材,应根据构造旳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措施、工作温度等不同状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构造旳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原则《一般碳素构造钢技术条件》、《低合金构造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一般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旳规定。
第2.0.2条下列状况旳承重构造不适宜采用3号沸腾钢:一、焊接构造: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构造,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旳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构造,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旳其他承重构造。
二、非焊接构造: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旳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构造。
单层钢结构厂房--基础设计
单层钢结构厂房--基础设计(一)刚架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基础材料本工程地质情况如下:±0.000m~-0.6m,回填土含腐殖质,γ=16KN/m3,fak=80KN/m2,E=300N/mm2; -0.6m~-2.70m,一般亚粘土,γ=20KN/m3,fak=230KN/m2,E=500N/mm2;-2.70m以下为风化混合土, fak=300KN/m2,E=600~1000N/mm2;地下水位位于-5.0m处。
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基础的型式、荷载大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持力层考虑为一般亚粘土层,fak=230KN/m2,基础的埋置深度取1.0m。
假定基础宽度小于3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式5.2.4修正fak:fa=fak+ηbγ(b-3)+ηdγm(d-0.5)=230+1.6×[(16×0.6+20×0.4)/1.0]×(1.0-0.5)=244.1KN/m2基础采用C20混凝土,fc=9.6 N/mm2,ft=1.10N/mm2钢筋采用HPB235,fy=210N/mm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厚100mm。
2.基础底面内力及基础底面积计算柱底截面采用荷载基本组合时的内力设计值:N=102.82KN,V=32.21KN,M=0相应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内力值为:Nk=81.18KN,Vk=25.06KN,Mk=0采用锥形基础,假定基础高度H0=400mm,按(1.1~1.4)A0估计偏心受压基础的底面积A:A=(1.1~1.4)×0.36=0.40~0.50m2取A=bl=1.5×1.0m=1.5m2,W=0.375m3,基础的形状、尺寸及布置如图。
Gk=24×(1.5×1.0×0.4)+16×(1.5×1.0×0.6)=28.80KN则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相应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的内力值为:Nk=81.18+28.80=109.98KNMk=25.06×1.0=25.06KN·m基础底面压力验算:因1.2fa=292.92KN/m2>pkmax,pkmin>0,(pkmax+pkmin)/2<fa,故基础底面尺寸满足要求。
钢结构的常用的的要求规范及规程
钢结构设计常用规范基础规范:确定结构的安全等级(γ0)、结构的使用寿命(γL)、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结构抗震等级及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抗震构造措施的依据),是所有钢结构设计都必须使用的规范。
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各类工程结构: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水电等,设计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设防类(丙类)及适度设防类(丁类)...........................................................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7、《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CECS 300:2011 ......................................................结构体系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9、《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10、《空间网格结构设计规程》JGJ 7-20101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12、《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13、《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型钢混凝土)14、《交错桁架钢结构设计规程》JGJ/T 329-201515、《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 249-201116、《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 227-201117、《轻钢轻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83-201618、《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CECS 261:200919、《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2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21、《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CECS 236:200822、.《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12:2006 ....................................................... 构件2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09-201224、《波纹腹板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91:201125、《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CECS 290:2011 ........................................................ 钢结构材料26、《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27、《低合金高强度钢结构》GB/T 1591-200828、《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200829、《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518-20083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31、《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11263-201032、《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19879-201533、《建筑用低屈服强度钢板》GB/T 28905-201234、《耐火结构用钢板及钢带》GB/T 28415-201235、《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1536、《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201037、《焊接结构用铸钢件》GB/T 7659-201038、《热轧钢板桩》GB/T 20933-201439、《冷弯钢板桩》GB/T 29654-201340、《耐候结构钢》GB/T 4171-200841、《建筑用压型钢板》GB/T 12755-2008 .......................................................... 钢结构连接42、《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4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44、《端板式半刚性连接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260:200945、《栓钉焊接技术规程》CECS 226-2007 .......................................................钢结构连接材料螺栓连接副46、《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 3632-200847、《六角头螺栓C级》 GB/T 5780-20004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2006)4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29-2006)5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2006)(GB/T 5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1231-2006)52、《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GB/T 32836-201653、《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2016焊接连接材料54、《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01255、《热强钢焊条》GB/T 5118-201256、《低合金埋弧用焊丝和焊剂》(GB/T 12470-2003)57、《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5293-1999)5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碳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59、《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985.1-2008 ........................................................... 栓钉连接60、手工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1-200861、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2-201062、储能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3-200863、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用焊接螺柱GB/T 902.4-2010 ........................................................... 钢结构防腐及防火防腐涂装64、《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CECS 343-201365、《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201166、《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8923.1-201167、《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2 部分: 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GB/T 8923.2-200868、《涂覆涂料前钢结构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3 部分:焊缝、边缘和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GB/T 8923.3-200969、《钢结构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蚀技术》GB/T 32120-201570、《建筑钢结构防腐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1471、《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GB/T 30790.1~8-201472、《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200773、《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 722-2008防火涂装74、《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7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2006 .......................................................... 钢结构施工与验收76、《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7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8、《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T50621-201079、《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11345-201380、《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20058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 50212-20148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2010 ........................................................。
钢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结第二章材料第三章基本设计规定第四章受弯构件的计算第五章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第六章疲劳计算第七章连接计算第八章构造要求第九章塑性设计第十章钢管结构章第十一章圆钢、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第十二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附录一梁的整体稳定系数附录二梁腹板局部稳定的计算附录三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附录四柱的计算长度系数附录五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附录六螺栓的有效面积附录七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 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
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引言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引言部份主要介绍规范的目的、适合范围、术语和定义等内容。
引言部份应明确规范的编制依据、参考文献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适合对象和范围。
二、设计规定设计规定是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中的重要部份,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荷载标准、设计计算方法、结构稳定性、抗震设计等内容。
设计规定应根据工程的性质、用途和等级,确定相应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其中,荷载标准应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温度荷载等,设计计算方法应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等。
三、材料规定材料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材的选择、质量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材料规定应包括钢材的牌号、强度等级、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要求。
此外,还应规定钢材的质量检验方法、试验标准和检验报告的要求。
四、构造规定构造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构件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要求。
构造规定应包括构件的截面形状、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要求,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焊接方法、螺栓连接等要求。
此外,还应规定构件的加工和创造要求,如表面处理、防腐措施等。
五、施工规定施工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施工规定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其中,施工工艺应规定钢结构的安装和拆卸方法,施工顺序应规定各个施工阶段的顺序和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应规定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试验和验收标准。
六、验收规定验收规定是指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对钢结构工程的验收标准和方法的规定。
验收规定应包括钢结构工程的验收依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等。
其中,验收标准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等级,确定相应的验收要求和限制条件。
验收程序应规定验收的步骤和程序,包括初验、中验和终验等。
20j910-3模块化钢结构房屋建筑构造pdf
20j910-3模块化钢结构房屋建筑构造一、基础结构模块化钢结构房屋的基础结构采用混凝土基础,确保其稳定性。
基础的设计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确保建筑物安全。
基础结构的施工应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二、梁柱连接梁柱连接是钢结构房屋的关键部位,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确保其安全可靠。
在连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三、楼面和屋面楼面和屋面一般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或混凝土预制板。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温、隔音和防水性能。
同时,楼面和屋面的承载能力需满足使用要求。
四、墙体墙体材料可选用轻质隔墙板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具有保温、隔音、防火性能。
同时,外墙可采用建筑幕墙或装饰板材,提高建筑外观效果。
五、门窗门窗应选用节能型材,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在设计时应考虑通风、采光和防盗需求。
六、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应根据设计规范进行,确保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在楼梯设计中,应考虑舒适度和疏散要求。
电梯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
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应采用阻燃性电线管或电缆桥架,确保安全。
照明、插座等电气设备应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配置。
同时,应考虑防雷接地措施。
八、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或PVC管等优质管材,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应合理布置卫生间、厨房等用水设施,确保使用方便。
九、暖通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进行设计。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应考虑能效比和噪音等因素。
同时,应合理布置风口和回风口,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十、整体装配和运输模块化钢结构房屋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方便运输。
在装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确保组装精度。
同时,对于整体运输的房屋,应确保结构的稳固性和运输的安全性。
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
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钢结构框架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等领域。
其设计原理与构造要点是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框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
一、钢结构框架的设计原理1.1 强度与稳定性钢结构框架的设计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中,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荷载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确保结构在各种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1.2 刚度与变形钢结构框架要能够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并在受力下尽量减小变形。
在设计中,要合理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布置,通过采用适当的刚连接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考虑材料的塑性变形,使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
1.3 功能要求钢结构框架的设计需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考虑其功能性。
如建筑工程中,需满足室内空间需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与美观性;桥梁工程中,需考虑通行要求,包括承载能力、抗风、抗震性能等。
二、钢结构框架的构造要点2.1 材料选择钢结构框架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选用高强度钢材,如Q345、Q420等,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考虑钢材的抗腐蚀性,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不锈钢材料。
2.2 截面设计钢结构框架的截面设计是决定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截面形状的选择应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常见的截面形式有工字形、H形和管状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构件的弯曲承载能力、抗压能力和抗剪能力等。
2.3 节点连接钢结构框架的节点连接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保证节点的承载能力。
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具体选择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来确定。
2.4 防火设计钢结构框架的防火设计是重要的安全要求。
可通过在钢材表面覆盖防火涂层或采用阻燃材料进行包覆等方式来提高结构的防火性能。
2.5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钢结构框架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构件的制造和安装质量,确保结构的加工精度和连接质量。
钢结构最全的设计及施工规范标准
钢构造所有的设计、检测、试验和验收的标准及标准一、设计施工标准钢构造设计标准 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构造技术标准 GB50018-2002构筑物抗震设计标准 GB50191-93高耸构造设计标准 GBJ135-9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50046-1995涂装前钢材外表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88钢构造防火涂料 GB14907-2002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钢构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1—95钢构造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建筑钢构造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2002高层民用建筑钢构造技术规程 JGJ 99-9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 50046-95钢构造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621-2021钢构造工程施工标准 GB 52021钢构造焊接标准 GB 50661-2021型钢混凝土组合构造技术规程JGJ138-2001J130-2001网架构造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1991网架构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钢网架检验及验收标准JG12-1999钢桁架检验及验收标准JG 9-1999钢桁架质量标准JG 8-1999网壳构造技术规程JGJ61-2003J258-2003高层民用建筑钢构造技术规程JGJ99-1998钢构造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建筑钢构造焊接技术规程JGJ82-2002 J218-200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92钢-混凝土组合构造设计规程DL/T5085-199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钢管混凝土构造设计与施工规程JCJ01-89〔国家建材工业局〕钢管混凝土构件N-M相关设计计算图表JCJ02-90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构造设计与施工规程YB9238-92钢骨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YB9082-1997压型金属钢板设计设计施工规程YBJ216-88钢构造-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T9256-96冶金建筑抗震设计标准YB9081-97钢构造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1995钢构造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9257-1996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造技术规程CECS102:2002预应力钢构造技术规程CECS212:2006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JG144-2002户外广告设施钢构造技术规程CECS148:2003钢构造加固技术标准CECS77:1996矩形钢管混凝土构造设计规程CECS159:2004建筑钢构造防火技术标准CECS200:2006钢构造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索膜构造技术规程CECS158:2004钢货架构造设计标准CECS23:90立体仓库焊接式钢构造货架技术条件JB/T5323-1991塔桅钢构造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80:96拱形波纹钢屋盖构造技术规程CECS167:2004包覆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钢构造防护工程技术标准CECS 133-2002塔式起重机钢构造制造与检验JG/T5112-1991钢构造腐蚀防护假设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选择与应用导那么JB/T8427-1996 石油化工钢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SH/T 3507-2005石油化工特殊钢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SHJ 507-1987石油化工企业钢构造冷换框架设计标准SH 3077-1996石油化工管式炉钢构造工程及部件安装技术条件SH 3086-1998石油化工钢构造防火保护技术标准SH 3137-2003炼油厂管式加热炉钢构造工程及配件安装工程技术条件SHJ 1037-1984公路桥涵钢构造及木构造设计标准JTJ 025-1986海上钢构造疲劳强度分析推荐作法SY/T 10049-2004港口工程钢构造设计标准JTJ 283-1999钢构造桥梁漆HG/T 3656-1999二、钢材及制品标准钢分类GB/T3304-1991普通碳素构造钢GB/T700-2006优质碳素构造钢GB/T699-1999低合金高强度构造钢GB/T1591-1994高耐候构造钢GB/T4171-2000焊接构造用耐候钢GB/T4172-2000桥梁用构造钢GB/T 714-2000建筑构造用钢板GB/T19879-2005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4237-2007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1988一般构造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GB/T2517-1981碳素构造钢和低合金构造钢热轧钢带GB/T3524-1992碳素构造钢和低合金构造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1988 碳素构造钢和低合金构造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1989 冷轧钢板和钢带GB/T708-1988碳素构造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2004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1991建筑用压型钢板GB12755-1991花纹钢板GB/T3277-1991冷弯波纹钢板GB/T6724-1986焊接钢管用钢带GB/T8165-1997耐热钢板GB/T4238-1992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1988热轧不等边角钢GB/T9788-1988热轧工字钢GB/T706-1988热轧槽钢GB/T707-1988热轧圆钢、方钢GB/T702-1986热轧扁钢GB/T704-1988热轧H型钢和局部T型钢GB/T11263-2005普通焊接H型钢YB 3001-1992构造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 137-2001冷弯型钢GB/T6725-2002构造用冷弯空心型钢方矩型管GB/T6728-2002通用冷弯开口型钢GB/T6723-1986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1构造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1992螺旋焊钢管GB/T9711-1997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7395-1998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2102-88构造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2002直缝电焊钢管YB242-63冷拔无缝异型钢管GB/T3094-2000焊接构造用碳素钢铸件GB7659-1987建筑缆索用钢丝JC3077-1998塑料护套半平行钢丝拉索JC3058-1996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JG689-1998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JG/T868-2000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JG/T869-2000三、焊接及其材料标准焊接术语GB/T3375-1994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B/T 5185-2005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T324-1988焊接设计标准JB/ZZ5-86〔中国机械委重型机械局企业标准〕钢构造焊缝外形尺寸JB/T7949-1999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那么GB/T 19866-200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根本型式与尺寸GB/T985-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根本型式与尺寸GB/T986-1988电站钢构造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 678-1999焊接与切割平安GB9448-99钢熔化焊手焊工资格考核方法GB/T15169-1994焊条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GB980-1988碳钢焊条GB/T5117-1995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焊接用钢丝GB1300-77焊接用钢盘条GB/T3429-2002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5293-1999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12470-2003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1988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4493-1998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598-1994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焊接用不锈钢钢丝YB/T5092-1996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1993氩气GB/T4842-1984碳弧气刨碳棒GB/T12174-1990碳弧气刨使用技术条件GB/Z67-1973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JB/T6046-92四、紧固件及连接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2000六角头螺栓——A和B级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2000钢构造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1228-2006钢构造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T 1229-2006钢构造用高强度垫圈GB/T 1230-2006钢构造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1231-2006 钢构造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GB/T3632-1995钢构造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T3633-1995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 16939-1997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2002栓接构造用紧固件GB/T18230-2000自钻自攻螺钉GB/T15856-2002自攻螺钉GB/T5282-5285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10-1999钢网架焊接球节点JG11-1999五、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试验标准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066-2006钢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2-200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3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10623-1989钢及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2975-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GB/T13239-2006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0-91金属外表洛氏硬度试验方法HB5147-1996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GB/T4341-2001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GB/T1172-199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法GB/T2649-1989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法GB/T2650-19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法GB/T2651-1989焊缝及熔敷金属试验方法GB/T2652-1989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T2654-1989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法GB/T2653-1989六、无损检测及相关标准建筑构造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5无损检测通用术语和定义GB/T20737-2006无损检测应用导那么GB/T5616-2006焊缝无损检测符号GB/T14693-1993钢构造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1989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5097-200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GB/T15822-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GB/T18851-2005建筑钢构造焊缝超声波探伤JB/T7524-1994射线照相探伤方法JB/T9217-1999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JB/T6062-2007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钢结构技术要求
钢结构技术要求钢结构技术要求1. 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结构的建筑材料。
本文档旨在提供钢结构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
2. 设计要求2.1 承载能力:钢结构的设计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塑性变形或失稳现象。
2.1.1 荷载计算:详细说明了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各种荷载,例如自重、活动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1.2 材料强度:规定了所使用钢材的强度指标,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等。
2.2 稳定性要求:钢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稳定性问题,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失稳问题。
2.2.1 屈曲长度:要求钢结构的屈曲长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结构在受压时不会失稳。
2.2.2 柱稳定性:针对钢结构中的柱子,规定了其稳定性计算方法及要求。
2.3 抗震设计:钢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稳定并保持完整性。
2.3.1 设计地震参数:规定了设计中需考虑的地震参数,如地震烈度、地表加速度等。
2.3.2 抗震构造和连接:详细说明了钢结构的抗震构造设计和连接要求。
3. 制造要求3.1 材料要求:列出了钢结构所使用钢材的标准、牌号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要求。
3.2 加工要求:包括了钢材的切割、焊接、冲孔和弯曲等加工过程的规定,确保钢构件制造的质量和精度。
3.3 表面处理:介绍了对钢结构进行防腐蚀和防火处理的要求。
4. 安装要求4.1 基础要求:针对钢结构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包括基础类型选择、基础尺寸计算和施工要求等。
4.2 结构安装:详细描述了钢结构安装的步骤和要求,包括施工顺序、吊装方法和连接方式等。
5. 检验与验收5.1 材料检验:规定了对钢材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要求。
5.2 焊接接头检验:详细说明了对钢结构焊接接头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要求。
5.3 系统验收:规定了钢结构整体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新版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新版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 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钢结构设计
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
总结词
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包括工艺要求、设备荷载、环保和安全 等,其设计需要满足生产工艺和设备安 装的要求。
VS
详细描述
工业厂房的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 括工艺要求、设备荷载、环保和安全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生产工艺和 设备安装的要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 材料,以满足生产工艺和设备安装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和可维 护性,以及结构的环保和安全性能等因素 。
板梁节点设计
板梁节点形式
板梁节点可根据结构形式和受力要求采用不同的形式,如T型、L 型、X型等。
板梁节点受力分析
板梁节点的设计应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以确保节点能够承受结构 的荷载和变形要求。
板梁节点构造要求
板梁节点的设计应满足构造要求,如加强板的设置、加劲肋的布置 等,以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便利
环保节能
钢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便利性,合理规划 构件尺寸和连接方式,方便加工、运输和 安装。
钢结构设计应注重环保节能,采用环保材 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02
钢结构材料与特性
钢材的种类与特性
01
02
03
高强度钢
具有较高的屈服点和抗拉 强度,常用于大型建筑和 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
钢结构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钢结构设计概述 • 钢结构材料与特性 • 钢结构设计基础 • 钢结构节点设计 • 钢结构施工图设计 • 钢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01
钢结构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钢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要求和相关 规范,对钢结构的布局、构件和连接 进行设计,以满足结构安全、功能和 施工要求的过程。
钢结构设计要求
钢结构设计要求1. 设计条件1.1 自然条件(1) 气温最高气温:39.0℃(设备按45℃考虑)最低气温:-6.6℃(设备按-15℃考虑)(2) 湿度相对湿度78.9%,最大100%。
(3) 降水平均年降水量:1305.7mm最大日降水量:174.72mm(4) 风况N向最大风速24.7m/sNNW向最大风速24.2m/s(5) 地震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6) 雷暴年平均发生日数为27.5天。
(7) 其他气候、环境条件多雾气、盐雾、矿石粉尘、台风。
2 钢结构工程2.1 总则(1) 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应符合技术规格书的规定。
(2) 卖方在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施工前,应编制工艺规程和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应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3) 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实行工序检验,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
(4)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的规定进行,并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应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5) 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工作,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2.2 材料(1) 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对钢材的质量有疑义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2) 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负偏差值的1/2。
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和除锈等级》规定的A、B、C级。
连接材料和涂装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3 钢结构的制作(1) 放样、号料和切割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第7章的规定。
(2) 矫正和成型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第7章的规定。
gb7《钢结构设计规范》
钢材类型
根据用途和性能要求,钢材可分为碳素 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和优质碳 素结构钢等。
VS
钢材规格
钢材规格包括厚度、宽度、长度等,不同 规格的钢材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和工程要求 。
焊接方法与要求
焊接方法
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电阻焊、激光焊等,根据材料类型和厚度选 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焊接要求
环保和可持续性
考虑使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以及低 能耗、低排放的制造工艺。
结构分析原则
01
精确建模和分析
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运用适当 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结构分析 。
02
考虑多种工况和载 荷组合
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 的工况和载荷组合,以确保结构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验证和优化
通过实验或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分 析结果的准确性,并根据需要进 行优化设计。
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安 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并 能够承受各种工况下的 荷载。
02
连接构造应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设计,包括连接 方式、材料和尺寸等。
03
连接构造应考虑施工方 便,尽量减少现场安装 难度。
04
连接构造应考虑防腐和 防火要求,确保结构的 安全性和耐久性。
06
钢结构防腐与防火
防腐措施与要求
01
特点
该规范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 、可操作性,对提高钢结构设计质量 、确保结构安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 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 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设计,不适用于 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设计,如核电站 、石油化工等。
该规范适用于钢结构的材料、设计计 算、构造要求、制作、运输、安装和 验收等全过程的设计工作。
钢结构设计构造要求
钢结构设计构造要求一、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应优先使用通用的、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和安装工作量。
根据现行相关规范,一般采用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可能的荷载效应组合。
钢结构的设计除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应该对结构构件进行变形的设计,以满足构件在刚度和稳定上的基本要求。
二、钢结构构造的内容1、构件选材的要求1.1、钢结构设计选材应根据结构受力和构造特性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材,Q235、Q345、Q390和Q420等。
对于特殊结构应选用特殊的钢材,如销轴可选用硬度较高的45#钢等。
1.2、构件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45×4或∠56×36×4(焊接结构)或∠50×5(螺栓连接),但轻型钢结构不受此限。
1.3、受力构件钢板不宜小于4mm,钢管璧厚不宜小于3mm。
1.4、梁及受压构件的最大宽厚比可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稳定性要求选用。
圆钢管的外径与璧厚之比不应超过方钢管和矩形钢管的最大外缘尺寸与璧厚比不应超过2、结构受力要求的构造,结构稳定性要求的构造2.1、杆件的长细比结构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构件在搬运、安装和使用期内发生弯曲,因此,必须对构件的长细比加以限制。
如果长细比过大,则容易在搬运过程中产生弯曲,对受压构件而言,这种弯曲增加了作用力的偏心距,构件易早期失稳,从而使强度降低。
因此规范的构件计算中对长细比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2、构件的变形为了不影响结构或构件的正常使用,设计时应对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挠度或侧移)规定相应的限值。
不同的结构变形的限值应有区别。
对较为重要的受力结构,如龙门吊机、工作平台、行车的施工栈桥、现浇支架、现浇挂篮等的变形应有严格的控制(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对于施工中的辅助结构,如箱梁内模、脚手架、临时便桥、围堰等的变形限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要求。
钢结构底板构造要求
钢结构底板构造要求
1. 钢结构底板的尺寸可不能随便呀!就像给你做双合脚的鞋子,大了小了都不行。
比如说建个大厂房,那底板尺寸得精准,不然整个结构不就歪歪扭扭了嘛!
2. 钢材质量得过硬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用了劣质钢材,那不就像纸糊的一样,能撑得住啥呀!你想想看,如果盖个高楼用了差钢材,那得多吓人啊!
3. 焊接工艺一定要好呀!这就好比缝衣服,线没缝好,轻轻一扯就开了。
钢结构底板的焊接不好,不就容易出问题嘛,后果不堪设想啊!
4. 连接的牢固性至关重要啊!就跟人与人手牵手一样,得紧紧握住。
如果连接不牢,稍微来点震动啥的,那不就散架啦!
5. 防锈处理可不能马虎呀!别像那烂了的苹果,从里面开始坏。
钢结构底板不防锈,时间久了就会锈迹斑斑,还怎么用呀!
6. 安装精度要求很高的哟!就像搭积木,要一块一块对齐。
不然这边高那边低的,那成啥样子啦,多难看呀!
7. 设计要合理呀!不能胡来。
好比规划路线,得有条有理的。
不合理的设计会让钢结构底板没法发挥最佳效果,多浪费呀!
8. 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有要求啊!不是谁都能来干的。
优秀的施工人员就像技艺高超的厨师,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技术不行,那做出来的钢结构底板能好吗?
我觉得呀,钢结构底板真的是非常重要,这些构造要求每一条都得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样才能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啊!。
钢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钢结构工程结构构造要求( 1 )对于普通螺栓连接、铆钉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应计算螺栓(铆钉)受剪、受拉、拉剪联合承载力,以及连接板的承压承载力,并应考虑螺栓孔削弱和连接板撬力对连接承载力的影响。
( 2 )螺栓孔加工精度、高强度螺栓施加的预拉力、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连接板摩擦面处理工艺应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
已施加过预拉力的高强度螺栓拆卸后不应作为受力螺栓循环使用。
( 3 )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
焊缝应采用减少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焊接收缩应力的坡口形式与构造措施。
( 4 )钢结构设计时,焊缝质量等级应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确定。
( 5 )钢结构承受动荷载且需进行疲劳验算时,严禁使用塞焊、槽焊、电渣焊和气电立焊接头。
(6 )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且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连接。
( 7 )栓焊并用连接应按全部剪力由焊缝承担的原则,对焊缝进行疲劳验算。
(8)钢结构应根据几何形式、建造过程和受力状态,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
在建(构)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防震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支撑系统。
对于大跨度平面结构,应根据结构稳定性以及抗震、抗风等性能要求,通过计算设置支撑系统。
( 9 ) 焊接结构设计中不应任意加大焊缝尺寸,应避免焊缝密集交叉。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应采用双螺母或其他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 1 0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结构计算时应考虑构件的下列变形:①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
②柱的弯曲、轴向、剪切变形③支撑的轴向变形。
④剪力墙板和延性墙板的剪切变形。
⑤消能梁段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变形。
⑥楼板的变形。
( 1 1 )高层钢结构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加强层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加强措施。
( 1 2 )大跨度钢结构计算时,应根据下部支承结构形式及支座构造确定边界条件。
2023最新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3.1.3条(强制条文)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 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取为二 级,其他特殊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 另行确定。
3.1.4条(强制条文)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 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 应的偶然组合。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考虑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合,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尚应考虑永久组 合。
指标对应计算点的钢材厚度
(1) 钢 板 厚 度 增 加 到 100mm ( 原 规 范 3 号 钢 50mm , 16Mn和15MnV钢36mm),这是为了与轴压d曲线相呼 应。其实,厚板的统计资料尚不够充分。板厚>16mm时, 厚度分组标准变化。
(2)Q345钢相应的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降低。 (3)普通螺栓的A、B级,根据GB5782-86,其材料不是3 号 钢 , 分 为 5.6 和 8.8 级 , 现 改 取 ftb=210 , 400N/mm2, fvb=190,320N/mm2。 (4)普通螺栓的C级,分为4.6和4.8级。 (5)增加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
3.3.2条(原2.0.2条)下列情况不应采用Q235钢(沸腾钢) 焊接结构: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 (2) 工作温度低于T<-20℃时: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
载但可不验算疲劳的结构;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和受拉 重要承重结构; (3)工作温度T≤-30℃的所有承重结构; 非焊接结构: 工作温度T≤-20℃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 构;
GB50068的7.0.3条注“对设计工作寿命为25年的结构构件, 各结构规范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0值”。本规范根据工 作寿命50年时0=1.0,工作寿命5年时0=0.9,规定工 作寿命25年取0≥0.95。
钢结构设计规范之钢管结构构造要求
钢结构设计规范之钢管结构构造要求
1、钢管节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管的外部尺寸不应小于支管的外部尺寸,主管的壁厚不应小于支管壁厚,在支管与主管连接处不得将支管插人主管内;
2)主管与支管或两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宜小于30;
3)支管与主管的连接节点处,除搭接型节点外,应尽可能避免偏心;
4)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
5)支管端部宜使用自动切管机切割,支管壁厚小于6mm时可不切坡口。
2、在有间隙的K形或N形节点中,支管间隙a应不小于两支管壁厚之和。
3、在搭接的K形或N形节点中,其搭接率Ov=q/ptimes;100%应满足25%le;Ovle;100%,且应确保在搭接部分的支管之间的连接焊缝能可靠地传递内力。
4、在搭接节点中,当支管厚度不同时,薄壁管应搭在厚壁管上;当支管钢材强度等级不同时,低强度管应搭在高强度管上。
5、支管与主管之间的连接可沿全周用角焊缝或部分采用对接焊缝、部分采用角焊缝。
支管管壁与主管管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
于120.的区域宜用对接焊缝或带坡口的角焊缝。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不宜大于支管壁厚的2倍。
6、钢管构件在承受较大横向荷载的部位应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防止产生过大的局部变形。
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应避免开孔,如必须开孔时,应采取适当的补强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⒉
柱脚受力
(a) 铰接柱脚
(b) 刚接柱脚
图 8-1 不同柱脚型式的受力情况
273
砼结构柱脚均为刚接,即同时存在轴向力 N、水平剪力 V 和弯矩 M,故基础尺寸较大, 轻钢结构常见的柱脚型式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图 8-1) ,其受力是不同的,对于铰接柱脚, 只存在轴向力 N 和水平力 V,对于刚接柱脚,除存在轴向力 N 和水平力 V 之外,还存在一定 的弯矩 M,从而使刚接柱脚的基础大于铰接柱脚。
二、锚栓 锚栓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基础, 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起桥梁作用。 锚栓主要有 两个基本作用: ⒈ 作为安装时临时支撑,保证钢柱定位和安装稳定性。
276
⒉
将柱脚底板内力传给基础。
锚栓采用 Q235 或 Q345 钢制作,分为弯钩式和锚板式两种。直径小于 M39 的锚栓,一般 为弯钩式(图 8-5a),直径大于 M39 的锚栓,一般为锚板式(图 8-5b)。
⒊
基础破坏形式
要正确进行基础设计,首先要知道基础破坏形式,对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 对于砼结构,通常柱网尺寸较小,故柱底水平力相对较小,基础一般不会产生滑移现象,又 由于上部结构自重很大, 足以抵抗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上拔力, 故基础也不会产生上拔的可 能,对于这种结构,基础主要发生冲切、剪切破坏;而轻钢结构则不同,基础除发生冲切、 剪切破坏之外,由于存在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作用,从而导致 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破坏,另外,在风荷载较大的情况下,特别对于一些敞开或半敞开的结 构,由于轻钢结构自重很轻,有可能不足于抵抗风荷载产生的上拔力,导致基础上拔破坏。 为防止这些破坏的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基础埋深,即增加基础上覆土的厚度,但 增加了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另外对于轻钢结构基础,还须预埋锚栓(也称地脚螺栓) , 用于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连接,若锚栓离砼基础边缘太近,会产生基础劈裂破坏,所以我国钢 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了锚栓离砼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mm;若锚栓长度过短,会使锚栓 从基础中拔出,导致破坏,所以规范也规定了锚栓埋入长度。
(b)
上海市轻钢规程规定, 采用靴梁的刚接柱脚以及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外露式柱脚的锚栓不 得用于传递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顶面间的摩擦力承受, 摩擦系数可取 0.4,当水平反力大于摩擦力时,应设置抗剪键,上述情况之外,外露式柱脚 的锚栓可以传递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但必须进行计算,并将垫板与底板焊牢。后者应该更 合理些, 因为轻钢结构重量比较轻, 摩擦系数为 0.4 时底板和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很小, 特别是在风吸力起控制作用时, 底板与混凝土之间几乎不存在压应力, 也即摩擦力几乎没有, 如果按钢结构设计规范,在此情况下很难满足摩擦力抗剪的条件,很多结构须设抗剪键,但 在实际工程中很少设抗剪键, 也没有因此发生工程事故, 可见锚栓参与了抗剪。 若锚栓抗剪, 一方面锚栓须满足强度要求, 另一方面与锚栓相邻的砼不发生局部承压破坏。 有人认为锚栓 应该拧紧,这样有利于传力,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对于目前常用的平板式柱脚,考虑锚栓 传递剪力的情况,锚栓不应该拧得很紧,这样锚栓在垫板开孔中产生微小滑动,使其与垫板 孔壁接触,而垫板又与底板焊牢,从而起到传递剪力的目的。但对于固接柱脚,为保证弯矩 传递须拧紧锚栓。
图 8-4
包裹式柱脚
上面讨论了刚接柱脚和铰接柱脚的有关构造, 计算模型应与构造相一致, 否则会造成工 程事故,这一点作为工程设计人员需特别注意。那么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刚接柱脚或铰接柱 脚?其实这两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 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 则采用刚接 柱脚,例如有吊车荷载的情况,吊车荷载是动力荷载,对侧移比较敏感,而且侧移过大会造 成吊车卡轨现象,此时应把柱脚设计成刚接柱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设计成铰接;又 如有楼层的结构,侧移过大会使人感觉不安全,左右晃动,而且还会使楼面装修材料开裂等 等,这样结构柱脚应按固接设计。对工程上常见的门式刚架,柱脚通常设计成铰接;对地质 情况较差地区,柱脚应考虑铰接,这样传至基础的内力仅为轴力和剪力,不存在弯矩,有利 于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基础造价。
(a) 铰接(一)
(b) 铰接(二) 图 8-3
(c)刚接(一) 几种常见的柱脚型式
(d)刚接(二)
柱脚看成接近刚接或铰接。 刚接或铰接柱脚关键取决于锚栓布置, 铰接柱脚一般采用两个锚
275
栓(图 8-3a),以保证其充分转动,但有时考虑锚栓质量问题,若一个锚栓质量不保证,会 对整个结构受力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为安全起见,也可布置四个锚栓(图 8-3b),但锚栓尽 量接近,以保证柱脚转动。刚接柱脚一般采用四个或四个以上锚栓连接(图 8-3c),图中采 用六个锚栓,可以认为柱脚不能转动,前面讲的几种柱脚均为锚板式柱脚,构造简单,是工 程上常用的柱脚型式,另外还有一种柱脚型式,即靴梁式柱脚(图 8-3d),这种柱脚可看成 固接柱脚,由于柱脚有一定高度,使其刚度较好,能起到抵抗弯矩的作用,但这种柱脚制作 麻烦,耗工耗材,逐渐被其它柱脚型式所代替。
100 100 ,厚度根据计算确定,垫板上开孔较锚栓直径大 1~2mm,待安装、校正完毕后
将垫板焊于底板上。
(a) 开圆孔 图 8-6 柱脚底板开孔
(b) 开缺口
图 8-7 为铰接柱脚锚栓布置图,图 8-8 为刚接柱脚锚栓布置图。在图 8-7 中,从安全角度考 虑,中柱两个锚栓可换成四个,但间距不能太大,以保证铰接。
277
图 8-7 铰接柱脚锚栓布置图
图 8-8 刚柱脚锚栓布置图
278
在工程上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锚栓能否抗剪?垫板是否要与底板焊牢?在施工 时锚栓是否拧紧?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不允许锚栓抗剪的, 剪力是通过底板和基础顶面的 摩擦力来传递的,若不满足要求则须设抗剪键(图 8-9) 。
(a) 图 8-9 抗剪键
⒋
基础设计内容
基础设计一般包括基础底面积确定、 基础高度确定和配筋计算, 还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 基础底面积可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 同时还应考虑软弱下卧层存在; 基础高度由冲切验算确 定;在基础底面积和高度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基础配筋,这里须注意伸缩缝双柱基础处理,双 柱为基础提供了两个支点, 在地基反力作用下, 有可能出现负弯矩, 即基础上部受拉的情况, 此时除基础底部配置钢筋外,基础上部也应配筋,避免因上部受拉而出现开裂现象。轻钢结 构基础除上述内容以外, 还须进行柱底板设计和锚栓设计, 至于这两部分设计归于上部结构 还是下部结构, 也存在一些争议, 柱底板尺寸是根据柱与基础连接部位砼的局部承压来确定 的,与基础砼参数有关,但其制作又与上部结构连在一起,按照常规柱底板设计归入上部结 构; 锚栓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起桥梁作用, 但基础施工时应将锚栓埋入, 故属于基础部分。 本章避开这个问题,就锚栓和底板设计分别进行讨论。
除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 轻钢结构还有一些构造措施有别于其它结构的基础, 比如 基础顶面须设置二次浇灌层; 埋入式柱脚应在钢柱埋入部分设置栓钉; 埋入式柱脚钢柱翼缘 保护层厚度,对于中柱不小于 180mm,对于边柱和角柱的外侧不宜小于 250mm,具体详见 有关构造手册。
第二节 基础设计的特殊处理措施
第一节 基础设计的特点
由于结构型式、荷载取值、支座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传至基础顶面内力是不同的,轻钢 结构与传统的砼结构相比, 最大差别就是在柱脚处存在较小的竖向力和较大的水平力, 对于 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上拔力。柱底 水平力会使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基础受上拔力作用,在覆土较浅的情况下,会使基础向上 拔起,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后面再作详述。由于轻钢结构的这些受力特点,导致其基础设计 与其它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下面再介绍工程上比较常用的固接柱脚,即包裹式柱脚(图 8-4),这种柱脚既节省钢材 又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安全可靠,在受力上保证柱脚基本不发生转动,与计算模型很 吻合,是一种典型的固接柱脚。另外还有一种插入式刚接柱脚,将钢柱直接插入混凝土内用 二次浇灌层固定, 这种柱脚近年来被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研究成功, 已在多项单层 工业厂房中应用,效果良好,并不影响安装调整。
279
(a) 整体式柱脚基础 图 8-10 格构式柱基础
(b) 分离式柱脚基础
⒉
地坪有较高承载力时的基础处理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碰到一些改建、扩建工程,比如在集装箱码头建造轻钢厂房,或在 老建筑旁扩建轻钢房屋但基础很难施工,等等。在进行这类工程的基础设计时,可考虑采用 喜利得(HILTI)锚栓,该锚栓由瑞士喜利得公司生产,在国内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这 种方法不需设计基础,只要地坪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直接在地坪中预埋 HILTI 锚栓。下面 提供 HILTI 锚栓的有关技术数据,有关锚栓固定设计方面的细节可向喜利得公司垂询。
第八章
基础设计
房屋建筑设计总体上分为上部结构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轻型钢结构建筑也不 例外,前面几章已介绍了其上部结构,本章对其下部结构——基础作一些讨论。 众所周知,在房屋建筑中,基础造价约占整个建筑物的 30%左右,对于轻钢结构而言, 最大优点就是重量轻,从而直接影响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型式的基础相比,轻钢结构基础 尺寸小, 可以减少整个建筑物造价, 另外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区, 可优先考虑采用轻钢结构, 这样容易满足地基承载力方面的要求。 那么轻钢结构基础与砼结构基础有什么不同?轻钢结 构基础是如何设计的?在轻钢结构基础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本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 讨,而不涉及基础本身设计的有关内容。
⒈
基础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型式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物上部结构型式综合考虑, 对于 砼结构基础,常见的基础型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等等,而 对于轻钢结构而言,由于柱网尺寸较大,上部结构传至柱脚的内力较小,一般以独立基础为 主, 若地质条件较差, 可考虑采用条形基础, 遇到暗浜等不良地质情况, 可考虑采用桩基础, 一般情况下不采用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